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汉晋文化精髓溯源 ……刘勰《文心雕龙》新译——连载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81#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22:32:52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8-7-27 15:58
    真的挥汗如雨,应该想象得到。

    其实,有点夸大其词不出汗才受罪……累或闲,消磨的时间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8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22:53:40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7-27 22:39
    和克谐先生抬杠也有两年了吧?从陌生抬到熟悉,挥汗如雨,哈哈……

    咱读书的不求甚解遇到《文心雕龙》 ...

    怎么还褒奖起来了呢?其实,很想听一方先生较真或说抬杠哩
    私下一方先生总说,羡慕但没有嫉妒恨,你怎么举例引用的东西,说来就来了呢!只想说,读书学习后,暗自时常愤懑,真滴不清楚看到什么学到了什么。但有一点,凡是看过的东西,当别人提及的时候,总爱更认真的倾听。对于时常听到的东西,一旦和自己啃过印象的相去甚远。于是,开始反思究竟是自己理解有偏差还是别人讲的失实……无论如何,这种质疑必定来自有过学习的经验,否则才是人云可能不是亦云,但一定属于不知所云。近些年来,时常考虑人们为何读书?读书为了什么呢?所谓见仁见智,真滴仁智的高度,必定来自有所知识的谨慎,和无所知识的沉默或狂谬而已。
    本想等等再张贴“史传”一章,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只争朝夕完成了,张贴又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8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22:5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7-29 23:30 编辑

    第十六章 史与传的关系
    (史传第十六)


