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独享独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历史上的今天5月份(更新中)

[复制链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1#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7:10:24 | 只看该作者
头号汉奸汪精卫究竟死于谁手?

   在中国动荡不安的现代历史上,汪精卫绝对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经叱咤风云、权倾一时,却最终落得个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下场。
    
  当了汉奸的汪精卫国人皆曰可杀,但是其死亡的原因却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日本人害死的,有人说他是蒋介石派人毒死的,还有人说他是病死的。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就成为民国史上的一桩疑案。在历史的重重迷雾之后,在汪精卫复杂多变、惊险和耻辱并存的一生中,他最终的死因是他留下的最后一个疑团。  

    汪精卫死因之谜:从领袖到汉奸  

  在中国,像汪精卫这样背叛祖国的人是最让国人痛恨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原来姓“汪”的人都去掉三点水,变成了“王”姓。就连汪翻开资料,汪精卫祖籍安徽婺源,按现在省界的划分,今属于江西。元代末年,其祖先从婺源迁至浙江的山阴(今绍兴)。绍兴在明清是个出“师爷”的地方。所谓“师爷”也就是为官员出谋划策的人,即幕僚。汪精卫的父亲便以此谋生,先后在广东的番禺、三水等县署做过幕僚。汪精卫在汪父的十个孩子中排行第十,在四个男孩子中排行第四,所以汪精卫又常被家人唤称“四哥”。  

  汪精卫生于1883年5月4日,当时汪父正在广东省三水县任职,汪精卫的出生地应该是广东三水,但翻阅汪精卫个人填写的履历,出生地一栏却填的是广东番禺。汪精卫本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精卫”也是他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上发表文章使用过的笔名。汪精卫少时生得眉清目秀,且聪明伶俐,曾一度被称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他于1902年春考中秀才,1904年又考取了官费留日生,东渡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在日本,他开始投身革命,成为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他演讲时口齿清晰,条理清楚,抑扬顿挫,一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在南洋演讲时,有一个华侨巨富的女儿名叫陈璧君,竟抛开学业,追逐汪精卫的行程,聆听汪的精 演说。1908年两人结婚,当时汪精卫26岁,陈璧君只有17岁。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前,汪精卫代孙中山起草遗嘱。孙中山去世后,他和胡汉民、廖仲恺一起成为最有望担任孙中山接班人的三个人。1925年7月1日,改组孙中山生前的大元帅府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等16人为政府委员。国民政府主席选举前,汪精卫听到有人要选他,便一再谦让、推辞,正式选举时,却急不可耐地投了自己一票,结果以全票当选,成为国民党领袖。  

  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恺被刺杀。汪精卫紧急召集军政部长、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和粤军参谋长、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组成一个特别委员会,调查廖案。调查的结果表明,是右派领袖胡汉民背后策划的。许崇智、蒋介石主张除掉胡汉民,汪精卫却让胡汉民以赴莫斯科考察为名,出了国门。不久蒋介石又以汪精卫与许崇智之间的矛盾,借汪精卫的势力把许崇智赶到了香港,蒋介石由参谋长爬上了粤军总司令的位置。汪精卫虽然是军委主席,但军权实际却由蒋介石掌握。随后,蒋介石又借“中山舰事件”打击汪精卫,汪精卫被迫于1926年4月请假出走香港,然后赴欧洲。蒋介石不失时机地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联席会议,自己被选为国民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彻底取代了汪的位置。  

  汪精卫回国后,他的政治思想发生转变。1932年春,蒋汪再次合流。汪精卫上台任行政院院长,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对日方针,主张中日发生冲突时,中国应该在“尽可能范围内,极力忍耐,极力让步,表示我们无意开舋”。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蒋汪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了《淞沪休战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大肆出卖中国主权。而汪精卫在这种卖国思想下,也最终走上了一条被人唾骂的不归路。  

