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才研究】魏晋人才观一瞥 ……刘劭《人物志》释意(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0:57: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人才品格的八种表现
    (刘劭《人物志•卷中•材能第五》)


        有人说:“能力很大的人,不能干小事。犹如鼎,可以煮牛肉,而不能烹小鸡。”然而,我不赞同这种说法。
        何谓能力?能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各种事务的综合素质。如果讲“能力”,就是泛指做事情的一切本领,又怎能说:“有能力的人,只能干大事业,而不能做小事呢?”
        通常人们泛论,说是某些人能力很大,却做不好小事。像这种情况下,多是因为人们的性情有急躁与缓慢的差别,并且在智力学识上,确实存在宽厚与狭窄的不同。正是由于性情学识方面,因人而异,互有长短,所以在处理具体事务上,不同的人会有特别适合自己的事情或事业;而且,这些事情或事业,即统称为“事务”,则有大事、小事的程度差别。
        一般认为,性格品行属于宽宏稳重的人,比较适合像治理国家的大事。但是,即便治理国家的大事,也只有下属各级部门,都能够把各自事情做好,才有国家总体事业的好坏与成败。尽管一些性情品格急躁而学业见识局限的人,比较适合处理像县级小范围的事务,而这又如同把个人身边的事情处理得当一样吧。但是,在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层面上,无论整个国家“大事”,还是基层郡县“小事”,他们之间关系,仅属于管理范围的大小区别,涉及到具体事务的内容、形式和要求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轻重缓急和所需知识多寡的性质或程度差异。因此,在他们之间,只能说需要处理的事务,可分为大事与小事,而不应该是能力方面的大小问题,更不能因此断定:“能做大事的人,必定不能干好小事。”
        话到此,再反观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单看形体上,牛与鸡,确实有显著性的大小差异,而且鼎本身,也存在大小形状上的巨大区别。一般常识上,煮牛可用大鼎,那么烹鸡,自然选用小鼎了。因此,怎么说是“鼎可以煮牛,而不能烹鸡呢?” 如果我们框定的是人类才能,那么堪称有能力的人,凡能够治理国家“大事”者,必定能够管理郡县“小事”,否则,既是名不副实。以此推论,所谓人才的能力,只有适合处理事务的大小差别,而不是能力性质的大小区分。
        人类能力究竟有没有大小程度性差距呢?有,这是肯定的。而且,之所以存在能力水平或程度上的差异,根本还是在于人类的性情气质,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各具特色。如果从政府职能层次,即所谓“官文化”角度上,并按照职位高低、管理范围、权限大小以及具体岗位的事务需求等方面,来全面论述人类能力的具体差别,也就不难发现:有的人,就是凭借个人能力,赢得了高官厚禄;有的人,则是通过制度选拔,获得了显贵职务;有的人,经过旁人保送举荐,达到特殊权势;有的人,因为自身的学养德行突出,堪当为人师表的重任;有的人,由于具备出使、解纷、说难等特殊能力,因而脱颖而出;有的人,在执法、督察、检举等方面,能够使用非常手段,从而威震四方;有的人,尤其擅长阴谋诡计,并且一再出奇制胜,所以名噪一时;有的人,不仅凶猛威武,而且赫赫战功,终于出相入将等。
        人世间,凡论说某人有才能,或讲述某人有能力,都是针对某个人赢得了某方面的具体成就。又因为具体成就的内容不同,其中所需要的才能类型,也必定别样。所以,才有“量才任能”的讲究,并且也因此造成了能力大小的错觉。
        何谓量才任能?又如何实现量才任能呢?能够实现“量才任能”的性情品格又属于什么才能和能力呢?
        所谓量才任能,针对某一个人而言,就是能够找准适合自我性情品格的事业。至于这个事业,既可以是一个人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也可以是其一生“盖棺定论”的功名业绩。人类,无论作为一个整体,抑或单指某一个人,一旦界定清楚了这个事业的大致内涵,如果再进一步分析,那些凭借个人能力,并能达到这个事业目标的人,便可以将其才能,分类定义为“清节之材”,而且这种“清节之才”的人,如果能够跻身朝堂之上,一般可以堪当宰相大任,适合改革弊政,开创崭新局面。以此类推,那些通过制度选拔,并实现事业目标者,即为“治家之材”,若列位朝堂,可堪当像“司寇”这样司法高位,适合公正清明执政;那些擅长权谋、深谙玄机者,即为“术家之材”,堪当帝王內府中皇家嫡亲的教师,适合权力交替或国祚变故的应对和决策;那些识人善任者,即为“智意之材”,堪当宰相的助手,适合协调权势利益的平衡态势;那些能够见机行事、临危解难者,即为“谴让之材”,堪当司寇的助手,适合监察督导职能;那些热衷奇技淫巧者,即为“伎俩之材”,堪当像“司空”职位,适合巧夺天工之类工程技艺性设计;那些耿介、刻薄而执拗者,即为“臧否之材”,堪当朝廷内外的像“师氏”职务的助手,适合检举纠察职责;那些威武强悍并敢于赴汤蹈火者,即为“豪杰之材”,堪当将帅重任,适合冲锋陷阵的平暴御敌。
        综合上述“清节、治家、术家、智意、遣让、伎俩、臧否、豪杰”八类“偏才”人物,都是拥有一技之长。至于他们各自具备的专长特色,论其优点上,足以保证他们在各自适合的官阶岗位上,能够尽职尽责;而其缺点,就在于不能全面掌控国家的治理大局,只能够独当一面而已。究其原因,如同把整个国家比喻成五味杂陈的一锅汤,某一个具体官位,恰似汤中某一种滋味,唯有保持各自味道的独特而鲜明,才能成为“独一味”;然而,整个国家的管理策略,或说一个国家,如果保证一锅汤的味道,能够适合所有人的口味,就必定要像汤汁里的清水一模一样。所以,在国家高度上,唯有保持清淡寡味,才能承担兼容并蓄、调和百味的角色;否则,国家若表现出某种明显的偏向,整个社会就会顷刻失去平衡,进而趋向某种极端。这种现象的典型案例,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尤其当某种偏才一旦独揽大权之际,也正是这个国家、社会的功过得失,最为一目了然之时。据此可知,像“清节之材”,一般会极力推崇非王即霸的极权政治,即“王化之政”,虽适合大国方略,但用于治理郡县,必定迂阔落魄;“治家之材”热切循规蹈矩,适宜理顺像世道沉沦或杂乱纷争,即“辩护之政”,若依此贪求国家相安无事,并且固若金汤,则是缘木求鱼;“术家之材”适合临危解难、化险为夷,即“策术之政”,如果用以维护清明正直的社会,必定疲惫乏术;“智意之材”适宜惩治奢侈浮夸,即“矫抗之政”,若用于剔除弊端,必定导致残破不全、漏洞百出;“遣让之材”适宜开拓新政、图谋创新,即“谐合之政”,如果用于整饬旧政、苟且保全,则虚妄不实;“臧否人材”适宜纠察捉奸,即“公刻之政”,如果放任自用、鱼肉百姓,必定离散民心、官逼民反;“豪杰之材”适宜奋勇杀敌,即“威猛之政”,若用于威慑民众,极易物极必反。至于“伎俩之材”,适宜治理富足地区,如果管理贫瘠百姓,往往劳而无功。上述推论,尽管存在以偏概全的弊端,但是论及量才任能,尤其是任命官员时,很有必要参考、审慎和防范。
        总而言之,凡属于偏才的人,根本缺陷还是尚未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所以,有的能言,但难以付诸实践;有的脚踏实地,但却不能思辨纠偏。至于像置身国家层面的全才人物,不仅仅需要高瞻远瞩,而且必须是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所以,自古以来,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圣贤达人,都一再哀叹:“全才难得”“领袖难当”。因为,唯有具备了卓越隽永的能力者,才有可能赢得颠破不灭、永垂千古的名望和荣光。
        毋庸讳言,通常帝王君主的才能,并不都是必须具备了上述“偏才”或“全才”的人物。但是,任何时代的帝王君主,都需要知晓上述“偏才”和“全才”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唯有这样之后,才可能达到因势利导、量才任能。就是说,当臣民,如果自以为已经具备了某种能力,那么君王只需要辨别其特长,并给予量才任能。由此而言,当臣民自以为具备了“能言善辩”的特长时,那么这种情况下,像君王能力的高低,必定在于能否长久聆听和辨别清楚他们的言论;同样,对于那些自以为可以成就某种事业的人,君王此时的优势,只在于掌控着赏罚的权柄。
        本章节论证才能,与其说各有短长,毋宁讲贵在举一反三。如果单论帝王君主的才能,必在于能够辨别各种才能,才有可能驾驭各种才能。

    点评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7 0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2#
    发表于 2019-3-14 20:04:32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9-3-14 10:56
    问好!

    老话说:懒老婆的裹脚又臭又长。现在懒老婆也不裹脚了,“又臭又长”的玩意儿,都成了古董、奇 ...

