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iti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上海到新疆---塔拉奇的故事(1)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1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树泉车站的火车是11点的。牛小彪他们在矿区是10点多出发,到柳树泉车站,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事。柳树泉车站的候车室的火炉烧的不是太旺,候车的人都围着火炉烤火。好在人也不多,牛小彪他们在候车室里又等了一二十分钟火车就到站了,他们就上了火车。

          由于是过路车,车厢里基本上人已经坐满。上车后,我们只好站着,好在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由牛小彪护送大的那个妇女一路上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平静的脸上透出一股使人感到难过的表情。这种表情很快就感染了车厢里 的人。一个中年男子问道:“这孩子怎么啦?病了吗?”。车上的人都把牛小彪他们当成两口子。牛小彪有点不好意思,毕竟牛小彪还没有结过婚,还是个刚到20的年轻小伙子。
      
        由牛小彪护送的妇女---刘翠华也只是点点头。

      那男人很热心,把座位让给了刘翠华。

       找了个座位。车上又比外面暖和点,刘翠华把包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的头部打开点。孩子的头好像很大,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皮包骨头的紧紧闭着双眼,只是有一点微微的呼吸。

        对面座位上的一位大嫂说:“这孩子怎么病的不轻啊!”

        “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你们怎么不早送医院?“又有一位大哥说。

        又有一位大爷对牛小彪说:”你们年轻人太不懂事了,这孩子要让你们毁了“。

         还有一位好心人,找了一些药给他们。

         到哈密块12点了,牛小彪他们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直奔哈密铁路医院。护士一看孩子那个样子就把孩子送到急诊室了。

        哈密铁路医院当时也很简陋。只是几排平房。急诊室也只是七八平方的房间,里面有一张木床。孩子放在木床上,医生做了检查后,说:“严重脱水,你们怎么到这个时候才送来?”

       后来,又来了好几位医生,孩子的呼吸越来越弱,护士给孩子打了强心针。那几位医生看了看,什么话也没有说,无奈的走了。

        刘翠华好像看出了什么,迟疑的,用询问的口气对牛小彪说:“孩子实在救不了就不救了吧?”

         牛小彪听不出这里有多少痛苦,多少委屈。也不知道了翠华身边几乎没有钱了。脱口就说:“这怎么行呢?花多少钱也得救啊。”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天色越来越昏暗。医院的大礼堂里正在放演一步抗美援朝的电影,孩子就在这急诊室躺着。

       这是一个女孩,有着一双长着长长的睫毛的美丽的大眼睛。忽然这个女孩张开了他的双眼------叫了一声“妈妈---”

      牛小彪他们高兴起来,以为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然而,他们错了,这是回光返照。牛小彪以后回忆说:“什么叫回光返照,我那时才真正的体验到。

      那女孩子终于死了。

       牛小彪,看着不知所措的刘翠华,也实在说不出什么来。看不到眼泪,只有悲伤,牛小彪陪同着刘翠华抱着孩子默默地走出了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4 09: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面的雪是越来越大,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1962年兰新铁路刚修到哈密,从哈密饭店到哈密火车站还是一片戈壁。鹅毛大雪让戈壁变成了一片雪原。还真有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味道。这里有着原先修铁路时遗留下来的工人住的窝棚,这窝棚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这一半在地上不高的建筑被大雪铺盖着,在茫茫的戈壁雪原上就好像一些坟堆。牛小彪护送着刘翠华往车站走去,走着走着,刘翠华停下来了。

       刘翠华在雪花中站立着,四处望了望,好像在对牛小彪说,又好像自言自语说:“就埋在这里吧。”

        牛小彪以后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牛小彪说:“我始终没有看到她流过一滴眼泪,过于悲伤的让她没有了眼泪。”

        牛小彪说:“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在万里雪飘茫茫戈壁上中站立着一个母亲,她望着脚下被大雪封盖住的土地,在平静中那种无限悲哀的形态。她的容貌我已经忘却,可她的神态我永远不能忘怀。每当想起这件事,我总觉得无限的伤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啊,以后我多写点,一起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1: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我以后多写点,一起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小彪把刘翠华送上火车后,就回到了车站边的大众旅社。大众旅社里有2间屋是露天筹备处包下的,筹备处的人到哈密出差就住在这里。

      牛小彪一进去就围坐在火炉跟前,边烤着火,边说道:“雪下的真大,好冷啊。”

       屋里,已经有2个人,他们与牛小彪打着招呼,边问道:"这么大的雪天,又马上要过年了,你来这里干啥?"

      牛小彪回答说:“没有办法啊。处长交待了任务不来不行啊”同时又将刘翠华的事说了说。
      
      这时,有位姓张的同事问牛小彪:“你不知道刘翠华他们家的事吗??”

      牛小彪问:“什么事?"

      “你真不知道??”老张说道:“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

      于是屋里的2个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向牛小彪讲述了刘翠华家里的事。

       他们告诉牛小彪,刘翠华是我们筹备处机电队的一个叫莫岗的媳妇。莫岗是从东北鹤岗煤矿调来的工人,他们有一个2岁左右的女孩。莫岗为倔强,脾气暴躁。今年7月的一天,他们机电班在掌子面按电线杆,拉线。不知道为什么与班长吵起来了。可能是班长叫他这样干,他非要那样干。有的说,莫岗操起了斧子就要砍班长,有的说,不是砍班长是要砍电杆。以后,被大伙拉住了。第二天,莫岗就被带走了,并且送到哈密公安局以杀人未遂定罪,关起来了。

         莫岗被抓以后,作为家属的刘翠华就没有了生活来源。生活的异常艰苦,孩子有病(其实就是一个拉肚子,可能是痢疾之类的病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这不, 丢在哈密了。

      天啊,就因为吵一架,就毁了一个家。只因为拉肚子就丢失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时隔了几十年,牛小彪还是想不通。

       年底前,牛小彪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筹备处的嘉奖。评了先进,发了50元的奖金。

       



         

    点评

    全文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1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yitiao 发表于 2018-1-5 11:52
    牛小彪把刘翠华送上火车后,就回到了车站边的大众旅社。大众旅社里有2间屋是露天筹备处包下的,筹备处 ...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一张奇特的领料单”
      
