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江南达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因翰墨画界三泰斗之作略事联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8-4 14: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公勾写水云繁,
  气象峥嵘果万千。
  画史终须精定位,
  勿欺后学愧前贤。
  转帖《江上风帆:陆俨少创造出独具风格的“陆氏云水”》按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以画者言,先生奋起于荆莽终以独立画风为世间认可,吾钦佩且必力挺之。尤以先生与吾竟于前朝后代俱谋食于同一基层单位,其亦缘乎。
  以画艺论者言,此文道是先生乃山水画界古今第一表现水、云之高手,则吾不认同。倘此,以传统“实在勾线工力”论,置故宋王希孟、马远、赵伯驹诸贤于何地;而以现世幻化莫测精彩表现力论之,又置抱石公于何地?
  以常人言,吾理解先生饱尝贫困之苦而后见己画大行其市、由此己囊财源广开之欣慰;同时,亦为先生拘于画商只认其固有模式而不敢再行创造探索终致止步,暗觉遗憾。
  另,作为后学,吾以为先生信笔用框、线直写水云之法因其独创未尝不可;却以意、韵明显皆偏外露而不够深邃乃限制画格,故尔画史只存此一则已,并无跟踵承袭必要。
  原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5f58dc8ed4776612#r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9 11: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谈画艺散论三则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恳请画家弗洛依德为自己作肖像画、并甘愿70余次去其画室做模特这事所联想到——


1、西方赏画对“像”(逼真程度)之观念确已发生巨变。本来,以女王之尊,自己任何既真且美之照片甚或写实性画像,皆可得之。
2、其深层之文化艺术心理已然如此,由衷热爱这种非照片式的真实。
3、成名之艺者的确很“牛”。据记载,这恳请画肖像之事,是女王被拒多次、苦苦坚持六年后才得以进行的。且即使正式被画,也未见受到什么特别的尊崇。须知这是平民对待国王;此等事,或亦只可能出自于立宪后之王国(现代型民主国家自然相类)。
4、肖像主人,或对画艺本身理解并不太深刻,而是出于对“大牌画家”之崇仰,方渴望得其亲手绘制之物。由此亦可见这件独一无二的“原作”,于人于世之珍贵。
5、艺者对社会审美观念有引领权或起着引导作用,举凡未敢自归为“无文不雅”队中之士,不论身份有多尊贵,皆必拱伏其艺。反之,从俗之艺者,则只配受世俗观念之左右。
6、一切之前提,乃这“独创之味”,已然为俗众所接受。
7、既成之艺术风格,其实也不一定得“不断超越自己”。弗洛依德画风,自上世纪60年代成熟以后,就没有过多的改变。诚如其自己所说:“如同我的记忆,我总是在做着相同的事。”


不知读者诸君,还能从中生发出什么别的见解?


注:卢西安·弗洛依德(1922—2011),英国当代最伟大的表现派画家。其祖父即举世闻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关于事情本身,再附带提示一点:长时间基本不动地坐在画家对面任其细细研究与表现,这种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有耐心品尝的哦!








观“怪老头”黄永玉信笔之画思及三二


客观以论:说不上太好,但却有其特色与想法。
斯果称“文事之余”,更乃“狂怪文士文事之余”。
疏狂,文士、艺者之可贵禀赋;旷达亦然。则其化为佳艺,尤需具备天真烂漫淳朴可爱平和中正之心。流于恶搞,无异自毁其艺路。
另,今世每见漫画化之中国画配以“人生箴言”式文字流行。其自然非是不具存世价值,然倘以此本身即称国画表现生活之“正道”,则吾心不予认可,尤其当彼所示人生哲学颇流于玩世不恭甚或消泯正常之认知界限者。


附黄氏恶搞画中尤觉过分者《北方农村厕所》图及《出恭图》链接——


黄永玉《出恭图》:一堆“粪便”值500万?


https://mp.weixin.qq.com/s/KnCXe9AfZsS3Z71NeIquyA


——《北方农村厕所》反映了现实生活吗?确实反映了。但,纳入画艺,真的有趣吗?


