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古今发音不同的字在诗词中的押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3:2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昨晚,在天河诗社QQ群,丙己先生提出一点疑问,社长乐泉先生作了简单答复。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困惑和矛盾着。对此,作为古体诗词爱好者和创作者,我谈一些个人看法。
丙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诗中梅、开、来三个韵脚,用普通话读起来了不押韵。那么梅(mei)和开(kai)、来(lai)该怎么读?请众诗友及各位老师指点。
假如我用这三个字作韵脚写一首诗,那么九零、零零后的读者该怎样颂读?是用古韵来读,还是用新韵来读?用古韵读,可能没有多少人读通。用新韵读又不押韵。请各位指点迷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原昏二字古韵属同一韵目。用普通话读此诗,原(yuan)和昏(hun)不属同韵目。假如用这两个字作韵脚写诗,该用古韵读,还是用新韵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荣字今读为rong,与生(sheng)不押韵。普通话读起来实在是不叶韵。
乐泉:丙已先生提出的三首诗韵,分别在《佩文诗韵》上平声十灰,十三原和下平声八庚里,怎样会不在一韵?《佩文诗韵》在目前诗韵里属于普遍认同的传统音韵,也是大多数诗词爱好者推崇的音律,它之所以能有长久生命力,且广泛的适用,是以几百年创作实践为依据的。总不能因为个人读来拗口就觉得不合理。至了用现当代口语让古韵来读解的做法就相当于问宋元人:“你看过电视吗?"。
月沐观点:
张社长(乐泉)指出的《佩文诗韵》既106平水韵。
所谓诗依诗韵--106平水韵,词依词韵—词林正韵,曲依曲韵—中原音韵。古人都是根据韵目工具书押韵的,这三个韵目工具书,诗词最高权威机构中华诗词学会早有定论,并且诗词界普遍公认和推广使用。同时,亦提倡使用新韵(即中华14韵,乃以普通话为标准区分四声,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所谓双轨并行,今不妨古。但是一首诗中,不可新旧韵乱用。
关于丙己老师提出的问题,《月沐学堂――格律诗写作入门》第八讲及后记中,都已经清楚地讲过了。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古今读音存在变化和差异的问题。比如杜牧《山行》 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乃押“下平六麻”韵,今人读来有些绕口,觉得“斜”字没有在同一韵部,其实,“斜”字在古代读“XIA”不读“XIE”,所以是在同一韵部。
纵观106平水韵韵目表,在今人看来没有在同一韵部的字,其实在古代,发音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纳入同一韵部,比如“上平十灰”韵中的韵字,依新韵(中华14韵),“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等字,乃其中的“四开”,而“灰恢魁隈回徊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嵬”等字,却在其中的“五微”,属于不同的两个韵部。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和运用古今发音不同的字在诗词中的押韵呢?
我个人的观点:现代人以新韵(中华14韵)创作诗词,是可行的并且要提倡和鼓励的,所谓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而以106平水韵(以下简称旧韵)作诗,更是无可厚非的,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诗词,不懂旧韵,是行不通的,不懂旧韵,就不能很好的鉴赏学习古人作品的文化精髓、传世佳作。
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新旧韵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乃视个人喜好和习惯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在诗词创作中,依旧韵押韵作诗,对于古今发音有别、特别是读音相差太明显的字,我个人的观点和原则是尽量避免,毕竟我们作诗,是给现代人阅读的,除非这个字在这首诗中非用不可,没有其它字可替代,否则,尽量不要用,这样作品读来更加自然流畅。
比如丙己老师提出的“上平十三元”,韵字有“元原源园猿辕坦烦繁蕃樊翻萱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门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阍痕根恩吞沅媛援爰幡番反埙鸳宛掀昆琨鲲扪荪髡跟垠抡蕴犍袁怨蜿溷昆炖饨臀喷纯”,这些韵字以新韵可以分为两部分,“UAN”和“UN”。一首诗的韵字如果出现有“UAN”也有“UN”的字,押韵没有错,但是,今人读来,毕竟绕口,所以,现代人作诗,既便依旧韵(106平水韵),也最好“UAN”和“UN”分开来押韵,这样,自己读来感觉不绕口,读者也会更加喜欢,毕竟对于古今发音有别的字,今人是读不出来那种韵味的。
比如拙作《秋夜思》(作于2015.5.14)
腹满相思愁满怀,阿郎何日可归来。
闲窗冷月无人问,静夜孤身谁个陪。
红叶飘零情寂寞,芳心凄苦影徘徊。  
素颜懒照梳妆镜,瘦比黄花暗自哀。
这首诗韵押“上平十灰”,格律无误。但是现代人读来,总觉好像没有在同一个韵部,依新韵“怀、来、哀”归“四开”,“陪”字归“五微”,“徊”字多音,既归“四开”又归“五微”。所以读来感觉绕口,有些不通顺,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有碍于现代人阅读的问题,想避免,但是又实在避免不了,没有更好的韵字代替,就用了,好在没有“上平十三元”韵中的“原、元、村、昏”等字同韵那么明显。
再如拙作《马兰花》(作于2015.5.12)
清新淡雅路边开, 蝶翻飞碧玉阶。
闹市幽兰尘不染,苍山香气影深埋。
叶含细露阳关暖,花衬长天草色谐。
随遇而安人感叹,一肩风雨敞心怀。
这首诗,韵押“上平九佳”,首句邻韵“上平十灰”,格律亦无误,以新韵读来,这五个韵字,分别归于“四开”和“三皆”两个韵部,读来多少也有些影响。
回头看看丙己老师引用的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韵字:梅、开、来,依旧韵,均属“上平十灰”,韵律无误,但是以普通话读,韵字就在两个韵部,“梅”在新韵“五微”,“开、来”二字在新韵“四开”,正因为有些字古今发音不同,才让今天大多数不懂旧韵的读者觉得不押韵或绕口。
丙己老师引用的另外两首,一首是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韵字原、昏),一首是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韵字荣、生),与王安石的《梅花》诗,道理相同,均古今发音有别的原因。
我们现代人作诗,当尽量避免在同一首诗中出现依旧韵(106平水韵)属于同一韵部,但是以新韵(即中华14)读来却韵母不同的字押韵,特别是读音相差太明显的韵字,比如“上平十三元”中“UAN”和“UN”,最好不要用在同一首诗中作为韵字出现。这样,你的大众读者会越来越多,作品也更加接地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作品、广大老百姓喜欢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
以上浅见,乃个人观点和创作原则,一家之言,欢迎各位诗词家参与讨论和修正。
                                             月沐于2015.6.12随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0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5-6-17 23:07:12 | 只看该作者
    此文的议论较为中肯、实用,应该是两兼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10 19:08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3 13:38:1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经常来玩,有时间看看其他诗友作品,敬茶,欣赏佳作,慢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22 07:58 , Processed in 0.0781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