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2:24: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埔红旅散记
文/清平乐
        梅州,以梅为名,与梅何缘?据史, 宋代梅州遍种梅树,非常出名,宋太祖以此命名梅州。高洁清雅的梅花,也成了梅州人所参照、仿效的品质,也是梅州人秉承的品格和传统。
         枫红秋日,我一行红粉踏足梅埔大地,自称红色之旅,涉红访友,体验人文,仰望客史,激起无限感慨。
        仰望帅星起崇敬
      沐浴秋阳,绿树环抱,叶剑英纪念园显得格外亮丽。入园后,我们直奔纪念馆参观。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像。叶帅手握斗笠,给人以回家乡的亲切;目视前方,关注着梅埔的山山水水。
        叶剑英纪念馆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馆名。纪念馆高二层,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分别有文物、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 帅星尊前,观感袭来,同行的人们感慨良多。叶帅一生追求光明,初心不改,在党和国家多次重大历史转择时刻,强力转危为安,发挥核心作用。毛主席曾夸奖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怀着崇敬心情,我们一行四人向立于馆大厅的叶帅铜像献花、三鞠躬。
        江风吹来血沸腾
        心持红色崇敬,我们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缅怀朱德总司令及先烈。
       纪念园就是昔日战地。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一路由朱德率领三千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部二万多人在这里激战三昼夜,起义军打退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几千人。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退"的办法,艰苦转战,两进汀赣边,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在三河坝战役中,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勇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甩尽最后一颗手榴弹,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捕战,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我们一行四人都穿上了当年红军样式的服装,浅灰衣裤,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 昔日硝烟虽散尽,但英雄在我们心中,其鲜血犹滚烫,红韵决不退。眼前的纪念园,已建成"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朱德雕塑、浮雕墙、门楼、长廊、花架、凉亭等。纪念碑下埋忠骨,所立之处松柏青翠、繁花似锦。碑高15米,用35种规格的343块密纹花岗石砌建而成。碑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亲笔题字:“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座上刻着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
        站在纪念碑前,可俯望汀江、梅江、梅潭河在此汇成韩江的壮观。一阵江风袭来,掀动军衣一角,摇动头顶军帽。此意景,激起我们滔滔思诸。纪念碑下三大缸烈士忠骨忠魂在此,想起昔日那场那景,我们热血沸腾。三鞠躬后的返回百步,我们十步三回头……
        青山底色无限红
        大埔角村地处大埔县枫朗镇西南面,是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所在地,素有“小延安”之称。绿水青山迎接了我们,可我们知道,己是午后,残阳含血,脚下土地深红。
        1940年,为了适应抗战初期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1940年冬至1942年6月,因安全需要,南委机关多次在大埔境内迁移,最初是在西河,后经大麻、高陂等地,于1941年9月迁至大埔角新村仓下黄维礼的老屋。南委不仅建立了秘密电台,开设秘密交通线和设置交通站,还参与享誉中外的“香港秘密大营救”,成功营救800多名在港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以及领导东江、琼崖等地抗日武装力量参与抗战斗争,为华南地区的统战工作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走进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这是一座一正二开间土木结构房子,占地面积 224平方米。“南委”工作组的同志们就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多次发射重要电报、传递重要信息,为破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动高潮的阴谋发挥了重要的联络和掩护作用。旧址围墙内有一半枯的老树,当年,革命先驱就是用此树伪装了电台天线,发出了红色电波。我们给树拍照留念,它是绿树,它的意境无比鲜红。
        离开“南委”旧址,我们又驱车寻访了当年的一条秘密交通线。
        1930年,在时任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从上海临时党中央到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这条交通线由上海一香港一汕头一大埔(茶阳)一青溪一永定进入闽西、赣南(瑞金)中央苏区,而位于大埔县的青溪交通站则是由白区进入苏区的一个要冲。这里的交通员依靠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党的中央机关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转移,安全护送了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邓颖超等200多名党、政、军骨干,通过青溪红色交通线到达中央苏区,是当时全国唯一未破坏的进入中央苏区的交通线。
        这是一条“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位于青溪镇大瑞村的“棣萼楼”就是交通线的重要站点。在当地宣传部和党史办同志的引导下,我们登上这一“秘密红楼”。眼前是一座呈“日”字形结构的客家典型建筑,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站和秘密仓库中站,存放过大批枪支弹药、电台、药物等军用物资和文件信函,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我们凭窗望去,棣萼楼背依大山,前临汀江,风声水声阵阵传来,那是永不中断的红歌在这大山深处环绕。
        几多红韵绕梅埔
        寻红访红的日子,总被一些红色的事迹所感动。
        ——在博物馆。我们先后参观了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第一观感是:红色是馆的主基调,也是梅州人的自豪。有一组数字让人震憾。辛亥革命以来至今,梅州共走出545位将军,其中上将13人,中将116人,少将416人,他们都是受人敬仰的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
        ——在百侯镇。我们体验了百侯镇的淳朴民风、优美风景。百候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古往今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是一个多出红色人才的地方,被称为“干部之乡”。百侯籍的人才遍布全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尤以教育界、政界、商界更为突出。杨兰史、杨应彬、刘兆伦、肖月华、杨永松、杨英耀、肖如川等均为百侯人。
        ——在民间。我们闻名而来,拜访了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黎志健会长接待了我们。他介绍说: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是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其宗旨是挖掘、研究和弘扬梅州红色文化,传扬红色革命精神,坚定革命意志,激发梅州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建功立业。目前会员80多人。
      我们了解到,广东省有11个县市区为原中央苏区,梅州县区8个全属于原中央苏区。一段来,研究会人员开展红色文化调研,了解红色文化情况,认为梅州基底厚实,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充满革命精神,加上进入新时代 ,党中央很重视弘扬红色基因,传承革命文化,为红色文化研究会提供了发展空间。
      黎会长带我们参观了满屋书藉字画。他充满激情地说:回眸战争岁月,梅州红尘滚滚,红浪滔滔,革命足迹遍地,英雄事迹充满人间。立足现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普照,党的十九大传承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彰显力量。研究会的工作恰逢盛世,其办事定当充实,其作用必能发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前景广阔,力量无穷。从黎会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地方的红色基因已经成为旅游线路和红色教育基地,成为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青溪镇利用汀江沿线地理优势,正在开发水上红色交通线旅游项目,倍受旅游业界期待。
        我们一行四人有两位书法家,原漳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水明先生,毛泽东扮演者、毛体书法家萧耀明先生,分别向红色研究会等单位赠送书法作品,意把红色心跳容入红色梅埔。

        因季节原因,几日梅州秋游,我们未见梅花一朵。但梅州,因梅而得名,因品而红艳,正是我们一行人的共同感触。红梅,开在人的心里,她历经苦寒,芬芳人间;她融入新时代,红耀未来。
(写于2020年10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22-5-10 23:06:30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好游记,拜读欣赏。问好!
    红色之旅访梅州,体验历史感慨多。
    革命先辈洒热血,染红梅花千万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2-5-13 13:08:2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还未远去,寻前辈足迹,梅州i共和国的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4 13:05 , Processed in 0.0718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