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人才研究】魏晋人才观一瞥 ……刘劭《人物志》释意(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2-26 16:03
标题: 【人才研究】魏晋人才观一瞥 ……刘劭《人物志》释意(连载)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2-26 16:05 编辑

第一章  人性品质的九种表现
(刘劭《人物志•卷上•九征第一》)



   每一个人为何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呢?究其根本,不过是因为观察他人者与被观察的人,彼此之间,各自性情不同罢了。那么,什么是性情呢?相关“性情”二字,之所以从来一言难尽,这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的性状情景,就不容易把握准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内在的形成机理,恰似玄妙虚幻的“道德”二字一样,即便圣贤睿智之人,也需要历经细致入微的观察思辨之后,才有可能论说一二。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面对“性情”或“道德”的概念和定义,如果不都是仅有一份茫然无措的直觉,那么也会经常落得一种似是而非的结果。
    鲜活生命之所以生存,都依赖于机体血气的顺畅流动。像人体模样的形成,亦如自然万物一样,也就是“万法归一”的本质,终究根植于元气,随后是“阴、阳”两性区别为男女,再就是遵循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孕育构成了各自品质的躯体外貌。所以,凭借每个人的各自不同的外貌气质,尚可大致辨别一个人的性情能力如何,即人性品格与能力大小的问题。
    单论世间人类的品质性格问题,其中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种态势,即是“中庸平和”。其实,世间万物,凡属于中庸平和者,必定都是寡淡乏味;唯能如此,才有可能调和每一类事物中必定存在的“五行”类别材质,从而达到一种阴阳均衡的自然生存状态。所以,当辨别一个人的性情才智之际,首要的就是先去观察其喜好趣味,然后再去判定其聪慧明智与否。而且,世间堪称聪慧明智者,亦不过就是能够保持住“阴、阳”精华的极端稳态而已。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阴与阳必须分别达到纯净清明程度之后,才有可能拥有内在聪慧和外在明智的协调一致。因此,世间所谓的圣人,之所以能够给人们一种醇厚超凡的气度印象。究其根本,就在于他们能够将阴与阳的极致精华,兼容并蓄于一身罢了。所以说,像一种既能明察秋毫而又能宏观万象的能力,除非就是圣人,否则一般人都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通常情况下,像那些敏感明辨人士,可以分析各种事物显而易见的事由因缘,却往往看不透暗藏不露的因果必然;而那些擅长深思熟虑人士,虽能够辨别静止的事物,但面对迅疾的变化,却时常束手无策。针对这两种司空见惯的情形事态,恰似火焰或太阳,即便他们光芒万丈,却都无法映照出自身的影子;亦如铜镜或水面,尽管都可以反映外物形状,却又都不能自身发光。如果深究原因,其根本还是在于各自性质品格使然,如同世间万物,因为所属五行材质不同,必定各具短长而互有局限。
    在自然界中,所谓的五行品质,即“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在对应人类机体方面,既表明人体基本构造的“骨骼、筋腱、气息、肌肤、血液”等,不但分别具备“木、金、火、土、水”的物质特性,而且也表明这样五种性质的有机构成,已然铸定了一个人性情气质的类型。
    通常情况下,骨骼坚实而又柔韧者,即木性气质的人,必定“弘毅”,像这一类型的人,虽然性情正直、好高骛远,却正是仁义品格的基石,即“仁”是此类品质的精髓;
    气息清纯而明朗者,即火性气质的人,必定“文理”,像这一类型的人,不但中规中矩,而其爱憎鲜明,也是礼仪德行的根本,即“礼”是此类品质的精髓;
    肌肤端庄而饱满者,即土性气质的人,必定“贞固”,像这一类型的人,虽然坚贞不渝、固执己见,但是忠信的基础,即“信”是此类品质的精髓;
    筋腱刚劲而精炼者,即金性气质的人,必定“勇敢”,像这一类型的人,尽管勇猛果断,而且刚正不阿,却也是侠义的关键,即“义”是此类品质的精髓;
    血色平和而柔顺者,即水性气质的人,必定“通微”,像这一类型的人,虽然胆大心细,尚且游刃有余,正属于聪慧的源头,即“智”是此类品质的精髓。
    据上可知,人类“骨、气、肌、筋、血”的五类体质类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仁、礼、信、义、智”五种精髓品格,如同宇宙中自然物质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分类一样,具有恒定不变的常态特性,故而又被称为“五常”。
    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类,若按照“五常”划分种类,其所能够依据的只能是日常行为表现和一生业绩成就,所以又被称为“五德”,可概括为“温、良、恭、俭、让”五个字。
    在《尚书•虞书•皋陶谟》中,皋陶对虞舜曾经讲述过“行有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在上述“九德”之中,温直而扰毅,即属木德,概括为“温”,适益温和环境下茁壮生长,虽然树大自直,但易受胁迫而屈伸;刚塞而弘毅,即属金德,概括为“良”,外观美好且质地精良,因刚正不屈,却易遭磨损;愿恭而理敬,即属水德,概括为“恭”,顺势虔敬并合情合理,盈科而进,水到渠成;宽栗而柔立,即属土德,概括为“俭”,宽容正直,自身简练朴实而又能容纳滋养万物;简畅而明砭,即属火德,概括为“让”,简单明快,善恶分明,即所谓“当仁不让”的精神本根。所以人类性格品质,即便千变万化,但在实质上大同小异,无外乎这样五种气质类型下概括为“五德”外表特征。
    事实上,像“刚柔、明畅、贞固”的外表特征,若显现在一个人的外貌和言行中间,其声音相貌和情志趣味,不但与之相辅相成,而且如影随形。一个人品质鲜明正直,则仪表刚劲坚贞;其品质善良果敢,则仪表阳光进取;其品质平和明智,则仪表安逸闲适。所以,人的仪表外貌,体现着内在性情和生活态度。但凡心底正直率真的人走起路来,其行动迅捷而脚踏实地,而心底善良而苛求完美的人,其举足优雅而谨小慎微;再像崇尚道德礼仪者,其举手投足之间,必定肃穆轩昂。
    一般情况下,容貌行举体现着一个人的心志气度,而心志气度最直接的坦露,莫过于言语声音。在声音吐纳之中,音域声调的大小强弱,决定于个人的体质气力。通常所谓声音的温和平缓,既可以清纯流畅,亦可能婉转迂回,而且声音发自肺腑情志,因而外貌气色也伴随着相应姿态。所以,坚守仁爱德行者,言语充满温柔缓和的色彩;品行忠诚勇敢者,语言呈现矜持亢奋的气概;拥有睿智思辨者,谈吐执着达观敏锐的灵光。因此,所谓辨别一个人的神情,也就是一边聆听言语声音,一边注意察言观色。然而,辨别神情的微妙关键,又莫过于凝视眼神的变化,因为眼睛从来都是心灵的窗口。
    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别眼睛的神态呢?一般认为:仁慈者的眼睛,端正而柔和;勇敢者的眼睛,闪亮而坚定。但是,这两种眼神都是偏颇型人才(即偏才)的特征表现。这两种偏才,在各自情志气质方面,如果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极致状态,往往在社会实践中举措难成,甚至事倍功半。所以,进一步观察即可发现:眼神僵直而不柔顺,即为木讷;眼神迥劲而不精明,即为鲁莽;眼神固定而不休止,即为愚痴;眼神浑浊而不清澈,即为落魄;眼神游走而不宁静,即为浪荡。所以说,堪称“中庸型”的人才,必定不会这样。因为中庸人才,尽管也在“无常”体质之中,但其贵在恬淡寡味;其不仅是具备了内在“仁、义、礼、智、信”的精髓基础,而且一定会兼有外在“温、良、恭、俭、让”的形色姿态;因此,在他们的眼睛中散发着的必定是五彩光辉。所以说,万物化生形成具体物品,而具体有形的器物,又必定具备能够辨别其本质个性的精神特征,而通过抓住了这些外在的精神特征,也就能够把握住这种器物之所以存在的发生机理和根本源头了。那么,凡有形器物若概括他们共同具备的精神特征又是什么呢?这也就是本文所要指出的“九征”。
    大千世界,在自然万象的千姿百态之间,为何会有高低、凹凸、直斜、方圆等外形上的明显差距呢?究其根本原因,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出来,这个字就是“神”,即能够决定他们在外在形状上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各自的“神”不同;以此类推,凡决定色彩上明亮或暗淡差异者,即是“精”;凡决定冲劲上的勇敢或怯懦者。则是“筋”,而决定体质强壮或孱弱的是“骨”;再有,如个性安静或急躁表现者,可概括为“气”,而情绪上悲愤或喜悦表现者,可为“色”;其他,凡决定或表现在举止言行方面的状况,像邋遢或端庄的则是“仪”,而偏激或温和的则是“容”、急切或缓慢的则是“言”等。假如上述“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即“九征”落实在某一个具体人物身上,如果这样一个人能够兼容并蓄的达到“质素平澹、中叡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模样,那么具备了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才,也被称作“道德纯粹的人”。
    人世间,“道德纯粹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凡“九征”中有所偏差的人,也是堪当重任的人才,所以世间存在最多的,还是属于复合型的偏杂人才。在这些偏杂人才中,依据每个人自身兼备“九征”中德才的多寡,进一步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兼德、兼才、偏才。
    关于辨别“偏才”的依据,主要看一个人具备“九征”项目的多寡;另外,像“兼才”名号的取得,主要决定于“九征”中已经具备了的德行表现;至于“兼德”之人,必定是针对具备了许多优美德行人物的赞誉。事实上,兼德之人,如果在“九征上”都能达到极致程度,这种人才,足可谓“中庸”。所以,“中庸”既是圣人的称谓,也是圣人所需要达到的道德标准。
    什么是“德行”或德才呢?也就是能将“九征”中每一项的具体特点,都可以落实到细微精致的程度。所以德行最高的人,即俗称“大雅之人”。如果“九征”之中仅是有一项能力达到了极致的偏才人物,即俗称“小雅之人”;如果“九征”中仅是具备了一项能力,便可称为“依似”,而在偏才中的依似人物,即俗称“乱德之人”;如果“九征”中有一项达到极致,还另有一项明显违背,则称为“间杂”,这种间杂人物,即俗称“无恒之人”。像“间杂”“依似”者,都属于风云人物之中的“末流”。
    自人类有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记载以来,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天地之间,芸芸众生,争名夺利,生生不息。仅在过去有限的时空里面,凡属于“末流”品质的历史人物,已经多如牛毛,确实数不胜数!所以,下面也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详细讨论了吧。


【参考资料】
1、《人物志》梁满仓译注;中华书局,2016.1(2017.7重印)。
2、《汉典古籍•杂家•人物志》网址: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00.html
3、《古诗文网•诗文•人物志》网址:https://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2-26 16:06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2-26 22:32 编辑

第二章  人才品格的辨别
(刘劭《人物志•卷上•体别第二》)



