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蕞尔小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穿越七十年[写实连載1 2 3 ---------------65,66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2:05:08 | 只看该作者
    九、武抬阁
    原以音意误为“舞台阁”,后又听说有“文抬阁”,这才意识到,是“武”不是“舞”,是“抬”不是“台”,“阁”倒仍是“阁”,乃“武抬阁”也,抬着的阁子。分“武抬”和“文抬”两种。
    武抬阁,杂木制作,2m见方的一个底盘,上压一石磨以镇重。用 幃、 球、流苏等,围成花团锦簇的阁子模样。从底盘穿出一杆直经约0.6cm铁杆,用螺絲固定在底盘上。铁杆长2.5m,近顶端连结两横档。上横档短,下横档稍长,橫档两端,各置铁座椅共四只。由四个身強力壮的大力王抬行,以保障稳定,保护座位上扮演者的安全。
    文抬阁,由一大汉,肩负一木架,插同样的铁杆,上设一座椅。
    精心从全村八岁至十岁儿童中,挑选胆大而又品貌端正姣好之男童两名、女童两名,经过培训,使其能高坐于武抬阁之座椅上。用绸带绑缚固定,双脚亦固定于铁杆。然后连人带椅套上戏服,并下装两只假脚,看起来有若整个人悬浮于空中之感。
    一般扮演白蛇传、四大美女等,尤以白蛇传为主,若饰白蛇传,则上橫档两女童扮白蛇、青蛇,下橫档两男童扮许仙、法海。出会前三天,捉二条无毒大蛇(一般为菜花蛇、乌梢蛇),去掉蛇牙。出会前,将蛇绑于铁杆上,出行时,叫扮演许仙和法海的男童,每人捏住蛇颈,蛇会张口吐出红红的信子,蛇尾会不住地摆动。如此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氛围,以吸引观众眼球。
    由于杆本身长2.5m,加上阁子高1m,抬起离地高约0.5m,在顶上扮演者离地起码近4m。阁子抬起来前进时,必然会有韻律地颤动,加上扮演者双手舞动,而双脚是假装的,势必盪动。高处有风吹来,衣带飘飘、长袖舞舞、双腳盪盪,真若凌空飞行,飘逸之极!
    阁之前后,再配以锣、鼓、吹、奏,观者莫不享有一种清丽之感觉




    点评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6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2#
    发表于 2014-1-26 21:57:09 | 只看该作者
    蕞尔小民 发表于 2014-1-26 12:05
    九、武抬阁原以音意误为“舞台阁”,后又听说有“文抬阁”,这才意识到,是“武”不是“舞”,是“抬”不是 ...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2:35:41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26 21:57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其实,好多民间娱乐话动,基本形式都差不多
    只不过某些细节,称呼上稍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2:37:15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26 21:57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其实,好多民间娱乐话动,基本形式都差不多
    只不过某些细节,称呼上稍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2:42:29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26 21:57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其实,好多民间娱乐话动,基本形式都差不多
    只不过某些细节,称呼上稍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2:44:13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26 21:57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其实,好多民间娱乐话动,基本形式都差不多
    只不过某些细节,称呼上稍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26 21:57
    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社火的信子。

    其实,好多民间娱乐话动,基本形式都差不多
    只不过某些细节,称呼上稍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8#
    发表于 2014-1-29 21:26:45 | 只看该作者
    逍遥老师:可能因为网络不通畅,你回复了多少次,我删除多余的时,不慎全删了,实在对不起!祝春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06:56:37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29 21:26
    逍遥老师:可能因为网络不通畅,你回复了多少次,我删除多余的时,不慎全删了,实在对不起!祝春节快乐!

