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杂谈笔录》(修订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9:29:4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二章夜读梁漱溟《朝话:人生的省悟》
      
       日持单位所发购书卷(面值100元/张),到泉城路新华书店,又添了五十余元,购得数书。其中,自选两本,即:梁漱溟先生《朝话:人生的省悟》和新版(美国)房龙著《房龙地理》;其它,一为妻子所用新版《汉英辞典》,另为女儿学习用书。
       
      关于梁漱溟先生,最初的了解是在读习文化革命史料时,其后于冯友兰先生回忆录和其它相关哲学类话题的国内著述中间,亦偶有发现。
       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新中国“反右”起因中间梁、毛公开口角。之后,中国知识分子“臭老九”的绰号以及新中国知识分子始终飘忽不定的运命,甚或都可从这样一段故事里面,探个究竟出来。
       在山东方言中,尤以胶东大部为著,所谓“朝(chao)话”,或直言或背地里讲“某某或谁谁‘朝(chao)吧’”时,其话语本意是在映射,某人在说话办事上“特别傻、缺心眼、不动脑子”,甚至就是有“精神疾患”的嫌疑。
       在书店购书中,当看到在梁漱溟先生著述的“书名、标题”之上,竟然刻意凸显着“朝话”二字之际,不仅为之一怔。随即,因晓得此书作者为哲学大家,故于转念之间,禁不住油然起敬,并在心里暗自嘀咕起来:“真不愧为哲学大家啊!把时常混涩、难解、抽象的哲学语言,用一种通俗自愚似的话语,来转达世人……如此敢于自曝己丑、甘揭己短的作派,往往正是大智慧者,通达自信的表现哩!”
       
       夜读《朝话:人生的省悟》之首篇“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一文,从中也大致弄懂了其人其书所要讲的内容梗概,并联想起以往读民国书籍之际,相关梁漱溟先生的一些趣闻,以及多年以来关于其人其事的一些困扰和疑惑的话题。
       许久以前曾看到过一段资料,其中大致在讲,于民国时期,梁漱溟先生曾在山东(大概在现今聊城临清附近)搞教育试点,而梁漱溟先生在他自己的实验王国之中,却仿若古代帝王一般,每日凌晨利用早会时机,来发表类似“圣旨“样的演讲。尽管涉及此类史料的出处及其作者,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但对于这样一桩往事,我至今印象特别深刻。究其原因,一者,在务实保守的中国,竟然还曾出现过像圣西门、傅立叶那样的空想社会活动家,其不但敢于公开自我“理想国”式的憧憬和构图,并且还勇于为自我“乌托邦”梦想付诸社会实践。其实,仅仅这样一个事件本身,就足以让人们刮目相看和肃然起敬了;再者,对于梁漱溟先生在类似先锋样式社会实践之中,却搞了一种复古/复辟君主帝王体制式的模样做派。于是乎,对于梁漱溟式的教育实践活动,骤然让我失去了进一步深思或探究下去的情绪。正因为上面两点因素,对于该桩史料故事,留下来的只有一份心存芥蒂的耿耿于怀罢了。
        此刻,阅读梁漱溟先生自己对其“朝会”的解释和说明,仅是一段关于黎明早会的情景描绘,却一改往岁直觉不良的印记,甚或令我怦然心动,并涌出一份跃跃欲试的冲动了。
       “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的感觉心底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摘自《朝话:人生的省悟》梁漱溟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P.1-2。)
       大哉!梁漱溟。   
       呜呼!责任,且视为“自身责任之重大”也。
    (2005年11月20日之日记整理。2015年11月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9:53:2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三章也谈“子曰”

    办公室窗前的玉兰树,厚重的花儿接二连三地开着。但总不是在江南,既没有沁人心脾的香气,也见不到争齐斗艳的绚烂。到不如树下的那一簇簇不知名的小黄花,不经意之间已经连接成了一片,掩映着周围偶见的绿色,格外醒目起来。  
    春天的魅力,在我最喜欢的,正是这万物初发生芽的时刻。因为一旦生发,随之繁荣、盎然的景象,也就仅是个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了。在远近的生活里,多少想象和渴望的事实,就在于没有这初春的萌动和吐蕾的温馨啊!  
    网络上书写文字的得失利弊,尽管褒贬不一,但自我在审视和思考之间,心态逐渐趋于平和。眼下,对科室季度考核工作,忙忙活活之中,却总也见不到成效!反而不如间歇时,用“键盘”抄录着《论语》,能从中觅得点滴儒学菁华。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仅就上述之语义,可见出孔子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之下,孜孜以求显、求立、求作为之间,其自我心理和志向所途经的历程与感悟。其实,即便在今天,若有如此理想与志向并敢于不懈努力和思索的人,一样不难从中引起沟通和共鸣。“人心不古”由此也可见一斑。
      
    对于孔子文章话语之中的训示和教导,如果仅仅当作一个学者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特别有利于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立性思考;如果视其为“教义”,并当成了不能违背的金科玉律,则不仅害己,尤其害人。因为,“子曰”中涉及多方位、诸层次的思想观念和一般性认知,甚至有一些就是对其自身或社会矛盾现象和问题的不成熟地诘问,甚至就是“想当然”的解答。例如: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但在不同的场合,或是针对某些人,却又谆谆教诲着“讷于言而敏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  
    事实上,就孔子自身来讲,言之所出,必有真情实在。但后世之人,尤其将孔子奉为圣人和“天师”之后,“子曰”者蜕变成了“神话”和“圣旨”一般。而类似这样一种做法,对于“子曰”话语词意中所揭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不是增光添 ,反而误入歧途,甚至每况愈下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此类语录丝语,说起来都很简单,单言用得好并落实到实处,已经是不容易了,若还要上升到“活学活用”的程度,也就更难!所以,“孔孟之道”在中国的命运,毁誉参半权且不说,大起大落又在何时啊?!
    (2003年3月末草于济南。2014年8月9日星期六整。2015年2月11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1:01:4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四章也谈“自学、教育和成才”

