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贝小菩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根据《潘金莲外传》500集改写文言文>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5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1#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19:36:11 | 只看该作者
    《潘金莲外传・六十一章》


    李若水之府第,日光透窗而入,洒于室内,光影斑驳。小女千金手持一卷宣纸,其纸洁白若雪,微颤于其手。神色凝重,轻声语之曰:“此乃昨夜前宰相李商英之口叙,儿逐一笔录,复抄于斯纸,家父与宰相命我呈于汝观之。” 潘金莲遂起,双手接过宣纸,目中疑色与期意交织。
    潘金莲返居室,与千金并坐于窗前案几之旁,徐徐展纸,反复诵读李商英之诗词散句。其辞云:“尔乃锐剑一柄,飘飘然纵横于天地之间。性豪爽,恩仇皆快意,为伦理纲常,亦为情丝所绊。具男儿之热血豪情,亦怀女儿之温婉情长,虽为巾帼,不让须眉,任性而为,扭转乾坤,衣袂飘举。尔乃锐剑,热血倾洒,天上人间。” 潘金莲之目久滞于字里行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心内暗忖,今之世风日下,老贼高俅残害忠良,肆无忌惮,如恶疽附于大宋之体。己身恰似此剑,业已出鞘,必与邪恶抗争,然朝纲腐败,忠良势微,处明处而屡遭暗算,奸臣却跋扈嚣张,此诚可悲可叹之局!
    大宋立国百五十年,往昔诗词歌舞,繁华如梦,徽宗墨宝遍陈,《清明上河图》所绘盛世之景犹然在目。然时至今日,碧血之将领难觅,忠臣无人辅弼,昔日辉煌之宋宫,如今仿若危崖断壁,颓势难挽。
    汴京城上,青天白云依旧悠悠,暖风和煦拂面,而朝堂之中,阴云密布,血雨腥风渐起。大宋江山,外呈风调雨顺、山川秀丽之象,内则兵戈扰攘、义军蜂起。天时地利人和尽失,此濒危之朝局,如危桥横亘,救之或毁之,权在百姓。内忧外患若斯,徽宗竟浑然不觉,视江山如纸,肆意涂抹撕扯,岂料国之将倾乎?
    潘金莲正凝思出神,白玲匆匆入内,打断其思绪。白玲面有惶色,急述曰:“昨夜深更,李师师之春香阁现刺客多人,保镖八姐妹与之力战,一死二伤,刺客亦三死五伤,阁中一片杀伐血腥。梁山柴进、戴宗已赴阁查案,吾昨夜于李府周遭巡察,方闻此讯。”
    潘金莲闻之大惊,念及李商英诗句,心内思忖:莫非诗中早有谶语?此乃引蛇出洞、将计就计之策乎?今蛇既出,唯待碧血挥洒矣。诚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未历一难不识一人也!
    潘金莲凭江湖阅历,肃然谓白玲曰:“祸不单行,恶孽难消。今夜必有一场恶战。”
    及夜,月隐于云,偶露清光,洒于李师师后庭院。庭中草木丛生,阴影交错,静谧阴森。俄而,数条黑影飘忽而至,刹那间,刀光剑影闪耀交错,然不闻呼喝之声,唯闻兵器交击铿锵作响,火花四溅,仿若暗夜流星。
    未几,血腥之气弥漫草丛,血已溅于庭园。白玲仗剑而立,身姿矫健敏捷,剑出如龙,转瞬之间,刺毙三贼,其身其剑皆不染血痕,利落干脆,令人咋舌。
    彼时,一贼欲遁,白玲目露寒芒,扬手飞镖射出,正中贼之右腿,贼应声而倒。白玲疾步趋前,举剑欲斩,潘金莲适时启窗高呼:“留活口!”
    楼上室内,烛火明灭,李师师安然坐于榻上,手捧香茗,神色镇定,无惧无畏,仿若周遭血腥杀戮与己无涉。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5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2#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2:5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5-4-21 12:54 编辑

