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蕞尔小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穿越七十年[写实连載1 2 3 ---------------65,66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3:0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蕞尔小民 于 2014-1-11 13:07 编辑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1 11:18
    逍遥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文字没法看啊!

    复制失败
    重新复刪
    已复制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3:0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蕞尔小民 于 2014-1-11 13:08 编辑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1 11:18
    逍遥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文字没法看啊!

    重复了,拖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63#
    发表于 2014-1-11 15:53:09 | 只看该作者
    蕞尔小民 发表于 2014-1-9 17:55
    髫龄弱冠外婆家[四]書痴我年轻时嗜书如命,是个十足的書痴。在外婆家寄居三年,是我一生中看书最多的时期。 ...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人的精神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64#
    发表于 2014-1-11 15:56:30 | 只看该作者
    雨霁阳光 发表于 2014-1-10 13:11
    呵呵,还是特喜欢被《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最后那段。“一个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呢?……”

    儿子:妈妈那年代那句“一个人的一生改怎样度过……”,是我们的座右铭,日记扉页 宿舍床头都贴的也是这些话。

    点评

    呵呵,阳光小时候也是耳濡目染哈O(∩_∩)O~ 妈妈早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2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57 天

    [LV.8]以坛为家I

    65#
    发表于 2014-1-12 08:09:25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1 15:56
    儿子:妈妈那年代那句“一个人的一生改怎样度过……”,是我们的座右铭,日记扉页 宿舍床头都贴的也是这些 ...

    呵呵,阳光小时候也是耳濡目染哈O(∩_∩)O~
    妈妈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2:08:13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1 15:53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人的精神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soso_e179:}金玉良言

    点评

    我们都是读书的受益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2:10:15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1 15:56
    儿子:妈妈那年代那句“一个人的一生改怎样度过……”,是我们的座右铭,日记扉页 宿舍床头都贴的也是这些 ...

    当年座右铭    至今未能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2:11:37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1 15:56
    儿子:妈妈那年代那句“一个人的一生改怎样度过……”,是我们的座右铭,日记扉页 宿舍床头都贴的也是这些 ...

    当年座右铭    至今未能忘

    点评

    是的,到了今天,也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有虚度年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 1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2:14:40 | 只看该作者
    雨霁阳光 发表于 2014-1-12 08:09
    呵呵,阳光小时候也是耳濡目染哈O(∩_∩)O~
    妈妈早安

    小時耳濡目染   到老一世受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70#
    发表于 2014-1-13 12:56:14 | 只看该作者
    蕞尔小民 发表于 2014-1-13 12:11
    当年座右铭    至今未能忘

    是的,到了今天,也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有虚度年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71#
    发表于 2014-1-13 12:57:24 | 只看该作者
    蕞尔小民 发表于 2014-1-13 12:08
    金玉良言

    我们都是读书的受益者。: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3:46:31 | 只看该作者

    RE: 穿越七十年[写实连載1 2 3-------- 13 14]

