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汉晋文化精髓溯源 ……刘勰《文心雕龙》新译——连载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1:50:46 | 只看该作者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6-20 17:02
    读先生此文,仿佛又读一遍《史记》。捡知识!先生夏安!

    说实话,我读《史记》时,也曾感觉举步维艰。然而,即便读过后也会遗忘大半,却大致留有一些表、书、本纪、列传的事由轮廓。但是,《文心雕龙》则不然,始终令我晕头转向。大概算是我自己遇到到的,除了乔伊斯《尤利西斯》之外,名列第二的读后依旧茫然的书本吧!
    另外,一般西方哲学类书籍,比如康德的“三个批判”,也是晦涩难懂。但我自己总觉得,像哲学类书籍的难懂,与文学类书籍,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文学类书籍中,但凡是晦涩难懂,必定存在一个活扣,而必定不是死结……正因为如此考虑,我才决意眼下的尝试。
    谢谢君之阅读、随感和祝愿

    点评

    汗颜,我还没读过《文心雕龙》呢!赶明儿也找来读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5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1:5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20 22:04 编辑

    第五章  如何看待骚体
    (辩骚第五)


          自《诗经》中“风”“雅”歌声偃旗息鼓之后,文学创作一下子没有了头绪方向,文章中奇词、怪句、淫声,蜂拥四起,尘嚣其上。恰逢此时,《离骚》脱颖而出。于是才情堪比《诗经》而文风未入“辞赋”期间,在艺术气质上,足以逼近圣贤经书者,唯“楚辞”也。难道这只是因为楚人多才多艺的缘故吗?
          往昔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偏爱《离骚》,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撰写《离骚传》时,便有过这样评语:“《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班固(公元32-92年)在其《离骚序》中,对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有过这样的评价:喜欢自夸扬名,因愤懑难解而投河自尽。其作品中,关于后羿、子浇、有虞氏二姚女的故事,均与《左转》记录不相符;再者,关于昆仑及其山巅事迹,不曾见于儒家经典。但是,其文章确实华丽雅致,开辟了辞赋先河,尽管不以哲理思辨见长,无疑隶属文艺奇葩。
          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在其《楚辞章句》中,如是说:《诗经》诉怨,快人快语,而屈原倾怀,情卑词婉。《离骚》成文立论,必定引经据典,像乘龙驭风,援引《易经》,其昆仑流沙,依据《禹贡》。随后,经学辞赋大家,莫不效仿。所以,屈原堪称“金相玉质、百世无匹”之人也。
          再如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于前74年—前49年在位),亦曾如此赞叹:楚辞优秀者,皆符合《诗经》体例。
          另外,杨雄对楚辞,虽说褒贬不一,但也认为其大体符合《诗经》“雅”训。
          上述的刘安、王逸、汉宣帝、杨雄四位,都认为楚辞与经书类同。唯有班固一个人,认为不合乎经传。其实,像这样一些率性的褒贬声音,均属于抑扬失实,批评的不够精准。究其原因,就在于过于轻率,而没有核查深究也。
          凡评议文章,若论核查深究,必须例证博举。譬如《离骚》,其陈述唐尧虞舜的刚正不阿,或称颂商汤周武的敬畏顺达,完全符合《尚书》中《尧典》《汤诰》的体例;而讥讽夏桀商纣的狂妄偏执,或痛心后羿过浇的覆灭陨落,恰恰契合了《诗经》中规劝讽谏的宗旨。再如《涉江》用虬龙比喻坦荡君子,而《离骚》拿云霓比喻奸佞小人,这不正是《诗经》中“比”“兴”的意义吗?还有屈原《哀郢》之触情生情,而宋玉(约公元前298年-222年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人)《九辩》之君门九重,岂不都是《诗经》中爱国忠君的体现啊……瞻望上述四项内容,不但与经书和谐一致,而且完全是一脉相承。至于《离骚》中,像驾八龙挂云旗、携天神寻洛神、求鸩鸟媒娀女等,确系迂阔怪诞之言辞也;又如《天问》讲“共工倾地”“后羿射日”,以及《招魂》说“九首拔树”“土神三目”等,实属匪夷所思之想象矣;再者《离骚》高调愿学彭成投水,而《九章·悲回风》决意侍从子胥尸江,此等狷介狂放之词,乃是桀骜不驯之侠志焉;若说《招魂》,何以渲染男女杂处而不过分,为何描绘昼夜酗酒而不淫乱,大概是想表达纵情娱乐的极致吧……审视上面四种事实,确实与以往经书不同。
          若与《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比较,楚辞的利弊得失,大致如上所述。由此而论,楚辞逊色于三代经典,近似战国时“风”“雅”,却是《诗经》“雅”“颂”的发扬光大,应是后来辞赋的高屋建瓶者。纵观楚辞的体格主旨,虽与经书融会贯通,但在词藻想象上,能够标新立异,敢于不拘常规。像《离骚》《九章》,措辞爽朗瑰丽,诉诸哀怨衷肠,而《九歌》《九辩》,语句美轮美奂,抒情深挚感人;如《远游》《天问》,文思古怪离奇,托志神采异能,而《招魂》《大招》,辞章纵横华丽,想象恣意飞扬;再如《卜居》,标榜随心所欲的真谛;更有《渔夫》,寄寓卓尔不群的气质。所以说,一旦列举了如上之姣姣者,楚辞堪称蔚为大观,旨趣足以继往开来,尤其精彩纷呈的艺术造诣,业已技压群芳也。
          自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琅琊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九怀》之后,凡追寻楚辞风格者,均没有超越屈原、宋玉的文采飘逸。究其原因,像屈原、宋玉,倾诉情怀哀怨,抑郁深沉而真切感人;叙述离别孤寂,悲切怅惘且难以忘怀;指点山川河流,声情并茂似历历在目;描绘四季变迁,风花雪夜像触手可及也。所以,枚乘、贾谊紧随楚辞风范,得以创造出丽句华章,而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杨雄延续楚辞余波,终于成就了不朽篇籍……类似这样一些受益于楚辞的文人大家,何止一时一代的人们啊!
          凡研磨楚辞者,才高敏思的治学,可以深明大义;投机取巧的猎奇,可学艳词美句;吟咏风月的效仿,可通山川气势;稚童蒙学的亵玩,可知草名花香。他们之中,无论是谁,如果梦想在文坛上驰骋纵横,最紧要的必须是:把握古典经书的车轼,执掌《诗经》“雅”“颂”的准绳,大胆驾驭神采飞扬的楚辞……唯如此,即便探奇访幽,也不会迷失正道;虽然花样繁出,却不至于误入歧途;尽管顾盼神飞,依然可以轻驾就熟;纵然俯拾皆是,貌似唾手可得,依旧中规中矩,还能穷文致理……尚且如此,又何必羡慕司马相如一样的才华横溢,又何须期盼王褒一般的嘉奖赞许呢?
          总而言之:若世间没有屈原,又怎能见到《离骚》?惊世骇俗的才华啊,亦如云逸风号的狂飙。壮志凌云冲霄汉,意欲天公试比高。山川河流无穷尽,屈子情思有边疆。金相玉质好文章,锱字铢词闪荧光。

