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aniforget9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说新语》新说(连载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1#
    发表于 2017-9-13 14:46:52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7-9-12 16:58
    我们会一直守候着,感恩有您。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2#
    发表于 2017-9-13 14:47:22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0:19:5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老党兄一路陪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8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1:29:49 | 只看该作者
    雅量二十九
           【原文】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桓温提前埋伏下甲士,并安排好一场酒宴,大宴朝臣,想利用这个机会杀掉谢安、王坦之等人。

           这一则故事发生在晋简文帝司马昱去世后不久,晋孝武帝司马曜刚刚登基,桓温从驻地姑熟去建康觐见新君的时候。
           《晋书-王敦桓温列传》中记载,司马曜下诏,要求朝中大臣都到新亭(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奥体中心至板桥一带)去迎接桓温,以示尊崇。
    当时桓温有意篡晋自立,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司马昱没有直接把皇位禅让给桓温,已经让社会舆论感到很惊讶了。新皇帝司马曜此时年仅六岁,而晋室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桓温手里,所以建康谣言四起,都说桓温这次来建康哪里是什么觐见新君啊,摆明了就是来抢班夺权的,为了达到目的,肯定会把朝中的一些重臣杀掉!
           这谣言是从何而起,已经无从查考了,但是桓温有没有起杀心?多少会有一点。《晋书》里也记载了桓温看到司马昱遗诏中只是让自己辅政而不是摄政,当即怒火万丈,也怀疑是王坦之、谢安等人从中捣了鬼,搅黄了自己的好事。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是王坦之亲手撕掉了原本让桓温摄政的遗诏,司马昱无奈之下才把遗诏改成了由桓温辅政。但是这一细节,桓温并不知情。
           桓温从姑熟出发,到达新亭时,百官早就在路边拜伏于地,恭候他大驾了。但是《晋书》中并没有“伏甲设馔”这一说,除了《世说新语》,南朝刘宋明帝刘彧主持编写的《文章志》(此书已失传、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中有引用)也有类似记载,由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中就沿用了这一记载。
           这个故事本身足够精彩,活脱脱又一出“鸿门宴”!
           司马曜安排百官去新亭迎接桓温,这一举动仔细品味一下也很有意思。难道司马曜不害怕桓温是来要他小命的吗?所以把百官当成了挡箭牌,你们先上!顶住!如果百官惨遭毒手,那就说明桓温是要改朝换代了,那自己也好有个准备。如果百官无事,那就还好,自己还能再多做几天皇帝呢!
           王坦之很害怕,就问谢安:“我们该怎么办啊?”谢安一点也不惊慌,对王坦之说:“晋室的存亡,就在此一举!”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王坦之心里有鬼,当然害怕咯。如果自己逼迫司马昱改遗诏的事让桓温知道了,那桓温还不得活剥了自己啊!可想当时王坦之的心情,简直糟透了!
           谢安就不一样,他从来不会公开反对桓温,表面上一直和桓温保持一致,但私下里谢安是忠于晋室的。谢安这么做,也和他的出身有关。谢家在当时充其量只是第二流的高门,和王坦之的家族比起来差远了。所以他做事就没有王坦之那样的底气。但是谢安有他自己的底限,那就是严重损害晋室的事,他自己是不会做的。桓温来做,谢安会考虑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阻止,能阻止的就暗地里使劲,比如后来没有给桓温加“九锡”一事。阻止不了的,他就顺其自然了,比如桓温废立皇帝,谢安一直没多一句嘴。
           就是因为这种表现,谢安没什么可怕的。同时他还给桓温做过一年多的属官,深得桓温器重,二人的私交应该也不错。只是去迎接桓温而已,桓温要想杀掉他,机会多的是。桓温后期和朝廷之间的联系,大多通过谢安完成。朝廷派到桓温处议事的大臣,基本都是谢安去,而每次谢安都平安返回,没有危险啊。
           所以说谢安和王坦之完全迥异的表现,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
           于是谢安、王坦之和其他大臣们一起来到桓温面前。王坦之的脸上立刻流露出惊恐的神色,而谢安自始至终都面色平和,和往常完全一样。进入大帐后大家坐定,谢安就用洛阳的口音,高声吟咏起嵇康的诗作《赠秀才从军》,“浩浩洪流,带我邦畿......”桓温也对谢安豁达开朗的气度有所忌惮,于是撤走了埋伏的士兵。
