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无数山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假象中设问】全篇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01#
    发表于 2018-12-25 05:48:43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8-12-24 19:10
    331、喜于世间一切事物挣脱形式的束缚,“喜”反过来成为一种大自在形态的描绘,但如果“喜”止于此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332、他们把时间花在对观点的世俗意义修复,使刺痛人群的尖刺看上去和谐地成为人群的一部分。比如痛苦,似乎可用因果加以解释且承受,把当前事实作为因果的一部分推向未来,看上去挺合理的,但这种合理很容易把因果狭义化,简单地把因果当作一个行为到另一个行为、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之间简陋的映射工具。细思,眼前我们认定的事实只是因果作用的体现,而非因果本身,所谓因果它是连接事物之间、事件之间的一种关联,反映出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对个体来说起到推进、完成自我的作用,使我们作为一个生命过程得以实现。回到“痛苦”,这个我们表达自身个体感受的词,不在一个人生命的内部,虽然我们产生并承载这种感受。而我们妄图修复这种感受,使之符合人群和谐的一部分,变成普遍性的本然的在,那么因果作用即被自我麻痹且抹去,痛苦的感觉不在,而引起痛苦的因果仍在。即:抹不去因果,抹去的是因果作用下的某种感受——那些不真实的存在。

          注:2018.12.26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7 0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03#
    发表于 2018-12-27 05:34:53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8-12-26 23:35
    332、他们把时间花在对观点的世俗意义修复,使刺痛人群的尖刺看上去和谐地成为人群的一部分。比如痛苦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23:42:04 | 只看该作者
          333、在一个个譬喻里,我们时常作为参与者位在其间,通过譬喻将囚于事物内抽象的存在给释放出来,以得到的更形象化的东西。让他者看见、明白,同时在给出譬喻的过程中,也将我们处于表达位置的所见给说出。

          334、无论我们采用何种形式、手段,都应当知道,我们的个体感受的在并不等价于事物内部的必然,用形式和手段建立联系只是我们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可能,尽管我们的感受中有事物朝向我们打开的一面。对事物的判断即反映出“我”与“对象”之间建立起的某个偶然的关联情况,“可能”原本的不确定性在此处给擦掉。当然,说“偶然”也许正是更隐秘的必然,位于“我”这个形式之上。

          注:2018.12.27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8 06: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05#
    发表于 2018-12-28 06:07:09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8-12-27 23:42
    333、在一个个譬喻里,我们时常作为参与者位在其间,通过譬喻将囚于事物内抽象的存在给释放出来,以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22:02:25 | 只看该作者
          335、我知道欢乐不会在于此停留,当我们想要用文字、语言拴住欢乐时,自个也已被文字、语言困住。同样,我们有谓给予他者的快乐,也在文字、语言中显现并止于这个表达形式,即:表达工具给出这个“我在”的形式,不值得握住不放,也不会为谁停留。我们说,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其意义在其指向对象的表达过程中,在过程中使表达者的我浮出句意之表。应当注意到“浮现”是彼此在场的过程显现,让相互之间得以感受到对方的在。好吧!感受彼此欢乐,感受彼此的在。

          注:2018.12.28


    -----------------------------------------------------------------------------
          无数山楼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18058220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9 0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07#
    发表于 2018-12-29 07:00:18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8-12-28 22:02
    335、我知道欢乐不会在于此停留,当我们想要用文字、语言拴住欢乐时,自个也已被文字、语言困住。同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20:55:36 | 只看该作者
          336、慈悲、痛苦、快乐等,一个个已然作了标记的词语,把词意指示的对象之相送至跟前,这些“我”的对象之相随着词语标记的褪色而崩塌,或说相在完成相之为相以后,不复为我跟前之相,它退回到世界的本来处。说本来,亦即万有一致性的在或诸相非相。任大千世界的繁相淹没,像一种自在的舍弃,然而抵至自在也就无从舍弃了,因为“舍弃”的标记同样褪色,返回到词语之中。

          注:2018.12.31

    点评

    新年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 0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09#
    发表于 2019-1-1 06:03:49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8-12-31 20:55
    336、慈悲、痛苦、快乐等,一个个已然作了标记的词语,把词意指示的对象之相送至跟前,这些“我”的 ...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23:27:52 | 只看该作者
          337、卡拉玛人列出的诸多言说的不同里,各各以“我”之名标记。从佛陀给出的十条准则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不断判断、选择、舍弃的过程。即:剔除这些言说中各自已然标记的“我”相,使事件得以澄清为原本的样子。

          338、我们活在对世界的解释中,每一次新的认识突破,使得我们原本认识的世界看上去变得不一样,仿佛世界真的改变,准确说是我们心中构建的世界在改变。当然,世界不因我们的解释而存在,留给我们的解释是一条狭隘的通道,看上去是通向世界,每次解释似乎更靠近了,可解释完之后,才发现所有的解释是面向我们自己的,使我们看见“我在”是极其的狭窄的。每次突破,即是对这种“我在”狭窄的深刻认识。

