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无数山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假象中设问】全篇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18: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362、在一些准则之下,你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你的问题,并通过自我感受予以证实,哪怕是面对未来,也可于此“准则之下解决问题”的准则予以充分自信。卡拉玛人面临的问题即如此,并不仅仅是眼前不同教义、宗派、观点、看法等之间的差别,并对此作出判断、选择,而是要由此延展于未发生的事件或者眼前这些事件发展的判断。比如:来世或者善恶因果业报、安乐自在、苦恼、清净解脱。既在的类似案例对此进行实证,当然案例的他者属性似乎错位,但不要忘了前提是共同准则,它消除了个体差别的在,使一切事件与准则之下显示出无差别的在这种属性。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将“准则”本身视作一成不变的某种客观的绝对存在,那么“准则”本身也就成了与我们无关、与一切事物无关的在,其本身也就不在我们之中了。而佛陀给出的“准则”原本就在我们之中,与我们同在的,将之提出来使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局限,且让我们摆脱这种局限,从而对外在事物加以认识、判断。不是要让我们再次陷入“准则”这个形式中。

      注:2019.3.2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 18:5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2#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12: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363、灯亮的刹那,所有的暗都消失了。用“灯”来比喻一种说的效果是很有趣的,直接为诸众消蔽,与其说眼前一亮,莫如是心中自明。而,说暗消失则显得有些不彻底也不可能彻底,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其认识上的暗始终都在,这所谓“认识”、“思维”等即为暗在的体现,我们无法让有谓“认识”、“思维”等本身所形成的遮蔽全然地敞开,成为无遮的在,除非我们拥有超越于这些“认识”、“思维”等,否则,我们的明了是在“认识”、“思维”等之下的。正是如此,才需要通过极致的静思,抵达思的背后,那是才能说到了明了之境。因为那时你也不需要渡你的筏,语言、文字、认识、思维等如是,究竟处得把它们放回原地。

      注:2019.3.3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6 0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2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364、在我们管窥的世界,当事相剔尽后,玫瑰并不必桃花真实,或者说玫瑰与桃花在传达出“真实”的信息真实程度上是平等的。换言,即便是此时田野上,桃花盛开出熟悉的季节,仿佛天空拉得低低的,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桃花这个真实,来自现场的我们与桃花俱在的事实,而非单一的作为对象的桃花的存在。为此,我们说“真实”是对感知主体“我”的隐蔽,同时也因眼前这熟悉的桃花形象而隐蔽其作为事物的一般性的在。且,说管窥,我们有怎能避开“管窥”呢?基于“我在”的看见即是管窥,只有当我们回到世界本来处,或说回到我们与诸事物普遍的在,也就无谓管窥,我们看见的即为玫瑰与桃花平等意义上的在。

      注:2019.3.5

点评

来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6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4#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23: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365、感觉未来一词所指示的含义挺模糊的,基于已然发生的一切,我们希望得见对此的印证,即便如此,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某种倾向,并没有精确指向。有时甚至感觉朝向过去搜寻着,那些已发生但已经忘记了的事相,且那模糊的倾向越强烈则往回走得也越急,好像要找到遗忘的旧。这似乎显示了内在关联的在?或者,我的根在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并正在继续发生着,沿了我没有走过的路,虽然已发生的一切里有我的熟悉。

      注:2019.3.5

点评

顶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6 0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14: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366、十条原则看似针对我们对外界言说、行为、思想、观点、事件等判断而言,其实何尝又不是对我的言说、行为、思想、观点、事件等的检验原则呢?当我们将这些“我只所在的事相”放在审视、判断的对象位置上时。很多时候,我们对外界对象倒还容易觉察,可对自个的言说等却似乎太过寻常而忽略掉,甚至麻木,更甭说将之作为对象加以审视、判断了。推而广之,我们很难时时对“我”保持警惕,并将之当作一般对象来看待。

      注:2019.3.8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8 1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6#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16: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367、你想要抓住眼前的一个个现象,虽然不知道现象里到底有什么。你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想送到这些仿佛要说出什么的事物或者如梦一样的幻景。当你真的伸出手,才发现摆在面前貌似中性的现象那么不真实,你的手不知道往哪里抓,甚至你无法区分它们彼此之间的在。恍惚间,你的手虚化,融入到这些现象里,继而你整个人也相继融进去,成为“抓住”无能为力的对象。假象一词几乎呼之欲出,可假象又在哪里?你自身的“我”也成为假象的一部分时,你所问出的问题同样湮灭问题中。