    这件事发生在一矿。前面已经说过,塔拉奇地区早在解放前,光绪年间就发现了煤矿,并进行了开采。到解放后,这里有三个煤窑---后窑,中窑,当然还应该有个前窑。

        煤窑就是指能产出煤的窑洞。不过,到1958年我们去的时候,中窑已经不存在了。其前窑改名为一矿(一矿筹备处),准备改建为一个现代化的斜井。这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建矿初期。

      一矿斜井的井口就在老乌哈公路,老塔拉奇邮局的附近不远的地方。井口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近乎有三个人高洞口。半圆形的洞口地面是一条通往地下的铁路,洞口的前方约三十来米的地方有一个叫绞车房的建筑。空中有一条钢索从绞车房连接到铁路上的车辆。工人们可以坐客车到井下。
       


       旧社会的煤窑,不把矿工当人。工作条件非常差。解放后的煤矿,对人重视起来,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条件这么好,但也为矿工做了很多事。给矿工发工作服,发矿灯;在井上还修起了浴室,矿工下班后洗个澡 回家。
      
       煤矿的井口又高又大,都是用岩石砌好的,绝对不会有塌落的现象。过去人的上下班是自己走下去的;煤的输出是用人背出来的。而现在是人有小客车运送;煤由用矿车拉上来。而这一切都是由绞车来完成的,用绞车把车辆送到井下,用绞车把车辆拉上来。
         绞车房就是开绞车的工作室。开绞车的工作的责任心很强,但不是重体力劳动,一般都是由女同志担任。

      煤矿上基本上属于重体力劳动,女同志用的不多,一个就是绞车工,还有一个就是发料员。

      矿工下井前要在发料室领矿灯,还有不少工作需要的材料。而发料员基本上是女的。

       一矿的发料员是一个年轻姑娘,叫蔡小红,新疆汉民。蔡小红是跟着他父亲到矿山上工作的。年轻活泼。什么叫美,年轻就是美。矿山上男多女少。年轻小伙子也不少,班上的年轻人有事没事的都爱与他说句话,和她开个玩笑。


       矿井在没有全部投入生产,没有批量产煤的时候,叫筹备处。主要任务是开掘巷道,把井下的巷道打通,通到煤层。只有巷道布置好,才能保证大量出煤,持续的出煤。

       所谓巷道,就如现在的地铁,(当然,不包括大厅,只是指列车的通道)。要把地下的土壤或者岩石挖掉,运出去。然后用水泥,方石砌好,保证不塌落。不过,当时没有现在我们修地铁的先进的工具。主要是靠人挖,遇到岩石就要放炮。所以,这时候的主要工作是放炮,挖土,砌巷道,还有要修巷道里的小铁路,保证土块能运出去。还有巷道里的照明与通风。所以日常要领的料很繁杂。
      
       井下工作是三班倒。一个班有好几个组。在上班前一般要开一个班前会,班长把今天的工作讲一讲后就给每个组分配工作。开完班前会以后就是领料下井。需要领什么料,由各组的组长把领料单填好,交班长签字后盖上矿长的章到料库领料。

       有一天,那是个风和日丽晴朗的春天的一天。夜班下班,早班要上班了。早班的工人在开完班前会以后,各组就拿者盖好章的力领料单到料库领料。
       
       轮到三组领料了。这一天,很奇怪,当组长领料的时候,组员们都用奇特的眼光看着领料员小蔡。小蔡已经发了二个组的材料,没有注意那些人的目光(平时年轻人总爱盯着自己看,小蔡也习惯了)。

      
       三组的领料单厚厚的一沓。小蔡按领料单一张一张的给工人发材料。什么炸药,雷管,炮线,镐头,镐把,锨把---当小蔡发到最后一张时,突然停住了。小菜抬起了头,看到了那些嬉皮笑脸的,不安好心的工人的眼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1: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轮到三班领料了。这一天,很奇怪,当班长领料的时候,那些小伙子们都用奇特的眼光看着领料员小蔡。小蔡已经发了二个班的材料,没有注意那些人的目光(平时年轻人总爱盯着自己看,小蔡也习惯了)。

      
       三班的领料单厚厚的一沓。小蔡按领料单一张一张的给工人发材料。什么炸药,雷管,炮线,镐头,镐把,锨把---当小蔡发到最后一张时,突然停住了。小蔡抬起了头,看到了那些嬉皮笑脸的,不安好心的工人的眼光。

       好几个人同时的声音:“发料啊!”

      小蔡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把发料的窗口关上了,从房门里走了出来。大步离开了料库。

      一矿的料库离厂办公室不太远,也就是二三十米。矿长正在给各科室的领导开会,小蔡几乎像旋风一样冲进办公室。

       矿长的第一反映是不满。尽管矿长看到的是一张气愤的脸,依然对小蔡说:“你怎么啦?你没有看到我们在开会吗?”

       小蔡递给了矿长一张子纸条(领料单),让矿长看。矿长拿着那张纸条说,“这是什么啊?".
       
       “领料单”

      “那你发给他们就行了嘛” 矿长也没有细看就说了句话。

        小蔡没好气的说:“我发不了,你给发吧。"

       矿长看了看领料单,上面写着,品名:大姑娘;数量:一个。

        矿长到底是矿长,温和的对小蔡说:“小蔡,不要生气,回头我开完会一定好好的收拾那帮小子”

        小蔡不依不饶的说:“你看一下,有队长的签字与你的印章呢。”

        矿长一看,果然有队长的签字与自己的印章。这一下也有点发火了。这玩笑开的有点太大了。这里牵涉到一个管理问题了。

       早班的队长姓万,也在这里开会。矿长马上就对万队长吼到:“万庆军,你干的什么好事”

       万队长惊恐的站起来说:“我没有干什么啊!”。

        “你看看”矿长把领料单扔了给他。

       万庆军看了领料单,脸有点红了,嘟囔着:“这,这,--”

       “这,什么,这”。矿长说:“你签字的时候看了没有?马上去处理去,现在就去。”

      万班长赶到料库,那帮小子早就下井了。

       当时矿上男多女少,开个玩笑,也没有法子处理。最多批评几句。可是反映出来的管理问题,不能大意。必须处理。

       班长与队长扣发一个月的奖金。同时在全矿加强了管理责任的教育。告诫每个班组以上的领导要负起管理的责任。同时在领料的管理上也进行了改进,实行队长监督,班组长要负责的2级责任制,矿长不再盖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塔拉奇的传说 < 北泉奇案>