   人类能力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庸。但是,自古以来,凡谈论“中庸”的具体内容,唯有大致形象化的描述,却无法逐一清晰地书写出来。
    所谓“中庸”,若比作食盐,虽有咸味,却绝无苦涩;若比作汤汁,虽然寡淡,但绝非没有一点滋味;若比作织锦,虽是触手可及,却又看不到经纬丝线;若比作绘画,虽有明暗相间,但却没有色彩鲜艳的画面。所以,凡中庸的人,即威严肃穆,而又温柔体贴;即能言善辩,而又木讷寡言。所谓“中庸之人”,就是在变化多端之中,能够始终不离不弃“适时、应节、有度”的根本特征。
    世间最常见的现象,当人们处在某种生命成长的逆境之下,而有的人,便会一直置身于激烈对抗的情绪和举止之中,以至于粉身碎骨,或疯狂暴毙;而有的人,便会是一味逆来顺受,以至于穷困潦倒,或失魂落魄。像这样的两种情况,都是违背中庸之道,即乏善可陈,更不符合自然道德规律。真正有才能的人,当遇到必须坚持“严厉、直率、刚正不阿”的情况下,其卓越的能力,应表现在引领偏颇错误走向正常轨道,而不是抓住错误不放,甚至夸大其词,以至于人身攻击;而在需要“柔顺、安抚、卑躬屈节”之际,其突出的能力,应该体现在宽容下的适时引导,而不是犹豫不决,甚至阿谀逢迎,以及于拍马溜须。类似上述不同情况下,所谓超凡脱俗的能力表现:若需要“雄壮、强悍、赤膊上阵”时,贵在熊心豹胆、凶猛顽强,而不应该牵肠挂肚、缩手缩脚;若需要“尊重、敬畏、彬彬有礼”时,贵在谦虚谨慎,而不是傲慢多疑;若需要直率挺拔时,虽然坚贞不屈、耿直果敢,确实难得可贵,但又容易陷入刚愎自用的失误缺憾;若需要谈吐优雅、光明磊落时,尽管展示超凡脱俗、脱颖而出的才能,实属难能可贵,却又容易踏入轻举妄动的僭越误区;若需要沉静缄默、深思熟虑时,虽然宁静致远、细致深邃的优势毕现,但短处会因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若需要坦荡胸襟、直言不讳时,虽说质朴纯真、忠诚仁义,必定不可或缺,却又容易成为强人所难,而不能够体贴入微了;若需要巧智韬略、神机妙算时,即便就是不得不使用狡诈诡辩的伎俩,但必定已然属于离经叛道的邪性了。总而言之,真正有志于修养德行和博学睿智,并努力走向渐进正道的人们,都必定应是遵循“中庸”的标准,或增益,或减持。至于这里面的道德原理和逻辑思辨,例如日常斥责别人的短处或不足,如果最终结果,或必然效果,并不是让受到指责的人,能够自觉意识到偏离“中庸”的错误,反而使得受到指责的人愈发偏颇,甚至走向了极端!那么这就像晋楚两地习惯佩剑的人,总是在指责对方把剑戴反了,又有什么两样呢?
    世间刚直不阿的人,通常总是忿恨或抱怨,自己或别人的“刚强、正直”程度,始终达不到足够理想的坚硬和挺拔;于是,他们蔑视和痛击任何“柔顺、曲折”的姿态,并与之势不两立。像这种品格的人,虽然适合执法纠察,但缺点在于不能体贴入微。
    过度温顺柔弱的人,通常言行舒缓,而且不善决断。他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乎或根本不真正关注,眼前事实或未来结果可能带来的利弊对错,反而经常习惯性地认定,一切“对抗、抵制”都属于极其愚蠢的行为,于是愈发安于现状,或逆来顺受。像这种品格的人,可以协同随波逐流,却不能共同权衡利弊、或一起释惑答疑。
    外貌雄壮强悍的人,通常意气冲动、勇敢果断。他们往往不顾及行动可能带来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唯有一鼓作气、顺势作为,甚至力竭而亡,或后继乏力。像这种品格的人,可以同赴险境、患难与共,但难以彼此约束、和平共处。
    过度胆小谨慎的人,外表上貌似举止审慎、思虑周全而有诸多敬畏,其实内心中过多猜忌、患得患失。他们不仅是认识不清“懦弱、屈辱”远离仁义的本根,并且习惯把一切顺势逆流而上的有所作为,都归类于“鲁莽、狭隘、偏颇”的性情举止。像这种品格的人,可以一起保全存身、苟且偷生,但难以协同一致赢得名节立世。
    一般俊俏高傲的人,通常秉性鲜明、特立独行。他们不在意个性乖张,敢于我行我素,甚至偏执狡诈的程度,可达到矫情至极,以至于能够饰伪似真而混淆视听。像这种品格的人,得到扶植可望达到既定目标,但不容易与周围人融洽相处。
    博学多识、思辨善言的人,通常强词夺理、高瞻远瞩。他们时常忽略自身理论学识的空泛浩瀚,公开喧嚣例如恪守中流砥柱的积极价值,反而轻蔑慢待了好像滴水涓流的存在意义。像这种品格的人,适合放任自流、著述立说,难以将其约法三章、赶尽杀绝。
    宽宏大量、交际甚广的人,通常心慈手软、不分智愚。他们不在意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还能够和各种事物人群打成一片,反而认为分门别类、人品等次的区划,都属于偏持极端的狂妄谬误;他们甚至可以置身于任何污秽拙劣环境之下,依然处之坦然。像这种品格的人,可以安抚大众、赢得民心,但难以励志图新,并不能够真正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世间还有一种桀骜不驯、偏执自我的人,通常激浊扬清,单求立志图新,而且绝不流俗。他们从不避讳个人行为,究竟是否属于“狭隘、孤僻”,反而把墨守成规、约定成俗视为污秽或妖魔,并刻意追捧一切超凡脱俗的言行举止。像这种品格的人,可以成就某种名节,却很难令其变通,去适益稳态普众。
    追求举止优雅、德行完美的人,通常志趣超越、倾慕虚荣。他们只是拘泥于完美必有明亮畅快的一面,甚至能够把暗淡静谧等同于停滞或死亡;他们貌似弊在急于求成,其实类似急功近利。像这种品格的人,只适合居人之上,安享顺境荣光,而不堪承受逆境落伍或默默无闻。
    热衷沉默寡言、老成持重的人,通常自以为古道心肠,擅长深谋远虑;其实,他们往往因为执著沉静,反而演变成了保守落伍,尤其甚者,会将一切思新图变视为粗俗疏漏,一味过度考赞懦弱柔美的德行。像这种品格的人,适合深究精研、探微访幽,难以得出迅疾敏感的应急判断。
    质朴率真、坦露心扉的人,通常把疑惑不解的内心想法,十分直接地表达出来。他们不在意自我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究竟是否低劣粗俗,或是中规中矩,并且认定一切谨小慎微、狡猾欺诈,都属于荒诞不经或万恶之源。像这种品格的人,因为坦荡诚实,反而值得信任,但难以把守彼此秘密。
    身怀韬略、阴谋狡诈的人,通常明察秋毫、锱铢必较。他们本身就因为患得患失,故而选择不择手段,所以根本不在乎是否离经叛道,反而认定一些具体明确、能够落到实处的既定结果,都属于愚蠢蒙昧,因此刻意追求一种飘忽悬浮、虚实不定的时势状态。像这种品格的人,虽有值得称赞的个性特征,但却不宜去矫正显而易见的恶劣品质或不良风气。
   毋庸置疑的是,自古以来,博学广识可以成就人才,然而,唯有能够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宽容胸襟的人,才是致用兼德、兼才的必备性情。像“偏才”之人,他们的最大误区,就是能够坚守独自的个性品质,而不能够“推情与人”,更无法达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全方位思考。所以说,即便就是传授给他们应该如何掌握博学广识,然而一旦他们拥有了才能,反而将前面的学问丧失殆尽;即便教导给他们如何宽容仁爱而又如何将心比心,他们却会将“推情与人”的宽容,竟然理解成为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心思去揣摩判断别人的性情。例如偏才之人,通常对于自己坚信不疑的事实,便以为别人会和他一样深信不疑;而他们自己若怀揣着奸诈诡讹的心思,同样认定别人会和他一样的阴险狡诈。因此,所谓“偏才”的才能,其实已经属于离经叛道;而且他们经常自以为已经修炼到位的性情,事实上与大方无隅似的“宽容、仁爱”品德相去甚远。毋庸讳言,偏才之人,虽然经常会有利于一时一事的功德,但是往往难以善始善终。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9-2-26 19:05
推荐阅读。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9-2-26 19:08
克谐 发表于 2019-2-26 16:06
第二章  人才品格的辨别
(刘劭《人物志•卷上•体别第二》)

克谐又推出大作,这也学习不过来呀!头痛,头痛。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2-26 22:56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2-26 23:02 编辑
老党 发表于 2019-2-26 19:08
克谐又推出大作,这也学习不过来呀!头痛,头痛。


还没出正月,先给老兄拜年

简单说下这个作品的思路。刘劭《人物志》,据说也称《辨经》,我接触此书在去年国庆后,大概年前间断读完全文后,尤其对于书中介绍,说是此书在1937年曾被美国心理学家翻译成《人类才能的研究》,又说当时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重视。期间,在泛读其他书本知识中间,又发现南怀瑾先生十分赏识此书,并将其和曾国藩的《冰鉴》相提并论;另外,钱穆先生也谈及到此书在辨别人才上的价值意义等。但我读完此书,如同一般读习中国古代经典一样,只能说是懵懵懂懂而已!实在讲,每一次头脑中都很难形成一种完整、清晰、体系化的知识间架结构。由于去年释意《文心雕龙》的切实感受,个人觉得此书也很有“释意”的必要,所以,春节前后,虽尝试再三,但始终找不到切入话题的感觉!今天之所以连发两章,本意是迫使自己尽快钻进去,尤其通过这样张贴,不但方便前后认真对比,而且借此可以将具体概念、措辞所对应的大致语境和范畴,进一步探明。对此,一旦摸清书中宗旨和脉搏,也就如同当初接触《文心雕龙》一样,比较容易一气呵成了。

至于老党兄谦虚地感慨,此楼文篇幅过长,难以速读问题。我的意见,还是各取所需最好……读书时,若直觉感兴趣,即可略读;若不感兴趣,干脆放弃即可。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本来就是为了读书愉悦自己,如果味如嚼蜡,还非要咀嚼下去,除非属于特殊需要,否则不该成为一种自然生活的健康常态吧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9-2-27 07:57
克谐 发表于 2019-2-26 22:56
还没出正月,先给老兄拜年

简单说下这个作品的思路。刘劭《人物志》,据说也称《辨经》, ...

看介绍,这个连载我要一字不落地读。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2-28 22:11
欣赏学习克谐老师新作,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文字精练,祝贺克谐老师!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1 15:39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2-28 22:11
欣赏学习克谐老师新作,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文字精练,祝贺克谐老师!

嘿嘿……光注意看“文字精炼”了,心里“咯噔”一下!即刻联想到,时常评价算命先生说的话,一般“文字简练”的令人浮想联翩

说实话,我写东西一直苦恼的就是,恐怕文字表达的不清楚,加之字词组织能力有限,所以总是啰里啰嗦!对此,私下比较过以往自己的日记,反而也能把一些想法记录的简练而清晰。但是,为何一旦写起文章来,却还是容易措辞累赘缭乱不堪呢?!三十岁左右,我写的东西,即像日记,更像半生不熟的古文。现在回头看当年写的说是小说的东西,确实不能说精炼,但字句段落的问题,一样存在“语义不详”的毛病!!