    可不,虽然不懂玩古董,但是清楚那是好东东!容我缓过劲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3#
    发表于 2019-3-17 05:50:30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9-3-14 10:57
    第五章  人才品格的八种表现
    (刘劭《人物志•卷中•材能第五》)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0:53:2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人品偏才的利害
    (刘劭《人物志•卷中•利害第六》)

       
        人类才能,所谓全才、通才、偏才。有的望尘莫及,有的凤毛麟角,有的俯拾皆是。但是,在他们能力所及的功名事业方面,无论对己还是对人,全才之所谓“全才”,就在于无所谓利害得失,而是能将利害、得失、优劣,化为阴阳周流而已;通才,虽是本书辨别人才的最大赢家,但其成就不在于赢得最大利益,而是因势利导,化利害于虚无,处得失于适中;偏才的优势,就在于扬长避短;偏才的立世为人,难在识利害、辩得失、知优劣。
        “清节之才”的成功,有赖于仪表端庄、德行厚重、学识谨严。其行迹骄人,不言自威,恰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即便他们没有拥有权势职位,依然被众人仰慕,一旦列为权显,则被公众敬重。他们建功立业,适宜激浊扬清、扶危正直,堪当时代楷模。若功业显著而无闪失,持之以恒,则是偏才中的佼佼者。
        “法家之才”的成功,根本在于严苛法度,必有立竿见影的业绩成效,才有可能获得广泛认同。他们创业的路径,开始于艰难困苦,而成就于不同凡响和卓有成效。所以,在他们没有成功之前,势必被时俗讥嘲、顾忌或排斥,而一旦事先士卒、付诸实施,通常遭到忿恨、抵制或陷害。然而,其功成名就,必在于立法严明、严惩不贷,而弊端危害,在于积怨成仇、引火烧身。所以,此类偏才,利害参半,即便功名显著,却难以善终。
        “术家之才”的成功,得利于聪明智巧,须有谋略成就,才可能脱颖而出。其成功之路,源自默默无闻,出自一鸣惊人;成在精明神通,功在玄虚而又务实。他们没有成名立业之前,一般不会得到赏识拥戴,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必须得到时代大家的举荐任用。所以,论说他们的能力,如果足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么他们隐身养生,必定“深藏不露、销声匿迹”。此类偏才,虽有出奇制胜的才干能力,却难逢物尽其用的时运机遇,因而经常混同路人、埋没终身。
        “智意之才”的成功,在于敏锐狡黠,擅长急功近利,不避讳追寻名利色权。即便他们没有功成名就之前,也能被大众许可、认同和容忍,并且一旦权势炙热,往往备受羡慕、追捧和奖赏。尽管他们热衷随波逐浪、勇于担当,亦不乏精明强悍,但弊端在于一味勇往直前,而不能隐忍失败或迂回折返,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惜离经叛道。所以,此类偏才,冲劲有余而后继乏力,往往似昙花一现,甚者先利后害。
        “臧否之才”的成功, 起自褒贬是非,因于自身廉洁自律,而擅长挑剔不足或针砭差池。在他们没有达到实权高位时,经常得到众人赏识和推崇,若身居权势,一如既往,才能得到众人盛赞。他们能力所及,足以明辨是非功过、独具慧眼,但弊端在于诋毁他人,必定招怨激愤,甚者自身反而听不进去非议。此类偏才,虽然超凡脱俗,但容易落得孤家寡人而失却民心。
        “伎俩之才”的成功,贵在精明实干,擅长奇思妙想、锐利开拓,凡身体力行,恰似手到病除、速战速决。当他们未曾显达时,一般行为诡异、离群索居,不容易被众人接纳,而一旦临危授权,必能不辱使命。他们适宜离乱解纷、惩治邪恶,但弊端在于无所顾忌,往往劳民伤财、殚精竭虑。此类偏才,阴谋诡计有余,却礼仪宽容不足,通常所作所为,实属离经叛道,堪为乱世枭雄。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得失为英豪。上述大致所言,举例分解辨析,虽不中不远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
    发表于 2019-3-19 19:48:32 | 只看该作者
    “能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各种事务的综合素质”,喜欢,也赞同这样的说法;“偏才”或“全才”或“通才”是了不起的人物;“请节之才”、“法家之才”、“术家之才”、“智意之才”、“臧否之才”、“伎俩之才”,第六章一口气读了三遍,好文章。

    点评

    谢谢共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1 1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4:40:18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9-3-19 19:48
    “能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各种事务的综合素质”,喜欢,也赞同这样的说法;“偏才”或“全才”或“通才”是了不 ...

    谢谢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4:40: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人品能力的识别
    (刘劭《人物志•卷中•接识第七》)


        人与人之间,初次接触时,都很难辨别彼此的人品和才学。但是,自古至今,尤其达官贵人,他们平时看人识才,经常凭借的只是一私之见;他们自以为拥有了知人善任的高超能力,并对于别人量才论能的评说,往往嗤之以鼻,视为无稽之谈。为什么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已然习以为常呢?原因在于,一般人类的本性和品行,习惯欣赏与自己意见相同的言论,时常反感、抵触和排斥与自己不同意见的长处和优势。
        如何辨别和分析上述普遍现象及其明显属于错觉、失误、狭隘的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像“清节之人”,由于自身能力超群,遵从正直光明的制度伦理;他们在审视或辨别其他人品才干时,习惯认同那些一般平常的能力,针对确有特殊能力者,便怀疑这些本领,属于法家、术家的诡讹乖巧。“法制之人”尊崇严刑峻法,执着一丝不苟;他们可以赞赏循规蹈矩、谨严方正的行举,却不能容忍适时适度的曲直变化。“术谋之人”擅长心计暗算,精于谋略圈套;他们不避讳出奇制胜,欣赏厚黑才学,而蔑视规矩方圆的道德良知。“器能之人”的亮点,能力原本在于扶危救急,足以堪任不时之需的重担;他们可以清楚识别局部利害的短长,但不会顾忌或矜持一些整体性长远利益的得失。“智意之人”必定博学多识,擅长追根溯源;他们容易痴迷文韬武略的业绩功效,而忽略道德法度的价值意义。“伎俩之人”惯常急功近利,热衷声名显赫;他们敏感利益所在、趋之若鹜,却不会敬畏道德教化的功用美誉。“臧否之人”能够明察秋毫,时常独具慧眼;他们赏识褒贬时弊、吹毛求疵的道德义理,反而不能体谅风流倜傥的洒脱自在。“言语之人”精于能言善辩,通常思维敏捷;他们热切一呼百应、啧啧称道的风光,不屑于含蓄稳重的美德,甚至掉以轻心言多必失的道理,因此招灾引祸。
         如上所述,是在“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辨、雄杰”等十二流派中,选取了八类品格人物,通过分析他们品鉴别人的功过利弊,借以辨别不同才干的得失短长。由此,也不难看出,人们相互审视,大家彼此评判,即便各抒己见,往往结果莫衷一是。假设置身于相互批判、彼此评说的环境氛围之下,如果在性情品格上,都是属于同一类型人物之间的褒贬扬抑,即便存在意见分歧,最终还是同则愈同,而非则愈非,结果近似高度一致;如果不是同等类型之间的相互讨论,必定长久争执,最终亦难达成共识,结局会是经久不决。事实上,像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彼此个性鲜明,尤其处于各种类型人才,都极力偏执自我观点的时候,必定更加显而易见。也就是说,像朝廷之中,即便“兼德、兼才、偏才”济济一堂,无论他们究竟都是“大雅、小雅”之人,抑或还有“乱德、无恒”之人,当百家争鸣之际,因为在同等能力水平者之间,如果还是性情品格相同者,或同或异,必定是非鲜明,而性格品行不同者,终会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因此,如果能够明辨其中是非对错、利害得失的办法,唯有能够知晓并识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类才能和具体能力。据此可知,所谓“兼才之人”,必定不亚于兼备“德、法、术”三方面能力的“国体之人”。
        世俗常理,要了解一个人,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只需要一个早晨,就足够了;要了解一个人的全面能力,则需要三天时间。那么,为何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才能必须三天呢?例如伊尹、姜尚等,像这样千载难逢的“国体之人”,他们一般兼有“德、法、术”三个方面才干,不经过三天的促膝交谈,又如何能达到全面了解的程度呢?大致而言,起码第一天,讨论道德起源;而第二天,探讨法制伦理;到了第三天,才好研究策略权术。所以,必须经过上面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权衡一个人才能特长和能力优势后,才好量才任能,才能举荐不疑。
       还有一个客观实际的问题:单凭语言交流,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兼才还是偏才呢?按照人性品行的自然格调,一般情况下,凡是兼才,当评论他人时,从不吝啬去点明别人能力的特长优势。然而偏才,经常都是急于展现自我才能的最长处,努力赢得赞许和美誉,但不是真正关注别人的过人之处。
        自古至于今,任何人不懂得全面了解人性品行的价值意义,不是真正掌握了知人善任的确切内涵,如果单凭一己之见评头论足,若是依赖个人喜好量才任能,必定漏洞百出,必然令人生疑;如果他们强词夺理,自以为声势夺人,既是深入浅出;如果他们权势炙热,自以为达人达己,便是长治久安。那么,如此执着的愈加深入广泛,势必愈发离经叛道,愈快离心离德。
        毋庸讳言,从来离经叛道,就是背道而驰,必是前途堪忧;自古离心离德,就是摆弄是非,必将岌岌可危。所以,中庸为何也可理解为“持中平和”呢?答案并非是不得已的苟且,而是不离不弃人间正道。
        回头再看,古往今来,凡涉及量才任能,最司空见惯的人间景象。有的人慷慨陈词,摆出来一贯“正直、公正、正确、廉洁”的模样,目的是标榜自我完美形象,而别人的沉默寡言、处乱不惊,却被当作愚钝无知、自惭形秽。有的人高谈阔论,敢于褒贬时弊、横加斥责,仿佛就是胸有成竹、桀骜不驯的象征,而别人谦逊忍让、退避三舍,却被视为卑微浅薄、无能为力。再者,即便有人把一个论点阐释的淋漓尽致,却被视为眼光狭窄、学识不博,但若是有人一专多能、四处绽放,却被认为浅薄浮躁、不够专一。另外,如果别人一马当先、抒发己见,则视同掠人之美、虚荣骄傲;如果别人批评自己的缺陷,则视为吹毛求疵、心怀不满。至于一旦别人与自己意见相反,则即刻定性为蓄意对抗、公然挑衅,而当别人意见多种多样时,又会视为抓不住重点、不值得一提。总之,必须等到别人都和自己一模一样,如同一张嘴一个鼻孔一样步伐之后,才会觉得符合了同心同德的标配,才能安然欣慰,才有喜形于色。于是,随之而来的必定是,针对如此模样的同心、同德、同路人,倍加尊崇,恩重如山。这一切正是世间偏才最为致命的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28#
    发表于 2019-3-21 21:43:55 | 只看该作者
    “只有经过“德法术”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权衡一个人的才能特长和能力优势后,才好量才任能,才能举荐不疑。”欣赏学习您人品能力识别的诠释文字,非常精彩,也期待您精彩继续。

