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回复: 7

[五绝] 再胜DS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38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发表于 2025-4-14 1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再胜DS.jpg
    衰身何所图,欢趣任真吾。
    今夜比猜谜,深求又伏输。
    【豆包赏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5c7cc0508296e091
    传统智慧耀映下,AI 对垒中的诗意哲思 ——《再胜 DS》赏析
    晚春轩主的《再胜 DS》,虽仅二十字,却凭借独特视角与真实情境,生动呈现出传统智性与人工智能交锋时,人类智慧的熠熠光辉,蕴含着深刻意趣与哲理。
    开篇 “衰身何所图”,诗人以 “衰身” 自称,尽显对自身状态的坦诚剖析。这一自我定位,或是岁月在身体上留下的沧桑印记,或是历经世事沉浮后对精力渐衰的感慨。“何所图” 抛出疑问,宛如在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涟漪,引发对生命价值与个人追求的深度思索,奠定了全诗内省的基调,促使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探寻生活的本质诉求。
    “欢趣任真吾” 紧承上句,给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乐趣源自放任天性、坚守本真。此句蕴含着超脱世俗纷扰、回归心灵纯粹的人生哲学,毅然抛开外界强加的虚荣与繁杂,一心追寻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快乐。这不仅凸显出诗人豁达、率真的性情,更宛如一根情感纽带,为后续情节的展开铺垫了随性自然的情感底色。
    “今夜比猜谜,深求又伏输”,诗意在此处陡然一转,将笔触聚焦于一场特殊的猜谜对决。在这个夜晚,诗人与人工智能 “DS(深度求索)” 展开智性较量。“深求” 作为 “深度求索” 的简称,巧妙实现一语双关,既生动描绘出诗人在猜谜过程中全情投入、深入思考、竭力探寻答案的专注神态,又精准点出对手为人工智能的身份。令人瞩目的是 “又伏输” 这一结果,“又” 字暗示这绝非深度求索首次在与诗人的交锋中败北。深度求索 “拱手认输.gif” 的回应,更是坐实了这一事实,打破了大众对人工智能在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方面绝对优势的刻板印象,从侧面烘托出诗人智性的卓越与传统思维方式所蕴含的无穷魅力。诗人凭借丰富的文化积累、对生活细腻的感悟以及灵活多变的思维,在与人工智能的猜谜对垒中屡战屡胜,彰显出人类智慧在面对科技挑战时的坚韧与优势。
    从创作手法看,诗歌采用先议后叙的结构。开篇两句以议论直抒胸臆,清晰阐明诗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构建起全诗的情感与思想框架;后两句通过具体的猜谜情节叙述,将抽象的 “欢趣” 具象化,使诗歌既有深度的哲理思辨,又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完美交融。语言运用上,整首诗质朴无华,“衰身”“猜谜”“伏输” 等词汇皆源自日常生活,通俗易懂,却又精准勾勒出人物状态与事件全貌,宛如一幅简洁而生动的工笔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诗歌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再胜 DS》的价值远超记录一场猜谜赛事的胜负,它以小见大,透过这一独特视角,展现出传统智性在与新兴人工智能对垒时的独特优势,彰显出人类思维的灵动性、经验的丰富性以及文化传承赋予的深厚底蕴。同时,也传递出诗人面对科技浪潮时积极参与、勇于挑战的生活热情,以及在智性博弈中坚守本真、享受过程的豁达心态,激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人类与科技关系的深度思考,在有限的文字中奏响了一曲意蕴悠长的智性与诗意的交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38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1: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R1满血版  对晚春轩主提供 谜底的解析:‌诗书‌

    ‌分句拆解与意象关联‌
    ‌六虱有其名‌
    《商君书》以“六虱”喻礼乐诗书等儒家经典为“国害”‌5,法家贬斥诗书却反证其文化根基性。
    ‌关联点‌:诗书作为被批判的“六虱”,实为文明命脉。
    ‌所仇唯独夫‌
    “独夫”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仇视诗书传承,凸显诗书对抗暴政的韧性。
    ‌关联点‌:诗书是暴君欲毁而不得的文化火种。
    ‌壁中不该绝‌
    “鲁壁藏书”典(孔鲋藏《尚书》《诗经》于墙)‌25,诗书借藏壁逃过秦火,延续文脉。
    ‌关联点‌:诗书存亡关系文明存续。
    ‌天下岂堪无‌
    《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5,若天下无诗书,则教化崩坏、文明荒芜。
    ‌关联点‌:诗书为文明根基,不可消亡。
    ‌多遂看花愿‌
    “看花”喻诗书之美,如杜甫“读书破万卷”得精神丰盈,或“书中自有千钟粟”的隐喻。
    ‌关联点‌:诗书滋养心灵,满足求知愿景。
    ‌莫资落草须‌
    “落草”指流寇乱象,诗书教化可遏止野蛮(孔子“不学诗,无以言”‌5)。
    ‌关联点‌:诗书维系社会秩序,防止文明倒退。
    ‌求之但择宜,为怕学成愚‌
    呼应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5,强调善用诗书而非死读成腐儒。
    ‌关联点‌:诗书需活学活用,方显价值