总之,谢谢云上云上君的评价,这个《人物志》也确实有点相面算命的味道。不是我释意的能力有多强,以至于把复杂、深奥、玄虚的古文,给予精炼升华。事实上,仅仅是我曾经探究过一段时期的西方心理学,加之生活经历,像第二章翻译时,经常针对某一类人性特征时,随即想象着前面《人心雕龙》中,刘勰不公开褒贬,但用词举例之中,依然爱憎分明了。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1 15:43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3-1 16:02 编辑

第三章  人才的源头、分流和功能
(刘劭《人物志•卷上•流业第三》)


    人类的才能,根据实际流动趋向及其具体功德成就,大致可分成十二种情形,即俗称“十二流”,可分别称谓:“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辨、雄杰。
    一、所谓“德行高妙、容止可法”者,即为清节家。也就是说,凡被世人推崇为“清节家”者,必定道德境界高超,言行举止巧妙,生平作为堪称世间楷模,人们可以竞相效仿而于世无害。例如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扎(公元前576-485年史称"延陵季子")和齐国大夫晏婴(公元前578-500年
    二、所谓“建法立制、彊国富人”者,即为法家。像春秋时期在齐国的管仲(约公元前723年-645年)和战国时期在秦国的商鞅(约公元前395-338年),他们都在国家重臣的职位上,通过创建因势利导的法规制度,不单是将一个国家变得特别富裕强大,而且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景象转变。
    三、所谓“思通道化、策谋奇妙”者,即为术家。如果一个人的才能,在智能上,“思虑通畅、学识达观”的足以知晓万物化生的自然演变规律,进而在技能上,“筹划策略、运作权谋”的足以实现臆想梦求的功德名利,那么这正是“术家”的能力所在。例如春秋末年在越国的范蠡(公元前536-448年)和建立汉朝的功臣张良(约公元前250-186年)。
    四、在“清节家、法家、术家”三者中间,若概括各自最为突出的能力表现,即可归纳为“德、法、术”三个方面。如果有的人“兼有皆备”了这三个方面的能力,那么他们的德行风范,则可以移风易俗;他们的立制法度,则可以匡扶政治;他们的权术谋略,则可以功成名就……像这样三方面能力,都可以兼容并蓄者,即为国体。例如商朝初期商汤的大臣伊尹(约公元前1649-1549年)和创立周朝的最大功臣太公望姜尚(约公元前1156-1017年)。
    五、上述“德、法、术”三方面能力,如果有的人可以兼有,但在能力水平上,却比“国体”者稍逊一筹,那么其德行,则可以成为国家表率;其推行法度,在乡镇城邑内,则可以立竿见影;其智谋技巧,足以洞察立断一般功过是非……像这样一类人物,即为器能。例如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公元前522年即公孙侨)和战国时魏国邺城的县令西门豹。
    六、像“器能”情形中间,如果在“德、法、术”里面,仅是具备了某一个方面的能力。那么其中,仅在“德能”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者,即便他们还没有拥有足以移风易俗的“清节家”一样“宽容仁厚”的胸怀和气度,甚至他们还存在着过度“求全责备”的缺点和不足,然而正因为他们能够正确辨别是非功过,并且足以深明大义,所以像这一类人物,即为臧否。例如孔门弟子子夏(公元前507-420年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等。
   七、在类似“器能”水平能力中,如果仅是在“法能”方面特别突出者,尽管他们还不能够开创一代时尚风气,甚至缺乏宏图大略的卓越才干,但他们确实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并且借住时运机会而舒展了个人抱负,像这一类人物,即为伎俩。例如西汉时期的张敞(?-公元前48年)和赵广汉(大约生活在公元前73年前后)等。
    八、在类似“器能”水平能力中,如果仅是在“术能”方面特别突出者,他们虽然不能创建制度,而且还不足以垂范世人,但是可以随机应变,并且擅长远离正直公道的诡计多端,像这一类人物,即为智意。例如汉朝开国功臣陈平(?-前178年)和西汉孝武帝御史大夫韩安国(?-公元前127年)。
    如上所列,凡一人一世能够建功立业,并成为“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八种人类才能之一流的人物。而且,他们所具备的能力才干,无一例外的都可归根于“德、法、术”三个方面。所以说,在源头上,尽管他们彼此略有差异,而且在流经渠道和造成影响方面,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他们各自有所局限的地位权势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他们一定职责权势之下,不但能够因势利导,举重若轻地解除难题和渡过难关,而且单凭各自能力,亦可建功立业。
    九、所谓“书文著述”,即为文章。例如著述《史记》的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135-?)和编纂《汉书》《白虎通义》的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都属于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
    十、能够传授或弘扬圣人的哲理思想和理想事业,但一生没有出仕拥权,也没有具体施政业绩者,即为儒学。例如战国时赵国处士毛公(生卒年不详)和西汉河间王刘德的门客贯公(生卒年不详)。
    十一、像一些特别能言善辩、见机行事的人们,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符合道德规范,但是凭借他们自身的辩解口才,不仅能够立功成名,而且全身而退者,即口辩。例如战国后期燕国上将军乐毅(生卒年不详)和西汉楚地辩士曹丘生(生卒年不详)。
    十二、所谓“胆力绝众、才略过人”者,即为骁雄。例如战国后期军事家白起(?-公元前257年)和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大约公元前231-196年)。
    悉数上面十二流派的人物才能,都是封建帝国适合于辅助帝王开创功业或治理国家的内臣主干和得力助手。但是,上述“十二流”并不包括属于有冕或无冕的帝王天子的能力问题。
    事关帝王天子的德行才干,其关键必定在于“聪慧、平和、恬淡”。唯如此,才能“统率、达观、辨别”各种门类流派的才能水平及其能力大小;唯如此,才能知人善任、物尽其用,而不是方方面面都要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所以说,在圣明贤德的帝王统率之下,必定是使具有十二流派才能的人物,得以各显其能,并且自得其所。由此,大致而言:清节家,适合担当“理论、宣教、舆论”的“师氏”责任;法家之流,适宜“创制、立法、督察”的“司寇”紧要;术家的才干,堪当维护大宝世袭的“三孤”任务。除上之外,“国体”则是内臣“三公”的必备能力,“器能”适合“冢宰”管理职位,而“臧否”则是“师氏”的得力助手,至于“智意”,可为“冢宰”的辅佐人才。再者,像“伎俩”,适合从事“劝诫、辩伪、咨询”的“司空”作用,至于“儒学”肩负“传经、正名、施教”的“安民”职责,而“文章”必是“记事、撰文、昭告”的“国史”才干,至于“辩给”可担当“交往、出使、礼仪”的“行人”功用,而“骁雄”自然属于“治安、御敌、拓疆”的“将帅”本领。
    归根到底,如果帝王做得到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政府职能部门方能“上行下效、井然有序”,唯有逐级官员“职权分明、各负其责”,必定赢得太平盛世的油然而生。如果帝王不坚守平和寡淡的中庸品格,而是偏持部分或某一方面的德才嗜好,那么某一类人才的擅权理事,必将导致人才体系出现连锁反应一样的彼此挫伤、相互损害和共同焚毁。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3-1 20:01
克谐 发表于 2019-3-1 15:39
嘿嘿……光注意看“文字精炼”了,心里“咯噔”一下!即刻联想到,时常评价算命先生说的话,一般“文字简 ...

呵呵,是不是真的呀?我从来不知道评价算命先生会用“文字简练”这四个字,不过我以后会注意的,好在我用的是“文字精炼。”
您的文字表达的不清楚,那谁有能表达清楚呢?您总是那么谦虚。
您的作品怎么更新得这么快呢,一天一篇,向勤奋的您学习。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9-3-2 05:06
好文,有层次,大格局。有嚼头。谢克协。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8 22:47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3-1 20:01
呵呵,是不是真的呀?我从来不知道评价算命先生会用“文字简练”这四个字,不过我以后会注意的,好在我用 ...

我怎么可能一天一篇啊!

本来元旦前后,就打算着手解说《人物志》,一开始想像《文心雕龙》一样,也把文中,尤其是当初,也是最早解释《人物志》的刘炳引述的经书名言,放在一起。但是,根本放不进去,也就放弃了。春节前后用了一个月,总算完成了第一篇,而第二篇大概鼓捣了一周多,第三篇比较顺当,三四天的样子。本来我就打算,多完成几篇再张贴,并非怕丑,而是自觉还没有进入和找准作者意欲表达的对象、目标和目的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8 22:58
老党 发表于 2019-3-2 05:06
好文,有层次,大格局。有嚼头。谢克协。

老党兄:实话实说,我个人一直在寻寻觅觅,不知道读书解惑答疑,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另有目的?!刘劭《人物志》,起初我觉得,不过就像当初国内流行过的,例如卡内基或戴尔等的《你的误区》《你的优点》《人待激励》《成功之路》一类,识人知己的励志书本。但是,尽管读过一篇,而在逐字句释意中,承接上下文,突然感到刘劭尽管没有书写《文心雕龙》,但他如同刘勰一样,对于自古至今的经书文艺名家的生死、得失、利弊,可能咀嚼的更加仔细入味。所以,尽管《人物志》不知由谁冠名,但却是一本不具体点名道姓的众多人物的个人传记……确实值得品读。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8 23:00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3-8 23:03 编辑

第四章  如何辨别人类才能的得失短长
(刘劭《人物志·卷上·材理第四》)