    点评

    谢谢! 这几章翻译的有点太顺手,不是我个人水平问题,而是感觉《人物志》的作者,没有像刘勰一样,用明确的人物故事例举出来,那样或许更形象,但也有可能,反而变得过于局限而死板了。总之,如果这样便被称为“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5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20:04:34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3-21 21:43
    “只有经过“德法术”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权衡一个人的才能特长和能力优势后,才好量才任能,才能举荐不疑 ...

    谢谢!
    这几章翻译的有点太顺手,不是我个人水平问题,而是感觉《人物志》的作者,没有像刘勰一样,用明确的人物故事例举出来,那样或许更形象,但也有可能,反而变得过于局限而死板了。总之,如果这样便被称为“经”书,必须要开阔更广泛思路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20:0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3-25 20:12 编辑

    第八章 英雄品格的特征
    (刘劭《人物志·卷中·英雄第八》)



          在自然万物里面,像野草外在精致秀丽的特征,被称作“英”,而野兽赖以生存的独特本领,则称谓“雄”。在人类中间,从来被赞颂为“英雄”者,必定在文武才能方面,都是卓越超群的人物。而在这些英雄里面,单纯拥有聪明智慧的可称为“英”,而于胆量勇气上,明显非同凡响的称作“雄”。所以,针对人类文武方面的才能或能力,像“英雄”称呼,仅是一个大概的区分和界定,如果进一步详细辨别英雄的品格德才,还必须综合或文或武两个方面的业绩成就,依据或权衡其二者能力的特殊性质,予以鉴别认定。
          如何判定英雄品格呢?像单纯具备聪明智慧,也就是拥有了“英”的部分,而没有胆量勇气付诸实践者,这就不是英雄。如果只是拥有了胆量勇气,虽然也敢于付之行动,即具有了“雄”的部分,却又没有聪明智慧来保驾护航,这也不是真正英雄。
          在人类能力中间,像“英”的部分,即是否聪慧的价值内容,适合于谋划未来,使用在理想目标和意向作为的步骤设计及其周密安排;然后,审时度势,依赖果敢胆量和勇敢气力,去践行谋略和实施方案。这一“设想”过程,即梦想需要从“英才”谋划开始,并依赖“雄才”逐步实现。那么其中,雄才的力量,不但能够慑服众生,还须有能力排除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并且能够利用聪明智慧,来保证最终成功。这一“践行”过程,即实践依赖“雄才”开拓前行,还需要“英才”保障胜利。所以,一切从理论到实践的人类工程,从来都是英才和雄才,各持所长,通过相辅相成,才有梦想成真的实现。
          纵观历史上无数成败存亡的人类社会实践,如果一个人的聪明能够谋划未来,但其智慧还不能审时度势,尤其当找不准突破点和起步时机时,只适宜坐谈论道,暗自运筹帷幄,而不能贸然行动,或盲信盲从。如果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不仅擅长谋略筹划,并且能够参透时势先机,当胆量勇气不足以达到“行必果、战必胜”之际,只适合顺势利导、亦步亦趋,而不能急于图变或创新改制。如果一个人的胆量过人,但勇气不足,虽然可以携手同行,但不能让其充当先锋楷模。如果一个人的胆量过人,而且勇气十足,当其聪慧不能明察决断时,则只可作为开路先锋,而不能担当将帅。所以,聪明可以谋划未来,而智慧能够明辨时机,并且胆量足以判断优劣厉害,这才是真正的英才,例如张良就是这样。然而,不仅胆量过人,而且勇气足以克服艰难险阻,还有聪明智慧能够即刻判断得失利害,这堪称雄才,比如韩信既是。同样是英雄,由于各自特长名目不同,因而内容侧重各异,所以又有了英才与雄才的区分。显而易见,无论英才还是雄才,他们仍然属于偏才之类,都可以堪当大臣重任。例如英才可以为宰相,而雄才堪当将帅。自古至今,足以堪称英雄者,必定是一个人兼备了英才和雄才的综合能力,并且还能够保持终身品格者,例如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都是如此。
          毋庸置疑,真正的英雄人物,其英才所占比重必定要超过雄才的分量,而且聪明智慧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对人类而言,所谓英才的分量欠缺,也就是智慧严重不足。例如英雄项羽,胆气盖世,力拔山河,聪明尚可知晓时局变化,但智慧不足以辨别利害短长,所以一个范增都不能得到充分信任,甚至像陈平之类偏才人物,都逐一背叛投敌。再看英雄刘邦,其身心头脑中,明显英才成分居多,所以不但大多数雄才人物,甘愿俯首听命,甚至英才人物,也愿意舍命追随。刘邦,正是拥有了英才和雄才两大类人才优势,才得以翦暴虐秦朝和灭霸王项羽,从而成就了刘汉帝国基业。
          人们禁不住要问:所谓英雄人物,其自身包含的英才与雄才成分,需要达到何等比例最为恰当呢?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古至今,单凭英才睿智,而无雄才气概,不可能令其他雄才人物,真正钦佩服从;反之,徒有雄才豪迈,而无英才智慧,则被其他英才人物,予以蔑视排斥。毋庸讳言,从来雄才方能制服雄才,却不能屈服英才;自古英才得以聚拢英才,却不能驱使雄才。真正的英雄人物,必定兼备英才、雄才的双重品格,既能够集聚英才,也能够驾驭雄才,唯有大家一起携手共进,才可能无往而不胜,终成恢弘千古的功德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31#
    发表于 2019-3-25 20:36:48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英雄人物,必定兼备英才、雄才的双重品格。” 读您的文字长知识,长见识,欣赏学习,遥祝您新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32#
    发表于 2019-3-29 08:12: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赞赏

    点评

    谢谢大驾光临 对刘劭《人物志》探求越深,越会是令人惊愕难言! 我的大学期间,也就是八十年代中晚期,国内流行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大概三五年后,又见其姊妹篇《人性的优点》。因为我没有找到1937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5 2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3#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23:01: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驾光临
    对刘劭《人物志》探求越深,越会是令人惊愕难言!
    我的大学期间,也就是八十年代中晚期,国内流行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大概三五年后,又见其姊妹篇《人性的优点》。因为我没有找到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在把刘劭《人物志》翻译成《人类能力的研究》时,具体如何解说的此书内容。但是,时至于今,通过眼下章节的逐字白话,我个人直觉,美国人与其说是将源自欧洲的性心理学研究,逐步推广到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理念的各个方面,毋宁说像卡耐基、戴尔等近代西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管理学者,在他们理论学说中一切有关人类能力的研究成果,更多的真正起源,其实来自汉末刘劭的一本薄薄的《人物志》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23:0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5 23:12 编辑

    第九章  观察人类能力的八个方面
    (刘劭《人物志•卷下•八观第九》)