    点评

    学习,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1 05: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3#
    发表于 2018-6-21 05:38:36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0 21:52
    第五章  如何看待骚体
    (辩骚第五)

    学习,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4#
    发表于 2018-6-21 09:31:26 | 只看该作者
    “壮志凌云冲霄汉,意欲天公试比高。山川河流无穷尽,屈子情思有边疆。金相玉质好文章,锱字铢词闪荧光”。好大气魄!先生历数史文词章,扬长辟短,严若一盏读史之指路明灯。全文读来条理清、结构紧、详略得当,乃史书论文也!真真心悦诚服耶!

    点评

    非常感激能够认同上面六句话 那天下班前反复纠结这段“赞”,以至于回家没看足球,斟酌再三如上,但依旧不甚满意。其实,我上面的六句不应是“赞”,应该说是“赞叹”,其中有仰有抑。仰显而易见,就不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3 0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
    发表于 2018-6-21 16:23:22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0 21:39
    过去曾经暗自质疑过,端午节是否真的和屈原有关。仔细琢磨过刘勰“辩骚第五”,看到楚辞曾经有过那么一段 ...

    有时候想起克谐先生的那股干劲,那种求实精神,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先申明,这是心里话。和外子说过,我们一致认为,要是我们也是忙了家里忙家外,忙了工作忙生活,伺候了父母又与孩子互动,还能散步还能游泳,还能写字还能出书……嘿嘿,这么多的事儿,一个星期就趴下了,我可能不要一个星期,您一直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和今人神侃,和古人神交……真神人!