    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变化,包括人情事故,都有其必然的形成原因和发生机理。像这样一种“世界存在因果必然”的世界观,有的称为“万事皆理”,有的说是“世间皆数”。这亦如《周易》诠释“天地间,因数、循理而化生万物。”的道理,其实一模一样。
    俯仰天地之间,无论有形化生的万物,还是无形演变中数理,如果把这里面的“因由、过程、结果”都给予解析清楚,并阐述明白……人类如此愿望,自古至今,一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应属于难上加难,实属永无止境“探索和发现”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成这样呢?因为,在有形与无形世界中,事物种类繁杂,样式参差不齐;又因为,在人类群体或个人的智力见识上,也是千差万别,并且良莠不等。所以,世间万物的多样性,注定各自内存道理上,深浅不同,简繁不一;而又因人情各异,当彼此交流或相互沟通时,必然存在或顺畅、或迟滞、或不以为然的状态;这一切,又导致世间“已有、先有、将有”的某些关键性认识,都可归属于“只可幸会而不可强求”的现象问题了。毋庸讳言,如果有谁以为,自持博学多识或天生聪慧,即可参透玄机,并能理通太极;随之,将其宣贯众生,便可使天、地、人间的世事百态,都能够一下子变得通彻透明起来……如此愿望,即便不是把世界简单化的妄想,也必然落得误入歧途而事与愿违。
    自古至今,凡学习讲理论道的能力,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莫过于首先明白“道理分层次、人情有长短”。探究世间道理,若达到深入浅出者,一般把他们分为四种层次,即“道理、事理、义理、情理”;基于此,又将论说不同层次道理的人才大家,划分为“道理家、事理家、义理家、情理家”。然而,在论理说道的人才大家之中,由于性情气质的各自差异,于言行举止上,时常会出现九种过于偏激的倾向,即“刚略、抗厉、坚劲、辩给、浮沉、浅解、宽恕、温柔、好奇”;而在这九种偏激言行中间,还会伴有七种似是而非的情形心态,即“漫谈陈说、理少多端、回说合意、处后持长、避难不应、慕通口解、因胜情失”。另外,当说理论道时,通常还需要防范容易陷入误区的三种情况,即“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还有,凡论理说道者,除了个人的实际能力水平之外,当面对听众、看客或对手时,还经常会遇到下面六个种不良情绪倾向即“辞构、气构、怨构、忿构、妄构、怒构”。
    如上所列,当人们思辨分清了上述层次划分和种类问题之后,那些堪称论理布道的“通才”人物,若能够随机应变、顺势而为,还必须具备八项特别能力,即“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辩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夺能易予”等。本文到此,人们或许要问:“究竟应该如何区分看待上面罗列的种种问题呢?”
古人常说,宇宙天地生自混沌,阴阳周流化生万物。当下,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过程,不难从中领略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客观事实,并从中总结出来“物极必反”属于万物演化的必然规律。像“物极必反”这样属于“天、地、人”都无法逃避的内在规律的揭示,也就是所谓“道理”层面的关注话题。再者,像通俗道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样,人类的政治管理、经济活动和技艺提高,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物质条件、人群知能、技术程度的客观局限;因此,在人们群体生活中间,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守法”,借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最大化和多样化,而这一层面的问题,就是所谓“事理”的关注对象。另外,在“幼弱、少壮、衰老”的自然成长规律中,落实在人世间,伴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除外尊老爱幼、男女有别的属性划分,还有权势、职位的高低,以及种姓、阶级等尊卑礼仪的束缚,而这一层面的问题,则属于“义理”探究的范畴。至于人类自身,由于普遍存在着“性情、体能、智力、文化”等个体或群体性差异,因而在言行举止和功德作为方面,同样存在着稀奇古怪的千差万别,这就是“情理”需要剖析的所以然了。
    纵观世间一切事理因果,因为可以划分四种层次,由此人们在研究他们时,依据个人能力、关注对象和深入程度,便可以逐层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逐步探索和细致剖析。面对世间万象的纷繁芜杂,如果人类能够在每一个层面内,不但把原因和理由阐述的全面、完整和系统化,而且在思路、言语或文字表达上,愈是深入浅出、清晰透彻和井井有条,那么这种个体人物或时代人类的能力水平,也就愈发接近理学大家的标准程度了。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性情气度,能够达到中庸平和,而其探微访幽和伦理说道,又足以透彻宇宙天地之间的玄妙虚实,即堪称“道理之家”;如果一个人性情气质,能够执着敬畏务实,而机智权谋和因势利导,足以裁决轻重缓急的世事纷扰,即堪称“事理之家”;如果一个人性情气度,恪守温和宽厚,而忠信仁义和论理布道,足以辨别利弊得失的家国大事,即堪称“义理之家”;如果一个人性情气质,不仅崇尚聪慧明智,而且推己及人和善解人意,足以理顺奇异怪诞的矛盾心态,即堪称“情理之家”了。
    如同上面“四理”划分一样,因为层次不同,因而境界各异,所以像诠释各层次发生机理的“四理之家”,他们所针对问题和解决办法,必定也是各有所长,而不一雷同。又因为“四理之家”各具特色,在应对不同内容形式的情理事端时,他们之间难免互为利弊、各持短长。所以,面对根植于各自性情气质的“四理之家”的人物才干,还必须注意辨别其中九种容易造成“过犹不及”的错误事端,他们的偏颇性格及其典型表现如下:
    1、所谓“刚略”之人,性格耿直,言行明快,但缺乏细致入微的稳重深邃。他们在识大体、顾大局方面,足以高瞻远瞩,甚至当仁不让,但在遇到辨别具体细节,尤其需要落实详细步骤时节,反而容易捉襟见肘、挂一漏万;
    2、所谓“抗厉”之人,性格不屈不挠,言行说一不二。如果需要论证严苛立法,他们必定言之凿凿;如果要求恪守“公正、正直”,他们一定绰绰有余。但是,像司法必须有适度宽容时,他们却依然一丝不苟,仿佛人世间合情合理的“灵活、变通”与他们遥不可及;
    3、所谓“坚劲”之人,性格固执专一,言行自以为是。他们容易拘泥既定事实,能够深挖细刨和罗列根由,足以细致入微、淋漓尽致。但是,涉及谋篇全局,舒展宏观大略,即刻暴露出来视野狭隘、思路单调的缺陷;
    4、所谓“辩给”之人,表现为言多辞繁,热衷标新立异。他们评说人间是非之际,必定侃侃而谈,足以强词夺理,而一旦论证世间大道之时,时常理屈词穷,难以自圆其说;
    5、所谓“浮沉”之人,惯常浮躁好动,难以宁静沉思。他们一般敏感时局,而且热衷风尚,习惯于随波逐流的光彩照人,而一旦时势转变及其人生蹉跎,随之漂浮不定,任意颠簸;
    6、所谓“浅解”之人,一般浅尝辄止,不能深究辩难。他们闻听别人论理说道时节,遇到新奇锐意的观点,忍禁不住欣喜不已,而一旦聆听晦涩艰深的道德思辨,即刻疑惑茫然而不知所依;
    7、所谓“宽恕”之人,因能慈悲宽容,才有雍容大度。但是,遭遇诡讹阴险,却身处两难,因而犹豫不决。他们论述仁义博爱,可以旁征博引、精辟雅致,而一旦遇到具体事务,却难免进退维谷;
    8、所谓“温柔”之人,往往自以为性格体魄,都够不上完美。他们可以私下品味道德或感悟真理,也能够思辨短长,得以畅怀身心。但是,一旦设想公开宣讲,或着手解决世道难题,即刻妄自菲薄,或者半途而废;
    9、所谓“好奇”之人,性格飘逸,嗜好猎奇。他们筹划权谋、诡计多端,时常在外貌上,踌躇满志,风流倜傥。但是,置身世道人心的“正大光明”面前,往往相形见绌,显露拙劣品行。
    反观上述九种容易走向偏颇言行的根本原因,都可归咎于太过自以为是。他们把自我认知的某种层次程度的道德原理,完全等同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唯有一意孤行,因而过犹不及。
    事实上,像一些已经认识到性情利弊的人们,经常是因为深究和精修的程度不够,反而让他们表现出来七种似是而非的言行姿态,分别为:一者,貌似紧跟时代的高歌猛进,其实更多是随声附和的“漫谈陈说”;二者,看似博采众长的宏观大略,实质属于没有明确主见的“理少多端”;三者,貌似权衡利弊、褒贬适度的理解称道,本质则是阿谀奉承的“回说合意”;四者,看似迎合主流的事后表态,而多数属于保全自己的“处后持长”;五者,貌似漫无边际的侃侃而谈,究其本质,如果不是抓不准主题,那么就是故意跑题的“避难不应”;六者,看似宽宏大量,而又和颜悦色的说短话长,其实完全是小肚鸡肠,并且内心不甘的“慕通口解”;七者,属于一种得势咄咄逼人,但失势则诡诈狡辩,总是强词夺理,貌似不屈不挠的“因胜情失”。像这样七种,其实并不乏见的“似是而非”情形姿态,也是最容易蛊惑人心和混淆是非,并且时常导致大多数人困惑不解,反而盲信盲从。
    从来讲理布道,所谓争辩是非。有的人,因为依据充分、释说透彻,所以令人心服而胜出,这就是“理胜”;还有的人,因为巧言令色、口吐莲花,令人色服而胜出,这就是“辞胜”。凡能够“理胜”者,必定有真才实学,足以辨别黑白善恶、利弊得失,并透彻阴阳平衡,通过广泛举证,不惮于克难释微,唯求说理讲道的简单、明确、精准。而擅长“辞胜”者,为求胜利结果,往往离经叛道而标新立异;然而,无论何等华丽绚烂、惊世骇俗的言辞语句,一旦依赖奇异极端来取胜,必定远离了中正平和的自然道德,已然是误入歧途,难得善终。所以说,尽管人类可划分“刚略、抗厉、坚劲、辩给、浮沉、浅解、宽恕、温柔、好奇”九种偏才,但在他们彼此之间,也不都是泾渭分明,而是存在着“有同、有异、有杂”的交集混合,进而产生了“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的不良互动模式。
     大致而言,所谓“同则相解”,即一般性情气质相同者,则容易相互认同赞许,如同俗言情投意合;所谓“反则相非”,则指性情气质相反者,则容易彼此抵触,以至于对立冲突;所谓“杂则相恢”,是因为各种性情气质的人们混杂在一起,尤其争论是非,并不就是清者更清或浊者更浊,反而容易落得莫衷一是,甚至导致沆瀣一气。所以说,在这种世俗常态之下,但凡涉及公开化的“讲理布道、辩论是非”,无论作为旁观者还是当事人,不但要洞察了解所处环境和具体场合,更要时刻观察周围参与者的举止神态。因为,那些善于论道说理者,不但能够明察秋毫,而且懂得知己知彼,由此才有可能权衡利弊,进而有的放矢,只是因地因人的论说短长;也就是说,精明智慧的论辩者,善于选择足以打动对手或受众的措辞,据理力争,侃侃而谈,从而赢得最大共鸣的目的;他们在论说演讲中,如果不能打动对手或受众,那么宁可偃旗息鼓,暂且保持缄默;如果觉察到与对手或受众之间难以沟通,那么宁可戛然而止,不必勉为其难,否则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至于那些不注意言论场合,尤其不善于观察对手或受众的情况,甚至不重视性情“同、异、杂”之间的互动模式,那么像这种少数人之间或群体性的交流,只会是自说自话而已;其结果,即便不都是南辕北辙,也一准落入“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境地。其实,探究这里面的得失症结,如同平素举例说明道理一样,凡善用比喻者,总是选用一个通俗的事例,借以挑明其中所蕴含的普遍性道理;反之,不善用比喻者,往往罗列众多故事,反而造成千头万绪、喧宾夺主,令人不得要领、无所适从。所以说,当观察一个人能言善辩的实际效果,并借以省察一个人实际才华和确切能力时,还必须注意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的人性倾向和社会风气。鉴于此,唯有不断提升认识高度,尤其注意加强自觉防范的主动性,才有可能避免一些习惯性误判,才能够根除滋生“假、大、空”的土壤。
    毋庸置疑,敢于探究世间难题的人,一定都是从溯本清源着手,他们有赖于稳扎稳打,逐渐克难致胜。然而,那些不善于解决难题者,通常渴望急功近利,惯性于舍本逐末,贪图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凡舍本求末,无论如何花言巧语、强词夺理,必定难以脱离巧言令色、华而不实的本质,像这样一种错在根本的言语行为,即所谓的“辞构”。
    世间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攻坚克难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对手的锐利锋芒究竟何在,通过逐个剖析构成强势的内在基础和外在依傍,抓住关键,各个击破。然而,那些不善于克难攻坚者,往往眼盯着对手的短板和缺陷,习惯横加斥责,唯求挫败对方的锐利锋芒。但是,从来“针尖对麦芒”的情景之下,必定弥漫着“意气用事”的氤氲,而且通常就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所以,如此凶险局面,即所谓的“气构”。
    凡擅长扶危救急、进谏劝诫的人,引喻例举,指明过失,必定点到为止。然而,那些不善于进言劝解者,往往紧紧抓住对方过失,甚至变本加厉的类似落井下石。但凡落井下石者,必定积怨而相互仇视,这就是所谓的“怨构”。
    世间常理,处久生情,善思聪明。所以,能够时常敢于提问“为什么”的人,久而久之,世事通明,自然睿智。从来堪称睿智的人,即便遇到新的难题和诘问,通过对比联想,即刻获得明确判断,进而应答如流。然而,那些日常不善于思考者,胸无点墨,浑浑噩噩;一旦遇到非难和质疑,经常就是茫然不知所措;即便仓皇应答,必定驴唇不对马嘴,因而被视为“不可理喻之人”。所以,一般不可理喻的人,往往心存顾忌,这种心理即为“忿构”。
    常言道“君子不居危墙之下”。虽然“临危不惧、绝死地而后生”确有可取之处,但是置身“大势已去、徒劳无益”的处境下,善于解除窘困的人,懂得止步折返,存留“东山再起”实力。然而,那些不善于解除困境者,一味激励冒进的类似火上浇油,即便精神可嘉,实属于事无补。像这种事实和结局都十分清楚之下,执意“鱼死网破”的莽撞,即为“妄构”。
    当下,人类性情中有一种常态因果,这就是一旦在自我心思中有了个人主见,随后,便听不进去与之相反的意见和建议了。所以,无论讲理布道,还是明辨是非,往往表现为各持己见、争先恐后,一意孤行于赢得更多的认同。然而,当一些个人的“看法、认识、信念”得不到“认同、赞许、拥护”的情况下,一般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认定别人不能够明白自己心意,甚至以为别人属于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而已。自古至今,凡人与人之间,从来属于极其珍贵,也是最讳莫如深的东西,莫过于“相互理解”吧。所以,人们相互之间一旦心存“无法理解、不能沟通”的芥蒂,这就是“怒构”。
    在群体社会里面,人与人之间,像上述构成了“辞、气、怨、忿、妄、怒”等六种不良的个性心理和社会时尚后,一旦蔚然成风、人人自危,那么类似“洗心革面”一样的社会根本性变革,则不是“指日可待”,而是“正当其时”了。
    事实上,一旦解构清楚了上述六种习性庸常的心理倾向和能力所为,也就不难预见,正确应对和如何变革的趋向和正道了。然而,在上面列举的一些场合下,如果大家只是各抒己见,而没有谁提出质疑和非难,那么也就无法辨别清楚,究竟谁说的道理,能够适宜解决眼前问题。所以说,唯有“一言堂”和“一锤定音”,必定漏洞百出;而只有“大家谈”和“不许辩论”,更是鼠目寸光。那么,中庸平和的光明大道在哪里呢?这就是:1、广开思路的“聪能听序”;2、尽己所能的“思能造端”;3、探微访幽的“明能见机”;4、深入浅出的“辞能辩意”;5、讳不忌医的“捷能摄失”;6、防患未然的“守能待攻”;7、灵活机动的“攻能夺守”;8、无坚不摧的“多能易予”。
    世间无论个人还是群体,凡是能兼顾上述八个方面的能力优势,即“八美”之后,若再论天下“四理”,无论其中“高低、大小、难易”程度如何,都一样能够辨别的“全面、透彻、清晰”……也唯有置于这种态势之下,再论理说道,才可以做到适时合理,才能够理由全面透明,才有可能使普天下聪明人心服口服,也才属于从根本上的无往而不胜。否则,如果不能兼顾“八美”,而仅有某一方面的机智精明,甚至单一方面的偏才,愈是奇葩俊秀和光彩照人,而其他方面的优势美德,必将愈发面目全非,以至于一无是处;这如同习惯了抢到芝麻丢掉西瓜者,最终落得饥不择食。
    有言: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其实,涉及“八美”之中的极致偏才,如能得其所长,给予量能任用,这才是辨能识才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他们中聪明敏感,能够辨别长短、区划利害者,适合于明理定性,即所谓“名物之才”;其中聪明机智,能够统筹大局、深谙得失者,适合于建纲立制,即所谓“构架之才”;那些聪明灵动,能够见机行事、灵活应变者,适合于应对危机,即所谓“达识之才”;那些聪明善言,能够舌如巧簧、娓娓动听者,适合于规劝解纷,即所谓“赡给之才”;那些聪明巧计,能够手到病除、扶危解困者,适合于逆境施救,即所谓“权捷之才”;那些聪明高瞻,能够远见务实、防微杜渐者,适合于布局应变,即所谓“持论之才”;那些聪明权变,能够处乱不惊、攻坚克难者,适合于破敌制胜,即所谓“推砌之才”;那些聪明睿智,能够因势利导、心想事成者,适合于临危受命,即所谓“贸言之才”。
    大致而言,上述的八种偏才,都有足以能够发挥各自特长的用武之地。由此推知,所谓“通才”,恰是兼容并蓄了这八种偏才的能力优势,依此纵横捭阖,并能舒缓自如。所以,堪称通才的人物,当与聪明人切磋交流时,他们不但能够理解人意,而且可以温暖人心;当与大众沟通生活时,他们不但能够察言观色,而且可以顺应民心。也就是说,“通才”为人处世的谈吐姿态,由于已然明辨诸理,而且能够解颐众心,所以才不会强人所难,而是因材施教,仅是顺势作为。即便他们的宏志蓝图,已经胸有成竹,也不会因担忧埋没名声,从而先声夺人;即便他们胜券在握,并料定计从己出,也只是坦言主见,旨在细说理由,并且适可而止;即便他们必须纠偏伐错,也仅是坦言利害功过,而不是夸大其词,更不会借口矫枉过正,致人死地而后快。
    通过偏才所失,推论通才所能。由此不难看,通才的处世态度和立世原则:凡言辞话语,或著书立说,必定针对不同道理和受众人群,有所针对的循循善诱,而释惑解疑;凡为人处世,或出头露面,如果不是扶危救急,亦是扬长避短。
    堪称通才者,不会因个人名利荣耀,激化矛盾,招惹嫉恨;不会因个人优势长项,求全责备,刚愎自用。因此,真正通才并不避讳论说短长优劣,也一样阐述利害得失,但他们之所以能够避害获益,即像善于辨别猛禽怪兽声音者,虽然置身凶险危亡境地,却能当机立断,或进或退;亦如懂得体恤冤夫怨妇心扉者,即使身陷尴尬窘迫地步,尚可推心置腹,或去或留。
    堪称通才者,即便在人生最为扬眉吐气、声名显赫之际,依然能够折腰敬畏、彬彬有礼;即使功高盖世、无所匹敌,仍能谦虚谨慎、兢兢业业。那么,他们为何能够达到始终“心平气和、言行适度、无怨无悔”的地步呢?这就是明理得道的最高境界罢了。事实上,也只有达到通才的地步,才能堪当“经纬万物、治理天下”的重担大任。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9-3-9 06:08
克谐 发表于 2019-3-8 23:00
第四章  如何辨别人类才能的得失短长
(刘劭《人物志·卷上·材理第四》)