      注:2019.3.8

点评

顶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8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7#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368、不可基于原本存在的所谓事实、真理去寻求对未来、他方世界作出判断。这告诉我们认识的的拓展——基于已知知识简单地向外延伸的做法并不可靠,因为我们凭借外延的思维工具、基础即非可靠的可以借以广泛延伸的基石。或者说,我们思维、认识延伸是一种局限行为,并永远指向局部意义的在,从我们的认识出发的一切终将受困于我们的认识自身。佛陀所说的不可盲信且强调实证,是充分意识到认识的局限,洞彻认识之上的世界根本的,故反过来提醒认识主体的我们,疑而生信是合理的必要的程序,疑是我们与他者、世界之间的可能路径,真理即在其间。而我们触摸到的不断延伸的真理需要契合于当下,真理的显示符合于我们与世界之间一致性的同在。它不在事相的平坦处,虽然显示了事相的某种和谐形态,此形态构成的真实不是之于我们的真理,或说遮掩了通向我们的有意义的存在;而事相的奇点则将矛盾凸现,潜隐的可能逐渐消蔽,我见的路径渐渐清晰,才使我们意识到事相下面更为深刻的在。

      注:2019.3.9

点评

顶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9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7: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369、晨起听雨,感觉冰冰凉凉的,且有些浑浊。不似山村的雨,听起来凉凉的,却带着感官上的清澈、明亮、干净,合拍着风声、鸟鸣,组成雨下春生、万物复苏的场景。是感官迟钝了,还是我之中藏住太多的“有”?惯常的说法好像是我对于过去的一切的保留,也许还有怀旧情绪。人群集中的地方,也把似乎有些多余的东西集合在一起,而这些集合于周围的“多余”对潜在的“我”的完整产生冲击,并有损坏的倾向。如此,我对四周的事物有了参照内心既在的“有”而作出对比性的感受,也就是讲我的感受是相对性的存在。

      注:20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9#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7: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370、把倒置的东西翻过来,未必代表事物的全部,只不过让我们看见事物还有已看见部分的另一面存在。但习惯上,容易将此翻转的过程当作由对立概念构成的整体的非此即彼的判断,比如:是非、高低、大小、黑白等等。应当看到,即便是一组对立概念,也不过是描述对象属性之一的选择性的一组概念,更不是对对象的全部覆盖,事实上任何一组简单概念也无法构成对对象全然的覆盖。平常表达中,选择性地指向对象局部罢了,由于习惯用事物属性代指事物,造成认识错位。故,当我们把某个东西翻一面,我们理应看见更多,同时看清我们思维中对事物的“倒置”、“翻转”及“看见的面”,从而释放我之中的对象。

      注:20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1: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371、世界以本然的方式投影在我们心中,我们意识里的这些在,或者说一个人内心可以检验的事相,但它们却并未处于某个指定的地方,哪怕记忆里已经保存了这些事相。仔细一想,留在心里的事相已非与我们同在的已然发生一切,记忆并不能到达已远去的对象事件,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曾经发生过的事件。

      注:2019.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23: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372、卡拉玛人的领悟里藏着多少往日的行,佛陀分明只是轻轻一揭,所有过往的行踪便一下揭开,藏无所藏。看上去,佛陀为卡拉玛人列出的十条原则很简单的,可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即在这些判断原则中,只有先走出来才能谈得上参照奉行。否则,你所奉行的不过是“我”的另一个版本罢了。要走出原则,你的领悟需有自己累积的行,这才得以有机会自如地进出。闻卡拉玛人的赞叹,我复赞叹。

      注:2019.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5: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73、直想问问卡拉玛人,我的问题帮我问了吗?如是念起,转尔又觉得所有问出的问题最终都将指向问者自身,基于语言属性和局限,卡拉玛人能问的已问,而佛陀当说已说。而我之所以想问,更多的是我无法在场的孤独,因我不能亲身感受与卡拉玛人一般的在,唯此在才能让我离于孤独。佛陀的“说”中,有当日打开的场景,也有我们可感的在以及“说出”所指的一切。借于一个文本的是,走在尘事掩盖的在在处处,或许某一天可体会卡拉玛人问出的自我。

      注:2019.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22: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374、佛前,所有文字相黯然失色,可我依旧抱着文字之表的分别,于一切言说的究竟里,一个人独自往前。所有的“说出”都带着显示“我”的存在的痕迹,仿佛要将心里的藏给出,可基于文字言说的执着,形不成舍去的过程表达,更像是沉溺于其中。每每想起佛陀给予卡拉玛人的“说”,心里不免感到一丝儿孤独,恨不能与卡拉玛人一道在场。大殿里,我把自己放下,其实我还有什么可以放下的呢?说“放下”不过是我在一个人的路上,历经长长的旅程后,褪下一身疲惫,然后继续前行,直到风景漫过我的双眼。

