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咀稗说》(修订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0:4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8 10:47 编辑

    第二十九章扯谈“理想和未来社会”

          昨晚,济南中雨。于雨中,我的思维似乎格外飘逸。
          在网络跟贴中,于不经意间,却也能够理弄清楚一些平素经常质疑问题的看法和思路。目前网络论坛形式和状态,如能因势利导、呵护发展,必能达到理想地步。可以促使国内思想文化事业,出现一拨高潮迭起、繁华似锦的局面。如果这种场面一旦形成,所要防范的问题,又会应是什么?是否还会再现“反右”“文革”“1989年”的结果,即以极端开始而又以极端结束呢?
          歌德曾强调过,让艺术远离政治。的确,政治管理不仅仅是策略,更重要是用具体措施来推动社会实践,而其措施和行动上的特性特征,就在于强调轻重缓急程序上的客观需求。虽说此种实践,惯常不如军事战争那样急迫,能够尽快做出选择和了断,但却一样需有日新月异的景观变化及其事前的规划、设计和盘算,用以促成其实现。然而,艺术则有所不同,其作品内容目标及其理想境地的勾画,事实上,完全可以不以创作者所处时代残酷严峻与否,而特立独行之。优秀文艺作品,除了在表现形式和选用材料方面,必然受到民族语言和生存环境限制外,在其所倾诉内容中,完全可以任由一种不同与其他专业领域的特色特征,即:任由思维奔逸、博物旁及、云山雾罩、不着边际的想象、推理和设计,而其中所谓“褒贬现实、针刺时弊、歌功颂德、撩拨情欲”等诸如此类的内容或形式,亦不过就是文艺表现的之一种或一个方面而已。进而言,其即可以成为“饭碗”性的世俗文化要求,一样还可以作为一切务实或玄虚的情绪化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这一理性特质,若能够表现充分并达到极致,也唯有在人文艺术的诸多表现形式中展示出来。现实生存中一个人或所有人们,尽管变回到单纯的动物状态,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相对来说,总要简单的多了。然而,人类全部、部分或个人,又能否被改造成“拥有纯粹理性”的人类呢?像这样一种困惑和质疑,能算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问题吗?类似这样的理想、设想和盘算,又能否与某些理论或学说联系在一起呢?进一步还想试问一下:这样一种“单一理性”的大同世界,是否就是人类社会的未来目标呢?
          针对上面最后一问,如果回答“是”的话,亦不妨直言,最终导致这一后果的,必将会是科技机械力量,而非政治独裁的专治机制,甚至任何“独裁专制”,也更容易被无情机械力量所控制,而加快人类的灭亡;如果回答“不是”或者直说“不要”的话,那么,亦不妨坦言,唯有政治、经济、艺术与科学技术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用理性指挥棒,让人类智慧篇章和个性艺术乐器,齐声共鸣;让每一节拍,在有限时空之下,借用乐手们无限的创作技巧,演奏出美好而幸福且为精 纷呈的旋律和曲调。
    2003-11-15 13:57:10于《槟榔园文学书院》。
    2014年5月整。
    2016年5月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0:4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8 10:56 编辑

    第三十章关于《启蒙论坛》的“生于六十年代”

      《启蒙论坛》上的“生于六十年代”版,大概是繁星天君创建的。据繁星天君开版弁言,开辟此版其实没有文化范畴上的明确定位,仅旨在体现“生于六十年代”人群的风发意气和酸甜苦辣。
      大约2003年初,吾(kexie/克谐)于四川哲大《思问》论坛中,跟随某君的宣扬,来到“启蒙”天地。因生年的负累,寻得此版来谨慎发文。未曾想,繁星天君顺水推舟地将整个版面卸任于吾,而其自己则悄然归隐,未曾再见踪迹。虽吾自知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但当初既已慨然应诺,故无视此版的惨淡,承蒙坛主的默许和厚爱,尽己所能地努力支撑之。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的确春秋各异。早先者,体验过“上山下乡”的热烈;中间者,时逢“教育改革”的热风,并历经了“知识爆炸”的熏蒸;而收尾的,不但对“文革”恍若隔世,且对八十年代波浪式学潮,也不过似懂非懂而已。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在新中国算得上是一个特殊群体。究其“特殊”性,就在于他们,尚且容易沟通前辈人们的生活艰辛和知识渴望;就在于他们,即使通过父母的启发,也还能回忆得起,在神采多能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中国社会的是非得失;就在于他们,不得不去反思和比较社会现实与领袖语录与书本宣扬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他们,在改革浪潮的波澜冲击下,要亲历繁杂芜菁的知识洗礼和实践磨练。
       如果说少儿启蒙教育时期,谁朗诵背记的是“三、百、千”的话,那么在其脑精骨髓中间,也必定就播下了“孔孟礼教、忠臣节孝”的种子。同样,对于“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因在其整个受教育过程阶段,满脑子灌输的是党、社会主义和共产国际的大理想和大抱负。因此,也只有这一拨子人,在国门打开、人性袒露、实话实说的社会实践中,最能体味得出理想与现实背离的痛苦、滑稽和谬误。
       据舆论传说,西方社会一再寄希望中国的深刻变革,发生在新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然而,若是中国社会能够超越他人的预设和猜想,真正走出一条令世界侧目钦佩,而又能让国人安然坦荡的路途,如果要舍弃“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大概也只有剩下人云亦云或屈辱轮回的命运,或不得不的“大一统”了。而且,其可能的“大一统”局面,或是华夏文化的黯然失色,抑或民族始终仰人鼻息的事实,甚至可能不用等到数百载后,需要依赖异域文化来认证和苟同华夏文明的价值和意义……类似巴比伦、古印度、非洲、玛雅文明,虽有过超然个性,却不能自保弘扬一般。
       当下,网络论坛的确已有了精 纷呈的规模,但在网络论坛的主流中,也确实充斥颇多低级趣闻和偏激狂谬的腔调。这是无须掩饰的事实。面对网络论坛生生灭灭,如同肥皂泡一样的色 和命运。吾依旧固执初见这一媒介工具的感觉和意向,梦求这一天地,能够给那些渴望求知、期盼醒悟的灵魂,那些苦寻倾诉、渴望沟通的胸襟,那些贫富尚忧国忧民、身残病痛尚言匹夫责任的诸色人等,提供一个耳听目染口述的场所,提供一条尝试、验证、体味的舞台,提供一个即使是灰色暗谈且不乏希望光辉的窗口。
      在新世纪第一个甲申年的又一个六月天里,吾决意重申这一版面的宗旨,真诚希望有上述同感的朋友,或与上述认识相左的贵宾,来此处不拘一格、畅所欲言。在宽容理性的氛围下,探求自以为是的问题,争执不同管见的是非。吾相信和保证:这儿没有偶像的崇拜,没有自封、公认或拿学历学位书证明的权威傲慢,没有党派、小团体惯常随声附和、阿谀奉承般必须服从的要求与压力,没有富贵尊卑、地域背景的偏袒和维护,唯有希冀寄托未来的事实,去见证其中的得失功过;唯有渴望进步的文明,来评判究竟孰或谁更接近客观真理的是非。
    2004年6月3日草。
    2014年3月修。

    【原注】上文是针对《启蒙论坛》“生于六十年代”版面而写。因为2004年6月2日,在该版上老戚君(其为《自由中国论坛》上的独立斑竹)在我的文字《自言自语》后面,跟帖曰:“多读点书。”如此善意提醒,却依然令我十分纳罕!
        《启蒙论坛》的“生于六十年代”版,如同该论坛整体一个模样,原本十分寥落。在其上面,始终仅有几个可能是“臭味相投”的忠实读者。如此风貌,令我视此论坛,仿若“鸡肋”般,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
         如同在上文中所言,在感情上,我对《启蒙论坛》确乎情由独钟。因其论坛,虽不乏个性张扬者,颇显目空一切,但在言谈话语之间,倒也尊重并宣扬“理性和明智”。不过,我对此论坛,一直都不十分满意。不满意的最重要原因,根本在于其上面,明摆着有那么多在网络经验和社会参与度上,都颇为活跃的人物,却竟然将其弄得“门可罗雀”“落针有声”了!甚至每日发文,亦不过一两篇而已。然而,即使就是如此冷僻的一个论坛,在三百六十五天中,每逢一些时日,就是十分熟悉此论坛的读者,也依旧会见怪不怪地无法正常登入其中。这一问题,尤令我不得不感叹国内“自由”的相对和狭隘。
         针对老戚君“多读点书”的跟帖话语,我把已经一年多没在“生于六十年代”上露脸的繁星天君的原有“固顶”帖,全部删去了。之所以如此,臆想由我自己“固顶”一篇关于“生于六十年代”版的崭新导言。至于其目的,旨在欢迎那些信赖多读书有益的人们,来此论坛高谈阔论、见仁见智吧。但是,也就在删除了一些帖子之后,该论坛又被定时地“黑”了。所以,上文写了,也就没能再贴得上去。
         以往就深知我自己有个毛病,就是有了看法和想法,一定会“不吐不快”。此刻眼下,因仍旧不能登入《启蒙论坛》。于是,先将该文在这儿贴出来,暂求得一份释放的心轻意淡吧。
    2004-06-05 09:02于 [西祠胡同]《另一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9 09:26 编辑

    第三十一章闲聊“无语”和“火气”