        在传说中,像盘古开天地和神农尝百草的古典故事,若追问发生的具体年代,不但遥不可及而且已经虚无缥缈。所以,我们今天听到类似这样一些古代传说时,忍俊不住都想问一句:书上有记载吗?其实,据说轩辕皇帝时代,便有一个史官名叫仓颉,他的职责就是习文记事,这确实也是十分久远的事情。
        《礼记•曲礼上》中说“史载笔”。那么,史为何呢?史者“使”也。这就是说,“史”等同指使别人去做某件事情的“使”,而“史载笔”的“史”,就是指定专人,执笔站在帝王左右,及时记录下来帝王的言语和行动。《汉书•艺文志》上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以,便有了记录言语的经书《尚书》和记录行为事件的《春秋》啊。例举这一类文章的经典,在尧舜时代的是《尚书》中《尧典》《皋陶谟》,而在夏商时期的则是《尚书》中的《甘誓》《汤诰》。进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姬周朝代,延续周文王倡导“创新”的弘大志向,从一开始周公姬旦便制定了新的规则,一方面追溯并区分了夏、商、周的不同历法,另一方按照春、夏、秋、冬的四时季节,详实推算和记录了言行事件曾经发生的时间年代。与此同时,各诸侯邦国内部,也自设史官,并记录言行,旨在扬善抑恶,目的青史留名。
        自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年?-720年周幽王之子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68-720年在位)开始,王朝国势衰退,而诸侯权势增强,举国上下不仅礼仪松散,而且法令制度日渐失序,随之社会人格及其道德伦理,愈发乖张离奇。所以,才有周游列国归来的孔老夫子,一边叹息王道失落,一边痛心礼崩乐坏,一边悲悯斯文坠地,并于时常静卧之中,哀伤凤凰不至;于偶或临街之时,愤懑麒麟不识。于是乎,请教乐师极力整饬《雅》《颂》的音乐,依傍鲁国的历史校对姬周《春秋》……究其目的,就是通过例举事实经过的得失成败,得以思辨功过是非的关键所在;通过引证生死存亡的前因后果,达到警戒言行的利害根本。于是《春秋》之中,一字褒奖胜过加官进爵,片言贬斥恰似刀砍斧剁……所谓微言大义而乱臣贼子俱,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孔子裁剪的《春秋》,尽管睿智深邃并寓意深刻,但文辞过于委婉简短。与之同时代的左丘明,深谙微言大义的精要,加之熟悉内容事件的因由始终,所以能够依傍《春秋》,进一步创作了“传”这种文体。
        何为传呢?传者,转也,即转达的意思,是指将经典文籍中的精微旨意,转化成为更加通俗明白的文字语言,借以帮助后人对经书的学习和理解。所以说,《左传》如同圣人经书的翅膀,更像是史传文体中的桂冠。
        进入了列国争雄的战国时代,因为史官这一职位依然保留着,所以在秦国合并其它七国过程中,各个国家都还有自己的简牍史册。又因为这一时期的简册,主要记录当时纵横捭阖的一些名家策士的言行,并且没有严格的年代时令顺次……这就是国别体《战国策》的由来。
        汉高祖刘邦,经过多年战争,铲除了赢秦和项羽后,终于建立大汉帝国。汉初陆贾稽查这段历史,完成了《楚汉春秋》。
        汉初司马谈(公元前约165-110年太史令太史公左冯翊夏阳人司马迁之父),则是家传的于宫廷内书写史册,而其子司马迁继承父亲遗愿,致力于甄别历代帝王将相的业绩功勋。论《史记》的文本体例,其中记述的人物,若与《尚书•尧典》比较,决不能说个个都是圣贤大德;其中的义理文辞,若与孔子《春秋》相较,也不可能篇篇堪称精妙绝伦。所以,司马迁效仿《吕氏春秋》中“纪”的方法方式,将记录帝王的篇籍,统一命名为“本纪”,这样既能提纲挈领,又适合拓展规模。于是,“本纪”用于记述帝王,“世家”专门书写诸侯,“列传”描绘投身政权斗争的精英豪骏,“八书”讲解政策制度,“十表”罗列年谱官爵。这一切虽然与以往史书显著不同,却把事件时序处理的有条不紊。综合评价《史记》:具有记录实事求是,而不隐瞒避讳的优点;知识渊博雅正,而有宏论善辩的才能;擅长猎奇探幽,而有离经叛道的缺憾;文体层次条例,并有错落失序的不足……对此,班彪(公元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班固班昭班超之父)在他的“史记论”中有过详细论述。
        班固编写《汉书》,既是继承家业,也吸取了前代史家的经验,尤其司马迁《史记》,依然助其成功达半。纵观《汉书》体例,“十志”内容涉及广泛,特别是“序”“赞”气势恢宏,整体文质彬彬,而儒雅中正,颇具古典经书信史的遗风。至于世间评价《汉书》:既是尊孔崇经的雅正典范,亦有目录条例的拓展创新,但疑其有遗亲攘美的不实罪过,以及贿赂撰文的致命瑕疵。如此观点因由,仲长统(公元179-220年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在《昌言》(此书亡轶)里已有详细说明。
        追溯史传文体的发展轨迹,亦不难看出:《左传》在言行记录上,完全依附《春秋》笔法,只是个别地方添枝加叶,但依然文字简约不详,尤其诸多人物氏族的源流背景,无从知晓,一时难明。自《史记》开始,从本纪到列传,凡人物祖宗源流及其家庭背景,开始分类介绍的详略得当,不但一览无遗,并且方便阅读理解,进而成为了纪传文体的先锋楷模。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188年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2位皇帝)懦弱而亡,吕后摄政,《史记》的《吕后本纪》和《汉书》的《高后纪》,都明显违背了古典史书的记录规则,这是为什么呢?自伏羲以至于吕后之间,从没有听说过有女人做皇帝。汉代像吕后这种特殊境况,本不应该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更不应该记入史册表彰。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就曾有过这样的誓辞:“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母鸡不司晨;母鸡司晨,家破人亡。);《谷梁传•僖公九年》记载,在葵丘齐桓公与诸侯的会盟中,有“毋使妇人与国事”(禁令女子干预国政)的誓言。像秦国,也曾有过昭王年幼而宣太后主政的故事;再者,也就是西汉吕后专权的事实了。对此,无论说成临时替代还是摄政,都一样不合乎道理,更不要说树碑立传了。到了西汉末年,因为《史记》《汉书》都将吕后列入帝王行列,所以从事历史记录工作的张衡,可能受其影响,曾主张将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写入本纪,这简直就是更加荒谬不堪的事情了。因为惠帝的儿子刘弘,虽然说是假冒的皇后儿子,但总是惠帝的后嗣啊;至于孺子刘婴,虽然年幼,但他才是汉平帝的继位者。因此,刘弘、刘婴两人才应该书入本纪,哪有将吕后、元帝皇后载入本纪的道理呢?
        东汉的史书,起始于刘珍(公元?-约126年又名刘宝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史学家)、李尤(东汉史学家字伯仁广汉雒人据说司马相如扬子云之风拜兰台令史)等人撰写的《东观汉记》;随后,袁山松(又名袁嵩东晋陈郡阳夏人)的《后汉书》以及张莹(东晋文人)的《后汉南纪》,缺点都在于偏颇失序,不伦不类;再者,便是薛莹(三国时期吴国官员)的《后汉纪》、谢承(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的《后汉书》,其内容粗糙谬误,多不可信。于此期间,像司马彪的《续汉书》详细紧实,而华峤(公元?-293年字叔骏平原高唐人西晋学者史学家改《东观汉记》为《汉后书》时称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的《后汉书》准确恰当,他们的作品应是东汉史中的顶级杰作了。