    点评

    让您这么一抹画,俺就和不是人一般,感觉上:真渗人啊! 其实,人闲着也是一天,忙活也是一天,有的事情是不得不去做,而有的是自找的。对我而言,父母眼下给我的压力确实很大!但说实话,比较我过去的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3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26#
    发表于 2018-6-22 22:23:2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深邃,厚重,意蕴悠长,字句工整,古风且富有诗意,欣赏老师佳作,找时间仔细拜读。遥祝您夏琪,创作愉快!

    点评

    谢谢“云上云上”君 您不能老是在“云上”徜徉奔忙,还是要下凡人间,习惯溜达唠嗑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3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09:4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23 10:09 编辑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6-21 09:31
    “壮志凌云冲霄汉,意欲天公试比高。山川河流无穷尽,屈子情思有边疆。金相玉质好文章,锱字铢词闪荧光”。 ...


    非常感激能够认同上面六句话
    那天下班前反复纠结这段“赞”,以至于回家没看足球,斟酌再三如上,但依旧不甚满意。其实,我上面的六句不应是“赞”,应该说是“赞叹”,其中有仰有抑。仰显而易见,就不说了。而抑者,一就是时常可听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二者就是任何爱国主义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屈原依然;三者不仅是文章,所谓精益求精,也可理解为锱铢必较,其实这里面必定有利有弊。
    祝好!

    点评

    感谢先生不吝赐教!愿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5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10:04:56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6-21 16:23
    有时候想起克谐先生的那股干劲,那种求实精神,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先申明,这是心里话。和外子说过,我 ...

    让您这么一抹画,俺就和不是人一般,感觉上:真渗人啊!
    其实,人闲着也是一天,忙活也是一天,有的事情是不得不去做,而有的是自找的。对我而言,父母眼下给我的压力确实很大!但说实话,比较我过去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压力,现今的一切根本都不算什么了。
    歌德在“谈话录”中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同时骑上两匹马。而现实是,一人完全可以驾驭两匹甚至八匹马。我一直是质疑而且反对“简单化一”者。任何认为“唯一”的认识或理念,除非像终极真理,或哲学层面讲的“道、太乙、太极、混沌”之类的里面那种大到有无的唯有“1”的观念,否则,即便眼下倡导的貌似“从一而终”的极纯真德行,我暗地里一贯都是嗤之以鼻的!
    ……
    ……
    ……
    不再说了,再说在当下有的人眼光耳朵里,更不像人话啦!!!还是继续翻译古书吧,看看人家古人怎么讲“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10:08:50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8-6-22 22:23
    文字深邃,厚重,意蕴悠长,字句工整,古风且富有诗意,欣赏老师佳作,找时间仔细拜读。遥祝您夏琪,创作愉 ...

    谢谢“云上云上”君
    您不能老是在“云上”徜徉奔忙,还是要下凡人间,习惯溜达唠嗑才好!

    点评

    谢谢。克谐老师诙谐幽默,我本就是凡尘间一个俗人呀,欣赏老师佳作,更敬佩您的勤奋的精神和渊博的才识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认真拜读学习,增长知识,收益匪浅,谢谢,遥祝老师创作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3 1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10: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23 10:36 编辑

    第六章  诗的源流说明
    (明诗第六)