          朋友在国外,一日通过微信聊天,那边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坦言“教学、科研及撰写论文”,忙得不亦乐乎。而国内的我,如同手机微信或网络论坛所见,不过只是每天转发或粘贴几条自以为是的诗文或鸡汤话语而已;日常生活中,一边感慨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国学“博爱”精神,一边尽力着人生此阶段自我良心和理性上应尽的义务。
          就在上面和同学朋友东扯葫芦西扯瓢似的闲聊之中,我乘兴说道:“国内又开始讲法治了……”而对方即刻委婉地提醒道,那边已经深夜,明天上午还有一堂公开课。于是,我赶紧知趣地回复了“再见”。
          又到了每年订报纸的时候。近来,老父亲又习惯午饭后,把一摞子报纸放到我床头上,好像提醒我:“如果你们都不翻看,就别再花这份冤枉钱了吧!”
          是啊!近两三年来,上下班途中听收音机,平时摆弄手机微信,而家里报纸,也只有父母还和过去一样一早取回来,从头到尾看上一天。如果说父母读报有什么变化,也就是父亲不再用笔于报纸的这里那里,划上道道,并折叠起来,精心摆放在一边了。虽然,父亲从来没有明说过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醒谁或谁,能够再去阅读其中的“重要”内容,但父母如此诱导和劝慰的模式,从学生那会儿我就心知肚明了。
          “爸,中午时间太短,报纸放你那边看吧。明年的报纸,我已经订好了,还是‘生活报’,还免费送一个季度的‘时报’。你睡觉吧,一会儿我自己能起来。”父亲接过来刚才放在我房间的报纸,甚至一句话也没说。等差一刻要出门上班时,我在房间里起床,先是听到母亲窃窃私语“要走了”;随后,父亲一如既往地探出半个身子,看着我的背影,又嘱咐道:“手机、钥匙带好了吗?”
          昨晚,忘了具体在哪个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在高谈阔论“而今国内论坛上,生于六十年代者,是火气最大的一群人”。看其文章立论,从“文革”前后的生活背景,到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学工、学农、学军”浅尝辄止的体验,尤其在八十年代约3%高考上学的竞争、九十年代经济转型的既得利益以及新世纪至于今各行各业“官”舞台之峥嵘,更加之“上有老下有小”和“盛年日稀”“壮志未酬”诸如此类的压力和痼疾,都使得这一拨子人,在他们之中一些“明星、个案、特例”之成功人物表率下,类似“酒壮熊人胆”一般,仿佛只有他们一伙人都特大火气,或特别暴躁不安分。事实是否如此?中国眼下是否存在这样的景观呢?我自己对其文章匆匆一瞥之后,唯有“无语”而沉思之!
          亦如同本文开头,当提及“国内重弹依法制国老调”话题后,曾经的八十年代大学生,便即刻回避而“无语”一样,面对此时此刻国内外热议和期盼“法制建设”必将振兴中华的大好局面,我自己却窃以为:凡生于六十年代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究竟其充当“发火者”还是“无语者”,事实上,都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地区乃至于全球已经激化的矛盾问题,不再是隐约在纸面书本上,或掩映街头巷议之中,竟然是纷至沓来,并足令达官贵人或寻常过客,都一样举步维艰了。如若生于六十年代人们,不辜负其特殊经历和历史使命,还能够“桃李无言树下成蹊”一般的“无为而治”,唯有将盛年日稀的血肉之躯,追随和鼓励华夏文明及其社会格局走向真正“民主、自由、公正”的崭新时代吧。
          其实,单言当下,无论其出生于六十年代,还是降临在人间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辰或某个年代的她、他和他们,又何必非要摆出这样那样一种“个别”或“另类”的姿态呢?如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是过于老套的话,而实现“中国梦”或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于飘渺,那么,就从改变自我周围生活环境着手,亦不妨从倡导“人人爱我、我爱人人”重新开始吧。
    2014年10月29日草。
    2016年5月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0:1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0 15:52 编辑

    第三十二章闲谈“心想事成”

          过去通信时,或在发出的名信片上,最常人云亦云地附带上这样一句话:心想事成。
          以往,甚至就在不久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这话有什么好或不好。近来,岁届“而立之年”的我,一看到或想到此言此语,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格外不是个滋味!由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那不乐于自欺的我,便梗直了太过普通的脑袋瓜子,尽心竭力地搜肠刮肚,努力理弄和想象着要搞清楚这其中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
          若对某个问题,想要搞清楚,还要说的明白,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反省和查阅其历史问题,或说先搞明白其问题的来龙去脉。而针对“心想事成”一词,之所以导致了我上述心理和情绪上的“历史”问题,若追溯我自己的过去经历,又要如何去查阅和反省呢?对此,在眼下,除了还没有变成“老年性痴呆”,且对于过去的言谈话语和行为举止,还尚能够历历在目之外,再要“反思省醒”的办法,唯有到小学时由老师教导而到高中才形成习惯的日记中,探寻蛛丝马迹,找到一些或许能够反映个性想法的成因和原由吧。
          依照上述思路,我即刻如此这般起来,并且事前还格外认真地提醒自己:“首要的事情,先是查清在过去学习生活中,是否有太多的狂妄,是否有太高的梦想,是否有过太多不自量力的谋虑、是否有过太多孤陋寡闻的胡吹海捧和胆大妄为;再者,就是在这种自我审视和度量中,一定要禁忌脱离实事求是的惯性,尤其要防范王婆卖瓜样的虚幻夸张和孤芳自赏般的自负张扬。”
         怀着上述类似虚怀若谷般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标准化姿态,我睁一会儿眼,闭一会儿眼,并反反复复,而又复复反反,亦不管白天和黑夜,一直如此模样地活过了许多年,甚至到了今天,还是没能确定下来,以往的我自己究竟在哪一点或哪一句话或哪一件事上,超越了自然界的客观,超越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超越了自我的本心,才落下了一旦接触到“心想事成”的字词话语,便心生“厌恶、愤恨和郁闷”的病根。不过,也就在这期间,我才格外地感到,那些学生时代的“举止言谈”,却原来与现实生活,竟然贴切的实在过于接近,简直太逼真、太相称,甚至就是太合拍了,亦如同舞场上跳三步,和着音乐歌舞中似有若无的“嘭、嚓、嚓”,而在自我心里,却老爱默数着“一、二、三”,而自己脚底板,也极力装着和谐自然地样子,在这里那里行进着。然而这一摸样,若进了旁观者的法眼里,人家仅仅一瞥,便能看穿了,此般行举“只不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罢了。那么,又为什么我的表现会被他们如此容易就戳穿了呢?大概因为,初入舞场者,无论有过多少理论上的舞姿和花样,但在其举手投足之间,却又始终不能像人家久混舞场的老手一样,总能在踏点合拍中间,还能透出无限的轻盈和数不尽的风骚哩。
          哦!一切原来如此啊。
          呜呼!眼下,每当脑袋瓜子里面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一种问题实质之际,我脸面上便禁不住还会有一种火辣辣的灼烧感,而且在心里还会有一些个不是滋味。
          是啊!时至于今,临近“而立之年”的我,竟然还没有适应或改变的如同舞场上的“老手”一样,不仅“能”的可以望穿时空,而且还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目前,现实中的我自己,确确实实依旧像一个“下里巴人”一般,唯恐被“场面人”笑话,进而极力去伪装,努力去打扮,尽力去迎合或攀附……虽然如此作为,使得个性中原本就是残缺不全的一份“真实、纯良、朴素”,业已被扭曲的令自我“揪心、胸疼、吐血”,但在表面上,却故作自然地任凭脚步“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踏着周围和谐的节拍旋律,装模做样地紧跟着:一边舞,一边跳,一边聆听、凝视和口号。
       壬申(1992)年冬草。
    丙申(2016)孟夏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6-5-19 16:12:05 | 只看该作者
    文思悠远,寓意深刻。老师的每篇文章,都具有独到的视角与见解,拜读,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1:2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0 16:18 编辑
    伊人轻舞 发表于 2016-5-19 16:12
    文思悠远,寓意深刻。老师的每篇文章,都具有独到的视角与见解,拜读,学习,问好!

    谢谢已阅!
    其实近大半年来,在此处社区还是十分愉快的!尤其不再纠结一篇文章究竟那句话、那段文字、那种认识背离了时代的和谐基调了。现今,起码能够把精力和用心,专注于字词文句的表情达意方面,尽可能去表达清楚、书写的明白一些吧。
    我的文章在写作时间上,跨度很大,文中有许多地方存在诸多片面和不成熟,深望不吝指教,相互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1: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0 15:54 编辑

    第三十三章扯谈“理想是生命航程的灯塔”