       事情大约发生在1964年。露天煤矿筹备处驻扎在北泉,那里有筹备处的办公室大院,员工与家属的生活区:住宅,大食堂,澡堂,一个小小的医务室,小学,商店---与一个大大的广场。

       一条通往柳树泉车站的铁路也已经修好,就在北泉的南面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交接站,旁边有一个很大的被称为总库的设备材料库。这个交接站有四五条道(铁道)可以停放来来往往的车辆。有个岔道通向总库。

       

      停在交接站上的45吨的大吊车。
        前面说过,塔拉奇在天山的南坡上,并且在塔拉奇的戈壁上布满了以南北向为主的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山岗,从远处瞭望就像大海的波浪。而北泉是山岗间的一个平台
      
       柳树泉车站在北泉的东边16公里处,是东西方向的。所以会把那些起伏不平的山岗切割开。铁路的路基也是或高或低,并且会有不少桥洞,以保证洪水的流通。(戈壁干燥,一般不下雨,但有时也会下大雨,由于坡度大,山水就会猛冲下来。) 路基高的地方,由于经常挡住雨水,就比较潮湿,形成了一些水滩草地,长些戈壁上的红柳,芦苇,芨芨草之类的植被。这里人烟稀少,没有人家,故而有野兔出没。

       
      铁路修好了,跑火车了,但不是没有管了,铁路还得经常维修,检查。这就有一个养路班,有十几个人,天天在这16公里的铁路线来回巡视作业。

        那是一个天高气爽下午,大牛,小王,小高干完活后正沿着铁道往回走。走着走着大牛眼睛突然一亮,轻声的说:“看,那里有只野兔”。边说着,边轻手轻脚的下了路基朝野兔的方向走去。小高与小王也跟着下了路基。

      尽管他们三人小心翼翼但野兔依然发现了敌情,抬着头,竖起了耳朵。

      他们三人,从三个方向为围扑过去,野兔突然朝小王方向冲了过去,小王笨手笨脚的根本就拦不住。眼睁睁的看着野兔从他身底下钻过去。跑着跑着就钻进了一个草窝。他们三人紧追不舍,围住了草窝。大牛很有经验的说:"兔子钻窝了",于是他们三人开始找洞口。

       找着找着,小王大声的喊叫起来;”这里有堆新土,是不是野兔挖洞挖出来的新土啊?”
       
       小高与大牛迅速围了上来。小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挖开了。没有挖多深就发现了一个用铁丝捆绑着的麻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9: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用铁丝捆绑着的麻袋,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呢?他们三人开始琢磨起来,最后决定打开看看。把麻袋一打开,当时就把他们吓了一跳----里面是一个用铁丝捆绑起来的尸体。小王吓得往后一退,谁知身后有块土疙瘩,小王仰天摔了一跤。小高,大牛拔腿就跑。小王爬起来以后也跟着跑。他们跑了好一阵才停了下来。他们气喘吁吁的坐在了地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终还是大牛果断的说:“报案吧”。

       

        前面说过,塔拉奇戈壁上有许多起伏不平的小山岗,他们三人翻过了几道岗回到了北泉。这时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许多人正拿着碗或盆去食堂打饭,有的甚至把饭已经打回来了。他们三人顾不得打饭,直奔保卫科。

       那时候,矿区单身多,什么机电大院,运输大院---都是单身大院。而机关里的单身有的就住在办公室的里屋。保卫科的李干事就是这样。这时,李干事已经打完饭坐在办公室跟前吃饭。大牛他们三人进了李干事的办公室。李干事,看到他们神色慌忙的样子就放下筷子,问道:“出什么事了”。

       小高抢着说:“我们发现了一具尸体”。

       李干事边打量着他们,边说道:“不要急,慢慢说”。

       于是他们就你一句,我一句的把尸体发现经过讲了一遍。

        李干事很仔细的听完了我们的叙述,很沉着的说:“这样吧,你们先吃饭,20分钟里到我这里来”。

       20分钟后,当他们三人来到保卫科时,保卫科门前已经停了一辆嘎斯车,保卫科科长与李干事正等着他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1#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9: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分钟后,当他们三人来到保卫科时,保卫科门前已经停了一辆嘎斯车,保卫科科长与李干事正等着他们呢。

       戈壁的九月,天依然很长。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下午七八点钟太阳依然高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嘎斯车在戈壁上七颠八倒的将他们颠到了出事地点。李干事用相机左拍右拍,正面拍,侧面拍,拍了个够。保卫科王科长,李干事与他们协力将尸体与麻袋都装上了车。王科长与李干事又仔细的勘察了出事地点,随即返回。

       人们都知道新疆,西藏的天要比口里蓝。其实在毫无遮挡的戈壁看夕阳,那更是一种享受。晚霞映红着半边天,朵朵云彩白里透红或黑里透红,编织出各种图案;戈壁上本来蛰热的阳光变的柔和起来,仿佛是一个大大的透着红光的车轮在慢慢的下沉。怪不得古代神话里说,太阳神是驾着车辆的呢!

      在北泉这块平台上,筹备处建筑的布局是:中部水涝坝的上坎是大食堂,大食堂又高又大,里面还有个舞台。平时,除了职工在这里打饭,它又是文艺演出,放电影,开大会的地方。周六晚上这里还是舞厅。

       在大食堂的后面(南是前,北是后)有澡堂,医务所,与小卖部。

       这个平台的最后面是一个小学,而在小学与医务所之间是一个大大的广场。

       
           在广场的西部原来驻扎着一支902地质勘探队,地质队搬走了以后,这里也成了家属区----902家属区。
     
       902家属区。一排排的平房从北到南有二十来栋。每栋之间间隔很大约有20米吧。一栋房子大约有10个门洞,每个门就是一家人家。房间是门朝北,一进去是一个厨房间,大约有四五平方。再进去就是卧室大约也就是十几平方吧。卧室的南墙开了个窗户,房顶是在芦苇上压上泥巴,一刮风室内就满是尘土。那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家具都很少,主要就是一个炕与一二个木箱。,尤其北方人,吃饭睡觉都是在炕上。新疆有句话,“有钱的老爷炕上坐---”上炕,就是最高礼节了。