    本帖最后由 蕞尔小民 于 2014-1-13 13:49 编辑

    轮会[一]
    (一) 动荡的年代
    三年初中,可是个天翻地覆的時代,其间在社会上,发生了许许多多事件,也必然波及到穆穆学府、莘莘学子。
    一九五六年下半年,由于受当时国际上匈波事件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也引起了动荡,农村亦是如此。一九五二年组织互助组,及其后来的初级农业社,对刚获得土地的农民来讲,确是千古奇遇,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準。记得当时学校食堂,只需每月缴十二元伍角钱,就每天可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八菜一汤,一桌六人,白米飯任吃。当然对我这等贫苦学生来讲,这无异是奢侈的,望而咽津而已。但至少说明,当时物价平稳,人们生话安定。只是后来速度快了点,忽然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收归集体所有,由互助性质的个体经营,一下子成为评分计酬的集体经营。这打破了几千年农业生产的模式,使不少农民很难一夜之间在思想上产生转变。又加上其他原因,随着形势的变化,有些地方发生闹事退社事情。同时,一度在解放初期即被取谛的迷信活动,也抬头了。于是在一九五七年的上半年,崧厦地区就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轮会”活动。
    (二)轮会
    历史上的民俗文化,往往依附于宗教迷信活动上,这是历史的必然。
    虞北地区在六、七十年前,广泛流行一种以祭祀神明为表象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叫“轮会”。此为虞北方言,“轮”者,含:引领、迎送、轮流、巡迴等混合之意。“会”,合也、聚也,举行群众性的活动。用书面语表达,就是: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的“大傩”,亦即祭祀神灵和先人的活动。这种“傩”文化,在如今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尚有存留。随着历史的演变,这种祭祀礼仪,以后发展成民间的“社祭”,又逐渐演变为以迎神为主题、内容丰富的载歌载舞的活动,称“迎神赛会”。历代延续,至明、清尤甚。
    崧厦地区,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轮会是公元一九五七年。这次轮会,背后的精神支撑,其表象是迷信活动的复苏,而其内在原因,恐怕是部分农民对农业合作化运动进程过快的一种不满反应。
    在述说一九五七年的“轮会”盛况之前,须说一说历史上的虞北地区“轮会”概况。
    虞北地区的“轮会”,因着祭祀的对象、目的、方式、规模、范圍、季节的不同,而分成三种类型,有轮礼拜、正规大轮会、小型随发性轮会。
       (三)轮礼拜
    渡过了温馨的正月初,到元宵,崧城廟又迎来热闹的“装灯头”。到了二、三月里,农時尚还空闲,春气早己勃发。小百姓为祈求一年太平顺利,希望主宰人间生老病死、祸福寿夭等一切事务的万能之神:东岳大帝,来加以护祐。于是,便会举行一种顶礼膜拜东岳大帝的活动:“轮礼拜”。礼拜,就是顶礼膜拜,虔诚致敬的最高形式。
