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赵士林:人生境界真善美

已有 121 次阅读2016-12-18 09:47 | 中国人, 托尔斯泰, 知识分子, 约翰逊, 真善美

      每当面对你们这些莘莘学子要讲点什么,我的心中就不禁涌起两种感觉。

  一种是孟子所云的君子三乐。哪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诸位当然都是天下英才。我们当老师的,有君子,也有小人。古话说就是有君子儒,也有小人儒。譬如那些在学生独立撰写的文章上署上自己名字,并且署在前面的,就是小人儒,譬如那些总让学生帮自己搬家,查资料,却一个工钱不给,或象征性地给一点点,就是小人儒。总之,不管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剥削学生的,都是小人儒。但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面对诸位这些天下英才,心中总能涌起一种幸福的快乐、自豪的快乐、崇高的快乐。桃李满天下,子弟遍国中!幸甚至哉!还有比这更宏大的快乐吗?

  还有一种感觉来自人们对知识分子的评价,这种感觉立刻就破坏了前一种感觉,立刻就把我从飘飘然的快乐中踢了回来。如李白写梦游仙境突然惊醒的感觉:“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英国人约翰逊写过一本书叫《知识分子》,书中无情地揭露了从卢梭到托尔斯泰等光彩照人的大知识分子的“自私”、“欺骗”与“虚伪”,中国人谈到知识分子更有流行的说法:“文人无行”、“百无一用是书生”。最令我沮丧的是大名鼎鼎的艾森豪威尔曾经十分欣赏地引述一个有关知识分子的说法:“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用比必要的词语更多的词语讲述比自己知道的事物更多的事务。”

  这些看法从道义和功能两方面指出了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无用性。

  知识分子真的挺可怜的,特别是在遇见政治家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是位民主国家的政治家,刚才这番话尽管说得尖刻,还算客气。你看那些极权统治者。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一世提到大哲学家和数学家、单子论的倡导者、微积分的发明者莱布尼茨时,说他“是毫无用处的人”,甚至连“站岗”都不行。腓特列大帝二世提到伏尔泰时说:“我还需要他一年,橘子汁榨干后,自然要把皮扔掉的。”

  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听到这样的评价,心里当然很不舒服。特别是在座的同学中可能就有几位对着我虎视眈眈:“看看这位老师怎样用比必要的词语更多的词语讲述比自己知道的事物更多的事物。”

  想到这里,如坐针毡,真的很难受。但坐在这里了,任何怯懦和犹豫都无济于事。只好硬着头皮开讲了。

  人生境界真善美,大家都知道,出自邓丽君唱的《小城故事》:“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邓丽君,还有费玉清,都唱了这首歌,挺俗的,是不是?但是,大俗中有大雅,我就非常欣赏邓丽君的俗中有雅,回眸一笑百媚生。有挑逗,但挑逗的得很有分寸;有发嗲,但发嗲的令人顿生怜爱。在邓丽君的通俗中,有一种高雅。

  人生境界真善美,听起来很普通、很陈旧的,但真的有深意。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假恶丑的时代,从假药假烟假酒到假民主的时代,更有意义,更可宝贵。

  是呀 ,一切都还要从我们这个时代说起。

  八十年代“文化热”,大家都热衷于从各个角度比较中西文化,很有一点五四气象。“文化热”中有十分幼稚的东西,我在当时写过一篇文章《反思“文化热”》,就曾经批评“文化热”有三个问题:重情轻理、重破轻立、重用轻体。文化热中经常有人发表演说慷慨激昂却搞错年代,义愤填膺却张冠李戴。“文化热”的学术水准整个地讲,比五四要低,问题基本上都是五四期提出的老问题,但阐释与答案往往很肤浅、很轻率。显露出数十年极左思想统治、特别是十年浩劫摧残文化所造成的文化断层、文化底蕴的流失。但“文化热”的思想解放意义不应低估。

  《河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既体现了学术观念的浅率性,同时又体现了思想启蒙的震撼性。