         矿区就这么大,当时也没有什么外来人口,所以死者的身份很快的就辨认出来了。死者身前接触的人很快就排查出来了。

       1965年九月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一队民兵悄悄的包围了902的一栋房。四个持枪的民兵守住了第二个门洞的南窗子,四五个民兵敲开了第二个门洞的门,逮捕了这家的两口子。

        这一对夫妻男的叫贾小牛,个子不高是从东北鹤岗调来的员工。女的是随调家属,叫穆贵琴,人长的很标致,大眼睛,略圆的鹅蛋脸,一米六的个。

          这一对夫妇很快就承认了人是他们杀害的。

      死者叫赵天强,与贾小牛都是露天矿筹备处运输队的职工,身体魁梧,身高一米八。都是从鹤岗调来的老乡,单身。那一年,八月十五那一天傍晚,贾小牛两口子请赵天强到家过八月十五,吃饺子。赵天强特别高兴,酒喝了不少。正喝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穆贵琴在赵的后面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道板子朝赵的头部猛力一击,赵当时就昏死过去,其后又用铁丝将赵的脖子,手脚拧死后用麻袋套上。待到天黑,人静夜深时贾小牛两口子用自行车推到铁路边。

       902住宅区里铁路大约有四五里,也没有个正经的路,戈壁上不好走,两口子费了好大劲推到了铁路的路基边,已经是精疲力尽只得草草的挖了个浅坑将尸体埋了。

         死者赵天强与贾小牛夫妇的关系在矿区的人们看来,都认为非常好。他们在鹤岗就是习武的师兄弟。到我们矿区以后还带着一帮人练武。赵是单身经常在贾小牛家吃喝,贾小牛夫妇竟然如此残忍的杀害了他,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大家都认为,贾小牛夫妇必死无疑。三个月过去了,贾小牛夫妇非但没有判死刑,量刑还很轻。也就是三五年徒刑吧。,女的由于怀孕连监狱都没有进。这实在出乎人们的意外。矿区舆论大哗。只是慢慢的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谜终于得以解开。
      
      故事还得从穆贵琴的身世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1: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还得从穆贵琴的身世说起。
      

       穆贵琴祖籍山东,山东是义和团的故乡,好汉多。人多喜欢习武。穆贵琴的父亲穆德宝就是出生在一个武术之家。

       山东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旱涝兵虫一个接着一个,很多人只得背乡离境闯关东,穆德宝也是其中的一员(现在有个电视剧“闯关东”)。起初是在黑龙江,九一八时参加了马占山的部队抗击日本对黑龙江的占领。部队打散后流落到鹤岗当了一名矿工,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顽强的活着。

      穆德宝在鹤岗结婚生子,生了八个孩子,其中有四个孩子由于饥饿,疾病先后夭折,大小子在十三岁那年下井背煤,被大块砸死,穆贵琴是老三。

       生活在苦难中心情好不了,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习武。解放以后生活相对好起来,生活安定了,心情也舒畅了,穆德贵在空余时候也会练两手引得一群青少年跟在他后面踢腿伸胳膊,赵天强与贾小牛就在其中。

       赵天强个高,力大,心狠;贾小牛个矮力弱,心地善良。他俩有事没事地就往穆德贵家跑,一固然是习武;二爷是相中了穆德贵的闺女穆贵琴。穆贵琴解放后慢慢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女大十八变,越长越水灵。十八岁那年,父母作主把她嫁给了贾小牛。
         穆桂琴与贾小牛婚后,小两口过的很恩爱。而赵天强对这位武术师傅把他的闺女没有嫁给他虽然心怀不满,但表面上也没有什么表现。

        赵天强与贾小牛在一个班上班,在贾小牛他们结婚后的不久的一天,那是一个夜班,在下班前2个小时,赵天强对贾小牛说:“我有点不舒服,想早点回去,到交班的时候,您替我交一下班吧”。老实的贾小牛一口答应。

       这时正是清晨三点多钟。赵天强上坑后并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闯进了贾小牛的新房。

       在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防盗门,是一个连暗锁也没有的年代。新房的门内部有个插销,不过,由于男人上夜班,要给男人留门,所以也没有插上。穆桂琴睡得正香。

       赵天强悄悄的推开门,进了屋后把门插上,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个精光钻进了穆桂琴的被窝。穆桂琴一是睡的迷迷糊糊,二是以为自己的男人回来了,也是很正常的事。只是压在自己的身上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不像自己的男人。等明白过来以后,一切都晚了。
       

      穆桂琴大哭了一场,但并没有敢张扬出去,甚至连自己的丈夫都没有敢告诉,更不要说去报案了。穆桂琴的举动是那个时代决定的,在那个时代封建意识还非常严重,中国的封建意识,人们或许根本不去谴责犯罪的男方,反而会谴责女方。对女方来说是个丢脸的事,不敢张扬的事。中国的孔孟之道是饿死事小,失贞事大。中国的传统儒家道德观是犯这种事,女的要自杀。当年八国联军在北京强奸了那么多妇女,妇女是要跳河的,而强奸犯是没有人去追究的。
      
       在被中国的封建意识控制下的穆桂琴不敢吭声,然而事情却没完没了。赵天强只要有机会就会往穆桂琴的被窝里钻。

        贾小牛是个老实人,善良,忠厚。赵天强成天和他套近乎,二个人,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好的很,贾小牛根本想不到赵天强是那样的人。

      时间长了,没有不透风的墙,左邻右舍慢慢的都知道赵天强乘贾小牛不在的时候往贾小牛家跑,知道了赵天强与穆桂琴的关系。慢慢的贾小牛也听到点风声,只是不信。
      
      穆桂琴看到贾小牛这样憨厚,对自己这样好,终于在一天夜里流着泪将赵天强强奸她的事告诉了他。希望贾拿个主意。贾小牛听完以后就蒙了,一点主意也没有。最后还是穆桂琴拿的主意。这时候,矿上正在的动员支援边疆,要往塔拉奇煤矿调人。 穆桂琴说:“我们报名去新疆吧,到塔拉奇煤矿去吧。离开这里吧”。正所谓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两口子希望永远摆脱赵天起强。