    汪精卫替蒋介石挨了三枪  

  在汪精卫的一生中,曾经遭遇多次暗杀,而最终导致他死亡的主因之一,也正是遇刺后,残留在他背上的一颗子弹。造化弄人的是,这颗子弹,原来是打算送给蒋介石的。  

  事情还要从他遇刺说起。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开会。按照惯例,中央全会开幕式之后,全体委员要照一张集体照,同时允许各国记者抢拍新闻照片。那一天,原定到会者一律穿礼服,上午8点钟去孙总理陵堂举行谒陵仪式,然后到中央党部大院内集体留影,9点钟开会。但到会者有的穿中山装,有的穿礼服,有的穿便装,并且拖拖拉拉,这让军人出身的蒋介石十分不满。而且开会的时候司仪看错了程序单,把“默念总理遗嘱”这一项给遗漏了,又为会场制造了一些混乱。  

  开幕式结束,蒋介石很不高兴地进了自己的休息室。全体中央委员在礼堂门口就座以后,蒋介石竟不肯出来照相。作为副总裁的汪精卫亲自去请,蒋介石却直言“今天秩序太乱,恐怕要出事”,还劝汪精卫也不要出去。汪精卫见请不动蒋介石,心中有气,也不相信会出什么事情,就自己一个人出来照相。  

  照完了相,大家正在起立的工夫,突然从记者席中窜出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来,向汪精卫连开了三枪,分别击中汪精卫的左颊、左臂和后背脊椎骨。中央委员张继沉着敏捷地抱住了刺客,张学良从旁边飞起一脚踢掉刺客手中的枪,汪精卫的侍卫趁势连开两枪,刺客负伤被捕。  

  枪声响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妻子相继从礼堂内奔出,蒋从血泊中扶起汪精卫,汪妻陈壁君见照相时蒋介石未到场,疑心此事是蒋所策划,顿时大哭道:“蒋先生,你不叫兆铭干就讲明好了,何必下此毒手?”蒋介石无言以对,十分尴尬。但事后详查,证实此事与蒋介石没有任何关系。刺杀活动是由上海暗杀大王王亚樵精心策划的,本来准备在会议期间暗杀蒋介石。在国民党六中全会的前10天,部署了这次刺杀活动,曾任十九路军排长的孙凤鸣志愿执行任务。在行动的前一天晚上,大家于晨光通讯社的小阁楼上还为孙凤鸣摆酒饯行。  

  11月1日,孙凤鸣胸前挂着记者出入证昂首阔步进入会场,他见蒋介石未出场,就按第二方案,冲出枪击汪精卫。怪的是蒋介石那天居然有先见之明,预料到要出事,不肯参加照相,结果就由汪精卫替他挨了这三枪。  

  经抢救,汪精卫总算保住了性命,脸上和手臂上的子弹也都取了出来,背部伤势较重,弹头夹在五、六两肋骨间,并伤及脊椎骨,经过多方努力也没能取出。从此,这颗子弹就留在汪精卫的身上, 发炎,引起阵痛,并最终成了导致汪精卫死亡的主要原因。     蒋汪彻底决裂
  在和死神擦肩而过后的第三年,汪精卫又一次成为被暗杀的对象。而这次下暗杀令的居然是蒋介石。  

  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汪精卫,日汪勾结越来越密切。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陶希圣等十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十天后,汪精卫在香港发表臭名昭着的“艳电”,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第二天,汪精卫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蒋介石因此对汪精卫恨之入骨。1939年元旦,蒋介石下令追杀汪精卫。  

  军统局局长戴笠奉蒋介石之命马上行动,并任命陈恭澍为行动组组长。陈恭澍是军统天津站站长,思维缜密,策划过枪杀张敬尧、绑架吉鸿昌等一系列行动。组员王鲁翘,曾任戴笠贴身警卫,是一名职业杀手。组员余乐醒,曾是军统元老,对特工技术极有研究,而且能讲法语,赴河内十分适合。此外,岑家焯、魏春风、余鉴声、张逢义、唐英杰、郑邦国、陈布云等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老牌特务,加上陈恭澍,共十八人,被称为“十八罗汉”。  