  话说回来,我在一篇题为《酒与美》的文章中提到,海外学人李欧梵做过一番酒与性的文化比较。他认为中国人喜欢在饮酒中寻求精神享受,西方人喜欢在做爱中寻求精神享受,于是中国的酒艺术比较发达,西方则性艺术比较发达。李欧梵这个比较很片面。其实西方人同样喜欢在饮酒中寻求精神享受,同样多酒艺术。贝多芬就非常喜欢饮酒,临终前订的葡萄酒送晚了,他说道:“真可惜,来迟了!”这句话,竟成了贝多芬的最后遗言。叱咤风云的裴多菲也高唱:“一杯消灭了忧愁,我的生命就欣欣向荣……”更何况西方还专门有位酒神,名叫狄奥尼苏斯!当然,说到中国,李欧梵言之不缪,饮酒,确乎是中国艺术(特别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从先秦《诗经》的“我姑酌彼兕觥,惟以不永伤”到今天的祝酒歌:“美酒飘香呵歌声飞,朋友呵请你干一杯”。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常在酒中沉湎、挥发,常在酒艺术中宣泄、表现,连最正经的孔夫子谈到酒的时候也说:“惟饮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喝起酒来没够,但我喝多少都不醉。何以如此,酒中有美矣!

  一般地讲,中国人的饮酒,不似俄罗斯人的酗酒。酗酒,粗俗,狂暴,摧残生命,正是孔夫子所说的“及乱”,自然无美可言。因此我说,酗酒非饮酒也。中国人的饮酒,有风格,有意境,抚慰灵魂,激活生命,微醉微醺中同了天地,合了物我,酽酽酒香里酿出一个审美境界。古人说:“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有道理啊!

  赶紧打住。我乃高阳酒徒,一谈起喝酒,就没完没了。其实没多大酒量,喝一点就苍然白发,颓乎其中,和欧阳修一样,也是一个醉翁。我举李欧梵的例子是要说明,八十年代至今的文化人作中西文化比较,常喜存异,极少求同。其实探讨一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相同的地方、相似的地方,同样有意义。

  我十分喜欢冯友兰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东圣西圣,心同理同”,这话的精神出自南宋大儒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东方西方,时代不同了,问题都一样。因为东方人和西方人都是人,古人和今人都是人,同属一个生物门类,于是也就都有同样的生理欲求,如饮食男女,也就都有同样的社会追求,如自由、公正、平等。区别仅仅在于表现形式有差异,就是所谓的民族性、时代性。

  例如我们吃米饭,西人吃面包,我们用筷子,西人用刀叉,我们娶姨太太,西人养情人,我们把脚裹得很小很小,西人把胸衣开得很低很低……这是民族性的差异,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差异在今天差不多已经弭合了、消失了。

  还有时代性的差异。

  例如情欲,就有它的时代形式。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上古的少男对少女的纯情追求。比兴特有混沌初开的情味。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首先是“天哪!”这是中古时代的赌咒发誓、海誓山盟,浪漫不用说,听着特激情,特强烈,令人甚至要肃然起敬。

  艳阳天,艳阳天,桃花如火柳如烟,女儿泪涟,女儿泪涟……。这首民间情歌,慈禧唱起来也显得那样可爱,否则她就做不了慈禧了。当然,唱这首歌的时候,慈禧还不是慈禧,是兰儿,这是已经谢世的香港大导演李翰祥导演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一幕。

  捏一个你,捏一个我,我中有个你,你中有个我。这是近古时代赤裸裸的坦诚、直率,当时许多民间情歌比现在的都黄,《金瓶梅》、《红楼梦》是它们的散文版。从情到欲,郎然可观了。

  今天呢?“就像老鼠爱大米”,后面我要讲到,这是后现代。一种浅率的、好玩的、毫无顾忌的比喻,什么都可以拿来调侃。

  还有那只蝴蝶,同是那只蝴蝶。

  李商隐的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子梦中变成了蝴蝶,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子。庄子于是怀疑:究竟我是蝴蝶呢?还是蝴蝶是我?蝴蝶是我的真身呢?抑或庄子是我的真身?多么美丽、多么迷惘的哲思。

  这是一只很哲学的蝴蝶,是我们哲学系的蝴蝶。

  然后有梁祝化蝶之凄美,较之罗密欧与朱丽叶横尸冰冷的墓穴,加上了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寄托和祝福,冲淡了恐怖的悲剧性,虽虚幻但却令人遐想,更浪漫,也更令人心碎。

  欧阳修的风流蝴蝶已经别有一番情致:“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敷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虽风流还不失一种古典的含蓄。

  到了今天,《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有执着,有关切,有真情,但总还是脱不掉那种现代的轻浅、直率、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味道。