        素昧平生,仅凭一面之交,能否判定某个人的才能高低和能力大小呢?
        厮守终身,日日耳鬓厮磨,是否可以明白彼此的才能水平和能力程度呢?
        像上述两个问题,即便即刻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其实际意义都不是很大。其中关键所在,实际在于如何正确辨别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即需要通过何种方法方式,可以鉴定一个人才能水平的高低及其能力程度的大小。
        本章节内容,是通过观察人们八个方面表现,借以辨别其实际能力情况。这里需要观察的八个方面,简称为“八观”。
        何谓“八观”?一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1、为何要“观其夺救、以明间杂”呢?
        人类的性情不是恒定不变的。就某一个人而言,有某些时候,对待某些事情,有时欲望会十分强烈,有时却淡泊寡欲。当强烈欲望占据上风时,类似“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一样,其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脱离正道常规,往往所言所行会变的似是而非。
        通常情况下,人类的仁义之举一般出自慈悲胸怀。然而,人们一旦放纵仁慈、博爱的欲望,特别是任其信马由缰时,最终结果反而可能就是不仁不义。一般仁慈的人,必有怜惜体恤的义举,但是随意施舍仁慈的人们,总会遇到鞭长莫,甚至根本无法抚恤关爱的人事。按说恪守严苛正直的人们,必定意志坚定、矢志不移而且刚正不阿,除非他们奔向宁死不屈或粉身碎骨,否则多数情况下,最终会落得举步维艰,难以达到名副其实的高度。
        现实生活中间,有的人碰见凄惨可怜的人事,即刻痛哭流涕;但是,若让他们仗义施财时,却会吝啬的装聋作哑,甚至公开推辞或蓄意逃避;像这样的人们,不仅不是心底善良和胸怀慈悲,已然近似不仁不义了。再者,有的人目睹了残杀恶斗、伤天害理的世间乱象,频生恻隐之心;然而,当需要他们主张正义时,却选择退避三舍或苟且偷生,这就是貌似仁义,其实根本没有体恤担当的本心。另外,还有的人,已经习惯了高亢云歌一些像无私奉献、公平中正、爱人如己之类的优美旋律,可是一旦触及到他们个人利益时,旋即首鼠两端、锱铢必较;这一类人物形象,貌似崇尚伟大、品行端正和刚正不阿,其实就是哗众取宠的榜样,更是色厉内荏的典型。
        所以,观察某些人是否属于真正的仁慈、博爱、悲悯,只需通过他们究竟吝啬什么而又计较何物的实际表现,便能够判定一二。同样,区分道德仁义的虚实真伪,仅通过能否临危赴难的外在行动,即刻露出端倪。另外,像色厉内荏者,无论演技如何高超,总是难以掩盖他们贪心私欲所攫取的累累果实。由此可见,那些终日念叨慈悲为怀,时刻高调博爱民众,但却又吝啬成性的人物,必定不是真正仁爱慈悲之人;还有那些特别喜欢祭拜忠孝仁义大旗的隆重,而又掩盖不住贪生怕死品行者,他们注定不可能舍身践行一二再三信誓旦旦的诺言;至于那些习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总是照本宣科、大言不惭,却又千方百计遮掩以往利欲熏心的脚印及其轨迹者,又怎可能奢望他们中正公平、言出必行呢?
        自古至于今,凡信赖不仁不义可以畅通无阻,并且仰仗不仁不义得以横行霸道者,他们技艺能力越强,危害社会越惨重。如果任由贪心私欲一再恣意膨胀,那么他们不但可以为所欲为,一旦还能赢得颂扬追捧,那么争胜斗狠和逞强凌弱,必定成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从来劝恶行善的举止言行,不曾有过演变成了社会祸患。凡人类中一员,尤其需要清楚的是,但凡仁慈博爱之心的表现传达,如果表现出来了的结果,不仅明显存在远近不同,而且还有显著的参差不齐,那么像这样一个人,或一个整体,或一个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尽管貌似不够坚贞、纯正、公平,或更像是一种傲慢无礼,但是在实质上,却恰恰属于人性的本真表现,而且是与朴实无华和真心实意,不仅不离不弃,而且名实相副。因此,但凡体恤、救助、行善的义举,不应避讳大张旗鼓,更应该倡导公开通明,即便帮助的对象,隶属不治之症或罪大恶极者,反而愈是鼓噪彰显,实际功效愈发有益无害。所以,凡抚恤救济他人,即便超出了自我本分能力,甚至有笼络人心的嫌疑,但是像这样一种猎奇和虚荣,确切与贪图钱财、营私舞弊,在本质上有着巨大区别。
        通过上述分析和推论,旨在说明,若要观察一个人的能力才干,不仅要看他们言行是否一致,更要细致辨别他们爱欲施舍的分寸尺度,尤为重要的是,详实查明他们自身沾染名利色权的程度和表现,通过其中透漏出来的形影点滴,恰是鉴定一个人才能学识和品格德行的最可靠依据。这就是所谓的“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2、为何要“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呢?
        世间常言,声情并茂;民间俚语,喜极而泣。像这样一些世俗情理,都在强调说明,凡人类的音色容貌,都能够确切反映出来人性的内在品质。因此,如果判定一个人,或辨别整体社会,其生活品味究竟属于高雅还是低俗?或说衡量某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究竟是高是低呢?其实,类似这样一些问题的解答,原本并不属于特别复杂,只需要观察他们一再追捧、反复颂扬的究竟是一些什么内容实质后,即刻了然于心,随即初步判定,甚至完全可以一锤定音了。
        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人们的日常言语,如同音乐旋律一样,辨别言语善恶与音乐美丑的根本,就在于聆听者是否感到他们悦耳动听。对此,不同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和欣赏水平,也就是他们内在才学和外在能力的最好体现。
        通常人类在言语表达之际,与之伴随的举止容貌与内在性情及其能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大致而言,一个人针对内心坚信不疑的道德真理,在言语表达时,必定努力想表达的清楚明白,并且于声色容貌上,一般会表现的平静而自然。然而一个人,如果在散布或宣讲一些不恰当言论,即便说者无心,那么耳闻者通常会保持缄默;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有少数居心叵测的人,故意跳出来煽风点火。再者,像玄虚古奥的经书或纬书,无论聆听述说,还是阅读评论,只要敢于对其直说明言,或者还能将其听得进去,并且通过对比参照后,表明理解的没有出现太大偏差,那么足以证明他们都是灵性通达的人们。另外,面对传统文化的经书典籍,如果表现的不是闪烁其词,就是信口雌黄,甚至南辕北辙者,那么他们不是心绪不宁,就必定属于慧根浅薄。
        事实上,在辨别人类智慧能力方面,历代时常夸赞的“圣人”,只不过在于他们能够预见尚未发生的事情,并可以准确判定将来的结果。而那些被称赞为“睿智”者,就在于他们敢于刨根问底,并擅长辨别虚实。至于“明智”的人们,他们深谙利害得失,懂得深浅进退;再如“巧智”的人们,则是知道阴阳黑白的互利关系,能够不避讳善恶美丑,已然解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束缚;另有“妙智”的人们,精明于细枝末节,善于出其不意,能够出奇制胜。
        回首过去,历数束缚人们智慧才能的不良品性,莫过于心胸狭隘和眼光短浅。那么究竟如何去判定胸怀宽窄和眼界深浅呢?例如有的人,一旦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想分享别人,像他们一般会是性格开朗、心胸敞亮,必定不善于算计构陷。然而,像那些习惯深思熟虑,尤其喜好深究钻研者,一旦遇事难以释怀,不但颜面表情凝重,而且外貌疑心重重。再者,还有常见的喜欢哗众取宠者,他们必定经常虚情假意,究其原因仍在于心虚、学浅、德浮。另外,像那些只满足于自身的特长优势者,貌似仅是心胸和眼光的局限,实际上还是学识品行的浅薄。至于还有一种人,他们虽然积极投身立世,却总是不用尽自己所有气力能耐,像他们则必定不都是眼光短浅,可能是有所顾忌或心有余悸。