谢谢克谐又更新了。我自明天起外出两个月,我还不会用手机阅读、留评社区的文章,所以有电脑的地方我就上来拜读,否则,只能放到一块学习了。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3-9 20:03
克谐 发表于 2019-3-8 22:47
我怎么可能一天一篇啊!

本来元旦前后,就打算着手解说《人物志》,一开始想像《文心雕龙》一样,也把 ...

三四天更新一篇,确实很了不起,好的,期待您更多的精彩!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9-3-12 10:10
捡知识!在此问好克谐老师!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9-3-13 20:14
这么长这么多,真是不简单,得好好读读。点赞。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14 10:53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9-3-12 10:10
捡知识!在此问好克谐老师!

谢谢!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14 10:56
一方 发表于 2019-3-13 20:14
这么长这么多,真是不简单,得好好读读。点赞。

问好!

老话说:懒老婆的裹脚又臭又长。现在懒老婆也不裹脚了,“又臭又长”的玩意儿,都成了古董、奇缺货了呗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14 10:57
第五章  人才品格的八种表现
(刘劭《人物志•卷中•材能第五》)


    有人说:“能力很大的人,不能干小事。犹如鼎,可以煮牛肉,而不能烹小鸡。”然而,我不赞同这种说法。
    何谓能力?能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各种事务的综合素质。如果讲“能力”,就是泛指做事情的一切本领,又怎能说:“有能力的人,只能干大事业,而不能做小事呢?”
    通常人们泛论,说是某些人能力很大,却做不好小事。像这种情况下,多是因为人们的性情有急躁与缓慢的差别,并且在智力学识上,确实存在宽厚与狭窄的不同。正是由于性情学识方面,因人而异,互有长短,所以在处理具体事务上,不同的人会有特别适合自己的事情或事业;而且,这些事情或事业,即统称为“事务”,则有大事、小事的程度差别。
    一般认为,性格品行属于宽宏稳重的人,比较适合像治理国家的大事。但是,即便治理国家的大事,也只有下属各级部门,都能够把各自事情做好,才有国家总体事业的好坏与成败。尽管一些性情品格急躁而学业见识局限的人,比较适合处理像县级小范围的事务,而这又如同把个人身边的事情处理得当一样吧。但是,在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层面上,无论整个国家“大事”,还是基层郡县“小事”,他们之间关系,仅属于管理范围的大小区别,涉及到具体事务的内容、形式和要求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轻重缓急和所需知识多寡的性质或程度差异。因此,在他们之间,只能说需要处理的事务,可分为大事与小事,而不应该是能力方面的大小问题,更不能因此断定:“能做大事的人,必定不能干好小事。”
    话到此,再反观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单看形体上,牛与鸡,确实有显著性的大小差异,而且鼎本身,也存在大小形状上的巨大区别。一般常识上,煮牛可用大鼎,那么烹鸡,自然选用小鼎了。因此,怎么说是“鼎可以煮牛,而不能烹鸡呢?” 如果我们框定的是人类才能,那么堪称有能力的人,凡能够治理国家“大事”者,必定能够管理郡县“小事”,否则,既是名不副实。以此推论,所谓人才的能力,只有适合处理事务的大小差别,而不是能力性质的大小区分。
    人类能力究竟有没有大小程度性差距呢?有,这是肯定的。而且,之所以存在能力水平或程度上的差异,根本还是在于人类的性情气质,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各具特色。如果从政府职能层次,即所谓“官文化”角度上,并按照职位高低、管理范围、权限大小以及具体岗位的事务需求等方面,来全面论述人类能力的具体差别,也就不难发现:有的人,就是凭借个人能力,赢得了高官厚禄;有的人,则是通过制度选拔,获得了显贵职务;有的人,经过旁人保送举荐,达到特殊权势;有的人,因为自身的学养德行突出,堪当为人师表的重任;有的人,由于具备出使、解纷、说难等特殊能力,因而脱颖而出;有的人,在执法、督察、检举等方面,能够使用非常手段,从而威震四方;有的人,尤其擅长阴谋诡计,并且一再出奇制胜,所以名噪一时;有的人,不仅凶猛威武,而且赫赫战功,终于出相入将等。
    人世间,凡论说某人有才能,或讲述某人有能力,都是针对某个人赢得了某方面的具体成就。又因为具体成就的内容不同,其中所需要的才能类型,也必定别样。所以,才有“量才任能”的讲究,并且也因此造成了能力大小的错觉。
    何谓量才任能?又如何实现量才任能呢?能够实现“量才任能”的性情品格又属于什么才能和能力呢?
    所谓量才任能,针对某一个人而言,就是能够找准适合自我性情品格的事业。至于这个事业,既可以是一个人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也可以是其一生“盖棺定论”的功名业绩。人类,无论作为一个整体,抑或单指某一个人,一旦界定清楚了这个事业的大致内涵,如果再进一步分析,那些凭借个人能力,并能达到这个事业目标的人,便可以将其才能,分类定义为“清节之材”,而且这种“清节之才”的人,如果能够跻身朝堂之上,一般可以堪当宰相大任,适合改革弊政,开创崭新局面。以此类推,那些通过制度选拔,并实现事业目标者,即为“治家之材”,若列位朝堂,可堪当像“司寇”这样司法高位,适合公正清明执政;那些擅长权谋、深谙玄机者,即为“术家之材”,堪当帝王內府中皇家嫡亲的教师,适合权力交替或国祚变故的应对和决策;那些识人善任者,即为“智意之材”,堪当宰相的助手,适合协调权势利益的平衡态势;那些能够见机行事、临危解难者,即为“谴让之材”,堪当司寇的助手,适合监察督导职能;那些热衷奇技淫巧者,即为“伎俩之材”,堪当像“司空”职位,适合巧夺天工之类工程技艺性设计;那些耿介、刻薄而执拗者,即为“臧否之材”,堪当朝廷内外的像“师氏”职务的助手,适合检举纠察职责;那些威武强悍并敢于赴汤蹈火者,即为“豪杰之材”,堪当将帅重任,适合冲锋陷阵的平暴御敌。
    综合上述“清节、治家、术家、智意、遣让、伎俩、臧否、豪杰”八类“偏才”人物,都是拥有一技之长。至于他们各自具备的专长特色,论其优点上,足以保证他们在各自适合的官阶岗位上,能够尽职尽责;而其缺点,就在于不能全面掌控国家的治理大局,只能够独当一面而已。究其原因,如同把整个国家比喻成五味杂陈的一锅汤,某一个具体官位,恰似汤中某一种滋味,唯有保持各自味道的独特而鲜明,才能成为“独一味”;然而,整个国家的管理策略,或说一个国家,如果保证一锅汤的味道,能够适合所有人的口味,就必定要像汤汁里的清水一模一样。所以,在国家高度上,唯有保持清淡寡味,才能承担兼容并蓄、调和百味的角色;否则,国家若表现出某种明显的偏向,整个社会就会顷刻失去平衡,进而趋向某种极端。这种现象的典型案例,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尤其当某种偏才一旦独揽大权之际,也正是这个国家、社会的功过得失,最为一目了然之时。据此可知,像“清节之材”,一般会极力推崇非王即霸的极权政治,即“王化之政”,虽适合大国方略,但用于治理郡县,必定迂阔落魄;“治家之材”热切循规蹈矩,适宜理顺像世道沉沦或杂乱纷争,即“辩护之政”,若依此贪求国家相安无事,并且固若金汤,则是缘木求鱼;“术家之材”适合临危解难、化险为夷,即“策术之政”,如果用以维护清明正直的社会,必定疲惫乏术;“智意之材”适宜惩治奢侈浮夸,即“矫抗之政”,若用于剔除弊端,必定导致残破不全、漏洞百出;“遣让之材”适宜开拓新政、图谋创新,即“谐合之政”,如果用于整饬旧政、苟且保全,则虚妄不实;“臧否人材”适宜纠察捉奸,即“公刻之政”,如果放任自用、鱼肉百姓,必定离散民心、官逼民反;“豪杰之材”适宜奋勇杀敌,即“威猛之政”,若用于威慑民众,极易物极必反。至于“伎俩之材”,适宜治理富足地区,如果管理贫瘠百姓,往往劳而无功。上述推论,尽管存在以偏概全的弊端,但是论及量才任能,尤其是任命官员时,很有必要参考、审慎和防范。
    总而言之,凡属于偏才的人,根本缺陷还是尚未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所以,有的能言,但难以付诸实践;有的脚踏实地,但却不能思辨纠偏。至于像置身国家层面的全才人物,不仅仅需要高瞻远瞩,而且必须是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所以,自古以来,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圣贤达人,都一再哀叹:“全才难得”“领袖难当”。因为,唯有具备了卓越隽永的能力者,才有可能赢得颠破不灭、永垂千古的名望和荣光。
    毋庸讳言,通常帝王君主的才能,并不都是必须具备了上述“偏才”或“全才”的人物。但是,任何时代的帝王君主,都需要知晓上述“偏才”和“全才”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唯有这样之后,才可能达到因势利导、量才任能。就是说,当臣民,如果自以为已经具备了某种能力,那么君王只需要辨别其特长,并给予量才任能。由此而言,当臣民自以为具备了“能言善辩”的特长时,那么这种情况下,像君王能力的高低,必定在于能否长久聆听和辨别清楚他们的言论;同样,对于那些自以为可以成就某种事业的人,君王此时的优势,只在于掌控着赏罚的权柄。
    本章节论证才能,与其说各有短长,毋宁讲贵在举一反三。如果单论帝王君主的才能,必在于能够辨别各种才能,才有可能驾驭各种才能。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9-3-14 20:04
克谐 发表于 2019-3-14 10:56
问好!

