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孟老爹轶事(之五)教子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2 10:2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9:0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教子

      孟老爹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孟思文,二儿子孟建章,三儿子魏光正,四儿子孟德伦。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老三为什么不姓孟,而叫魏光正?这个魏光正,也就是以往专门撰文介绍的《猴三》中的主人公,他之所以姓魏,是因为孟老爹的妻弟膝下无子,而且妻弟是单传,为了让他魏家不断香火,经商量,孟老爹同意了妻弟的请求,将小三儿子的名字,由孟怀书改成了魏光正。有人问孟老爹:
    “听说你们孟家,都是按统一宗牌起名,你咋给孩子不按辈起名字呢?”
    孟老爹说:
    “这样能够避免以后遇到姓孟的人,叙辈分、论长幼,少了些麻烦。”由此看来,孟老爹是个内心存有叛逆的人,居然敢于挑战孟氏千百年来不变的辈分秩序。
       面对这四个生龙活虎般的儿子,如何将他们教育好,成了孟老爹必须认真思考的事,他心里明白,能够把孩子教育成才,光宗耀祖,固然好,但这种可能性,毕竟很小,即使不能成才,也必须把孩子教育成心地善良、与人为善的好人。这就是孟老爹的教子宗旨。

    孟老爹最注重的,是孩子的孝道,他常说:
    “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孝顺父母老人,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不管他多有本事,都是个废人。”
    他经常对孩子说:
    “你们长大交朋友,首先要看他是不是孝敬父母,如果是忤逆之徒,万不可与之相交,一个连父母都不看重的人,还会看重朋友之间的那点友谊吗?”
       孟老爹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他在家中,对母亲的至诚孝顺,无形中,对孩子们起到了身教的作用,而这种身教的影响,是深入孩子们骨髓的。
       在家中,奶奶的地位是高于一切的,这是因为,孟老爹经常向孩子们讲述,奶奶年轻时是如何如何地受苦,如何如何地不易,因而,奶奶是全家的恩人,这一信念,已经深深镌刻在孩子们的心中。平日里吃饭,尽管都是极其简单的粗茶淡饭,但是,吃饭时,只要奶奶不就座,别人就没有谁会先坐下去。等到奶奶开始吃了,其他人才吃。大家觉得,这样做,是对劳苦一生的奶奶的尊敬。
      六一儿童节那天,孟建章就读的小学,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鸡蛋,老师边发边说:“白白胖胖”,其实,哪个学生都是半饥半饱、面黄肌瘦。小学生们平日里在家哪能吃到鸡蛋,鸡蛋是用来卖钱换油盐的。现在,鸡蛋在手,都迫不及待地剥掉蛋壳,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孟建章领到鸡蛋以后,却把它放到代替书包的木匣里(那时候,没有哪家能买得起书包),中午放学回到家,他手捧着那个鸡蛋,送到奶奶面前,说:
    “奶奶,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老师发给我们同学每人一个鸡蛋,我没舍得吃,留给奶奶补身子吧。”
    说罢,把鸡蛋放到奶奶手中。奶奶看着鸡蛋,眼里闪动着泪花,连说:
    “好孙子,奶奶没有白疼你。”
    这时,孟老爹的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孟老爹很担心儿子会成为懦弱的孩子。因为,懦弱的人,都胆小怕事、自私自利、遇事躲着走,生怕粘着自己,不敢为正义挺身而出,会成为窝窝囊囊过一辈子的懦夫。他经常给孩子们讲武松鲁智深等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他是在用这种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刚性。他常说:
    “咱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
       一天,大儿子孟思文放学回来,不写字,而是趴在桌子上哭。任凭奶奶怎么问,也总是得不到答案。这时,孟老爹回家来了,见到儿子哭哭啼啼,大喝一声:
    “站起来!”
    孟老爹平时很少大声说话,此时突然一声大吼,儿子如触电般立马站起。孟老爹问:
    “你为什么哭?你难道不知道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的道理吗?”
    儿子感到委屈,说:
    “刘金平欺负我。”
    孟老爹坐下来,说:
    “你倒说说看,他是如何欺负你的?”
    儿子说:
    “上课时,他看到我的铅笔好,下课后,就一把抢到手,硬说是我偷他的,我就跟他抢,他就打我。”
    孟老爹听后,问:
    “那支铅笔到底是谁的?”
    “是我的,是您前天赶集给我买来的。”
    孟老爹问:
    “你为什么不报告老师?”
    “老师回家了。”(那时候,学校只有一位老师。)
    孟老爹弄清了情况,说:
    “他打你,你的手没有用吗?”
    “他个子大,我打不过他。”
    “打不过,可以挨嘛,总比挨打不还手,回家哭哭啼啼强些吧?”
    儿子不再说话。孟老爹说:
    “一个人最怕的,是见到比自己利害的人,就畏惧,明明理在自己这边,却不敢坚持,为什么呢?怕挨揍呗。其实,只要有理,就必须爭,即使挨揍,也不能让步。像你这样,明明铅笔是你的,却不敢去争斗,而是回家哭,这是什么?是懦弱,记住!懦弱是可耻的!我不喜欢这样的窝囊废儿子!也不需要这样的儿子!”