——《出恭图》系列,难道不真是世间功成名就者“过度自我膨胀的昏庸症,为自己添了极为丑陋的一笔”?而更甚者却是:世人不去深究名家具体作品的优劣、却甘为这“大师巨匠”舐痈吮痔的恶俗行径!







表演性示以美的进程与结果。主体行为本身似更取胜。
此兼有行为艺术与热抽象绘画这双重内容。尤其以表演者自身美感取得强烈之现场感,势若聆听一现代派音乐会或观听一场表现性之且歌且舞吧。至于画艺本身,则属见仁见智……


——观日本美少女画家小松美羽作画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5382909/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3 11: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发布于云展网的本人电子书,因其审核严苛,不能再展。此又觅得一处平台,弄了个“假全集”今生12卷集之缩小版发布上去。有阅读兴趣的友人,闲来不妨翻着玩玩——

https://flbook.com.cn/c/b4gRPbtxY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7-24 16: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达人谈艺》连载 77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本人谈艺系列长帖之散论部分,此公众号每期视情形依次发布数则。此组文字得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二十余年间陆续写得,故尔篇幅相对较长。
…………………………
·咏事随感·
此生耽于咏事,无论己作或观他人者,久之皆有至深体会:倘非纯粹出自一己真情实感下之生存体验,而只是“从古人来到古人去”、弄它些“现成套语”,即使再“雅”,感觉亦味同嚼蜡;斯诚谓“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也。而反之,纵然一切尽皆来自现实生活及个人感受,但未具诗格,未得诗味,未经呕心沥血之打磨锤炼,只弄些肤浅淡白不成“路数”的“口水话”来,却也是断无法接受的。总之,必须是二者兼顾,一并彰显其优长与特色,方可称许。
——冬园萧索。辗转复驻于兹。略得宁静,趁便将忙中偷闲写下的几句艺文感想贴上。