         《尚书•舜典》记载虞舜说过:“诗言志、歌永言”。帝王如此圣教,早早便把诗歌的定义明确了下来。所以,郑玄(公元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在《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就是说:暗藏心头的志气,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那么,所谓诗歌创作,亦不过就是用文字记录人间的情志罢了。所以说,“诗人”就是一些拥有志气情怀的人啊。另外,在《论语·为政》中,孔夫子引申了《诗经•鲁颂》里话,并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上面例举的圣言宝训,如同诗的天启符谶也。
          人有七情六欲,便会感应周边万物变化,进而咏叹歌舞,抒发志气胸怀,这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情啊。远古的葛天氏时代,模仿鸟名而成《玄鸟》曲调,而黄帝时节的《云门》舞谱,也不会是空穴来风。至于唐尧《大唐》、虞舜《南风》两首诗歌,还都是比较简单的表情达意而已。到了功成名就的夏禹朝代,歌颂大禹的《九德》,显然完善的都有理有节了,而太康道德沦丧之际,随即便有《五子之歌》出来,对他讽刺劝诫。据此可见,诗歌用于美誉讽刺的功用,确实由来已久矣。历经商朝到了周代,“雅”“颂”蔚然成风,《诗经》“四始”“六义”浑然一体。所以,那会儿的《诗经》内容,子夏(公元前507年-420年、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门十哲”之一)省察“素以为绚兮”,便透彻了忠信礼仪的根本;子贡(公元前520年-456年、复姓端木、春秋末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钻研“如琢如磨”,而觉悟了精益求精的道理。鉴于此,孔夫子评价他俩已经具备可以交流《诗经》心得的资质水平了。伴随姬周王朝的道德滑坡,采集民歌日渐凋敝。春秋年代,凡祭祀应酬和会盟引荐,主宾惯常吟诵《诗经》旧作,借以显示彼此的身份尊贵和志气才华。于是,楚国怨声载道,时有《离骚》怀忧讽谏;秦始皇废书坑儒,伴生《仙真人》附会穿凿。
          汉代伊始,时尚四言诗,首当其冲的当属韦孟(公元前228?-156年西汉彭城人),其匡恶讽谏的格调,承继了姬周时代的风范。汉武帝赏识文学,建造了柏梁台,君臣吟诗,七言成句。当此时也,文坛俊杰严助(?-前122年、本名庄助、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其辞章飘逸繁华,却没有固定规制。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前7年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时期,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字子政、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奉命辑录诗品,朝廷内外入选佳作三百余篇,却不曾见五言诗文。因此,后来流传的李陵(公元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西汉名将)、班婕婌(公元前48年―公元2年汉成帝妃子、西汉女作家)作品,被怀疑是伪作。其实,在《诗经•召南》的《行露》中,五言诗已经初露端倪,而《孟子·离娄》《楚辞•渔夫》里面的《沧浪歌》,则完全属于五言歌词了。另外,春秋故事,晋国犹施的《暇豫歌》,而近代辑录,汉成帝民间的《邪径谣》,均可佐证五言诗句,确凿由来已久矣。像五言佳作《古诗十九首》,有的说是枚乘作品,但其中《冉冉孤生竹》一篇,却是傅毅(公元?-约90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东汉辞赋家)的手笔,单单比较里面字词文采,他们大致都属于两汉时期的作品吧?若进一步核查深究其体制内容,因朴实率真而不粗俗,语句婉转善假于物,情感悲切惆怅而真实,据此足堪五言诗之桂冠也。至于张衡的《怨诗》,不但清新典雅,尚且回味无穷,而他那歌咏仙人的诗及其节律舒缓的歌,不仅优雅别致,还有新的韵味。
          东汉末年的建安时节,五言诗如日中天,各路豪骏,奔腾驰骋,踊跃驱遣。曹丕、曹植兄弟争锋,并驾齐驱,而王粲、徐干、应瑒、刘祯紧随左右,各显其能。纵观他们诗文内容,或怜风惜月,或戏池游苑,或述恩显荣,或酗酒酣宴,一个个任意颐指使气,一首首敢于慷慨陈词,坦荡的是磊落情怀,倾尽的唯禀赋天才。再看他们的艺术造诣,一段段表情达意,不再拘泥纤细乖巧,一行行遣词造句,更是唯求简洁明了……这就是建安文风的共性所在。
          曹魏正始年间,道家玄学兴盛,“清谈、避世、成仙”之杂诗泛滥,像何宴(公元?-249年、字平叔、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等人,言辞轻率浅薄,内容玄虚不实。唯有嵇康,志气清高挺拔,文风狷介轩昂,而阮籍志趣幽闭深邃,文辞哀怨隐晦。再如:著有《百一诗》的应璩(公元190年-252年、字休琏、汝南南顿人、应玚之弟),遣词成句尽管诡谲,但道理闪现,却直白透彻,由此逆境存身,堪称独树一帜……这里面正直率真的格调,应隶属建安文学的遗风。
          转入晋代以来,诗人们逐渐倾向轻率飘逸,像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数人,盘踞文坛之上,大致齐眉比肩。他们的诗文,字词文句热衷铺张浮夸,完全延续了正始流俗,而在志气情调方面,若论刚健柔美,远远逊色于建安风骨,特别是有的矜持着像对偶排比的格式,刻意寻求字词韵律的迤逦奥妙,而有的遣词造句竭力应合时俗潮流,借以显示自我的才华门第……这大致概括了西晋时期的文化风气。
          东晋偏安江左,风气愈发沉溺道门玄学,文化才俊蔑视投身时事政务,世族大家热衷清谈玄理幻虚。所以,自袁宏(公元约328年--约376年、字彦伯、陈郡阳夏人、东晋玄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孙绰(公元314-371年、字兴公、中都人、东晋玄言诗人)以来,虽然文采时有雕琢绚丽者,但究其内容,一概清谈说玄也,故而无出其右者。所以,才有郭璞(公元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的《游仙诗》,拔地而起,名重一时。刘宋初期,两晋文风虽有延续,但变革已露端倪。道门玄学日渐消退,而寄情山水欣欣向荣。于是,诗人们竭力谋求布满全篇的对偶对仗,用以标榜文采水准,甚至不惜一掷千金,仅为了苛求一字的新奇。于是,凡描绘景物,无不极致逼真,每斟字酌句,极度推敲反复,唯求标新立异,梦想一鸣惊人……这正是近代诗人竞相追逐的理想目标。
          纵观诗歌发展源流,其中的变化进步,即便不是一目了然,依然可以显而易见。归纳这里面变化的一些相同与不同的特点,也就不难把握各个阶段文化潮流的风气特质和主流方向。大致而言,典雅温润的四言诗,应是诗歌走向规范的标志,而五言诗的音调平和,以清冽华丽见长,虚实简繁均可适用,以至于文人雅士,偏爱有加,推崇备至。像张衡抓住了四言诗的典雅,而嵇康汲取了四言诗的温润;张华凝集了五言诗的清冽,而张协发挥了五言诗的华丽;至于兼容并蓄且能得其精气神者,应属曹植、王粲,而偏长一端并能胜于蓝者,首推左思、刘祯。然而,在内容形式上,尽管诗歌存在一定的规矩方圆,但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却因人而异,自然各取所需,贵在随心所欲,所以在他们之中,能够达到面面俱到和融汇圆通者,实属凤毛麟角。恰恰如此,任何事物一旦通透其中的难点所在,随之简单易做,反尔迎刃而解了,此即“知难行易”者也;同样,若轻率认定诗歌创作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随即而来的必定是举步维艰的困境,即“知易行难”也。再者,像三言诗、六言诗和杂言诗,源头也可归入《诗经》中间;还有拆字诗,根本在于满足图谶的需要;回文诗,则是道家故弄玄虚的幽冥演示;联句诗,不过就是延续了《柏梁台诗》的体裁……总之,类似这样一些在字数、形式、内容上,或繁或简,或明或暗,却同样都是寄情言志的文章,都可以划入诗歌范畴,也就不再赘述了。
          总而言之:亿万民生兮,生而有志兮,志而咏歌兮,歌文载册兮。诗发三皇渐成风,流落“二南”始达功。天理人情天然贵,政教艺术尚自由。盖世华章不间断,文采风骨永流传。