        三国争雄时期,记载魏蜀吴史迹的著作,此起披伏。比如孙盛的《魏氏春秋》、鱼豢的《魏略》、虞傅的《江表传》、张勃的《吴录》等,有的言语过激,难以核查证实;有的内容宽泛,找不到中心要点。唯有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安汉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的《三国志》,从文辞记述到论辩义理,都十分融洽和谐;晋代的荀勖和张华,都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相提并论,并不过誉。
        进入晋代之后,设置了著作郎一职,专门从事史书的编撰。陆机的《晋纪》,书写晋代开始的历史,但并不完备;王韶之(公元380-435年字休泰琅琊临沂人东晋大臣)的《晋纪》,写晋未的历史,却没有结尾。再者,像干宝(公元?-351年字令升祖籍新蔡后迁居海宁东晋文学家史学家)的《晋纪》,裁剪核定确实井然有序;孙盛的《晋阳秋》,简明扼要而又重点突出。
        追根溯源,最初反映姬周时代的《春秋》,无论经文还是传文,都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范例,可以用来作为这一文章体例的准绳。自《史记》《汉书》之后,固定的范例却没有了!一直到了东晋邓粲(生卒年不详东晋史学家湖南长沙人)编写《晋纪》开始,又恢复了拟订范例的自我约束,并且抛开汉魏史书铺张拓展的宽泛格调,进而取法殷周经典干练精微的谨实风格。由此可见,当时僻居长江之南的学者们,已经领会到古典经籍的妙用了。所以,像孙盛(生卒年不详字安国太原中都人东晋中期史学家名士官员)编史时,也开始先立规矩,则完全取法邓粲罢了。
        毋庸置疑,凡载入史册的作品文籍,必须熟悉诸子百家,才有可能不误入歧途。那么其中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贵在揭示了世道兴衰的征兆表象,并成为后代防患未然的警戒借鉴。因此,每一朝代的史书记传,无论其为何等体例,必将与日月一样出没存生,其所彰显的英豪才俊及其王霸事业,都必将与天地一般广大长久。
        汉朝立国之初,史官一职,颇显荣耀。各州郡及诸侯国的主要言行记录,都必须汇集到中央太史府。宫廷史官,借此洞察各地方势力的风声动向,并为帝王将相提供适时应变的决策信息;另外,太史官必须查阅馆藏文件史料,校验古代残椟败简,以求博闻强记,而稽古鉴今。所以说,凡史书记传的文辞和内容,本来就应该以经书典籍为准绳,至于在规劝警戒深浅程度把握上,自然必须效仿圣人贤达的知识水平。所以说,作为一名太史官员,必须由上述的阅历经验和知识储备之后,才有可能据实记录言行,并具有中正评判是非得失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摒弃虚假不实之词的泛滥成灾。
        记载王国家天下的史书,以记传书写人物,用编年陈述事端,文笔切忌泛泛而谈,内容必须真实确凿。但是,如果时间距离愈发遥远,事实必定愈发模糊不清;如果涉及事件愈发繁多,头尾愈发容易杂乱如麻。譬如一个历史事件,其中数人分工不同,如果每个人都将事件背景交代清楚,必定重复累赘;如果局限一处陈述,又必定有失周全……这就是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困难和关键所在。东汉张衡指出了《史记》《汉书》中有不少差错过失,晋代傅玄批评《东观汉记》中存在累赘烦琐,就是这种原因问题造成的。
        若论说为什么“年代越久、伪学越多”的问题。《公羊传.隐公元年》中说:“传闻异辞。”(传闻的东西往往各异其辞。)而《荀子.非相》中则说:“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关键信息,传闻越久越简单,越近越详细。)所以,史书能够成为信史的关键,就在于宁缺毋滥。然而,世俗追波逐流,人性喜新厌旧,尤其一旦出现了稀奇古怪的东西,世人通常趋之若鹜,并不都是三思而后行。因此,凡传闻的事情,必定越传越稀奇古怪;凡记录遥远的东西,必定越记越莫名其妙。于是,随着时间延长,所谓造假伪书,就是因为最热衷推陈出新,尤其渴望标新立异,经常剔除以往史书中公认的事实,反而专门将其间颇多争议问题,给予穿凿附会,而夸大其词,目的就是追求和满足于别的书本没有,而唯我独尊……如此讹传,以至于以讹传讹,最终谬误泛滥成灾的著书立说风气,不仅是文艺大厦之蛀虫蠹瘤,更是文化事业的奸雄公敌。
        若论说为什么实时记录或同时记载也会出现虚假不实的问题。在《公羊传.定公元年》中,对于孔夫子修订《春秋》时事关同时代的君主,便存在“定、哀多微辞。”(大致本意:对鲁定公和鲁哀公的过错不明说啊。)的缺陷,这就是所谓“背景环境的局限性”,也是在任何时候,针对一些人情世故或说环境利害,所必须要有的理解和尊重。然而,针对现实中尚且生活中人物事件,在如何把握记录尺度上,其实如同民俗世俗常态一样:一是习惯嫌贫乐福,热衷攀龙附凤,对于世族大家子弟,即便就是庸才废物一个,也要极力点睛抹彩;二是习惯轻蔑穷困潦倒的人们,热心唾弃失败落魄的人才,即便德艺双馨而且人格品质异常纯洁高尚者,都依然难逃被嘲弄、奚落甚至谩骂、侮辱的人间遭遇。亘古至今,阴阳互怼,季节冷暖;品德优劣,人性善变,这原本就是自认而然,应属于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吧。所以,实时记录、同步记载之所以存在敷衍趋势,甚至还有明显歪曲事实的问题,与其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毋宁讲一开始便带上有色眼镜好了。
        由上可见,记载与事实,时间越久,必定虚假不实越多,而时间越近,也并非越发真实,反而同样存在歪曲和谬误。据实而论,在书写史书中,真正做到了义理中正、剖析周全的是左丘明,而真正做到尊贤避讳、微言大义的是孔夫子。因此,杜预在《春秋左氏传序》中,才会有“仲尼素王,丘明素臣。”的赞誉。史传体例,崇尚的是瑕不掩瑜,坚守的是惩恶扬善,而良史之才,贵在中正典雅而且嫉恶如仇。如同农民稼穑,任何时候见到莠草必定铲除殆尽……唯此,才是千秋万代始终不会改变的规则准绳。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繁简适当的方法,如何掌握区别真假虚实的要领,如何很快理清千头万绪的技巧,如何找准辨别是非对错的依据,诸多此类的问题,只要明确了大纲提要,都会迎刃而解。
        毋庸讳言,为一个时代著述立传的史家使命,如同观瞻临摹肖像,一旦传播四面八方或流传万代千秋,其究竟属于似是而非还是惟妙惟肖,完全任由他人各抒己见,并且一定是互有短长。但是,纵观秉文弄章之功勋,横看舞文弄墨之作为,都不会像著述史传一样,尽管殚精竭虑而功高盖世,但却难免顾此失彼,更无法十全十美。所以司马迁和班固,虽然已经属于精通史学的天才大家,但是他们的作品,依然难免遭遇后人的批评谴责。因此,载史立传,如果不谨小慎微,反而是任性胡作非为,无论从作品还是身家之性命,都必定危机四伏啊。
        总而言之:载入史册起轩辕,编年叙事首周孔。王朝更迭似轮转,人子生死如灭灯;成王败寇任由天,褒贬善恶留人间。义正辞严看邱明,南史董狐是秉公。世间兴亡多少事,是非功过一字间。