我家浑酒也优哉!
好下盘中鸭子迈?
吾家浑酒甚堪夸,
可就盘中鸭子吗?
美哉桑葚再生酿,
腊鸭鲜蔬同酌杯。
——以上三联,皆俗生得来同一“适情应景”之句。其一纯粹为大白话、且是川渝土语,不似诗,倒也暗含“律句”诸多讲究。除语义略同于“吗”之“迈”,音韵为“mai-”(阴平声),恰与“哉”字相押,句中其它犹含平仄乃至拗救等“专业技巧”。或谓:一两句土俗话,有这么些“摆杂”么?君不见:当年音乐人如王洛宾、雷振邦辈,所“采风”得来之民谣,在保留原滋原味的“异域乡土”气息外,毕竟也掺和进了不少的“正规乐理”知识,而终致迥别于“呕哑嘲哳”之土人原唱矣。呵呵。
其二略等于其一,唯“土俗味”锐减,似相对宜于“普通话地区”之人接受(倘愿接受这种“日常生活味”的话)。
其三则在坚持“写实”的前提下,同样坚持以所谓“书面诗味之语”来作描述。
比较此三者,其三忠实写出实情,并且相对遵循传统“今体诗”规矩写作,虽亦同含“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之“拗救”关系,但总体说来四平八稳,既没毛病,也说不上什么出彩。其二面向广大地区受众,出语亦算是轻松幽默,然而似乎总觉得“温和”了些,缺乏某种“不凡”的气势。其一则不然,在保留了所有基本之“写实表意”情况下,径直采用“土俗直白到底”的话语,不由分说地道出所想要表达的语义,且是自信满满,先声夺人,朗朗音韵中,楞是有着一种巴渝之地的侃切爽直粗豪气息。
总之,自感此三者对于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来说,显然多少有着一点现实之探究意义,故尔亦即不揣冒昧,将其纳入这“谈艺”文字中。或令高雅之士见笑了。另,达某何以得涉及于此,是因庚子正月“疫困”于家,与国人“共克时艰”……
网络诗词格律检测,巧便之处,固勿论矣。则其“可信”与否,亦受“录入者”或“编程员”水准制约,此事前文已然议之。今却更遇一事:一曰《劝金船》之词谱,例词源于东坡先生,其作自身“上机受测”,依所拟“律令”,居然全不合格。难不成东坡先生倒还不通晓这格律了?非也。这正乃向日吾曾议及过“宽式”与“严式”之别;换言之,东坡此处是将词韵中入声“十六、十七、十八、十九”部拉通以用,而这“谱子”本身,则是依照最严格的样式制定,故尔方有此等情形。所谓“大家率性亦称有理”,当称之欤?而此同时亦即何以词学中每常倒是以些“稍次者”,作为音律示范焉。企盼此事万勿又成“未通达者”巧辩借口,以致漫无边际弄出些“无法无天”全失体例之事来。因而在此重申吾意:习矩,必当从严;果已通达,一般仍以严格自律之;确有无法回避、或无法两全其美之情形下,偶一逾矩,亦未见有何大不可。尤其更须在意者:这自家“弄通此道”,然后“兼用巧器”,才真是“硬道理”。
随附吾依此《劝金船》词牌适时填写之作《因举世疫情心感》检测结果于后。此便即为所谓“严式”之韵法(统一采用“词林正韵”之第十七部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
注:附图1为本词牌体例。2为例词受检标注。3为吾词受检标注。
由“好诗时常改”与“废画三千”两话所想到:
诗可反复改动,乃其最终非以一塌糊涂的修改稿示人;即使间或示之,不过作其说明甚或炫耀耳。且此为“手书时代”事。而“电子档时代”,终成者,又何来“不整洁”之说焉。画(此特指中国画)却不然。其径以“幅面效果”示人,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就算还改动到勉强说得过去,那“艺术感”往往也都大打折扣,所以更多时候,不如舍弃重来。此倒有若演艺,现场过程,始终容不得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至少是不能在“出”时让别人“瞧科”的。