    注解(下面资料均来自网络信息):
    ⑥《沧浪歌》《暇豫歌》均属先秦著名文学代表作品。《沧浪歌》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暇豫歌》为“暇豫之吾吾,不如鸟鸟。人皆集于菀,已独集于枯”。
    ⑦《邪径谣》或许就是后传的《黄雀谣》,流传汉成帝时,传为:“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⑧张衡作品《怨诗》之一首:“猗猗秋兰,植被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云何!”其《歌》之一首:“天地烟煴。百卉含蘤。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子怀春。精魂回移。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⑨应璩《百一诗》之四:“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哲人睹未形,愚夫闇明白。曲突不见宾,燋烂为上客。思愿献良规,江海倘不逆。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为肥泽。”
    ⑩魏晋张载《剑阁铭》:“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1#
    发表于 2018-6-23 11:55:32 | 只看该作者
    “纵观大汉文学、诗文内容,或怜风惜月,或戏池游苑,或述恩显荣,或酗酒酣宴,一个个任意颐指使气,一首首敢于慷慨陈词,坦荡的是磊落情怀,倾尽的唯禀赋天才。再看他们的艺术造诣,一段段表情达意,不再拘泥纤细乖巧,一行行遣词造句,更是唯求简洁明了”。魏晋风采各显神通,让先生分析的如此详尽明了,佩服之至。“亿万民生兮,生而有志兮,志而咏歌兮,歌文载册兮。诗发三皇渐成风,流落“二南”始达功。天理人情天然贵,政教艺术尚自由。盖世华章不间断,文采风骨永流传”。先生谈古论诗、秉承风雅之豪气直冲霄汉!学习了,愿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32#
    发表于 2018-6-23 14:5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上云上 于 2018-6-23 14:52 编辑
    克谐 发表于 2018-6-23 10:08
    谢谢“云上云上”君
    您不能老是在“云上”徜徉奔忙,还是要下凡人间,习惯溜达唠嗑才好!