  这是情欲的时代性,不用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爱情方程式,但总还是那几个字母abc加减乘除,平方根,总还是那对蝴蝶,总还是男贪女爱,悲欢离合。

  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始终是同样的。

  维特根斯坦说的深刻:“在其他问题都被解决的时候,生活问题却尚未触及。”

  是的,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生活永远是个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所有问题中最后的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总的问题,哲学就是要叩问这个最大的问题,最后的问题,就是要投诉这个总的问题。

  当然,现代社会在不断地驱逐哲学,不断地消解思想,就像法国那位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所说:“在一个把成功视为节约时间的世界中,思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错误,因为它浪费时间。”

  因此哲学家越来越少,因此哲学教授钱挣的最少,哲学系毕业生的工作最难找。

  但我们还是需要思考,思考生活问题,还得靠我们哲学家。不能靠歌星。有个歌星说:生活是菜刀。体现了他们这一类人特有的小聪明、浅薄的俏皮。这样一些小俏皮、小幽默固然可以将沉重的问题轻松化,也不失为生活应有的色彩,但这不是思考,或者说,这是用心肠在思考,而不是用头脑在思考,是情感的领悟,而不是理性的解析。但那位大百科全书派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早就说过:完成一切的,不是你的心肠,而是你的头脑。也有思想家认为,热情将热坏思想,所以苏格拉底只在雪地上思想,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生活问题。

  我们的时代,面临着很多生活问题,或曰生活困境。这里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谈两个:

  第一,我们面临着文化的困境。

  谈到这个问题,我首先就想到弗洛姆的话: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中,生活的目标是完美的人。现代人则认为生活的目标是完美的物。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困境是令人尴尬的。

  我先抛出一个看法,叫做时代的剖面,

  当代中国社会,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我称之为时代的剖面。什么意思呢?

  就像你去西藏,从山脚到山顶,可能经历一年四季,那是季节的剖面。时代的剖面是,我们共时性地经历着近代、现代与后现代。考察西方文化的发展轨迹,19世纪末走出近代文化时期,进入现代主义文化时期,20世纪中叶走出现代主义文化时期,进入后现代主义文化时期。由于中国是在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时代发生了社会巨变与文化转型,我们的文化发展就不那么循序渐进。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奇观:我们的经济生活——社会基础结构刚刚进入近代——工业化时代,我们的文化生活却已经走出近代——工业化时代。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文化的分裂。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尚处于现代主义的批判时期,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却已进入后现代主义的享乐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正很尴尬地置身于时代的剖面。

  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什么又是后现代主义。以后上课专门讲。这里只能做最简略地说明。

  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对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关尼采的一句话的不同解读。

  尼采断言:“上帝死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痛心地说:“没有上帝,那可怎么办?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干坏事了!”。这是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现代主义的忧心忡忡的景观。去看蒙克的《呐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景观。

  另外一种理解:陀氏调侃地说:“如果上帝不存在,干什么都可以了”,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恶作剧、后现代主义的景观。

  如果说近代仍保留着古典的、传统的韵味,现代是震惊中的批判,后现代则是用嘻笑的众生喧哗来解构一切严肃。

  本雅明说:韵味在震惊中四散。这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信号。

  古典的韵味是高山流水,是温情脉脉,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看《西厢记》,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就是在写张生和崔莺莺做爱,但写的含蓄、美丽。

  现代呢?黄色文学早不够用,毛片只是教材,人们早已用身体直接去疯狂实践、零距离体验了。千真万确,韵味在震惊中四散,霓裳羽衣舞被迪斯科震的七零八落,京剧拼命地振兴,但全部曲目加在一起还没有一部美国大片卖的多,《渔舟唱晚》只能保留在天气预报这样的节目中。

  本雅明十分欣赏尼采的说法:“当什么东西正在衰落时,应该给它最后的一击。”这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信号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区别是:现代主义有批判热情,后现代主义认为这是傻帽,认为享乐才是一切;现代主义有创造欲望,后现代主义满足于模仿,这不是对现实的模仿,是对模仿的模仿。最后就像用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一大堆照片,就象汽车厂里开出来的一大堆汽车,谈不上谁对谁的模仿。

  机械复制的已经不是模仿物,而是对模仿的模仿。

  举一个绘画艺术的最极端的例子。杜香以“现成物”来取代传统的艺术创造,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操作,连模仿都不需要了,直接拿来模仿的对象就是了。

