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发] 时光里的蝴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0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 12:07: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书桌底下的蓝色帆布书包被习题集压得发皱,翻开夹层时飘落半张泛黄的作文纸,1997年的墨水在纸角洇出蝴蝶形状的晕染——那是我小学毕业时在镇作文比赛获奖,黎老师用红笔在文末批注:“这孩子的文字像会飞的蝴蝶。”三十年后的夜班间隙,我对着电子厂宿舍的白炽灯重读这段文字,焊锡的气味还粘在指尖,突然发现时光早已把两个世界缝进了同一个时光:一边是田字格里的文学梦,一边是电路板上的现实路。


    小学毕业那天,我把获奖证书折成纸飞机夹在书包最内层,帆布上的补丁是母亲用旧校服改的,针脚间还留着“好好学习”的刺绣残迹。黎老师的蓝布衫扫过我发梢时,带来油墨香:“上了初中也要多读书,文字能带你去任何地方。”那时的书包里总装着捡来的旧书,扉页的折痕里藏着比课堂更辽阔的世界,连母亲补书包的线脚,都像在为文字编织翅膀。

    初中三年,蓝帆布书包成了移动的文字城堡。数学课下压着从废品站淘来的《初中生作文选》,英语单词本背面写满短句,甚至把历史课本的空白处当成草稿纸,画满小说里的人物。2000年中考前夜,我在书包夹层发现父亲偷偷塞的钢笔,笔帽刻着“前程似锦”,笔尖在作文纸上游走时,突然懂得文字是比分数更自由的存在。

    高中教室的吊扇总在晚自习时发出呻吟,我趴在课桌上写小说,稿纸藏在数学卷下面。班主任没收过三次笔记本,却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你的文字有修理时光的能力。”那年秋天,期中考试分数像块冷硬的焊锡砸在课桌上,我才真正立下“成为文学家”的梦想——那些被红笔圈点的作文、藏在书包夹层的手稿、在宿舍被窝里偷读的《平凡的世界》,早已把文学的种子埋进了青春的褶皱。

    2003年夏,高考成绩单躺在八仙桌角,像片被晒蜷的梧桐叶,我翻出压在箱底的作文本,红笔圈点的句子在闷热里发皱,钢笔尖无意识划过纸页,在“梦想”二字上戳出小洞。

    三叔丢下店铺里的活,大汗淋漓来到我家:“去县城学修手机,手艺傍身比写文章实在。”我把装满高中作文的牛仔书包压在了书桌底下,母亲往我工具箱里塞了本新笔记本:“有空就写,别断了笔。”县城维修店的第一个夏天,热风枪的热气熏得人发昏,我蹲在店门口看着师父给客人换屏,抽屉里总藏着我未写完的小说——铅字与焊点在烈日下并存,就像梦想与现实在抽屉里无声对抗。


    在学校读书时养成的投稿习惯,让我在学徒期间仍常往邮局跑。那天绿色自行车停在店门口,我拆开牛皮纸信封,杂志社的退稿信飘出时,师娘恰好抱着作业本经过:“小桂又收到信啦?”她凑过来看见稿纸上的红笔批注,眼睛一亮:“没想到你写作这么好!我家闺女作文总跑题,以后帮着点拨点拨?”师娘的夸赞让我受宠若惊,也让藏在工具箱底的文学梦悄悄发了芽。

    某个加班修主板的夜晚,师父带着我们去吃夜宵。路灯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摩托车的车灯在街角闪过,照亮他手中的镊子。“以后有啥打算?”师父突然开口,镊子在掌心转了个圈,“像我这样开一辈子店?”我盯着地上的光斑,想起藏在工具箱底的投稿信:“想……像您和师兄一样,开个门市。”师父没接话,望着远处交替闪烁的路灯与车灯:“你看它们都是照亮路的,路灯坏了,车灯能照;车灯熄了,路灯还亮着。人活一世,总能找到自己发光的法子。”