    谢谢。克谐老师诙谐幽默,我本就是凡尘间平凡的俗人呀, 欣赏老师佳作,更敬佩您的勤奋的精神渊博的才识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认真拜读学习,增长知识,收益匪浅,谢谢,遥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3#
    发表于 2018-6-23 16:06:49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3 10:04
    让您这么一抹画,俺就和不是人一般,感觉上:真渗人啊!
    其实,人闲着也是一天,忙活也是一天 ...

    哈哈,可惜先生认为自己是一般人?起码是二般人。有啥渗人的?您看您的家人每天望做您笑就知道您有多亲切。
    一个人肯定不能同时骑两匹马,有那本事也没那“体格”,但是同时驾驭八匹马是有可能的,一般人当然不行。
    古人讲文化本来难懂,一经您的口,便轻松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4#
    发表于 2018-6-23 16:18:29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3 10:13
    第六章  诗的源流说明
    (明诗第六)

    很喜欢《冉冉孤生竹》,一是它的名字漂亮,二是其中有我外甥女的名字
    开玩笑归开玩笑,说实在话,您这些文章,比您《漫话其人其事》、《城里人》讲究多了,遣词用句,更自然自如,细腻通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5#
    发表于 2018-6-23 16:44: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走马观花地看个大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6#
    发表于 2018-6-25 17:10:32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0 21:50
    说实话,我读《史记》时,也曾感觉举步维艰。然而,即便读过后也会遗忘大半,却大致留有一些表、书、本纪 ...

    汗颜,我还没读过《文心雕龙》呢!赶明儿也找来读读

    点评

    我自己一直有个浅见,就是读习中国传统书籍,不是一直冲着四书五经使劲!但像《文心雕龙》一书,确实即便知道其名并翻看过其书的人中,究竟有多少人看懂了一二,我自己对此估摸,若有三分之一,大概都是过度乐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8 0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7#
    发表于 2018-6-25 17:13:48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3 09:44
    非常感激能够认同上面六句话
    那天下班前反复纠结这段“赞”,以至于回家没看足球,斟酌再三 ...

    感谢先生不吝赐教!愿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08:27:33 | 只看该作者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6-25 17:10
    汗颜,我还没读过《文心雕龙》呢!赶明儿也找来读读

    我自己一直有个浅见,就是读习中国传统书籍,不是一直冲着四书五经使劲!但像《文心雕龙》一书,确实即便知道其名并翻看过其书的人中,究竟有多少人看懂了一二,我自己对此估摸,若有三分之一,大概都是过度乐观了。单从文学角度讲,汉代文学洋洋大观,仅一部《史记》一样可以累死人!但就我自己经历体会而言,影响我一生的却仅仅是高中时读过的曹丕《典论论文》。所以,建安风骨,或言黄初文风,才是习文舞墨者必须读习玩味再三的佳作,因其不只是文采飞扬,甚至涉及文艺理论以及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吧。

    点评

    多谢先生指点,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8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08:2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28 08:31 编辑

    第七章  乐府的来由
    (乐府第七)


