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学术,学术!拾野寒老师关于单衣的考证 [打印本页]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6-15 01:00
标题: 学术,学术!拾野寒老师关于单衣的考证
本帖最后由 章关培(劳燕) 于 2015-6-15 08:15 编辑

       单衣
    单衣(dān yī)单衣是宫中女官穿着的服装。
    十二单不是指十二层单衣,而是指单衣上面叠十二层圭的装饰性服装。


    释义
    1、单层无里子的衣服。
    2、古代官吏的服装,或为朝服。


    出处
    (1)《管子·山国轨》:“春缣衣,夏单衣。”宋苏轼《回文冬闺怨》词:“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因那时五月初旬天气,所穿罗彀单衣,故易裂也。”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浦回子》:“饮以瓢水,清甘如醴,由此不饥不寒,雪天可著单衣。”
    (2)《晋书·简文帝纪》:“奉迎帝於会稽邸,於朝堂变服,著平巾帻、单衣。”《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单衣,江左诸人所以见尊者之服,所谓巾褠也。”《宋书·礼志五》:“诸受朝服,单衣七丈二尺。”亦为吊服或士大夫之便服。参阅《宋书·礼志五》。


    3、情感中的含义
    从外表上看是那些上衣在无论那个季节都不会超过 2 件衣服的人,他们并不是感觉不到冷,只是或许因为感情中经历了一点事故,心变得难过,低沉,颓废,然后狠一点的就会因此变的内心,性格变得冷漠。外表不会搞的很“费神”(fashion),简简单单,时尚不是跟着别人时尚,要别人跟你学时尚才对!

   “单衣”是孤独,寂寞的意思,一个人无所依,但那并不意味着是在彰显个性!单衣的人是有着自己情感,有着自己的向往!外表表现的冷漠,是要去拿来掩饰着内心的怯懦,因为,他们受过伤害,那种出自内心的伤害。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6-15 01:25
单衣七丈二,十二玉圭装。
待月龙山下,临风黄岛旁。
轻声呼猎犬,软语对檀郎。
一曲迎夫主,清歌可绕梁。
作者: 拾野寒    时间: 2015-6-16 20:25
剪烛夜饮单衣汤
老朽寡闻百度忙
搜尽菜谱无此味
应是私房袖里藏

西窗家里,好东西就是多;P;P;P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6-17 00:14
拾野寒 发表于 2015-6-16 20:25
剪烛夜饮单衣汤
老朽寡闻百度忙
搜尽菜谱无此味

不错,单衣汤是俺的私家菜:lol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6-17 10:27
拾野寒 发表于 2015-6-16 20:25
剪烛夜饮单衣汤
老朽寡闻百度忙
搜尽菜谱无此味

拾野老师啊,西窗老师的私房秘籍多着呢,小心也把您收拾收拾入菜了!
作者: 拾野寒    时间: 2015-6-20 20:58
本帖最后由 拾野寒 于 2015-6-20 21:00 编辑
单衣 发表于 2015-6-17 10:27
拾野老师啊,西窗老师的私房秘籍多着呢,小心也把您收拾收拾入菜了!


单衣色味称娴良
野寒表里却白相
既无营养更无缘
难被西窗纳私房

我对自己是非常放心的啦;P;P;P


作者: 拾野寒    时间: 2015-6-20 20:59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5-6-17 00:14
不错,单衣汤是俺的私家菜

问好西窗兄,这私房菜您可一定得藏好喽
;P;P;P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6-20 22:03
拾野寒 发表于 2015-6-20 20:58
单衣色味称娴良
野寒表里却白相
既无营养更无缘

老师俱是武功长,赤手空拳捉白狼。
只是痴迷真绝色,芙蓉看罢又海棠。:lol
作者: 拾野寒    时间: 2015-6-20 23:04
春天里来百花香
岂止西窗单衣汤
清明过后端午前
出门都是踏青郎

{:soso_e120:}{:soso_e120:}{:soso_e120:}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5-6-21 00:31
拾野寒 发表于 2015-6-20 20:59
问好西窗兄,这私房菜您可一定得藏好喽

那是那是,秘不示人;P
作者: 单衣    时间: 2015-6-21 10:01
拾野寒 发表于 2015-6-20 23:04
春天里来百花香
岂止西窗单衣汤
清明过后端午前

拾野生寒踏青郎,长襟短袖背箩筐。
问君哪得多如许,美女珍奇一并藏。:lol
作者: 拾野寒    时间: 2015-6-25 22:48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5-6-21 00:31
那是那是,秘不示人


西窗夜煲单衣汤
剪烛时分便飘香
可叹君子无雅量
至今袖内锁私房

;P;P;P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