  流行的代沟之说可以为我的看法作一个注脚。什么是代沟?为什么会出现代沟?代沟就是文化取向不同而在几代人之间划下的鸿沟。用一个老套的说法,老中青三代,六、七十岁以上的一代是传统的文化取向,一般地讲,这一代人崇尚权威,维护秩序、固守传统,喜欢怀旧,多少有点理想主义,负面的极端表现是机械、呆板、僵化、教条、虚伪和奴性意识。我曾用四句话来描绘极端的传统主义者:思想僵化而自以为是,观念陈旧而不思更新,背离时代而不甘寂寞,口谈道德而利欲熏心。五十岁左右的一代,一般地讲,是现代主义者,富于批判热情,坚守人文价值,高扬怀疑精神,凡事喜欢问为什么,负面的极端表现是迂执、自负、狂妄、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老子天下第一,自命普适价值的承担者。三十岁以下特别是所谓“八零后”的一代是后现代主义者,解构一切价值,嘲弄所有权威,沉迷享乐主义,推崇玩世不恭,用费耶阿本德的话来说,就是:“怎么都行”,负面的极端表现是颓废、放浪、寄生、自恋、及时行乐、无所事事与病态的狂热。当然,不能绝对地理解我的划分。六、七十岁以上的人也不乏思想解放者,三十岁以下的人也有天天喊阶级斗争的“新左派”、“愤青”。

  刘忠德PK“超女”,就是传统与后现代之争。

  白烨PK韩寒,就是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无论从自然的历程看还是从时代的环境看,后现代裹挟着商业大潮,都似乎不可阻挡地成为主流文化。因此这里多说几句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多元论的、相对主义的文化观。

  对后现代文化有一种概括,就是: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整体变成了碎片,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在后现代艺术中,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体,过程取代了作品。艺术形象完全变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最典型的是迪斯尼乐园。一切都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一切都是人为地模型的模拟,可以无穷地复制。如巴黎、东京,现在还有香港都复制了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模式。

  巨人的时代被平庸之辈的时代所取代。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专家,英雄不再。

  后现代在我们这里刚刚成为时髦,超级女生是它的又一个成功案例、成功演练。它弥漫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是既存秩序的瓦解。

  高歌似旧,狂欢依旧,情难依旧。女子十二乐坊,好像回到古典,但那搔首弄姿,其实确是在嘲弄传统,解构古典,不过是超级女生的丝竹版罢了。

  问题是,我们置身于这种时代的剖面中何去何从?怎样选择?要传统?还是要现代?还是要后现代?理想真的只是虚幻的吗?道德真的只是虚伪的吗?价值真的只是一种骗局吗?批判真的只是一种傻帽行为吗?真善美真的已经陈腐不堪、完全过时了吗?无可无不可、怎么都行万岁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后现代主义流行的欧美,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在回归温情和挚爱、《拯救大兵瑞恩》在回归英雄主义、《哈利•波特》充满了善于恶、光明与黑恶。总之,又都回归到真善美的主题。当然形式是现代的、后现代的,宏大的、高科技的、震撼的、魔幻的。

  第二,我们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生存的困境,来自于文明的扭曲,也来自于人性的堕落。

  一面是高科技迅猛地、几何级数地创造财富的时代,一面是假恶丑凯歌行进的时代,或者如费希特所说,罪恶完成的时代。

  一面唱着猪之歌,一面活猪取胆。活熊取胆,活猴取脑,活藏羚羊剥皮……一面是火星探测、基因解密,一面是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生态恶化、禽流感……

  在美国,买一台电脑需要一个月的平均收入,在孟加拉国,则要花掉八年的平均收入。

  世界最富有的三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上海的一位超级富豪耗资数千万美元模仿白宫盖了一座豪宅,同时的上海,一位下岗工人却因为筹措不出孩子上大学数千元的学费而跳楼自杀。

  五伦关系都成了算账关系。

  人类已经进化的和天使一样聪明了?同时人类又堕落的该毁灭了?上帝欲令其灭亡,必使其先发狂。

  海德格尔的问题是发人深省的:“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斯扎克的话同样令我们警觉:“网络化真的要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或小酒吧聚会的交谈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赫尔岑说:“我们不是医生,我们是病痛”。我在这里,只能将病痛展露给大家,当然在后现代看来,这未必是病痛,而是生活的常态。不管怎样,我先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看看怎样摆平这些问题,走出文化的困境和生存的困境。

  诸位总要各奔东西,出入的无非是名利场。名利场往往是生死场。不可大意。

  怎么办呢?古人的智慧,今人的智慧,都得汲取。

  兰亭说得好: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譬如古人的智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什么?