    这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虞北地区有两个组织:章家的“同元社”和湖田里的“泰山社”。同元社下面有一千多人,有公推负责人如旗长等(头旗老佛)。章家廟供有东岳大帝,章家村中村民,自发地以各自的爱好和虔诚之心,个人或合伙,自掏腰包,置办旗、锣(小敲,有同兴轩、同乐轩两台)、傘,以及炮担,铜铳等行头器具,还组织唱班、排演戏曲节目,准备“轮礼拜”时,作东岳大帝出巡之用。
    早在过新年不久,同元社即派人持拜帖分赴虞北崧厦地区下属各村,东从陸华、华泽口起,西至温津、塘湾,南从曹娥江北岸,北至后海,向各村族長、乡绅,拜岁投帖。若该村不受帖,或己受“泰山社”之帖,则作罢。若受帖,则约定日期,由该村安排斋堂,置办打斋。然后根据投帖情况,确定轮礼拜打斋村堡,制定行进路线以及举行日期。
    这轮礼拜不同于其它轮会,出会者,单只有文班,诸如哑鬼会、舞龙等,是沒有的,主要是旗、锣、傘。到出行之日,先于章家廟集中,不抬出东岳大帝塑象,而仅请出绣有东岳大帝神象之旗,以为代表,由“头旗老佛”执掌,代表东岳大帝出巡。先行的是炮担,内安铁炮,状若普通炮仗,外为圆筒状铸铁,内空,底有小孔,置引线,填火药及碎砖瓦,共十余担。续后依次为铜铳,状若獵槍,约十余枝;荷花铳,木长柄,上装状若荷花锡铸件,镂雕成各种戏曲图案,也可作铳放,但一般背于肩上,仅作仪仗,也约十余枝;紧跟的是以东岳大帝旗领头的各色旗幡,每旗除旗边上精心绣制各式图案外,还分別绣有龙王、关帝,各洞神仙、十殿阎罗等,並绣有“同元社”字样,饰以流苏、旗带、 球。几十面绸质 旗,在春风拂动下,锦浪湧动、绣涛奔流,真是耀人眼目;再隨后的是“同兴轩”、“同乐轩”两付小敲,以及邀请来的邻村如三朋桥等地的小敲数只,那鼓板、铜钹、大锣、小锣、梅花、招军、玉箫、竹笛,细吹细打,悠悠扬扬,声播十里,响遏行雲,确为攝人心魄;还有特邀赏地头村的“拜会”班,以助阵势;最后为傘阵,各色圆平顶绸傘,绣金缀银,边垂珞璎,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别有一种风情;殿后的为一顶直径约三米许的大傘,用黄色绸布制作,宽阔的傘幃上,用金线绣着“同元社”下属村民名字,並饰以珠串。健汉一名,腰圍皮带,前置套筒,将木制傘柄植入其中,双手紧握傘柄,另有俩人于前后持 带牽引以持平衡。此,即为有名的“万民傘”。万民傘行处,最为热闹,路边行人,或村口圍睹者,皆争向从傘底穿行,盖因世代传言,凡从万民傘下钻过,可消災纳福。如此一支二百来人队伍,浩浩荡荡,行进在青山绿水、麦碧花黄、春光明媚的阡陌村道中,端的使人心旷神怡。
    炮担行至预定打斋村堡,由该村头面人物,引领至村中空阔处。数十尊铁炮,置于地上,一字排开,按指定时刻,同时点火。刹那间,动地震春雷,漫天飞秋雲。孩童掩耳不迭;老翁咧嘴难闭;少女花枝乱颤;村妪合掌念佛。皆因隆隆炮声,可驱邪荡魔、祛災除穢,保得村中平安宁静,最受村民欢迎。炮声方息,铳声继起,在震耳欲聋的“铳、铳”声中,“头旗老佛”执掌的东岳大帝旌旗,风风火火,直入预设斋堂,置于正中。其余各旗、锣、傘,循序于村中大路小巷,凡可通行者,皆巡绕一週,徐徐汇集于斋堂门前道地。外圍旗、傘,中置万民傘,环之小敲,轮番吹奏几十种曲调。真个是:流金飞霞,神乐四合,肃穆祥和。至饭时,轮会人等,随各打斋户邀请,分别赴斋。斋皆为素食,用面粉做出各种细巧糕点茶食,以豆腐为主菜,均皆可口。晚上于斋堂前开台演戏,演出者皆为轮礼拜人员。周圍各村,都打着灯笼前来观看。
    当夜轮礼拜人员,就宿于打斋村为之准备的床铺被褥。第二日,就向下一个预定打斋村行进。如此一天一村,约需七、八天左右,方始回归。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5:1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蕞尔小民 于 2014-1-14 15:26 编辑