  陈恭澍亲自侦察,了解到汪精卫住在河内的一个高级住宅区──高朗街27号。这是一栋三层西式楼房。陈恭澍对其考察了一番:后门的道路复杂,巷道纵横,对暗杀后的撤离十分有利。  

  在军统磨刀霍霍的时候,汪精卫其实是孤独和失落的。他每天躲在房间里,从不外出散步。当年河内是法国人的天下,汪的侍卫连枪都不能带。 陈恭澍等人在河内一直在做着准备,但戴笠告诉他们:没有蒋介石的“制裁令”,不可轻举妄动。此刻的蒋介石对汪精卫还抱有一丝希望,为此,他派谷正鼎赴河内,对汪进行最后的游说。结果,谷正鼎无功而返。 3月19日,蒋介石命令戴笠:“立即对汪逆精卫予以严厉制裁。”次日上午9时,陈恭澍接到报告,说汪精卫全家打点行装,似乎要外出。陈恭澍决定携带武器驾车追赶。汪精卫一行出门后,乘坐两辆轿车,向红河大桥方向开去。由于天气晴朗,陈恭澍等人看到两辆车上坐着9到10人,除了汪精卫、陈璧君和曾仲鸣外,其余的人都不认识。汪精卫一行发现有人跟踪,加快了车速。军统特务们紧紧尾随,在一个商业区的十字路口,由于遇到红灯,塞车严重,汪精卫一行趁机摆脱了跟踪。  

  3月21日下午4时,在现场监视的特务魏春风报告说,汪精卫和陈璧君在门外的草坪上说话,好像在争吵。陈恭澍立即带两名特务赶往高朗街,等到了汪精卫寓所外边,发现草坪上空无一人。  

  两次机会错过,陈恭澍非常恼火,决定当夜发起一次突击性强攻。21日夜11时40分,陈恭澍驾车带着6人出发,在接近汪精卫寓所的一个巷道时,两名越籍警探拦住了他们。陈恭澍把口袋里的4500元钱全部掏出,警探终于放行。  

  到了高朗街27号后门,陈恭澍对行动作了分工:自己留守车上,张逢义和陈布云留在外边放哨,王鲁翘、余鉴声、郑邦国、唐英杰越墙而入。郑邦国用利斧劈开楼房前面的门,随后4人飞身上楼。特务堵住侍卫居住的房门,对他们说:“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汪的侍卫们出境后无法带武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王鲁翘冲上三楼,对着汪精卫居住的北屋撞了几下,却怎么也撞不开。显然,屋里有人把门反锁了。王鲁翘接过唐英杰带来的利斧,将房门劈了个洞,但门没打开。屋里的台灯还亮着,王鲁翘发现屋里一男一女,便对准床下的男子开枪,三发子弹均击中此人腰背,但无法进入房间,以验明正身。随后,王鲁翘招呼特务们撤离。  

  凌晨4时50分,军统的内线传来情报,说汪精卫安然无恙,打死的是曾仲鸣。  

  对于刺汪行动的失败,军统方面后来总结原因,均认为根本症结是情报不准确,误将曾仲鸣居住的房间当成汪精卫的房间。实际上,因为汪精卫为人狡猾,行动诡秘,白天多在北房起居会客,夜晚去别的房间睡觉。刺汪行动组误以为北房就是汪精卫的卧室。暗杀汪精卫失败,蒋介石颇不满意,对戴笠有所指责。戴笠此后又接连策划暗杀行动,但连续五次皆以失败告终。  

  3月25日晚,汪精卫一行登上了租借的法国货轮“芳·福林哈芬”号,后转移到了日本货轮“北光丸”上,于5月6日抵达上海。同月,汪精卫赴东京,与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会谈,乞求建立伪中央政府。年底,汪精卫和日本秘密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正式成立伪国民政府。  