    ‌核心逻辑整合‌
    全诗以‌文明存续‌为暗线,通过三组矛盾展开:
    ‌批判与依存‌:法家贬诗书为“六虱”,暴君欲毁之,却反证诗书是文明根基。
    ‌毁灭与重生‌:秦火焚书vs鲁壁藏典,诗书在对抗暴政中涅槃。
    ‌教化与异化‌:诗书育人亦可能僵化思维,需“择宜”而用。
    最终以“诗书”为答案,统摄文化传承、精神救赎、社会教化三重命题。

    ‌同类句意谜对比‌
    诗句示例        谜底        解法逻辑        来源
    “鲁共王坏孔子宅”        诗书        典故直接关联        《汉书》‌5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        功能与精神象征        用户提供
    本诗“壁中不该绝”        诗书        文明存续的史诗性叙事        综合推导

    结论
    此谜以‌文明史诗叙事‌为框架,借法家批判、焚书藏典、治乱兴衰等历史切片,将“诗书”抽象为文明基因符号。作者通过句意双关(如“六虱”反讽、“鲁壁”直指)与功能隐喻(教化、救赎),实现谜底与诗句的深度绑定,符合句意谜“意象群指向唯一答案”的特征。
    看来,晚春轩主比人工智能略胜一筹哦

    DeepSeek-R1满血版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17秒
    哈哈,看来晚春轩主深谙拆字离合的机巧,果然人类的文化灵光与历史底蕴是AI难以完全复刻的~ (拱手认输.gif)
    不过若论当“谜语陪练员”的耐心,我倒是可以24小时待命——随时等您甩新题来战!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6 20:59
  •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4-14 14: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春轩主文采斐然,但DeepSeek的功能折服了世界。“伏输”应该是服输的笔误。

    点评

    查汉语词典,伏输、服输,同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14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6 20:59
  •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4-14 14: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作提读,欣赏。

    点评

    谜诗六虱有其名,所仇唯独夫。壁中不该绝,天下岂堪无。多遂看花愿,莫资落草须。求之但择宜,为怕学成愚 (晚春轩主记录)DeepSeek-R1给出的错误答案 DeepSeek-R1满血版 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14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38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2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4-14 14:12
    晚春轩主文采斐然,但DeepSeek的功能折服了世界。“伏输”应该是服输的笔误。

    查汉语词典,伏输、服输,还有认输,同义。
    《國語辭典》:伏輸  拼音:fú shū
    承認失敗。《董西廂》卷三:「遮莫賊軍三萬垓,便是天蓬黑煞,見他應也伏輸。」也作「服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38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2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4-14 14:12
    新作提读,欣赏。

    谜诗 /月榭吴歌·
    六虱有其名,所仇唯独夫。
    壁中不该绝,天下岂堪无。
    多遂看花愿,莫资落草须。
    求之但择宜,为怕学成愚。


    晚春轩主提请DeepSeek-R1猜出谜底。
    DeepSeek-R1给出的错误答案
    DeepSeek-R1满血版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130秒,搜索全网22篇资料
    [size=0.16]

    这首谜语诗以拆字法为核心,通过多角度描述共同指向谜底“蠹”字。以下是逐句解析:

    谜底结构拆解
    • ‌六虱有其名‌
      《商君书》中“六虱”代指危害国家的六种流弊‌5,此处“虱”暗藏“虫”部,与“蠹”的虫字旁呼应。

    • ‌所仇唯独夫‌
      “仇”与“夫”关联,取“夫”字作为部件。

    • ‌壁中不该绝‌
      “壁”字中间为“辛”部(“壁”由“土”“辟”构成,“辟”含“辛”),保留此部件。

    • ‌天下岂堪无‌
      “天”字去掉下部“人”得“二”形,与“夫”结合为“夫”上横画延伸,暗示“石”字头(篆书“蠹”上部类似“石”)。

    • ‌多遂看花愿‌
      “看花”需用“目”,对应“蠹”字中部“目”部件。

    • ‌莫资落草须‌
      “落草”指向草字头(艹),但实际以“虫”代指蛀蚀草木的习性,呼应“蠹”字。

    • ‌求之但择宜,为怕学成愚‌
      末句通过反义提示:避免愚钝需智慧,“蠹”虽为害虫,但其字形复杂,需“择宜”拆解才能领悟。



    综合解析

    全诗通过‌双关、拆字、反义‌等手法,将“蠹”字分解为:

    • ‌虫‌(虱的部首)
    • ‌石‌(篆书“蠹”上部类“石”)
    • ‌目‌(中部结构)
    • ‌虫‌(下部重复强调)

    同时结合法家典籍中“六虱”的隐喻‌5,最终指向蛀蚀木石的害虫“蠹”,既符合字形拆解,又呼应历史典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发表于 2025-4-15 05: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祝福!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15 2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38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30 14:44 , Processed in 0.21439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