    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5: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蕞尔小民 于 2014-1-14 15:30 编辑


    轮会[二]
    (四)正规大轮会
    正式轮会,有董事会;有基金﹙有钱乡绅或热心者捐助);也有会田;有固定時间;出会前必广贴招头纸,宣告毎年轮会时间、地点等各项事宜。崧厦地区几处有名的如:寺前双枫庙義相公(神为百官桑九相公義弟,有義行,生前行医,有奇效,犯疾及瘡毒者,祈祷即愈,见崧厦志),蔡林都天大帝(帝为唐张巡,忠义,拒敌战殁,有防疫、禳灾、驱魔、祐民之灵验),西华陈老太爷即护国王陈贤(事載崧厦志),下湖头白衣大士,章家廟为关帝等等。尤为盛大的轮会,为百官下廟的桑九相公。传说桑九相公是百官人,与舜的妹妹结为夫妻,成了舜的妹夫,他俩在种桑养蚕中贡献很大。大约因为跟农业有密切关系,很受沿江一带种田人的欢迎。在五月十六那天,沿江埭如章陆西华吕家埠等,均派会仗去百官下廟参加,並迎来沿百沥海塘至黄家堰落北,沿后海塘巡行,到双枫廟与義弟義相公会晤后经崧城庙,由丁家埠、华泽口而回百官。巡行之意,为桑九相公前来视察、督促春种。而到秋季,又同样规模举行一次盛会,说是桑九相公督察秋收,老百姓说:桑九相公收租来哉……。
    这些轮会规模大、范圍广,几乎崧厦地区下属各村均派队伍参加。大村出的队仗不仅多且是诸如舞龙、啞鬼会、高跷、大敲等这些大项目,如西华、蔡林、寺前等,而如章家、吕家埠,还加有“耙棒会”作武术表现。有些村则有特色表现,如上湖头有蚌舞等 船,下湖头有摇车跟斗,郭家出高蹺、唐家桥戏 瓶、河西潘家有虎豹狮象等。一些小村,也有一、两样拿手好戏,如三朋桥的小敲,裴屠村的小班会、火流星。
    别看“小班会”,排场也蛮大:1.领头出场称“散钱粮”,身穿蓝小布裙,手拿一把纸糊花凉傘,舞蹈,圆场,亦即清场;2.两个号筒手(即招军);3.两盞风灯(纸糊大灯笼);4.一对纏竹(毛竹劈开,用带纏成弯曲状);5.“肃静”、“迴避”牌一对;6.大锣一对;7.后四至,均需戴花帽、穿蓝背心。令箭、令旗、印信、筆架;8.板子一对;9.铜铡一付;10.挑牢架一付;11.头桶一担(盛放杀下的人头);12.扮差役牽铁练锁住的犯人。此即为全付县官坐衙班子。这小班会到需表现道地,盘“淘罗阵”,先从“散钱粮”清好场子外圍,繞大圆转小圆,层层绕至中心,然后从中心转向外圈,至原地。
    裴屠村还有一班火流星,那是参加夜会的。夜会不多见,只有桑九相公从百官由前塘至后塘经双枫廟到崧城廟,还需回百官,天必黑,需轮夜会。还有義相公从寺前经崧城廟由西华,经凌湖、蔡林至槎浦丈人家,由槎埔头面人物代表丈人家,陪同義相公喝酒看戏,此时,也需夜会。白天的一些大项目和危险项目,如啞鬼会、高跷等均已回去。夜会主要以灯火为主:各式 灯、七星灯,五光十色,照耀得会场如同白昼。火流星上来了,一根长索,两头用铁絲绕成两小篮,装入白炭火,双手或单手舞动長索,白炭在舞动下迎风而燃,腾起火焰。随着舞动者高超的技艺,在黑暗中幻化出双蝶对舞、群蝶競争等各种图案,流光溢 ,繽纷夺目。更为精釆的是舞火龙,一般是纺绸龙,内装蠟烛,通体透光,闪闪发亮。两只龙眼,用特大手电筒安装,真是目光如矩,煞是威风。舞到酣处,龙头一昂,龙嘴一张,“腾”地喷出一股烈火,令人眼花目眩。圍观众人,大声喝釆,使会场气氛,推至高潮。
    (五)突发性小型轮会
    还有一种小型轮会,主要为灭虫、求雨。如沙地里雷公殿内有一小菩萨,那是不知何年月,有好事者从曹娥江边揀来一尊木雕象,顺路置于雷公殿内。无端有迷信者供奉,传有灵验,据说还有抲害虫法力,被尊为抲虫菩萨。某年,霉豆田里芋艿虫为害甚烈,无可根除。有小伙二、三人,夜里将抲虫菩萨偷出置于田畈,逼使其受雨淋日晒,促其除虫。不想凑巧,天降沛雨,芋艿虫竟然死去大半。此事经一渲染,传得神乎其神,于是由原偷抲虫菩萨的二、三小伙,为首倡议轮会,将放置田畈的抲虫菩萨,沿沿江一带霉豆田巡行,邀请有霉豆田的吕家埠、西华、蒲家、裴屠、章、陆,及五甲渡等村堡出会,将抲虫菩萨请回殿内。此行径后来形成習惯,每年有虫害时节,必如法炮制,表演一番,称:轮抲虫菩萨。那轮龙王,亦是一般道理,凡逢大旱,必将龙王从龙王殿内偷出曝晒于烈日下,俗称:晒煞老龙王。而天气,久旱必雨,雨一下,就是龙王的功劳。于是,定要将晒在外面的龙王菩萨,抬著轮会巡行,方可迎入殿中。
    其实轮会,或说迎神赛会,不仅仅单是迷信或崇神,而是在这外衣的包装下,体现了人们对安定美好生活的願望和追求。通过兴会、组织、置办行头,排练技术及举行出会等,走亲访友,待客迎朋,从而沟通融洽全村,乃至整个地区人们的思想交流,情感互通,发扬团结互助人际关系,创造和睦安祥的社会氛圍,及促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都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75#
    发表于 2014-1-14 16:52:0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长见识了,逍遥老师是有心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6:03:45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1-14 16:52
    真是长见识了,逍遥老师是有心之人。

    旧時代社会上大众娱乐活动的囬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77#
    发表于 2014-1-16 17:07:34 | 只看该作者
    蕞尔小民 发表于 2014-1-16 16:03
    旧時代社会上大众娱乐活动的囬忆