          注:2019.1.6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7 0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11#
    发表于 2019-1-7 05:46:07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9-1-6 23:27
    337、卡拉玛人列出的诸多言说的不同里,各各以“我”之名标记。从佛陀给出的十条准则中,我们可以看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22:01:37 | 只看该作者
          339、走过一段路。写下这句话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其中发生了什么,真正走过一段路,这里的“走过”,它是我们完成一件事的一种表述,将已发生的事给纳入到“完成”的状态中,同时我们所谓的 “意义”在思维、文字、语言中出现了,表达即意义,意义在我们表达的过程中。而所谓无意义,不过表明我们没有完成对这件事的表述,或说对象在我们的表达之外,它不在“我”的意义中,由此一切事物皆然。那些未发生的事有意义吗?我们说一件事没意义,更像是过早地舍弃事件及事件中可能朝向我们存在的意义,或因未能抵达导致对象“意义”的缺失。严格说一切发生的事件中都有其本然显示的“意义”的在,哪怕我们表达引起意义的抹去;一切未发生的必将发生,在我们语言或在其自身的表现中。

          注:20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13#
    发表于 2019-1-9 10:06:33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9-1-8 22:01
    339、走过一段路。写下这句话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其中发生了什么,真正走过一段路,这里的“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16:00:28 | 只看该作者
          340、幸好有雨,湿润一下冬天这个为干燥和冷所困的词语。湿漉漉的,我们的视界内的仿佛设计好的一切事物,那些看上去突兀的存在都有其内在的和谐,只是在我们的视野内显得干涩、尖锐、突兀等形态,显于一个平静的平面。这些存在物内部都有结构性的在,为我们世界内部的力量支撑着,使世界之为世界呈现的样子。否则,我们无法在文字中完成其事实的解构,将其内在寂静展现。嗯!有雨真好,涂抹掉显眼的我们的困惑,我们也可完成一次舍弃的过程。

          注:20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1:4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数山楼 于 2019-1-10 23:36 编辑

          341、阳光、雨、雾、花草以及我们眼里的事物,呈出不同的形态,为我们区别着,并牢牢地住进我们的心中。看上去,如此真实,而我们并没意识到自己仍停留在判断里,接受诸相的不同,注定停留在判断中。反之,在判断的后面,我们对判断展示的事相的舍弃,惟其如此,才将判断的意义完全展开。即:判断既是打开对象的过程,同时也是打开自我思维囚笼的过程,否则单一面向对象的判断终究是不彻底的。就像我们看清世间的一切欢乐、悲伤等以后,放下此形式的外壳,看清并放下我们对判断的工具的执着,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342、将自个平等无量的心投于世界一切处,与其说是投放,莫如说是靠近、进而抵达。走出语言的形式意义,其实每个我都在场,连着世界无边的在。

          注:2019.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16#
    发表于 2019-1-11 14:38:36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9-1-9 16:00
    340、幸好有雨,湿润一下冬天这个为干燥和冷所困的词语。湿漉漉的,我们的视界内的仿佛设计好的一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17#
    发表于 2019-1-11 14:38:45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9-1-10 21:47
    341、阳光、雨、雾、花草以及我们眼里的事物,呈出不同的形态,为我们区别着,并牢牢地住进我们的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2:25:12 | 只看该作者
          343、在温暖中,我忘了温暖对于一个人意志的坚硬可能产生的瓦解作用,有时我感觉自己内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无数的企图瓦解意志的欲望正窥视着我。一旦放松,欲望则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侵蚀“我”的坚硬存在。何以此“温暖”不成其为我通往自己的环境?温暖将我维持“我自身独立的在”的警觉给缓和、放下,使我难以觉察我之中那些潜伏的东西。但你也许会说,不是温暖本身对一个人意志的瓦解,而是维持自我的意志出了问题,才导致内部暗的蔓延和欲望的滋生。也许,换个说法,温暖不过是障的一种,或这词和我将于世界的一致处同在。那时,我会说我的意志在世界之中,成为空的一部分。

          注:2019.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2:36:21 | 只看该作者
          344、我们需要面向不同对象来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说完成,当然只是一个相对性的过程中存在的完成,因为只有在过程中的存在,在过程中,我们才能看见相对对象呈出的我的形象。这种于过程中存在的完成更像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舍弃使得我们一步步靠近自己,我们和自己之间厚厚的碍也就这般予以舍弃。

          注:2019.1.17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8 0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20#
    发表于 2019-1-18 06:40:08 | 只看该作者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9-1-17 22:36
    344、我们需要面向不同对象来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说完成,当然只是一个相对性的过程中存在的完成,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2 16:18 , Processed in 0.09668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