          曾几何时,异常深沉而又慷慨地告诉自己和旁人:“一个人一生之中,在社会大舞台上,其所能充当的角色,决不是他/她自己选择的,而是命运使然,更多的应是‘逼上梁山’。”当初,此话语中的“梁山”境地,即意味着个人走向一种揭露现实生活中不满、抗争自我生命中无奈、投身于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就在当时说这话语之际,仅仅是从生活观察和翻阅书本中获得的印象,从中已经认识到了“逼上梁山”的选择,其实是颇具风险和危害寿命;另外,对于类似的选择,其所对应的社会实践性职业,又应会是什么样子呢?当时的我,确实没有再用心去想象,仅是朦胧着它应该一种合乎法律法规的职业行当,例如:像作家、艺术家、政治家之类吧。但是,对照周围现实中一些人影和形象,又好像都不合乎我自己的一般想象。于是乎,就只用心努力地去寻找、树立、宣传一种可以使社会,尤其使国家和周围的人们,能够走向文明进步、生活繁荣和彼此心情舒畅快乐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就是所谓的“哲学理论、政治学说和社会心理剖析”之类东西吧。  
          读人物传记时,无论历史上帝王将相、艺术泰斗、学者名流,亦不管是古今中外的才子佳人、名士权威、奇秀良能等,历经针对诸如此类者,进行了一番书本刊物上“搜罗、筛选、对比、探讨”之后,其中能够“心心相应”,且单凭直觉,还值得去“倾慕追随”者,的确也发现了不少具体人物。但是,再进一步探究此类人物的职业特性、工作技能和个性生活之际,而真正能适合我自己性情和心仪品质者,时至今日,却没能明确下来一个固定目标和鲜明答案。不过,就在这样一个“读书思学”过程中,却真正明确地发现了在自我肝胆心脑之中,确乎存有这样一份痴情和挚爱,即:“挥毫抒发时常在头脑中,沉涌奔逸的想象,或激情跌宕的感受,甚或就是犹喜若悲之自我生平中的爱憎与好恶;挥毫书写那种唯我的一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和苦心竭力的营造和憧憬。”然而,即便就是这一种洒脱飘摇,已经足以令我神往而陶醉,并足以令我五脏六腑之精神和形体都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玩味无穷,而又无穷玩味着。是啊!这是一种自我表现欲吗?这是一种艺术创作欲吗?抑或这就是一种“名利心”“荣誉感”的鬼使神差呢?面对如此自我疑问和困惑,我自己的答案,亦是“都不是”而又“都是”,而且上述似乎模棱两可的表述,确实就不是“全部所在”和“完全如此”。因为,就在这里面,还充斥有对“时空无限而人生有限”以及所谓“悲天悯人”一般,类似“死亡恐惧”或“宿命感”而引发的悲痛、惊恐、惶惑和狂躁不安;就在这里,亦有对人世间“善恶美丑不分、黑白真假难辨”而来的人性折磨和苦苦挣扎,以至于急于要解脱出来的索求和期盼。  
          毋庸讳言,以往至于今,我非用心于学业、专业或职业上的责任,而更留心和用力于认识自己、认识人性和社会万象以及宇宙之间的真相。在过去,自始至终实实在在的未曾认真想过,当下最该去作的应是什么?应该为谁?究竟为了什么?……诸如此类,确乎应属于情操和理想的东西,而只是知道:唯有活下去,活出来个“人模狗样”,才能够真正和彻底弄明白其中的诸多困惑,才有可能借助自身实践体察,进而再去给予人们少些“病态的不得已”和“残缺美的遗憾”及其自我始终痛心的“个性苍白”。但是,现在看来,即便仅是这样一些想法的实现,既简单又复杂,既容易又艰难,既实在又空虚!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在这其中,但凡涉及到“衡量标准”之际,则必须要看“从哪个角度?从什么目的?从怎样位置?去裁决,去评判,去论说”罢了。  
          “理想”是生命航程中的灯塔……这话真对!这话提醒的真好!只可惜!在这至真至理的认识下,仍有人始终生活在视而不见、茫然若失的黑暗里,上下求索,兀兀穷年。
    壬申(1992)年冬夜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6-5-20 15:50:40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5-20 11:29
    谢谢已阅!
    其实近大半年来,在此处社区还是十分愉快的!尤其不再纠结一篇文章究竟那就话、那段文字、那 ...

    老师太谦虚了,我是一边拜读一边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5:5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0 16:10 编辑

    第三十四章时光、聚会、读书及其它

          “时光如流水,濯足长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矣!” 
          上述的话一直不知是谁说的。曾几何时,我将其写在书本前页,特别在给朋友或家人的信函中,也曾不失时机地插入这一句话。虽不知别人对此会有何样感受,但我自己一直到今天偶尔想到这话时,依旧会自觉地放弃无所事事的闲逛或风凉,赶紧拿起来一本书,并去认真读着、念着和想着。
        读书是否是一种浪费时间呢?或许只有游历远足体验,才是人生应该努力追求的生活知识目标吧? 
          那日,两位朋友,都刚好第二天要出国。一个去俄国探亲,另一个要到日本公干。为此,我们几位老同学或朋友,便聚在一起,算是为他俩送行。因为,都是从小长起来的一伙人,而今,尽管各自行业不同,但在言谈中,涉及最多的话题,除了青春年少时种种节外生枝的插曲或某一个人的小故事之外,再就是感慨时光飞逝,以及一带而过地坦露一点生活或工作中彼此相似或大同小异的无奈罢了。 
          其实,像这样的相聚,平素生活之间,虽然时不常地进行着,甚至已经维持了许多年,但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和想一想。于是,也不难发现,而今这样一种聚会,已经不再如同过去那样单纯,其里面难免还会牵扯上谁与谁之间必定有一些利益纠葛或人情关节。大概正因为有如此一层“利害得失”关系吧,所以才需要有这样一种环境和气氛,借此维系彼此感情,进而可以融洽相互发展。但是,恰恰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大家彼此之间,仿佛不言而喻和预定成俗,都不会切磋、触及与权势金钱等利益上的问题,凡公开畅谈的话题,亦不过都是再琐碎不过的庸常小事,而于其中的诸多关照和互助,其实都心知肚明而心照不宣。 
          正是在如上氛围的这次聚会上,一位经常出国的企业老总,谈起了他曾在国外机场休息室内见过一本书,其书名大概是《一生要去的六十个地方》。随后,那一晚餐桌上谈话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据说是这本书名字子下面的一行小字上,即:“把你的每一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渡过。”
          虽说当晚餐桌上的一伙人,并非每个人都被这句话打动得侃侃而谈起来。但是,就在这位“老总”同学说出了“把你的每一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渡过”的一刹那间,无论是正在说话的还是不说话的人儿,都禁不住对“人生无常、光阴不再”的宿命,即刻显露出来一份无法掩饰的沉思和凝重……在眼光、在心头、在空气中。 
          提起这一话题的老同学,依然不无欣喜地说道,他自己已经光顾过那书中所提到的一半以上的风景名胜。然而,当他历数国内外几个举世闻名的名胜之际,而我个人却甚至连他提到的国内仅有的几个地方,也没有亲自去过。即便如此,我自己既没有气馁,也没有心生多少羡慕,更没有因此而畅想什么计划和盘算,而仅仅只是聆听着、闲聊着和欢笑着,偶尔也插话问一下,相关这里那儿名胜佳境的风土民俗以及相关文物国情等等。 
          还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位在国内四处开展业务的朋友:“你如何看待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事情呢?”当时,她的具体答复,此刻已经全忘了。但我自己那会儿对她的说辞,因已久蕴心头,所以至今记忆深刻并坚持着,即:“读万卷书”就等于“行万里路”。
          当然,对于注重实践经验的人们而言,批驳类似“读书雷同行路”的观点,一点都不困难。因为,自古以来“读死书”和“死读书”甚至“读书死”的人儿,都实在太多,简直多的堪称“惨不忍睹”了。所以,对于上面观点中,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之间关系,若一味认定为“就等同与”或“相当与”或“雷同”的说法和本意,真正要想讲的清楚和明白了,事实上,也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其实,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类似“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以及“知行合一”等言论理念,再当作思想理论中的大事对待了。因此,相关这样一些认识,所给予社会生活上的影响、价值和意义,也只是少数“爱较真”的人,觉得很有“讨论、研究和宣贯”的必要吧。
          毋庸讳言,当下在时常听到歌唱和颂扬华夏文明相较与其它古代文明更加具有“母性”“生命力”的事实下,面对现今大陆华人,在全球统计的国人每日每年读书人数所占比率和排名位次,不知是否会有人认真考虑过:在当代最“先进、正确、科学而进步又不断发展”的伟大理论指导下,我们的国民大众每日每年究竟又都在做些什么呢?
    2003年7月27日草。
    2014年6月重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6-5-20 16:03:39 | 只看该作者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如果不能实现,谁都无法说清楚。老师这篇也充分说明,有想法是好的,但要付之行动,要脚踏实地,不能完全与现实脱节。老师的确有思想,有内涵。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09:2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3 09:41 编辑

    第三十五章也说“非典”

          当举国上下为征战“非典”渐入“热火朝天”境地之际,虽说通过媒体播放和周围社会景象,在针对“非典”这一难题所反映出“中国特色文化”现象中,令人感到和想到“曾经”和“过去”模样的东西确实有很多,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确有一种不欲再添“乱”的念头。
          因为网友归妹君“久”别,尤其第一次见君之文章,再加之,我自己而今忙里偷闲的做派,好像不再“哭似地诉说”自家的事情,转而成了更让招人“嫌”的“胡批”和“乱侃”了。既然成了这份德行,眼下诸位也就不会在乎我再多说两句吧。
          如同今晚中央电视台采访的“非典”一线专家终南山教授所言:一个人(主要针对职业劳动者)能做好自己岗位工作。这对他们本人来讲,也就是工作和生活中最大的“政治”了。
          尽管,从爱好文学,转为关心文化艺术,以至于如同对待一份“工作”一样“兢兢业业”地忙活着;尽管,在这里面也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此刻又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没能一味专注自己的最大“政治”,因而让我时常苦恼着。
          在归妹君文章中,但凡涉及到医疗临床上的一些“非典”中现象,其实仅是临床医务人员平素嬉笑闲谈的医院内“典型”现象之一瞥而已。作为一种疾病,眼下“非典”者,其最“非典”问题,应是其“较强的传染性”,至于像“发热、肌痛、咳嗽、肺部出现由周围性到弥散性‘片影’或纤维化及其导致呼衰”以及伴有血常规和生化上的相应改变等等,也只是临床中许多肺炎的“典型”或“不典型”性表现之一或之二。抛开上述具体问题,在“非典型”事物可造成如此具大影响事实上,亦不难看出:所谓“循规蹈矩”和“墨守成规”的言行举止,一旦变成了僵化而生搬硬套的教条和惯性之后,它将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危害?而人们将要为此付出何样的代价啊!再者,在我们自认为科技水平如此“高、精、尖”的今天,对于相较与已知事物而言的“非典型”问题,人们真正的认知能力和有效的解决手段,才显现出如此“可悲亦复可怜”般的相对和有限。
          “典型”和“非典型”关系,如同哲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甚至是“必然”和“偶然”的辩证问题。哎!中学课本上讲得多么明白啊!什么叫“二者不可偏废”呀?我自己弄不懂也就算了,“政治”性工作,也有人敢马马虎虎!如此社会常态和生活事象,确实应引起人们注意了……当然,如此这般话语,好像不应该咱说。
    整自2003年4月25日于《思问》论坛针对归妹《非典型肺炎的历史真相》一文的跟贴。