    各地有不同的娱乐形式,特别是到了正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0:11:01 | 只看该作者
    十五、轮会 [二]
    一九五七年上半年的轮会,是正规大轮会,好象是轮蔡林的都天大帝。其实我那时尚只十六岁,只图看热闹,何曾想到过其背景及深层次的原因。那时,学校不上课,我随大众在崧城廟廟道地,观看盘龙;到牛市街祠堂门口,看调哑鬼会;站在南十四级台階、北十三级台階的大桥头,看高蹺从东市头戏着镗叉舞过来。那时崧厦街河尚未填,街河两边大街、朝北街,以及牛市街、崧城廟前,人山人海,塞得水洩不通。我很喜欢看调啞鬼会,特别是西华丁家的一班,其中扮演透透阿林的,还是我班同学。时间冉冉,眨眼已过去五十五年了,但那时所见所闻,犹历历在目,加上孩童时所见轮会的模糊印象,以及听我一百岁老父所述和吕家埠比我大几岁的朋友的讲述,综合起来,将轮会大致印象,作一番记載。
    轮会由崧城廟下属各村派会自发参加,出会顺序,一般按先来先行、后来陆续加入,但基本顺序,则按如下进行。
    一、铜铳、旗队
    站在轮会最前列作为开道的是铜铳隊。
    铜铳队共有十支铜铳。
    一般在队伍排好、由菩萨殿出发处,先一齐放三铳,以壮声威。端得是晴天霹雳,声震九天云霄,气势如虹。在出行中,遇到村堡,进村前放三铳,以昭告轮会的队伍来了,或有地势开阔的道地、晒場等处可作表演或稍作停顿时,放三铳,以显示将有精釆的表演,起行时又放三铳。等全部游行完毕,回菩萨殿时,放最后三铳。宣告结束。可以说铜铳是整支隊伍的司令。
       然后是旗隊。
    一般由村中最靓丽的男女青年二十多名,穿上最时髦漂亮的衣衫,每人擎一面大旗。该旗有各种形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幡形。旗全用绸制成,各种颜色全齐,五 繽纷。二十多面艳丽的大旗,在和风中徐徐飘扬,映襯着擎旗的美女帅哥,整支队伍甫一亮相,就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旗队在行进时作开道,当停下表演时,二十多面旗团团圍转,作护卫和维持秩序。[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发表于 2014-1-17 13:49:44 | 只看该作者
    :lol: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5:34:15 | 只看该作者
    二、舞龙
            紧跟在旗队后面的,是“咚咚锵、咚咚锵”由多面大鼓和大钹和铙合奏的威风锣鼓,节奏明快,威武雄壮,惊天动地,响彻云霄,攝人心魂。隨着锣鼓节奏而导引出一条鬚张毛竖、铜铃眼、血盆口,威风凛凛的巨龙来。
            该龙連头尾共二十节。每节用竹篾编成圆柱形,中有木制横档,下连三米长的木棍。木棍与橫档结合处之隼头,可作一百八十度的转动。整个制作,粗糙,但十分坚固,特別是龙头部分。它的外皮,是用粗布画上颜色粘贴而成,並不值钱,基本上出行一次,就要修补。这种龙叫“溅煞龙”。亦有用考究的绸龙做的纺绸龙、用稻草做的草龙等。
                舞龙队除了锣鼓外,由二十一人组成,每人头裹黄巾,身穿黄布制作而袖口、领口,均用金红絲线绣上图案的对襟衣裳,纽扣为古色古香的盘香纽。为首者手持有会转动的绣球(即所谓龙珠)的木棍,是整支龙的指挥者。挑力气最大者持龙头。其余十八人各持一节龙身,还有一人持龙尾。
          龙的舞动,必须严絲密扣地与锣鼓点子配合。它是一门乐、舞、技巧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的鼓、舞艺术。动作讲究“帅”“漂”“脆”。在表现时,每人要以手、眼、身、步、头等部位,有机配合,协调一致。以鼓点为号令,以龙珠作指挥。
             当龙随着平稳的锣鼓在路上行进时,龙头只作上下摆动和左顾右盼,而龙身也只作前后两节一上一下的运动,看起来起起伏伏,宛若蜿蜒而游。若至宽敞之处,需表演即俗话说要“盘阵”时,随着锣鼓的旋律,用龙珠逗引着龙头、而十八节龙身和一节龙尾随着龙头而窜高伏低
    ,左盘右绕,或作纡曲的盘旋,或作激烈的翻腾,或随着急如暴雨的鼓点,作腾飞、滚动、跳跃、回旋等无比暴烈的动作。从中体现出一种对“力”的晌往和赞美,使人有血脉贲张的快感,精神上得到无比的刺激。
         大的场合,如崧城廟道地,舞龙相遇时,爭胜好强的 “溅煞龙”,总要抢前行而压其他龙一头。若其它龙不服而针锋相对,就会形成“对打局面”。此时,更要露出“绝活”来,掀江倒海般的龙与翻天覆地的锣鼓,交织配合、步调一致,保持舞、鼓野蛮而不乱,向对方步步紧逼,务必要使对方让步而获胜。而对方,特別是文静的纺绸龙,看它如此粗野,往往退避三舍,一走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8 17:53 , Processed in 0.1485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