    工作闲聊之余,于办公电脑上键录着《论语》。于句读琢磨之中,愈发觉得孔子的伟大。仅仅一本《论语》,其思虑、质疑和解说的问题,于“博大精深”之间,已达“出神入化”境地,尤其针对诸多玄妙话题的应答,正所谓“深入浅出”之语言和思想典范。
    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日常生活中,所谓“自学成才”,为什么能成为历朝历代都“倍加关注”的社会话题呢?孔夫子此语,正是相关这一社会惯常现象的最好说道。  
    所谓系统教育,尤其历经“大学”,也就是所谓“经院”系统学习,除了能够从中看到和学到如何提高自我专业技能的方法/方式外,主要还是从中可以认知某些学科或某一专业领域的规范化思想、知识、学说和理论。然而,就某一个人而言,对于如何看待世间万物?如何做人立世?如何成为“立言、立德、立行”的社会有用人才?……诸如此类,凡涉及到某一个人,相关其世界观或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问题。深入而全面分析之,确乎并不在于某某人或其人物,必是曾受教于洋洋数万万言的宏篇大论,或接受了拥高徒具权威的名师指点,或就读于悠久历史文化灿烂的国内外名校等等,反而在多数情况下,其根本却在于“如何能够使某个人真正自觉意识到人世间一个人或众生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一个往往是在突然之间,才能够真“明白”,或说需要真“颖悟”的问题上面。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或说在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之中,如何能够使一个人,或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去“颖悟”和变“明白”的法门?其实,通常的“系统教育”,也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一条途径、一种办法,而其“必由之路”中的“学习”途径,则在方法、方式和规矩方圆上,恰恰像是空间两点之间的连线一样,一定存有许许多多通途和轨迹。虽然,这些轨道在距离和时间长短不同,但其结果和目的上,却经常是一样的。关于这后一层意思,且不说在一些特殊艺术才能方面,仅就某些“新型专业”才干来讲,通过泛泛读书、闲暇思问和生活体察,甚或直言,仅凭在生活实践中“自学”,都一样可以等同与,甚或超越了“系统学校教育”,可以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就这样一些鲜活实例,在历史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乏见到,暂不举例说明了。由此,也不难预见,未来仍将亦然。  
    针对一个人如何能够摆脱某些现实存在的困惑,得以达到思想头脑“颖悟”和“明白”的话题。对此,在宗教文化里面,确实有着更多元化的探讨和深究,而在他们中间,有些方法也是证明行之有效的,例如:在中国佛教界,所谓“南禅”“北宗”,在如何步入“悟”的法门时,就有“顿悟”和“苦修”上的差别。相关这一方面的思辨和哲理,起码在世界的东方诸国文化中,对于俗世生活一直以来颇具影响。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实上,在今天,即便没有了那个“活灵活现”的师傅,仅是借助现有信息材料和通讯工具,而去找寻一个或十个八个用一句话都概括不过来的真才实学样“师傅”,并使其引领自我“入门”,以至于彻底“悟道”,进而发展成为真正明了这样行为和结果的引导者。如此推论,付诸实践,并取得显著业绩,都已经根本不再成为问题了。然而,这其中存有的真正问题,只在于像这一类人或人群有无这个“本心”,或说在于有无这样一种“思路”。
    就人类社会化群体生活而言,在上述话题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在“悟”了以后的那个人或言人物,究竟成“仙”还是为“佛”呢?或问:“悟”了他或她,是去“传经送宝”还是在“装神弄鬼”呢?甚或有的是否还会放手干起了其它不尴不尬的勾当了呢?类似这样一些似乎只是相关个人业绩的问题,其本质就是“成人”问题,也就是“一个人一生要做怎样一种人?”这样一个涉及个体生命存在价值及其意义的问题吧。
    关于学校教育,特别在“育人”方面,少儿时期,尤其是儿童时的家庭熏陶和普及学习阶段,应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至于大学教育,除了特殊专业领域外(尤其“高科技型”),大部分院校学习,应该成为“知之”和“好之”者自由出入的场所,而不应成为制造“文凭”的工厂,尤其在社会管理机制上,不应把“学历”和“学位”规定成了“量材取能”的绝对化标尺。在此,暂不探究“造文凭、假学历”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层因由,仅是针对“学历”“学位”客观局限性而言。因为,时至于今,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部分人,由于没有相应“学历”和“学位”,他/她或他们羞于和怯于,也可讲受到世俗蔑视或就是政策上限制,来从事某些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样行为的工作或事业。如果在一个现代化文明程度较高社会里,像这样一类人,他们或者会一如既往地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或者干脆放弃所求及举止,或是一味摸索前行而我行我素。总之,无论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生存方式,也不管其具体结局会怎么样,在一种理想化氛围之下,他/她或他们起码在心理上和社会生活中都不应该再有太多个性之外的负担和压力。然而,在我们现实当中,由于有种种“仕之梦”“教之理”和“法之规”以及“策之限”,于是乎,远近拥有现代高等教育的头脑和学问者,可以将书本“倒背如流”,或自诩“过目不忘”;可以举重若轻地“引经据典”,且经常“如数家珍”;可以沾沾自喜着“金榜题名”,更乐于“衣锦还乡”;可以把玩回味着“光自己宗、耀自己祖”的“功成名就”;更可以有事没事偷着乐“朝闻道,喜死足矣”,或公然于“明镜高悬”的横匾之下,干得却是“不仁不义”“不廉不洁”“不尴不尬”的勾当,甚至满足于“呼风唤雨”“专横跋扈”“装腔作势”的自在张扬……是的,不仅如此,他/她或他们更可以不知道或装作不知道,甚至无须知道和不想去知道:像“人道主义、民主思想、自由精神”等近代文化理念,对于自我人格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为何拥有“弥足珍贵”的理性光辉及真理伟岸。
    改革开放后的“高等教育”,仅就八十年代来说,经历过来的人们应该清楚:迈过了“高考”独木桥、铁蒺藜之后,在里面究竟学到了些什么东西。无庸讳言,一个人智商不需要很高,只要有时间、有机会、耐得了性子,并且还能够吃苦耐劳地努力读习考试资料,依此去拥有所谓“经院派”学子模样或就是那份样子的说道词,都决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难事。
    的确,无论在哪一行当“立足”,达到“知之”和“好之”的地步,原本就不难,而难在“乐之”和“为之”。如果说,一个人从晦暗无知、懵懵懂懂到“知之”和“好之”,须有“顿悟”上的转机。那么,由“知之”和“好之”再到“乐之”的升华,应属于“殊途同归”的层面了。所以说,若是在这一层面上“有为、无为、何样作为”,尤其一些在意向上立志有“大作为”者,其中必然无法逃避个性品质和思想能力上所瞄准的“楷模”“榜样”性问题。而正是在这里面的问题,不但会有更多,并且也会更加复杂和繁琐。关于这后一层的事理,还是留给能说会道的专家或学者们,去畅谈和“唱响”吧。
    (2003年4月草。2010年3月修。2014年4月9日整于济南。2015年11月10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0:02:1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五章由“训诂”看“人格”

      [训诂]:对古书字句的解释(见《现代汉语词典》)。
    为何华夏大地历朝历代,仅是针对《论语》,凡名流大家一直不厌其烦地对“原文”进行解释,并对其“解释”进行再解释呢?大概这里面有很主要一点原因,就是语言文字有一个“时效”问题,即:在某段时期内关于一些“字词句式”的理解,也就是于社会脑力认知能力所达成共识水平上,存在着前后有别、内外有别、彼此有别等程度上差距。
    其实,上述关于文学作品“字词文句”理解和认识中的有“别”,也就是所谓文化“语境”问题,也可说成是社会“氛围”所致,甚至仅仅是一个“学术水平”而已;或许,进一步还可以说,在学术领域内部,这里面的“别”就不应该任由其存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间,每每给人们一种印象,我们周围始终都有“趾高气昂”而且“永远伟大”的人物存在着。那么,处于如此君临上界、高屋建瓴、乐观向上的现实景观之中,人世间还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惑和问题呢?
      中国人文历史,说5000年也好,讲3000年也罢。总之,经“春秋”“战国”厉炼,赶到了“秦汉”之际,足以堪称达到了“博大精深”境界,随后之时代,从人品到学问,似乎越来越“愚钝”:做人,可以不去孝敬尚能吃饭穿衣的父母,但不能不避讳,甚至更加谨小慎微地“尊崇”死去的神仙皇帝;做学问,更是越来越“糙”,甚至都公然用“大白话”来讲解圣人之“言”了。
      今晨正在想,昨晚中央十频道《读书时间》里夹叙夹议在论说孔子和《论语》的电视节目上面,那些现代大学问和当下能人们,用其个性化智慧能力,一再“白话”的古今文化信息,窃以为,不应该仅视为私下性闲聊似的“训诂”吧?由此,也让我想到许多问题,别的疑惑和感慨先放在一边,单是该栏目播放中间,特邀嘉宾顺口说出来的下面两句话,权且在此闲扯一番相关古今“人格”的话题。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已经被视为“子曰”精华了。就这一点知识,按说无须再通过上述电视节目强化传播,人们也不难感知并领会在这一话语中蕴含的道德真理。然而由此话题,尚若再进一步质疑或诘问,就不清楚究竟应该向谁讨教了?!
    就在当下我们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指电视节目所达水平)思想认识之中,是否也应该达成这样一种一般性的共识和道德底线呢?也就是说,我们社会是否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宣扬、宣教和倡导,自孔老夫子以来的一种社会信念和人格情调,即:坦荡荡的才是“君子”,“君子”应该就是坦荡荡的,而“小人”亦可类推而知之。
    关于上世纪英国文学家威廉•毛姆,他是否必定就是说过“他人是狼”的萨特之“存在主义”的忠实信徒呢?对此,起码我自己始终都没有搞得十分清楚!但是,就在昨晚电视节目中的某学者,在其引经据典而高谈阔论之间,却很突兀地引用了萨特这样一句话,并借以解说其个人所认知的英国文学家威廉•毛姆的人格特征。
    关于“他人是狼”这句话,是否就是萨特的原话?或“他人是狼”仅仅是当代学者“大白话”解说存在主义吧?对此,起码在昨晚上,我至始至终不但没听清楚关于此话的具体出处,甚至其借用此话所意欲“训诂”的问题,却也愈发让我糊涂起来了。因为,在我以往学习中间,尚且晓得一点,也就是他们热谈的这个威廉•毛姆,在其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傅惟慈译)中借男主人公嘴巴,曾经讲出来过这样一句话,而且恰巧正是这样一句话,曾经对我有过认识上“颖悟”般的强大冲击,他说:
      “(我)总认为人的性格是单纯统一的……还未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卑陋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月亮和六便士》傅惟慈译本,P.76。)
      另外,在过去于网络上议论乔伊斯《尤利西斯》时,我曾引用过这样一段话:“……乔伊斯谈其《尤利西斯》:他欣赏荷马的尤利西斯,主要因为这个人物是一个全面的人,既是儿子,又是丈夫、父亲,同时也是朋友、战友、领袖。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可是在战场上,对敌人却又比谁都坚决(乔伊斯不喜欢流血斗争,但是赞成精神上的不屈不挠。);他不但在战斗中足智多谋,而且善于创造发明,又有艺术气质。他的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不妨碍它成为一个全面的人,一个好人。这样全面的人,在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福楼拜、托尔斯泰等等的名著中都找不到,在整个文学领域里是难能可贵的。而他(乔伊斯)就决心创造这样一个现代人。”(原文可能见于《世界文学》第一期,P.232。)
      引用上面这两段文字,想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在此想说明的就是,如果我们今天的人文思就应该刻意去和国际接轨,尤其还要走在时代前列。那么,我们的国民,尤其那些自认为可以堪称学者的名人大家们,其自身首先应该弄清楚,并主动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1、是否应该大张旗鼓地探讨理论和现实性问题?
    2、是否应该旗帜鲜明地区别对待理论人格和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问题?
    3、“非此即彼”的人性认识和社会现象,尤其是思想理论的根由及其危害之所在。
      如果像上述一类“毛姆颖悟”和“乔伊斯清醒”样式的复合型人性化个人,在廿一世纪之前西方名人大家的艺术作品中,也就少有发现和宣扬的话。那么,这种复合型/复杂样子的个性和人物,尤其是如此全面的人格理解和人类认知,在中国的过去和今天,尤其是在孔子学说里面,也就更加难难以有所发现和有过揭示,即便在华夏古人先贤中间真的曾有过类似的语言形象,若实话实说,以我个人见识,单凭华夏民族以往文化信仰和人物尊崇,也只可能是偶尔地留下过点滴印象而已。
    当下,在国内文化水平和认知高度层面,已经把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过且已死亡恒久的人间皇帝,通过高科技手段下的书籍、刊物、报章和荧幕影像等传媒手段,在不单单是描画的有血有肉、七情六欲都十足饱满之后,仍然还觉得“真实”的不够扎实,进而还要更加格外地浓墨重 ,而且是十万分用心地特别点缀上可以任意飞檐走壁、穿越时空般的伟大和自在。同样,在生活现实中,但凡是一名“位高权重”者,则一定要“伟大”的就连“贪赃枉法”,亦可以“视而不见”,甚至就是奢侈糜烂、强奸民意,都是有着非同一般的雄心大略和远见卓识。然而,此类人物一旦“失去大宝”或成为卑鄙残酷、祸国殃民的罪人之际,那么,一夜之间他们即便就是确有“敬天畏地、孝敬父母、爱恋妻幼”之人性常情,也即刻被视为“悻悻假惺惺”的伪善和诡诈,甚至于大街小巷、家庭单位和举国上下,即刻就会伴随着舆论传媒奔泻出来的同仇敌忾之气势,用势必让他们一“丑”万年远远不足以渲泻华夏民族之义愤胸怀,还必须要再踏上亿万只脚,才能显现出中华儿女特有的人文气概和道德豪迈。
    呜呼!睁睁眼吧。
    帮帮忙!有点真实玩意儿好不好?!
    (2003年6月22日跟贴于《思想之约》。2014年9月修。2015年11月11日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0:12:19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5-11-12 16:26 编辑 [/i]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六章《孟子》之“水性”哲学

