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1)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1 15:4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1)
江南达者 童山雷
青少年时期,本人极迷西画,也曾希望能在这片天地间有所作为,但终因一些主客观原因、并且几乎可说是无法不顾及的原因,所以在进入中年之后,我也就还是只能忍痛将这爱好乃至于梦想放弃了。这一点,我已在其他文字中谈到过,这儿不再重复。然而,那段历史、还有那份自己曾经全心全意投入于其间的至情,真就可以因此而撂开不提了么? 多少个春日秋夜,雨夕霜晨,它们象些不可见的虫子,悄悄地噬咬着我心;又如同一批不可能忘怀的故友,活灵活现于我的脑海,必令我仍与其作情愫的款通和交流……今日思忖之下,我决定仍旧以大致依时序的“画中游”方式来谈及它们。自然,事情既已存在主次,而且象这种谈论西式艺术的东东,毕竟不能照样满篇“之乎者也”吧,——唔,总而言之,就因了这些,最终,也就有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与写法,连同文章本身。
根据个人特定情况,这集子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期为下乡之前及乡村生活时所作,时段为1970年左右至1976年春;中期为当日在大巴山地区工作时作品,时段为1976年夏至1984年冬;后期则为回重庆后,直到封笔时之作,时段为1985年初至大约1995年前后。此后零星有点儿画作,已可忽略不计。
……

————————————————————————
早期





1、乡郊暮色(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因为生在特定的时代,醒事之际,一切有关绘画技法的书籍与资料,都极不容易得到了。自然,投拜师门什么的,更是奢侈得没法想象。偏偏自家又暗想在绘画方面有所作为,怎么办呢,还不就只好独自努力瞎摸索着。唉!说来可叹:连写生这概念,也都是在十七岁之后,才真正建立起来;而此前吧,虽是临摹印刷品画片有时已近乱真,但实际的造型能力,却的确是很有限的。幸好这心头天生对那“红光亮”的玩意儿存有看法,而对俄、欧的“灰调子”画作,则暗暗心向往之。且是渐渐地还对“画儿总该有笔触”,也树立了应有的观念,这样,说到底,个人的艺术趣味,才没有彻底地误入岐途。咳,不过,变临摹为写生,并以此为常事,这个转换,还是来得好艰难呵!现在都已很难回忆起那日日夜夜,究竟是怎么苦过来的。终于,有一天,勉强算是可以将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自主地构成画面了,虽是稚拙得紧,但总已堪称是自己的作品了吧。今也不在乎人家笑话,径以两幅画儿,作为本文附图之首:一幅是是自己十七八岁时的“风景创作”《乡郊暮色》。另一幅则是十六岁时临摹的西方画片。前者,乃是一次于黄昏时分的实境感受。——可巧了:这地方,仍是本人《画中游》正记之首提到的那儿。由此看来呀,生活之于艺术,也确是联系得太紧密,甚至,你想要绕过它,也都很难哩。另外,再顺带作个说明:临摹的那画,母本来自一个普通书报纸小册上的黑白插页,所以不单是那“色”的全部了,连其“形”的细节,也只是由自己揣度甚或“虚拟”出来的。



2、故园之松(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回想那个时候,是何等样的崇拜俄罗斯的希什金与列维坦!内心真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就以身边的现实题材,画出象他们那样富有情调的风景画来。因为当时家乡附近恰多松树,所以也就尝试着用西法来表现它,而且暗暗还多了份“野心”,盼着能在画作中,体现出一定的中国风味。一次在夕阳下, 看见西方漫天金色霓霞,远处的歌乐山,已融入灿烂的光雾中了;近前一大一小两株松树,正逆光伫立,披覆着倾泻而下的光瀑,整个——连同地面的投影——都显得斑斑驳驳,极有韵致,也极有层次感。于是似乎顿时觉得来了灵感,因而鼓起勇气,勉力将这景象纳入了小小的油画画幅,还安上了这么个标题。自然,稚嫩之作,这儿不可能还作更多的吹嘘了。不过,想必其间所蕴含着的那份少年真诚,透过润泽而厚重的油彩,仍会被细心的观者发现……