唯两者之别,一是公开在人前难逃“明眼”,一是“痕迹俱在铁证如山”。后者已是画艺本身“呈现形式”与“物化”这双重特性所决定,毫无办法的。倘是西画,尤其是其中的油画或水粉画之厚涂法,则又大可缓解及此,甚而至于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完全可以铲掉或彻底遮盖掉原有画面。回头说诗(及词)。其实有一种情况,也同样是不好再作改动的:那就是其中偶有一二自己认可的语句,但其从整体格局看,却已与需要达成的形式感——譬如押韵、平仄、对仗或特殊句式要求等等——严重冲突,确实也就“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改动局部能够解决问题,而是要么干脆重写了。但这个,想要一成不变地将“心仪之句”套入,真已是千艰万难、得不偿失……后边所说这种情况,坦率地说,是咱面对远年旧诗旧词的改动时每每遇见的。真正堪称“痛切体会”呀。所以有时也想到重写。可这又已涉及另一个问题:重写的,还是彼时彼地的真切感受吗?由此看来,即便写诗作词,亦须起始就“搭好架子”;有这基本的“合理框架”在,一切润色加工,乃至调整语式,才皆有可能。——唔,这一时联想到之事,不求完整表述了,“点到为止”罢。
顺带一说:吾辈每于作画之际颇感觉热。此竟说明斯事果若“修练内功”耶?不管怎样罢,看来凡“心血锐指”之举,这人体机能,确是已充分调动起来的。故尔前人议及绘事,乃有“解衣盘礴”之谓也。呵呵。
可染公戒潦草之论有理。其毕生力行之,画作中高妙者可证。而此数帧配图,大都因“勒写”生硬有涉死板。而倘以其论及于他人,对刘海粟,可;对傅抱石、陈子庄,则不妥。又,每闻称其为诗人,总以未得识其佳咏为憾。窃觉凡大家,终非以盛名凌众、而必以实绩服人,方称妙善。
——转微信帖《李可染:对待艺术,潦草是最大的错误》按
昔,普遍训练有素中激发特出天资;今,欲于嗜好者中刻意培养。想法固然非是无理,但文化土壤既已流失,尤因个体浮躁者居多,纵令得能沉心静气者,亦或囿于整体识见。故尔,特出之士,毕竟万难觅一。
——转微信帖《梁实秋·把书法当作是一种艺术来看……》按
尝思:画者孰不愿己作既多且妙,则事实上,其一世作品,概莫出于如下之构成——
1、基础、或谓基干之作。是为其确立人间“品次”之重要部分。相对量大,而存之亦必不至于危及个人声望。倘不够此等级(常态之下乃其学习阶段画作,间有成熟期偶然失误者),便属“废画三千”者矣。此堪存世者,若于“市场型”言之,便流通于世;若于“探索型”言之,即多为存档以供后来之人参考研究。
2、突出之作或经典力作。此为其勉力得来、抑或“灵光闪现”之际偶然得来者。明显高于本人平时一般画作。当为世间藏家所熟悉了解甚或追捧,且非因特殊缘故,已难以落入普通人手中。
3、招牌作品。此当为其一生一世颇有限之存世者。其鲜寡与否,或所至达之精尖程度,同时亦直接彰显作者艺术成就之大小。此通常皆被大众所熟知,甚而至于已然等同于作者自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消说肯定已是极其难得;而如若其原本又属大家之作,便自然而然被视为世间珍品,一般多被供奉于博物馆或专业收藏机构内,基本已与常人无缘。
·不一定真欣赏康字,却于此有所联想…
……
尔可据“主流书观”,蔑视康南海字,却不能无视彼于书道之研识。又譬如倘以“正宗传统西画观”视凡高、塞尚、高更等人之作,亦大可将其摒于“专业”者外。同理,本国画史间,凡真具个人面目者,初时皆被人以左道旁门视之。但铁定不移事实是: 古今中外,艺史终因卓有创见之大师而成立,审美标准,亦由其致新行设定。而无论书、画,凡循常径为艺者,即使得称精妙乃至成其一家,也只在庸常之属。以下者,则结作今之浩大“书画爱好者”阵营,甚至堕入“俗书、行画”队中去矣……
转帖《康有为29岁到70岁的书作》