    偶然,拿起枕边《孟子》一书,顺手翻阅,读到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见《孟子•尽心上》)  
    于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之诵念中,思路也尾随文句字义的展开,而极力思辨琢磨不已。于是,禁不住默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其‘天下’之内涵不过华夏与周土。若今日孔老夫子登上喜马拉亚山之巅,可否会生出小世界、小宇宙的智慧呢?于此心态下,‘仁义孝悌’是否优于一切外邦文化?其是否仍值得后人布道全球、推广世界呢?” 
    类似上述冥想与思路,虽属庸人自扰,着实让人头痛,亦不免心焦和苦闷!但是,当读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之际,胸中郁结,却猛然打开,即刻,心情也变得轻松豁亮起来。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之说。在此,且不去吹毛求疵,非要追问:“仁者为什么独爱山啊?智者干吗偏爱水又不爱山了呢?”是的,关于“仁智者爱山水”话题,古人“子史经集”中间,早就诠释宣教再三,而他们在这里那里这样那样种种说辞释义和逻辑思辨,恰恰涵盖并揭示了中国哲学思想形成的源头和形制,即所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相关“水”的品格特质,在儒、道大家智慧宝典中间,仅是依照其形象、质地、规模、潜能诸多物理特性,便引发出许许多多浮想联翩的感慨喟叹,或者是阴阳顿挫的诗情画意。于是乎,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之上,凡圣贤德能才士,每见流水,必有“逝者如斯夫!”样惊恐;伫立海岸,则生发“沧海一粟”般兴叹;生途跌宕,更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悲催。但是,在我自己以往理解和记忆之中,对于“水”的性能,相较其他词汇话语中的类似描绘抒情,唯有上文孟子所谓“不盈科不行”或言“盈科而进”内涵,应该是格外形象、极其强悍,并且应是特别精辟性概括。因为,像这样一种词语释说,又与通常所谓“哲学是什么?”“哲学应做什么?”“哲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何在?”诸如此类话题中,尤其一些不容易说清楚的思想认知性问题,恰是借助“水”的自然形象,而给予了“盈科而进”的高度概括,进而使两者之间相互印证和彼此诠释。 
    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针对“为什么?”的解答努力,都可归类于哲学性思考。通常情况下,经院哲学或许出于“有涯无涯”的顾忌,在不同时期总爱寻找或限定下了这个或那个必答的基本问题,依此来划定理论学说门类及其派别,而引发出来的不是彼此借鉴或相得益彰,而是喋喋不休的强词夺理或真枪实弹的分庭抗礼了。其实,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伴随工业革命兴盛之际,就曾掀起了一股“百科全书派”的哲学思潮,而就在这样一股思潮源流之中,其产生与质疑古老而传统的政教宗法观念密不可分,甚至就是对于古老传统僵化思路与格调的批判和超越;另外,“百科全书派”的最大特点,恰恰是一种“盈科而进”的道德品质,就是说,一切新的革新式的思想潮流,必须亦如同洪水激流一般,在其前进道路中,不但无坚不摧,甚至就是微小的沟坎坑洼,也必须充盈、填平、注满之,漫延而快进。现如今,针对这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实质,人们更愿意讲其为科学精神和唯物力量,而回避不谈其哲学本质所在了。事实上,一旦哲学没有了灵魂,则如同凝固的死水,除了蓄势以待或储留僵死标本外,其中难寻活泼生命的身姿。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此语,自然之道,万物之理也!
    (2005/6/9草于济南。2015年2月和11月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6#
    发表于 2015-11-12 14:03:05 | 只看该作者
    博主涉猎广泛,所议必有见地。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0:57:3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七章但丁一句话

       但丁说:“如果你克服了种种困难,仍在人下,那才是怪事。”(摘抄自但丁《神曲》)
       曾几何时,依据但丁其人其书论调为信念,从不屈服生途上波折与难堪,执著敢于向命运挑战的自信,坚守终会克难而胜的虔诚,勤学敬业,拾阶攀岩,亦从中随遇而安着。然而,面对纷繁杂芜的世间万象,亲临命运多舛的社会人生,每当臆欲投身立命其间,并决心敢做敢当地创建一番事业或意欲成就某种功名之际,即刻伴随而来的冷落轻蔑、疏才乏能、彷徨犹豫等诸如此类烦恼、困惑和怅惘,便会 侵创着自命不凡的身心和头脑……久而久之,禁不住开始怀疑,但丁名言至理之所在,且在诸多质疑之中,谴责着自我明显存在的怯懦、狂妄与卑陋,进而又不得不再去寻觅更高级别的理智、才华和天命。
        或许,人生所谓“功成名就”诀窍,就在倍受伤害与屡遭折磨的痛苦过程中,丰满并壮实着凡胎肉体,使其思想运筹、语言逻辑和行为姿态,都练达到一种超凡脱俗境界;使其徜徉人间,能够承受得起世态庸常的众目睽睽、谗言媚语、爱恨褒贬等模样心理负重、精神折磨和矛盾冲突。事实上,一个人,甚至于一个群体,也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身心承受力,才能拥有荣辱不惊、虚怀若谷、宽容仁爱的胸襟;也只有如此锤炼后的权重贤达人物,才堪当世人敬仰、尊崇和朝圣。
        毋庸置疑,但丁借助文学笔触所阐发的字词话语,其义理不悖。任何人只要敢于正视,且勇于克服自我身心所感受到的痛楚和困顿,亦无论这样一些貌似个性化苦恼,是否单纯来自品性、学习或经历,只要其有毅力通过博学广思和不懈求索,兀兀穷年,执着于解疑释惑之中。那么,他/她终会用心得体会和事业成就,来验证但丁其人其书的真情实理之所在。
        人类个性的完美,须有如此经历;群体社会的完善,何尝不也如此。
    (2003年2月整于日记,首发2003-02-23 19:31《思想之约》[西祠胡同]。2014年5月4日修,2015年11月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1:08:1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八章读《神曲》之感悟