    死因成迷:流传死因为死于旧伤复发  

  11月底的一天,汪精卫正和老婆陈璧君在楼上商量征粮一事,侵华日军总参谋长松井太郎和犬养健上门来催促。汪精卫闻讯急忙下楼来迎接,一脚蹬空,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八年前脊椎骨负伤处正好磕在楼梯的棱角上,当时就昏了过去。从此汪精卫旧创复发,一直留在背上的那颗子弹 发作,疼痛不已。12月19日,汪精卫住进了南京日本陆军医院,由外科军医后藤做手术取出了留在后肋的那颗子弹。弹头取出后,陈璧君破涕为笑,在南京的大小汉奸头目纷纷到医院表示祝贺。汪精卫自己也强打精神,一连几次发表“卧床演说”。谁知好景不长,可能是手术伤及了中枢神经,手术后,汪精卫的双腿变得不听使唤,大小便失禁,病情恶化。  

  1944年3月,近乎全瘫的汪精卫乘坐由日本天皇赠给他的“海鹣”号飞机,从南京飞抵日本名古屋机场,并被立即送进帝国大学附属医院一间特设的病房里,对外叫作“梅号”。日本政府把汪精卫赴日本治病当作最高机密,对外讳莫如深,医院内外军警密布,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第二天,由名古屋帝国大学的专家组成了治疗小组,由斋藤主刀施行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汪精卫的三节胸椎骨已严重变形,骨膜发炎溃烂。手术后,汪精卫的身体和头部全部用石膏固定。此时的汪精卫已元气丧尽,形如僵尸。  

  一周后,X光检查,汪精卫手术的地方非但没有愈合,反而开始萎缩。他的体温高至38?5摄氏度而降不下来。因为极度贫血,医院每天早晚两次为他输血。后来,医院血库的血用完了,而此时,日本本土不时遭到盟军飞机轰炸,名古屋与四周城市的交通中断,无法从别处运来血液,只好由同血型的汪精卫长子汪孟晋、二女儿汪文彬、三女儿汪文悌为其父亲输血。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汪精卫的病情日益严重,生命只能以日来计算。汪开始为自己的后事作准备。于是,由他口授,陈璧君记录,留下了《最后之心情》的遗书。汪精卫在遗书中,极力为自己叛国投敌进行辩护,宣称自己是“曲线救国”。  

  11月9日上午9时,盟军出动150架轰炸机空袭名古屋,陈璧君和子女们在一声声巨响和火光中,将奄奄一息的汪精卫连人带床送进地下室。这时,日本的天气已十分寒冷,地下室又无暖气设备。盟军的轰炸从上午一直进行到下午,汪精卫在地下室里熬过了难挨的一天,又惊又吓,再加上寒气侵袭,汪精卫的病情急剧恶化。到了第二天清晨,汪的体温上升至41摄氏度,心跳每分钟128次,呼吸极为困难。日本医生虽竭力进行抢救治疗,但最终回天乏术。1944年11月10日下午4点20分,汪精卫躺在病床上最后抽搐了几下,停止了呼吸。汪精卫1935年遇刺后,医生就说过,他只能再活10年,果然应验。
    汪精卫死因说之一:死于一位民间爱国中医的膏药  

  陈璧君见西医看不好,便乞求于中医单方,经其侄儿陈春圃辗转打听,终于在无锡探悉到一位名医,这位中医姓刘,是江苏吴县人,他用祖传秘方治疗刀伤枪伤和无名肿毒很有名,外号“刘一帖”,意思是再难治的伤,只要他的一帖药,立马就可好。刘一帖替汪做了仔细的检查,并出示膏药一张,命贴于背心。服药贴膏后的第二天,汪的痛楚竟大大减轻。汪陈夫妇暗自庆幸,即派陈春圃去江城客栈,向住在那里的刘一帖送了一份厚礼,并派车邀他复诊。刘一帖收下礼物后,随车再往医院。他见汪病痛减轻,便面露喜色地对陈璧君说:“汪先生创毒不重,只要照原方服上两剂,再贴一帖毒散膏药,便可一劳永逸了。”一面说,一面从小医箱内取出一张同样的膏药交给陈璧君,交代了几句后,便告辞回旅社去了。  