           宋明帝刘彧编纂的《文章志》中,对王坦之的描述则更加搞笑。说他进见桓温的时候,手里的笏板都拿倒了,而他自己还不知道。不仅如此,王坦之还吓得出了一身的大汗,连衣服都湿透了。《资治通鉴》中记载这件事发生在农历的二月,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的三、四月间的事,这个季节的南京还是挺冷的,王坦之都能出一身的汗,可想他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态。
           “洛生咏”,不是什么诗篇的名字,应该是洛阳书生们读书时的语音和语调。当时东晋在江南立国已经有五十多年了,所以大家日常的口音早就入乡随俗,基本都用吴语,和当年洛阳的口音差别很大。但是高门士族又都是从北方南迁而来,家族中保留原来的口音甚至旧都洛阳一带口音的,也是普遍现象。谢安用洛阳口音吟诵古诗,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也正因为这种气度,才深深令桓温折服。
           《赠秀才从军》一诗,是嵇康写给自己将要从军的哥哥嵇喜的一组诗篇,共十八首。这里不多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浩浩洪流”一句,出自其中第十三首。
           本来桓温的计划应该是先和大臣们说话,如果话不投机,估计会有个“摔杯为号”什么的,埋伏的武士就一拥而出,血溅当场,那样的话历史早就改写了。谢安不仅镇定,一上来就岔开话题,根本不说朝政上的事,而是如同名士聚会那样,把公事转化成了私人聚会,极大地缓和了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资治通鉴》引《文章志》中的记载,谢安还趁着桓温有所松懈的时候,及时地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们遵守道义,就会为天子守卫四方边疆,明公您怎么还在帐外安排了这么士兵呢?”言下之意是你进京不应该带那么多士兵来,也是趁机暗示桓温不要做什么不仁不义的坏事。
           桓温一下给谢安说得不好意思起来,只好笑着说:“正是不能不这样啊。”就命令埋伏在帐外的士兵退了下去。
           就这样剧情瞬间逆转,原本一场血雨腥风的鸿门宴,一下就变成了欢乐和谐的大party!大家喝酒谈天,欢声笑语,玩了整整一天才散去!
           我们不得不佩服谢安的气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轻轻松松地将危机化解,不但大家都没事,还没和桓温翻脸,反而开开心心地喝了一顿酒。
           其实从根源上来说,谢安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非常了解桓温。桓温本人也是名士,并且深受名士身份的牵绊。桓温骨子里有臣子应该对君王的忠诚,但是在残酷的政治环境里又把桓温逼成了一个有心篡位的乱臣贼子。于是桓温一直纠结于忠臣和乱臣之间无法自拔。谢安就是吃透了桓温的这种心理,巧妙地激发桓温内心“忠”的一面,压制“逆”的那一面,四两拨千斤,让桓温自己打消原来的计划。这正是谢安的高明之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换做曹操来,恐怕任凭谢安怎么“浩浩洪流”,结局也依然是血流成河了吧。
           王坦之和谢安以前名声相同,但是经过这件事,二人的高下才分出来。
           其实这样判断王坦之和谢安,是很不公平的。原因上面介绍过,两个人做的事不一样,结果当然会不一样。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行为大相径庭的两个人,有失公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5#
    发表于 2017-9-15 05:15:22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8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20:39:57 | 只看该作者
    雅量三十
           【原文】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谢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
           谢安和王坦之一同去拜访郗超,但是一直等到太阳下山了,郗超都没有接见他们。

           谢安、王坦之和郗超,都是当时的名士,社会威望极高。同时这三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给桓温当过属官。郗超一直在桓温身边,是桓温的首席谋士。谢安和王坦之则先后来到桓温身边工作,谢安做了一年多桓温的司马。王坦之和谢安类似,给桓温做了两年左右的长史。二人离开的理由也完全一样,谢安因为弟弟谢万的去世,回会稽主持谢万的丧礼。当时谢家的大哥谢奕和二哥谢据都去世了,谢安成了辈分最高的人,回去很正常,桓温虽然欣赏谢安,但也不好挽留。王坦之则是因为父亲王述去世,作为长子回家守孝是必须的。
           桓温逐步把控朝政之后,又废司马奕为海西公,强立司马昱为新皇帝。桓温自己不想入朝,就把郗超安排进了中央,虽然郗超的官职不高,只是个中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助理),但是大家都知道郗超背后站着桓温,都对他敬畏三分。
