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咀稗说》(修订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1:02:40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6-5-26 15:20
    克谐楼主,能否将此部大作,分篇在《舞文弄墨》栏目发表。一篇一发帖,便于读者浏览,版主留评。因为大家时 ...

    谢谢老党兄提议!
    因为都是一些过去网上文章的整理,实话实说,我之所以如此方式刊发,已没有渴求更多读者阅读和评议的急切,唯有从中感受一下文化氛围的宽松度,力求不出现严重错误,谋求尽快完结,进而达到我筹划出版成书的目的。
    如诸位网友或版主以为那篇文章有展开讨论的需要,完全可以转发,或公开或私下留言,我来转帖即可。
    我的文字个性随意、支离玻碎、不甚规范……有诸多类似的肤浅特征,诸位偶或一瞥,能有点滴同感、心得或启发,即便就是嫌恶、厌恶,我都可以心满意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1: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7 16:43 编辑

    第四十八章闲聊“为何书写”

          “书写是一种习惯还是生活需要呢?”
          近段时间以来,上面这个问题时常萦绕我心头,应算是自我忙里偷闲时最想赶紧弄明白的问题了。
          单凭过去体验,“书写”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大约从初中三年级一直到不惑之年,其间连续二十五年之久,先是不间断的书写日记和读书笔记,随之有过“诗歌、散文、小说”文艺稿件的模仿与尝试,只是等到有了家庭电脑和网络论坛的普及之后,才有机会把以往暗自孤芳自赏的文字积累,零打碎敲或大宗批发似的在冠名“哲学、文学或诗歌”之类的论坛网页上,广播欲望的火种。
          从2002年初公开在网络上张扬言论文字之始,无论家人、亲属还是朋友、同学或同事,都曾经当面追问过近似同样一个问题:“你图什么呢?为了挣钱、出名吗?”至于我的回答,因为直到今天既没有“出名”,也没有“挣到钱”,甚至一直在“赔钱”……于如此事实面前,我始终只有一种回答:“一直有书写东西的习惯,借着网络,以文会友呗!”
          事实上,多年以来,虽然有过向报刊投稿的尝试、失败和成功,但亦如别人质疑一样,我也一再追问自己:“意欲何求?其目的何在呢?”
          有时,我自以为喜欢“书写文字”,就如同别人爱好“集邮、藏石、喂鸟、养狗、斗蟋蟀”一样,应属于个性癖好。但是,静下心来一想,若把“书写习惯”归类于个性癖好,又觉得置身于当下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下,尤其联想到“凡事必有起因”的思维逻辑上,确乎太过于牵强附会,甚至还应该有必须要说清楚的东西。
          “文章千古事,妙手偶得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仅从我个人或知其名或不知其名的上述诗词文句,至今还能张口即来,甚至咏诵之间,依然禁不住还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由此,也就不难看出,“书写文字”之所以成为我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确实有一定的内因和来由吧。
          是的,“书写文字”无论属于何人的一种习惯爱好,必定都会有其“目的”和“成因”。作为一名书写者,除了必须具备起码的“识文解字”本领外,即使是最普通常见的书写冲动,类似打油诗一样,其中也必定有一些极其个性化的社会背景。
          若谈某个人的社会背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其人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在其“方方面面”之中,通常生活之中的你、我、他或她,一般经常认为的像“父母职业、家庭贫富、个人受教育程度”等等,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对有的人而言,尤其是涉及到能够把“书写文字”当成个性嗜好者,大概必须要从其“书写目的”的明确程度和观念树立着手吧。所以,在这里就必须谈一谈“文以载道”问题了。