……………………………

本人谈艺系列长帖之散论部分。此公众号每期视情形依次发布数则。
二十余年间陆续写得,故尔篇幅相对较长。

吾一生所涉艺文事体庞杂。今自度时光金贵,此余生也,唯限致力于中式传统之画、文、诗、书四艺。又忖之,欲将其品透玩深,焉得不立个章法与规矩,或曰须得定下个追求之目标。故尔,在从前所拟翰墨丹青艺事标杆之外,此亦分别将其他三项依序补足。

吾之文事追求

凡有所感,皆立主旨。
涉笔成趣,郁乎文意。

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8-12 10: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09: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达人谈艺》连载 78


本人谈艺系列长帖之散论部分,此公众号每期视情形依次发布数则。此组文字得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二十余年间陆续写得,故尔篇幅相对较长。
——————
吾以今人之身一世溺于传统咏事、尤其近十数载细研斯道且于网络间云游国内大小诗坛,因而略有感思。观今世吟者大貌,多趋左右、或曰激进与固守两方。倘仍以酒、瓶作喻,则前者酒新味异,及至已不似酒而近别的饮料;瓶犹基本存旧型、甚或亦复变异乃至毁弃或滥造之。后者甁、酒俱旧,且唯以此双旧为美,甚者,至所示类乎古代人生况味翻版(实仅如哈哈镜中)。此外,有少数坚持旧瓶装新酒之士,吾自当属其内,并意态格外鲜明。其甁也,嘉其器型完美,色质古艳,故每守其制而用之;即令偶需翻制它用,亦必不致有大差池。而其内盛之酒也,虽仍循古法酿造,却务求今式之醇和新醅,且必具独家之口感,乃迥别于它家甚或纯粹古酒。此数语,当足以喻明当世咏坛大势乎?另,此整体亦只针对专心于饮酒业之士言,至若全不入此行道者,自是不在此论中。
苏、黄、米、蔡,其书名吾人自幼即如雷贯耳。今窃思:蔡,米,或尤堪恃书名;黄,以笔之奇趣胜之;苏,恐更以文名震慑四海,致世人对其书亦拜服。此或即为何以坡仙每自谦其不善书而断不会自曰不善诗文也。
转帖《中国好书法,且看蔡襄这十帖。》
繁简,实则毕竟在其次。要者乃彰显个人“手迹”特性。吾昔尝言: 传统国画相较别国绘画,总体特性凸显,然个体面目模糊。以此,究其实,吾辈画者,一生一世要务,不过力求在必须之画种阈界内,尽可能体现出自我特性罢了。其难,则在于,过或不及,皆非…
另,此道非对抗性技击类,与别国绘画相较,完全不同于武术与拳击,必涉及“实战”之“有效”与否,却似真可理直气壮强调其独特属性,从而与他人共存共荣的。
转帖《简约之美,方显中国画精髓》
宾翁,吾国艺史间不世出之画者。其令吾国绘画主科山水,由既往“整体风格凸显而个人面目模糊”状态彻底改变。然新范又成,从者无数。计大半世纪来,凡山水画界重笔墨、尤其重墨法者,鲜有不被覆于其浓荫之下。故尔,于此大势间再呈己貌,斯仼也,实称今世画者所临重中之重。吾愿与九州同仁共勉之。
另,此帖所归纳总结之宾翁技法较详尽,有助于后学之人研习。唯幸休致胶柱鼓瑟!
转帖《黄宾虹作画的步骤方法及“五笔七墨”法》
少时学技,中年入境,老来贯道,画者所欲。纵观普世,技熟者众,精湛已鲜;入境盖寡,殊可称贺。贯道近神,凤毛鳞角。何以缘遇?内外协力,融汇乃通。统于识见,毕之心胆。行迹化之,一灵自在。我为何物,与道合矣!
帖中选附宾翁之作,实则皆远非其代表。另,宾翁晩年贯道画作,挟境藏技,其浑茫与天地同体之概,确为后世难以逾越之标杆。今之山水画者,其画不能不学;然,溺之,则必“死”。盖巨树荫下,它木倘非抽枝冲出浓影迎接阳光,断难存其生路。此,吾辈研习翁作近五十载之至深体会也。
转帖《中国书画的三重境界:技、境、道,你到了哪重?》
钱松岩,被自己“创新观念”所误的大家。相较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画的确予人以清风扑面之感;而置于整个中国现代山水画发展之坐标系上看,其作则无异进入、至少是趋向某种假大空境界。将其与前后不远、皆倡创新之傅抱石、李可染、石鲁连同巴渝画家李文信等人参照,这感觉格外明显。