       然而,想不到的是赵天强竟然也跟着来到了塔拉奇。还要往穆桂琴被窝里钻。穆桂琴两口子不堪侮辱,决心杀了他。这一年,八月十五下班后,穆桂琴两口子请赵天强喝酒,吃饺子。喝酒时,穆桂琴在其身后,趁其不备用一个铁道扳子猛烈的往赵天强的后脑壳砸去。赵天强脑袋当时就开了花,摔倒在地上。穆桂琴两口子怕他不死,又用八号铁丝将其手脚,脖子捆上---待到天黑,人静夜深时贾小牛两口子用自行车推到铁路边。草草的挖了个浅坑将尸体埋了。

       轰动一时的 北泉奇案 大家终于明白了 贾小牛夫妇非但没有判死刑,量刑还很轻。也就是三五年徒刑的缘由,这是出乎人们的意外。然而也在情理之中。
       
       北泉奇案至今已经有40多年了,往事早已烟消云散。然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封建意识害死人啊。

      如果没有儒家的妇女观,妇女不受歧视,穆桂琴能在第一时间报案,那么就不会有这样事情。

    --------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3#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4: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个不幸的妇女。
     
      ----故事是艺术的真实,不希望有人对号入座。若有类同全系巧合。

        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是真正的传说。

       1964年塔拉奇煤矿调来一支队伍,一支完整的建设露天煤矿的上千人的队伍。从干部到工人,从科室到具体的采掘,排土,电信,放炮,线路队---一应俱全。这支队伍,走南闯北,建设过好几个露天煤矿。他们与先到塔拉奇的工人干部合为一体,并被命名为“八五露天煤矿开采过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塔拉奇,有一个“八五”的称呼。

       这个故事,就是我听他们说的。当时我在排土队干活。是排土队的工人说的。

       他们说,在 平庄的时候,他们排土队出过这么一件事。
       
        平庄露天煤矿初建时,他们的单身宿舍是一个房子里面住四个人,每个床都有床帏。床帏,现在很少见了。不管在古装戏里我们可以看见。其实,在南方,以前在农村里很常见。床有床帏,床前地下还有块踏板。我在1971年到我老伴家的时候哈还睡过这样的床(尽管很破旧)。

       当然,这种单身宿舍,不是现代的公寓,是没有厕所,卫生间。没有上下水。打水倒水,要到外面。吃饭到食堂,厕所也在外面很远的地方。
       
       那一年,排土队的李世平的媳妇来了。李世平是头一年在老家结的婚。年纪很轻,也就是18岁吧,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妇。


        矿上没有房子提供给他,他们俩就只好挤在他们单身宿舍自己的床上。

    这是一个夏天。 一天夜里,李妻尿急,要上厕所。就从他们的床帏里爬了出来,到门外。不过,厕所离的很远,李妻也搞不清楚。当然,她也不能在门口就撒尿,就跑了比较远一点的地头。


        平庄的单身宿舍从北到南有七八栋,每栋有五六个门洞。平庄单身宿舍的外形与每间房子的结构都是一样的,一个门洞里四个床的位子都是一样的。四面墙一面一个。平庄单身宿舍每间房子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四个床的位子都是一样的。四面墙一面一个。

        李世平的宿舍是第二栋的第三个门洞。李世平的床是进门靠着右边墙的位子。

      李妻尿完后,回到原来的宿舍楼,找到了第二栋,然而李妻是进了第四个门洞。李妻糊里糊涂地进门就钻进了靠着右边墙的床。

        这是一个夏天,李妻与李世平挤在一个床上睡的时候是裸身睡的(北方农民,睡觉基本上都是裸体的。尤其是夏日。)出去的时候披着个外衣,套了条裤子。回到床跟前就脱去了衣裤,钻进了床帏里。

        宿舍楼第二栋的第四个门洞,进门靠着右边墙的床,睡的也是排土队的员工,叫王叶民。是个身体很结实的年轻人。他正睡的糊里糊涂,怎么觉得有个人钻进了床。

       

         单身宿舍的床都不很宽,最多也就是1米宽。李妻上床以后,很快就接触得到王叶民的身体。王叶民感触到她的头发,乳房,很快就发觉这应该是一个女人。于是王叶民的手就摸上去,从乳房摸到大腿之间的阴部。

       王叶民正当年轻,所谓是气血方刚的年龄。男人的东西马上就硬了。王叶民心里想,哪里送来的好事,管他呢,先享受享受再说吧。反正不要白不要。

       王叶民翻过身来,就压在李妻的身上。李妻也以为是自己的男人,也很配合。两人抱在一起开心了一会。

        半夜,天还很黑,谁也看不清谁。也不想看,只管抱着,没有几个小时俩人就干了好几回。累了,两人就呼呼的睡了。然而,天总要亮的,天亮了,两人也就互相见面了。


        天亮了,两人也就互相见面了。见面了,会怎么样呢?听众可以有各种想象,可以任意发挥你们的想象天赋。但我想总离不了“尴尬”二个字吧。

      女方,李妻当然是最尴尬的了。一看,不是自己的男人。想起在夜间这个男人摸着自己的身体从乳房到自己的大腿,过了好几次夫妻生活。到现在自己还赤身露体的躺在这个不认识的男人身边。她首先是吓坏了,不知所措了。李妻下意识的抓住能抓住的东西,挡住自己的身体,用恐惧的声音问:“你是谁”

       男方,王叶民醒了,一看女方,马上就认出这是是第二栋的第三个门洞的李世平的妻子。

       当时工地上基本上都是男的,来个女人自然很稀罕。李世平与王叶民又都是一个队的,又住在一栋房子,是邻居,自然见过,自然认识。

       王叶民,二话不说,赶紧起来,穿上衣服。同时,王叶民看到床边柜子上还有女方的衣服,王叶民把女方的衣服,塞进了床帏里,说:“把衣服穿上吧”。等李妻穿好衣服,王叶民也不顾同室其他三人的眼光,就领着李妻走到三号门洞门口,对李妻说:“你家男人在里面,你去吧”。王叶民说完,也没有进门,就转身走了。王叶明回到宿舍,也不理睬别人的问话,刷牙,洗脸,吃饭上班走路了。

         

       
        李妻半夜方便后没有回来,李世平很是着急。出外找了半天,找到天亮也没有找到。正做在床头上发呆。想着,一上班就到保卫科报案。然而,这时候李妻回来了。

       
        李世平着急的问:“你上哪来去了?”。李妻不说话,突然大哭起来。李世平说,“你哭啥呀,不哭,慢慢说”。过了好半天,李妻才抽泣的断断续续的说:“我走错门了”
      