3、嘉陵江边的汉子(上世纪70年代初期)
既习西画,这素描与速写自然是少不了的。回想当日,对那德国的门采尔,是何等尊崇!于是也开始成天揣个小本儿在身上,见着点感兴趣的事物,便掏出来,用铅笔或钢笔,勾啊,描啊,只望有朝一日,也能与心中的偶像并驾齐驱……下乡前后,也就是在刚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吧,这嗜好达到高峰。这里所选的三幅速写小稿,《嘉陵江边的汉子》、《冬牛》和《本知哥》,便很可代表那一时期的面目。前者是一次与友人在嘉陵江边画风景速写时,一观者看得意兴盎然,主动提出要让画他一画,当然这却也就正投咱之所好了。其二,画中人为插队落户时邻村一青年,而其之所以要让我画,原由也差不多。其三却为自画像。想当时在乡间,每坐在从房东家租来的那灰腻不堪的大八仙桌前,稍得便,就在桌上小镜中观察这人脸的体面关系与光影变化,偶尔还动动笔勾画几下,因此这速写本上也就有了不少这类“自我表现”的画儿。咳,看着画中自家那青春焕发的面容,确实是至为真切地体会到,这人一生,愣就是在这画道中渐渐地消磨过了。呵呵。





4、花果与酒瓶(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当时朦朦胧胧也还是知晓这西画的分科,并听说过“静物画”这个词儿。所以,有些时候,便也摆上点家中还找得出的东西,来涂涂抹抹画画。固然是全然不知“坚实永恒之追求”为何物了,而且,就连日后被画家吴冠中先生讥之为“画术学院”中的那些静物写生基本步骤,其实自己也都无从了解。反正,就是凭着心中那股对此道本身的热情,再凭着自己直观的视觉感受,有滋有味地一直这样画呗。这儿所出示的两幅静物画,一幅直以画中之物命名:《花果与酒瓶》;另一幅,想名之为《茶具》吧,偏偏内中又有两只亮晶晶的酒杯,因此不好再起什么具体的名字,干脆就以“静物”命名了。现在看来,若以“专业尺度”衡量,它们自然都是很“不专业”的;不过,既是眼下连这“专业”自身都遭到质疑了,那又还特别强调它干嘛呢,呵呵。今画作已在这儿(原画幅面都不大,好象也就十六开纸左右),尽管所表现对象只是所谓“静物”,但想必读者诸君,还是多少能够从这表面的沉静中,感受到一个处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的小青年,内心的那份郁勃之情吧。——《花果与酒瓶》这画,肯定是画于下乡当知青之前,而《静物》这画,已记不清到底是画于下乡前,或者是下乡后回家过年的那段时间了。

(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23-10-22 20:42:38 | 只看该作者
    字是画的灵魂,画给字添风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23-10-23 15:03: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的绘画作品,赞。遥祝您秋琪,佳作频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8:16: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二位。祝秋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5:32:28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2)
    早期(总 27 篇之第 5、6、7 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5、残霞(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初初下乡,生活环境骤变,一切既是极为新奇,同时也显得非常具体甚至难堪。尤其是学做农务,开始在生产队出工,那真是觉得每一刻,都是何等样的漫长啊,哪象从前自己画画时,一整天,好象一眨眼就过去了……眼下就这样从早到晚地在荒坡上干着。有时真是很忙,手脚都没个停歇的时候;而有时呢,也未见得有太多的事,但大家仍还得挤立在一起,做做停停的,口里也就嘻哩哈啦地说着些粗野不堪的话,因为毕竟得象这样,走“集体化劳动”的路嘛。最是记得每逢天色将晚,整个人精力已尽,耐心也到了极限,而偏偏这时四下的景致,则总是显得出奇地诱人。当时是想:倘若能如希什金、列维坦般,将这夕阳下的原野慢慢画成完整的大幅油画,那该是多好!可是又如何能够呢。所以也就只能是将这印象牢记于心,待相对闲暇时——这一般都是大雨天、且是并无非干不可的农活——便将其作成了如所示这般的小画。这两小件油画风景,一名《残霞》,一名《山原薄暮》,所表现的景观与时段都大体相类,唯幅面一横一竖,点景之物,也一为残照,一为新月而已。今将画作呈示于此,不知读者诸君,是否能够从这片厚密浓艳的油彩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丝达某当日那苍凉而又无奈的心绪……