    第三十六章谈“股”论今

          自从脱离医疗临床以后,股市已甚少问津了。有时,虽也有意识地问一下周围同事“股市”状况,但仅是想了解一下其进程如何。不过眼下,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我自己还是周围的人们,显而易见很难找到当初曾有过的普遍热心和广泛痴迷了。
          此刻,偶见手边一页纸上印证着九八年进出股市的感受。于是,略加整理,张贴于此,借以聊赖时光,并干扰一下《另一种存在》的寂寞。
          九八岁末,中国股市经过连续五周下跌,直到元旦前几天,才稍有反弹。然而,在股民心里,真正担忧的还是最后一周“假日情节”中,操盘手将会如何故作!
          连续几年来,每逢节假日前,股市跌多涨少。实际上,其行情如同年报出台前一样,不过是一种模式化重演而已,在涨跌表象下掩盖着“个股换手”和“板块交替”的契机。
          股市的起伏跌宕,也正是其魅力所在。只有成熟股民,在明了其间规律后,才显出直觉上的敏锐、灵性和巧智。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对于金钱的蔑视,已达到了貌似“不屑一顾”的程度。而事实上,金钱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不但由来已久,而且勿庸置疑。金钱在社会生活中意义,正迎合了一句话:“至平庸事物,往往最举足轻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如同《共产党宣言》上所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古今中外,凡金钱赤裸裸坦露着的地方,人和物都倍受其佐佑着。多少成败荣辱之间,最常见到“金钱”的魔爪、行踪和影子。事实上,就在今天,中国民众固执传统文化德行的人,在心理上对于货币的神通,仍有着忐忑尴尬的异样,仅是源于权势地位、文化层次和思辨措辞上差异,而显现的貌似的“大相径庭”罢了。
          西方世界,在近二百年经济繁荣中,掩映于“民主、自由、公平”的旗帜招展之下,从人文精神到生活实践,都与货币地位逐步置于政治影响之上相关联。政治专断是以束缚人的自由意志为目的,而经济强权则是放开了人的手脚,但在它辖制和庇护下,还原并给予每个人灵魂上的自由和自在。尽管,像“教堂里的耗子”一样穷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观念中,甚至已上升为一种无牵无挂、至真至洁的崇高境界。但是,从远古至今,在东方自称华夏文明的地方,所谓“贫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亦不过就是在为了渴望和梦求“称王称霸”“名利色权”“求仙慕道”或堪称“克谐达功”者,类似“敲边鼓、呼号打气和舆论激励”一模一样罢了。
          现今的时代文化,如果关于“金钱”的意义,能够给予更深层而理性地分析、思考和评价。那么,中国社会的人文心理和民族精神,由此可能会出现根本性转机和升华样塑造。
          面对股市,从观望、犹豫到认真地投入以至于冒险实践,甚至就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好奇、利润诱惑和盲信盲从地跟风,而是演变成为自我心理性批判和对经济文化的另类模式探究了。
    2003-09-27 12:22:41于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5:3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4 10:20 编辑

    第三十七章“九八”秋冬的遐想

          专业进修中间,从呼吸科转到消化科,可能是连续不断夜班之故,身心始终抹不掉一份昏昏沉沉的困顿!
          入夜灯下,细细分析着目前憔悴原因,究其真正源头,还在于近来读过的两本书:梁晓声的“阶层分析”和关于克林顿的“报道”。
          上书前者,乃是改革以来,针对中国社会万象变迁中有血有肉的剖析,其文的偏颇可以不论,仅其对现实真情思考上,已足能激发人们从一新的角度,去认识现今社会问题,进而确立新的生存观念和生活意义。至于第二本书,其中克氏在九八春秋的风流轶事,与其说不容易被常人理解和接受,毋宁说只是欧美风流情种,置身政界内的德行之揭示罢了。尽管即便西方政客们,也惯常在派别权势争斗中不乏想象、捏造、掩饰的故作,但美国媒体敢于追踪现任政府首脑的“真实报道”……仅此一点事实,足以让我们不得不为之震惊并新奇的瞠目结舌了。
          近暮与往日同事,而今药品推销员,闲谈单位调换和药品市场的现状问题。交谈之间,涉及国营与私企,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如果仿照目前私企用人办法,国营的前途依旧会暗淡无光。因为,相关人事制度中,一旦在收入和福利待遇分配上,真正打破“平均主义”。那么,很快就会迎来差距之下的另一种惰性及其逆反的消极怠工。就某一单位而言,即使眼下能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人力和物力的有效性。而在现有体制之下,如何去协调各级主管部门和周围单位关系呢?若仅从“公”字出发,遵循现有法律规章来做人与处事,即便不说是寸步难行的话,也就会很快陷入进退“两难”境地。
          九八年中国伊始,“十五大”决定“深化改革”。临近这年终岁尾时分,却仍未见到“深化”的有效手段和出路何在!目前形势下,国企“江河日下”、人心涣散,而私企“遍地开花”、人才凝聚。虽说私企在现实之中,尚未达到了趋之若骛的红火,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基本需要的加剧,其私企之壮大必成现实。不过,实事求是地讲,私企于今日经济市场中,所谓“成功”的手段和策略,无外乎“有效”二字。为达盈利目的,各种技巧、手段和方法,堪称无不用其极!在这中间,像“贿赂、拉拢、营私舞弊”之行为和模式,远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单纯而幼稚,确乎是愈来愈隐蔽,也愈来愈有效了。就医疗行业而言,为了争取新特药品进入医院,走入市场价值体现,假借各种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来掩饰大行贿赂“医师、专家、教授”之目的……这其中的事实和真相,单凭法律规章“高悬”于“明堂”之上,是无法“有效”制止、裁决和杜绝。其中私企所选择的营销策略和基本哲理,无非就是简单而有效的“吃着嘴软、接着手短”而已。
          面对医药市场贿赂和回扣之风气,有人说最大受益者是患者,而受害者不过是国有医院罢了。事实是否如此呢?其言差矣!试问种种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究竟为何?昂贵新特药从试验到临床如此迅猛普及和推广,真的就是因为效果好和疗效佳的因素吗?终究是谁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钱来买药?又是谁在吃药、打针呢?思虑到此种地步,不难得出这样结论:“真正受害人,直接是患者民众,间接还是民众患者!”
          尽管社会潮起潮落之中,总有弄潮儿也有落伍者,但是,在每一次社会潮流涌动中,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之动力,必定还在于中坚力量,即所谓中流砥柱,也就是近乎中庸而又“内涌”着的潮流。对于中庸性的思为及其开拓者们而言,像显而易见的“行贿受贿”行为,即便一般性觉悟者,也会是“不屑一顾”,甚至也就应是“不屑为伍”的。然而,也唯有坚守这样一种觉悟者,能够在数量上的保持相对恒定,才能有社会文明事业的真正发展和可喜进步。
          三十岁之后,也只是近来,才时常感到“四十不惑”的力度。是的,正如以往所认识,只有达到人生不惑境地,一个人才能从点滴生活心得和社会体验中“认识清楚你自己”。
          日常生活中,一旦改变了惯有思路和生活规律之后,时常才会有自我可感的迷人效果和明显收获。例如:不再午休,而是用这一时间到处转一转和看一看。这样不但能够消除体态臃肿,也拓展了视野,并且还免除了节食减肥的忧虑。
          关于是否还要坚持书写日记?此矛盾和烦恼由来已久了!多少次暗下决心放弃这种盲目性随言和自娱,以求更好地随喜于生活平淡和环境机遇。然而,现实中每每做不到这样,更多时候即使不在日记本上写,也会拿过一张纸来,无论有无标题,随即运笔游思起来。九七年伊始到九八年之初,表面上看是因进修缘故,使得日记的书写没有了时间顺序,甚至于也没有了日记形式,变成偶或在这儿那儿草草记下“蜻蜓点水”的数笔。其实,这其中的真正外因,竟然不过是一时没有买到诚心如意的日记本罢了。
          上周末,书包被盗,丢失了大半年的漫笔随言,也使自己的生活在文字记录上留下了许多年来最大最长的一段空缺!在近年来读书中,也如同这种空缺一样,从最初文、史、哲浏览到三五年来潜心专业书刊钻研,又因工作上医疗业务,却始终没有激发起自我的热情倾注。于是,又转入热门话题和时尚书刊的翻阅。但是,对时尚事物的乏味,最终还是把自己带回到古典文化的温习和精读,也从中获得了不同以往泛读而来的丰富和充实。
          如果在时间轮回上,十年必有一变得话。那么,自九六年起生途逐渐摆脱“八六情结”困扰,开始了生命新生样的腾飞。在人生历程中,也只有这段时期,才有了生命价值性索求。是的,自从有自觉意识以来,就日记所展示的理想和抱负,无一不是积极上进的。“八六情结”置吾于无地自容地步,尽管十年努力,总算没有将个性自我窒息在世俗风潮之中,但劫后余生的行踪,不过仅是仰仗书籍力量,生活在运笔自省与随缘自立的幻影之间而已。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
          然而,我历经二十年磨砺的笔锋,是否已达到堪当利害得失之功效?对此,也唯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吧。
    1998年11月草于济南。
    2003年9月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6:0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4 10:18 编辑