转帖《如此山水,气贯长虹耶!猜猜这位一代宗师是谁?》
石涛上人,画艺借古开今,雄视百代。绘史存,则其不能不存矣。其书恣意纵横,异趣偶生,终犹以率性取胜。其诗或亦可称想象独特,出语奇崛,然毕竟非同专工,不唯形式感相对欠缺,一看即知未予精研细究,且是直观感觉,亦不够上口。固属绘史间常见之画者题咏也,比诸“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王摩诘,其诗艺确乎非是同一量级。当然,或此亦为达某对青史间“天才橫溢级大家”求全之责也。
转帖《细读石涛笔下禽鸟异兽图及其题诗》
同为桂林山水,就能比?二者真有可比性么?坦言之,白山水,差的不是十里百里……当然啰,或也有人觉得白山水还更清秀漂亮一些。
实际可比的也只本身作画题材与材质罢了。
转帖《欣赏名家李可染和白雪石画漓江》
傅公毒目毒舌,论艺直戳本质。此所议,现代国画唯齐、黄至极巅,看似绝对,非无道理。又曰:惜齐读书少。由此逻辑,读书与艺创,已非密不可分。然未及潘(天寿),堪存疑。贬张,或则傅公去时,张艺亦如吾向言,尚未真得蜕变成熟也。议吴,肯定之外,亦颇识彼弊病。而评刘,痛快且中肯。凡事敢说透却不至说过,方称之真识者矣!唯议石(涛僧)语,吾意,其本已与现代国画不处同一评价体系。理由日后可见吾著《古今中国画辨》。另,吴为新旧中国画交界期人物,却可当别论。至若溥、吴(湖帆),虽今人,画实为古之余绪耳。
转帖《傅雷|齐白石读书太少,吴昌硕流弊是干枯,刘海粟从未下过真功夫,张大千是另一路投机分子……》
人间“写好字”者甚多。有好多?虽不及恒河沙数,却不亚于过江之鲫。有多好?好得跟印刷体或电脑字库中的差不离。吾见之,每于大众喝彩声中默然嗟叹而已……就像现今观美女:一色的标准脸谱,以一可知千万,千万犹归之于一。呵呵呵呵……
转帖《写字太俗病在结构,这样写字清雅多了!》
“馆阁体”。大一统方式对才情的戗害……
师匠严守行业规矩致认知僵化;文人游戏式书法过火乃导致对书艺本身的悖弃。唯循基本法度而不胶着于是,藉才华以仼性情优游四海八荒,方得真艺趣……
画道殊可类比。“馆阁体”,画艺中本朝“全展派”标准,西式“学院”、“沙龙”、“画廊”流弊也。无边仼性亦可摧毁画艺本身,相信凡有目者皆共识。何乃真画,不亦识之?
转帖《谈“匠气”》
我们凭什么记住石涛?说到底,仍是其对之前“正统山水”的“偏离”。若论画面的“完整精美规范”,宋画,——特别是李成、范宽、李唐等人之作,岂又在其之下?唯其才华洋溢、恣肆纵横、正奇交变、出人意表之内外特色,方使之在彼巨匠阵中脱颖而出,达于九霄,如煜煜大星俯临艺海以光耀千春……
无论中西画艺,皆极讲究个人面目特出。而此则又断非是单纯“玩怪”,却必须在“不觉”之间,便使画者“个体生命密码”,尽数有效地“灌注”进其画中。
转帖《我们凭什么记住他——石涛》
彰显所谓“写实能力”的同时,亦暴露其内在感染力的贫乏。形式造作、生机死灭,是当代主流写实油画的通病。“《自我迷失》”,这标题倒有点意思。
转帖《李贵君:多看好画,才能欣赏油画之妙!》
碎片化阅读时代,接受一般资讯之外,即使所读原本已多为正规书籍类,但吾辈仍坚持较长时间的大部头阅读(虽断断续续)。近来以一年有余之时,将《静静的顿河》重又通读一遍(且比较性地研读古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以鉴识不同写作方法)。其超乎寻常的宏大叙事与不少无以伦比的精彩细节描写,仍令此心有如青年时期般再三暗自赞叹。劲赏之余,亦寻思久已想到的一点:彼在世间文学史上,究竟因甚,竟会“左右通吃”(既获诺奖又获“斯奖”)?终于品咂出一点儿意味:左方首肯,是因其客观反映出彼时彼地所谓“历史之必然”;而右方认同,则是其真切精当地表达出所谓“巨象前行”之步武下,有知有觉之鲜活弱小生灵,生之灵动美好,与死之惨烈无奈……有这新认知,此轮阅读,亦不枉矣!
又及:长以中外艺文“经典中之经典”滋养己心,乃力拒被当世风习所同化……