      注:2019.3.13

点评

顶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6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2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375、上山的路上,我在想,该如何观见自在?一步步往上走,落叶随风飘,我在我的累途,这么多年来,我总是这样不觉地活在累途。一个个尘世的假象,如潮涌来,而潮声却没有唤起我面向假象本身,任其淹没我的呼吸,然后将我的自我呼吸的意识带走,把浑浊留下。某个瞬间,我才明白“我”即是自己浑浊的在。

      注:2019.3.13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6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22: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376、一个个“醒目”的事物总无意间被我们当作无关的存在,而普遍意义的关联性在此时仿佛失灵了一样,我们盲目于一些短暂的在,并将之延长铺于我的永恒未来,而真正持久的内在联系却予以忽略掉。说“醒目”是作为事物的观察者冷静地看见的在,也就是说“醒目”不是针对每个人的,或说是朝向于关联的醒者而言,也许事物的普遍性也是对事物“醒目”存在的遮盖,将其凸显抹平。而佛说之是,或随手例举的事例、给出的譬喻里,有我们自身的在,而我们却未看见。

      注:2019.3.14

点评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6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1: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377、雨正以雨自己的方式、形态说着。所谓听者有心,似乎在某个引起共鸣的当口听见雨所说的,此“听见”直是有心啊!我们的心遇见这雨,或说此“听见”是一颗心与雨的遭遇。说着说着,雨过天晴,我们来不及退出雨的场景,下着雨仍然下着,感觉我们并不了解雨,了解人世间的缘起缘落,自然的现象激不起我们的丝毫感触,通过我之存在,此世能照见的我那么孤独,已然走远的卡拉玛人留下我无处藏身的虚空。

      注:2019.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1: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378、语言即歧路。太多的理由说出什么,但你会觉察到在“说”路上我们越走越远,走向无尽的歧路,有千百万种可能使我们背离自己,在你说出的刹那,我们已然老去。分析手段告诉我们,可能性里的种种呈现是无意识的,它先于我们对或然性事件的有意识诠释,何况过度诠释。有时感觉诠释其实另一段表达不同的歧路,妄图消减必然性带来的伤害。一个人在歧路走啊!春寒无意,雨声入梦。

      注:2019.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79、对世间无法留存的东西太过执着,妄想延续我之存在的状态,由此就会忽略了其它更有意义的存在,以致不能在每个此在里展开自己。这不是什么面向他者的话,是独立个体的真实感受。想想,维摩诘的空间里有可以停下时间的广大世界,到底维摩诘是作为病者还是医者,他巧妙地演绎着佛说,他们将“病”的形态展示出来,为众多的不悟者。你只有置身于某个类似的场景,才能感受病者为谁。而此刻我们对于“我”的存在及“我”这个形态所象征意义是那样的执着,莫不也是病态的,即便如此却仍紧握不放。读维摩诘,病慢慢儿展开,使我们能够看见时间抹去的一切。卡拉玛人在一席谈话中放下虚妄,以可识别的方式放下心中念念不忘的“我”。

      注:2019.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22: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380、时间为我们表达的事件的过程性内容,当时间停止或者倒流,那么这些我们思维习惯里沿某个方向变化的过程型内容还在么?时间作为表达生住灭过程性信息的工具,使得这过程在标记好的时间轴上呈出一种“有序”的存在,应注意的是——以时间概念表达的对象事件显示的时间性状的“有序”是属于我们的,而非我们面对的对象事件,对象事件有其自身的内在必然,它沿着属于自身的内在“时间”演变着自己的历史。时间,在我们设定的方向、范畴、意义里,本质即是一个假象的显现,将我们身边的实在以假象方式展示,同时也将时间本身给展示。

      注:2019.3.16

点评

顶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7 0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7 2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381、世界有谓“不真实”吗?世界本就如此,无所谓我们作的“真实”或“不真实”的记号。“我”在其中时,我们感受真实,反之则感觉不真实,也即我们的判断是由“我”是否在其中决定的。应注意到这里的“我”并不局限于实在的个体,也包括思想、行为等抵达对象的一切。如远处的某物、某地、某事件等,与我这个平等地存在,而当我的想象、经验、思考等“我”的形式的一部分到达对象时,或者说“我”与对象在一起时,我们感受到对象呈出某种超然的真实。换言之,这种真实感与外界对象的实在并不一致,即便外界对象如某一实物存在,相对于我们也未必真实或说我们未必能感受“真实”,且这实物无关于我们作的“真实”或“不真实”的记号,它有它的自在。

      注:2019.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5-3 06:09 , Processed in 0.1430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