       “送给”妻弟的三儿子魏光正,虽然经常跟孟老爹顶嘴,被追着打,可孟老爹内心里却是很喜欢这个桀骜不驯的儿子。他觉得,这儿子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只要加以疏导,让他的这种刚性发扬下去并走向正道,改掉其他毛病,这小子还是个可造之材。他对三儿子魏光正说:
    “小三儿啊,你性子烈,这本身是个缺点,同时,也是优点,说它是缺点,是因为,性子烈,容易冲动,而冲动,往往会把事情办砸办错;说它是优点,是因为,它的本质是胆大,是敢说敢为敢担当。记住,小三儿!你要把刚烈,用到正义上去,只要有理,就一定坚持下去,别害怕因此而吃亏;遇事万不可脑子一热,莽撞行事。”儿子听懂了父亲的话,这些话,规则着魏光正的一生行为。这在《猴三》中,已经有了较全面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孟老爹有句口头禅:“不是咱的东西,绝对不能要。”为了教育孩子们不偷不抢、洁身自好,他讲古说今,用讲故事的方法,把“偷窃可耻、占便宜可耻、不是自己的,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深深刻印在孩子们的心上。
       四儿子孟德伦,为人耿直,心细如发,公社看中了他,把他派往新兴大队当会计。会计工作,整天跟利益打交道,经手的除了发票就是钱,。孟德伦深深知道,这工作跟犯错误几乎只有一线之隔。他牢牢记着父亲的话:“不是自己的,伸手必被捉。”他清楚地记得,父亲讲这个故事时,还加了评论:凡是偷盗贪污者和其他犯罪之人,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聪明,认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会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掩耳盗铃。
       孟德伦十分仔细地干着这个别人看来是个肥缺的大队会计。
       一九六四年,四清运动开始了,上级派员对各个大队的干部进行“洗手”、“洗澡”,大队会计,理所当然的,是清查重点。各大队“上楼”下不来的干部和会计,比比皆是,可是,令清查队吃惊的是:孟德伦的账,竟然没有任何毛病。他们怀疑孟德伦耍了手段,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个定式:哪有不吃腥味的猫?也就是说,但凡接触金钱的,哪有不贪污的,多少之说而已,总会有一点。基于这种思考模式,清查队又从头对孟德伦的账目进行了复查,尽管查得非常仔细,结果,仍然毫无“收获”。
       在审查期间,被审查者,不能回家,这就是“上楼”,问题搞清楚了,贪污很少的,过关,被称为“下楼”,孟德伦被审查期间,被允许回来一趟家,父亲见到儿子回来,问道:
    “小四儿啊,听说你的账没查出毛病来,你是不是真的没有贪污一分一毫?”
    四儿子斩钉截铁地对父亲说:
    “爹,您要相信您教育出来的儿子,不是自己的,绝对不能伸手,伸手必被捉。我时刻记着爹的话,一分钱也没有往自己腰里装过。”
    孟老爹说:
    “这就好!这就好!”
    四清运动结束,孟德伦是全公社唯一一个没有贪污公款、账目清亮如水的大队会计,后来,被调到公社工作。

       由于孟老爹十分注重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因此,他的四个孩子,在本村赢得很好的名声。老年人扯闲篇时,往往会说:“孟孝先家的几个孩子,是怎么教育的?怎么个个都是好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李听圃 + 10 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3-7 20:08:26 | 只看该作者
    质朴的语言,就如唠家常,把孟老爹教育孩子的“真经”,流畅自如的呈现出来。问候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22 00:05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16-3-7 21:45:22 | 只看该作者
    这孟老爹愈来愈让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发表于 2016-3-8 00:26:1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信奉传统道德的老人,对自己的孩子言传身教,教会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令我们赞赏,可现在这些准则却面临着被抛弃的境地,新的社会现实,能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但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得优秀传统道德标准不应该被贬值,被抛弃。否则我们的社会没有前途。孩子的未来堪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21 13:39 , Processed in 0.0795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