    “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Dante Alighieri公元1265-1321)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摘自【百度百科】中“神曲”)
    但丁《神曲》,在欧洲乃至于整个世界上,究竟有何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呢?像这样疑问,只要读习过西方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史册或美学、哲学、宗教类书籍,尤其在近现代东西方文艺领域钻研之中,一般读者或许都会遇到和想到,而且也会心存疑问和困惑不解吧。
    另外,在上述学习中,凡涉及到《神曲》时,无论哲学类还是文史类的著述者,他们对于《神曲》评价之高,尤其对其作品而生发的各自感想之丰富,不仅让读者也肃然起敬、刮目相看,甚至毋须讳言,凡敢于自称是“文化人”者,《神曲》也一定是其必须阅读的书本之一。
    然而,当人们读过《神曲》三篇“地狱”“炼狱”“天堂”之后,是否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来,类似上面各类书籍上,给予评价或描述的那些内容及其身心感受呢?对于此样质疑,我自己就是一个不以为然者。
    我读《神曲》的兴致,源自中学教材和国家倡导学习“马恩列斯”著作,以及个人业余爱好阅读像《别林斯基选集》之类文学评论和美学理论书本。大概从高一到大学三年级中间,我都曾间断地借阅,并翻看过国内“神曲”三篇的不同翻译版本。说实话,如果不是借助此书本身的诸多旁注和解说,如果不是借助或参考,像国内外《但丁传》以及艺术、哲学类论著中相关但丁其人其书的评论和学说等,而获得的辅助启迪和资料支持。那么,单就《神曲》一书而言,我自己起码是读不下去的,或说不能够真正读得进去。事实上,就在此时此刻,如果不是之前通过网络搜素,查阅了一下与“神曲”相关的知识,在我自己印象中,甚至都不曾留心和记得住,在《神曲》中,还提供了“地狱”9层、“炼狱”7层、“天堂”9层的概念或定义。如此说来,在以往读书经历中,但丁一部《神曲》究竟给我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呢?若实话实说,依我个人理解:“整个《神曲》确乎揭示了人生、社会和世界之真相,在其书中拥有着极其大胆、率性、深邃、睿智的真知灼见和惊世箴言。”其实,像我如此率性的回答,如果不算是“人云亦云”的话,也难以推脱“随声附和”的陋习,以及惯常“拉大旗作虎皮”的心态吧。
    此刻,追忆对但丁其人其书的印象,翻阅手下原本不多的当年读书摘抄和随笔。眼下的我,虽然不容易厘清当初读书的前后次序,但尚能够坚信:“柏拉图《理想国》、但丁《神曲》和尼采《悲剧的诞生》,它们在人文艺术(主要指欧洲文化)发展中,尤其是针对堪称人类最伟大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者之间,相关一种所谓创作灵感、艺术天赋及其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结果和规律性等困惑和质疑,都给予了极具个性化的解答和科学性论述。”就我个人学习感受而言,即便黑格尔《美学》、别林斯基文艺评论和佛洛伊德梦释,亦不过一脉相承,都旨在探求个性“艺术创作”能力上的来由问题。事实上,整个世界文明史,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些所谓西方学者大家们以及我们东方圣贤大德们一起,在运用不同思路、办法和说辞情况下,针对人世间诸多类似“人才”“天才”等奇异现象以及他们如何成就事业的研究中,才使社会文明程度得以不断进步和提高。那么,在东西方诸多学者、大家或人物的书籍中,关于人类个性创造力方面的一些问题或话题,其两类学者之间最大不同又是什么呢?
    中国主流文化在针对“个性能力”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中,可以说,无论从质疑还是到结论上,从来就没有真正跳出过“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天才论就是天命论”的怪圈;从来就没有真正相信过,人才即便有天分,也必须循序人类可以认知的逻辑规律,才有可能登上并达到艺术人生的巅峰。
    对于上述一层仿佛是我个人十分想当然的认识,其实,在地球人间之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乏类似的思考者和认知者。但是,唯有在中国,却一直以来或者不说、或者不去明说、或者就是一旦说出来,也即刻会被扼杀掉了。然而,恰恰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的一些巅峰作品上面,亦如同但丁《神曲》一样,毫无顾忌地把那些无论是画家、音乐家、文学家或哲学家之流,也不用去在乎他/她或他们究竟是政治家、军事家、探险家、科学家还是商业大贾等角色,只要他们被认为足够“卓越而伟大”,便都完全可以将其与一切真正优秀且足以堪称高尚的神仙、帝王和皇帝排列在一起,任由他们在天堂里,齐眉比肩,彼此赞美,并相互唱和着。
    尽管,至今我依然不敢自信,像上述一种认识,是否完全符合西方书籍的真实内容和实在意义。不过,源于自我文学活动中,曾经有过类似诗歌体裁中的创作灵感和写作体验,尤其针对发生在所谓“处女作”之上的一份创作冲动、灵光闪现和文思如涌等感受。而这一切,虽然曾经令我无比激动、心逸和震撼,但却并没有因此,让我放胆张扬于艺术领域中,而且至今,亦不敢在这一领域内,贸然进取,或一味索求!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根本原因,不得不说,是因为在青春年少时期,曾经认真读习过但丁《神曲》;不得不说,读过《神曲》以后,我自己就一直审视,并哀叹着国内外远近的太多追求艺术生活者,却没能逃脱掉但丁早就预言、提示并警觉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将遭遇“孤寂、悲哀、惨痛、苍白”之痛苦和宿命。
    ……
    确实如此,艺术形式
    往往不能符合艺术意向
    因为那迟钝的材料不得心应手
    就象这样,有时候造物会离开
    这条轨道,它虽被送上正规
    却有力量向其部分越轨而行
    (正如我们看到火从云中射下)
    若是对虚幻的声色的迷溺
    会把他第一次的冲击扭向地上。
    ……(摘自但丁《天堂篇》P9。)
    1986年3月25日,在摘抄《神曲》片段之中,就在上面话语后面,我曾经有过这样注解:
    “一个初步涉足艺术生活的人,如果不能醒悟其处女作的成功,恰是源于其心灵纯真善良的优美,而自以为是由于自身具备了天才,即刻也就成为了再也不会倒下的奇葩名花。其就要遭受这样的命运:被声色所迷溺,如火从云中射下之迅速,江郎才尽、玩火自焚于世俗的庸常。其命运可能要比未曾上升这一层的那个人,更加可悲、可痛!”
    (2014年10月21日草。2015年11月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14 19:1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9#
    发表于 2015-11-14 20:40:2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问候诗友,握手遥祝!: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0:29:34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九章读《歌德谈话录》一点感受

    关于《歌德谈话录》,由学生时代到工作以来,已经读了数遍。每次面对大段大段的对话,都能沉思默想很久。近期,经过半年多网络书写后,再读歌德其人其书之际,从眼光焦点到思想感受,又多了一些与以往显著不同的东西。  
    在歌德生前身后,有许多人物,始终嘲讽或认同着“歌德既是庸俗小市民又是伟大诗人”的评头论足。不过,仅是通过朱光潜先生翻译的爱克曼纪录歌德晚年(1823-1832)十年间的谈话,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文艺大家的歌德,确实拥有着坦然心胸、学者风范和博思广猎的人生。  
    在相关文艺写作上一些具体细节性问题,歌德曾建议爱克曼,也是提醒所有尝试走文学道路的人们,应从小的具体事物写起。歌德讲到:  
    “如果你目前只写一些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你的材料,趁热打铁,你总会写出一点好作品出来。这样,你就会每天感到乐趣。”  
    另外,对于那些观察能力和书写才能均已达到一定水准的人,歌德又不断鼓励他们,围绕着生活环境,努力去描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认识。因为,歌德坚持认为,只要是一个诗人,她/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是有特色的,也就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并且终能赢得理解和客观性评判。
    事实上,在西方文化体系之中,关于“诗人”的概念和定义,确乎和我们汉文化中的“诗人”概念不是完全一致,甚至他们有着更加宽泛的指代。就我个人读习歌德其人其书,并结合黑格尔《美学》中诸多针对诗歌和诗人的称颂,眼下面对歌德关于文艺写作的意见和建议,则完全可以“拿来”,用于指导并教诲当下无论专业或业余性文艺创作者,依此努力书写下去,并成就各自美丽的华章。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在中国不仅是家喻户晓,亦应是全人类普世观念了。事实上,类似这样一种更侧重通过“多读书”来提高“写作能力”的教育理念,其本身应该没有错误的,但比较《歌德谈话录》中类似上述一些写作建议和意见,亦不难看出,歌德不愧为西方学者和文艺大家,他所强调的,更着重于要求一位艺术创作者所应拥有的“个性化”生活观察和人生体验,而非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更不是倡导一味引经据典,或者宣扬:凡有个性化的认知,而不是去“直言明说”,反而乐于使用“假借隐喻”手法,恣意于宣泄、咒骂或搞笑。
    (2003年8月草,首发2003-09-14《另一种存在》[西祠胡同]。2015年11月16日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二十章也谈“维克多•雨果”