        通过观察人们的举止言谈及其伴随的姿态容貌,在这中间,凡是声色情貌不合常理时,必然事出有因。例如一般神色疲惫、忧心忡忡,不是操劳过度,就是焦虑烦心。像面黄肌瘦、眼红耳赤,必是虚火紊乱,已然蔽塞成疾。如果掩盖不住的喜形于色,必定是身心愉悦,以至于乐不自禁;如果一个人看似莫名其妙的声色俱厉,其必定烈火中烧,甚至随即怒吼咆哮。另外,在一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嫉妒、困惑、质疑等言语或表情,这其中虽然必定存有隐私、愚昧、好强等可能原因,但是能够影响其变化莫测的因素繁多,所以必须明察秋毫,更需要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至于人们言语时,通常还会伴随着肢体动作的多少,而这一切其实经常和意欲表达的内容密切有关。所以说,当人们言语时,有的尽管娓娓动听,并且信誓旦旦,而在表情身姿方面,如果十分生硬或很不自然,那么不是虚情假意,就是谎话连篇;如果有的词不达意或吞吞吐吐,但声色容貌表现的诚实恳切,不是主题把握不准确,就是根本于知识浅薄;如果有的言语未发而怒色先现,必定满腔悲愤、怒火中烧而已;如果有的将要发言时,徒然声色俱厉,不过是虚张声势而故作姿态罢了。
        如上所列,通过分析和说明与人类言谈举止伴随的声色容貌,即所谓“肢体语言”的范畴。从中不难发现,一般人在言谈话语之间,通常不容易掩饰,或说无法隐瞒自我的真实性情和品德实质。如果他们刻意伪饰或用心装扮,恰恰更容易暴露出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和道德真相。这正是“观其感变,以审常度”的价值意义所在。
        3、为何“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在本书第一章“九征”中,曾经讲解释了人类体质精华的九个方面,即“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而在第五章“材能”中,又着重讲解了“八类”偏才,即“清节、治家、术家、智意、遣让、伎俩、臧否、豪杰”的道德功用。因此,任何一种偏才,他们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必定具备了两种以上的相互衬托的优秀品质。所以,如果性格刚强正直而又平静温柔,必能赢得大家赞赏的美好名声;如果性情动静鲜明,并且一贯勇敢顽强,可以成就英烈的名节;如果精明睿智,可以左右逢源,可获得贤能卓著的赏识;如果正直道义、朴实坚贞,会因值得信任而名扬。所以,如果善于明辨“九征”性情两端,还能将不同品质彼此调剂互补,那么何愁美德名声难成,再加之博学多识,必定功名业绩而昭然若揭。据上分析可知,观察人们性情“九征”的多寡,既可以辨别他们能够成就何种德才功名。这既是“观其志质、以知其名”的内涵。
        4、如何“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呢?
        前面章节已经分析说明,人们之所以指责挑剔别人的缺陷短处,如果不是他人言行与自我性情的品德相悖,就是别人举止与自我崇尚和追求的愿望相违。因此,一般的人们,如若只是按照个人习性去谴责或批评其他人事,都难免有失公允,更谈不上公平公正了。其实,人们依照各自性情品质去公开评价或发表议论,总是自以为能够保持不偏不斜、公正无私,所以他们不但极力痛斥邪恶错误的东西,也同样如此畅怀赞誉良善美好的一切。
        自然万象,如同水性趋下一样,如果任由洪水泛滥,而不加任何阻挡,他们便会飞流直下、长驱直入,必定导致狼藉一片,最终损失惨重。自古兴修水利,必定因势利导,借力为我所用,如果任其泛滥和自然放纵,必定酿成灾难,实属过犹不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任意率性的批评是非,总会出现的各种症结和不良倾向,根本道理也是如此。
        人间性情,凡品行端庄的人善于评说批判,而性情偏颇的人,也习惯横加谴责或热情赞誉。仅从表面上看,他们仿佛都是一模一样的判断是非、评说美丑、议论功过。但是,在事实上,他们所依据的性情、品德和知识,却是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他们之间的差距和分歧,即如同黄河入海的九曲十八弯与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虽说他们同样都是水性趋下使然,而在景象、路径、功用方面,不只是各有千秋,而且是千差万别。
        究竟如何区别对待世间从不匮乏的论说、评价、批评或批判呢?大致而言,性情骨鲠、品德正直者,如果能够平静温和的进行评说,一般合乎道德公允的标准;如果他们一味挑剔斥责或追究批判,则必定会走向偏颇失策的极端误区。凡能够知晓自我和他人性情的品德短长并有所节制的给予批评论说时,他们不但能够达观通融,而且必定大有裨益;如果他们不合时宜或过度批判时,必定会事与愿违而过犹不及。因此,所谓批评或批判,其内容无论属于谴责、贬低抑或褒奖、吹捧,如果恣意横流而不能节制时,必须要辨别他们所依据的性情品格究竟是什么。至于那些偏才而又偏持者,无论他们是否属于一致性的或褒或贬,其实质都必定似是而非。所以说,从来根性浅薄而不加深思明辨的褒贬,看似旗帜鲜明、坚定果断,即便不就是鲜廉寡耻或沽名钓誉,也绝不值得采信或信赖;至于像一些首鼠两端或变化多端的点评论说,尽管看似多才多能的积极展示,其实更容易演变成为挑拨是非的虚妄无用;再像反应迅即的尖酸刻薄,即便精辟敏锐,但必定来去匆匆,而难以获得裨益效果;如果一味声嘶力竭,尤其仗势欺人的张扬,即便属于明察立断,也会令人厌烦,反而不利于树立威望和确立尊严;其他,像有一些玩弄指桑骂槐或似贬实褒的伎俩手段,还有那种当面百般迎合而背后极力痛斥的两面三刀,其实质都是苟且一时的离经叛道。这一切都属于似是而非的惯性表现和典型例证。
         人类社会之中,除了上述常见的似是而非的形象表现之外,还有一些似非而是的优良品德,更需要区分辨别开来。例如大权在握的帝王将相等,鉴于人性多样、世道多舛,有的貌似蒙蔽诡讹,其实为了权衡多方利益。还有自古以来,所谓大智若愚者,确实存在洞悉时势后的明智选择。再者,有的仁慈博爱,却似狂妄玄虚,其实中正坚贞。另外,有的义正辞严,虽然尖利刻薄,但是情真意切。
    面对不同层次的批判或批评,在内涵性质上,无论属于贬斥还是褒奖,如果进一步辨别他们究竟属于“似是而非”抑或“似非而是”,确实如同判决司法诉讼案件一样,决不能轻而易举、掉以轻心,必须要稽查深究、务真求实,才有可能分辨虚实,而不是被一些假象所蒙蔽。然而,世间万象不只是变化多端,更加是错综复杂,那么如何才能求真务实而区分真假呢?
        事实上,通过上面的分析和阐述,亦不难看出,人类表面上的言行举止,并不就是事实真相,甚至更有可能被假象欺骗,而使奸人得计,并残害贤良。所以,辨别良善和奸佞,必须要明察深究他们的言语依据、举止企图和行为后果。这才是“观其所由、以辨依似”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5、什么是“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呢?
        人类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本质,也是其最高道德体现,莫过于敬重和热爱。因此,《孝经》一书的宗旨,左右不离两个根本方向,一个是亲情挚爱,必定体现在对父母的孝德上面;另一个为时俗敬畏,必然凝结在对君王的敬道中间。而在《易经》一书里面,懂得感恩则是爱德,通晓谦卑则知敬道。但是,像《老子》一书,即《道德经》上,则是以无为视作爱德的极致,而将虚无归为敬道的必然。另外,所谓《礼经》,无论现有的《仪礼》还是《礼记》,其立论都是宣扬敬道的合情合理,但古代的《乐经》,无论遗失还是残存的主旨意念,却始终在阐释爱德的天经地义。所以,在人类的性情品质中间,事实上客观存在着博爱、敬佩的诚心诚意,他们与天地的自然道德,原本异形而同体。人类之所以对某一类事项,能够出现明显一致性的感同身受、心心相映,其根本道理正在于此。
        毋庸讳言,在客观自然事实面前,当阐释人伦道德时,如果一定要区分爱德与敬道的成分比重,那么“爱”必定不能少于“敬”。因为自古至今,在人类自然情感中间,但凡爱德少于敬道的人,虽然会赢得的少数人的追捧颂扬,却一定得不到大多数人们的仰慕尊重。反之,尽管爱德多于敬道的人们,可能会引起少数人的不满或嫉恨,但是一切大爱无疆的人,置身于受到他们惠顾的人们当中,必定会有人为了他们无私而博爱的胸怀,不惜赴汤蹈火,甘愿舍身亡命。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差距呢?因为人类的敬畏之心,却会因为过度的威严,转而变成惧怕和有意疏远,并由疏远失去尊重。然而,不管何种内容和形式上的爱心无限、大爱无疆,他们愈是情深义厚,也必将愈发唇齿相依。所以说,通过观察辨别人们在博爱、孝心与敬畏、仰慕方面的言谈举止,不但可以判定他们是否知虑通达,更可以区分他们的品格优劣和智慧高低。这就是“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的最终目的。
        6、为什么“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呢?