           桓温立司马昱后,又铲除武陵王司马晞一党,杀了不少人。当时的建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人人自危,担心随时厄运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则故事,就应该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郗超那可谓权倾朝野,无限风光。同时由于郗超和谢安、王坦之的政治立场完全相反,所以和这两个人早已不再是朋友了,尽管他和这二人曾经还同事过。
           郗超和王坦之年轻时是齐名的人物,当时就有谚语“江东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二人之间似乎还存在一点明争暗斗的关系,定要分出个高下来。文人相轻,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个人的关系从来就没有好过。
           谢安则不一样,郗超和谢安没有出来做官的时候,都居住在会稽,二人也都是清谈高手。谢安经常组织名士们的私人聚会,郗超应该是常客。对于郗超的理论水平,谢安是十分佩服的。所以二人早年的私交应该不错。但是后来,随着郗超成了桓温的狗腿子,谢安就再也看不上郗超了,二人的友谊也彻底终结。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郗超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曾经的同事们。谢安和王坦之登门拜访,结果却从上午一直等到快要天黑,郗超就把他们晾在那里理不都理。明摆着就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很没面子。
           王坦之就准备回家,不见郗超了。谢安就劝他说:“你就不能为了身家性命,再忍耐一下呢?”
           面对如此的羞辱,王坦之肯定是怒火万丈。王坦之出身名门,太原王氏是魏晋时期第一流的高门,王坦之的父亲王述官至尚书令,虽然此时已经离世,但是家门的优越性,让王坦之心高气傲,脾气应该也比较火爆。我们在很多关于王坦之的故事里,能看出他这种比较冲的性格,往往做事不计后果,所以才会有上一则故事桓温“新亭会百官”时出糗的那一幕。
           谢安比王坦之则要沉稳得多,一是得益于他的年龄(谢安长王坦之十岁),二则是谢安自身的修养。谢安考虑问题就要比王坦之周到得多,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能够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这也和谢安的出身有关。谢家在当时只能算是第二流的高门,出身没法和王坦之相比。所以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点眼力价是不行的。
           上一则故事里最后说道,谢安和王坦之分出了高下。这则故事其实更能说明问题。谢安为人的老练、处世的圆滑,和王坦之的暴脾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谢安的话说得更有意思,这个时候,郗超哪里能得罪的起呢?
            当然郗超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此时距离桓温的去世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郗超的风光,连两年都没有持续到。桓温死后,郗超没了后台,彻底被王坦之和谢安清算。先是因为郗超的母亲去世,郗超只好辞官回家守孝。守孝期满后,王坦之和谢安连个京官都不打算给郗超,只征召他为临海(相当于今浙江省台州市和温州市)太守。这对于郗超来说简直就是侮辱,理所当然地遭到郗超的拒绝。不久,郁郁不得志的郗超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二岁。
            报应啊,谁让郗超得意的时候太过于忘乎所以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7#
    发表于 2017-9-16 04:43: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5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8#
    发表于 2017-9-16 07:4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5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9#
    发表于 2017-9-16 07:5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够把译文写在原文后面就好了,这样对译方便不少,把原文的背景及简介写在译文后面就好了。因为我们只有看懂了原文的意思还更能更好理解后面的(背景及简介)内容。提个建议,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9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9:09:08 | 只看该作者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7-9-16 07:52
    如果能够把译文写在原文后面就好了,这样对译方便不少,把原文的背景及简介写在译文后面就好了。因为我们只 ...