  仁者为何乐山?遵循仁的准则象大山一样,无比坚毅,毫不动摇。隐喻坚守着一些做人的最根本的要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当然要有变通。佛家的菩萨行,讲“饶益有情”,连杀盗淫妄四根本“戒”都可以破。这就进入智者心态。智者为何乐水?智者象水一样,方则方,圆则园,随类赋形,隐喻特能适应环境,从容面对一切境遇。当然不是无原则,不是滑头主义。

  山水相依,仁智共见,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进一层讲,儒家的风骨之外,还需有道家的气象。儒家像大易的精神是太阳的精神。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不是用来算卦的。荀子早就讲过:“善为易者不占”。易的精神就是儒的勇猛精进、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太阳的精神之外又需要月亮的精神。月亮的精神就是道家精神,贵柔守雌,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韬光养晦。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谦虚,但她转瞬之间就替我们移易了世界。丑的变成了美的。

  因此,人生要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云卷云舒,张弛有致。这样才有节奏,有韵味,有韧性,有生命力。

  不能进入叔本华的悖论:如果愿望没有实现,,我们就因为不满而痛苦:如

  果愿望得以实现,我们就因为满足而痛苦。求不得苦,求得也苦。有时要来点儿苏东坡:脯糟啜缡,皆可以醉,果疏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这就既需要太阳的精神,又需要月亮的精神;既需要儒家风骨,又需要道家气象。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歌德借《浮士德》慨叹:生命的浪潮,事业的狂风。对于年轻人来说,面前

  摆着一个未来,身后没有一丝牵挂,胸中翻涌无穷欲望,生活充满美好诱惑。然而也有青春的狂妄、苦闷和饥渴:兜里钱少,工作不好,情人难找。怎么办呢?首先要注意克服狂妄,这样失意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人总有丢份子的时候。你以为你是谁?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现在世界上谁也不怕谁。在大自然的造化面前,不仅是人人平等,而且是众生平等,从尘埃里,涌现出蟋蟀的叫声和但丁的梦。

  另外,不要坐在家里苦闷,自慰,要出去走走,江上有清风,山间有明月,去大海看日出,去西山看日落,去蹦迪,去喝酒……喝酒好啊!饮酒就像人生,莫多饮,莫不饮。多饮戕害生命,不饮无情思理趣,微醉微醺,恰到好处。人生则莫多欲,莫无欲,多欲为纵欲主义,无欲为禁欲主义。古人说得好,以理节情,我再加一句,以情导欲。这叫做载歌载舞载酒,有理有欲有情。

  山水相依,仁智共见;日月交辉,儒道互补。立德立功立言,载歌载舞载酒,有理有欲有情。这就是我送给同学们的三十四字真言。要象密宗和尚那样念念不忘,保你受用一生,听我的真言,至少不会得抑郁症。

  说起来,不管时代如何新潮,价值观如何变化,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是普遍的、永恒的。尽管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以来,美好像过时了,丑、怪诞甚至恶心开始成为美学主题,但那是批判性的反讽。人的文明进化注定了他的内心还是要追求真善美。就是以假恶丑为职业的人,如王阳明举的例子,即便是一个强盗,你骂他是强盗,他也不高兴。当然,也有人奉行这种逻辑:不要怕别人骂我们不要脸,我们就是不要脸。但这种万劫不复的、只能用警察来对付的人毕竟很少、很少,可以忽略不计。人生境界真善美,一点不错,没有过时,即便到了后后现代。

  你对人生要充满热爱。有位叫赫斯的人说过:爱不管在什么地方出现,总比利己主义更有力量。不要像那位屠格涅夫笔下的那位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接吻不过是一堆原子和另一堆原子的碰撞”。

  悲观主义看见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乐观主义看见瓶子里已有半瓶水。让我们还是做一个乐观主义者。

进入 赵士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真善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综合 > 天益讲稿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9 06:23 , Processed in 0.0525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