        这时二栋四号门的小孙,过来把 李世平叫到身边,对李世平小声的说:“你媳妇昨晚进了我们门洞,钻进了王叶民的床上了”。

       
    李世平一听,心里就火了,转身对李妻说:“你与人家睡觉了?”。李妻只是哭。李世平接着说:“那你回来干啥?你接着跟人家睡好了”,李世平板着个脸,又对李妻说:“你走吧,我要上班了”。 说完后,李世民还真的就走了。


      李世民一甩手就走了,把李妻就扔下了。很快就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领导---排土队的领导。队长与书记听了很吃惊。书记对队长说:“我去看看吧”

       书记到了单身宿舍,看见李妻还在那里哭。

            书记问李妻:“你是李世民的媳妇吧,别哭。我是李世民的领导,你把事情对我说说”
       李妻一面哭泣,一面述说。李妻说:“我不是故意的,领导是否能对李世民说说,让李世民原谅我”

         书记看着哭成泪人的李妻,说:“你早上吃饭了没有?"

          李妻摇摇头,书记又问:"李世民给你留饭票了没有?"

           李妻还是摇摇头。书记说:“这个混蛋”。又看看天都快到晌午了,接着对李妻说:“走吧,到我家去吧。“

      书记把李妻带到了自己的家,交给了自己的媳妇,对自己的媳妇说了个大概,要自己的媳妇给她做点吃的,安抚安抚。

       书记回答到队里,就通过电话通知李世民到队里来。

        李世民虽说是上班了,但并没有心思干活。队里通知他回队里,他就回队了。回到队里,书记就对他说:“小李啊,你怎么这个样子呢?怎么就把你的媳妇扔下部管了呢?”

      李世民板着个脸说:“她跟人家睡觉了”。

       书记说:"那也不是故意的。不要说一个刚从农村来的人,一样的房子,一样的门洞,就是我们也有走错的时候嘛。"

       书记接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你们结婚也有半年多了吧,你看,人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找你,不是想着你吗?不是故意的,就算有错,你也应该原谅他吧”

       书记是左说右说,李世民就是不开口。就是一口咬定不要他(李妻)了,还说什么既然她与王叶民睡觉了,那他就嫁给王叶民好了。

       书记是左说右说,李世民就是不开口。就是一口咬定不要他(李妻)了,还说什么既然她与王叶民睡觉了,那他就嫁给王叶民好了。

       书记 有点火了,脸一抹说:“那好,你也不要上班了,回去吧。什么时候想通了,再上班”。

       李世民走了。书记越想越生气,想想,那个王叶民也是混蛋,怎么把人家睡了呢.于是又把王叶民叫来了。

       王叶民一到,书记就黑着脸说:"你怎么把人家媳妇睡了?"。

       王叶民是个老油子。王叶民说:“怎么叫我把人家媳妇睡了,是人家自己钻进我的被窝里来与我睡觉的。”

       “人家自己钻进你的被窝里,你就能与人家睡觉啦?”书记生气的说:“你又不是不认识李家的媳妇,你当时就应该送回去。”

        王叶民油腔滑调的说:“我当时睡的糊里糊涂,眼睛也没有张开,我以为是田螺姑娘呢?”

       书记一拍桌子,说:“你不要油腔滑调,你这是强奸,我现在就送你到派出所”

       王叶明,叫喊起来,”我怎么是强奸呢?是我强迫他的吗?”

       书记也觉得强奸可能按不上,但,王叶明把人家睡了总是不对的。书记对王叶民说:”这样吧,你把人家娶了”。

       王叶明说:"为啥啊?"

      “ 你把人家说睡了,你不娶她?“"书记说。

      “我才睡了她一天,不半天都不到”王叶民说:“李世民和她睡了半年了。”

      

        书记头痛死了。王叶民是坚决不娶,李世民是坚决不要。李妻怎么办呢?

       王叶民尽管混蛋,但还真不能按强奸处理。李世民尽管不近人情,但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就是那个状况。---女人与别人发生关系了,不管什么原因总是女人的错,罪过与受惩罚的总是女人。

      现代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意识完全不同。现在男女关系随便的很。今天交个朋友,上床。黄了。明天再交个朋友,上床,那都是无所谓的事。可在那个时代不行。书记也没有办法。

      但李妻怎么办呢?总不能总住在书记家吧。队里进行了讨论,决定如下处理;

      书记把李世民和王叶民找来,对他们说:“你们谁也不要李妻,那你们就出钱让她回家吧。”

       王叶民说:“又不是我老婆,也不是我让她来的,凭什么叫我出钱”

       书记说:“你不出钱?你把人家睡了,毁了人家一生,你不出钱!没有把你抓起来就不错了”

      书记又对李世民说:“李妻,是您的妻子。你现在不要人家了,给钱让她回家总可以吧”

      李世民说:“我现在没有钱。”。王叶民也跟着喊没有钱。

      书记说:“这好办,队里先垫上,到开资时扣好了”。

       第二天,书记把可李妻是送到火车站,对李妻说:“他们两个都是混蛋,你回家吧,重找一个好的”,同时给了李妻伍拾多元钱。

      当时的工资水平,普通工人每月也就是四五十元。上海到新疆的火车票是33元。客饭是三角一分。上海到黄桥的火车轮船联票也就是五六元。李妻的家到平庄家也不远。50多元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这个听来的故事,到此就算结束了。至于李妻回家以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个美丽的传说。

        这也是我听来的故事。大约在1964年吧,矿上来了些火车司机,他们是从铁路上调来的。这故事就是从他们那里听来的。

       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甘南。

       中国的铁路建设,解放前陇海线没有全线开通,不知道当时火车是否通到西安。总之,西安以西的铁路是解放后开始修建的。

      陇海线临潼以西是800里秦川。从宝鸡以西就是陇西地区。所谓“陇”是“山陇“的意思。这一路都是山沟,坐过兰新线的人都知道这一带有无数的山洞。火车就沿着渭河在山洞里钻进钻出一直到兰州。

       这一带是甘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经常有藏族人活动。

       查资料,秦时属临洮管辖。西汉时,东部属陇西郡、。1952年,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5年,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 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