    我以为我发一帖,怎么会变成三四帖,谢独享版主帮我凊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06:57:59 | 只看该作者
    這次顺当了!!
    谢谢你帮我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07:04:30 | 只看该作者
    十、落地啞鬼会
    迎神赛会中,最吸引观众的眼光,观众围拢来观看人数最多的节目,是落地啞鬼(音朱)会。啞鬼会,亦称目莲戏,这是一出全国范围内都演的戏目。但崧厦地区将它分为两部分演出,主要部分在台上演出,叫“上台啞鬼会”,而将其中鬼神勾拘傅刘氏于途中部分,衍变为迎神赛会中的“落地啞鬼会”。
    啞鬼会(目莲戏),事虽迷信,然神道设教,却为的是劝善惩惡,挽救人心。於看似荒唐的神、鬼、人共演中,涵蓄哲理,无须空洞的说教,但却能感悟人生。
    啞鬼会,具有強烈的民俗风情,情节跌宕、脉络清晰,剧中的神、鬼、人俱不开口,(除刘氏外。疑刘氏的信口开河,亦是演员的见杂化,原本是沒有的。)全凭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语言、行动,串演出一齣地道的唯一的中国本土舞剧,从中国人看来,远胜于西洋舞剧。
    落地啞鬼会的剧情为:崧厦地区民间迷信,家中若有人生病,必有惡鬼纏身。需于夜幕降临时,送羹飯于惡鬼,惡鬼受用后才会离开。这叫送夜头。送夜头者,一般是村中胆大者,用筛米的米筛上放几味小菜,一壶酒,一只酒杯,并放些银锭、锞子(冥币),一个人端至村外空旷三叉路口,放下米筛,斟上酒,燒冥币,祝告几句,然后端了米筛离开。有某送夜头者,送夜头于郊外,适逢鬼卒拘犯人路过,剧情由此展开。
    “哒嗲、哒嗲、嗲----”在阴森的招军(或曰目莲号)声中,手擎领牌,扮相狰狞的鬼王,手舞足蹈地出場。这埸地往往是赛会队伍行进中,领头的铜铳隊所选择好,表演过节目的廟道地、村晒場等处。鬼王先四周蹺角,沿着人群跳跃,使围观人群后退,空出表演場地。接着在梅花招军锣鼓钹等吹奏敲打中,送夜头者上場。他拿一面米筛,上放象征羹飯的一把酒壶,一只酒杯及冥币。他踩着惶恐的舞步,作左顾右盼状,最后舞至一角,安放米筛,作送夜头状。此时招军声更转阴沉,“哒哒嗲,哒哒嗲”声中一白无常上場。
    无常者,佛家语也,意即拘魂使者,扮相虽诡异,却不十分可怕,好象还带点人情味,故而农村中称之为无常伯伯。
    白无常,粉面、朱唇、嘴角上吊、眉黑如漆,身穿白袍,手拿破蒲扇,足穿草鞋。头上戴一顶竹骨白纸糊就的长筒形高帽,上写“一见生财(实为棺材之材)”、“皆大欢喜〈死〉”或“一见喜”、“你来了”等字样。另有一名十多岁小男孩扮的无常伯伯之子,叫“透透”阿领,(透透,崧厦土话,意为跳跃活泼。)腋下挾一倒头雨傘,鬼鬼崇崇跟著白无常伯伯而上。