    【注解】
    1、班彪“论史记”见于《后汉书.班彪传》,并节选:“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
    2、班固《汉书.礼乐志》之开端类似“序”的部分:“《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其结尾类“赞”部分:“今海内更始,民人归本,户口岁息,平其刑辟,牧以贤良,至于家给,既庶且富,则须庠序、礼乐之教化矣。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今大汉继周,久旷大仪,未有立礼成乐,此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为发愤而增叹也。”

    点评

    一个“史”一个《传》,涵盖如此广泛,长知识。 忍不住想说:成亦如何,败亦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9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4#
    发表于 2018-7-30 07:41: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85#
    发表于 2018-7-30 22:32:56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7-29 22:53
    怎么还褒奖起来了呢?其实,很想听一方先生较真或说抬杠哩
    私下一方先生总 ...

    大伏天的我自己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这光景了才上来,每天这时候都睡了。几天没有上来了,先看一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86#
    发表于 2018-8-3 16:05:22 | 只看该作者
    详细地评析史与传的关系,克谐老师博古通今,深厚的文学知识与文字组合驾驭能力令我叹服。欣赏学习老师佳作,期待您精彩继续。顺祝您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87#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4:4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8-6 14:50 编辑

    第十七章  诸子篇籍
    (诸子十七)


        凡标注“诸子”的作品文籍,一般都是人世间著名圣贤大德,用以阐发个人见识及其独自情怀的字词文句。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公元前?-537年姬姓叔孙氏名豹谥号穆史称叔孙穆子或叔孙穆叔)说过一句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百姓民众,群居杂处,俗务纷扰,身心劳顿,难言功德扬名。所谓君子,读书师学,处身立世,时常痛心疾首者,莫过于功德名誉,难以昭彰显著。唯有睿智聪慧,而才华出众者,著书立说,扬名千载,如日月光辉天地。譬如古时候黄帝的大臣风后、力牧;再者,商汤时的伊尹等人,皆是如此。
        关于上古时代诸子名家的文言著述,起初都是一些传说风闻而已。只是到了战国年代,才陆续编辑入册,立世广播。传说楚国的先人鬻熊,已经悟道明哲,周文王曾经向他拜师求教,这段佳话后来记载于《鬻子》一书中。而且《鬻子》,应是最早把“子”写入书本标题的文集。春秋时,李伯阳(姓李名耳谥聃故称老聃)熟悉古代礼仪,孔子曾经登门拜访。所以《老子》一书,旨在诠释道德理念,位居诸子百家之首。其实,鬻熊只是周文王的朋友,而李耳则是孔子的老师。他们彼此之间,作为同时代的圣贤名人,都有各自著述的作品,或称为“经”,或称为“子”,其地位和性质并不完全等同。
        到了战国时,在七国争雄时期,英雄豪杰蜂拥而出。孟轲秉承儒家风范,克己复礼;庄周仰仗道风仙骨,自由翱翔;墨翟坚守节俭兼爱,摩顶放踵;尹文(公元前约360-280年齐国人)思辨名实相副,无为自治;野老(六国时齐楚隐士著有农书)专注天时地利,经济农耕;邹衍奢谈阴阳五行,惊世骇俗;申不害以及商鞅,刑法理政;鬼谷子鼓动喉舌,纵横捭阖;尸佼善于博采众长,时空宇宙;青史子(传说晋国史官董狐后裔)稗官风俗,街谈巷议……由此往后,或师承,或依附,如同以上类别门派的文集杂书,真的数不胜数啊。而他们都能够依仗一技之长,不仅高官厚禄,并且炫耀一时。
        秦始皇强暴专横,焚书殆尽,但“诸子”文集,却很少波及。汉朝立国后,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前7年西汉第12位皇帝)关注古书,诏令刘向校勘,刘歆继承父业,终成《七略》7卷;其中九流荟萃,最终冠名“诸子”者,已达180余家。步入魏晋以来,类似诸子一样的精辟言论,间或出现,但其中夹杂太多迂阔不实的东西,甚至于芜杂而琐碎不堪。若将他们汇集一起,充箱被轸,车不胜载。
        纵观秦朝之后的诸子篇籍,尽管数量很多,但总结主题内容,都是阐述道德礼仪,离不开国家民众的治理。若对他们进行归类,都隶属《五经》的枝蔓罢了。所以,其中内容雅正者,必定合乎经书法度,而杂乱无章者,必定离经叛道。例如现在《礼记》中的《月令》一篇,明显取法《吕氏春秋》的“纪”;而《礼记》中《三年问》一篇,意旨荀子《礼论》。这一些都是合乎经书法度者。再如《庄子•内篇•逍遥游》中“汤之问棘”已存在“鲲鹏展翅九万里”,而《列子•汤问》里“汤之问革”则见“蚊睫有雷霆之声”;《庄子•杂篇•阳则》中出现了“蜗牛两角争斗死尸万计”的无限夸张,而《列子•汤问》里便有“愚公移山”“龙伯跨海”的极度奇谈;另外,还有《淮南子•天文训》中,更有共工与颛顼争斗,共工头创不周山,使天倾地陷的诡异说法。这一些都属于离经叛道的杂乱无章了。所以说,人们为什么有的把诸子百家视为荒诞不经之说,确实有原因和理由吧。其实,在商代讲述“易理”的《归藏经》中,也讲述了许多神奇古怪的故事,像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既然古典经书尚且如此,又何必求全责备于诸子啊。但是,像《商君书•勒令》中“六虱”和《韩非子》的《五蠹》,都公开唾弃孝悌仁义的道德价值。所以说,仰观商君车裂而死,俯察韩非吞药而亡,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啊。再者,像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孤犊未曾有母”等,他自以为智巧善辩,其实不合常理。所以,公子牟说他目光局限,更不是随便妄议吧。
        据《汉书•宣元六王传》记载,汉成帝时,东平王曾经向朝廷借阅“诸子”和《史记》,却遭到了拒绝。分析其中原因,根本在于《史记》中存在太多的兵法权谋,而“诸子”里夹杂很多的诡辩狡诈之术。所以说,博学多闻的人们,研究诸子百家时,应该抓住其主旨纲要,欣赏里面优美典雅的花朵果实,摒弃中间奸邪恶嗅的色彩气味。唯有具备这样一种区别对待的严谨、清醒和自觉,才能成就圣贤学者的达观、格物和致知。
        钻研《孟子》《荀子》的言论,贵在义理中正而文辞典雅;学习《管子》《晏子》的篇籍,精在事实明确而语言简练;《列子》文书,志气轩昂而寓言奇妙;《邹子》谈天,心鹜八极而言辞凿凿;《墨子》《随巢子》,语义坦荡而言辞质朴;《尸子》《尉缭子》,义理通达而论说略拙;《鹖冠子》道元气而述天文,环环相扣且意味深长;《鬼谷子》德变化而数阴阳,细致入微且灵活机智;《文子》(文子姓辛氏号计然生卒年不详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博采精道,叙述简洁而论说紧要;《尹文子》辩刑名,尤为精妙;《慎子》析法理,名噪稷下;《韩非子》思虑缜密,例举生动而深刻;《吕览》远见卓识,体系庞大而周全;《淮南子》兼容并蓄,辞藻繁华而绚烂。这一些既是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之所在,也是他们语言风格的大概吧。其他者,如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扬雄的《法言》、刘向的《说苑》、王符的《潜夫论》、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杜夷的《幽求子》等等,有的叙述经典思想,有的阐明政治权术;有的虽然标题为“论”,但内容还是隶属诸子范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子”篇籍,所涉猎的通常是比较广泛的事物义理,而“论”的焦点,一般只是针对某一事物或者诸多事务某一方面的论证说明。所以说,上面波及了诸多方面的个性化观点论说,还是归入“诸子”较为合适。
        追根溯源,春秋晚期的六国前后,因为距离圣贤大德较近,所以频繁出现的诸子,尚且可以特立独行,不仅高谈阔论,并能自立门户。然而,两汉以后,所谓“诸子”的品格气势都趋于微弱衰退,尽管儒道日渐分明而百家纲举目张,但是后继者惯常攀附依仗而已,再难独树一帜。这就是远近文化风气的显著变化,又怎能不让人唏嘘感叹啊!难道世道变迁而命运多舛,诸子著书立说的宏大志向,只能取法古道心肠,反而寄希望立世在千载之后吗?金子和玉石,虽然已经粉碎,但其声音和名望,不应该随之消亡啊。
        总而言之:大丈夫出身立世,恃才怀宝,特立独行。思辨万物,雕饰文章;俯仰天地,心鹜宇宙;品德立言,悟道授业。任由门户林立,敢言盗亦有道乎。

    【注解】
    1、《商君书•勒令》之六虱:“六蝨:曰禮樂,曰詩書,曰修善,曰孝弟,曰誠信,曰貞廉,曰仁義,曰非兵,曰羞戰。國有十二者,上無使農戰,必貧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謂君之治不勝其臣,官之治不勝其民,此謂六蝨勝其政也。”(旁注:此文中的6、9、12的数目及其解说,应是据《归藏经》的卦象说辞。)
    2、《韩非子•五蠹》部分:“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3、《尉缭子》之《兵谈第二》: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胜备相用,犹合符节,无异故也。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关之。大不窕,小不恢,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地不任者任之。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不暴甲而胜者,主胜也;阵而胜者,将胜也。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患在百里之内,不起一日之师;患在千里之内,不起一月之师;患在四海之内,不起一岁之师。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夫心狂、目盲、耳聋,以三悖率人者,难矣。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方亦胜,员亦胜。重者如山、如林、如江、如河,轻者如炮、如燔、如垣压之,如云覆之,令人聚不得以散,散不得以聚,左不得以右,右不得以左。兵如总木,弩如羊角,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绝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4、《尹文子•大道上》之部分:“名有三科,法有四呈。一曰命物之名,方圆白黑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贵贱是也;三曰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一曰不变之法,君臣上下是也;二曰齐俗之法,能鄙同异是也;三曰治众之法,庆赏刑罚是也;四曰平准之法,律度权量是也。”

    点评

    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读着挺过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9 21:35
    学习。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8#
    发表于 2018-8-8 16:22:15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8-6 14:47
    第十七章  诸子篇籍
    (诸子十七)

    学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89#
    发表于 2018-8-9 21:28:25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7-29 22:55
    第十六章 史与传的关系
    (史传第十六)

    一个“史”一个《传》,涵盖如此广泛,长知识。

    忍不住想说:成亦如何,败亦如何?