    近来,重读法国莫洛亚著《伟大的叛逆者…雨果》(陈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1986年第1版)。该作品在其俄文版“序”中提到,当人们问莫洛亚“你最喜欢做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写作”
    的确,当文化知识充斥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促使这样一种人在情感和意志上,不得不敏感于“历史中伟业”和“世俗里卑劣”,并使其人时常感悟到命运无常和光阴飞逝,从而让他/她或他们极其容易萌生出悲天悯人的喟叹和慷慨之际,也正是这样一类人群里面,就在他们所能够选择来慰籍自我的五花八门行为模式中间,那么,像“写作”的行当,仍不失为一项由来已久且备受推崇的技巧、手艺和事业吧。
    当然,“写作”有“为什么写?”和“写什么?”的路线和方针问题。但是,当一种个性化写作行为,若是被真诚情志所折磨的倾诉;若是被欲望所困顿或煎熬的呐喊;若是对世间“真善美、假恶丑”深入透彻的思辨;若是直面人生“名利色权”“酒色才气”之际,针对种种矛盾性问题的大胆质疑或个性阐释……诸如此类动因而来的艺术创作之存在价值、道德品位及其所带给社会上的是是非非,究竟应该依什么标准来评判呢?而且,如此现象和类似的质疑,是否可以成为当下社会或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抑或类似这样一些疑惑、困顿和顾虑,早就得到了公开化诠释与解决,或者从理论界到社会民间都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呢?
    在人类历史上,针对思想束缚、文化专制、政治强权和经济剥削等社会现象,单是在欧州大陆上,他们的帝王将相和神汉僧侣们,曾经玩弄过的伎俩及其惯常使用的暴虐和残酷,从来都不次于中国神仙皇帝和其圣明贤达的自作聪明和道德智慧。但是,就在近代不到千年的人性觉悟和自由奋斗期间,以欧州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却以摧枯拉朽之势,拂扫压抑人性的阴霾,迎来了个性自由解放的光明。毋庸置疑,没有西方这样一种犀利的足以令人目眩并能让灵魂震颤的光芒,不会有现代世界科技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强劲发达,亦不会有美洲新大陆的崭新掘起和卓越辉煌,更不会出现曾经让“东方自大狂”们相形见绌后,而自叹不如的屈辱和没落。面对并不久远的这一切,眼下华夏儿女们究竟应该去省醒些什么呢?
    “溯本清源”是中国智者的传统美德,“事实求是”已成为我们时代高歌猛进的行为准则。难道如此昭然若揭的理性和清醒,铸就了华夏民族始终贫饥懦弱的唯求丰衣足食吗?难道东方心理仍满足于“自欺欺人”“愚人私己”“掩耳盗铃”般的蒙昧和沉默吗?
    仅就历史经验和近代教训而言,中华民族应不惮于去挑战并抉择任何艰难和险阻,中国儿女更应该大胆地去比较与憧憬任何可能的未来幸福和世界光明。
    哲学论坛的朋友们!在此处浏览之际,有感于诸位讨论对维克多•雨果的认识。故谨附上我过去读其人其书时的一点感慨,与君同勉。也真心期盼国人中间,会出来更多的人,能够从维克多•雨果其人其书中,所生发出来的应该是一些不唯文人雅士而特有的人道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气概。
    (2002年12月整于日记,首发2002-12-11 23:03《思想之约》[西祠胡同]。2014年5月4日修。2015年11月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9:28:4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二十一章读巴金先生《随想录》
       
        2005年春节长假,到外地岳父母家中拜年。因工作内容和生活环境与当地人差别较大,相互之间除了寒暄,好像也就没有更多话要讲了。于是,便抽空出来,溜达着去了一趟市区的新华书店,花了百十元钱购得心仪书籍五本,其中就有巴金先生《随想录》(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1版)。
       关于巴金先生晚年这部文集,大约两年前,在网络《启蒙论坛》上,曾有人提及。印象中,当时引用者极力想表明,《随想录》作者在该文集中,旨在呼吁和宣扬两个社会话题,即“说真话”和“反封建”。
     
        假期间,尤其在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虽说已经回到济南家中,但从清晨到黄昏,窗外雨雪一直下个不停。尽管,漫天飞舞的雨雪,尚没有大到封门地步,却也实实在在地阻住了串亲访友者脚步。因此,乐得自在,把几天来只是间断读阅的《随想录》,窝在家里,一气翻完了。 
       
        读罢此书,已近深夜。伫立窗前,远眺路旁灯影下仍在翻飞的雪花,胸口郁闷难挨,好像有许多话要讲。然而,摊开日记本,却又无处下笔,只好潦草地记下了年月日和这天下雪的事情,便倒头睡去。

       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亲历了整个六七十年代文化革命的十年。在自我周围生活中,虽说也晃动着一些反革命、右派等曾经被视为与社会对立分子的身影,但真正如同巴金老先生在其书中追忆和悼念的艺术大师级人物或高端知识分子,却也没有直接接触到一位。就年龄和生活环境而言,针对巴老在书中倾诉、谴责、切齿的文化革命式人身摧残、蓄意侮辱、任由折磨等言谈行举,按说我应当莫名其妙、麻木不仁的。然而,事实与之相反,近来于读习《随想录》中,却始终有一种揪心切肤的痛楚和愤懑!

       “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于《随想录》一书中,巴金先生是这样解释何谓“说真话”的。若依这一解说宗旨,再去谈读书感受,我觉得,巴金先生于其书中,披肝沥胆,念念不忘,急切而又意味深长地告知读者和后人的,与其说在倡导“讲真话、反封建”,毋宁说渴望国人勿忘发生在现代中国一段民族特殊历史时期的惨痛教训,深究这段历史对于当时、现在和未来民族心理、品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后果。
      
    “表态、说空话、说假话”是那一特殊时期典型性不良社会风气。如同巴金先生在文章中揭示的:“表态、说空话、说假话”是文化革命向纵深发展后,在应对“专制、整人、割xx尾巴”的所谓“运动、学习”时,人们通常会采取得“活命办法”和“生存策略”。
    毋庸讳言,整个文化革命时节,就在实施这些“明哲保身”的办法和策略中间,多少人,挖空心思,自欺欺人;多少人,陷他人和自己于不仁不义之地;而又有多少人,不肯奸佞委屈,以至于粉身碎骨、死不瞑目。就在这样一种大小社会氛围之中,如果说依然还会有“精神风貌”的话,那么,只能是让斯文扫地、良知泯灭之“风”和任由丑态百出、麻木不仁之“貌”了。
      在以往文史资料中,大概就是德国的歌德,在他举世闻名的“谈话录”上,曾有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地区或国家,若要出现文化上的复兴与飞跃,必须要继承一大笔丰富的社会遗产。
      
    思辨歌德先生上述认识或说理念的由来,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更不会像上帝似的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及依据的神喻,而应该是任何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者,必须通过历史性的缜密观察与深刻反思后,都不难得出的结论。
    “民主思想、自由精神、人道主义”在全球理论与社会实践上迅猛发展,都离不开法国大革命中的个性张扬、公社激情和浪漫色 ,也必然包括当时恣意妄为和残杀酷斗等带来的多方面经验和惨痛性教训。事实上,十九世纪至于今,不仅仅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就是全球一切政治、文化、科技之成就,又何曾离得了近代产业革命和跨国战争的得失利害呢?
    单就中国自身而言,无论从物质破坏性还是精神裂变上去看,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化革命,足以堪称是“华夏悠久传统文化史上一大笔丰富社会遗产”了。
    所以说,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舞起了“复兴民族、辉煌文化”的大旗,则是有理由的。但是,在其种种理由或说各种各样主客观依据中,反思新中国之后那一段特殊历史的社会文化内涵,探求其成因结果,肃清其流毒危害,充分认识其本质真相,乃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2005年2月初稿,2014年2月整,2015年2月7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二十二章“文衰”和“唐宋八大家”

    戊子年(2008年)腊月,中学期末考试在即。孩子早起晚睡,放下理科就是文科,辛苦之状,一言难尽!
    那日,女儿问我:“文起八代之衰是谁?唐宋八大家是怎么回事?直接说就行,别解释太多,我没有时间听了。”
    自小学到初中,孩子学习上事情都由妻子操心,偶或有难题问我,不管是数理化还是文史哲,必尽我所能,唯恐说不清楚,好像把肚子里东西一下倒干净了,方才安心。然而,正因如此,孩子却很少再问我问题,或者如同这次一样,提前打上预防针,从语言、身姿到面部表情上,“禁止啰嗦”昭然若揭也。
    “韩愈。唐二宋六。”我极其简洁地回答。
    “说出名字!”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听我回答后,孩子随即转过身子,埋头书写起来。而我,却像吃了块凉红薯一下子堵住了嗓子眼,胸闷憋气的厉害!于是,回到自己房间,拿起床头边书籍,随便翻阅起来,而脑子里回旋着的,却依然是那两个问题:
    “文起八代之衰是谁?唐宋八大家是怎么回事?”
    此时此刻,书却怎么也读不下去了,索性打开电脑,延续脑袋瓜里的思绪,干脆一吐为快!即使尚在读书的姑娘、小子们不屑一顾,咱自己起码解除了气血不畅的征候,正所谓“自有乐在”矣。