    无常伯伯见送夜头者在做羹饭,眼见美味,鼻嗅酒香,不禁馋涎欲滴,酒瘾大发。正当送夜头者斟好酒放酒壶时,无常伯伯偷拿酒杯一飲而尽,不免酒水淋漓,阿领见状,忙钻于无常伯伯胯前,仰头张嘴接漏下的残酒。而送夜头者见酒杯无酒,复斟,无常伯伯复飲,阿领复接。如此反复数次,极尽送夜头者四顾茫然,惶惑惊恐状、无常之贪酒状、阿领之憨态可掬状,这那里是鬼呵!分明是人间喜剧一齣。
    送夜头者见酒杯屡斟屡空,不免惊懼,斟好酒后,忙端起米筛欲逃,似乎觉察有什么东西跟在身边。此时,送夜头者露出高巧的技艺,将放有斟满酒之酒杯的米筛,耍的团团转,上下左右,盘旋飞舞,但米筛中的酒杯,竞能滴水不溢,亦绝技也。此状若,送夜头者好象感觉无常要抢,而他要避。不曾想这送夜头的酒香,倒引出一群白无常来,(一般五到七个)在招军声“哒哒嗲、哒哒嗲”的催动下,好象亦想分一杯残羹,一起随着米筛的舞动,而作前俯后仰之舞蹈动作。崧厦俗语中有抢夜头羹飯之说,即此谓也。这些无常用“旁吸步摆手、横步摆手”等,并运用手中破蒲扇,伴同“哒哒爹,哒哒嗲”的招军等乐器声,作整齐划一的集体舞表现。而透透阿领则掖着倒头雨傘,纡曲穿行于无常的队列间,並作出种种滑稽诙谐的动作,引人发笑。
    其后,又引出一黑无常。这黑无常,金脸、红眉、红唇、嘴角上吊,全身黑衣,拿黑色羽毛扇。头戴黑色高帽,上写与白无常一样的字。黑无常缩右腳,用左脚单腳随招军转调为“嗲、嗲、嗲”作跷脚跳。
    黑无常后随一鬼卒,手牽铁链,铁链锁着一男子扮的妇人,浓施脂粉,扭扭捏捏。妇人后面又有两鬼卒手握镗叉。这黑无常阴沉、牽铁链鬼卒狰狞、妇人妖嬈、握镗叉者兇惡,无不维妙维俏,引人入胜。那妇人就是目莲戏中的傅刘氏,亦称刘氏。
    其中刘氏是该啞舞剧中唯一开口者,往往是由村中最能说会道、最风趣幽默者扮演。他往往信口开河、现場发挥,宣扬自己不尊天、不敬地、不信鬼神、不孝顺公婆、不敬重丈夫等等不遵守三从四德的惡行,从而被阎王差来无常捉去,将到地獄受苦云云。奉劝世人不要象我一样,要做好人、善人,才能得好报等等。有的扮演者会唱滩簧,还能用滩簧调演唱。那些观看的妇女,爱看热闹,都围拢来看。而刘氏则乘机去抢妇女们腰中的手帕,〈那时妇女腰上都掖有手帕〉並借此毛手毛脚地揩些油。见到相貌漂亮的,更来劲,涎着脸,说些疯话。妇女们见了,都笑着跑开,见他往別处去,又围拢来。因之刘氏所到之处,人群如潮水般地时涨时退,煞是热闹。是整个迎神赛会的高潮。
    所以虽云“啞鬼会”,其实一点恐怖气氛都沒有,有的是人情世故,百家常态,民间生活的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2#
    发表于 2014-1-30 07:06:14 | 只看该作者
    蕞尔小民 发表于 2014-1-30 06:57
    這次顺当了!!
    谢谢你帮我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0:14:23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30 07:06