虚心认真体会古法。所谓八面出锋者即此:纵然软破之毫在手亦笔锋挺健,否则就算持握硬束新翰,亦然徒留得肉虫爬行之痕于纸面。运笔,实则全在于能巧借柔毫那一丁点儿微弱弹性,凝神运气,一下子“做出”坚劲有形之所谓“笔触”来也。想来又如善使枪者若赵子龙、岳鹏举然,虽只竹篙在手,也必定会舞弄得个出神入化,人鬼莫测……
转帖《别小看古人书法中的“小动作”,可能对你大有裨益!》
身为物理教授,玩艺不仅入道且堪圈点;
心存本真追寻,人生何止耽美乃至近仙……
转帖《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是画画让我活到了105岁》(“猫王”孙菊生)
昨临睡前于手机内觉时文无甚可观,遂于夜窗昏灯之下,ipad内同时打开《瓦尔登湖》、《脂评石头记》、《伊豆的舞女》与《苏轼词全集》这四部古今中外经典,切换着比较研读或浏览。目的自然仍是为保持这厢的纯正艺文感觉连同思索其文笔应用之异同(或曰异曲同工)。毫末体会,唯心可知。另亦微觉,无论多大名头下之作,也非是尽善尽美,可商榷(人或可视为挑剔)处,总是存在的,虽则其终是瑕不掩瑜,这尤其是在苏集内感觉明显。盖其确有不少词作,似真有“恃才马虎”之感也。看来“名作”与“名人之作”的区别,即在于斯。而客观以言,吾人已不至于凡见大名头则仰视,此亦为些微因素。夜深之感,朝来补记。
又:还是此公(王摩诘)之作,集内信手翻开一篇犹属往来应酬者,感觉都是写得相当认真……难怪《红楼梦》中借林黛玉教香菱学诗之口,力推当首学此公也。
·庚子冬晨·
试比较此文、绘二艺:
格律诗词 & 传统西画
正如单可见物体外轮廓线,却不得见其内部体面转折、光影关系、线条或笔触走向等等,不足以语空间绘画造型(首先以素描立论,彩画更另加上色彩变幻规律)而只堪作平面描绘;倘唯可知篇章字数及每句短长并仿佛合音约略顺口,却不识通篇文辞之韵部、平仄、粘对、偶句、引领、拗救与整个起、承、转、合关系,便不足以称诗号词,而即只可谓之“打油”矣。又,或谓:一切体面转折、光影关系、线条或笔触走向(另包括色彩感)等等尽皆合理合辙,即“好画”欤?吾曰:非。君不见诸如“专业院校作业”或“高考画卷”者乎?真画艺,必还需另具敏锐心思加以感觉、想象、创造,尤其是得以形成独具风格之视觉标识。同理,基本字句框架内,通篇文辞之韵部、平仄、粘对、偶句、引领、拗救与整个起、承、转、合关系尽皆合理合辙,亦不足以谓之“好诗妙词”,照样还得另具才情艺思、敏感心性连同迥别于人的遣辞用语技巧,乃亦得成其独特之风貌与深湛内蕴。此其即为“合格”与“佳妙”之区别也。学之者,首求合格,再觅佳妙,方不致“未学爬先学走”或建得“空中楼阁”(必摔跌或必致跨塌);然同时又必须警惕被过多“条框”束缚而致所作一概四平八稳、没甚个性特征可言。
吾此何以将传统西画与本国格律诗词对举,实皆因这二者方称内在“讲究”特别严格。至若中国画本身,吾不妨与吾国诗体之“古风”对举之;而近现代西画,则径直与“自由体诗”对举。相信凡对此诸艺有所了解之士,皆明此“可意会而难言传”之所寓也。
附记:因“&”(读音“z'da”[“泽达”]),与“vs”通常表示“对垒”不同,略近于表示“and”即“和 ”的意思却又不尽一致,感觉暗含“对举”之意,故尔乃用于本标题。

……………………………
吾一生所涉艺文事体庞杂。今自度时光金贵,此余生也,唯限致力于中式传统之画、文、诗、书四艺。又忖之,欲将其品透玩深,焉得不立个章法与规矩,或曰须得定下个追求之目标。故尔,在从前所拟翰墨丹青艺事标杆之外,此亦分别将其他三项依序补足。

吾之文事追求

凡有所感,皆立主旨。
涉笔成趣,郁乎文意。

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15: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先生高赞。冬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18 10:53 , Processed in 0.0879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