    6、落霞乡径(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偶尔收工相对较早,天色还亮,走在这片照而今看来纯粹是属于“绿色环保”的境地里,体会着那份极度明显的松快之感,倒也还真有乐趣。最是记得这画中所示的地方:它是从咱“马鞍山小屋”通向本队政治中心——队长家大院——的主要道路;画的深处,已是邻县平昌的地界。这本队“首府”,其实是退向了画面左侧那块亮坡后面,画上看不见的。而远景那座显眼的山,名叫“金华寨”,其巅峰相当陡峭,传说昔年是为当地豪门防范匪患的暂居之地,这一点,好象我在这《画中游》正记中曾提到过。本画中尤其使我感觉亲切与回味无穷的,一是那几株枝叶还算茂密的柏树,因为当时这柏桠便是最可宝贵的上等之柴。二呢,就是右侧近前油桐树后边那块大田。那是块“抢水田”,有时是作旱地用的。队里秋冬季节常用它种萝卜。咳,那萝卜焖饭吃起来真是很爽!要是还能有几粒羊油放上,就更称是美味了。只可惜冬寒天吃了这萝卜饭特别不经饿:几泡尿一撒,早已又是饥肠滑碌的了……哎呀,这当过知青的人,怎么真有点粗野,说着说着,就说到这些来了。打住,打住吧,不要破坏了读者们观画的雅兴哦。




    7、天之将晚(上世纪70年代初期)
    这收工回到自己“家”,院中所见,往往是一派于清寂间同时也颇显其繁荣热闹的景象。这是一所单家独户的小院,只因生产队不愿将国家拨给咱名下的“安家建房费”一次性用来修了房子,所以就以每月一点儿小钱,向这家人租了房边上一间屋,供我与一个知青同伴共同使用。这房东家老大娘是我数年乡村生活中所见识的一位最有趣、最和蔼可亲、同时也最善良质朴的人,有关她,我已在长篇文字《乡中苦斗》中作过详尽的描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络中搜索这篇名,找出来看看。现只说这眼前画中吧。这“表叔母”(当地对老妪的敬称)日日守着她的小院,自留地,幼小的孙儿孙女,一头为队里养着的耕牛,还有一只麻猫,一只黄狗,偶尔也有三二只鸡鸭或鹅,手头总是丢开这样又弄那样,忙不过来或无奈的时候,也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数落上几句,但一般情况下,则老是乐乐呵呵地对她的“部属”们说这道那,往往还夹杂着一些旧式的乡野小曲。一见我回来,总是拖长声音象是唱歌般地招呼道:“噫,是老童回来嗒?”然后多半跟上一句:“哼,娘呃,重庆那股大码头的人,来跟我们,过恁样的日子,可怜球得的!”……般般细节,这儿也难以一一尽述。这当日留下的小小画儿今既在此,读者诸君,可各自去推想那时的情景吧。唯可告慰于我心的是,当时我曾认认真真地为她画过一幅油画肖像并留给了她家。当然,这也没有数码资料,已不能满足大家要想看一看那画作的愿望了。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0:28:59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3)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8、门外山青(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再说咱这小屋内闲常所见的景观吧。当然,居室本身的情形,暂且不表,也给读者们留点悬念,呵呵。单说这看出去的感觉,倒还真的很好。因为这儿所处的地势已相当高,门外又不象如今,总易被别的建筑物遮挡,而纯然只是一望无际的山野,那是真堪匹敌时下高档别墅的周边景致呀。所以,平日家,勤前工后,只要咱们这肚儿里毛毛草草塞了些吃食,同时也不过分去纠结于那“前程”的事,坐在主人随房租给咱的那张大八仙桌前,举目眺望着门外(顺带说一句:这儿的房屋基本上不兴开窗,最多也只有个小小的所谓“窗眼”)茫茫苍苍的山乡景色,感觉着四季的依次轮换,这年轻的心里,还是有过多少美的遐想啊。而且当时自己特别爱读善背古诗词,每逢现实生活中有了点客观感受,也总习惯于加以主观的发挥。譬如看着这画中所示的静静的竹树庄田,摇曳的芦草荻花,外加较远处院落无论晴日风雨中都按时袅袅而起的炊烟,总会联想到古诗词中的田园情味。有时,简直差点儿就以王维的“辋川”在自拟了。当时就曾想过,要是有朝一日,自己衣食无忧了,回头反观这境地,恐怕真是其味无穷吧……现今转眼间已近四十年过去,这小小的画儿,居然看去还比较新色,而这画画的人,却历经了多少沧桑、已是行将步入晚岁。——唔,不发题外的感慨;另附一帧《山乡春早》,以让读者了解不同时序与不同视角中的这门前景致。那杏花树下隐约可见的房子,是咱刚下乡时住了几个月的地方,当时那主人家本想以一间空屋来换取点油盐钱,但终因小辈与老的不和,要分开过,所以就只好请咱迁居另卜其东邻了。