    第三十八章闲扯“缘木求鱼”心态

          闲读巴尔扎克《公务员》,书中作者自述:“该作品为其‘人间喜剧’中‘风俗研究’之巴黎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于单位工作之闲暇,草草阅读巴尔扎克之《公务员》,直感仿佛在任何官僚体制下的公务人员,均有如此一样的生活场景和心理跌宕。别的暂且不论,仅此作品中屡次提及并加以分析的,像“那时代公务员须有一个进身阶梯的保护人”一事,则是以往读西方作品时虽曾遇见,但一般作者却未曾明示,而我自己也未曾深思的东西。
          曾几何时,吾惊诧维克多•雨果于其作品扉页上,每每赫然写着“献给‘XX爵爷’或致谢‘XX夫人’的谦卑”,甚至在读《拿破仑传记》时,还暗地谴责此君为何总离不开女人的引荐和扶植。此刻眼下,于左思右想之间,也就茅塞顿开了。
          中国有句闲话,叫作“裙带关系”。单就社会关系之中作为一个人“进身之阶”的功用而言,中式“裙带关系”没有西方“保护人”概念,来的颇有力度和丰富内涵。究其根本区别,中式“裙带关系”一般仅凭“血缘”而来。当然,这其中偶或也会有几个干亲。反观西式“保护人”,可籍着“慕名、钦佩、同好、同学、同僚或者古旧亲朋、邻里逆交”等等,甚至直言“就是来投机取巧或攀附依靠”等借口,只要其人其势能为我用,完全可以不吝任何代价,而去大胆直白地利用并借以捞取地位、权势和金钱。然而,我们中国人最常羞于或讲愤怒于像“我利用别人”或“别人利用我”之类的言辞和话语。但是,狄更斯先生在其《艰难世事》中,却十分恳切地对所有人们说:“希望你们利用我,别伤害我。”
          闲读《晚清小说丛林》和冯友兰先生《三松堂自序》,从中略知这样一些国人历史实情。在旧中国科举年代中间,但凡举人或秀才们,都十分仰仗和特别敬重“同科、同年”之情谊。现如今,凡在“政、经、科、艺”等执业行当里面,经常也会把“同乡、同学、同事、同好”等诸如此类者,视为“圈子”内的感情,只不过亦是中国旧式传统民俗文化的演义罢了。若追究如此国民风俗人文上的价值和意义,确乎比较西式“保护人”观念,依然等而下之。因为,即便就是中国“圈子”式的品行,亦最经常是诸如“同乡、同学、同事、同好”者,每每依傍“圈子”而进身,却又总是因一时一事一势的职位高低或等级差别,而早早地同室操戈起来。在此种事实上,亦远非如同西式“保护人”之流,通常能甘于患难或共于苦痛的。当然,这其中的显著差异,或许还与西方的所谓“保护人”,经常多是一些夫人、小姐之“女性”相关吧。
          既然说到女性,确乎在西方世界里,惯常见到数个男人可因与一位女性的交往,并依此男男合作,还能发展为“至交朋友”或结成了“友谊团体”。反观中国式的真男子汉们,则最经常就因为与一个“女子”过往亲密,而男男侧目,不但“势不两立”,甚至必至于“慷慨血刃”而后快。究其根本差别,大概之所以然者,不应单纯就是对“女性”尊重程度的不同,或许还有对“性爱”理解上的巨大差别吧……对于此种疑惑、困扰和诠释,必须依仗中外的哲学家、文人墨客或权势大家们,来现身说法或皇皇巨述,才能解惑答疑和阐释明白了。
          毋庸讳言,但凡中国准男子,尤其那些自认为可称得上“君子”之流者,如果读多了欧美小说,便去臆想靠“爬灰”“吃白饭”以求“拾阶而上”。那么,此番模样的谋略、设计和盘算,将无疑等同与“缘木求鱼”,甚至可言雷同与“赴汤蹈火”和“玩火自焚”。因为,中国式老公们决不会宽容到让令其“带绿帽子”者与其平起平坐,更不要想像着彼此相安无事或共享前程。当然,中国式老公们尚且不排斥“运筹帷幄”之伎俩,尤其善于谋略着让后者,心甘情愿地“抛头颅、洒热血”,或者故作不知就里地让后者“殚精竭虑”地去奉献,唯有假装不知内情,单单等到“东窗事发”,而实际静待“秋后算帐”和“卸磨杀驴”之时机,便理所当然地大开杀戒了……中式老公的嘴脸,在此种事实面前,最能显现出野蛮、险恶、狡黠的风采和典范。
    而立之年(1994)草拟。
    天命之年(2014)整修。


    第三十九章闲话“不要思索只要感觉”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米兰昆德拉乐意玩味的一句话,至今读来,仍然觉得十分有趣!仅凭直觉,又感到在这一话语中间,有颇多的哲理韵味。但是,也只有在进行了一番类似“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样的认真省醒和沉思良久之后,尤其还要经历并尝试过一些事情,才能切实悟得出来,其中深藏的奥妙苦涩和意味深长……那真格的是“严肃得很、深刻得很、优雅得很”哩!
          结婚成家后,相识一女性朋友。每遇两人相处,恰逢谈得投机,正当笑得畅快,并于气氛中俨然透出一份炙热和激情样的温馨之时刻,而她总爱提出一个始终不走样的问题:“你妻子会高兴我们这样吗?”闻听此言,我的心儿顿时一沉,整个人儿也即刻恢复了平时的狡黠和虚伪,随后便矜持、淡泊、斯文并慎言起来……类似这种样子,反复过了几次之后,于闲暇独处中,我着实认真地“思索”了“思索”,几经盘算和设计,总算找到了下一次应景的答案:“不要思索,只要感觉。”
          才想到“不要思索只要感觉”这样一句话时,反正我自己的心肝脑髓,都即刻觉得如此斟酌和拿捏出来的说辞格调,确乎格外的微妙、幽默和乖巧,尤其里面还透出几分怂恿、蛊惑和暧昧。于是整个人,尤其心里面,都显得格外欣喜、惬意和有“精、气、神”。
          然而,时过境迁以后,我又着实认真地“思索”了“思索”。而这会儿却又发现,在“不要思索只要感觉”里面,简直充斥着显而易见的“低级性趣味、自由化味道”,也真格的庸俗得很、浅薄得很、鄙陋得很哩!
          记得受教育时候,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但凡在校园较醒目的一个地方,一般都会写上或镶嵌着雷同的八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或许在我的个性品质上,一直就乐于恋旧怀古,大概也就是学生时分印象上的东西记忆特别深刻吧。总之,每遇工作、生活或学习中间,当言谈行为上有些个轻佻、走样或放纵之时刻,在我眼前即刻便会影绰出来如此模样的八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上述一番心态景象,久而久之以后,我开始“思索”这里面的因果问题和哲理逻辑,并开始探求这一切对人性格调和社会情理的影响及铸造……如此这般愈行愈远之中,也愈发理解并懂得了“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的话音内外之韵律、味道和情理。
          是啊!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哈哈,瞧啊!不只有上帝在偷笑,俺还笑哩。
    2003-02-18草于《思想之约》。
    2014年6月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09:4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5 09:43 编辑

    第四十章说一说“天气”

          无论行走在露天地里,还是窝在砖瓦或钢筋水泥的房子间,尽管用空调来改变身边环境,也已经不是难事,但对于外面世界的天气状况,还是会经常地牵肠挂肚着,这或许就是所谓“人之常情”的一种吧。
          天气相关人之情绪,过去没有特别在意过,近来因为经常听到有人议论天气,才豁然发现原来周边有这么多异常情绪,却原来是和天气联系着哩!
          “小到中雨”(电视上天气预报的用语)断断续续地才下了三天,媳妇已经气得嘴上生疮,头上冒疙瘩了!
          “真烦死了!进门一身水,出门一脚泥,老阴着这破天,什么时候是头啊!”她一边脱着雨衣一边忿忿地说。
           都已经“六一”节了,清晨穿着长裤短褂出门时,还在犹豫:“是否穿少了啊?”才出了楼口,站在那儿试了试风向和温度,心理便嘀咕:“倒是比屋里还热乎些呢!”于是,暗自庆幸没有遵从媳妇的嘱托,捂上那件“美而暖”的长袖套衫。
          办公室的大姐一进门就乐呵呵地说:“今年天气真好!稍一热就下雨,这样可省电了,心情也爽亮。”
          其实,说禅论道者,老早就这样说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大自然的昼夜冷暖、阴晴圆缺、风雨霜雪,原本就是来添景助兴的,人们又何必去强求那份“单纯划一、步调一致”的豪迈,一味张扬着“褒这贬那、非此即彼”的德行,简直进化成了“自讨趣味、自寻烦恼”的不良情绪了!
          在华夏文明中,好像一直以来“天气”不单单相关个人情绪,甚至还涉及到民生和国运哩。
          想当年,阅读《吕氏春秋》之际,始终没有弄明白像“夏行秋令”“冬行春令”一类的界定,据此便推论出来了诸如“内忧外患或国破家亡”之类的社会生活事象,而如此任性言辞和武断知识,其究竟有何依据?其又有何样生活意义呢?
          其实,也正是在读习《吕氏春秋》中间,时常纳闷于老祖宗们竟然把天气温热燥湿之变化,视为征兆、视为学问、视为真知的境界劲头……于是乎,在生平岁月中,一旦遇到这该热不热、该冷不冷的鬼天气时,我也偶尔揣摩并验证着古人的智慧或愚昧。
          前些天,骑自行车和同事走在回家路上,他对我说:“记得去年‘六一’时穿着凉鞋,走在柏油马路上,脚底下都是软的。现在还没穿上凉鞋来,今年是怪凉快的,是不是闰月的事啊?”
          面对他的感叹和询问,我禁不住苦笑了一下,即刻回答:“现在人真是怪了,没别的话,就会议论天气,都是吃饱了撑得吧!本来老天爷害怕热坏了你们,特意在那上面调理着呢,不懂知恩图报也就罢了,还怪话连篇的,成何体统!”
    2004年6月2日夜草。