       
        看地图,可以看出陇海铁路的这一段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广阔的草甸草原擦肩而过。这故事就发生在与这个擦肩而过的一个小站上。

      
          陇海线这一段是从东南向西北。渭河是从西北向东南流。就算从北到南吧。这车站的东边面临渭河。背后(西)是陇。陇就是山,但与我们看到的山不一样,山顶不是尖尖的。虽然是个山,但比较平缓,而且是一个连着一个,上面长满着草。它草甸草原紧紧相连。这应该是属于高原草原吧。


      我再接着写我们的传说。

            这个站小的不能再小了,它位于与甘南草甸草原相连接的陇西高原的山谷中,面临着渭河,背靠着“原(高原)”。它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既是站长又是扳道员。车站就在二个山洞之间,也就二三百米长,有二股道,是用来会车的。就有一间房子,既是办公室,也是卧室。


         我是在南方的城市里长大的,我一直以为“原“,就是“平原“的意思。以后到了陕西,见到了黄土高坡,才知道什么叫“原"。“原”与“沟”是对立统一的。“原”在上“沟”在下。“原”与“沟”之间就是“坡”了。“原”就是高处一块平坦的地。“原”与“原”之间就是“沟”。

      古诗里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就内不是我自以为是的平原,而是坡上的"原(塬)"
       
        当然,陇西高原的“原”与黄土高原的“原“还是有区别的,这里我就不细讲了。

       这位既是站长又是扳道员的工作人员是位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叫马洪俊。是上海铁路学校的毕业生。他每天的工作是接电话,扳道,接发列车。每天有几班列车从他这里经过,有时还会有几趟会车。

       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应该说是很是孤单。无聊。然而他天生乐观。他有一个收音机,经常听各种节目。他爱看书,每次列车过来,除了给他带生活必需品外还会给他带报纸杂志,书籍,房间里有不少书。

       他还有个口琴,爱唱歌。他有空闲的时候,天气好的时候,就会爬上后面的原上躺在草原上看书或吹口琴,唱歌。

       高原在天气好的时候,晴空万里,天特别兰,蓝天白云让人想起“跑马溜溜的山上”。马洪俊的歌声,琴声可以传的很远。

       天上不断变化的白云,地上开着格桑花的草原,原处的羊群,兰天又是那么的深渊,一个青年的歌声在回荡---这是什么样的意境?是一幅多美的画卷。

       然而,有一天,马洪俊突然失踪了。

        在1953年7月的一天,陇西车站有趟车要从马洪俊的七道沟车站通过,陇西车站调度打电话通知马洪俊人让他接车。可是电话怎么打也没有人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调度着急了,列车已经到了七道沟车站外了,没有信号不能通过。这趟列车不能通过,下趟列车就没有法子走。陇西车站的调度只好派了一个王调度员坐铁路上的轨道车到七道沟。

        王调度到了七道沟车站,进了车站办公室没有看见人。就查看了一下道岔的方位,没有什么问题,王调度就给列车发了信号,让列车通过了。

         王调度让列车通过后,就与陇西车站调度通话,告诉这里的情况,---这里没有人。后来局里派了人来寻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只好宣布马洪俊失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3: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南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类开发这块亘古荒原,甘南的羌部逐渐建立自己的部落联盟或依附中原王朝

       羌人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成员。我们历史的“周”就是羌人的一支。羌就是姜,姜子牙就是羌子牙。五胡乱华的时候大批羌人进入中原与汉族融合,是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人也是也藏族的祖先。也是西夏党项人的祖先。(西夏被蒙古灭国后,党项人以后融入到汉族中)。今天我们的普通话与藏语,羌语都属于一个体系。

      这里,秦时属临洮管辖。西汉时,东部属陇西郡。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宣慰司统领。
      
       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宣慰司统领。可能就是因为五胡乱华的时候大批羌人进入中原与汉族融合,,这里的居民基本上就是藏族了。   这里的人们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甘南在1950年就解放了,1953年10月甘南自治区在夏河拉卜楞成立,1954年7月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但是这里的政治制度没有改变,还是三大领主的天地。活佛,土司,头人是这里的主人。
      
      在七道沟车站,渭河西面的陇西高原与草甸草原紧紧相连的塬上有一个土司,叫  扎西达瓦
      
       扎西达瓦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二个儿子,一个早年病死,一个在与其他土司争夺草原的时候被打死了。解放后,也就只有一个女儿了,名字叫洛桑卓嘎。

       洛桑卓嘎从小在草甸子里长大,但,由于这里是汉族,回族杂居的地区,所以洛桑卓嘎不但马骑的很好,汉语也说的不错。她还在汉人的学校里上过学。她喜欢在草甸上骑马奔驰,走遍了她们家的领地。她也喜欢唱歌读书,每到一处都和她的人民唱歌跳舞。
       
           陇海铁路是贯通我国东西的的大通道,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到解放前才勉强修到天水。

        宝鸡至天水段,长154公里。这段铁路工程复杂艰巨,南京政府忽停忽建,朝令夕改。从1939年5月至1945年12月,用了近7年时间,才勉强竣工。通车后,塌方事故不断发生,被称为陇海铁路的“盲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继续修建天水至兰州段, 1953年7月完成,至此,陇海铁路全线修成通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4: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甸上长大的人们是没有见过火车的。从小在草甸子里长大的洛桑卓嘎没有见过火车,她决心去看看。

       七道沟车站的站长兼扳道工马洪俊像往常一样,每天早上起来后就会跑上山坡,做一套广播操,然后跑下山,做饭吃早饭。饭后会巡查一下他的领地,查查铁道,道岔,信号----做完一个站长兼扳道工应该做的工作。然后,接送一趟车。

       午后,又有一趟车要接送,接送完白天就没事了。天不好的时候马洪俊会在屋里看书,听收音机;天好的时候马洪俊就会到山坡上看书,吹口琴,唱歌。欣赏着蓝天白云,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看看那些低头吃草的羊群。

       一天, 马洪俊正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那飘浮不定的白云,嘴里哼着“在那遥远的地方”。忽然发现身边出现了一个人影,马洪俊坐起来一看,是一位眼睛大大的,有一个通红的脸蛋的,穿着那金边闪烁着的衣裳的藏族姑娘。

       马洪俊不由的开玩笑问道:“你是从在那遥远的地方来的姑娘吗?”。那姑娘点点头,用手指着那西边的一片白云。

       七道沟车站很少来人,马洪俊很希望有个人跟他聊天。马洪俊接着开玩笑的问:"你不会不会说话吧?"