  汪精卫夫妇本以为这一张膏药贴了之后,便可消灾纳福。谁知贴后不到三个时辰,汪精卫四肢抽筋,浑身上下痛似鞭笞,手心、脚心和额心一齐沁出汗来,陈璧君见病情恶化,慌了手脚。她一面请铃木大夫审视,一面命陈春圃去江城客栈接刘一帖到医院会诊。陈春圃气急败坏地来报告说,那刘先生当晚并未回转客栈,眼下已不知去向。陈璧君意识到是刘一帖在膏药中掺了虎狼之药,才引起如此严重的病变。3天后,有人给汪精卫寄去一信。陈璧君拆开一看,见白纸上写着四行黑字:“厚礼不该收,既收亦不愁。平生药一帖,宜人不宜狗。”  

  刘一帖的这帖药,将子弹铅毒扩散入骨,使汪精卫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厉害,不仅脊椎骨和胸骨疼痛难耐,麻痹状态已从两腿蔓延到了整个骨盆,而且高烧的次数也一天比一天增多。  

    死因说之二:死于特务头子戴笠投毒  

  对上述汪精卫病死日本的说法,多年来一直有人质疑。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抗战风云录》中就刊有戴笠买通虹桥医院某护士,每日在汪吃的药中掺入一点玻璃粉,最终将其毒死在虹桥医院的说法。1983年9月16日,香港《广角镜》第一、二、三期刊载的霍实子着的《太平洋战争时期几桩史实的大揭露》一文中,也认为汪精卫不是病死日本,而是被国民党毒死在上海虹桥医院。  

  霍实子认为,1944年3月,汪精卫飞往日本治疗伤病,经日本名医小黑亲自动手术,安全地取出了子弹。此后汪精卫不顾身体虚弱,就急忙乘飞机返回上海。随后,日本方面打了一份密电给日本驻南京的日寇转告汪精卫,请他回国后静养三个月才好起床活动。这份密电当即由国民党情报机关破译出来,送给蒋介石。  

  汪精卫去日本后,国民党想趁机刺杀汪精卫,但是日方防范严密,无法下手。在戴笠的策划下,搞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趁陈耀祖(陈璧君的胞弟)在广州古玩店看货的时候,把他给暗杀了。这一招果然奏效,陈璧君急冲冲地秘密返回广东去处理后事。  

  陈璧君秘密返回广东后,独居日本的汪精卫坚持也要返回中国。在周佛海的安排下,汪精卫终于秘密返回上海,并把情人施旦弄来专门护理。  

  汪精卫一到上海,就用中文密电打到广州陈璧君的寓所,告知他已经返回上海。陈璧君也用密码回电给汪,要他千万别公开露面,必须改名换姓,住进上海虹桥医院,一切等待她到沪后安排。这两份密电,都被重庆国民党中央军委会特种技术研究室中文组截获并破译,送交蒋介石。蒋介石就命令戴笠趁机暗杀。  

  戴笠派人潜入虹桥医院,买通医生、护士,每次给汪送药的时候,秘密掺进适量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汪精卫终于毒发死去。  

    汪精卫死因之三:死于日军医院实验  

  关于汪精卫之死,还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那就是汪精卫是被日本人杀死的。  

  1944年3月,帝国大学附属医院经过紧急会诊,认为汪精卫主要是铅毒入骨导致病变。第一外科部上野博士立即决定进行第二次开刀,做削骨去毒手术,由年轻的副手龟田良宏负责具体手术。在制订手术方案过程中,上野博士建议去掉一节胸椎骨,并同时从病人的骨骼上锯下一块骨头来,仿制成胸椎骨移植上去,以消除原来的病骨对神经的压迫。而另一名骨科大夫黑田久雄则提出了第二方案,主张削骨去毒手术后任其自然愈合,而不必植入仿制的胸椎骨。结果,黑田久雄的方案因为对病人风险太大而被上野博士和龟田大夫否决。  

  但在进行手术前的半小时,院方突然通知:此番对汪精卫的手术必须照第二方案进行。龟田无奈,只好执行。手术就在当天午夜进行。打开背腔后,他发现汪精卫受铅毒感染的三节胸椎骨已经变形,骨膜发炎溃烂,并严重压迫神经。  