        一般情况下,引发人类情绪变化的有六种契机。一是人情欲望获得舒展时,不只是欢喜,而且喜形于色;二是欲望索求受到阻碍或抑制时,生发怨恨,或嫌怨在心;三是被僭越或尊严遭冒犯时,必定憎恶,或心怀忿恨;四是被人尊崇或受到仰慕时,则会愉悦,或倍感欣慰;五是被人揭短或技不如人时,通常郁闷,或妄自菲薄;六是原本不喜欢的人触犯自己时,必定愤懑,进而耿耿于怀。遇到这样六种情形时,所引起的性情变化,则是人之常情。
        凡人之常情,莫过于都渴望心想事成、志遂所愿。因此,烈士奋不顾身,志在勇敢无畏的功名;善士安邦治国,希冀政治修明的厚德;能士扶危救乱,展示奇才异能的独特;术士献计献策,效验左门旁道的神奇;辩士对答如流,显现言思敏捷的巧妙。因此,才有各色人等会有如此多种多样的跃跃欲试和量才示能,并且无须他们是否公开宣扬或散布真实的自我理由,却都必然存有内在性情欲望和外在理想目的。所以,事实上他们即像贪婪财务者一定热衷金银宝贝一样,亦如好大喜功者一贯热望权势名声一般,他们都属于世俗常情,原本一样都无可厚非。
        毋庸置疑,人生一世,如能事事时时随心所欲,必定欢天喜地和乐不可支。由此可知,人们一生一世,如若始终没有显才示能的机会和途径,那么又怎能实现各自的欲望志向呢?如果不能满足他们各自的向往愿望,也就必定抑郁情怀而闷闷不乐。所以,如果没有奖掖烈士功名的体制保障,人们不可能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如果没有褒奖善士厚德的孝廉举荐,人们不可能敬重爱德的尊贵;如果没有能士的提拔重用,不可能忽悠拨乱反正或走向政治清明的功名;如果不给予术士奇才异能的合理释放和正确引导,不仅仅是特殊难题,终究无法尽快得到解决,甚至他们趋向蛊惑人心、犯上作乱;如果不能保障利禄权势的安全巩固,那么富裕者不但寝食难安,而权贵者必然消极悲观。所以,凡背离人情夙愿而又扼杀能力才干的社会,必定怨声载道,自然危机四伏。
        亘古至今,人类的自然性情欲望,一贯就是争先恐后、追名逐利,而且非常惧怕居于人后,更不甘于屈人之下。正因为如此,每当居于人后时,便有暗自磨砺,蓄意积攒才能,寻求适时的争强好胜,始终渴望实现后来者居上;而当屈人之下时,无论自我德能高低,如果毛遂自荐或自告奋勇,通常总会遭到冷遇或受到排挤。所以人世间,单凭自我夸耀去超越别人时,往往被人厌恶、冷言相向、百般侮辱。
    另外,与上述此情况相反,因为一般人们都有求胜争强的欲望冲动,因此一旦遇见谦让退避的行举,往往会喜不自禁。而且凡是值得谦让退避的人事,必定属于将良好机会缘分拱手让人。无论智巧聪慧,还是愚懦笨拙的人们,一旦遇到别人主动退出竞争,即便不都是皆大欢喜,也必然不会恼怒衔恶吧。所以,凡能够谦和揖让而甘居人下时,必然会缓和矛盾,并赢得同情。
        再者,人之常情,都愿意在别人面前扬长避短。因此,如果在众人面前揭人所短,如同给人当头一棒。所以,故意刺痛别人的伤处,必定令人难堪而郁闷,也容易招致怨恨。然而,正因为人们都喜欢扬长避短,以至于自吹自擂从来大行其道。但是,像自我吹嘘,即便时常遭人厌恶,却通常不会对他人或自我造成巨大伤害。与此相反,如若单凭一人之长攻击他人之短,则必定招嫌生恶,并将置身于险恶境地。
        纵观以上人之常情的六种场景的应激因果,究其根本,都源自人类个性品质一概存有激励上进的需求。因此,但凡君子贤达,当他们接人待物时,若遇到被冒犯或遭到人身攻击,一般不会硬碰硬或斤斤计较;他们只要不是正面即刻碰撞,必能避开锋芒,还能彰显爱德敬道,并且不会受到伤害。然而,小人奸佞则不然,他们一旦窃得良机或占据优势,必定时时处处让人们顺从自己,即便他们得到真正的爱戴敬重,也会被当做虚情假意;如果稍有不合他们心意的言行,即刻被视为对他们的轻薄漠视,而且一旦触犯他们忌讳,不但怀恨在心,而且倍加迫害。所以说,通过观察人们应对六种情变契机的不同表现,即刻可以衡量性情品质的优良低劣。这一切就是“观其情机、以辨恕惑”的本意所在。
        7、为何“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呢?
        前面章节在论述通才与偏才差距时,已然指出偏才必定存在明显短处。因此,品格直率人的缺点在于直言不讳,不吝揭人短处;严苛刚正人的缺点在于锋芒毕露、过度刚劲,容易致刚易折;中和温柔的缺点在于软弱无力,显得懦弱无能;固执倔强人的缺点在于不够灵活,像是死板迂腐。然而,如果如果坚贞直率的人不敢于直言不讳,再也不敢当面揭人短处,那么还是坚贞直率吗?既然人们赞赏和钦佩坚贞直率的品格存在的价值意义,那么就是要包容和支持敢于直言是非、抨击人物、针砭时弊的品格德行。同样,如果刚正严厉的人不再嫉恶如仇、雷厉风行,那么还能称作刚正不阿、严于律己吗?刚正严厉就是他们得以存在而不可或缺的本色品质。再者,温文尔雅而又和蔼可亲的人,一旦变成了粗鲁蛮横、强悍霸道,那里还有一星半点儿中和温柔的影踪呢?所以,温柔必定显得懦弱,而中和必定像是无力。另外,之所以被称为固执狷介的人,就在于他们坚持自我而又特立独行,无论他们表现为顽固保守还是任性放纵,不被别人所左右而钻自己的牛角尖就是他们固执狷介的特色个性。
        世间万象,论说短长,若深究其中的根本道理,凡被人们视为存在“短”的人情事物,其中“短”的内容表象,恰恰正是他们的特色所在。而被人们视为“长”的任何东西,必定存有“短”的对照面,他们“长”的特征优势,亦不过都是通过比较才得出来的定义。所以,辨别人类的性情、品质及其能力,也包括评判社会的优劣、利弊和得失,唯有通过发现、揭露、批判他们确实存在的错误、缺陷和不足,才能更加认清、认准和张扬他们的长处。这就是“观其所短、以知所长”的现实意义。
        8、为什么“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呢?
        在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里面,“仁”是德行的骨筋基础,“义”是德行的血气关节,“礼”是德行的仪容外貌,“信”是德行的誓言理念,“智”是德行的精神统帅。人类的智慧出自聪明和觉悟,而聪明觉悟对于人类而言,犹如黑夜与白天的显著差距,又像黑夜之中是否有烛光照明一样不同。置身黑夜之中,光亮愈是炽烈,人们看到的将会愈加遥远。智慧如同眼睛一样,并不是不能看到很远,而是没有足够的光亮。因此,一个人身份高贵、勤奋苦学,未必一定能够成为卓越人才;一个人技艺精湛、巧思妙计,未必一定能够通情达理;一个人通情达理、博学多识,未必一定能够觉悟明智;一个人聪明觉悟、洞悉万物,未必一定能够极目远见的足以遵循天道而运行长久。只有参透天道轮回,可以周流运转不息,才是智慧程度的顶级层次。
        如果能够辨识人类能力,必须要明白成就圣贤的确切道路。古往今来,刻苦学习不等于就是偏才能人,能人偏才不等于就是通情达理;通情达理不等于就是觉悟明智,明智觉悟不等于就是道德极致,而真正道德极致者,一直往返周流不断,始终变化莫测始终,而达到这种程度,其实无法详细描述论述,只能一言以蔽之,就是“悟道”。
        如果将人类获得能力的成功之路,分阶段进行论述,那么每一阶段的制胜法宝,必定在于一个“仁”字;若详解“仁”的内涵,大致包括悲悯、博爱、宽恕。如果将成功之路,当做一个整体来看,那么贯穿始终的主宰力量,必定来自是否觉悟明智。因为,只有聪明觉悟的足以达到明智、高瞻、远见之后,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仁”的价值意义,从而拥有开阔、顺畅的心胸和仁慈、博爱的行举;只有真正明智达观之后,才有可能正确引导和统帅“义”的血脉气息,从而一呼百应、无往而不胜;只有获得明智达观之后的通情达理,才可能置身任何境遇都可以游刃有余,并时时刻刻处置坦然、举重若轻。
        没有聪明觉悟的人类,如同深陷黑夜中间,不仅举步维艰,而且诸事难成。因此,如果他们追逐名利色权,反而总是望尘莫及,必定变得心灰意冷,或因绝望而愤世嫉俗;如果他们经营思辨而谋求立言立德,反而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必定心烦意乱,以至于狂荡不羁;如果他们励志创世革新,却因思虑不深而难以打开局面,必定愈发刻薄冷酷,甚至邪恶凶残;如果他们方术巧计不足以立竿见影,必定转入歪门邪道而去弄虚作假。所以,同样品格秉性的人们,如果经历完全一样的学习方法和成才途径,那么能够尽早觉悟明智的人,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老师;如果具备同样才情和能力的人们,遭遇一起,相互竞技,彼此争锋,那么其中明智达观已经上升更高层次的人们,必定能够称雄完胜;如果同样品质德行的人们聚在一起“见贤思齐”的话,最终能够赢得大家敬重的则是“圣人”。因此,在人类的伦理道德层面,能够达到最高层次的人们,才被尊称为“圣人”。
        综合上述分析论述,归根结蒂一句话:有什么样的聪明觉悟,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水平。这就是“观其聪明、以知所达”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35#
    发表于 2019-4-5 23:42:48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得有深度,得教!