    第四十一章“又是一个六月天”

          而今的生意人,日日忙得不亦乐乎,活在昏天暗地里,根本分不清个时日了。那日在某场所,偶遇当年一同搞医疗合作时的闽南人,我问道:“今天几号了?”
          对面的他一脸茫然,微笑着一边摸出手机,一边讪然道:“几月几号啊,真的不记得啦……”的确,大概除了“五一、十一、八月十五、元旦、春节”等假节日需要记住来疏通关系外,而像一般的正常作息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更多意义了吧。
           生意人为了经济利益可以忘掉时日,也足能见出其业务的繁忙和敬业的精神。而作为工薪一族,除了跟着钟点上班之外,本应该有更多时间去关心一些国内外时事新闻及其相关社会进步上的大事吧。
          春夏之交,人性心情,仿佛特爱追随着外部世界的纷扰,而胡转悠,且乱思想。今年的此时此季,更是一会儿这里下雨,一会儿那里刮大风,更有诸如“台独”“虐囚”“公主骂街”“王子娶灰姑娘”之类的消息,闹得传媒舆论之上,一再纷纷扬扬。在此样天气和外部环境之下,国内各地的“天灾人祸”,亦是这方刚刚唱罢,那边即刻粉墨登场了。
          大概有十五年光景了吧,每年的此季此时,我总爱特别关注社会上的实事报道和传媒动态。为什么呢?因为自从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在我心中始终有一个疙瘩一个郁结一个困顿,并一直渴望、期盼和等待着被解开、被打破、被超越!  
          记得高中时,在家门口和一群同学踢球,邻居的几个小朋友不顾横飞的足球,也在一旁嬉戏玩耍。就在如此相安无事的游玩环境下,突然一个小孩子跑进了球场中间,并差点被足球打在脑门上。见其险情,在一旁的我,情急之中,冲着那孩子顺口骂了一句脏话。当时,尽管在一边的孩子父亲也没有说什么,但一位路过的老教师,快步冲过来对我大声呵斥。刚好我父亲从家属院里走出来,当见我正在操场中与一位老先生争辩时,父亲便跑过来握起手中的蒲扇,对我没头没脸一顿抽打。邻居们见状,连忙上前拉开对我不依不饶的父亲。老先生也在一旁解释说:“别打了,你的孩子啊!我认为是学生来。”
          眼见父亲一再在那里给老先生赔不是,并自责管教不严。站在一旁的我,强忍着疼痛和眼泪,没敢再吭一声。  
          送走同学们,又和院里的孩子们一起磨蹭到吃饭钟点上,我才推开家门。没曾想,在我家小院子里,已经站满了左邻右舍的人们。他们都在给我父母劝架。原来母亲听说父亲打了我,可能又听说新调来的老教师一再给我父亲数落我的不是……所以,母亲非要到那位老师家里说道说道,而父亲拦着不让去,这样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其实,我理解父母的苦衷,他们从小就教育我要谨小慎微地处世,凡事懂得自尊自爱,不要被外人看不起。瞧着眼前场景,我突然心血来潮,径直走到父亲身旁,张口说道:“爸,别吵了,我自己到老师家赔礼道歉去。”  
          我一边打听着找到了新搬来的老先生家门口,一边敲过门后,师母半沿着门问我有什么事情,我说找老师问个问题……今天的我,的确想不起来那天进门后,究竟又说了些什么话,但还记得离开时,老先生一再对我说:“你快高考了,有难题就来找我吧。”后来,这位老先生调到大学工作去了,但是,自从这件事情过后,每次再遇到我父亲,老先生总要问一句:“大兄弟,儿子现在做什么啦?”
          今晨一早,孩子嚷着非要买一件白上衣,说是“六一”节演出用。我刚要说:“才几号,急什么?”但话还没出口,我先瞥了一眼墙上的日历,便赶紧闭上了嘴。近来,的确未曾意识到时间过得这样飞快。或许是今年的雨水偏多、天气凉爽的缘故吧,不知不觉地已经来到六月门前了。

          六月,在我总要去回忆一些旧日的印象和记忆,尽管已是模糊不清,但却始终难以割舍一份挂念的情愫,期待并渴望着一定不会是一种哪怕就是三种或五种以上的解释和说明。
    2004年5月底草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09:3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5 09:36 编辑

    第四十二章闲话“城市晨练”

          前一天下班前,天空依旧下着蒙蒙细雨。借口第二天开早会,没有去母亲那儿吃水饺,而是吆喝着几个同事,到扎啤摊上“过阴天”去了。
          虽说只是一伙同事,但睁着眼时候,瞧他们的时间,却要比看自家人还要多一些。论说起来,“胡吃海喝”倒也不是这伙人更不是这种地方的作派。于是,不知由谁开始,仅坐下一小会儿工夫,便把话题闲扯到“晨练”上面。
          我常说“最不愿意早睡早起”。因为印象中,大概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如此了。上小学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挨家挨户。现在想象那时候一个接一个夜晚,类似看书本和作功课的压力,远远没有达到现在严重程度。像我当时经常做的事情,除了跟在大人后面到别人家里串门之外,也没有记得还有其它可以消遣玩乐的方式。所以,应该就是早早上床睡觉了吧。但是,在那时节,早晨懒得起床,我自己记得还十分清楚。当时,即便城市家庭,一般也都养着鸡。每天早上,父亲总是煎一个鸡蛋和两个馒头片,在桌子上摆好后,要三番五次才能把我喊起来,而且我总是睡眼朦胧地洗刷、吃饭,甚至去上学的路上,连眼睛也没有完全挣开,即便端坐在教室里,却依旧打着瞌睡。
          围坐在吃肉串、喝扎啤的小摊上,聆听一伙同事,你言我语,一直闲扯着“晨练”的事情。坐在一旁的我,听的也倒是津津有味,能够从中了解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例如:谁家买了新车,现在早晨都带上谁和谁一同到大学校园里跑步;还有谁与谁,常年结伴爬山不止,最近又有谁或谁也加入了进去;再有某某,每早晨必须倒走多少圈,上班再看他走路,都有些不习惯了等等。无论他们一伙说的多么有趣和热闹,而我心里却始终在嘀咕:“不管你们怎么说,我是不会再受那个罪了。”
          单位的某君,结婚两年多了,两口子却一直都忙活着考研。去年,其妻已经到外地学习,但今年,此君依旧没有上榜。近来,风闻两人已经离婚,但从外表上,却看不出蛛丝马迹。正是这位比我小了近二十岁的同事,特意对我说道:“马哥,属你最胖,早上咱俩跑山去吧?”
          面对同事此番有理有据有情的提议,我只是无奈地答复:“一提早起,我就头疼。过去大学教练,要求每天早晨跑操。一大早,必须跑到海边,再转回来。现在想起这事,听着挺美,但那时心里却烦的不得了,总在想‘什么时候能熬出头来啊’……要减肥,还是用别的方法吧。你愿意跑步的话,还是找别人去……”
          而今不知因何缘故,平时很少再听到或见到麻雀的踪影了。有的时候,我和别人谈起这事,经常会听到各式各样的理由。
          当晚,在外应酬回到家里,媳妇在一旁絮絮叨叨不停,着重强调的还是千篇一律像“喝多了酒伤身体”一类的老话。尽管才九十点钟的样子,但我气呼呼地洗完澡,便蒙头睡了。
          原本已经养成了晚睡晚起的毛病,可能是酒精的麻醉作用,那一夜睡得格外的香甜。不过,天才蒙蒙亮,整个人就全醒了,而脑袋瓜子还格外清楚敞亮。既然睡不着,闭着眼睛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晚上扎啤摊上的话题。于是,我悄悄地爬起来,并换上春季运动会刚下发的一身行头,抬步往门外走去。
          才走出楼口,眼前的一幕,着实让我惊讶不已。楼前北墙根下,一棵一米多高无花果树上,四五只麻雀正抖着翅膀,叽叽喳喳,欢叫不停。站在楼前,仔细听了听,并往远处一瞧,又发现周边几棵小树上,也是鸟鸣不断,欢影绰绰。于是,我一时来了兴致,抬腿便向南边的千佛山跑去。
          近两年来,生活之间,满目所见,整个城市街面上,总是车水马龙,好像川流不息。于晨曦清静寥落之中,整个马路街道,让人感觉上一下子变得格外宽敞而辽阔了。公路两边,除了不少拿着大扫帚的清洁工,再就是一些推着样式各异车子赶去“卖早点”人,另外的基本都是晨练者的身影了。
          当临近山脚下,身旁人影也渐渐多了起来,而周边传入耳鼓的声音,也远远超出了日常想象。近处,山道两旁树林里,连续不断传来笼子内外而品种繁多的鸟嘶雀鸣。远处,时断时续传来并在山谷中回旋震荡着“喊山”者,一声又一声稀奇古怪的字词腔调。然而,此时此刻,在这样一番嘈杂凌乱动静中间,最令我记忆犹新,尤为专注聆听的,却还是一阵又一阵异常空旷悦耳而又悠长婉转的歌喉……那是这一季节布谷鸟特有的空鸣。
         气喘吁吁登上山顶,举目远眺,参差栉比的楼房隐约在薄薄的烟雾中。山下尚且吹不动树梢的热风,而来到这儿,竟然不但振衣扑面,甚至有些清凉刺骨了。于是,我呆滞地伫立远眺,而脑子里面一闪而过的,却是一句大学同学曾对我讲过的泰戈尔诗文:“清晨推开窗叶,看到世界在我眼前过路。”
         古人云:“山水之情,仁智者之所爱也。”
         的确,而今生活在喧嚣繁华的城市中,偶或来到自然傲岸的天地间,游荡蹒跚,徜徉徘徊,好高骛远……其不但能洗涤心灵上的尘埃,抑或还能沟通并引发诗人般的情怀哩!
    2004年6月草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09:3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5 10:03 编辑