      那姑娘突然笑起来了:"haha,我会说话。能问你在这里干什么呢?放羊吗?这里有那个羊群是你放的?"

        马洪俊也笑着说:"我不放羊,我只是看着你们放羊。那群羊是你的吗?"

        姑娘回答说:”不是,我来看火车的”

        马洪俊说:“姑娘,今天您看不上火车了,火车已经开过去了。你明天来吧。”

        姑娘问:“你怎么知道,火车不会再来了呢?”

       马洪俊说:“我就是管火车的啊。”

       姑娘吃惊的问:“火车听你管?”

       马洪俊说:“是啊”。

        姑娘想了想说:“火车既然听你管,那你让火车开过来让我看看行不行”

        马洪俊觉得这个话说大了,不好收场了,可是怎么给她讲明白呢?这还是个麻烦事。就纠正的说:“火车进不进站是听我管,可是来不来不是我管”

       

          姑娘这回又笑开了,说:"其实,我刚才已经看见了,我是听到您的琴声过来的。当然,我还想看一次也是真的"。

       
          姑娘指着马洪俊手上的口琴,说:“那是什么?”

            马洪俊说:“是口琴”。

         “刚才,我听到的琴声就是用这口琴吹的吗?”

            马洪俊说:“是啊”。

           “歌声很好听,这是个什么歌?讲的是什么事,您能给我说说吗?”

            马洪俊说:“当然可以”。于是马洪俊就告诉她,这个歌叫《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说: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篷都要不断的回头去盼望。-----

          姑娘开心的说:“你看,我也穿着金边闪烁着的衣裳的衣裳,你看我像不像那个姑娘。”。
          
         马洪俊说:“太像了,你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姑娘又笑了,“你想不想看看我帐篷?”

          马洪俊说:“当然想啊。”。

        姑娘说:“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马洪俊忙说:“这不行”

          “为啥啊?”

         “我还有工作”

          “什么叫工作"

          马洪俊说:“你看到坡下的车站了没有。我在那里工作,没有我会火车进不了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洪俊说:“你看到坡下的车站了没有。我在那里工作,没有我火车会进不了站”

    点评

    历史上,甘南藏族的未婚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 抢婚是又一种婚姻形式。招女婿也是甘南藏区常见的一种婚姻形式。。赘婿,不论在家庭和社会上,都受到尊重。  马洪俊被抢婚了,被招女婿了。  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8#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3: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甘南藏族的未婚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 抢婚是又一种婚姻形式。招女婿也是甘南藏区常见的一种婚姻形式。。赘婿,不论在家庭和社会上,都受到尊重。 
      
       马洪俊被抢婚了,被招女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9#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3: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了

    本帖最后由 yitiao 于 2018-6-1 11:32 编辑

    清除。

    11.jpg (57.26 KB, 下载次数: 2)

    11.jpg

    点评

    那位藏族汉子带着笑容对马洪俊说:“会有人接替你的工作的,火车不会进不了站的” 马洪俊还想说什么,只见那汉子挥挥手,就有二个人走过来,把他抱起,放到马背上。那几个人骑着马一阵狂奔,马洪俊被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6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洪俊与公主很快的就干完了夫妻间应该干的事,马洪俊与公主圆房了。

       第二天清晨,马洪俊张开眼睛时,公主已经起来了。公主见马洪俊醒了,就甜蜜的笑了,说:“醒了,起来吧,我们今天还要走远路。”

       “今天我们还有什么事吗?”马洪俊边起床,边问道。

      ”“ 回家啊,”公主回答道:”“我们要回到我父王那里。”

        马洪俊起来了,习惯的要洗脸,刷牙。他四周环视一下,心想,我的牙刷牙膏还在车站呢.

        就在这时,只见那二个侍女端着一个盛者热水的铜脸盆,拿着牙刷,牙缸,送到了马洪俊跟前。公主笑嘻嘻的对马洪俊说:“夫君,请吧。”
      
         马洪俊 刷完牙,洗完脸,就走出帐房。公主跟着他也走出了帐房。马洪俊 看着那蓝蓝的天,阳光正在从东方升起,高原草地的空气不像江南那么雾蒙蒙,而是万里晴空,只见金光四射。草地在阳光下被染才成一片金色,是那么的灿烂,那朝霞更是无法形容。马洪俊不禁感叹的说:“太美了”。由不得在草地上跑了起来。
      
      公主在后面跟着,边跑边说着:“不要跑远了,我跑不动了”

      马洪俊 他们跑了一圈,回到了帐房,吃了早餐,休息了一会,就走上了回家的路。

      

      吃完早餐,公主与马洪俊出了帐房,只见公主的侍从们有的在收拾帐房,把毡房拆除放到二个大马车上;还有几个牵着马在等着他们。

       “夫君,你会骑马吗”公主问马洪俊。马洪俊说:“不会”

        “那,我们俩骑一匹马吧”公主骑上了马,让马洪俊坐在她身后说:“你抱紧我,我要起步了”

        公主用腿已夹马,马就跑起来了。马洪俊赶紧紧紧的抱住公主。公主前面跑着,后面有二个侍从骑着马还牵着一匹马跟着。

       马在草原上跑了二个多时辰,见到了前面有一处人家





      公主对马洪俊说:“这是达瓦头人家,我们在这里休息休息吧。


      这时,从房子了跑出几个人行着藏礼把他们迎接到屋里。

       公主一行进了屋到客厅里坐下,公主对其中一位年纪比较大的汉子说:“达瓦叔叔,我们回家路过这里,在你们这里歇歇脚”

         达瓦头人笑着说:“我们知道了,公主能光顾寒舍,是我们的福气”

         这时,达瓦头人的家人们送上了酥油茶,与肉包子。

         公主对马洪俊说:“吃吧”。

         达瓦头人看着马洪俊对公主说:“这就是公主的夫君吧”。

         公主说:“就是,你看我的夫君怎么样?”

        达瓦头人那敢说不好。赶紧奉承的说:“一看就是一表人才”

        公主乐了。对 马洪俊说:“人家夸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31 09:21 , Processed in 0.11354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