    谢谢独版的新年礼物!!
    马年正是我的本命年呢!!
    祝独版新年愉快!!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0:14:54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30 07:06

    谢谢独版的新年礼物!!
    马年正是我的本命年呢!!
    祝独版新年愉快!!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0:35:57 | 只看该作者
    十一、上台啞鬼会
    迎神赛会中有两个节目需在台上表演,一个是“上台啞鬼会”,另一个是“武术”。台,一般是出会廟之廟台,或某村特意搭的台。也有不是赛会时演出的。
    全齣啞鬼会又称“太平会”,是“目莲戏”的一种。流行于虞北地区,是独特的本土中国舞剧。主要以舞蹈、表情、手势、武功和杂技等来表现剧情。剧情丰富复杂,精釆绝倫。虽演出的是神鬼现象,但若弃附于其身的迷信糟粕,实在是一部经典的神话剧。
    对于鬼神,以唯物论观点来说,是沒有的,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至今尚有不少不能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之现象。孔夫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因历史局限,连老先生也有点将信将疑,且要“敬而远之”,不要接近之。然啞鬼会却要演出鬼神来,显然鬼神並不可怕,且不存在,否则哪个敢演敢看。某些暂时解释不了的超物理现象,古人通用“鬼神”来糊弄,道德经中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如果天下之人,都明白了自然法则(即“道”),那末一切鬼神就都消弥于无踪。所以,看啞鬼会,实在不能信其所表现的表象,而要通过表象悟哲理。纵观啞鬼会,看到的只是人间俗事,只是一齣把人间俗事鬼神化了的神话剧。
    啞鬼会表演的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場   有傅姓人家,其妻刘氏,不尊天地,不敬长辈,作诸般孽事。丈夫生病,不善侍而虐待。打狗骂鸡,家不安宁。家仙,即家中守护神,一旦家有祸事就出来维护。所以崧厦区民谚,凡家中出不太平之事,就会说:“出家仙哉!”此时,门口左右出现俩仲人(系扰乱野鬼),半伸手讨五百头,崧厦民谚称态度僵硬之人曰:仲人格一对。向要钞票之人曰:讨五百头,即此谓也。又有一对讨乞之人曰:呆陀富贵,扰乱滋事,家仙都一一赶走。
    第二場  刘氏假惺惺请来瞎子,起课算命。瞎子示意有禍祟,要送夜头羹飯。
    第三場  送夜头者,遇无常、阿领(与落地啞鬼会同)。黑白无常率鬼卒进门坷主人〈目莲戏中傅罗卜之父〉,家仙拦阻。
    第四場  主人死,出丧抬纸官材,傅罗卜捧纸牌位。四人抬纸棺材,(后場打击声为:培林、培林、培嗒嗒格培。)抬棺材者随着锣鼓声上下颤动,前进三步、停一下、退两步,再前进三步。还有撒纸钱,敲纸铜锣等。它所表现的舞蹈,要求:步要稳、气要沉、舞要美、动要真。
    第五場  傅罗卜之父死后,刘氏马上要嫁人。傅罗卜拉娘衣襟不让走,刘氏大怒,拿刀追杀其子,后夫忙拦刘氏不让杀。儿子幸免,后夫逃走。
    第六場  刘氏惡行被阎王侦知,阎王大怒。先出鬼王,鬼王出台,招军“達帝帝------”声中,须三步半至台前,半步前脚搁于台柱石狮子头上,紧接五小鬼翻半桌出場。在阴森的乐器声中,龙门口喷烟火,五殿阎王出場、发拘魂牌,命鬼王及五小鬼前去捉拿刘氏。随同一挑枷者。
    第七場  五鬼卒捉拿刘氏,刘氏逃、扑跌于地,鬼卒在千钧一发之际用钢叉跺地叉住刘氏头发,刘氏挣脱,从台上倒翻下来,鬼卒擒住,戴枷上练,后接落地啞鬼会。
    第八場  表现地獄之状。诸鬼:枉死鬼、餓杀鬼、溺死鬼、科場鬼、火著鬼、赌鬼、醉鬼、夜败头等等各类鬼魅纷纷上場,各各以独特的形象和独特的动作,在后場的配合下,作过場表演。
    第九場 最为精 的是女缢死鬼的表演,称“女吊”。女吊出場,倾肩橫搓步,侧身长发散披于前,掩及面部、垂至胸前。急搓步绕台转一周至台中,一手拍地,头向后一仰,甩发于腦后,垂手聳肩,亮相,露出一张惨白的面容。如鲁迅先生所说,活脱一个冤魂反抗的形象。
    第十場  男缢死鬼称“男吊”。男吊出場时,必有一扮演韦陀者双手合掌,胸前橫放一降魔杖,单足独立于正中。传说调男吊时若台上出现两个男吊,韦陀必要上前将其中一个打下台去,当然是不会有这种子虚乌有的事,站一尊韦陀,虚张声势而己。在舞台梁上挂下一匹白布,演男吊者须在其上作纏绕于颈、肩、腋、腰、臂、腿等处,作八九七十二吊,並上下翻腾、飞盪,煞是要高巧的技术。这调男吊必演至半夜,心理作用吧,说是白布硬了,有赤佬,此时韦陀一脚把表演者踢下台去,而表演者必须趕紧跑至河埠头洗去化妆。而台下看客不能说“去了”,说真吊死鬼要来的。表演者洗好化妆,不能直接回家,而要若无其事地挤入台下人群中,等戏散后与大家一起回去。
    第十一場  刘氏被拘押地狱后,大头鬼、小头鬼满台风趣诙谐的舞蹈,以示庆贺。大头鬼的傻笑、小头鬼的舞弄三角扇,很是逗人发噱。並戏弄刘氏丫环柳翠。
    第十二場  韦陀请来观音,以扫除鬼氛。最后鬼王扫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6#
    发表于 2014-2-8 12:54:43 | 只看该作者
    各种艺术表演多半都是教化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5:37:14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2-8 12:54
    各种艺术表演多半都是教化人的。