  一星期后,经拍照检查,汪精卫削骨处非但没能自然愈合,反而已经萎缩,但要重做“植骨”手术已经不可能了。龟田不明白,院方为什么临时改变方案,硬要对一个过了60岁的人做“自然愈合”的试验性疗法呢?他几次三番地问了他的未婚妻小笠顺子。小笠顺子的父亲是日本军部情报处的一名要员,所有机密情报,他都有副本留在手头。顺子在情人的再三恳求下,终于亮出了一份“军部指令”。龟田接过一看,见上面写着:  

  上野博士:  

  陆军117部渡边大佐,因早年枪创复发,患胸椎骨铅毒症,现住东京皇室医院,欲转去你院做自然愈合疗法。为确保削骨去毒手术的成功,限你们于一二天内,先做一名病理试验,无论何人,均可列为试验对象。注意,这是军部和首相府的最新指令。  

  原来汪精卫也被列为日军手下的试验品,院方当然想在他的三节胸椎骨上捞一点“自然愈合”的效验。但事与愿违。  

  院方知道,汪精卫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断了脊梁骨的残废病人,如果让他与陈璧君面对面地交谈,势必将“试验品”情况暴露在世界公众面前。为了应付这一难堪的局面,院方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他们拆去汪的石膏床,搬进一间隔音的病房里,预先给他注射全身性麻醉剂,待药性发作后,让他侧卧在一张倾斜形的病榻上,脸朝内壁,还在他手上放一本法国小说,形如看书消闲一般。  

  与此同时,陈璧君正好赶到医院。院方用种种理由阻拦她进入病房,只许她在大玻璃窗外向内探望一会,既不能说话,也不能敲窗。这一招,使得这个风云一时的女人十分狼狈,只好又灰溜溜地飞回南京。  

  经过这一番折腾,汪的胸椎骨又一次受到挫伤,不仅胸椎骨随时可能折断,颈椎骨也渐渐变形了。本来尚可勉强坐卧,后来,连头颅的重量也支撑不住了。  

  为此,日方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用一个特制的钢圈,套住汪的下颌,将他的头颅凌空吊起来,用机械的方法,将头颅与颈椎骨拉直,就像投环自尽一般。汪自知死期不远,只好任凭日本人的摆布,一直到1944年11月10日,终于无声无息地死在日本人设下的“绞刑架”上了。  

    历史事实:汪精卫死后被国民党炸墓焚尸  

  汪精卫死后,小矶内阁假惺惺地发了讣告,连天皇也说了几句“痛惜”之言。在南京一班汉奸的请求下,日本军部特地用“海鹣”号飞机将汪的尸体运回南京。  

  尽管汪精卫死因扑朔迷离,至今众说纷纭,但是他死后被国民党炸墓焚尸却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早在1942年清明节,汪精卫在众汉奸陪同下祭扫中山陵时,就对众人说:他死后若能葬在孙中山陵园旁的梅花山上为孙中山守陵,就心满意足了。于是陈公博、周佛海众汉奸便决定在梅花山上为汪精卫举行葬礼,并决定1944年11月23日沦陷区放假一天,凡愿参加送葬的南京市民,每人可领取20元的中储券,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职工月收入的四分之三。经过一番冷冷清清的“悼念”活动,11月23日,在日寇军警的严密监视下,汪的尸体被埋葬在梅花山麓。  

  梅花山是紫金山(又称钟山)的一小部分,因宋代时在此种过梅树而得名。紫金山上有孙权、朱元璋、孙中山的陵墓,而梅花山刚好在明孝陵与中山陵之间。陈璧君自知汪精卫的尸体日后难免被人毁棺鞭尸,便亲自布置,用了5吨坚硬的碎钢块掺在混凝土里,然后浇灌成厚厚的墓壳。她满以为这样就能安全地保护好汪的尸体。没想到仅仅过了10个多月,抗日战争就胜利了,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呼声中,南京人民对汪精卫的坟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满,纷纷要求铲除。蒋介石在舆论的压力下,派何应钦扒掉此墓。  