        《尚书•舜典》上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上一章“明诗第六”中,正是遵循“诗言志、歌永言”,从而揭示了诗歌的本质,并得出来了一个定义:诗歌就是抒发志气情怀的文字表现。那么,“声依永、律和声”又是什么意思呢?
        人类走向文明生活以来,能够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传承的物质基础,依靠的是自身最基本的感觉器官,也就是源自眼、耳、鼻、舌、身“五官”的视、听、嗅、味、触觉。其中,人类说话或歌唱的行为本能,显而易见,都与听觉密切相关。所以,凡“说话唱歌”必须要有能够刺激感觉器官的声音。中国古代,有的把声音归结为“五声十二律”,即:按音阶分的宫、商、角、徵、羽“五声”,以及按音调分的六个阳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和六个阴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合称为“十二律”。其实,声音只是频率或振幅各有不同的声波罢了,在感官直觉上,声音就是由高、低、强、弱不同的音调组成,而从声乐角度,音乐诗歌就是一些有固定节律的音调而已。所以,凡抒发志气情怀的诗歌,如果仅是记录在书本上,用以人们阅读或流传,即可笼统地说成是“诗歌文字”。然而,如果“诗歌文字”不仅能够念出声来,令人赏心悦耳,而且还能唱出来,成为优美动听的歌声……类似这样一类诗歌,如果还要给它取个名字,就叫“乐府”。
        传说苍天之上,在上帝居住的地方,始终有乐声嘹亮悠扬,延绵不绝于耳。自葛天氏到三皇五帝期间,还说有过寓教于乐的《八阕》流传,而这一切,如同盛传黄帝写过《咸池》、帝喾创作《六英》一样,都已经无法考证落实了。据《吕氏春秋•季春纪•音初》上记载:涂山氏女儿期盼夏禹唱的《候人歌》,应是南方乐歌之首;有娀氏二女伤怀念的《飞燕谣》,则为北方乐歌的开始;夏朝孔甲居东阳作的《破斧歌》,应为东方乐歌之端;商代整甲移西河吟的思念曲,则是西方乐歌的初兴。然而,各地域音乐歌曲的真正演变过程,应该远不会是这样简单,更不能如此一概而论。因为在远古时节,黎民百姓,夫妇男女,因天因地因人而异,完全是不拘一格地讴歌吟唱。那时候的帝王首领,通常会派专人到四面八方采风,遴选其中时尚流行作品后,一般由盲人乐师谱曲,再配以管弦钟磬演奏,并有专人聆听分析,借以达到明察秋毫、闻乐理政的统治目的。所以,春秋时节,晋国师旷闻“南乐”,预知楚国的盛衰;吴国季札听《诗经》,明白诸侯的兴亡。这种能力水平真是太神奇微妙了!由此可见,民谣乡音都是人们发自肝胆肺腑的感受、情绪、愿望的客观体现,而且这种情感氛围还能够彼此传染和相互渗透,甚至能够铭刻在人们的灵魂骨髓中,成为区域性文明符号,引领生活风貌的彻底改变。正因为如此,历代帝王圣贤,都一贯高度重视音乐诗歌的风头方向,务必及早发现并坚决杜绝任何淫邪糜乱乐歌的滋生泛滥;再就是,一贯谨严管教帝胄以及世族子弟,要求他们只能聆听、吟唱和学习恢弘德政礼仪的诗歌音乐,一方面为了德润教化三才、四时和八方,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权势富贵的世代流传。
        纵观音乐诗歌,自雅正者沉寂之后,淫邪糜乱者,恣意泛滥,喧宾夺主。途径秦始皇大肆焚烧《乐经》,待到汉朝立国,再倡乐歌复兴。汉初,乐师制氏(生卒名字不详)制定节律,叔孙通(生卒不详薛县人曾为秦博士为汉王制定朝仪)裁决内容,于是有汉高祖的《武德舞》,汉文帝的《四时舞》,模仿的虽说是“虞韶”“大夏”体例,实际上继承的却是秦代乐章,而古代中正平和的旋律韵味,再也无法恢复了。汉武帝崇尚礼教,朝廷设立了“乐府”专职机构,重点搜集赵、代以及齐、楚地界的乡乐民歌,随后由乐师李延年(生年不详西汉音乐家)谱曲协律,使之适合演奏歌唱。此时此际,文坛大家,像朱买臣(生卒不详字翁子西汉吴县人)、司马相如,随波逐浪,则将楚辞之骚体入歌,故有汉高祖唐姬《桂华》杂曲,艳丽而不合规制,而汉武帝东巡《赤雁》诸篇,铺张而难称经典。所以,河间献王(刘德公元前171―130年汉景帝刘启第二子)举荐古典雅乐,汉武帝熟视无睹,而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人)讽谏把汉武帝《天马歌》纳入“郊祀”颂辞,如此溜须吹捧,实属离心离德也。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9年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49年在位中国历史上有名贤君)登基,鼓吹“雅”“颂”效仿《诗经•小雅》之《鹿鸣》;然而,元帝、成帝二朝,淫乐沉渣再起,雅正纠偏徒劳,世风乖离日炽。汉祚东移,东平王刘苍(公元?―8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新作郊祀《武德舞歌》,歌词尽管雅正杂糅古乐,而节律韵味,全然没有了古典乐官舜夔、师旷的声音。