    深刻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6:0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蕞尔小民 于 2014-2-10 16:13 编辑




    十二、武术
    许多年青小伙们最喜爱的节目,是武术表演。它不仅表现出勇武和技巧,而且体现一种健美,激发人的豪壮之气。
    武术表现,少不了锣鼓的配合,唯有在锣鼓声中,更显出气派和声势,更体现出“力”。
    武术分徒手和器械。徒手:十八拳术、双打、对打、三十六张肃子等。器械:1.枪(单枪、双枪)。2.刀(单刀、双刀、大刀)。3.棍(单棍、双棍)。4.镖。5.耙。6.镗叉。7.索(流星)。表演时,徒手器械交叉进行,增加可观性,减少审美疲劳




    锣鼓一般分三种打击法:A.出場巡台:大锣大鼓大钹(三大),清柔轻缓敲击。音为“敞”,鼓板、京锣、小钹等(三小),音为“铃”,鼓板和鼓边,音为“顿”。步行绕台时,后場为:敞----铃---敞----铃-----,绕台四角至中间,双手拱拳站立。声为:敞、顿、顿、敞。B.虛拟对方进攻,三大脆而短促,音为“茄”,三小音为:“咚”,后場为:“茄、咚、咚、茄”。C.回击对方,三大用闷声、重音,音为“锵”,三小音为“別”,后場为:“锵、别、別、锵”。
    武术开場,由一手执绣有“某某会”字样之旗,在“敞、铃、敞、铃”声中绕台走至台角,随著“敞顿顿敞”,将旗桿有尖刺之旗,钉于台板,旗帜随风飘扬,格外威武。接着,由十来岁小孩出場闹台,随锣鼓点子,翻跟斗、打虎跳,然后由戏镗叉。而拳术,与器械依次穿插,在“敞铃敞铃----敞顿顿敞”中上場。在“茄咚咚茄”和“锵別别锵”的一轻一重,一柔一強的敲打声中,分别表演对方进攻,,己方化解反击的动作。
    十八拳为:扁担、滾腰、垂落,原样重复三次,接双斩、摘瓜、列开、撩翻,随着最后一声“锵”,尽力送出一拳,紧接飞褪,收步。
    三十六张肃子为:一攻一解,算一个肃子,例如:A、对方:趕来拗步顶------,回打:鲤鱼扣鳃。一个肃子。B、鲤鱼扣鳃------猢狲摘桃。C、上来冲威------关腳一推。D、来拳撩起-----下翻穿底一拳。E、四周围拢------乌龙扫地。如此已五套肃子了。
    器械表演为:枪、双枪、大刀、双刀、单刀、单棍、镗叉、流星、双棍。
    拳术要做到:拳到眼到,眼随拳走。动作要快、准、狠。但是,如俗话所说:拳师碰到蛮师,打的侬眼里出水(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身体強健,力气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9#
    发表于 2014-2-10 16:33:3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2:38:01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2-10 16:33
    拜读。

    多谢独版临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8 18:08 , Processed in 0.09850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