          在传统文学理论中,“文以载道”由来已久,也可谓颠簸不灭的真理。尤其当这其中的那个“道”,不再仅仅指的是“帝王将相、圣哲贤达”之说教及其理论,而是泛指“一切人性情感、行为、思想的语言文字表达”之时刻,“文以载道”之真理性,也就更加“毋庸置疑”了。所以说,若在这样的“文以载道”理性光辉下,再去验证以往社会中间,凡著书立说人物“其人其作其道”是否符合“自由、公正、文明、和谐”的真伪虚实,那么,即便不是一目了然,也近似泾渭分明了吧。
          有人说:其个人的书写目的,仅仅就是一种生活需要。若这里的“为生活需要”,旨在“个人衣食的急需或社会一时的要求”的话,那么,像这样一种“目的”写作,也就更容易明确“其人其作其道”的性质和内容了。
          事实上,自古至于今,凡是为了“衣食所要”或“一时之需”的书写,无论其是否唯金钱侍从,但其作品惯常是远离“艺术创作须不断创新”的最高品质,甚至远离“倾诉、本真、自我”的基本素质,而演变成为“哗众取宠、卖弄噱头或雷同传声筒、附庸物、奴婢”一样的流俗而已。那么,不为“衣食所要”或“一时之需”的书写又能为何?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时代,从普及教育到高等专业培养,都曾经必须学习的政治课本上,我自觉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或说“掌握了一种看待问题、分析事物的方法”,这就是“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和“否定之否定”的思路。
          抛开人文艺术中“音乐、绘画、雕塑、舞台影像”等其他分类形式,单讲文学艺术,只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研究有史以来的知名作品,也就不难发现其中一切有生命力、感召力的文字内容,都无一例外的是在探讨和揭示着“人与人性、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症结和繁杂景象。尽管其中的矛盾和现象,通常都有悲喜剧情和成败结果,但因其中作者的“揭示、感慨和议论”,进而引发的思想、情绪、行为上的动荡及其文字化的情景再现,则一模一样的都是吸引了其当代人们的眼光聚焦和情绪共振,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去“关注、欣赏、翻阅”的热情和希望。
          毋庸讳言,始终没有读者的写作,近似意淫和自慰。但是,在其是否会影响作者自身健康的问题上,则要看这个作者是否意识和颖悟到“意淫、自慰”在个性心理及人类生理上的利害优劣。同样,意欲赢得足够多读者的作品,在其通常有艺术传承及其在创新品位上,也同样需要作者和读者,其自身已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和理念,并且依此来理解、欣赏、宣扬艺术作品的佳处。那么,如何让公民大众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阅读知识,也就如同如何让一个人懂得何谓“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卫生习惯”一样,社会即需要像优秀医生般的文学批评/评论的机制和氛围,更需有书写者,若能够以艺术为生并苛求垂而不朽的作品的话,其必须努力去把握的,唯有与时代和谐的“传承与创新”的艺术质量,而并非是其它的任何东西。
    2005年5月草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2016年5月27日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6: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7 16:24 编辑

