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看世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13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5 17:2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看世界

    曾经听说过
    用一个支点去撬动地球
    在童心里  就存下了一个幻想

    去看世界  是一种渴望
    如今 已是须发如霜
    可心 依然很大很大

    我知道  世界很大 很神秘
    我的眸子 我的思维 我的感知
    装不下  那怕是一点点

    我也想去看看
    可我知道  那只是一种奢望
    因为它离我还很远

    然而  一颗驿动的心
    让我去探求 去寻找
    那怕是一个角落

    我成不了徐霞客
    但也知道 感知世界
    有许多方法

    在探索和寻觅中
    我认识了许多许多
    从此  不再感慨囊中羞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99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25-8-15 22:47:45 | 只看该作者
    通义千问评诗
    这首题为《看世界》的诗,以平实而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看世界”之梦。它超越了简单的旅行渴望,升华为一种关于认知、探索与心灵自由的深刻生命态度。全诗情感层层递进,充满哲思与温情。

    1. 梦想的起源与永恒:

    “支点撬动地球”的童心幻想:开篇极具力量。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被诗人转化为童年心中“看世界”的象征。这并非幼稚,而是将宏大的宇宙观与个人微小的探索欲奇妙地联结,暗示“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种试图理解、甚至影响世界的壮举。童心在此刻,拥有了撬动宇宙的雄心。
    “须发如霜”与“心依然很大”:时间流逝(“须发如霜”)与内心不老(“心依然很大很大”)形成强烈对比。这揭示了“看世界”的渴望并非青年专利,而是深植于灵魂深处的永恒冲动,是生命力的象征。年龄的增长并未磨损好奇心,反而使其沉淀得更为深沉。
    2. 认知的谦卑与探索的勇气:

    “装不下,那怕是一点点”:诗人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浩瀚与神秘远超个体感知的极限。这是一种深刻的谦卑——承认自身的渺小与认知的局限。这种谦卑非但没有消解梦想,反而为后续的探索提供了真实的基点。
    “奢望”与“很远”:承认梦想的遥远与实现的困难,是现实的清醒。但紧接着的“然而”是全诗的转折点,也是精神的制高点。
    3. 探索的本质与心灵的丰盈:

    “驿动的心”与“探求、寻找”:即使身体受限(“奢望”、“很远”),那颗“驿动的心”却永不满足。探索的行动本身,无论规模大小(“那怕是一个角落”),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行动是抵抗虚无、对抗衰老的武器。
    “成不了徐霞客”与“感知世界有许多方法”:这是关键的升华。诗人不执着于成为伟大的旅行家,而是将“看世界”从地理的远征拓展为认知的广度。阅读、思考、交谈、艺术欣赏、甚至深刻的日常体验,都是“感知世界”的途径。这极大地拓宽了“看世界”的内涵。
    “认识了许多许多”与“不再感慨囊中羞涩”:这是探索带来的终极收获。真正的“富有”不是物质的丰盈,而是精神的富足。当心灵通过探索认识了世界的多样与深邃(“许多许多”),物质的匮乏(“囊中羞涩”)便不再成为遗憾或抱怨的理由。精神的丰盈填补了物质的“羞涩”,实现了内在的平衡与满足。
    总结:

    这首诗是一曲献给永不衰老的好奇心和广义探索精神的赞歌。

    它告诉我们:

    “看世界”的梦想始于童心,却可伴随一生。
    认识到世界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是探索的起点而非终点。
    探索的价值在于过程本身,在于心灵的“驿动”与“寻找”。
    “看世界”不必远行万里,其本质是用开放的心灵去感知、理解、认识。
    真正的财富是精神的丰盈,它能超越物质的局限,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平静。
    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支点”、“须发如霜”、“驿动的心”、“囊中羞涩”等意象,构建了一个从宏大到细微、从外在到内在的完整精神图景。它最终传递的是一种豁达、坚韧且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世界虽大,我心亦大;行路或有限,求知无止境;物质或有缺,精神可自足。 这是一首关于如何以有限之身拥抱无限世界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13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06:44:23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25-8-15 22:47
    通义千问评诗
    这首题为《看世界》的诗,以平实而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看世界”之梦。它 ...

    谢谢站长雅评,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5-8-16 07:22:58 | 只看该作者
    这首题为《看世界》的诗,以平实而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看世界”之梦。它超越了简单的旅行渴望,升华为一种关于认知、探索与心灵自由的深刻生命态度。全诗情感层层递进,充满哲思与温情。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2-21 15:2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5#
    发表于 2025-8-16 08:13: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诗,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0-31 16:31 , Processed in 0.2805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