        曹魏三祖(曹操、曹丕、曹睿),神清气爽,才华横溢。音谐古韵,辞和新声,奢靡趋平,定格黄初风骚。例如:曹操《苦寒行》、曹丕《燕歌行》等,或酣宴欢畅,或征途劳顿,情志放纵坦荡,辞令哀怜悲伤,虽“三调”(清调、平调、瑟调)合乎姬周韵律,但气质流于“韶”“夏”之郑声。转入晋代,傅玄(公元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通晓音律,作品雅正,歌颂晋代祖先。张华(公元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才俊,博学思敏,新作充斥宫廷。然而,汉末杜夔(生卒年不详约东汉末年至魏文帝年代字公良洛阳人)校准古乐,节律趋于舒缓;魏晋荀勖(公元?-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改悬调弦,声调急促哀怨;当此时也,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魏末“竹林七贤”之一精通音乐)质疑校音尺度古今不同,后来考古验证,果然不出所料。所以说,音乐的奥妙精微,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也。
        所谓乐府,即音乐诗歌也。诗歌是乐府的主心骨,音乐是乐府的肌肤容貌。具备什么样子主心骨的歌声,盲人乐师聆听后,便会心有灵犀,谱写出来什么样子的音韵曲调;同样,只有具备了刚正不阿的旋律节奏,君子闻声起舞,才能书写出来中正、宽厚、仁慈的绚烂辞章。所以,《诗经•唐风•蟋蟀》有“好乐无荒”文辞,季札评论晋风,思深熟虑,远见卓识;《诗经•郑风•溱洧》现“伊其相谑”,季札预言郑国,荒淫无度,必定早亡。由此可见,偏邦吴国的季札,亲临礼仪文明的鲁国,之所以耳闻目睹“国风”演奏,绝不单纯为了随喜应酬,而是闻乐知政,从中预见未来啊。毋庸讳言,自古以来,靡靡之音,淫邪丛生,怨声载道,乖戾横行。那么淫邪乖戾风气之下,为何典雅正气不能驰骋荣耀呢?因为时俗乡愿历来热求新奇追风,而艺术竞技惯常苛求标新立异,所以对于典雅艺术之所以能够永恒存在的精致、温润和宽厚,热衷时髦的人们不是目瞪口呆就是哈欠连天,反而对于卖乖弄俏的新鲜玩意儿,欢呼雀跃,前仰后合。这就是“乐府”,为何一旦走入《诗经》中郑声的老路,必定衰败凋亡的原因啊。
        乐府,或称乐歌,或叫音乐诗歌,其歌词就是诗,而把诗谱上韵律音调后能够唱出来的就是歌。若追根溯源,乐府是先有诗词后有曲调,因而适合演歌;若原作诗句繁多,难以谱曲,则失去了它的特征本色,所以乐府贵在“简约”。正因为如此,曹植夸赞李延年,是一位擅长将名家或采风的诗词剪接成为乐府的音乐大家。例如: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汉武帝刘彻《李夫人歌》,诗句简洁明了,即便儿童哼唱,同样朗朗上口;再如:曹丕、陆机都有诗词佳作,是因为没有经过乐师专门裁剪配乐而不能歌唱,但是后人却认为他俩的作品乖离了乐府的曲调,岂不是乱点鸳鸯谱,纯属本末倒置也。至于黄帝时岐伯的《鼓吹曲》,汉代出现的《铙歌》《挽歌》,虽属于军乐、哀乐等特殊音乐诗歌,但也因为其简约明了可归类乐府吧;再者,像三国时期魏国缪袭(公元186年-245年字熙伯东海兰陵人)的《魏鼓吹曲》和吴国韦昭(公元204-273年字弘嗣吴郡云阳人)的《吴鼓吹曲》,也可归入乐府。汉代刘向父子评价文章时,是将“诗”与“歌”分别开来,故在《七略》中,诗归入《六艺略》而歌在《诗赋略》。所以,本篇主旨只是给予“乐府”一个大概的界定而已。
        总而言之:音乐文化,乐府体例,诗词为体,曲调为用。乡野采风,宫廷谱乐,韶音难寻,郑声易得。四海追风,媚俗随喜乎?礼乐知政者也。

    注解:
    ⑾西汉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之十,即《桂华》:都荔遂芳,窅窊(注:内陷卷曲)桂华。孝奏天仪,若日月光。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
    ⑿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⒀曹丕《燕歌行》有两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其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⒀曹睿《清调歌》:飞舟沈洪波。旌旗蔽,白日精。楫人荷轻棹。腾飞造波庭。
    ⒁傅玄《车遥遥篇》: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⒂汉武帝刘彻《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点评

    读得真费力。读了两遍还是糊涂着。 一直喜欢曹操的文字,也喜欢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6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0#
    发表于 2018-6-28 12:39:45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28 08:27
    我自己一直有个浅见,就是读习中国传统书籍,不是一直冲着四书五经使劲!但像《文心雕龙》一书,确实即便 ...

    多谢先生指点,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0 22:11 , Processed in 0.14360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