    9、晴光小园(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又说这住家的庭院吧。因为是单家独户地住着,那份清静,肯定是不消说了。并且也不知主人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院坝边上,除了一般竹柏及杂树,各样常见的果木,如梨、桃、李、杏、枇杷、柚子,甚至不常见的“拐枣”,都分别种上了一二株在那儿。此外,什么花椒、芸香、葵花、金针菜之类既有实用性、又具有点缀景观作用的植物,也都零零星星地种有一点儿。加之紧靠着便是房东与我辈的自留地,周围队里的田土也历历在目,所以,这一年四季,非花香即叶绿,即使冬天,麦苗儿也青青的,若以如今的话来说,这“生态环境”还真好、还真很“宜居”呢。唯一不大方便的是水井比较远,要到那边长田尽头岩脚下的小湾里才有。不过总体看来,——至少光从外表看来,这情况还是不错了,毕竟,咱又不是来这儿休闲度假的,而是来吃苦锻炼的呀。当然,怎样在吃苦,那已是后话。眼下呢,落脚既稳,在一时不为食物和燃料忧虑的情况下,出工之余,晴光晦雨中,闲观这万山深处的幽幽院宇,还是颇有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这儿出示的两幅小小油画,一幅之名即本段文字标题,另一幅名叫《竹树瓦堆儿》。两画恰好将这晴雨景致都记载下了。而且这所谓“瓦堆儿”,犹将主人勤扒苦挣以图日后家业发展的心志,也客观地记录了下来。只是,抵到数年后我离开那儿,这预烧下的屋瓦,还依然如旧地堆放在院侧林间,全不见主人家有翻修房屋的举措……而那幅《晴光小园》哩,虽是“逸笔草草”的写生之作,但其于奔放厚实的笔触间所体现出的乡土气息(如挂在小树杈上的辣椒串,树荫缝隙中亮丽闪现的向日葵及随意晾晒在那儿的小褂子),连同画作本身斑斓的色彩,终究还是值得玩味一下的。记得当时一两年后报考美术学院,就把这画拿给该校招生教师看了看,并得到了他们相当的认可。呵呵,这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不要再往远处扯,还是请读者们自己随兴观玩一下这画儿吧,不论好歹,它们总算是“第一手历史资料”啊。