老话说:懒老婆的裹脚又臭又长。现在懒老婆也不裹脚了,“又臭又长”的玩意儿,都成了古董、奇 ...

可不,虽然不懂玩古董,但是清楚那是好东东!容我缓过劲来。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9-3-17 05:50
克谐 发表于 2019-3-14 10:57
第五章  人才品格的八种表现
(刘劭《人物志•卷中•材能第五》)

学习。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19 10:53
第六章  人品偏才的利害
(刘劭《人物志•卷中•利害第六》)

   
    人类才能,所谓全才、通才、偏才。有的望尘莫及,有的凤毛麟角,有的俯拾皆是。但是,在他们能力所及的功名事业方面,无论对己还是对人,全才之所谓“全才”,就在于无所谓利害得失,而是能将利害、得失、优劣,化为阴阳周流而已;通才,虽是本书辨别人才的最大赢家,但其成就不在于赢得最大利益,而是因势利导,化利害于虚无,处得失于适中;偏才的优势,就在于扬长避短;偏才的立世为人,难在识利害、辩得失、知优劣。
    “清节之才”的成功,有赖于仪表端庄、德行厚重、学识谨严。其行迹骄人,不言自威,恰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即便他们没有拥有权势职位,依然被众人仰慕,一旦列为权显,则被公众敬重。他们建功立业,适宜激浊扬清、扶危正直,堪当时代楷模。若功业显著而无闪失,持之以恒,则是偏才中的佼佼者。
    “法家之才”的成功,根本在于严苛法度,必有立竿见影的业绩成效,才有可能获得广泛认同。他们创业的路径,开始于艰难困苦,而成就于不同凡响和卓有成效。所以,在他们没有成功之前,势必被时俗讥嘲、顾忌或排斥,而一旦事先士卒、付诸实施,通常遭到忿恨、抵制或陷害。然而,其功成名就,必在于立法严明、严惩不贷,而弊端危害,在于积怨成仇、引火烧身。所以,此类偏才,利害参半,即便功名显著,却难以善终。
    “术家之才”的成功,得利于聪明智巧,须有谋略成就,才可能脱颖而出。其成功之路,源自默默无闻,出自一鸣惊人;成在精明神通,功在玄虚而又务实。他们没有成名立业之前,一般不会得到赏识拥戴,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必须得到时代大家的举荐任用。所以,论说他们的能力,如果足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么他们隐身养生,必定“深藏不露、销声匿迹”。此类偏才,虽有出奇制胜的才干能力,却难逢物尽其用的时运机遇,因而经常混同路人、埋没终身。
    “智意之才”的成功,在于敏锐狡黠,擅长急功近利,不避讳追寻名利色权。即便他们没有功成名就之前,也能被大众许可、认同和容忍,并且一旦权势炙热,往往备受羡慕、追捧和奖赏。尽管他们热衷随波逐浪、勇于担当,亦不乏精明强悍,但弊端在于一味勇往直前,而不能隐忍失败或迂回折返,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惜离经叛道。所以,此类偏才,冲劲有余而后继乏力,往往似昙花一现,甚者先利后害。
    “臧否之才”的成功, 起自褒贬是非,因于自身廉洁自律,而擅长挑剔不足或针砭差池。在他们没有达到实权高位时,经常得到众人赏识和推崇,若身居权势,一如既往,才能得到众人盛赞。他们能力所及,足以明辨是非功过、独具慧眼,但弊端在于诋毁他人,必定招怨激愤,甚者自身反而听不进去非议。此类偏才,虽然超凡脱俗,但容易落得孤家寡人而失却民心。
    “伎俩之才”的成功,贵在精明实干,擅长奇思妙想、锐利开拓,凡身体力行,恰似手到病除、速战速决。当他们未曾显达时,一般行为诡异、离群索居,不容易被众人接纳,而一旦临危授权,必能不辱使命。他们适宜离乱解纷、惩治邪恶,但弊端在于无所顾忌,往往劳民伤财、殚精竭虑。此类偏才,阴谋诡计有余,却礼仪宽容不足,通常所作所为,实属离经叛道,堪为乱世枭雄。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得失为英豪。上述大致所言,举例分解辨析,虽不中不远矣。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9-3-19 19:48
“能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各种事务的综合素质”,喜欢,也赞同这样的说法;“偏才”或“全才”或“通才”是了不起的人物;“请节之才”、“法家之才”、“术家之才”、“智意之才”、“臧否之才”、“伎俩之才”,第六章一口气读了三遍,好文章。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21 14:40
一方 发表于 2019-3-19 19:48
“能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各种事务的综合素质”,喜欢,也赞同这样的说法;“偏才”或“全才”或“通才”是了不 ...

谢谢共勉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21 14:40
第七章  人品能力的识别
(刘劭《人物志•卷中•接识第七》)