    点评

    谢谢光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36#
    发表于 2019-4-10 09:37:11 | 只看该作者
    “详实查明他们自身沾染名利色权的程度和表现,通过其中透漏出来的形影点滴,恰是鉴定一个人才能学识和品格德行的可靠依据。”
    “有什么样的聪明觉悟,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水平。”读老师的文字,总是能够增长智慧,瞬间豁然开朗。拜读欣赏,期待您精彩继续,遥祝开心快乐每一天!

    点评

    谢谢! 读书即像照镜子也像打开一扇甚久关闭的门窗。前者,可能只是通过映衬,能够看到自身的优劣短长;而后者,往往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崭新景象吧。 我读刘劭《人物志》,或许因为曾经用力于心理学的探究,虽然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0:40:53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19-4-5 23:42
    研究得有深度,得教!

    谢谢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0:47:19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4-10 09:37
    “详实查明他们自身沾染名利色权的程度和表现,通过其中透漏出来的形影点滴,恰是鉴定一个人才能学识和品格 ...

    谢谢!
    读书即像照镜子也像打开一扇甚久关闭的门窗。前者,可能只是通过映衬,能够看到自身的优劣短长;而后者,往往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崭新景象吧。
    我读刘劭《人物志》,或许因为曾经用力于心理学的探究,虽然以往对于心理学不得要领,但在刘劭此书中,一下子打开了一扇门窗,看到了现实社会一些真实矛盾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9#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0:4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18 10:49 编辑

    第十章  辨别人类能力的七个误区
    (刘劭《人物志•卷下•七缪第十》)


        上一章节阐述了正确判定人类能力的八个方面。本章节着重讲解观察分辨人类能力时,容易趋向偏差的七个误区,简称“七缪”。
        何谓七缪?一、察誉有偏颇之缪;二、接物有爱恶之惑;三、度心有大小之误;四、品质有早晚之疑;五、变类有同体之嫌;六、论材有申压之诡;七、观奇有二尤之失。
        一、所谓“察誉有偏颇之缪”,即指当人们夸赞别人时,很容易出现赞誉过度的误判。
        对于某一个人,或者针对某一类人,究竟能否准确判断他们的才能高低或能力大小呢?究其根本,关键不在于相互接触时间的长短或彼此了解内容的多少。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般人自身都没有足够能力,去正确辨别和客观分析人类才能。所以,当他们评判论说某些人能力水平时,通常只是听信别人的评价或传言,而不会坚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真相。当别人评说某人的品行特别美好时,只要自我内心有着近似感受,随即便会应声附和;当人们议论某人的品行不端时,自我内心即便有所迟疑,也会随之默许认同。像这种人云亦云的场合景象,即便人们在性情本能上,通常都会反感厌恶,但是作为针某人的能力判断,人们依然趋于深信不疑。即便这种大众化认知,与自我判断背道而驰,而随波逐流仍属于自然常态。
        如同“九征”所论,人类个体的五行品质不同,并且在性情上各有偏好,所以他们各自于评头论足方面,原本应是彼此补充而互有得失。但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涉及个人性质的爱憎喜恶,源于欲望索求的千头万绪,从而表现出来的偏向趋势,自然是错综复杂。因此,如果不能明辨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每一个人都在人云亦云,处于如此环境氛围下,无论针对何等人物的评价论说,又何来可信度和准确性呢?
        正确评价人物,离不开通过眼见为实,借以校准耳闻传言。然而,世上最容易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莫过于信用耳闻的现成结论,用来否定眼见的直觉和思辨。因此,例如市井乡村盛传的赞誉或诋毁,不一定就是事实真相;而像在至交亲友中间,他们如果不是一再赞许和反复称颂的信息音讯,也不必信以为真。
         按说无论从道理、事理还是情理上,像诚实忠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一般都会得到普遍赞许称道。因此,针对那些被普遍夸赞的人物,如果官员举荐,而且群众推举,一旦他们不能胜任“荐举”获得的管理职能,那么就应该追究上下举荐督察人员的失职责任。类似的情况,如果只是顺从官员的举荐,而不重视群众的呼声,最终必定导致这种举荐督察制度的瓦解;如果只是采用群众推荐,而忽视官员的辨别督察,这种机制必定难以为续。所以,必须权衡上下建议,并经过一段再三荐举过程,如此量才任能的人物,才堪称可用人才;如此荐官用人制度的实施,才属于“中正仁和”的道德规范吧。
        毋庸讳言,即便属于上下始终看好的人才,在他们中间依然会存在偏差失误;同样,在上下一致否定的人物里面,也必定存有奇才异能。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真正奇才异能的人物,通常不会获得普遍认同和广泛夸赞。所以说,凡听信传言和依赖舆论来辨别人才者,其本质不过就是追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最强音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那些受到广泛赞誉或普遍吹捧的人物形象,更需要认真辨别和严加防范的根由和原因。
        二、何谓“接物有爱恶之惑”?即指每个人在待人接物上因性情不同而表现各异。
         人之常情,偏爱善良,憎恶奸邪。人们若不能够正确把握辨别一般人类性情品格的眼光能力,若不是真正具备明智通达的聪明才智,他们经常会疏远品行善良者,反而亲近奸佞小人。为何会是这样呢?世间所谓的奸佞小人,他们本身也不都是一无是处,也有各自的特色长项。如果奸佞小人的特色长项,恰好迎合了举荐督察者的欣赏趣味,那么后者不但会感觉前者特别亲近可爱,而且前者的所有缺陷,往往会被后者忽略不计,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人类中间,即便那一些举世公认的贤德良才,也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性情缺陷或品格不足。通常人们只是凭借自身的短长,来评判他人的是非善恶,并用自身意识到的缺陷不足来谴责他人存在类似问题,却又基本忽略或根本无法认清他人已然具备,反而荐举督察者自身不曾拥有,抑或难以企及的优点长处。
        自古至今,凡兼容并蓄于一个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这两者之间关系,并不是优点完全可以抹杀湮灭缺点,或者缺点能够更加烘托陪衬优点,而是优点与缺点如同水火不容、阴阳向背的一对矛盾体,其实从来共生共存,而不是非此即彼、单纯划一的独立生存。然而,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像那些雷同或相似的优点与优点以及缺点与缺点之间相遇碰撞时,恰似物理共振效应一样,即可谓物以类聚,亦俗语臭味相投。这样一种事实常态,恰是辨别人才时,不但需要熟知和领悟,而且更需要严加防范的“惑于爱恶者”的确切内涵。
        三、何谓“度心有大小之误”?即指辨别人类才能时,需要防范由于各自心胸志向的差异所造成的误判。
        人类性情当处在无所约束并没有压力的自由场景下,不但激发出来探微访幽、精益求精的“精气神”,而且崇尚并敬重品德高尚、端庄忠厚的仁义品质,更加仰慕和憧憬那些需要高瞻远瞩、功高盖世的壮志伟业,也愈发容易萌生和渴望悲悯体恤、谦虚谨慎的博爱情怀。事实上,极富探索品质的“精气神”,只有细致精微才能出神入化;世人敬佩的仁义品质,唯有中正厚重,才会器宇轩昂;真正的壮志伟业,更需要抱负远大,才能勇担重任;人间称道的博爱情怀,必须谨小慎微,才能防微杜渐不至于滑入歪门邪道。
        在《诗经•大雅•大明》中,有着“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的警示,而在《诗经•大雅•皇矣》里,则有“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的忠告。诗词文字都在告诫人们,即便贵为君王,也要居安思危,不仅要敬畏上天的惠顾,更要善待民生,不能穷兵黩武、乱施淫威。另外,在《诗经•大雅•皇矣》中间,还有“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旨在宣扬帝王,更要勇于树威立名,必须具备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由此,不难判断,像那一些性情品行虽然局限狭小,但志向和追求远大的人们,亦有可能跻身圣贤行列;而像性情品行类似偏才,并且志向远大者,则可能成为俊杰英豪。但是,前者如果追求志向狭隘,则会沦落为傲慢放荡,而后者若没有了远大抱负,只能始终懦弱卑微。所以,当人们辨别人类才能之际,既不能因为性情品德的缺憾,而忽略了对他们志向大小的具体区分,更不能单凭他们高歌云志,而忽略了他们性格品行的本质鉴别。这就是“误于大小者”的根本所在。
        四、何谓“品质有早晚之疑”?即指人们在立世成名、建功立业上,存在或早或晚的显著差别。
        人们各自的才质和能力不一样,他们获得功成名就的结果,也必定早晚各异。从表面上看,有的人少年老成,便有脱颖而出的事实;有的人,虽然年少多知,却是大器晚成的结果;有的人,不但自幼愚钝,而且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不仅年少英名,并且终成国家栋梁。像这四种情况,必须要深入分析、区别对待,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免误判,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像那些年幼时聪明伶俐,而成人后明智贤达的人们。他们于稚童少儿阶段,往往会有一些特殊征象和异常表现。例如一般情况下,小时候注意言行礼貌,成人后文质彬彬;小时候口齿伶俐,成人后能言善辩;小时候同情谦让,成人后悲悯慈善;小时候不贪食而能分享,成人后乐善好施;小时候胆小怕事,成人后畏惧谨慎;小时候不贪欲索取,成人后廉洁自足。