    (总 228 篇之第 8、9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13:21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4)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0、老农王XX(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刚下乡时,因听老知青们告诫:“轻易莫露特长哦,谨防当地卡住你不让回重庆工作”,所以经常画个画都象是有点儿偷偷摸摸的,唯恐让多的人晓得了。但事实真真是应了那句俗语:“纸包不住火”,很快,“这文林场知青(所谓“文林场”为此处小地名)很毬行家哟、可以把人画得个一模二样(其实意思是“一无二样”)呢!”这说法风样地便流传开来了。于是趁着雨闲时候,为四乡老人、或自感有被画一画之需要的青壮年人画像,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当时的一项“常规性业务”。自然,那全都是免费业务了,咱一身上有疤的“成份人”,决不愿还去背个“想赚贫下中农的钱”这样的臭名儿。这儿不妨坦白交待一下吧:只是一次我在大病初起、被燃料之事逼得焦头烂额的当口上,曾经向一个找上门来的外队(柴山很好的队!)村小教师示意过自家的苦境,然后为他老父亲画完像,接受过他一捆杂树桠枝。其余吧,也就在“做活路”的这当天,跟着主人家吃口现成饭了,总之与当地“匠人”差不多,除去不收钱之外……另有一点也得说明:当时吃了别人的饭为别人画的画,我自己如何能够拿走?因此现今我手中保存的,一般都是我在蹭了一顿饱饭后,回来“背写”成的复件儿,或者说是根据素描加工成的色彩画作。比如这儿出示的《老农XXX》吧,就是这样得来。这“王XX表叔”也是个很有趣的乡村老汉,说话幽默有味而又不太粗鲁。读者诸君看了他这尊容,尽可设想他那一绺细髯所半掩着的口中,平素说这道那的样子。另附一幅根据速写画成的他,题目就叫《王老汉》,这是一次他来我房东家,顺带在我门槛上坐了一会,就被我如此这般摆弄了下来,呵呵。




    11、吴老农(上世纪70年代中期)
    这儿所说的“吴老农”,乃是队长同宗之大兄,本来另有其名,只是因为众人推抬,遂将彼时当地这一还算是光鲜的冠冕,戴在了他的头上。这老头儿——其实岁数并不太大,估计也就五十几,不过是因风霜磋磨而显老相——这老头儿是个精明把细之人,自然首先是已具有贫下中农所共有的优点,只是处世更加审慎有度而已。略举一例吧:他家每次晒谷,倘有人称赞他富庶,他必言说这已是“扫仓底”所得了;唯稍嫌欠缺或竟是更可称道者,人家笑问他家粮仓何以如此“经扫”,他便说:真的就是这样,信不信随便……言归正传:这油画肖像,亦是从我速写本中加工得来。当然,彼时他并不是正在回答人家有关他家“扫仓”之事,多半是歇憩坡头时,被我悄悄捕捉形神。当时我便有个感觉:这人的骨骼面相蛮好的,有棱有角,且是饱经风霜,色泽浑厚亮堂。只可惜,当时也不具备那条件,能介绍他上哪儿去挣点模特儿费什么的,不然,相当于他家还可以继续再狠扫上多少次仓底啊。咳,也不知他最终看到粮食不那么金贵得紧的这一天没有?反正我只记得,自己在刚下乡、队里连最最基本的安置工作都尚未进行的时候,曾在他家吃过一回“转转户”饭,当时,他婆娘,我叫的“周表叔母”,便只是在给我与同伴知青及他们自家的一个“老幺儿”添第一碗饭时,是添的白米饭,这第二碗,以及他老俩口与他家大小两三个闺女们从第一碗饭起,则全都是黑乎乎的干青菜帮“和和子”……




    12、徐老头儿(上世纪70年代中期)
    这儿所看到的这老头儿,与那吴老农相比,可称又另具特色。不知观者见到他,有无这样的感觉:倘要选谁去扮演一名道士,找上他,连更多的妆都决不消化,只将件道袍披向他身上,再叫他顶个假髻子,就行了?呵呵,闲言休絮,且说说这阎浮世界曾真有过的这个人吧。回想那日,我与同伴在生产队“吃转转户”,来到落散得最远的一个大崖边上的院子,受到了他这休闲在家的家长的接待。后来听当地人说,他是年轻时候把男女之间的“孬活路”做过火了,才落下了个弱症,多年来都只好清耍。当然,这也不可能还会由一两个年轻娃儿去细加考证的,我们还不是听了就听了,最多暗笑而已。但这徐老头儿当时待我们毕竟相当热情,尽其可能地将家中拿得出的饭菜让我们吃,这都不用说。恰好,那又已是晚上,所以我们两人还便住在他家里。咳,那才初次见识了这山区的老棉絮铺盖:一床,足足十八斤重!——想啊:当时已近四月下旬的天气,这年轻的火体子,如何能够这样捂得?所以从次日起,这身上就起了一片片的大红疙瘩,恶痒难禁,而且最要命的是,以后只要待在那块地方,逢上骤冷骤热,这毛病便一定要发……唔,这说着象是跑题了。不过,这份记忆,真的是深深地与徐老头儿这人混在了一起,没法拆开的。事后,他老人家虽是成天独门独户独自一人只与崖树山田、鸡牲鹅鸭的为伴,终于也还是通过那收工回来的、还是自己在身强力壮的时候便留下的子嗣,了解到我会画像这一点。于是,就这样,好象已是次年,一个农闲时节的阴雨天,我又去了他那儿,再次吃了他家的饭食,却没再领略他家的铺盖,临别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个角度的素描头像;尔后,我又根据当时回自己屋即忆写的一幅素描,画成了这帧小小的油画。