    人与人之间,初次接触时,都很难辨别彼此的人品和才学。但是,自古至今,尤其达官贵人,他们平时看人识才,经常凭借的只是一私之见;他们自以为拥有了知人善任的高超能力,并对于别人量才论能的评说,往往嗤之以鼻,视为无稽之谈。为什么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已然习以为常呢?原因在于,一般人类的本性和品行,习惯欣赏与自己意见相同的言论,时常反感、抵触和排斥与自己不同意见的长处和优势。
    如何辨别和分析上述普遍现象及其明显属于错觉、失误、狭隘的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像“清节之人”,由于自身能力超群,遵从正直光明的制度伦理;他们在审视或辨别其他人品才干时,习惯认同那些一般平常的能力,针对确有特殊能力者,便怀疑这些本领,属于法家、术家的诡讹乖巧。“法制之人”尊崇严刑峻法,执着一丝不苟;他们可以赞赏循规蹈矩、谨严方正的行举,却不能容忍适时适度的曲直变化。“术谋之人”擅长心计暗算,精于谋略圈套;他们不避讳出奇制胜,欣赏厚黑才学,而蔑视规矩方圆的道德良知。“器能之人”的亮点,能力原本在于扶危救急,足以堪任不时之需的重担;他们可以清楚识别局部利害的短长,但不会顾忌或矜持一些整体性长远利益的得失。“智意之人”必定博学多识,擅长追根溯源;他们容易痴迷文韬武略的业绩功效,而忽略道德法度的价值意义。“伎俩之人”惯常急功近利,热衷声名显赫;他们敏感利益所在、趋之若鹜,却不会敬畏道德教化的功用美誉。“臧否之人”能够明察秋毫,时常独具慧眼;他们赏识褒贬时弊、吹毛求疵的道德义理,反而不能体谅风流倜傥的洒脱自在。“言语之人”精于能言善辩,通常思维敏捷;他们热切一呼百应、啧啧称道的风光,不屑于含蓄稳重的美德,甚至掉以轻心言多必失的道理,因此招灾引祸。
     如上所述,是在“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辨、雄杰”等十二流派中,选取了八类品格人物,通过分析他们品鉴别人的功过利弊,借以辨别不同才干的得失短长。由此,也不难看出,人们相互审视,大家彼此评判,即便各抒己见,往往结果莫衷一是。假设置身于相互批判、彼此评说的环境氛围之下,如果在性情品格上,都是属于同一类型人物之间的褒贬扬抑,即便存在意见分歧,最终还是同则愈同,而非则愈非,结果近似高度一致;如果不是同等类型之间的相互讨论,必定长久争执,最终亦难达成共识,结局会是经久不决。事实上,像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彼此个性鲜明,尤其处于各种类型人才,都极力偏执自我观点的时候,必定更加显而易见。也就是说,像朝廷之中,即便“兼德、兼才、偏才”济济一堂,无论他们究竟都是“大雅、小雅”之人,抑或还有“乱德、无恒”之人,当百家争鸣之际,因为在同等能力水平者之间,如果还是性情品格相同者,或同或异,必定是非鲜明,而性格品行不同者,终会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因此,如果能够明辨其中是非对错、利害得失的办法,唯有能够知晓并识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类才能和具体能力。据此可知,所谓“兼才之人”,必定不亚于兼备“德、法、术”三方面能力的“国体之人”。
    世俗常理,要了解一个人,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只需要一个早晨,就足够了;要了解一个人的全面能力,则需要三天时间。那么,为何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才能必须三天呢?例如伊尹、姜尚等,像这样千载难逢的“国体之人”,他们一般兼有“德、法、术”三个方面才干,不经过三天的促膝交谈,又如何能达到全面了解的程度呢?大致而言,起码第一天,讨论道德起源;而第二天,探讨法制伦理;到了第三天,才好研究策略权术。所以,必须经过上面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权衡一个人才能特长和能力优势后,才好量才任能,才能举荐不疑。
   还有一个客观实际的问题:单凭语言交流,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兼才还是偏才呢?按照人性品行的自然格调,一般情况下,凡是兼才,当评论他人时,从不吝啬去点明别人能力的特长优势。然而偏才,经常都是急于展现自我才能的最长处,努力赢得赞许和美誉,但不是真正关注别人的过人之处。
    自古至于今,任何人不懂得全面了解人性品行的价值意义,不是真正掌握了知人善任的确切内涵,如果单凭一己之见评头论足,若是依赖个人喜好量才任能,必定漏洞百出,必然令人生疑;如果他们强词夺理,自以为声势夺人,既是深入浅出;如果他们权势炙热,自以为达人达己,便是长治久安。那么,如此执着的愈加深入广泛,势必愈发离经叛道,愈快离心离德。
    毋庸讳言,从来离经叛道,就是背道而驰,必是前途堪忧;自古离心离德,就是摆弄是非,必将岌岌可危。所以,中庸为何也可理解为“持中平和”呢?答案并非是不得已的苟且,而是不离不弃人间正道。
    回头再看,古往今来,凡涉及量才任能,最司空见惯的人间景象。有的人慷慨陈词,摆出来一贯“正直、公正、正确、廉洁”的模样,目的是标榜自我完美形象,而别人的沉默寡言、处乱不惊,却被当作愚钝无知、自惭形秽。有的人高谈阔论,敢于褒贬时弊、横加斥责,仿佛就是胸有成竹、桀骜不驯的象征,而别人谦逊忍让、退避三舍,却被视为卑微浅薄、无能为力。再者,即便有人把一个论点阐释的淋漓尽致,却被视为眼光狭窄、学识不博,但若是有人一专多能、四处绽放,却被认为浅薄浮躁、不够专一。另外,如果别人一马当先、抒发己见,则视同掠人之美、虚荣骄傲;如果别人批评自己的缺陷,则视为吹毛求疵、心怀不满。至于一旦别人与自己意见相反,则即刻定性为蓄意对抗、公然挑衅,而当别人意见多种多样时,又会视为抓不住重点、不值得一提。总之,必须等到别人都和自己一模一样,如同一张嘴一个鼻孔一样步伐之后,才会觉得符合了同心同德的标配,才能安然欣慰,才有喜形于色。于是,随之而来的必定是,针对如此模样的同心、同德、同路人,倍加尊崇,恩重如山。这一切正是世间偏才最为致命的误区。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3-21 21:43
“只有经过“德法术”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权衡一个人的才能特长和能力优势后,才好量才任能,才能举荐不疑。”欣赏学习您人品能力识别的诠释文字,非常精彩,也期待您精彩继续。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25 20:04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3-21 21:43
“只有经过“德法术”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权衡一个人的才能特长和能力优势后,才好量才任能,才能举荐不疑 ...

谢谢!
这几章翻译的有点太顺手,不是我个人水平问题,而是感觉《人物志》的作者,没有像刘勰一样,用明确的人物故事例举出来,那样或许更形象,但也有可能,反而变得过于局限而死板了。总之,如果这样便被称为“经”书,必须要开阔更广泛思路才好。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3-25 20:05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3-25 20:12 编辑

第八章 英雄品格的特征
(刘劭《人物志·卷中·英雄第八》)



      在自然万物里面,像野草外在精致秀丽的特征,被称作“英”,而野兽赖以生存的独特本领,则称谓“雄”。在人类中间,从来被赞颂为“英雄”者,必定在文武才能方面,都是卓越超群的人物。而在这些英雄里面,单纯拥有聪明智慧的可称为“英”,而于胆量勇气上,明显非同凡响的称作“雄”。所以,针对人类文武方面的才能或能力,像“英雄”称呼,仅是一个大概的区分和界定,如果进一步详细辨别英雄的品格德才,还必须综合或文或武两个方面的业绩成就,依据或权衡其二者能力的特殊性质,予以鉴别认定。
      如何判定英雄品格呢?像单纯具备聪明智慧,也就是拥有了“英”的部分,而没有胆量勇气付诸实践者,这就不是英雄。如果只是拥有了胆量勇气,虽然也敢于付之行动,即具有了“雄”的部分,却又没有聪明智慧来保驾护航,这也不是真正英雄。
      在人类能力中间,像“英”的部分,即是否聪慧的价值内容,适合于谋划未来,使用在理想目标和意向作为的步骤设计及其周密安排;然后,审时度势,依赖果敢胆量和勇敢气力,去践行谋略和实施方案。这一“设想”过程,即梦想需要从“英才”谋划开始,并依赖“雄才”逐步实现。那么其中,雄才的力量,不但能够慑服众生,还须有能力排除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并且能够利用聪明智慧,来保证最终成功。这一“践行”过程,即实践依赖“雄才”开拓前行,还需要“英才”保障胜利。所以,一切从理论到实践的人类工程,从来都是英才和雄才,各持所长,通过相辅相成,才有梦想成真的实现。
      纵观历史上无数成败存亡的人类社会实践,如果一个人的聪明能够谋划未来,但其智慧还不能审时度势,尤其当找不准突破点和起步时机时,只适宜坐谈论道,暗自运筹帷幄,而不能贸然行动,或盲信盲从。如果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不仅擅长谋略筹划,并且能够参透时势先机,当胆量勇气不足以达到“行必果、战必胜”之际,只适合顺势利导、亦步亦趋,而不能急于图变或创新改制。如果一个人的胆量过人,但勇气不足,虽然可以携手同行,但不能让其充当先锋楷模。如果一个人的胆量过人,而且勇气十足,当其聪慧不能明察决断时,则只可作为开路先锋,而不能担当将帅。所以,聪明可以谋划未来,而智慧能够明辨时机,并且胆量足以判断优劣厉害,这才是真正的英才,例如张良就是这样。然而,不仅胆量过人,而且勇气足以克服艰难险阻,还有聪明智慧能够即刻判断得失利害,这堪称雄才,比如韩信既是。同样是英雄,由于各自特长名目不同,因而内容侧重各异,所以又有了英才与雄才的区分。显而易见,无论英才还是雄才,他们仍然属于偏才之类,都可以堪当大臣重任。例如英才可以为宰相,而雄才堪当将帅。自古至今,足以堪称英雄者,必定是一个人兼备了英才和雄才的综合能力,并且还能够保持终身品格者,例如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都是如此。
      毋庸置疑,真正的英雄人物,其英才所占比重必定要超过雄才的分量,而且聪明智慧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对人类而言,所谓英才的分量欠缺,也就是智慧严重不足。例如英雄项羽,胆气盖世,力拔山河,聪明尚可知晓时局变化,但智慧不足以辨别利害短长,所以一个范增都不能得到充分信任,甚至像陈平之类偏才人物,都逐一背叛投敌。再看英雄刘邦,其身心头脑中,明显英才成分居多,所以不但大多数雄才人物,甘愿俯首听命,甚至英才人物,也愿意舍命追随。刘邦,正是拥有了英才和雄才两大类人才优势,才得以翦暴虐秦朝和灭霸王项羽,从而成就了刘汉帝国基业。
      人们禁不住要问:所谓英雄人物,其自身包含的英才与雄才成分,需要达到何等比例最为恰当呢?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古至今,单凭英才睿智,而无雄才气概,不可能令其他雄才人物,真正钦佩服从;反之,徒有雄才豪迈,而无英才智慧,则被其他英才人物,予以蔑视排斥。毋庸讳言,从来雄才方能制服雄才,却不能屈服英才;自古英才得以聚拢英才,却不能驱使雄才。真正的英雄人物,必定兼备英才、雄才的双重品格,既能够集聚英才,也能够驾驭雄才,唯有大家一起携手共进,才可能无往而不胜,终成恢弘千古的功德大业。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3-25 20:36
“真正的英雄人物,必定兼备英才、雄才的双重品格。” 读您的文字长知识,长见识,欣赏学习,遥祝您新周快乐!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9-3-29 08:12
学习,赞赏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5 23:01
李听圃 发表于 2019-3-29 08:12
学习,赞赏

谢谢大驾光临
对刘劭《人物志》探求越深,越会是令人惊愕难言!
我的大学期间,也就是八十年代中晚期,国内流行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大概三五年后,又见其姊妹篇《人性的优点》。因为我没有找到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在把刘劭《人物志》翻译成《人类能力的研究》时,具体如何解说的此书内容。但是,时至于今,通过眼下章节的逐字白话,我个人直觉,美国人与其说是将源自欧洲的性心理学研究,逐步推广到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理念的各个方面,毋宁说像卡耐基、戴尔等近代西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管理学者,在他们理论学说中一切有关人类能力的研究成果,更多的真正起源,其实来自汉末刘劭的一本薄薄的《人物志》罢了。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5 23:02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5 23:12 编辑

第九章  观察人类能力的八个方面
(刘劭《人物志•卷下•八观第九》)