    你的建议我在写之前考虑过,但是我觉得分开了写应该更有利于读者对于整个故事内容及背景的了解。关于译文部分,特地用黑体字标注,目的就是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可能是阅读习惯上的不同吧。我下一篇就试一试你的建议,读者朋友有兴趣可以都来点评一下,哪一种安排更好,我会按照大家的意见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9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9:23:07 | 只看该作者
    雅量三十一
           【原文】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蔡暂起,谢移就其处。蔡还,见谢在焉,因合褥举谢掷地,自复坐。谢冠帻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瞋沮。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
           支遁离开建康回会稽,当时建康的名士们齐聚于征虏亭,为支遁送行。蔡系先来,坐在靠近支遁的地方。谢万后来,只好坐在稍稍远离支遁的地方。蔡系暂时离开坐席(很可能是去方便一下),谢万就坐到了蔡系的位置上,想离主人近一些。不久蔡系回来了,看见谢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上前拎起坐席的四角,把谢万抱了起来直接扔到地上(力气够大的)!自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谢万被摔得帽子和头巾都脱落了,非常狼狈,很久才从地上慢慢爬起来。可是谢万只是抖了抖衣服,坐回原来的位置,神色很平静,既没有发怒,也没有沮丧的表情。落座后,谢万对蔡系说:“你这个怪人,差点把我的脸给摔伤了!”蔡系回答道:“我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面!”那以后这两人从不为这件事介意,似乎没有发生过一样。

           支遁,字道林,也被人称为支公、林公,东晋时著名的僧人,清谈家。支遁本姓关,西晋末年躲避战乱迁居江南,在会稽隐居,后出家为僧。支遁不仅佛学造诣深厚,还精通老庄,善清谈,和在会稽的名士们如谢安、王羲之等人交往密切。前面很多故事里都出现过他的身影。晋哀帝即位后,邀请支遁到建康传播佛法,于是支遁就来到建康生活了三年之久。后支遁思念会稽的老朋友们,上疏请求回会稽,得到了晋哀帝的允许。这里说他“还东”,指的就是支遁将要离开建康回会稽的意思。
           征虏亭,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境内,《太平御览》引用《丹阳记》说是征虏将军谢石于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建立,就用他的军号作为亭子的名字。
           这里问题就来了,征虏亭建造于晋孝武帝年间,此时距晋哀帝去世已经过去了起码十年以上。这些“时贤”们难道会穿越,坐着机器猫的时光机去的吗?所以这则故事从一开始就有问题!
           蔡系,字子叔,东晋初期名臣蔡谟的次子。官至抚军将军长史(当时的抚军将军是后来的晋简文帝司马昱)。
           谢万,字万石,东晋名臣谢安的四弟,谢家老四(谢安是老三)。谢万的一生就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早年谢万也才气出众,名声很大。司马昱辅政时,征召谢万为从事中郎。从此谢万踏入仕途。谢万为人高调,名士做派十足,这样的人如果留在建康做一个京官,或许还可以善终。
           可惜的是谢万很不幸地卷入到司马昱和桓温的政治斗争当中去。桓温伐蜀和两次北伐之后,名声爆棚。司马昱为了压制桓温,利用手中还掌握的徐州和兖州的部队,伺机北伐。谢万的大哥,时任兖州刺史的谢奕去世后,司马昱听从王彪之的劝告,任用谢万继任兖州刺史。
           当时谢万的好友王羲之就看出了毛病,写信给桓温说谢万难当大任。桓温本来就冷眼旁观,坐等司马昱犯错,对王羲之的信没有理睬。王羲之又写信给谢万,劝诫他要放低身段,多和军队中的中下级军官搞好关系。当时的名士是不和军人打交道的,因为军人出身低微,没有文化,被名士们看不起。所以谢万没有听从王羲之的劝告,和军队中的将领们关系处的非常糟糕。
           公元359年,谢万和徐州刺史郗昙兵分两路北伐,攻打当时北方的前燕政权。由于谢万根本没有领兵的才能,部队还没抵达前线,郗昙因重病而撤军的消息传到了谢万的军中。谢万误以为郗昙被前燕击败,顿时惊慌失措。在没搞清楚郗昙撤军的真实情况下,仓皇下令撤退,结果引发了部队的溃散,谢万单人匹马狼狈逃回了寿春。
           仗都没打就把军队损失了个干净,谢万把司马昱坑得不行。丧失了对抗桓温的资本,司马昱一气之下把谢万这个“猪队友”贬为庶人。谢万的被废,也促使谢安走出会稽,步入仕途以支撑谢氏家门。
           两年后,谢万病逝。
           介绍到这里,这则故事的问题就更大了!谢万死于公元361年,而这一年晋哀帝刚刚即位。前面说过支遁是在晋哀帝即位后来到建康,三年后才返回会稽。这样算来支遁回会稽的时候,谢万早死了两三年了!
           《晋书-列传四十九》中引用这则故事的时候,就没有提支遁。所以我理解这则故事真实发生过,只是不是发生在支遁回会稽的时候,而是在这件事之前。甚至很有可能发生在谢万刚刚出来做官的时候,某一次名士的聚会之中。
           谢万也是,蔡系又没有告辞,就冒冒失失地坐到人家的位置上。而蔡系更过分,本来只需要打个招呼就能解决的事情,非但动了手,还把谢万弄的如此难堪。更搞笑的是,事后二人还都没把它当回事,当真谢万就心甘情愿地吃了这个哑巴亏吗?