    关于唐代韩愈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声名,可追溯到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其上有这样一段话: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於正,盖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上文中所谓“八代”,意指“唐”前的“东汉、魏、晋、宋(亦称刘宋)、齐、梁、陈、隋”。
    在汉语古文中,或说在古汉语的散文中,有“唐宋八大家”一说。像这种说法的由来,从思路上与苏轼碑文中理由,俨然一脉相承。针对“唐宋八大家”的评说,现今相关教材上不乏精论,单就我自身而言,真正存留印象的,却是梁启超先生在《王安石传》中的说道。因为,梁启超先生的评述,更加个性鲜明、中肯实在,而且绝少人云亦云、附庸风雅的劣习。
    在《王安石传》第二十一章“荆公之文学(上)”(梁启超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中,梁先生首先引述了元代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之文:
    “唐之文能变八代之弊,追先汉之踪者,昌黎韩氏而已,河东柳氏亚之。宋文人视唐为盛,唯庐陵欧阳氏、眉山二苏、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五家,与唐二子相仲伯。”
    进而又挑明,后人据此,又增补了苏子由(苏辙),始有“唐宋八大家”名声。随后,梁先生便直陈了“八大家“成名根底和文才短长:
    “柳州(柳宗元)惟纪行文最胜,不足以备诸体;南丰(曾巩)体虽备而规模稍狭;老泉(苏洵)、颖滨(苏辙),皆附东坡而显者耳。此四家者,不过宋郑鲁卫之比,求其如齐晋秦楚势力足相颉颃者,惟昌黎、庐陵、东坡、临川四人而已。”
    梁先生在上述片言只语之间,已把“八大家”一分为二,泾渭分明。在针对后四位人物评判中,因其人其书原本就是为王安石树碑立传的根由,梁先生避而不谈王(安石)的大才雄略,而是直接揭了苏轼的短处:
    “东坡之文美矣。虽然,纵横家之言也……词往往胜于理。其说理虽透达,然每乞灵于比喻,已足征其笔力之不足;其气虽盛,然一泄而无余,少含蓄纡郁之态。”
    紧接上文,又道:“荆公(王安石)则皆反是。”于是,随之便表明了作者自己“王高苏低”的态度、看法和结论,并建议比较王安石《上仁宗书》与苏轼《上神宗书》,以佐证其论断。
    至于韩愈、欧阳修、王安石三者之间的位次高下,梁先生在点明欧阳修与王安石同师韩门之后,便援引了欧阳修赞王安石的一段诗文: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如上引文的诗情话意,旨在展示文学大家欧阳修对于晚辈王安石钦佩有加之事,也凸现了王安石“文人之文”成就,已经“堪敌”欧阳修的事实。
    另外,针对王安石的“学人之文”,梁先生借清代理学家、政客曾国藩之口,于盛赞王安石文章气势恢弘之中,亦美誉王安石论理说道的本领,不单是超越了韩愈、苏轼,而且直追韩非子、墨子。由此,“欧阳、韩、苏、王”四人名次地位,也就无需多言了。

    自东汉至唐,惶惶五百年(公元25-618年),这一节段是继春秋战国后,在华夏大地之上历经得又一次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融合时期。期间,中原大地之上,群雄逐鹿,朝代更叠,社会动荡不安,民生怨声载道。而于此中间,命运多舛的文人和士大夫们,则极尽“有闲”之能势,创造出了极其绚烂多 的文化产品,特别在宗教思想和书画艺术等方面,更是奇峰迭起,恩泽后世。这中间,在文学造诣上,虽不乏名士大家,但在主流文体及艺术品味上,却因追捧工整对仗、骈俪华美,致使整个文坛拘泥于文本形式,而于思想内容上,却是愈发浮泛空洞了。今天,人们若学习那一时代的文学佳作,仅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读来虽无夏文商书“诘屈聱牙”之艰涩,但于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之间,文章的主旨思想和理念思路,却依稀飘忽,而难以把握。
    针对中国历史上处于汉末唐初时段的文风弊端,近代学者钱玄同先生,在为胡适《尝试集》所作“序”中,有过这样一段评论:
    “……西汉末年,出了一个扬雄,专门摹拟古人。他的辞赋,又是异常雕琢,东汉一代颇受他的影响。到了建安七子连写信札都要装模作样,安上许多浮词。六朝的骈文,满纸堆砌词藻,毫无真情实感;甚至用了典故来代实事,删割他人的名号去就他的文章对偶。”
    由此,何谓“文衰”,亦可见一斑。

    当下,戊子(2008)之年末岁尾,己丑(2009)之春节在即。
    回顾过去一年来读书看报经历,令我没齿难忘者,莫过于日常生活中间突然涌现了太多的生僻字词和名号,像“山寨”“打酱油”“俯卧撑”等等诸如此类者,解释起来,至今颇费口舌。而类似这般样子的单字僻词,除了寓意飘忽外,于此刻,甚至有的在电脑上,却也敲打不出来!面对如此社会现实,回首历史上曾有过的“文衰”之景观,不知N年后的人们,将会如何评价眼下的文化现象呢?或许会说:
    “再衰”,“2衰”,或许是“衰的平方(衰2)”了吧。
    (戊子年腊月草于泉城,甲午年孟春整,乙未年冬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09:41:0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二十三章也谈“路遥之死”

    一日,于山东地方权威传媒《大众日报》上,见一文章“我看路遥之死”。作者有这样一种观点:“路遥是被文评家‘捧死’的。”
    在上述观点基础上,该文章作者又说:“究竟是谁谋杀了路遥,我也说不清,敢说的是,一部百万字的长篇,不该要了这样一位也还优秀的作家的命。再就是,以死拚得一部《平凡的世界》,惋惜之后,心生值不值得的疑问。那些鼓励或蛊惑过路遥的文学评论家,实在该反省一下自己究竟懂不懂的文学了。”
    此刻,暂且不论“路遥之死”原因究竟何在,仅是该文作者,对文艺评论的这种责难口气和能够堂而皇之在地方“喉舌”报纸上刊登的事实,就颇耐人寻味。
    如果路遥先生还有在天之灵,殊不知对“同道”们会有如此的怜惜,将报以何样心情啊?!但是,对于至今还时常挂念着他,为他早逝而痛心疾首,并且每思之而三叹的我自己而言,始终可以认同的是“路遥倒在了他至死不渝、异常酷爱且更需艰难跋涉的文学艺术沙场上”,而绝对不认同“他是窒息在不堪承受诽谤或颂扬的喧嚣声音之中”。
    毋庸置疑,一部不过十多万字的小说《人生》,因其触动了时代人性及其社会敏锐话题,曾经在华夏大地上,引起并达到了何样沉重的效应啊!
    记得在那些岁月里,电视机还远没有今天普及程度,像我一样的城市小居民,家中“砖头”一样大的收音机,也仅有一个。那会儿,我一有空就抱着它,贪婪地聆听着电台里播放的评书、电子音乐和广播剧等等。每逢夜晚,不是四处寻找公开放映的露天电影,就是在家属院里到处打听“今儿晚上,公家那台上海产老式电视机又搬到哪儿看去了?”但是,恰恰通过如此这般的传媒途径,我才了解、伤心并痴迷着文学作品《人生》中“巧珍”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是的,关于《人生》这一文学佳作的议论和评说,从来就众说纷纭。甚至此刻,或许有人还想要问:“相较于二十年前评价《人生》声音之中,在社会道德和人性良知上的答案,究竟谁对谁错?究竟孰高孰低呢?”而今,针对于文学作品《人生》引出来的中国式质疑问题的解答,究竟是更加是非难辨了抑或已经毋庸置疑?

    大约两年前,在与妻子闲聊之中,当谈到“路遥之死”时,我讲:“能写出《人生》的一个人,他自己会被这一话题的沉重压榨致死的。”不久后,妻子买了一本新版的《人生》(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第3版第一次印刷)。我问她读后感受,她说:“一开头就想一口气把它读完。但读完后,一句话也说不清谁对谁错了。”
    其实,也就在上面对话之后,我才第一次翻了一下《人生》原创书本文字。不过,仅仅读了一小段作者对高加林个人生活中那几个“小波折”所产生原因和根由方面的描绘和述说后,我自己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大概是1997年(未认真核实),我的一位同事在张罗着出国之前,捧着一本《平凡的世界》,来找我。她说是刚从朋友处借来的,让我先看两天。当时,我的确翻看了一遍。之所以敢如此肯能地讲,因为我自己制定的习惯,一本书可以不认真地读,但一定要翻完,尤其书之前后简介与评说,以及其中相关作者以往发文情况和其所对应时代环境资料等,我一般都是必须要读的。即便就是这样,如若有谁在今天问我关于《平凡的世界》尚存留的印象时,我只能说:《平凡的世界》只是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物及其故事的堆积吧,至于书中具体人物姓氏名谁及其故事情节等等,真的一个也说不出来了!
    是的,关于路遥先生为何要“舍命”去创作《平凡的世界》一书的原因。我自己一直认为,路遥或许是想通过他的这样一部书,达到类似《浮士德》一样的目的,即臆欲去揭示人世间一切道德伦理、人性百态和人生哲理的实质之所在。
    然而,长寿的歌德,大约倾其人生三分之一时间,才完成的《浮士德》,而且在其地位名望下极力自我推销和刻意宣传之后,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亘古至今,针对《浮士德》的评价和议论,大概源于作者地位和名望的占大多数,真正针对作品本身内容和意义上的又有多少呢?同样,路遥的绝唱《平凡的世界》,除了在查阅中国文学作品获奖名单中历历在目之外,能够在床头案几上经常放着这么一本,并且还能时不常地不得不去翻开一读的人和事,不能说绝对没有一个,但又会有多少呢?
    我也敢说:“一个人的阅历、鉴赏水平和文化素质无须多高,在不告知《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作者以及获奖背景前提下,在读过这两本书之后的比较中,一般人也都能够看得出《人生》更有力透纸背、笔下滴血的感慨和判断。”

    本文开头所提到报纸上的文章作者,在其评论将要结尾处,援引了“意大利世界级文学大师”卡尔维诺在一次演讲中的话,特别强调:“我的写作方式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首先,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故事和语言的沉重感。”
    “呜呼吧,沉重感!”是否这样一喊,凡人世间无时无处不存在的“沉重感”,就真的能够一下子就“呜呼”了吗?!