  何应钦又派陆军总部工兵指挥部马崇六和七十四军军长张灵甫,找到当年建墓的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命南京某部工兵营用了150公斤德制TNT炸开墓壳,劈开棺材。炸坟是秘密进行的,提前三天,往中山陵方向的交通即被封锁,对外放风说是为了抓汉奸。工兵爆破分两步,第一步炸开外层混凝土,第二步炸开内窖。工兵们从墓基下打入一条地坑,然后在坑内装上大量炸药。引爆时,只听得一声巨响,泥石飞天,坟壳裂成数块。开棺时,由当时的南京市市长马骏超亲自检查,发现棺内的尸体经防腐处理、依然保存完好。另外,除了陈璧君亲手盖上的“魂兮归来”的白幡外,还发现一本汪精卫手抄的诗稿,虽已发霉,但字迹还可辨认。稿本中的多数诗作,先前都曾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只有最后一首《自嘲》,字迹歪歪斜斜,不具年月,估计是汪精卫死前的绝命诗。诗中写道:“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汪精卫的尸体随后连同棺材被运往清凉山火化,骨灰被丢弃于路边的一个水坑里。工兵营当夜平整好坟地,在坟地上建了一座小亭,两边修建了长廊,随后又种上花草树木,使这里成为一处风景点,与中山陵遥相映衬。
1935年3月18日,汪精卫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汪精卫(1883-1944)原名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人。  

  1901年应番禺县试,中秀才,后为生活所迫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家庭教师。与朱执信、古应芬等组织益群学社,讲究实学匡世。  

  1903年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次年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受西方国家观念及主权在民思想的影响,”固有的民族思想,勃然而兴”。  

  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后以”精卫”的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痛斥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保皇谬论,受到孙的好评。  

  1906年毕业后拒绝两广总督岑春?令其归国服务的要求,随孙赴南洋筹设同盟会分会,任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主笔之一,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进行论战。  

  1908年赴缅甸设同盟会仰光分会,后又参加在新加坡筹设同盟会南洋支部等工作,并筹募革命经费。  

  1909年10月由南洋至日本,出任《民报》主编,秘密复刊发行《民报》第25-26号。  

  1910年1月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泄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后受肃亲王善耆软化,意境为之一变。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暗中秉承袁的意旨,与君主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鼓吹革命、立宪两派联合拥袁,实现南北统一。12月与李石曾等在天津组设同盟会京津保支部,任支部长,阻拦北方革命党人发动起义。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按孙嘱咐代起草临时大总统府就职宣言。后留在孙身边工作,力劝孙让位袁,并参加北上迎袁专使团。8月赴法留学,中间几度返国,皆超然于政治之外。  

  1917年回国后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任广东革命政府高等顾问、教育会会长等职。次年任国民党本部参议,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  

  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一大”上被孙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出任中央宣传部长。11月随孙北上入京,任秘书。  

  1925年2月孙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孙逝世后以拥护三大政策的”左派”和孙的信徒面目出现。7月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等职。  

  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被迫辞职,出走法国。次年4月归国,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一度与叛变革命的蒋介石进行争权斗争。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分共”,与蒋合流,但随后仍一直与蒋明争暗斗,历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等职。  

  1938年12月离开重庆,经越南河内去南京,发表”艳电”,公开与日本日合作。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死。(文章转载自: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2#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8:37:26 | 只看该作者
汪精卫中华民族的罪人,遗臭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8:38:57 | 只看该作者
1987年5月6日 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4#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8:40:31 | 只看该作者
1987年5月6日 我国十大传统名花评出
1987年5月6日,历时10个月的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评选活动在上海揭晓,傲霜斗雪的梅花荣居万花之首。这次评选活动,共收到14.9万多张选票,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由114名花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最后裁定,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这一顺序是依据得分高低而排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5#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8:42:39 | 只看该作者
1889年5月6日 埃菲尔铁塔于世界博览会上正式对外开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08:43:57 | 只看该作者