           当然不是,这一则故事背后,充分地表现出了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的真实生态。
           蔡系本人没什么名气,但是他是蔡谟的儿子。蔡谟官至司徒,位列三公,蔡家在当时就是一流的高门。而此时的谢家和蔡家相比就差远了,充其量也就算是二流门第。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蔡系为什么可以这样嚣张,丝毫不把谢万放在眼里。
           同时蔡系回答谢万的话更是一语双关,中国人历来“要脸”,脸面甚至可以比性命更重要,而蔡系根本就不考虑谢万的脸面,这句话就能看出当时的高门子弟眼光有多高,是多么的目中无人!这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体现。大家都是名士,可名士也有高低之分。
           对于蔡系的无礼,谢万是没有资格抗争的,谁让你出身低呢?更何况也是自己多事,非要坐人家的位置,只好打落了牙往肚里咽了。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无事人的样子,这哪里是什么雅量,分明就是认怂了么。
           当然,日后谢安官居一品,大权在握,还有谁敢对谢家子弟无礼?谢万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了吧。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7 0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5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2#
    发表于 2017-9-16 16:4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雅量,换作今日的社会早就打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5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3#
    发表于 2017-9-16 16:44: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历史背景介绍很详细,不过有些历史真的难以考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9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23:21:14 | 只看该作者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7-9-16 16:44
    对历史背景介绍很详细,不过有些历史真的难以考证呀!

    《世说新语》是笔记体小说,内容短小精干,缺点就是没有上下文,很多内容现在看来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必须把故事的背景交代清楚,不然就无法理解故事里所发生的那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5#
    发表于 2017-9-17 04:39:50 | 只看该作者
    caniforget999 发表于 2017-9-16 09:23
    雅量三十一
           【原文】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 ...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9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9:1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niforget999 于 2017-9-18 16:25 编辑

    雅量三十二
           【原文】郗嘉宾崇释道安德问。饷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道安答直云:“损米!”愈觉有待之为烦。
           郗超非常敬佩释道安的德行和学问。就
    派人送给释道安大米千斛,并亲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里充满了对释道安的颂扬和自己渴望与释道安结交的愿望。然而释道安回信很简单,就说:“多谢您送来这么多大米,让您破费了。”郗超满腔热忱,没想到释道安对自己如此冷淡,从而感慨有所期待是件令人烦恼的事情。         
           郗超,字嘉宾,前面介绍过了,桓温的死忠粉加主要谋士。
           释道安,东晋时期著名僧人,佛学家。释道安本姓卫,孩童时期就受过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十二岁时出家为僧,因其对佛学有着非同一般的悟性和自身异于常人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当时后赵政权的国师、北方中国的佛教领袖佛图澄的赏识,并收为弟子。成名后的释道安一直在北中国游历,然而后赵第二任君主石虎死后,后赵陷入混乱。已经五十三岁的释道安避乱南下东晋控制下的襄阳,受到东晋士人阶层的欢迎和尊崇。
           在襄阳,释道安翻译佛经,并为许多佛经作注,著作颇丰。他还利用自己的儒家知识来解释佛教教义,对于佛教被中国士大夫阶层逐渐接受做出了贡献。释道安还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认为中国的佛家弟子,有法名的同时,还需要一个法姓,他以佛家弟子都是释迦摩尼的弟子从而认为应该姓“释”,这一认识受到广泛认可并一直沿用至今。
           释道安在襄阳生活了十五年,公元379年,重新统一了北中国的前秦大帝苻坚派长子苻丕率军攻占了襄阳,释道安被送到了长安。苻坚对释道安极尽礼遇,专门为他修建佛寺,还高兴地对身边的近臣权翼说:“我攻打襄阳,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半人。释道安是一个人,习凿齿是半个人。(因为习凿齿有足疾,不能行走,所以算半个人。)”