    第四十九章也谈“文学分类及其意义”

          昼夜里,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晚朋友、同学小聚,偶尔提到而今的家庭网络。在七嘴八舌之间,贬低多于颂扬!其中的认识和反感,多源于一般认为的“上网就是聊天、交友”或者是“痴迷网络游戏”而已。至于网络论坛,更视其为“胡言乱语者的天堂”。
          深夜,浏览网页,沉思着而今的文字写作方向与目的,并由此联想到以往对如何从事文学创作的思考和理解,进而又把眼光凝集在当下文学性质分类和某些特征的观念上面。
          “象征”的文学手法,于黑格尔《美学》中,在诸多针对文艺作品的评论里面,颇多提及和分析。关于“象征”的手法,与其说作者在构思之前,已经深思熟虑,毋宁说仅是在写作当中,作者通过对典型化、个性化、特殊化的人物、情节和背景事物的描述,而将其中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意义表达了出来。因为,如果作者在写作中,一味只是考虑着“象征”的意义,那么,其文字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就要偏离自然描述或是违背顺理成章的倾诉,从而显出“人为故作”的迁就。
          在勾画理想和美好的未来时,如何能够把解决现实问题及其各种矛盾的出路和方向,都近乎“和谐”的联系起来。其实,这其中“结合”的好坏优劣,才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认知水平和理想所达高度。于此,也就不难区别对待像“文字内容能否引人入胜?”“作品是否需要华美精致的文笔描述?”等等,类似这样一些在写作技巧和运用文字能力方面,原本应该属于判别作品价值的附庸问题。
          文艺理论上有所谓苏联式“批判现实主义”,以及翻译而来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分野。其实,对于批判现实主义,由于人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批判”的辩证内涵,而最多被理解成为“否定、挑剔、贬低现实”的意思,所以,把“批判现实主义”单纯直白地说成“现实主义”或归类“自然主义”,可能更有利于文艺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古典主义”的说法,应理解为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中“精华典籍”的特征指代。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早已经不单纯是古希腊戏剧的代名词,而是包括十九世纪文学狂飙运动及其前期一切富有社会影响作品的综合。事实上,在此类作品中,既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有一些甚至是两者的杂和,甚或就是难于一概而论!而所谓“古典主义”,只是对其成功的人文价值和意义的苟同罢了。
          而今,将文艺作品简单地划分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则近乎抽象、极端地表明了对文艺作品的某种态度和特征认识而已。这样做的“目的”,旨在更好地明确“讲解、分析、研究和说明”以及易于“把握、培养、促进和维护”文艺进步中某些优秀作品的特性。试问:这样一种划分之后,是否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文艺佳品呢?历史上无数辉煌的杰作是否都是屈从了这种理论研究后而创作出来的吗?事实上,一旦有了如此的疑问以后,也就不难发现客观事实究竟如何了。那么,这样一种时常可以见到的抽象概念,其究竟又有何意义呢?其实,只有当人们在理解了“文化进步是以普及而为提高”的观念之下,才能够接受此类抽象化的研究结论,也才能将其貌似“科学”的分类,去作为某些写作者的创作目的和书写方向。