    《潘金莲外传・六十章》

    大宋之盛,唐诗宋韵,然未彻照前路。朝代更迭,多有似者,如流云聚散,循环往复。
    时潘金莲与柴进、戴宗于春叙阁品茶,谋攻高俅府。柴进曰:“高俅祸乱朝纲,吾等当探其府防,能战则战,见机行事。” 潘金莲颔首称善。
    春香阁夜遇刺客,其情骤起,消息传于半城。阁中生意未淡反盛,好奇者皆来探事。众人皆言刺客乃针对李师师,且背后或涉朝廷权力争斗。有识者曰:“奸臣当道,或为奸佞相斗,觊觎皇位。” 百姓议论纷纷,言论自由,诗词歌赋传于民间。
    春夜,李师师卧房烛泪横流,十妹惨死于刺客之手。其年方十六,本为孤女,李师师抚养成人,视如己出。宋徽宗闻之,安抚李师师,曰:“汝养女即朕养女,当厚葬之。” 李师师悲喜交加,面若菊花,美极。
    宋徽宗于宫室静思,知朝廷奸佞与金国勾结,欲乱江山。思借李师师广交人脉,平内乱,招安梁山,以御外敌。密件关乎国之机密,不可外泄。又念金郎女扮男装,武功高强,可保李师师周全。
    春香阁内,柴进、戴宗与潘金莲商议对策。柴进曰:“高俅势大,当速灭刺客,查其背景。” 潘金莲曰:“吾等需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是夜,刺客来犯,柴进、戴宗率梁山兄弟与之战。刺客凶猛,刀光剑影,血溅阶前。春香阁内众人亦奋力抵抗,白玲勇斗刺客,手刃数人。
    刺客首领被擒,柴进问之:“何人指使?” 刺客曰:“高俅也。欲借刺客扰乱梁山,谋逆篡位。”
    宋徽宗闻之,下旨灭刺客,查背后主谋,维护春香阁及诸阁平安。必要时可动用御林军。
    春香阁内,众人商议对策。潘金莲曰:“高俅奸计百出,吾等需小心应对。” 柴进曰:“梁山兄弟定当齐心协力,共破奸贼。”
    宋徽宗又命高俅之谋逆,当速查之。梁山兄弟亦需早做准备,应对奸贼。
    且看江湖风云变幻,英雄侠义,皆为家国。故事精彩,且待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5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3#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2:56:27 | 只看该作者
    潘金莲外传・六十三章》


    春叙阁中,潘金莲于茶道之间,品剑侠之味,思高俅府之策。茶道者,华色蕴藉,一碗茶,一注水,一茶间,生死轮回,复生如昨。
    春阁茶楼,茶香四溢,茶客满座。茶室之内,茶艺精妙,茶妹身姿婀娜,以歌韵、姿态、眉目传情,取悦茶客。或半遮乳峰,或细腰圆臀,或嫩白细腿,引得茶客兴致盎然。茶客但闻茶香,心醉神迷,然茶妹虽调笑,却不逾矩,卖艺不卖身,此乃春叙阁之规。
    潘金莲心忧,茶妹不知其险,头顶魔剑,危机四伏。茶妹之乐,不过虚幻表象,实不知背后暗藏杀机。
    潘氏念及林先生之诗词散句:“一碗茶,一注水,一次次死去,一次次复生。” 此语道尽人生轮回之妙,与茶道之味暗合。人生之路,舍与求,皆在刹那之间,心悟则明,意定则安。
    茶之味,如人生之景,一路盛开,一路拾遗。半盏安暖,半盏清凉,此乃人生之味。林先生品茶而悟,融儒道佛之精华,兼法家之妙,实乃当世之杰。
    潘氏感怀,己之人生,亦如茶之轮回。早隐于佛门,然尘缘未了,浪迹江湖,冤恨炼就肃杀之气。报恩于李师师门下,箭在弦上,朱砂如血。
    窗外烟雨斜阳,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潘金莲心中感慨,江湖之路,险象环生。茶道之味,亦如人生之境,有苦有乐,有悲有喜。
    此时,阳光透窗,照于茶盏。潘金莲举盏饮之,顿感茶道无穷,侠义之心油然而生。其思如泉涌,欲行侠义之事,为江湖除害。
    春叙阁内,茶客不知潘氏之思,依旧沉浸于茶道之乐。然潘氏已决心以茶道为引,行侠义之举,为江湖之正义而战。
    故事精彩,且待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5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4#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2:58:00 | 只看该作者
    《潘金莲外传・六十四章》