           后苻坚想要大举进攻东晋,前秦的大臣们都反对,还偷偷联络释道安,请他在苻坚面前劝说不要南征。释道安也尽力劝说苻坚,却没有成功。
           释道安在长安又生活了六年,七十二岁时去世。
           释道安在东晋,和支遁一东一西,是当时佛教界的领袖人物。东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日渐被中华文化接受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一个关键时期。让佛教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开始和中华文化融合,佛图澄、释道安、支遁这些著名的僧人功不可没。
           释道安刚到襄阳,正是桓温的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郗超也跟着风头正劲。郗超本人对于佛教是接受的,对于佛学也有所研究,所以听说襄阳来了这么一位高僧,所以急于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本身不带任何功名利禄和政治色彩,纯属私人情谊。但是从释道安的回应来看,似乎不怎么待见郗超。为什么呢?我也不太清楚,按理说出家人不过问政治,对于郗超的身份应该不会有所排斥。可是释道安却那么做了,令人不解。
           郗超热脸碰上了冷屁股,内心肯定无比失落,当然会心生懊恼。
           “道安答直云损米愈觉有待之为烦”这一段,历来有很多理解。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后人看时,如何断句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一段的不同断句,对于整个意思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
           很多翻译《世说新语》的书籍都把这一段理解为“愈觉有待之为烦”是释道安给郗超回信里说的话,这样这一段就成了释道安对于郗超的赠米表示感谢,是一句客气话。“有待”是《庄子-齐物论》里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释道安说“有待”是因为自己是出家人,需要别人供养,因此觉得总麻烦别人馈赠是件烦恼的事。
          余嘉锡做《世说新语笺疏》里提出,释道安就说了“损米”(破费这么多米的意思)二字,“愈觉有待之为烦”一句,则是故事里表叙事的话,但没有明确这一句的主语是谁。从前面一句是释道安在回信来看,应该这一句的主语是释道安,表示释道安自己总接受别人馈赠,却不能回报人家,感觉不安。
           而我则不这么理解。
           我也认为释道安就说了“损米”二字。而“愈觉有待之为烦”的主语却应该是郗超!
           如果主语是释道安,那么这则故事就给人特别别扭的感觉。郗超给释道安送来很多米,释道安内心有所不安,所以心生烦恼。可和尚就是靠布施为生的啊,别人送米作为供养很正常啊,为什么要感觉麻烦了别人而烦恼呢?
           这则故事记录在“雅量”里,那么谁有雅量呢?郗超送了一千斛米,可谓出手大方,这也算雅量?释道安收了郗超的米,内心有烦恼,这算哪门子的雅量呢?
           可如果是郗超是这句话的主人,那么这则故事就通顺多了。就如同我前面解释的那样,郗超送米的同时,还附带书信一封,“修书累纸,意寄殷勤。”结果却换回来“损米”二字,理所当然会因为希望过高才失望太大,于是烦恼了。
           郗超作为权臣桓温身边的红人,都能把王坦之和谢安这样的当朝名士、朝廷重臣晾在一边不搭理,但是期望结交释道安却碰了个软钉子。释道安态度鲜明地拒绝了郗超交朋友的好意,丝毫不怕得罪人,还是郗超这样根本得罪不起的人。所以《世说新语》的作者才会觉得释道安的这种做法就是“雅量”。

    点评

    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7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7#
    发表于 2017-9-17 14:54:15 | 只看该作者
    caniforget999 发表于 2017-9-17 09:17
    雅量三十二
           【原文】郗嘉宾崇释道安德问。饷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道安答直云:“损米!” ...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5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8#
    发表于 2017-9-18 07:3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解释比古文还精彩!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9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6:26:06 | 只看该作者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7-9-18 07:31
    后面的解释比古文还精彩!赞!

    过奖,过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6:40:54 | 只看该作者
    雅量三十三
           【原文】谢安南免吏部尚书,还东。谢太傅赴桓公司马,出西,相遇破冈。既当远别,遂停三日共语。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辄引以它端。虽信宿中涂,竟不言此事。太傅深恨在心未尽,谓同舟曰:“谢奉故是奇士。”
           谢奉被罢免了吏部尚书的官职,只好离开建康,回会稽。这时候谢安正好离开会稽,西去荆州做桓温的司马,和谢奉在破冈相遇。二人即将分别,从此相隔很远,所以都停下行程,在一起待了三天。因谢奉被免官,谢安就想说一些安慰谢奉的话。但是只要谢安刚要提起这件事,谢奉立刻就会把话题岔开,引到其他地方去。以至于二人相处的这几天里,始终没能提及此事。二人分别后,谢安心里一直感到愧疚,没能好好安慰一下谢奉,便对同船的人说:“谢奉真是一位奇人啊!”