          文艺作品,除了极少数者能够引起极大的社会效应外,大多数的贡献,应在于大众文化情趣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传播。民众鉴赏力及其素养的提高,从宣传和普及的角度上,唯有一种一般性和规律性的探求和发现之后,才能达到积极而有效的结果。所以说,真正的纯文学,或说有一定境界高度、众望所归的艺术佳作,其特征性不应为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所局限,只要其能够表达出作者崇高的而不是狭隘的内心压力和头脑中的困扰,而且是用人们,或说是用时代大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文字构成,并能够取得社会进步意义上的影响和作为。那么,此样的作品足堪称“优秀”的艺术品了。
    2003-10-10草于《霍普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4#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5:3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30 16:33 编辑

    第五十章浅析“现代文学与网络文字”

          《小学月报》1929年第20卷10-12月合刊本,大约是1995年一位朋友相送。当时,应该是读过,因为随笔中曾提到过老舍先生的《二马》,亦源于此。而今,又看了一下这篇小说,却没有找到多少印象着的东西。由此可见,当时亦不过草草翻阅了而已。
          对于这个《小学月报》合刊本,近两月来,每到父母处,尤以夜深和周末时,拿着放大镜对照其中语句段落,都格外仔细地瞧着,确实也从中获得了不少文学见识和知识启发。例如:郑振铎先生的“北、南宋词人”,戴望舒先生译著《小说与唯物史观》,特别是一直想了解的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仅此数篇,读来都引出颇多感慨。
          西方十九、二十世纪文坛上的蜂起潮涌,主要源自“法、英、德、俄、美”,以至于波及“地中海、南美和非洲大陆”。从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尤其当社会动荡起伏不定之际,人性的觉悟无不伴随着文学思潮的活动和跳跃。而在这种文艺繁荣之中,更重要的是涌现出来许许多多被社会民众崇尚和拥戴的艺术闯将。像这样一些艺术创作者,在其地位、威望、作品以及个性品质和行为模样方面,虽然各有千秋、参差不齐,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一位卓有成就者,都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者,甚至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读书匠;更为发人深省的,应是在他们文字中间,无不闪烁着对艺术天性的由衷热爱与执着个性追求的理性光辉。
          在影视艺术出现前后,但凡专业的成名的作家们,每每会用更为精妙华美的笔调和犀利敏锐的目光及其卓而不群而又独出心裁的头脑,通过十万言或百万言的长篇巨著,向世人展示个性才智、思想博大和眼界异样。但在今天,仅就网络文学而言,上万言的著述已很难留住读者目光了,若渴求读者能够反反复复或连续不断地阅读某一作品,并还能够理解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那么,若没有一流的见识或周围评论的引导,像这样一种理想场面,则是甚难再现了。所以,短篇文学,若控制在一万字以内五千字上下,且还能在“思想表达、文字所需和心理承受”三者之间,都达到和谐一致的程度,其应该就是较佳的篇幅。当然,如果能够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一气读罢两万字以上的作品,除了某些个性魅力或整体性猎奇的“投其所好”以及某种偏爱似“如获至宝”样满足之外,其中必定存有一些名副其实的引人入胜的话题。
          无论随笔、散文或小说,于网络论坛出现时,应该力求短小精悍,更应是尽可能用简洁文字涵盖臆欲表达的主要行为体验和人文哲理。文字形象化的目的,旨在务求普通和专业人士,均能理解得“懂”和“通”罢了。
    2003年9月草,同年11月8日整于《槟榔园文学书院》。