    最后,也真诚希望被当代某些文评家视为“模仿”赵树理、孙梨的山西、陕西,尚且健在,尤其也敢说理解了路遥的作家汉子们,能够不吝“君临下界”,来启蒙一下我们这些根本不懂文学的生灵吧!

    附注:“我看路遥之死”一文见《大众日报》2003年5月2日第三版【丰收】栏目。
    (2003年5月草,2014年5月和12月分别重整,2015年11月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09:55:2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杂谈笔录】……第二十四章谈《人生》与《蜗居》

    大约自2009年11月下旬,报纸上时常看到关于电视剧《蜗居》的评论及其“花絮”。对此话题,当时我自己一直未加重视,仅在闲暇浏览之间,获得了一些零零碎碎印象,也都是十分模糊。
    对于报刊上经常热议的电视剧,之所以不再像十多年前一样感冒,既不是因为那些评论不好,也非其“花絮”吸引眼球的刺激强度不够。真正原因,是我自己对那些动辄十几集甚者上百的电视连续剧,早已望而却步了。
      就我个人而言,能够“一集不落地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这应是十多年之前的故事。近十年来,不再“一集不落地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绝非是因银屏世界没有了优秀的国内外电视连续剧播放,更非是因“曲高和寡”,而少有自我钟情眷恋的荧幕故事或情节人物。究其原因根本,不过是缺乏“一集不落地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激情和环境了。
      步入中年后,事业有成的人,即便确凿就是“工农商学兵”的身份和地位者,仅“工作需要”这四个字,足以使其每天24小时一周七日一年365天,都时常生发出来“分身无术”的慨叹,即便在他们中间有那么一丁点儿忙里偷闲的“档期”,真的还能够置身于“一集不落地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人,也应该有,但一定不会很多了。至于事业无成的人,不管其事业“无成”的内涵外延何在,也不管其“无成”中的空闲是否就一定很多,若言他们会不会“一集不落地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我觉得这其中的关键,应在于可否符合他们各自的性情格调吧。
      我的状态,似乎居上述两类状况之间。和事业成功的以至于“分身无术”人士相比,我工作上那点事,堪称小巫粟粒,根本不足挂齿。但是,若与只要有“一集不落地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情绪,便能如愿以偿者相较,我工作上的棘手焦躁,已令身心疲惫不堪,确实已经没有“随心所欲”的能力了。不过,近来电视剧《蜗居》,确乎改变了我的这样一种措辞、心态和生途,也由中生出此番感慨和絮叨。
      济南有一家地方报纸,过去叫《他+她》,现名《新晨报》。近些年,妻子最常买的就是这份报纸。当初,她曾经给我提及过《蜗居》中点滴情节。单凭其故事格调来分析,我想媳妇闲扯的故事情节,只能是在这样一份报纸上的小说连载,据此就大抵可以把《蜗居》归类于城市艳情小说之列吧。
    圣诞节前后,当妻子又讲起同事某某在网上两三天就看完了《蜗居》,并不厌其烦讲述其故事片段之际,我依然既不感觉意外,也没有特别在意这事。然而,当周边大小报纸上,每期必有相关《蜗居》的评论,更加之“禁播”“删节”“太多xx段子”等流言四起,我禁不住有了猎奇的冲动。
    有一晚上,在妻子要求下,我上网搜索了《蜗居》。就在快捷质优的链接之下,我俩不知不觉地已经看完了三集。因母亲过来敲门,提醒我们明日还要上班,于是才悻悻地关闭了电脑。当时,已是寒夜两点钟了吧。
    之后,但凡有机会,我俩就凑在电脑前面,一直到上周,真格的“一集没落”地看完了该剧。据说,现今网上的35集《蜗居》已非原版,仅是删节后的版本拉长。即便如此样子的《蜗居》,也依然让我数度沉思不语,久久不能释怀了。
    此刻,说起上述一种已经久违的感受,虽赶不上当年聆听广播剧路遥先生《人生》一样的刺痛和揪心,却也不得不承认确有那会儿相同或类似的郁闷和怅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电视机还没有达到完全普及的程度。说起那会儿作家路遥先生创作的《人生》故事,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根本不是电影或电视的功劳,而是《人生》配音广播剧,通过家庭收音机和校园喇叭播散的社会效果。
      至今印象里,大约在冬季,就在上下午的课间活动之际,站在学校操场边的高高杨树下,聆听着巧珍的哭泣或德顺爷爷对高加林的训斥。我强忍眼泪,远眺天际,却说不清楚《人生》故事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触动了我那原本敏感的神经。
      的确,我未在农村生活过,也始终没有上山下乡、顶替上岗、待业分配的经历。然而,路遥先生笔下高加林的那份心里路程、社会感受和人生抉择,却让那一时代中国人,不管是居住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亦不论是既得利益还是愤世嫉俗者……总之,一部《人生》故事内容和感情纠葛,极大刺激了他们久郁心头而不知如何去倾诉和表达的茫然、愤懑或痛楚。
      话说那些在八十年代上高校、完全靠分配执业的大学生们,只要于国家房改之前,依然留守在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或国企工厂者,在通常情况下,都应该至少拥有一套住房吧。而且,在他们中间,如果夫妇都是“外乡人”,且还是在一个城市中工作,除极个别行业或厂矿外,在一般工作单位中,他们通常会优先解决家庭住房问题。所以,对于文学作品《蜗居》中,由住房、购房引发出来的社会生活话题,按说我自己也应该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然而,整部《蜗居》,于“住房”话题之下,揭示的两性、家庭和权势之情态与状况,会让每一位城市居民,尤其是各行各业中都不少见的所谓“文化人”者,不得不沉思和反省当今社会中间已经显而易见的,且投鼠忌器,而心有余悸,或说就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倾诉、理顺或解决的一些矛盾现象和棘手问题。
      电视连续剧《蜗居》,堪称国内近十余年来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佳作。若说其有什么欠缺或存在“大是大非”性质等问题,我自己认为,其并非在于过多的露骨段子或激情戏,而是有一个过于牵强的结尾。如果国内纸质或影像文化,敢于超越千余年来传统体制和惯性思维,并勇于摒弃始终用某一种道德人心,来断定是非结果的窠臼;或者说,哪怕就有一个作品,其中改用一种超现实地引进“法理”,或针对管理性缺陷,而维护了非道德行为,例如:像《蜗居》,若在男主人公因渎职入狱后,原配子女和小三逍遥国外,于N年后,他们团圆在国内或国外的幽静惬意公寓之中。那么,类似这样的影视结局,尽管那些督导主流文化“必须高调”的有效管理者,一定不会认同,甚或更广泛的市民普众,也可能不会一时半晌全部接受下来,但是,当前社会却能够通过此类真实而非虚妄的“情理戏剧”性警觉和招摇,都足以推动现代管理意识及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尤其可能借此,促进人们思辨能力挣脱“简单划一”“非此即彼”“成王败寇”模式化禁锢和束缚,进而出现真正文化质量上的根本性飞跃。
      《蜗居》看过以后,当时应运而生的许多感受或喟叹,眼下也已枉然了。不过,近来有意无意之间,不断问询周围人们对于《蜗居》的观感。遗憾的是在我周围,确实少有人真正“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全剧,而更多的人,仅依报纸或传闻中言论,人云亦云而已。
      或许,对于《蜗居》故事,真正能够“感同身受”的,应该是所谓“七零后”“八零后”吧。但是,就我自身观摩感受而言,真正应该“一集不落”去看的,或说为了完善国家建设和光明民族未来之目的,而必须“一集不落”去看的,应该是那些生于五十六十年代的人们。
    (2010年元月草,2014年3月整,2015年11月修于济南雾霾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36#
    发表于 2015-11-18 15:41: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28382&ptid=63846][color=#999999]克谐 发表于 2015-11-13 10:57[/color][/url][/size]
    【读书杂谈笔录】……第十七章但丁一句话