    我盯着他指间的焊锡渍,没听懂这话的意思。直到师娘后来偷偷告诉我,师父早发现我藏在工具箱里的小说稿——原来他不是在说路灯,是在说我工具箱里藏着的另一种光亮。

    2005年春天,我背着工具箱挤上南下的火车,牛仔裤口袋里装着没寄出去的投稿信。深圳华强北的霓虹灯比想象中更亮,却照不亮藏在工牌后面的文学梦。工余时间趴在宿舍床沿写小说,纸笔奔跑的沙沙声惊动了上铺的阿明:“修手机的写文章,跟用烙铁炒菜有啥区别?”他的玩笑让我想起高中课堂上偷偷写的第一个短篇,原来时光早已把“梦想”二字,焊在了流水线的传送带上。


    2010年,智能手机像潮水般淹没了维修店,我的工具箱锁进储物柜,取而代之的是我加入了电子厂流水线行列。某个深夜,我在厂刊上看到自己的散文《书包里的春天》,铅字印在劣质新闻纸上,却让手指微微发颤——那些在维修店学徒时写在笔记本上的句子,那些藏在流水线操作手册里的片段,原来从未被现实的焊锡烫死,只是在时光的褶皱里静静等待。

    电子厂的第5475天,我在更衣间发现女儿的作文本,她用拼音写着“爸爸会修手机,也会写故事”。镜子里的工服映着三十年前的蓝色帆布包,突然明白当年最不该拆开的,是那个在课表里偷偷培育文学梦的自己——当我们用整个青春期追逐“成为作家”的可能,却在成年后用尽余生,寻找藏在书包夹层里的蝴蝶。

    如今我依然背着帆布包上下班,左边口袋装着维修工具清单,右边夹层塞着未完成的小说稿。2025年的春天,我带女儿回到镇小学。此时的黎老师已经退休,却仍能一眼认出当年的文学少年:“是桂×吧?当年坐第一排总把作文本码得比铅笔盒还整齐的桂×?”我慌忙点头。

    她招呼我在坐下,随后问道:“现在还在写吗?”话音未落,瞥见我挎包上印着“华强北电子元件市场”的字样。我摸着拉链上的焊锡渍笑了:“在电子厂流水线焊了二十年主板,不过……”指腹摩挲着书包夹层里的稿纸边缘,“您当年说文字能带你去任何地方,如今总觉得每个元件都像没写完的标点。”

    黎老师突然笑出声,眼角的皱纹弯成当年在黑板上画的引号:“你现在的文字,不就像电子厂流水线上的焊点吗?”她眯起眼睛,语气里带着当年点评作文时的狡黠,“当年你把梦想折成纸飞机,现在该教孩子把焊点排成诗了吧?”


    站在操场梧桐树下,女儿把我的高中手稿折成飞机,纸页划过2003年的高考倒计时与2025年的春风。原来梦想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就像帆布书包与工具箱曾在衣柜里并肩二十年——前者装着高中课堂上的文学觉醒,后者盛着维修店学徒时的现实磨砺,共同缝补着被命运磨出破洞的时光。

    当暮色漫过教学楼的红砖墙,我摸着书包上的补丁,终于懂得:那些年我们急于兑现的梦想,恰恰是成年后最珍贵的锚点。就像母亲缝在红书包上的“好好学习”,就像高中作文本上的红笔批注,都是时光亲手打的绳结,让我们在现实与梦想的双线上,永远能找回最初的自己——那个在高中课桌上写小说的少年,和在电子厂流水线改稿子的大人,在焊枪与键盘的交替声中,终于学会与生活和解的自己。三十年光阴流转,可不同阶段的灵魂却在同一个时空里温柔相遇,无需多余言语,轻声道一句:“别来无恙”,便道尽了岁月深处的深情与释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与梦想和解,释然心中的纠结,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5-11 18:56 , Processed in 0.0899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