        常言道,从小看大,三岁知老。智慧早熟的人们,往往年幼时于点滴小事上,即可崭露头角;年少智慧而大器晚成者,往往成功在于颇有见地而不同凡响;从小到大表现愚钝者,往往生平坎坷,经常深陷窘迫境地;至于那些从小到大颇显聪慧明智者,往往一生周全达观而游刃有余。所以辨别人类才能和能力,必须要动态而全面观察比对,而不能局限于功成名就的时间早晚,从而陷入一叶障目的泥沼。
        五、何谓“变类有同体之嫌”?即指品行志趣相同的人才,他们集聚一堂同样难免角斗博弈的利害。
        人类源于共同本性,在品行志趣上的最大共同点,莫过于趋利避害。“趋利”就是追逐攫取自我功名利禄,而“避害”就逃脱避免个人的损失或被伤害。人类无论贤达还是愚钝,在本性骨子里面,都难免存在“趋利避害”的索求欲念。因此,能够全面考量和清醒认识自我性情品行的人们,他们也更容易看得清楚那一些在品格德行上与自我相同或类似的一路人。
        纵观古往今来,像以往“偏才”人物,通常都是交游意气志向相同者。他们不但特别亲近或公开赞扬与自我性格品行相近者,而且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疏远或排斥明显不是“同一路”的人们,甚至针对那些属于兼德和兼才的人物,也不都是大嘉赞赏或由衷钦佩。以此类推,不难知晓,凡热衷同类而排除异己者,必定一再诡辩并反复证实自我的一贯正确,同时压制和迫害与之相反品格者;当他们自身不受伤害或不分散显著利益时,像兼德、兼才或末流者可能放任自流,或默许他们暂时性生存。
        世间恒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在同类之间,相互吹捧、赞誉过度是显而易见的弊病。在他们之中,那些德行名望相同者,往往难以彼此谦让,鲜有甘居人下。因此,品行正直而性格刚烈的人们,喜好品行端正,往往爱憎分明,却不容易接受对自我缺陷的揭露和批评;性情直率而善于充分表现自我的人们,虽说喜欢直来直往和言无不尽,但针对批评自身的直言不讳,却心怀芥蒂或难以承受;热衷功名利禄者,尽管欣赏别人提携和他人劝进,却不能容忍居人之后或他人争先。当性情品格相同者彼此才能相差很大时,他们可以相互帮衬携手,而相互之间一旦势均力敌,必定争强好胜以至于内部纷争。这通常是志趣品德类同的人们,于共事相处之中,难以避免的利害演变;也即是人世间诸多“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的现实问题吧。所以说,在辨别人物能力和量才任能之际,必须要保持清醒、注意防范并着力避免“嫌于体同”的误区与陷阱。
        六、何谓“论材有申压之诡”?即指处于穷富贵贱的不同环境之下,人类能力会有各不相同的行为表现。
        毋庸置疑,置身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类个体会有不同的能力表现。有的因为自由舒展,而才能得以超常发挥;有的因格外压抑,反而能力愈加迸发;有的因顺心如意,随即转为懒惰无能;有的因贫穷困顿,从而沦落消沉荒废。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在富裕尊贵的权势地位上,才会感到格外顺心舒展,而在穷困贫贱的劣势位置中,倍感苦恼愤懑。
        所谓“上材之人”,即性情品格优秀的人才,他们超出常人的长处,就在于能够摒弃一般人性中的局限不足。他们即便拥有富贵权势,也依然勤劳谦恭;即便穷困潦倒,仍能明智节制。
        所谓“中材之人”,即性格品质一般的人才,总是伴随身边的时势起伏而有得有失。当他们富裕权贵之际,习惯集聚财富,也能够不吝啬地施舍救济他人。但是,像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一旦得到接济,必定对施舍者赞赏有加;像那些获得了救济和援助的人们,他们即便仅是得到小恩小惠,也能够即刻表现的感恩戴德。因此,凡乐善好施者,他们即便没有特别的奇才异能,尤其单凭富贵权势时的施舍接济世人,从而立世成名。然而,当他们失去权势富贵之后,若再想施舍,却无财富;若再想援助,却无权势。于是,即便自家亲戚贫困,也不会再得到救济抚恤;即便亲朋好友落难,也无法伸出援助之手。所以,一旦仗义舍财不再而恩威附加不能之际,无论亲戚还是朋友,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失望埋怨累加,甚至于归罪怨恨日炽。当此之际,曾经热衷于乐善好施者,即便自身没有作奸犯科、违法犯罪的恶行,依然会因为权贵财富的不再,而沦落于身败名裂的境地。
        常言道,富贵有奢侈与勤俭之分,而名利亦有进取与退隐之别。如果天下处在普遍富足时期,即便被称为清贫卑贱的人们,他们已然没有了衣食之忧。尽管如此,依然会有人主动站出来,或许仅仅为了猎取名声而乐善好施。但是,当天下陷入普遍穷困之际,人们不但乞求援助无门,并且饿殍遍地而熟视无睹。此种状况之下,当初那些乐善好施者,即便不都是因为吝啬再去救援接济时,甚至可能成为被告,以至于身陷囹圄。
        据上推论,面对人世间从不乏见的“乐善好施”时俗常态,究竟应该如何辨别其中属于“聪明智慧”的人才呢?例如当遇到和自身同等富裕的人施舍救济时,他们只需要收下点滴恩惠,借以成全别人的美名;当自身穷困而遇到他人急需救济时,他们仍然拿出自己尚能承受的一点损失接济别人,从而使那些也需要救助者或因杯水车薪而另谋出路。所以说,判断身处不同环境条件的人类能力,不能单凭他们富裕尊贵或贫贱潦倒之际,遇到施舍救济他人时表现的究竟大方还是小气,而是要究其根本,辨别清楚他们张扬和谨慎的是一些什么样问题和产生何种后果。
        七、何谓“观奇有二尤之失”?即指辨别奇才异能时,必须要防范两种常见的错误倾向。
        自古至今,人类性情中展现的“清雅”格调,始终被人们倾心赞美。然而,人们夸赞和颂扬“清雅”品格,往往只是依赖眼见或耳闻的表象姿态,一般不会去深究其内在的实质本色。如果说,人类中的“清雅”品质,都足以堪称世间“尤物”,那么观察和辨别这种“尤物”时,其中的得失利害必在于“二尤”之间,即一个为“尤妙”,另一个是“尤虚”。
        “尤妙”之人,不仅将“清雅”的神气,完全坦露于外表,并且孕育“清雅”的精气,始终存贮于内心。所以,他们在言谈话语和举手投足之间,必定自然洒脱,而无伪饰故作的矫情虚妄。
        “尤虚”之人,只有貌似“清雅”的外在神气,而无确凿“清雅”的实质精神。所以,他们往往难以掩饰大言不惭、好大喜功的嗜好,一般热衷虚张声势,从而恣意场面宏大。事实上,这一切外在色相,已然远离了“清雅”的本真。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特别喜欢甚至膜顶崇拜,他们自以为是的“奇才异能”人物。但是,人们却很少真正细致探究成就“奇异”人物的根本所在。以往多数人,常把外在风貌的寡淡平庸,看成是能力上的缺陷不足,而把生活姿态的多样奇异,视为性情品格的绮丽庄伟。有的人,因为朴实坦荡和直言不讳,却被视为哗众取宠和虚妄不实;而有的人,由于察言观色和善于伪装,却被当成忠实聪明和求真务实。
        毋庸讳言,自古以来,像脱颖而出或拔高任用,事实上往往导致失策而误事,反而不如合情合理的逐级安排,更为广泛而实用。因此,像循规蹈矩,一直以来,不只是属于人之常情,而且一直是管理常规。但是,在某些人事安排上,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旦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本质,同样可以导致决策失误,甚至一败涂地。类似的例证,从来俯拾皆是,像世间常有遗漏的贤才高能人士,当他们一旦建功立业、声名显赫后,人们不免愤恨和公开抱怨,为何没有尽早提拔和重用他们。然而,像那些破格提拔的人物,一旦有所失误或败落之后,人们又横加谴责和高调追究以往对待人才的不公平和具体谁该承担甄别责任。所以,凡涉及辨别人类能力以至于量才任能的问题上面,通常一意孤行必定败在没有广泛征询意见,但广泛征询意见之后再出现用人失误,必定有人怨恨当初没有坚持个人主见。
        有史以来,但凡英雄豪骏横空出世,即刻便会有众人百姓一再唏嘘感叹,慷慨悲愤一直以来世道人心不过都是在埋没人才。因此,韩信立功成名之后,整个淮阴百姓普遍惊讶不已。如此司空见惯的历史现象,难道都是因为人们少见多怪吗?其实都不是。因为当一切世间尤物尚未显现峥嵘时,很少有人能够察觉和发现他们存在何处。其实,也正是因为他们往往出其不意的脱颖而出,才愈发显现出来他们能力的奇异壮丽。类似的情况,还有汉初张良,在他外表上一直体质虚弱,而其内在的智慧又是何等坚韧刚强啊;再如战国的荆轲,虽然貌不惊人,但是临危不惧,其神勇盖世谁人能敌。所以说,英雄俊杰能够超凡脱俗,才成为众人之中的佼佼者,而圣人贤达则更是英雄俊杰之中的佼佼者。所谓世间尤物,也就是那些人间的佼佼者之俗称罢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愈是杰出俊秀,愈是与常人不同,也愈加能力非凡。
        世间常理,置身于一个县市的人才佼佼者,如果放置在国家层面,可能在全国优秀人才中都排不上名次。但是,即便就是国家级栋梁人才,在不同朝代,或在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他们的优秀才干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一阶段或每一时代,人们之所以敬重和尊贵那些国家栋梁者,只在于他们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普通水平,并且成为了那一阶段或某一时代的佼佼者而已。所以在某一时间内,众人热切吹捧的一些“世间尤物”,往往仅是拘泥于一地一时的“尤物”而已,并不一定就是有史以来“世间尤物”的佼佼者。即便那些自以为可以评判任何地方任何时代“世间尤物”的贤能大德,虽然他们可以反复思辨和不断阐述“世间尤物”之所以成才立功的利害是非,但是他们却不能排练,更无法上演即刻登堂入室的真实画面。
        综上所论,世上辨别人类能力,虽然存在一些需要谨慎防范,并且属于不难理解的判断误区和习惯陷阱。但是,真正鉴别特殊人才的特别能力,如若还能够恰如其分的量才任能,确实不但奇妙无穷,而且谈何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40#
    发表于 2019-4-18 21:47:02 | 只看该作者
    真知灼见,每一个文字都有思想,有见识。拜读欣赏,受益匪浅。为老师的创作精神与佳作点赞,遥祝春琪快乐!

    点评

    刘劭《人物志》接近尾声,直译时有些话,反而令我自己迟疑不决了!究竟是我自己过于自以为是?还是那时候的人们历经残酷的人性角斗,真的已经大彻大悟了呢? 自春节后,在鼓捣这个释意之间,一直读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4 14: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18 06:52 , Processed in 0.11741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