    第五十一章扯谈“艺术个性的来由和去向”

          “大抵学人之诗,才人之诗,诗人之诗,文人之诗,各有所长,亦各有流弊;但要酝酿于中,有其自得,而不袭于形貌,不矜于声名,即其所以不朽之质。”---摘自章学诚《韩诗编年笺注书后》
          读闲书多年,除了少数部分的书本是慕名求索而来,而绝大多数的都是随缘而阅。这其中最经常的情况,亦不过就是到书店、图书室或街头小摊上,顺手翻翻看看,只要见到书中能有引起兴趣的内容,也就买下来,即刻读开了。
          自从我自己读书到推荐给朋友书读,以至于书写读书笔记并与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尽管,仅于这样一个过程步骤之中,也不难体会和发现:对于同一样事物,明显存在着多样的看法和不同的个性体会。至于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样化的个性差别和认识不同,究竟是源于作品本身表达上不明确、不清楚造成的呢?还是仅仅在于读者出发点和视野角度上的差别?抑或就是个性认知与思想水平上差距导致的吗?再者,于众多绝不雷同的读书心得体会之中,是否就真实存在有更高明一些的见解和眼光呢?即:在他们中间,是否确实存在着与众不同而且更有能力去挖掘和体会出艺术作品真实价值的见解呢?另外,进一步还想弄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有“高明”眼光及其观点的这些人物,究竟是何等模样?他们的认识又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近读
    《校雠通义》中,其中有一段话,经过思量再三后,禁不住萦绕于耳、隔日不忘了。其书作者章学诚先生如是说:“鄙於读书无他长,子史诸集,颇能一览而得其指归。”此样言语,虽为常见的过谦语和貌似不经意的闲话,但从里面却透出某种至关重要的信息,即:现实生活中,好像确实存在一些人,他们可以有一种很容易与某种书本知识“相互沟通、彼此呼应”的能力,暂且抛开这种能力是如何获得以及究竟怎样培养而来的问题,仅就此种存在着的实事,应是文艺批评得以成型和此类人才得以壮大的客观基础。就是说一个堪称文评家的人,首先在其个人素养上,必须具备此种“一览而得其指归”的能力,也只有自我拥有了此种认知能力和境界层次,才可能有信心和勇气,敞开胸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
          文艺,归根结底应有文艺作品的存在,也只有把作品摆在眼前,才有进一步研讨其形式和内容之利弊得失的可能。于此,不得不提及“文评家”的另一个来源,也是最为常见到的一种情况,这就是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并喜欢聆听他们说话的一个群落,也就是“文艺作品的原创者”,即:作家们。
          人们乐于聆听和坚信艺术创作者或言作家个人“演说”的习气、惯性和社会常识,从文艺批评作为文艺的独立门类而言,其是“对”还是“错”呢?要解决如此疑问,首先又要先明确另外一个问题,即:提问者每每于所提出“文艺批评”问题之际,时常涉及的“文艺批评的目的和方向”何在?进一步亦不难质问,在这里的“文艺批评的目的和方向”和“文艺创作的目的和方向”是否始终一致和统一呢?再者,在它们之间是否又确实存在着差异和不同?
          “文艺批评”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在我个人理解上,大致有两个目的和方向:一是从社会文化的整体角度,应是指出文艺作品的现实意义及其对文艺未来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研究作品的艺术特征,通过探讨其成功或失败、荣耀与萧条的内外因素,借以引导新的个性创作,进而引领大众阅读旨趣。
          从表面看,上述两个目标似乎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产生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出来。但深入分析之后,却会发现其实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那么,又为什么呢?因为现代艺术,单从绘画历史的演变中,不难得出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究竟取决于什么。单就艺术生命力而言,其“价值”在于“要创新”,而且还是“要不断创新”,其个性及其社会性存在“意义”,也就在这种“不断创新的探求和劳作之中”;另外,涉及到艺术“创新”之成功或失败的判定标准,其依据的也必定是“标新立异于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后,所给予艺术繁荣和文明进步上的生命活力或推动作用”。
          毋庸讳言,以往至于今,艺术的“创新”个性特质和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比较起来,即便不总是大相径庭,也惯常必是格格不入的。如何理解这里的“格格不入”呢?对此,又不得不进一步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国家政权和其政权对社会的管理办法和统治机制,即:笼统所言的一般意义上所谓“政治”,其通常存在的“目的”又何在呢?
          中国有句古话“政通人和”。就是说好的“政治”,必是那种行政命令可以畅通无阻,并能够使整个国家自上而下井井有条的政治模式。那么,达到如此理想模样的政治,其外在表象应是“人和”,而其内容实质上,也就应是“和人”。所以,一直以来,凡古代帝王和贤达圣人始终不断地、振振有词地、教人诲己地、经常地要说的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在此,旋即又出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得人心?人心又为何呢?于此,还是中国古人比较实在,不只是说“人心向上”或“人心向善或恶”,而是直言:“人心不足矣!”(人心不知道满足啊!)那么,一旦确认了“人心不足”之后,又要如何去政治呢?于是乎,中国式“封建专制”便堂而皇之出现了,并且还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理所当然及其自然而然的经典风范了。所以说,中国式的封建专制,即使是历经“洋人”之飞扬跋扈、耀武扬威、“三光”政策过后,今天来看,其“封建专制”仍然深入人心,而且还功不可没哩。
          原本在此侃谈艺术中的批评以及艺术创作的方向性问题,竟然又扯落上了政治,似乎人家两者根本不搭界。的确,其两者本来就是不搭界的。由此,才又有了“纯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和象牙之塔”一类的“艺术目的和方向”上的呻吟和呐喊。其实,艺术和政治本是两条路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不过,一般人不会赞同这种认识,他们会这样想:“它们都存在于社会现实中,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政治是保障,艺术只是附庸。”
    既然话题跑到了这里,我在此禁不住还想感慨一下: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东西,何曾只有政治和艺术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散沙顽石,又何尝不也如此。难道也要让花草树木穿上戎装、让飞禽走兽阿谀谦卑、让散沙顽石莺歌燕舞吗?
          是啊!大千世界,姹紫嫣红,琳琅满目,在它们之间不乏天然共性的东西和种种个性化而且给予了人性化的高低、贵贱和尊卑。然而,真正在它们身上堪称存在而又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更多的却正是自然品质上的区别和个性上的不同啊。
    2003年末草于《槟榔园文学书院》。
    2016年5月30日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5#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9:5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31 10:26 编辑