           谢奉,字弘道,会稽郡山阴县人。谢奉这一支谢氏和谢安家族不是一家,谢奉家族很早就南迁到会稽,和谢安家族可能祖上是一家。谢奉在东晋时期名气不算大,官至广州刺史、安南将军,后任吏部尚书。这里称他为“谢安南”,是用他的军号来称呼他。
           因为会稽在建康的东面,所以谢奉回会稽被称作“还东”。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中国古代的军号制度。中国古代没有军衔,但是有军号。军号为XX将军,或XX大将军,通常授予中高级军事将领,低级军官的官职为校尉。
           虽然都是将军,但是从名称上来说,也有高低之分。军号最高一级是大将军,相当于三军总司令,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将军之下是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这三个军号都是一品官职。
           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是前、左、右、后四将军。刘备的军号就是左将军。王羲之的军号是右将军,所以称他“王右军”。
           两晋时期在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和前、左、右、后四将军之间,还有一些特殊的军号:卫将军、抚军将军、镇军将军、中军将军,谢安在淝水之战后,因是东晋总指挥而被封为卫将军。司马昱在被桓温拥立为皇帝前的军号是抚军将军。
           前、左、右、后四将军之后是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下同)、四镇、四安、四平共计十六个军号。通常按照将领所驻守的方位授予,比如前面讲过的庾翼,驻扎在荆州,在建康的西面,所以是征西将军,而不是征东将军。
           征、镇、安、平之后就是所谓的杂号将军了。比如龙骧将军、冠军将军等等。
           两晋时期讲究门阀政治,门第观念很重。高门士族都看不起寒门人士,军人更是被高门看不起。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高门人士对于被授予军号却很看重,虽然他们不会在军队里待上一天。一旦被授予军号,都喜欢用军号来称呼自己。
           东晋穆帝司马聃升平三年(公元359年),谢安四弟、时任豫州刺史的谢万北伐,因谢万没有领兵才能,他和军队中的各级军官关系恶劣,在没有和敌人相遇的情况下,谢万贸然下令撤退,结果导致了军队的溃散。谢万逃回寿春后,被东晋朝廷废为庶民。
           谢万的被废,导致谢氏家族无人在朝中任职,这对于一支家族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意味着这支家族从此就要衰落。谢安本来一直在会稽隐居,此时为了家族的荣耀,谢安毅然走出会稽,步入了仕途,来到很欣赏他的权臣桓温帐下,做桓温的司马(主管后勤的属官),从而开启了一代名臣之路。
           破冈,在今江苏省句容市(属镇江)境内。三国时期为了连接太湖和秦淮河,而人工挖掘建立的一条运河,破冈为这条运河的分水岭,这条运河也被命名为破冈渎。
           古人出远门,尤其是南方的人,通常都选择坐船。南方水系发达,坐船不像坐车那么颠簸。同时古时候都是畜力车,速度上也没有优势,因此坐船是首选。
           谢奉和谢安二人相向而行,所以在破冈见面了。
           谢奉是会稽人,而谢安南迁后就隐居在会稽,估计这二人年少时私交就很好。谢奉做官后二人相见应该很少了。谢奉又做过广州刺史,和谢安相隔几千里地,因此二人在这之前应该很久都没见过面。所以这次的相遇,二人格外珍惜,在一起说了三天的话。
           对于谢奉遭遇官场失意,作为老朋友,安慰几句是人之常情。而谢奉对于这件事,要么是十分豁达,根本没往心里去;要么就是感觉没面子,所以不愿意提这件事。
           用现在的观念来看谢奉的表现,应该是谢奉感觉面子上过不去。谢安一直是个平头老百姓,而谢奉已经官至吏部尚书,二千石的高官,突然间什么都不是了,中国人历来要面子,于是才会不愿提及此事。谢安刚要提,谢奉立马就岔开。
           如果谢奉是内心大度,根本不把宦海沉浮放在眼里,那些谢安说上几句又如何呢?那样才应该是大度的表现。而不应该顾左右而言他,始终躲躲闪闪。所以以现在的眼光看,谢奉这根本不是什么雅量。难道古时候的社会风气和现在有所不同吗?谢安还要称赞上“奇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6 18:32 , Processed in 0.0893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