    点评

    “成败”就某事还是一生?无论那一方面,想到生死不过就一个过程,万事皆休吧。 最早是学医经历,让我变化很大,中学时期读曹丕《典论论文》的那份慷慨激动的心情,虽曾经因第一次高考落榜而灰飞烟灭,但真正对人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0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90#
    发表于 2018-8-9 21:35:35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8-6 14:47
    第十七章  诸子篇籍
    (诸子十七)

    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读着挺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5:00:45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8-9 21:28
    一个“史”一个《传》,涵盖如此广泛,长知识。

    忍不住想说:成亦如何,败亦如何?

    “成败”就某事还是一生?无论那一方面,想到生死不过就一个过程,万事皆休吧。
    最早是学医经历,让我变化很大,中学时期读曹丕《典论论文》的那份慷慨激动的心情,虽曾经因第一次高考落榜而灰飞烟灭,但真正对人世间的厌倦,确实是上大学且学医之后,那才真是一下子跌落低谷。工作后结婚养家以及工作岗位,基本不出五到十年总在变换,但在我个人之人生经历中,不管遇到何等大喜大悲,让我始终没有改变的,竟然唯有中学时代每逢读书或书写而忘我的爱好!!!
    是啊!成又如何而败又如何呢?近年来,尤其眼下面对父母逐渐衰老,甚至吃喝都不感兴趣的事实,反而让我把自己真正属于个性化的业余爱好,干脆变成余生的自留地,只管埋头耕耘,不再奢望收获什么,如果非要问为什么?不过是另一种方法方式的虚度余生而已

    点评

    您这一说,让人唏嘘不已,半天缓不过劲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1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5: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8-10 15:53 编辑

    第十八章 论与说的功用
    (论说第十八)