    大宋盛时,江湖风云变幻,繁华之下暗藏危机。春香阁夜袭之变,十姐妹折损,潘金莲心忧如焚,决意苦练武功,以御敌患。
    春桃初绽,粉蕊含香,桃林深处,十姐妹随潘金莲至练武场。潘金莲凝眉正色道:“武功之道,唯精唯进,无有止境。江湖浩瀚,强中更有强中手,切不可自满。凡决斗之法,以长击短,以强击弱,心智为要,方可致胜。”
    众姐妹领命,各展身手。或轻身如燕,穿梭桃枝之间;或敏捷似猿,攀越树石之畔。练习之时,有以金镖射雀者,镖出如电,雀羽纷飞;有以利刃斩草者,刀光闪烁,草茎断落。
    夜渐深,星芒微露。忽闻林外有异响,乃歹徒来袭。十姐妹奋起迎敌,然敌势汹汹,众姐妹虽勇而力有不逮。敌以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之策,十姐妹因年幼力弱,武功未精,受创颇重。
    潘金莲见状,心急如焚,奋力击退歹徒。待敌退去,十姐妹伏地痛哭,悲愤交加。潘金莲安抚众人道:“生死有命,仇不可忘。今当务之急,乃苦练武功,以雪此恨。”
    为解困局,潘金莲遂授 “天女散花” 之术。取绣花针一把,置于掌心,运力抛出,针如流星,散落空中,下坠之际,竟能击中数丈之外之雀鸟、游鱼。众姐妹见之惊叹,纷纷效仿。
    正练间,忽有三人从草丛中跃出,击掌狂笑。潘金莲怒目而视,心中警惕顿生。此三人气息不凡,似有备而来。
    为首者朗声道:“久闻春香阁藏龙卧虎,今日特来会会。” 潘金莲冷笑道:“汝等无故滋事,想必有恃无恐。然此地岂容尔等撒野。”
    双方对峙,气氛紧张。十姐妹虽心有惧意,却仍持剑在手,准备迎战。潘金莲目光坚定,心中思忖对策。
    此时,月光洒于桃林,树影斑驳,风起云涌。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十姐妹与来人展开殊死搏斗。姐妹之中,有执剑舞风者,剑花闪烁,似银蛇飞舞;有挥拳踢腿者,身形矫健,如虎豹扑食。然对方实力强劲,且手段狠辣,十姐妹渐渐力不从心。
    潘金莲见势不妙,手持长剑,飞身直入敌阵。她剑若游龙,招招凌厉,每出剑必破敌之要害。众人见之,皆胆寒。
    一番激战,对方渐露败象。为首者见势不妙,欲退走。潘金莲大喝一声:“既来之,安能轻易离去!” 言罢,剑指其咽喉。
    此人惊恐万分,苦苦哀求:“女侠饶命,愿归降献诚。” 潘金莲怒叱道:“若不诚心悔改,定不轻饶。”
    十姐妹围聚过来,众人皆气喘吁吁。经此一役,众人更感江湖之险恶,亦坚定了苦练武功之心。
    此后,春香阁内诸姐妹日夜苦练,武功精进。而潘金莲深知江湖之路漫漫,唯有不断磨砺,方可护众人周全。
    故事至此,暂告一段落,江湖风云变幻,前路未知,且待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5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5#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2:59:41 | 只看该作者
    《潘金莲外传・六十五章》


    大宋盛时,江湖风云变幻,诸事皆有偶然中蕴含必然。凡事皆逃不过有心人,所谓有心人者,能洞察并把握事物之必然性,举一反三,于必然中升华,此乃古人所谓得道也。
    时潘金莲于桃林教诸姐妹练功。其站桩于桃林繁茂处,桃林之中,万朵桃花似笑,如神眷顾;万片桃叶低垂,似注凝望;万条桃枝摇曳,仿若欢迎。且有万只蜜蜂轻吟祝贺,万只蝴蝶飞扑祝运,万只蜻蜓盘舞祝庆。
    潘金莲所散发女体之玉香、桃树之花香与青草之清香,于春光下交融和合。其以意念神功吸聚于丹田与腋下,终年散发独特之体香。又将最精华之晶体聚纳于头部天灵,使意念神功充满能量。
    收气场毕,正于桃树下观赏,忽见一蜘蛛织网。其织网之技精妙,蛛丝纵横,布局巧妙,丝丝入扣,织成一幅硕大之网。未几,一阵逆风拍来,蜘蛛落于空中,随风摇晃,然紧咬蛛丝不肯落地。
    潘金莲遂令姐妹们暂停练功,观蜘蛛织网。风又顺,蜘蛛回于网,不慌不忙游至原作工处。此时距网之圆满尚差一尺之距,蜘蛛欲吐丝完成此功。方欲吐丝,一片树叶落下,击中其身体,蜘蛛又坠于空中。
    蜘蛛灰色之身,毛茸且貌丑,然其织网之巧,实乃天才智慧。其织网之法,圈圈线线、角角棱棱,布局精妙,于自然中尽显数学物理之妙。其细丝轻盈,于丝上爬行如履平地,轻功、平衡、认真、耐力、意志皆非常人所及。
    蜘蛛于风力下又回到网上,游至网之中心,再至作工点,缩短三分之一距离。潘金莲与姐妹们皆瞪目注视,屏气凝神,盼其飞跃吐丝成功。
    一阵顺风拂来,蜘蛛仍不动。借风力织网乃其智能实践,其对风力之测定有超凡智慧。忽一股强风自空中拍落,蜘蛛利用上下角度飞速到达目的地,最后于目标处转一圈,吐丝打结于桃枝。
    潘金莲细观之,见最后一段吐丝为双丝,惊叹其高超智慧。忽灵机一动,悟得一种武艺,可天下无双。遂教姐妹们单手发镖时夹发银针,单手持双器,镖前针后,以击强敌。敌若躲过镖,却不知后有针。
    此时,潘金莲张望四周,见一兔于二十步外草丛中探头探脑。其手一扬,镖针齐发。兔机灵躲避,镖未中,然三根银针击中兔身。
    春风拂来,万朵桃花起舞,姐妹们欢声笑语阵阵。潘金莲于桃林悟得奇功,为姐妹之武功提升又添助力。
    江湖路漫漫,诸姐妹将继续修炼,以应江湖之变。且待后事,再续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5-1 07:58 , Processed in 0.1148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