    (总 228 篇之第 10、11、12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16:05:49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5)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3、病中的母亲(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因社会历史诸方面原故,此生自小便遭遇家庭不幸,父亲蒙冤远去,终至决绝多年。其后家庭成员也各有因由分赴西东,所以即便还在我下乡当知青之前,平常时候,家中也就只是我与母亲和妹妹,三人相依为命而已。妹妹比我小上了四五岁,虽也勤快懂事,但很多年来,母亲相对而言,也只能将我作为成人商谈家事,这样,无形之中,母子俩的情感与整个精神,当然也就格外接近。关于我与母亲,此前已见诸我的许多文字,这短文中就不必再涉及了,干脆还是就事论事吧。记得母亲在五十岁后到六十岁之前的那些年里,一则是年龄本身的关系,二来精神压力又特大,因而时常都有点病痛缠身。一次,我从乡下回城探亲,恰值她又感不适,在床头上歪着。我坐在她榻前,让她自己就闭目养神,然后一边说些乡下的趣事与琐事给她听,一边也就支起我的画箱,直接为她留下了这幅油画写生肖像。这儿我注意看了一下画上落的日期,那正是当时我经历千辛万苦、已得美术学院预取通知,但却在那必然与偶然双重条件交互作用之下,终至连当地县中师校都不会录取我,故尔己身在乐极生悲、如自晴空坠入冰谷的情况下,趁春节之机回家“疗伤”,这样一个特定时候。我痛不足惜,可以想见,母亲这时心中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唉,人间的历史,历史的见证啊……除此之外,这儿还另附上一幅给母亲画的速写性素描;那画中日期所示,已又是第二年我回家过春节了。呵呵,现今或许唯有我的个别亲友,才能从这回想起,在此之前,我又曾有过怎样一番甚至是超过了头年的难堪经历……



    14、昔日由老君洞望文峰塔(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当时也不曾想到,偶然所作的一幅画,还为日后自己那么熟悉的南山,存留了这么一个真实的历史写照。当然啰,日后自己居然还会时常与此山为伴,当时就更是全然不可能设想的了,可见什么叫“命运”,什么又叫“随缘”啊。呵呵,闲话不说了。这幅南山风景,回想起来是这样得来的:那时哥哥已在南岸结婚安家,一次(自然也是在过年的假期内),哥嫂二人邀约兄妹们一块儿去他们那儿玩,主要的玩法,便是在南山一线作上了个“竟日游”。后来我熟知了这南山,方才一一地忆想起当日游玩的具体地点及所行经的路线;而那当时,却是“未识南山真面目,只缘初至此山中”,除了感觉舒心适意可观可玩,也就如堕五里雾中了。不过,作为画者,身处斯境,毕竟还是已有着一个最基本的比较:它完全不象时下自己最接近的巴山那么古朴雄浑苍凉,同时又比自己从小便熟悉的歌乐山更加恬淡幽深蕴藉,并更加富于形色神态上的变化。这油画仍只是根据现场所作的速写稿事后画成的。凡了解南山基本形貌之人,恐怕都能够看出,这是站在“川东第一道教丛林”老君洞侧后的岭头上,俯瞰今之黄桷古道中上段,远处便是巴渝地区那有名的文峰塔。从画上看来,固然也不就说,今天的南山,已远没有当年的它那么植被苍翠;但至少有一点,的的确确:它是要比今天显得更为“原生态”些,至少是没有一些不伦不类的建筑物来干扰视线。另外,当年这山中随处可见的大松,现今已是极难见到了;本来现今树倒是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山林间,却好象已是香樟树居多。好了,拉拉杂杂地也说了这么些,还是就请读者们自己看看这画儿吧,虽说它没有更高的画技,却总可以就象是当作一位有名有姓之人的旧照片来看呀……