邮票的诞生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批邮票开始使用。这一批邮票的票面为黑色,印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张面值一便士,因此人们叫它“黑便士邮票”。发明使用邮票的是英国人罗兰·希尔,他发明邮票的目的是要改变当时英国不合理的邮费制度。如今,“黑便士邮票”已成为十分珍贵的收藏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7#
    发表于 2017-5-6 13:04:54 | 只看该作者
    1950年5月6日 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县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8#
    发表于 2017-5-6 13:05:39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5月6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第一个打破地区和部门界限,按行业实行联合和改组的专业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用经济组织代替行政机构进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大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9#
    发表于 2017-5-6 13:05:56 | 只看该作者
    1985年5月6日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完成了它的第17次飞行。在本次飞行中美籍华人王赣骏博士成功地进行了液滴动力学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0#
    发表于 2017-5-6 13:06:19 | 只看该作者
    1987年5月6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1#
    发表于 2017-5-6 13:06:45 | 只看该作者
    1991年5月6日 建设部、人事部确认了中国首批100名监理工程师,并授予了资格证书,从而改变了“三资”工程主要由外国人监理和中国人不能监理国外工程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2#
    发表于 2017-5-6 13:06:58 | 只看该作者
    1989年5月6日 亚细亚商场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3#
    发表于 2017-5-6 13:07:32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5月6日 中国第一座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核电站,也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5月6日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4#
    发表于 2017-5-6 13:07:52 | 只看该作者
    1995年5月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5#
    发表于 2017-5-6 13:08:11 | 只看该作者
    1995年5月6日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胜利抵达北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6#
    发表于 2017-5-6 13:08:25 | 只看该作者
    2000年5月6日 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宣誓就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97#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6:49:5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的今天 5月7日



        1945年5月7日凌晨2点41分,德国按盟国的要求,在一个仪式上宣布投降,整个欧洲获得了解放。除捷克战场外,所有战场都安静下来。投降书在兰斯——艾森豪威尔将军总部里签署。参加签字仪式的是参谋长沃尔特·贝德尔·史密斯中将,和苏联、法国和英国等国代表,德国代表是约德尔·古斯塔夫将军和汉斯·弗里德堡海军上将。


    精选大事件
    5月7日大事记
    1821年5月7日 英国接管塞拉利昂、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组成英属西非
    1832年5月7日 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
    1848年5月7日 普鲁士军队粉碎华沙起义。
    1916年5月7日 护国军政府设立军务院
    1935年5月7日 日本向佳木斯武装移民
    1939年5月7日 德、意宣布结成军事政治同盟,罗马—柏林轴心建立。
    1945年5月7日 苏联无线电节(波波夫发明无线电之日)。
    1946年5月7日 英国和法国从叙利亚撤军
    1948年5月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举行会议
    1948年5月7日 欧洲统一运动首届大会开幕
    1954年5月7日 奠边府战役胜利
    1966年5月7日 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五七指示》
    1967年5月7日 我军先后击落26架美军飞机
    1975年5月7日 美国总统福特宣布停止支持越南战争
    1995年5月7日 江泽民出席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
    1997年5月7日 光明工程开始实施
    2008年5月7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离任,梅德韦杰夫上任;普京出任总理
    2008年5月7日 奥运火炬在广州传递
    2008年5月7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日本明仁天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98#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6:51:17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5月7日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7日凌晨2点41分,德国按盟国的要求,在一个仪式上宣布投降,整个欧洲获得了解放。除捷克战场外,所有战场都安静下来。
      投降书在兰斯——艾森豪威尔将军总部里签署。参加签字仪式的是参谋长沃尔特·贝德尔·史密斯中将,和苏联、法国和英国等国代表,德国代表是约德尔·古斯塔夫将军和汉斯·弗里德堡海军上将。
    文章来源: 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99#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6:53:36 | 只看该作者
    1949年5月7日 《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牺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6:54:23 | 只看该作者
    1960年5月7日 中央大刀阔斧调整国民经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9 07:10 , Processed in 0.0814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