    第五十二章针对“何谓文学”的解答

          “什么是文学呢?那就是政治家的手段,野心家的酷刑。禁锢人的思想就是他们的本意。为学的不知学什么,为文的不知道写什么,他们就会开心;反之,他们就会伤心。那么,我们作为文学爱好者,是应该让他们高兴呢?还是让大多数开心?”(周文宾2003-12-22发表于《槟榔园文学书院》的〈诗文创作评论〉。)
          在上文中,作者所感慨的“文学”,仅是从局部的实在的某一些观念之下的文学作品及其文化现象中得出来的结论。
          何谓“文学”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文学”一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如若依此去理解“文学”的话,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里“艺术”概念的定义,即:“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出处同上)
          阅读过并理解了上述“文学”和“艺术”含义后,是否同时也就解决了“何谓文学”的疑问吗?对此,反正我依然糊涂着,即便随之拿起笔来,依旧会不知道如何下手,反而更不清楚应该如何去创作文学作品或展现似有若无的艺术天分了。因此,自觉得必须要再去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之后,起码明确了文学目的和方向之所在,进而才能执着信念,再去舒展心胸和思想吧。
          那么,什么又是意识形态呢?“意识形态”(解释的出处同上):“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
          看着上面不断涌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词语、概念和定义,我真的想问一句:“这样的解释会明白了什么样子的人啊?又是什么样的人已经被弄得稀里糊涂了呢?”不过,也就在这种溯本求源的解构剖析中,亦不难发现:有一个概念已经出现了,它就是与“艺术”相互并列的“政治”。
          政治不仅是一种概念性理念,也是人类成为社会化的动物后,仿佛不可缺少的有形的管理机制。要想进一步知道:政治机制是在何时以及何以出现?其具体构造成分、分配方式、生生灭灭的因因果果又如何呢?针对类似这样一系列的质疑和困惑,与其去读书查资料,倒不如去看一看每天电视荧屏上的《动物世界》,反而更加通俗易懂。
         我个人就是通过酷爱看电视《动物世界》,从中才更加肯定了:“艺术”不是“政治”天生的附庸,它有自己的物质基础以及广泛而多样化的精神与物质上的效用和功力;它的基本来源和根本趋向,都完全是人性化的;在它“倾诉、赞美、表达、展示”等等的诸多“形式、内容和目的”里面,原本就没有“唯政治服务”的烙印或标记物,即使在过去、今天以及未来,即便人们无时无处都不难发现艺术之中充斥着政治“标记物”的影子和行踪,但那也是后天性和人为的,而且其中极少数可归类艺术性的杰作,即便不能说就是“文明的耻辱”吧,也必将不会总是人文艺术的“最大荣耀”。
          其实,倡导和宣扬艺术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不以我始也不以我终。若根究我个人之所以有如此认识的形成原因,最初是受别林斯基文学评论的启发;再者,于东西方美学和哲学书籍的泛泛阅读之际,从中朦胧着这样一份感觉和认知;再后来,通过学习比较一些针对“纯文艺”“象牙之塔”和“为艺术而艺术”等说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批评文章,才切实看出来“批来批去”无非是让艺术创造者们附属听命于“政治家”的指挥棒,无非就是让艺术品都变成“政治权势”最忠实的奴仆和榜样。
          老舍先生在其《文学概论》里面,对于“纯艺术”曾经有过比较清晰的看法和观点,依法国维克多•雨果为代表的公开宣扬并积极倡导“人道主义”的许多东西方优秀的艺术家们,在他们文学作品和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的言论中,更加清楚地表明了:艺术独立性的价值,并不是为了孤立谁,亦不是为了显示谁的地位优劣,而是为了完美人性社会,更是为了让人类精神和物质世界为达到某种和谐平衡,所必须具有的一股社会力量。
          当国内艺术刊物《大家》公开宣称为“纯文学”服务的时候,一定有人也曾为国内文艺的光明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和热切希望。然而,瞧一下国内文化环境和文艺氛围的现状,即便国内文艺爱好者已经拥有了一份像《大家》一样似乎特别明白“艺术道理”的纯文学刊物,但其把国内文学进步事业,究竟引向了何种境界地步了!
          总之,我始终希望敢所有敢于自称是文学/文艺爱好者的人们,请认真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才是“纯文艺”吧?或者换个比较缜密一些的问法:文艺的“独立地位”究竟意味着一些什么内容和前景状况?
          其实,此处的网友们,若真正弄明白了上述一个艺术“独立性”问题,再回头看楼主的提问和感想,或许热爱文学艺术的她、他和他们,起码走上的将不会仅是某地市县城或区域性的文学道路,而是走向了“世界文学”“世界文化”的光明大道。
    2003年12月23日草于《槟榔园文学书院》。
    2016年5月31日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30 08:14 , Processed in 0.0796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