    第四十三章闲谈“人性化”

          “高考”前的一两天,地方报纸头版上,一再喧嚣着在“人性化”旗帜下,即将提供给考生的各种方便措施。
          在紧张“高考”的两天中,当迟到的考生被强制带出考场时,也曾见到不少针对何谓“人性化”举措的质疑和争论。但到了“中考”前后,却已经很少再见到针对“人性化”的热议和讨论了。
          不知何故,大概从去年伊始吧,案几堆放的文件中“人性化”一词,出现频率,突然特别“高、大、上”起来。像这样一种生活现实以及相关“人性化”词语概念上的宣扬,对于社会文明建设和人员素质修养来讲,确乎应该是莫大的喜讯和好事。之所以想到“闲谈”这一话题,根本在于单凭我个人生活印象和以往读书体会,略晓得自从“新中国”创立以来,不知因何而起,国内凡涉及“人性”一词,从最初“反右”时激烈争论,再到“文革”中批倒批臭,甚至就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也是三缄其口而唯恐避之不及……始终都不敢大张旗鼓,肆意宣扬“人性”。
          何谓人性?而“人性”,又为何曾经被古今中外的权势阶层,都视为“洪水猛兽”了呢?
          像“人性”这样一个词汇,扎眼一看,或定睛一瞧,仿佛都给人一种特别简单易懂的印象。其实,若不去查阅词典,如若让我个人来下“定义”,确实即刻会“蒙圈”,却不知云何了。或许“人性”,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人的本性”。然而,人的本性,除了有自然或天然的所谓“本能”外,还有受生活环境铸就的社会性,也就是一种所谓“文化”作用下的道德征象吧。
          于汉语大辞典上,有如此解释:“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
          于网络上搜索“360百科”,是如此解说:“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上,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其实,即便看过如上样式的解释后,起码我个人依然没能解决掉针对“何谓人性”的疑惑和烦恼。因为,上述解释没有明确指出,在现今“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之下,其“人性”究竟是一种何样的德行?或进一步要问:其所谓“人性化的言谈举止”,又应该是一种还是N种模样呢?
          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性及其“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高理想之类的国内教育观念,我自己至今还是深信不疑的。但是,如果说,类似“先进性、进步性、科学性以及最伟大、最崇高……”诸如此类的未来理想观念,在现实生活社会中间,确确实实尚且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极其“个性化”的质疑和困惑的话,那么,像这样一些“人性”化的质疑、困惑和烦恼的性质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事实上还是来源自周围生活现实的熏陶,甚至毋庸置疑的是,一切“个性化”的认知、想象和思辨,也必定都是受到客观环境事物的影响结果。
           “真、善之为美”而“假、恶视为丑”这应是广泛人性化的一般社会性的判定“美、丑”标准。如前一句话的叙述表达之中,之所以不怕冗长地特意用上了“广泛人性化”和“一般社会性”,因为前者,意在表明“古今中外”莫不其然;而后者,则是因为到今天为止,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个别行当和特殊言行,则是必须要“以假为善”,例如:有人就一直坚持认为,对于一些心理承受力特别差而又有痼疾或恶性疾患的人民普众,若主动使用“假、大、空”的手段,刻意去“蒙”或“骗”他们,则是莫大的“善”举。
          在文学和哲学的书本上,都一直不难见到“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概念。而在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定义”里面,即使辞典上,至今也一样都较明确强调着“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之下的人性格调。不过,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恰恰在这两个文艺“主义”的“定义”之中,其所倡导的“人性”尊严;其所宣扬的“人格”尊重;其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要比单言“人性”化,更让人感到格外亲切,而且倍感实在。
    2004年6月草于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0:2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5 10:32 编辑

    第四十四章扯谈“改革”策略

          夏季,雨后天气,有风无风,总感到有几分清凉爽朗。
          中午,观报纸上谈论“北大”师资改革的事情。针对国内的事业单位,一直以来,说其改革也好,言其调整也罢,若要想打破“铁饭碗”的桎梏,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当打破“铁饭碗”之后,涉及一类人员生计上的问题,则可能是最具体的顾虑和最多见的忧心了。
          近十几年来,在计划经济时代较活跃的的事业单位,如供销社系统,从下岗分流到买断工龄已成事实。目前,以这样方式已经下来的一伙人群中,有的已经独立经营;有的待业在家,或游荡于社会;有的投资入股,继续忙碌于原单位“似公实私”的挂靠公司中间……总之,无论其置身何种状态,在时常可以听到的负面消息中间,确实就有某某出现了心理障碍、某某患了恶性病症、某某不断滋事寻找某些说法,而亦有某某因一念之差,已经上吊自杀……由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事实结论,在这一类人群中,他们生活压力是非常之大的。
          单言在改革策略上,前些年有过“休克疗法”和“软着陆”的说法。前者,代表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式变革;后者,则有中国尚在的一类选择。就其两者而言,无论从“概念和内容”层面,还是在“策略和措施”之上,有人说必须要兼顾“经济能力、民族传统、人文水平及其民众心理承受力”等等,诸如此类而又错综复杂的条件和关系。也就是说,单单就是在“休克疗法”或“软着陆”这样两种方法与方式上的选择,都决非是一件已经“简单明了“的事情,甚至其中还有一些“确乎天命而非人愿”的客观局限。但是,我仍想仅从对其表面现象理解上,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小范围、试验性、渐进式的方案,也就是从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上的所谓“软着陆”策略,相较与那种迅即痛创性的类似精神医学类别中的“休克”疗法,但并非等同普通临床中针对垂危病症的“休克”诊疗。究其两者之间,于针对某些个人性的伤害程度及其所必须承受的压力而言,事实上,前者并不经济实惠,也有可能危害更大。因这期间,尽管从全国范围和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必须要承受这种压力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少,在短期时间内,也可能一旦失败而损失较小,但从长远角度去看,这两种策略的实施,若仅凭臆断和推测,孰利孰害呢?即便“见仁见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不错的方法论和说道词。然而,即使是从点到面式的渐进,也必将会有“量变到质变”似的飞跃性转换。
          古书上说:“知其利,识其弊,道无邪。”
          至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是否必定都是“物极”才“必反”?是否都必定要“较枉”必“过正”呢?对于这样两个哲学层面话题,今天在这里,仅是质疑和提问而已,暂且不去追究。
          毋庸讳言,中国社会早晚必致的广泛性、大范围的变革举措,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要有政权领导集体式的决策和转型。当然,不加深入研究、解释和说明而来得巨大变革,新气象的出现一旦快速而彻底地到来,其风险性也会是较大的,尤其容易产生仿佛把导致一切社会不良现象的责任,完全推卸给“过去当权者”的错觉和幼稚的毛病。但是,要来的终究是要来的,任由“苟延残喘、得过且过,自欺欺人”存在,终将输得更惨。所以,小病不除,必罹大患。要根治病症,在“标”“本”兼治之中,必要有胆识和科学而有效的手段。
          常听朋友们谈起国外“福利社会”是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并描画着这儿那儿连“呼吸都感畅快”的氛围。像这样一些倾慕和赞美的举止言表,其究竟源于何故呢?吾百思不得其妙在!
          国内“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实施,也有些年头了。但“最低保障线”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内容?国家付出的财物,其究竟来源于何处?民众对此又有多大的认同感?其在实际生活中又已经解决了多少存在问题呢?
          我自己有时在想:如果一个人从事于某项工作,无论是国营还是私企,若规定清楚了最低工作年限(不易过长而以5-10年为益),而且有此年限的经历后,即可获得相应的社会制度规定下的某种经济上生活保障。那么,无论这种保障仅仅是“温饱”的解决,还是心理承受力的底线。对于一般个人而言,都将使其在社会行为中,尤其是工作选择上,一定会少些瞻前顾后的负累,一旦有条件、信心和机遇,便可以自由选择在某些行当中留下来或适时地走出去。而且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不仅使个性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们心情上,会有一种“自由抉择”而来的承受力和心理愉快。
          当我们的最高决策人,把工龄折合成人民币推着一类人走向市场经济的时候,在决策谋划之初,是否有过“普及宣教”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顾虑?是否有过“社会最高理想”和“人性根本解放”等程度上的攀比?是否仍然坚守着“即使有桥也不肯走却非要摸着石头过河”,显示出来恰似“无知者无畏”一样的能耐和勇气呢?
    2003年6月13日于《槟榔园文学书院》。
    2016年5月重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0:1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6 10:15 编辑