    附:今发帖之日,恰值元宵节。顺带将己诗中所记当年在乡下独自一人过此“佳节”的情景贴上,以作忆念。

    独过正月十五

    无肴无酒对佳节,
    雪夜冰轮渐自高。
    久坐玩诗觉寒甚,
    煮锅小芋暖元宵。

    《乡间杂诗·远年怀想》

    (总 228 篇之第 13、14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6:45:34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6)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5、庭院(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当时每从乡下回城,除与家人团聚、重又温享天伦之乐外,也常与一些散向四方落户的旧友或同学互相拜访,一则找找此前的生活感觉,二来也借此机会沟通一下相关的信息。想来也好笑且是奇怪啊,那时又没个电话或手机短信什么的,先期也无法与人联系,要找谁,也就只好估摸着对方的常规,径直去——差不多可以说只是撞撞运气了,所以很多时候也难免扑空。记得一次去某个同学那儿,他家人便说他不在,但又说过一阵子,他或者也有可能会回来,所以我与一个先已约拢的同学,便在那附近蹓跶着玩儿,同时也瞅机会勾上几笔速写。这儿所示的这幅题作《庭院》的油画,便是这样于事后加工得来。画中那叠挤在一堆的各种老式房屋,那围着自建水泥台墩打着乒乓球的小孩,以及闲步于周围的一鹅三鸡,似乎都很可以表明当年城市平民居住区的一种基本氛围。另外,画面的那片明艳朝阳,连同乒乓球台后边那堵墙壁上涂抹着的几笔既象是阴影、又象是黄粉墙本身另补上的泥灰,这显眼的画幅基调与细节,真可算是体现出了青年作者对一时一地日常生活场景的忠实记录,同时也显示了他对艺术手法的一点儿稚嫩追求吧。








    16、少年·青年(上世纪70年代中期)
    那时因轮番接待来家找玩的同学和朋友,家人都笑我怎么成个大忙人或香饽饽了。真的想来也怪,其实来找我的这些人,他们彼此之间,未见得就是投契的,但大家却都愿意同我玩。当然,因住家远近、闲暇程度与本身兴趣爱好等诸方面差异,接触得特别频繁的,毕竟也就只是那么一两个。当时大家都处在刚由少年变成青年的这一年龄段,所以希望自己成熟、并且觉得自己已经成熟的意识,也就都相当的强烈,在一块聊起天来,那才是真叫一天上地下无所不包、人生理想样样涉及。自然,对此大家也都有一共识,一般都不在家里吹侃,而是走向郊外去。因住所位置所决定,这一走出去,走得也还不算近,通常都是午饭后约了出门,黄昏时再各自回家吃晚饭,统共总有三四十里路吧。当时,沙坪公园连同其附近的松林半岛,还有红糟房、梨树湾甚或歌乐山上,都是我们的常游之地。这儿出示的两幅画,风景《高树》,即是在那所谓松林半岛低平的溪谷里上望得来,也不知内中是否多少含有一点儿憧憬或仰视生活的意味。而这人物画呢,则是就在画纸上信意作成的。现在看来,除了那潜意识内还真就体现了渴望成熟的意愿,其主体人像造型,分明就采用了当时最常接触的一位朋友的模样。这朋友的父亲,是一位旧学出身的理工科教授,可谓中西俱擅,文理兼长了;其本人,说起中外思想文化来,也都是一套又一套的。不过,生活最终还是没让他走上最感兴趣的道路,却让他成了本市某家大公司的主管会计师。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现实,在这儿,也算是可供窥其一斑吧。呵呵。

    (总 228 篇之第 15、16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30 08:24 , Processed in 0.1350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