        什么是经?圣人先哲揭示“三才”存在道理的言论,被称为“经”。
        什么是论呢?解释“经”的内涵意旨、述说“经”的道理来由的言谈话语,被称为“论”。
        所谓“论”,从字形意义上讲,就是“伦”,即条理、次序;也就是如何按照上下、左右、前后的顺序进行排列规整,才能够条理清晰,才合乎道理规矩。所以说,只要世间道德伦理不出现失序混乱,圣人先哲的经典论断,永远都不会陈旧过时。因此,古文经典不会是废纸一张,更不是烂书一堆,反而一如既往地总会劫难重生,不但熠熠生辉,而且处于混乱纷争年代,能够指导拨乱反正,于百废待兴之际,可以引领走向光明。否则,何谈文化的价值?何为文明进步的意义?何来文艺复兴的呼唤呢?
        忆往昔,孔夫子整理经典之际,日常讲评道理的声音,即便仅是只言片语,也都被门生弟子记录了下来。弟子们按照天尊地卑和人间论理,裁定简牍短长,并将孔夫子曾经言论归集成册,冠名《论语》。这是将“论”字列入论说文集的目录名称的开始,在此之前尚且没有以“论”作为篇章名称者。至于《太公六韬》的第一篇《霸典文论》和第二篇《文师武论》,应该是后人加上的篇名。如果分析查验冠名论的文体格式及其内容刚要,其实枝蔓缤纷,并不完全统一,反而歧义较多。在他们中间,有的评价政治,与议和说的文体雷同;有的阐释经典,与传和注的体例类似;有的辨别历史脉络得失,与赞和评齐头并进;有的解说文章成因思路,与序和引相辅相成。概而言之,“议”要恰当适宜,“说”要打动人心;“传”是转达师说,“注”是校对解释;“赞”表示热情支持,“评”执着中正合理;“序”为了清晰思路,“引”为了补充完整。如果能够把这八个方面全部覆盖过来,那么针对某一方面道理的论述,完全能够做到全面清楚。所以说,论就是“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通过广泛的引证和评价,来论说某一方面的道德真理)。
        纵观以往的论著,庄周的《齐物论》,就是以论为篇名;而《吕氏春秋》的六论,即《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赫然如是。进入汉代之后,西汉宣帝在石渠阁,东汉章帝在白虎观,都曾经把当时的博士名家召集起来,共同研讨圣人言论和六艺经书,目的为了统一思想认识高度,力求知识口径能够保持水平一致。所以说,当时集会中记录他们评价论说的《石渠阁论》(大部遗失)和《白虎通德论》,均属于“论”文体中“正经”的典范。至于班彪的《王命论》、严尤(字伯石与王莽共读于长安敦学坊)的《三将军论》,叙述人物故事简洁,言论高调胸怀豁达,则属于偏重“史传”的论文体例。
        曹魏黄初前后,社会崇尚名家和法家,热衷以名责实,随之信赏必罚,故有傅嘏(公元209-255年字兰石或昭先北地泥阳人)和王粲的论文,辨别名实道理,十分严谨缜密。曹魏正始(公元240年-249年4月曹魏君主曹芳年号共计10年)初年,社会氛围鼓动复古文化,表面上贯彻正经名实,实际上只是照本宣科,本质上已经虚伪至极。因此何晏等人专注谈玄论道,玄学风气逐步炙热起来。于是乎,老聃、庄周的自由玄虚学说尘嚣其上,与孔孟之道分庭抗礼,并且难分仲伯。详细比较分析这一时期的论文,譬如傅嘏的《才性论》、王粲的《去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夏侯玄的《本无论》、王弼的《易略例》、何晏的《道德论》等,他们不仅师承经典,而且内存独到见解;不仅隶属脱颖而出,尚且文体极其精道,所以他们堪称论文作品中的精英和奇葩。另外,如李康(字萧远三国魏中山人性耿介不合流俗)的《运命论》,虽类似王充《论衡》中《逢遇》《累害》《命禄》等十余篇内容,但文采超过了《论衡》;陆机的《辨亡论》,摹仿贾谊的《过秦论》,虽然没能超越,却依然是优秀作品啊。再如宋岱、郭象等人的论文,思想敏锐的近乎神奇,而王衍、裴頠等人的作品,在“有”与“无”的哲学思辨方面,不但名噪一时,而且扬名后世。然而,单论“有”与“无”的争执因果,坚守“有”者,止步于外在形式上的功用得失;坚守“无”者,迷恋寂寞聊赖下的自由自在。他们针尖对麦芒,偏执争锋,莫终于是,其实不属于论经说道的光明大道。他们苦思冥想,并且穷极一生钻研不止的玩意儿,难道就是要皈依佛学智慧极致的境界吗?东晋偏安江左,朝堂上下,言论所及,唯剩下老庄玄学而已。这里面虽然出现了点滴新奇话语,亦不过都是老调重弹罢了。
        除却上述论文内容格调之外,再有就是张衡的《讥世论》,言语口气,像嬉戏搞笑;孔融的《孝廉论》,也只是戏说嘲弄一番;曹植的《辨道论》,简直就像照抄书本。类似这样一些态度根本不端正,完全不正经的言论,只是貌似论文而已。
        罗列和浏览上述论文体例之后,所谓论文的中正,就是针对某一方面道理的任何经说圣言,都要给予十分明确的是非、曲直、对错、善恶、得失、优劣的评价。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对于知识道德的规矩方圆,必须事前穷极思虑、探幽访微、由浅入深的刻苦钻研,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于抽象空洞、晦涩难懂、深浅不一的言论说辞,必须做到相互印证、触类旁通和深入浅出。由此创作的论文,亦如编制捕捉思想精华的渔网,又如制造衡量世间万物的秤砣,故有疏而不漏的妙用,更有举重若轻的功德。所以论文,贵在圆润通达而干净利落,切忌支离破碎而枝蔓丛生;贵在严丝合缝而滴水不漏,忌讳固执偏颇而挂一漏万;贵在运筹帷幄而防患未然,禁忌疏忽大意而授人权柄。所以说,书写论文如同劈柴,不但要明确树木的纹理和品性,还要量力而行。因为劈柴时,刀斧锋利而身强力壮者,可以不顾木质纹理,拦腰将其斩断。所以有一些善言狡辩者,尽管离经叛道,一样可以舌如巧簧,振振有词而头头是道。像这样的论文,即便缜密乖巧,若查验其始终轨迹,必定虚妄不实而祸害四方。因此,所谓“仁义君子”通达的必定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愿和志向,又怎能歪曲事实而杜撰违背伦理道德的论文呢?至于专注于诠释经典字词的论文,看似支离破碎,其实把他们聚合起来,只要与原文宗旨不离不弃,仍视为论文体例吧。比如秦延君(名恭西汉学者)仅是注释《尚书•尧典》的“尧典”二字,就用了十多万字;朱普(字公文西汉学者)解释《尚书》,字数超过了三十万。如此繁琐的注解,不仅让通达学者厌烦不堪,更让所有读者望而却步。再如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孔安国的《尚书传》、郑玄的《三礼注》、王弼的《周易注》等,注释不但简明扼要,而且义理通达精妙,应是这一类文体的杰作和榜样。
        何为说呢?说者,悦也。在《易•说卦》中,兑为巫为口舌;由此引申说的本意,就是借助言语打动别人,或者用语言取悦对方。因而过度取悦别人的话语,一定变得虚伪不实。《尚书•舜典》记载,舜帝不但对于阿谀的言行十分厌恶,而且特别警觉,并给予防范。若举例说辞的典范,像伊尹论说烹饪调味,功名殷商;周初姜子牙巧言钓鱼,威名四方;烛之武说服秦穆公,保全郑国;端木赐怂恿齐攻吴国,鲁国避祸。置身战国时代,列国图存争雄,巧言善辩者层出不不穷。阴谋诡计使用到极致,勾心斗角唯恐措手不及。鬼谷子《转丸》传授说辞之乖巧机智,而其《飞钳》阴谋阳谋更加精道微妙。于是乎,一人之诡辩,重于九鼎七簋之宝器;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甲胄之雄师。苏秦腰缠六国相印,只因连横抗秦;张仪落袋秦王五邑,仅为远交近攻。汉朝稳固之后,辩士说客失去了用武之地。因为前有郦食其被齐王田广烹杀,后有蒯通险些投入刘邦汤锅。朝堂之上,尽管还有陆贾辩说威名远扬,张释擅长附会迎合,杜钦巧于察言观色,楼护乐于鼓动唇舌,但是他们只能屈伸帝王玉阶之前,行走于王公大臣坐席之间,只不过敷衍趋势而随声附和,没有谁胆敢逆流直上,更无力扭转乾坤了。据此可知,“说”贵在事随境迁,不但要察言观色,而且要随机应变,更要张弛适度。但是“说”不仅指鼓动喉舌,也包括文笔书写。例如范睢的《献书昭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都是慷慨激言而直抒胸臆,虽然违背帝王意愿,反而功成名就。这就是“说”这种文体在上书中的最佳典范了。至于其他,如西汉邹阳劝说吴王和上书梁王,因为言语委婉而情真意切,虽然身处逆境,却有惊无险。又如东汉冯衍进言鲍永和通信邓禹,不但事实不清而且不分轻重缓急,虽然用心良苦,却备受冷落。所以,所谓“说”,无论言辞话语,还是书写成文,关键在于应急务实,并且合情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进退自如,进可以功成名就,退能够畅怀自在。除非欺骗迷惑敌人,“说”务必恪守“忠”“信”的品德。唯有披肝沥胆的话语和机敏洋溢的文辞,才是这种体例的根本啊。然而,关于“说”这种文体,陆机在他的《文赋》中指出:“说炜晔以谲诳。”(用漂亮话达到欺骗目的)如此宣教,实属谬论,误人子弟啊。
        总而言之,言谈话语必须要有理有据,讲述理由和依据的就是论说。谈天说地无极限,大小远近有区间;阴阳莫测有似无,神出鬼没隐如现。若问论说何所用,恰似飞钳锁喉咽。

    【注解】
    1、(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一•爵》之部分: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称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2、(魏晋南北朝)李康《运命论》之结尾部分:“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原乎天人之性,核乎邪正之分,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故君子舍彼取此。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斯矣。

    点评

    经、论、说,都是要费力气的东西,也许读您的这些文章读得多了,慢慢地会能共振?嘿嘿,那得到何年何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1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93#
    发表于 2018-8-11 11:18:47 | 只看该作者
    克谐老师对《论》逐一阐述诠释,文字“不仅师承经典,而且内存独到见解”,更敬佩老师“穷极思虑、探幽访微、由浅入深的刻苦钻研精神”,读后受益良多,学习老师精彩佳作,也期待您精彩继续。

    点评

    谢谢! 当初在四季歌,关于“老师”的称谓,我曾经书文调侃。至于原因,就是在济南,尤其遇到陌生人,像打听道路、咨询价格等,所谓见面打招呼,都称呼“老师”。前年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走近曲阜才知道圣人家乡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94#
    发表于 2018-8-11 22:08:04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8-10 15:00
    “成败”就某事还是一生?无论那一方面,想到生死不过就一个过程,万事皆休吧。
    最早是学医经历,让我变 ...

    您这一说,让人唏嘘不已,半天缓不过劲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95#
    发表于 2018-8-11 22:24:32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8-10 15:11
    第十八章 论与说的功用
    (论说第十八)

    经、论、说,都是要费力气的东西,也许读您的这些文章读得多了,慢慢地会能共振?嘿嘿,那得到何年何月?!