    第四十五章由“昼晴夜雨”说起

          人的好奇心,一般针对出乎意料的事情。当某些现象接二连三反复出现后,在一般人心理上,便有了一探究竟的心思冲动,禁不住就会对之特别关注,并十分好奇起来。
          从去年秋冬开始,济南的天气就有这样一种景象:大白天里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而夜幕降临后,通常临近午夜时分,便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在这甲申年春夏之际,如此昼晴夜雨的事情,已经出现过不止三四次了。于是,闲暇之余,禁不住侧目着苍穹地界,臆想着可能缘由和自我解说。
          阴阳交替,五行克生,甚至二十八星宿明暗及其与世间万象沉浮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用唯心还是唯物的思辩演绎,对于黎民百姓而言,既不是本分,亦不是一般能力所及。所以说,可能的想象及其推理,顶多也就属于街头巷议、道听途说的闲言碎语了。
          公元1944年郭沫若先生曾写过一篇《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中学时就曾学习过。但那会儿,并没有明白作者著文的深意,只觉的不过是在喟叹李自成农民军攻克京城后,竟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任由骄奢淫逸、勾心斗角和胡作非为,以至于到手的江山社稷,却被吴三桂携偏族清兵,窃取了果实。记得学过这篇文章后,语文老师专门出的命题作文,其题目就是《创业难守成亦难》。
          其实,真正对郭老文章的理解,还是在工作后,闲暇读习“文、史、哲”书刊时,才获得的。学文史的人,大致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历史中有许多惊人相似的事件”,或说是“如同宿命和轮回一样,在历史上无数个人或国家的命运,仿佛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唆使着,一二再三地发生极其愚蠢而滑稽的同样错误”。事实上,在全国解放前,《甲申三百年祭》之所以能得到领袖们重视,并得以在延安广泛传颂,其目的性是显而易见的,亦不过就是不想让历史重演而已。今天,当我们回望过去岁月时,就在反省比较之中,尽管某一类历史案件未再发生,但在其它堪称惊奇的手段、策略和业举上,简直相似而雷同的近乎令人们触目惊心、瞠目结舌了。
          如同对“昼晴夜雨”,眼下尚没有见到科学而积极的解释一样,对于历史和现今生活中,像某些离情悖理的事实,依然一二再三反复浮现的因由,我自己也依然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答。尽管如此,此时此刻,恰似我个人一样“庸人自扰”的一类人,有时还会假借自由意志的精神,不时还会发出这样那样点滴“浮想联翩、好高骛远、杞人忧天”般的感慨和喟叹。
    2004年7月草于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0:1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6 10:40 编辑

    第四十六章闲说“参禅悟道”

          一日见书上说,宗教是哲学心,而中国的“哲学心”是“儒、释、道”的杂和。
          闲暇翻阅杂书,读来读去,沉溺不醒而又纠缠不清的,却还是早在1912年就曾公开打倒的“经书”;再者,便是古今的老庄之学及海内外的禅宗释疑。事实上,正是不带着门派帮系的个人主见,而仅是随心所欲的泛泛读习之中,才能够体会得出来:原来在“儒、释、道”三家里面,均无一例外地都可以扯上“参禅悟道”的问题。
          若将“参禅悟道”,视为哲学性思考,其应为恰如其分。世界本源,社会真实面貌,人生去悲安乐……诸如此类,求解惑答疑,求真相事实,求心安幸福的个性努力,均能于其中得到相对圆满的解释和说明。但是,针对上面集体或个性化用心索求的问题,通过钻研“儒、释、道”经书典籍之上的解说、图解或“布道”式的言辞,凡学习者又是否都能够“参”得透且还“悟”得明白呢?
          大千世界,“迷”和“妄”是庸常个性之悲苦惆怅的惯常原由和常见根由。处于“迷”之中的人,惯常固执自我个性或世俗熏染的意志情态,发散欲望,四方求索不止,并有妄言妄行之风貌,其不但屡见不鲜,其模样也纷繁芜杂。然而,在种种“迷而妄”之言行作为之中,其无论是“心想事成”还是“事与愿违”者,都难以摆脱一种身心上的困顿艰涩以及与之相伴的痛楚寥落。
          或曰:无“妄”,则为万念俱寂、无思无欲。
          或言:随身所处,自然卧坐,与天齐寿。
          凡上面两种心态和知识,其心智境界是否就是“达观”和“悟道”了呢?我的回答:“非也!”
          子曰:“五十知天命。”像孔老夫子如此说法,其究竟仅是一种社会常识还是某一人的特例呢?在此,暂且不深究其“五十”的确切语义,单言“天命”何谓?
          一人立世,时空局限,情义困扰,饮食渴求,都可必视为自然和天意。因此,生活之中,凡个性生活之差异,亦如同人面之分别,且还有达官贵人与市井小民之不同。那么,其中的“异别”和“不同”是如何造成的?又源于何故呢?综合种种所谓背景理由和个性特质之后,在那些偶然和必然之中,均不难发现:在其“异别”和“不同”里面,无处不闪烁着一个令无数英雄豪俊和刍荛愚夫,都非常无奈而万分尴尬的字眼,这就是“命”。
          孔子悲姬周王朝“礼崩乐坏”,而当其志难以成行之际,每每会拿“命”来慨叹一番。而演义中的三国枭雄之刘备,更是于落魄屈就之际,怅然道:“安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
          世人或有云:“信命而不由命,之所谓自强不息。”而求道者,则直言:“遇魔杀魔,遇佛杀佛,则参悟之命门。”那么,作为一个“参悟”者究竟又有何趣?
          或曰:“参禅悟道”之乐趣,旨在“坦然自得,随遇而安,拾阶而上;明了人生虚实,审时度势而为;查依傍之器具,成自我所可行;不昧结果,唯恬然于存在。”
    2004年8月13日草于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2016年5月整于济南。


    第四十七章“闲聊”与“神道”

          一日单位中,同事数人聚一起闲聊,因由“男带观音、女带佛”的习俗,扯落出来“某某信观音、敬观音以至于爱喝观音茶、喜好观音木”的实事,进而话题提升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境界高度。而这期间,因为我插言纠正了闲话中间几个困惑问题,像“浮屠既是佛陀”“如来就是释祖”“弥勒是未来救世主”等等。于是,身旁的一位老大姐悄声问我:“你还喜欢这个吗?我家老太太就爱念叨这些。”
          眼下,确实忘了当时我是否认真回答了老大姐的质疑。但是,在那不久后,她专门送给我两本赵朴初先生书名的《佛教念诵集》。
          源于上面两件故事,此时此刻的我,禁不住勾起一段学生时代的往事。
          记得读第一部西方小说《悲惨世界》时,总觉得应是主教大人对冉阿让偷窃行为的宽恕,才在他心底播撒了“信仰”的种子,重新唤醒了他“行善”意识,也由此改变了他生活信念,继而才又有了后面一个接着一个异于庸常的生活故事和命运轨迹。所以,正是从小说《悲惨世界》开始,对于愈来愈多而应接不暇的一些关于宗教的正反面宣传材料(见于小说、影视、教材等),我更加急切地想去了解一切宗教的由来及其正误。但是,当时在八十年代初,于报纸、刊物和书架上,一般都难以找到关于宗教起源的知识资料。
          记得那时候有一次到某政府机关礼堂看内部片子,就在礼堂旁边小胡同的地摊上,看到一本“西斯廷圣母”作封面的《圣经故事》。当时,我没敢在那儿翻看,就直接买了下来。回家后读罢,感到内容不过就是一些神化故事而已。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在随后读书学习中,当遇到像“伊甸园”“诺亚方舟”“出埃及”一类的时常不加解释的西洋画面和西学术语,也就无需再去查阅和询问了。
          上大学时,海边城市“过洋节”初露端倪,在校园不远的地方,便是粉刷一新、造型别致的基督教堂。每逢星期天早上,若从教堂前路过,便会见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鱼贯而入。每逢周日上午九点整,即便躺在大学宿舍里,都可以听到从教堂传来的隐约钟声。于是,这一切激发了我想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具体在1987年秋冬时节,有一日,我独自尾随着善男信女们,内心忐忑地走进了教堂,并怯怯地端坐在后排的一角,当和周围人们站起来唱赞美诗时,身旁的一位老太太把有歌词的小册子递给了我。那歌声的旋律,确乎十分奇特,只要看着词句,自然而然地就能合唱起来。至今,还记得那天牧师布道的内容是:“耶稣基督,在逃难的路上,何以能用一块饼,让二百多人都吃饱了。”
          处于八十年代的我,正因为佛洛依德而热衷社会心理学,当听着那悬念四起、云山雾罩的布道说辞时,而我心里却在想:“何必绕那么大的弯子呢!类似这样“人多饭少而共渡难关”的例证,简直俯拾皆是吗!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仅靠吃草根,不是也翻过了雪山又走过了草地吗……”
          在大学混合宿舍里,有一位和我十分要好的同班同学,而他姑姑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可能因为我有时晚上爱听海外宗教电台,也可能因为平时我和这位同学,闲聊过曾去教堂的事情。总之,同室同学一定是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姑姑,不曾想她老人家竟然为此,特意转给了我一本崭新的《圣经》,即一本香港出版的英汉对照“新约”。
          此时此刻,联想起大学时代的两件事情,而与眼下工作后遇到的情况比较起来,竟然是“惊人相似”了。正因为如此,我不得不佩服,不管是东教还是西教的信徒们,竟然都一模一样地有着这般热心、仁慈而博爱的“布道”行举及其“精、气、神”。
          或许我个人一直就没有“佛缘”吧。面对眼前的《佛教念诵集》,不知为何一直读不下去,而且无论怎么诵读和翻看,始终没有找到,亦精炼不出来,像“三藏、三学、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缘起”的出处和本质,但凝视着书本上诸如“唱、念、坐、打”的条条框框,却让我觉得如同在看《易经》一样,不单是颂扬“阴阳、太极、亢龙无悔、九五之尊”,而且还传授“蓍草占卜”的规矩哩!
    2004年9月16草于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0#
    发表于 2016-5-26 15:20:16 | 只看该作者
    克谐楼主,能否将此部大作,分篇在《舞文弄墨》栏目发表。一篇一发帖,便于读者浏览,版主留评。因为大家时间有限,很难集中大部时间一口气读完,看一篇一留评,比较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4 14:09 , Processed in 0.1249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