       但丁说:“如果你克服了种种困难,仍在人下,那才是怪事。 ...[/quote]

    “如果你克服了种种困难,仍在人下,那才是怪事。” 人类个性的完美,须有如此经历;群体社会的完善,何尝不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37#
    发表于 2015-11-18 15:43:48 | 只看该作者
    有思想深度,欣赏!论述学院化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0:11:24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5-11-20 10:04 编辑 [/i]

    【读书杂谈笔录】……第二十五章漫谈别林斯基“文学和家庭教师”

     《别林斯基选集》中有言:“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
        在此,暂不深究《别林斯基选集》中“文学”一词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及其外延有多大,仅是大众化笼统地理解“文学”字面上含义而已。即便如此,就我自身而言,真正想要弄明白的,却是这样一些问题:社会是否需要家庭教师?另外,此处所谓的“家庭教师”,其究竟应该传授些什么东西呢?其实,若实说实话,我个人真正想深入探究的根本问题,却是:这儿所说的“家庭教师”,其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究竟应该怎个样子?其效果又该如何呢?”
        当初,中学期间,闲暇阅读《别林斯基选集》之际,正是因为有过类似上述一样的疑问和困惑。而且在当时,仅是如此念头,便自我感觉的特别有趣,并激发了一份别样的兴致。于是,尽管明知道,单凭我自己十分平庸的脑袋瓜子,确实没有能力回答全面了上述问题,但个性一向偏执的我,又忍不住还非要说道说道。所以,我下面的“说道”,也只能瞎说了,而像这样一种自以为是的“瞎说”,若用“文话“来讲,或许就是“漫谈”吧。

        拖回到二十年之前,中国的新青年们,或许还不能够准确地理解,或说还不能够十分准确地把握:“家庭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工作性质和职业形象。因此,他/她或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思问:“这家庭教师,与我们学校的老师,与工厂的师傅,与机关事业单位里面的领导干部,是否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伴随着国内电视机的慢慢普及,尤其紧随而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四起,人们首先借助影视媒体中的形象传播,开始家喻户晓了小说《红与黑》中的雨连,就是一个出了名的家庭教师。但是,在中国传统理念中,像雨连这种人物,应属于“道德败坏”“臭名昭著”“罪有应得”的反面教材。不知怎得,就是这样一个花花公子,却能蜚声海外,还要亘古至今,不但深得国内外少男少女们的青睐,甚至智叟慧妪们,也眉飞色舞地喜评热说不一。面对这样一种人性反射和社会回应,虽说我自己始终不明白,这一切究竟针对着什么刺激而来,但是,小说《红与黑》的著作者,能够立场鲜明地不仅是让雨连意气用事、感情冲动地漏了马脚,而且也因此玩完了性命,甚至就连《红与黑》这部小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遭遇也始终或红或黑着。所以说,仅从《红与黑》这一文艺作品,在中华儿女心灵深处存留的烙印上,毋庸置疑,必然会有这样一种结论出来:无论是男是女,这家庭教师是万万要不得的!
      如果是一位绅士(不好!这话太洋气),或说是一位儒生(不通俗!古里古怪的),应说是一位知识分子(有点贬低了!也不十分贴切),干脆就直说:若是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一些人,或一群人,或在特定圈子里的某些人物吧,只要通过书本或影视银屏看过了《简爱》之后,他/她或他们最应该欣然接受这样一种生活形象和人格认识,即:简爱是一个敢于献身、勤奋工作、不淫不浪、贞节观强、独立果断,无愧于堪称勇于追求自我幸福的一个新女性。而且,尤其在华夏文明悠久“一贯制”的社会思维和道德视野内,或蓦然回首,或猛一瞥,或咋一看:西方的“简爱”,近乎就是中国的烈女典范了。然而,若是定睛细瞧,或认真分析,或格物致知,禁不住要一声叹息:唉!只可惜,简爱又是从“家庭教师”出身现世的,一旦考虑到其职业本分和岗位职责,即便她不被追究“破坏家庭”“第三者插足”之方面作风性问题,仅从男主人公社会地位和家产名望之角度上,即可断言,像小说《简爱》故事一样的移情别恋,也就是“下三烂”式的绯闻艳遇吧,而类似格调的故事,应该是街头小报追逐的新闻啊!根本不应该登大雅之堂的啦!在世界乃至中国,怎么还会产生美誉如潮的社会效果呢?对此,起码我自己,又禁不住纳罕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毋庸讳言,即便是欧洲人,竟然也有高屋建瓴、妙笔升华以及学贯中西的文艺大家,像《简爱》的作者,不但果断而坚决地让男主人公罗杰斯特瞎了眼,而且他那结发之妻,也死得正当其时。尽管,在西方世界文学作品之中,也有如此“无巧不成书”般的拼凑和抹化,但其文学人物“简爱”,原本应该成为“温良恭俭让”模样的“家庭教师”之形象,在华夏大地上,特别在国人“善恶分明”“嫉恶如仇”“同仇敌忾”的心目中,还是没能树立起来。
        总而言之,仅仅通过上述两部西学文艺的名著佳作,所谓“家庭教师”的本质、概念、定义以及借此判断“文学”之内涵外延等状况,也大概所以然了,甚至在通俗形象上,都堪称“性情容貌并举”“立体生动毕备”矣!由此,也难怪国人始终不敢把请“家庭教师”,给予宣传、叫嚣或鼓噪的如同“丽人广告”“招商卖货”一样辉煌和火爆,仅能当作时尚陪衬着,不过风一阵、髦一阵而已。这其中根由,除了“手头紧”之外,确乎另有隐衷哩。
        别林斯基,这位英年早逝、伶牙俐齿的俄国文学批评家,却不知从哪儿觅得来一个“文学是社会家庭教师”的比喻。其简直不光是把文学的社会形象,给予扭曲并糟踏了不算,仿佛还故意招致众口唾弃,恨不能再踏上一万只脚,才足以解气和泄愤。不过,若按我们眼下的惯性思维,或许这里面不应该是人家“老外”身上的错误,还是我们自家人在翻译上出了岔子。一准是在翻译过程中,于斟酌字词上,就因为责任心不够强,或是“认真劲”使错了地方,或一时疏忽了,或只是没把握准确……总之,或许在人家别林斯基先生此段原话里面,就没有“家庭教师”这个意思,本意应为“医生、教授、学者;或应为“科学家、教育家、宣传家”;或是“干部、党员、领袖”,其实,哪怕就翻译成“兽医”呢,也挺耐人寻味的。为什么就那么肯定必定是“家庭教师”呢!于是乎,我禁不住又要大呼小叫起来:“哎呀!太悖情理,太不尽人意了!”
        不过,当下“文学”在我们这儿,确实又与大众心理上“家庭教师”之角色,不仅是貌合,而且神似了,尤其在一些副刊上,还真格地像哩。
    (1994年草拟,首发2003-05-10 22:05《另一种存在》【西祠胡同】,2014年5月16日修。2015年11月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0:47:55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31493&ptid=63846][color=#999999]语哲 发表于 2015-11-18 15:43[/color][/url][/size]
    有思想深度,欣赏!论述学院化了一点。[/quote]

    谢谢斑竹语哲先生的一再阅读和赏识!:handshake

    对于我这些陈旧东西,虽说一再贩卖招摇,但在每次转发之中,也是在不断矫正自我思路和认识。散文和杂文,总不是法规或医学论述等,尽管以偏概全一定会存在问题,但若能通过一点认知或思路,引发更广泛思考和多角度看待事象和问题,业已足矣!

    对于文学艺术,我十足是一个外行,没有受过系统学习教育,生活中一直仅是“跟着感觉走”,若不谦虚些说,年过半百,虚长几岁,可能多看了一点杂书而已。

    “经院学派”一直是我十分敬畏和尊崇的阶层,这一层次的理论学说,我一直十分认真地拜读学习。若谈经验,我自己一直坚信“志当存高远”的箴言,由此,在读书目录选择上,直奔名人大家而去。或许正因为这样,像读书笔记中言论所及必定都是一些名人名作吧,而非我刻意就是要和这一层次人物较真、调侃。
    另外,在我当初选择“学医”时,就有故意逃避爱好文学的脾性,但八十年代大学校园生活,却没能改变癖好,反而由心理学到哲学、经济管理学以至于再次回到了文学作品欣赏和尝试写作的道路。

    在网络上游荡了十多年,从一开始,不知为何给人落下一个“特别爱较真”,甚至就是“心里没数”的不良印象。其实对此,我特别在意,也不断找寻其中问题出在哪里。直到今天,我的这些东西还能够留在网页上,我依然坚守一些认识,起码表明我还在“正常人”范围内,不像我父母一再担心的会变成了“死不改悔、固执己见的神经病”:lol
    ……抽空再谈吧。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01
  • 签到天数: 348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40#
    发表于 2015-11-20 01:37: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这个系列谈。{: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8 08:55 , Processed in 0.1282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