    点评

    不清楚过去人们听到实话实说是啥感受和反应?而眼下,但凡说大实话,凡心有灵犀者,通常的反应经常都是唏嘘不已也 上面那个“共振”二字,不管是直觉感受,还是中性预言,对我而言都是极度褒奖了。先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0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6#
    发表于 2018-8-12 21:20: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顶起。感谢小老弟的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10:42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8-11 22:24
    经、论、说,都是要费力气的东西,也许读您的这些文章读得多了,慢慢地会能共振?嘿嘿,那得到何年何月? ...

    不清楚过去人们听到实话实说是啥感受和反应?而眼下,但凡说大实话,凡心有灵犀者,通常的反应经常都是唏嘘不已也

    上面那个“共振”二字,不管是直觉感受,还是中性预言,对我而言都是极度褒奖了。先谢谢了!

    谈到共振现象,当下时髦的说法,莫过于“量子纠缠”。据说这种“纠缠”,都不是快如闪电的概念,而是超越光速也。但其具体究竟速度多少?好像还没有人计算出来之所以说这事,主要是告慰一方先生,所谓“何年何月”,其实想开了就是“一瞬间”而已

    点评

    克谐先生就是实在,不对,说话就是一针见血,也不对,好像是只疼痛没见血。这话说得,怎么绕不明白了?不说它了,反正对于我来说,不明白的东西就不管它,能吞下去就整个吞下去,吞不下去看看就行了。{:1_2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32:53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8-8-11 11:18
    克谐老师对《论》逐一阐述诠释,文字“不仅师承经典,而且内存独到见解”,更敬佩老师“穷极思虑、探幽访微 ...

    谢谢!

    当初在四季歌,关于“老师”的称谓,我曾经书文调侃。至于原因,就是在济南,尤其遇到陌生人,像打听道路、咨询价格等,所谓见面打招呼,都称呼“老师”。前年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走近曲阜才知道圣人家乡也有这个习俗。于是乎,我一般不再显摆济南“老师”的风采,尤其出门在外,与陌生人打招呼时,重拾当初在青岛学到的德行,直呼“师傅”了。

    其实,在我生活周围,尤其是交往多年的朋友,特别是经常聚在一起的老同学,人家都叫俺“马大夫”,他们若是给别人介绍我,在“马大夫”后面,都还会特别加上一句:他不仅是姓马,而且是给马看病的兽医……

    看似闲聊,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作为职业医生,我的看法是“也不尽然”。

    点评

    您的语言,诙谐幽默风趣,您不仅是位好大夫,而且还能“给马看病的兽医”,解除人间疾苦的同时用文字温暖着这个世界,真的令人敬佩。向您学习。 不过,我还是想称呼您为“克谐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4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9#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3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8-13 09:57 编辑

    第十九章  诏策的功用
    (诏策第十九)


        统治天下的帝王,一言九鼎,神圣无比。他们惯常端庄无言于宝座之上,而指令一样可以传遍四面八方。这难道就是诏策的功用吗?古代帝王,像轩辕黄帝以及唐尧和虞舜,他们下达的指令,被称为“命”。命的本意,是形成万物个性的根本。在夏商周三代时,命兼有诰和誓的作用,就像《甘誓》《汤诰》。其实,誓用于训导军队,而诰是颁布政令。之所以用“命”来指代诰誓,寓意是上天的指令。所以,命还用于授官、晋爵和赐姓,又如《周易》中的《姤•象》有“后以施命诰四方”(帝王发布命令传达四方)。所以“诰命”是鼓动广大民众,亦如乾上巽下的“姤”卦,就是吹拂天下的大风啊。到了七国争雄的战国时期,“命、诰、誓”统称为令。而“令”的意思就是“使”,即指示或指派别人去做某事。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把过去的“命”又改称为“制”。汉朝立国之初,规范礼仪法规,便将“命”划分为四种规格:一是策书,二是制书,三是诏书,四是戒敕。“敕”是下达到州、部一级的警戒指令;“诏”是告知朝廷百官;“制”是施政或赦免的命令;“策”是加封权贵诸侯。单在诏策文本形式的细节方面,一般“策”记载简牍上,而“制”书写于丝绢麻布,用于决断和裁定;“诏”是宣读告知,而“敕”属于行政文书,像勒令停止、改正或继续等,必须严格落实和绝对执行。《诗经•小雅•出车》上说:“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不是不想回家啊,记录在案的令人生畏。);《周易•节卦•象辞》有言:“君子以制数度”(君子以裁定数理识别万物)。《周礼•秋官•司盟》中讲:“北面诏明神”(面朝北诏告日月山川神明);《尚书•虞书•益稷》里有:“敕天之命,惟时惟几。”(听从上天的敕令,只争朝夕又要居安思危啊。)……这一些都是“简、制、诏、敕”在经书典籍中的使用例证。至于所谓“远诏近命”(告知远方的用诏令而就近命令要面喻),则是沿袭秦朝的制度。因为《礼记•缁衣》中讲:“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帝王本意说青丝,传出宫廷成麻绳。)所以宫廷内外,上传下达,都务必时刻警戒谨慎啊。舜帝时代,《尚书•舜典》有这样的记载:“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指派你专门负责上传下达言语信息,不分昼夜传达我的命令。);姬周宣王时,《诗经•大雅•烝民》中夸赞卿士仲山甫为:“出纳王命,王之喉舌。”(作为上传下达的国家大臣,忠实的如同帝王喉舌。)。到了两汉时期,无论自上而下的诰,还是自下而上的诏,专门负责转达的是尚书职责。这一时期,皇帝一言一行,都变得举足轻重,动辄记入史册。真的变成了金口玉言,驷马难追啊。于是乎,淮南王刘安因为博学多识,汉武帝在与他通信时,事前特别让司马相如为他斟酌草稿;又因陇山之西的隗嚣,其手下集聚了很多文士,汉武帝每次批复或通达陇右的文书,都需要格外谨慎小心。像这样一些故事,不仅在当时传为佳话美谈,对于后来者,依然值得谨慎学习和时刻警惕啊。如果查验汉文帝、景帝时期的诏诰文书,明显会感到浮浅幼稚。而汉武帝本人,因为尊崇儒家,故在文书言辞上,颇显深邃奥妙。譬如汉武帝策封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的文书,类似《尚书》中的训和典;其中劝诫的知识渊博,而道理适当雅正,堪称后世的楷模。再者,汉武帝在《赐严助书》中,一边批评他不愿意在宫廷内工作是闹情绪,一边又满足了他回故乡做地方官的心愿,这样的诏诰体现了帝王对人才的恩爱珍惜;汉宣帝在与太原大守陈遂的通信中,尽管盖有玉玺印章,里面竟然提到“官尊禄厚可以抵偿欠下的赌债”,如此调侃也表现了君主对故旧老友的珍惜厚爱吧。进入东汉,光武帝刘秀于拨乱反正之后,尽管对传统文化赞赏有加,但他个人在言行举止上,却过于轻率任性,甚至有时偏颇的已经过分。例如在《敕邓禹》中,汉光武帝说:“司徒尧也,亡贼桀也。”(司徒就是唐尧,消灭了坏蛋夏桀。);另外,他在《玺书赐侯霸》中说:“黄钺一下无处所。”(黄钺一下,脑袋可就搬家了啊!)。像这样一类诏诰敕令,不但不合体统,而且是扰乱法度啊。东汉进入明帝、章帝时代,由于他们推崇儒学,所以雅正的诏策间或涌现。但在安帝、和帝期间,却因政治松懈涣散,以至于管理礼仪的尚书省官员水平太差,甚至每次颁布诏策,还要请外人代笔。东汉末年建安时节,文艺繁盛,诏策文也容光焕发。例如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高雅飘逸超群;卫觊的《为汉帝禅位魏王诏》,其彰显符瑞,尤其耀眼炫目,足以叹为观止。魏晋以后,朝廷颁布诏策都由中书省承担,魏国的刘放(字子弃涿郡人东汉末年举孝廉入仕投奔曹操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和西晋的张华,都曾担任过中书监。所以他们那时候的敕书诏策,曾经闻名遐迩。在这期间,魏文帝曹丕的诏书,虽然以辞义宏伟壮观而著称,但他在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诏书中却说:“作威作福,杀人活人。”(若想作威作福就要杀敌人活自己),这或许算是智者万虑而有一失吧。东晋以来,唯有晋明帝重视弘扬文化。所以温峤因为文笔清新,而晋升中书省任职。至此以后,像古代朝廷一贯坚守的谨严诏策制度,逐渐淡薄殆尽。
        毋庸讳言,只要帝王崇尚神圣尊严,而且言行必一。尽管端坐高堂之上,依然可以明察秋毫,并且随时诏诰天下。而其诸侯百官必定望风听命,进而依法谨慎言行。而周边万邦属国,才能够真正敬畏信服。所以古代选贤择能,若给予加官晋爵时,其诏策的作用,如同日月光辉,将他们的俊才贤德大白于天下:褒奖文书和封官简策,就像春风化雨的滋润;警戒敕文和劝慰诏诰,恰似群星闪烁的光华;部队命令和军事战书,则有雷霆万钧的声势;而抚恤灾难或赦免罪责,同样需要春天雨露般的温暖;而严惩不贷或信赏必罚,一般须有秋天寒霜样的残酷。这就是诏策文体的梗概吧。另外,还有一类说法,特别指出作为警戒作用的敕文,应属于诏策中最为急切实用的一种。例如《穆天子传》卷一中记载:“丙寅,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丙寅日,天子让随行官员核查礼品器物,并让正公大臣郊父制定敕令章法。),这里所说的大概就属于应急使用的戒敕文吧。魏武帝曹操曾经说过,敕戒命令必须针对具体事务,并且绝对不能违背,这不仅是懂得敕戒文的刚要,也是通晓军政管理的关键啊。到了晋武帝司马炎,把敕戒文当成了警戒官吏的通用文告。例如教导都督如何带兵,提醒州牧督查手下官员,警戒郡守体恤百姓疾苦,命令各级将领加强边防等等,这些文书敕令简直如同古代训典,可谓包罗万象了。
        其实,真正的“戒”,应该是“慎”,而不完全等同禁止和严惩。《尚书•大禹谟》中夏禹有一句话:“戒之用休,董之用威。”(根据前后文意大致:针对懂得规矩的人们要用赞美戒备他们犯错误,而对不懂规矩的人们必须要威望征服。)其实,凡人世间,对“君、父、师”三者恩德的报答,即没有条件可讲,更没有终点极限的要求。《国语•晋语一》记载:“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也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汉高祖的《手敕太子》和东方朔的《诫子》,他们作为临终前的遗书,其表达内容基本一致。自东汉马援的《戒兄子严敦书》以后,宦官名仕之中逐渐出现了祖训家戒。例如班昭的《女戒》7篇,足以堪称所有家庭教育的傅母和女性教师了。那么何为“教”呢?教者效也,就是比较而效仿,也就是讲出来让大家跟着学习,并按照样子去做。在《尚书•舜典》中,舜帝的司徒契提出了一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学说。所以,后来的王侯大臣,凡传播这样五种德行的就称作“教”。西汉郑弘任南阳太守时,他撰写的教化政令(遗失而内容不详),因为道理清楚明白,曾被后世称颂。汉末孔融做北海相时,像他的《告高密县立郑公乡教》一文,虽然文辞写得雅丽,但实际治理效果据说很差,这是教令与现实不相符的例子吧。再如诸葛亮的《答蒋琬教》《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等,内容详约适当;庾翼的《与僚属教》等,态度明朗果断。他们都是道理讲述得当而文辞中肯,应属于优秀的教令了。像他们这样义理和文辞都中正的教诲,应该是这种文体的佼佼者。在上述“教”的文体之后,还有一种喜好言论“命”的文体。《诗经•大雅•大明》上有一句话:“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大意:文王称帝系天命所在。)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明确各自的“命”,其实非常重要。但是,《周礼•地官•师氏》中却说:“师氏掌以媺诏王。”(掌握教育的官员要将美德诏诰君王)由此可见,下级官吏也可以如同古代上天一样诏诰君王啊。所以说,开始重视诏诰文书,反而不再敬畏尊崇天命,这是古今的一大变数啊。
        总而言之:皇天后土统治天下,依靠的是发号施令,而世间民众敬畏诏诰,务必谨严和坚决执行。君王禁忌丝言声麻,民生才能如影随形。普照大地有诏诰,滋润万物是敕教;义理升腾辞化雨,君临上界自重明。

    【注解】
    1、汉武帝《策封齐怀王闳》:惟元狩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汤庙立子闳为齐王,曰:“乌呼!小子闳,受兹青社。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世为汉籓辅。乌呼!念哉,共朕之诏。惟命于不常,人之好德,克明显光;义之不图,俾君子怠。悉尔心,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厥有愆不臧,乃凶于乃国,而害于尔躬。呜呼!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2、刘邦《手敕太子》: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3、东方朔《戒子》书:明者处世,莫尚於中。优哉游哉,於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世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馀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4、班昭《七戒.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点评

    克谐先生,这个,这个“诏策”更难读了,好在您时不时地重点标注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22:17
    学习。顶起来。辛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00#
    发表于 2018-8-13 20:55:29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8-13 09:36
    第十九章  诏策的功用
    (诏策第十九)

    学习。顶起来。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3 18:38 , Processed in 0.10752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