    素昧平生,仅凭一面之交,能否判定某个人的才能高低和能力大小呢?
    厮守终身,日日耳鬓厮磨,是否可以明白彼此的才能水平和能力程度呢?
    像上述两个问题,即便即刻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其实际意义都不是很大。其中关键所在,实际在于如何正确辨别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即需要通过何种方法方式,可以鉴定一个人才能水平的高低及其能力程度的大小。
    本章节内容,是通过观察人们八个方面表现,借以辨别其实际能力情况。这里需要观察的八个方面,简称为“八观”。
    何谓“八观”?一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1、为何要“观其夺救、以明间杂”呢?
    人类的性情不是恒定不变的。就某一个人而言,有某些时候,对待某些事情,有时欲望会十分强烈,有时却淡泊寡欲。当强烈欲望占据上风时,类似“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一样,其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脱离正道常规,往往所言所行会变的似是而非。
    通常情况下,人类的仁义之举一般出自慈悲胸怀。然而,人们一旦放纵仁慈、博爱的欲望,特别是任其信马由缰时,最终结果反而可能就是不仁不义。一般仁慈的人,必有怜惜体恤的义举,但是随意施舍仁慈的人们,总会遇到鞭长莫,甚至根本无法抚恤关爱的人事。按说恪守严苛正直的人们,必定意志坚定、矢志不移而且刚正不阿,除非他们奔向宁死不屈或粉身碎骨,否则多数情况下,最终会落得举步维艰,难以达到名副其实的高度。
    现实生活中间,有的人碰见凄惨可怜的人事,即刻痛哭流涕;但是,若让他们仗义施财时,却会吝啬的装聋作哑,甚至公开推辞或蓄意逃避;像这样的人们,不仅不是心底善良和胸怀慈悲,已然近似不仁不义了。再者,有的人目睹了残杀恶斗、伤天害理的世间乱象,频生恻隐之心;然而,当需要他们主张正义时,却选择退避三舍或苟且偷生,这就是貌似仁义,其实根本没有体恤担当的本心。另外,还有的人,已经习惯了高亢云歌一些像无私奉献、公平中正、爱人如己之类的优美旋律,可是一旦触及到他们个人利益时,旋即首鼠两端、锱铢必较;这一类人物形象,貌似崇尚伟大、品行端正和刚正不阿,其实就是哗众取宠的榜样,更是色厉内荏的典型。
    所以,观察某些人是否属于真正的仁慈、博爱、悲悯,只需通过他们究竟吝啬什么而又计较何物的实际表现,便能够判定一二。同样,区分道德仁义的虚实真伪,仅通过能否临危赴难的外在行动,即刻露出端倪。另外,像色厉内荏者,无论演技如何高超,总是难以掩盖他们贪心私欲所攫取的累累果实。由此可见,那些终日念叨慈悲为怀,时刻高调博爱民众,但却又吝啬成性的人物,必定不是真正仁爱慈悲之人;还有那些特别喜欢祭拜忠孝仁义大旗的隆重,而又掩盖不住贪生怕死品行者,他们注定不可能舍身践行一二再三信誓旦旦的诺言;至于那些习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总是照本宣科、大言不惭,却又千方百计遮掩以往利欲熏心的脚印及其轨迹者,又怎可能奢望他们中正公平、言出必行呢?
    自古至于今,凡信赖不仁不义可以畅通无阻,并且仰仗不仁不义得以横行霸道者,他们技艺能力越强,危害社会越惨重。如果任由贪心私欲一再恣意膨胀,那么他们不但可以为所欲为,一旦还能赢得颂扬追捧,那么争胜斗狠和逞强凌弱,必定成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从来劝恶行善的举止言行,不曾有过演变成了社会祸患。凡人类中一员,尤其需要清楚的是,但凡仁慈博爱之心的表现传达,如果表现出来了的结果,不仅明显存在远近不同,而且还有显著的参差不齐,那么像这样一个人,或一个整体,或一个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尽管貌似不够坚贞、纯正、公平,或更像是一种傲慢无礼,但是在实质上,却恰恰属于人性的本真表现,而且是与朴实无华和真心实意,不仅不离不弃,而且名实相副。因此,但凡体恤、救助、行善的义举,不应避讳大张旗鼓,更应该倡导公开通明,即便帮助的对象,隶属不治之症或罪大恶极者,反而愈是鼓噪彰显,实际功效愈发有益无害。所以,凡抚恤救济他人,即便超出了自我本分能力,甚至有笼络人心的嫌疑,但是像这样一种猎奇和虚荣,确切与贪图钱财、营私舞弊,在本质上有着巨大区别。
    通过上述分析和推论,旨在说明,若要观察一个人的能力才干,不仅要看他们言行是否一致,更要细致辨别他们爱欲施舍的分寸尺度,尤为重要的是,详实查明他们自身沾染名利色权的程度和表现,通过其中透漏出来的形影点滴,恰是鉴定一个人才能学识和品格德行的最可靠依据。这就是所谓的“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2、为何要“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呢?
    世间常言,声情并茂;民间俚语,喜极而泣。像这样一些世俗情理,都在强调说明,凡人类的音色容貌,都能够确切反映出来人性的内在品质。因此,如果判定一个人,或辨别整体社会,其生活品味究竟属于高雅还是低俗?或说衡量某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究竟是高是低呢?其实,类似这样一些问题的解答,原本并不属于特别复杂,只需要观察他们一再追捧、反复颂扬的究竟是一些什么内容实质后,即刻了然于心,随即初步判定,甚至完全可以一锤定音了。
    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人们的日常言语,如同音乐旋律一样,辨别言语善恶与音乐美丑的根本,就在于聆听者是否感到他们悦耳动听。对此,不同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和欣赏水平,也就是他们内在才学和外在能力的最好体现。
    通常人类在言语表达之际,与之伴随的举止容貌与内在性情及其能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大致而言,一个人针对内心坚信不疑的道德真理,在言语表达时,必定努力想表达的清楚明白,并且于声色容貌上,一般会表现的平静而自然。然而一个人,如果在散布或宣讲一些不恰当言论,即便说者无心,那么耳闻者通常会保持缄默;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有少数居心叵测的人,故意跳出来煽风点火。再者,像玄虚古奥的经书或纬书,无论聆听述说,还是阅读评论,只要敢于对其直说明言,或者还能将其听得进去,并且通过对比参照后,表明理解的没有出现太大偏差,那么足以证明他们都是灵性通达的人们。另外,面对传统文化的经书典籍,如果表现的不是闪烁其词,就是信口雌黄,甚至南辕北辙者,那么他们不是心绪不宁,就必定属于慧根浅薄。
    事实上,在辨别人类智慧能力方面,历代时常夸赞的“圣人”,只不过在于他们能够预见尚未发生的事情,并可以准确判定将来的结果。而那些被称赞为“睿智”者,就在于他们敢于刨根问底,并擅长辨别虚实。至于“明智”的人们,他们深谙利害得失,懂得深浅进退;再如“巧智”的人们,则是知道阴阳黑白的互利关系,能够不避讳善恶美丑,已然解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束缚;另有“妙智”的人们,精明于细枝末节,善于出其不意,能够出奇制胜。
    回首过去,历数束缚人们智慧才能的不良品性,莫过于心胸狭隘和眼光短浅。那么究竟如何去判定胸怀宽窄和眼界深浅呢?例如有的人,一旦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想分享别人,像他们一般会是性格开朗、心胸敞亮,必定不善于算计构陷。然而,像那些习惯深思熟虑,尤其喜好深究钻研者,一旦遇事难以释怀,不但颜面表情凝重,而且外貌疑心重重。再者,还有常见的喜欢哗众取宠者,他们必定经常虚情假意,究其原因仍在于心虚、学浅、德浮。另外,像那些只满足于自身的特长优势者,貌似仅是心胸和眼光的局限,实际上还是学识品行的浅薄。至于还有一种人,他们虽然积极投身立世,却总是不用尽自己所有气力能耐,像他们则必定不都是眼光短浅,可能是有所顾忌或心有余悸。
    通过观察人们的举止言谈及其伴随的姿态容貌,在这中间,凡是声色情貌不合常理时,必然事出有因。例如一般神色疲惫、忧心忡忡,不是操劳过度,就是焦虑烦心。像面黄肌瘦、眼红耳赤,必是虚火紊乱,已然蔽塞成疾。如果掩盖不住的喜形于色,必定是身心愉悦,以至于乐不自禁;如果一个人看似莫名其妙的声色俱厉,其必定烈火中烧,甚至随即怒吼咆哮。另外,在一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嫉妒、困惑、质疑等言语或表情,这其中虽然必定存有隐私、愚昧、好强等可能原因,但是能够影响其变化莫测的因素繁多,所以必须明察秋毫,更需要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至于人们言语时,通常还会伴随着肢体动作的多少,而这一切其实经常和意欲表达的内容密切有关。所以说,当人们言语时,有的尽管娓娓动听,并且信誓旦旦,而在表情身姿方面,如果十分生硬或很不自然,那么不是虚情假意,就是谎话连篇;如果有的词不达意或吞吞吐吐,但声色容貌表现的诚实恳切,不是主题把握不准确,就是根本于知识浅薄;如果有的言语未发而怒色先现,必定满腔悲愤、怒火中烧而已;如果有的将要发言时,徒然声色俱厉,不过是虚张声势而故作姿态罢了。
    如上所列,通过分析和说明与人类言谈举止伴随的声色容貌,即所谓“肢体语言”的范畴。从中不难发现,一般人在言谈话语之间,通常不容易掩饰,或说无法隐瞒自我的真实性情和品德实质。如果他们刻意伪饰或用心装扮,恰恰更容易暴露出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和道德真相。这正是“观其感变,以审常度”的价值意义所在。
    3、为何“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在本书第一章“九征”中,曾经讲解释了人类体质精华的九个方面,即“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而在第五章“材能”中,又着重讲解了“八类”偏才,即“清节、治家、术家、智意、遣让、伎俩、臧否、豪杰”的道德功用。因此,任何一种偏才,他们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必定具备了两种以上的相互衬托的优秀品质。所以,如果性格刚强正直而又平静温柔,必能赢得大家赞赏的美好名声;如果性情动静鲜明,并且一贯勇敢顽强,可以成就英烈的名节;如果精明睿智,可以左右逢源,可获得贤能卓著的赏识;如果正直道义、朴实坚贞,会因值得信任而名扬。所以,如果善于明辨“九征”性情两端,还能将不同品质彼此调剂互补,那么何愁美德名声难成,再加之博学多识,必定功名业绩而昭然若揭。据上分析可知,观察人们性情“九征”的多寡,既可以辨别他们能够成就何种德才功名。这既是“观其志质、以知其名”的内涵。
    4、如何“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呢?
    前面章节已经分析说明,人们之所以指责挑剔别人的缺陷短处,如果不是他人言行与自我性情的品德相悖,就是别人举止与自我崇尚和追求的愿望相违。因此,一般的人们,如若只是按照个人习性去谴责或批评其他人事,都难免有失公允,更谈不上公平公正了。其实,人们依照各自性情品质去公开评价或发表议论,总是自以为能够保持不偏不斜、公正无私,所以他们不但极力痛斥邪恶错误的东西,也同样如此畅怀赞誉良善美好的一切。
    自然万象,如同水性趋下一样,如果任由洪水泛滥,而不加任何阻挡,他们便会飞流直下、长驱直入,必定导致狼藉一片,最终损失惨重。自古兴修水利,必定因势利导,借力为我所用,如果任其泛滥和自然放纵,必定酿成灾难,实属过犹不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任意率性的批评是非,总会出现的各种症结和不良倾向,根本道理也是如此。
    人间性情,凡品行端庄的人善于评说批判,而性情偏颇的人,也习惯横加谴责或热情赞誉。仅从表面上看,他们仿佛都是一模一样的判断是非、评说美丑、议论功过。但是,在事实上,他们所依据的性情、品德和知识,却是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他们之间的差距和分歧,即如同黄河入海的九曲十八弯与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虽说他们同样都是水性趋下使然,而在景象、路径、功用方面,不只是各有千秋,而且是千差万别。
    究竟如何区别对待世间从不匮乏的论说、评价、批评或批判呢?大致而言,性情骨鲠、品德正直者,如果能够平静温和的进行评说,一般合乎道德公允的标准;如果他们一味挑剔斥责或追究批判,则必定会走向偏颇失策的极端误区。凡能够知晓自我和他人性情的品德短长并有所节制的给予批评论说时,他们不但能够达观通融,而且必定大有裨益;如果他们不合时宜或过度批判时,必定会事与愿违而过犹不及。因此,所谓批评或批判,其内容无论属于谴责、贬低抑或褒奖、吹捧,如果恣意横流而不能节制时,必须要辨别他们所依据的性情品格究竟是什么。至于那些偏才而又偏持者,无论他们是否属于一致性的或褒或贬,其实质都必定似是而非。所以说,从来根性浅薄而不加深思明辨的褒贬,看似旗帜鲜明、坚定果断,即便不就是鲜廉寡耻或沽名钓誉,也绝不值得采信或信赖;至于像一些首鼠两端或变化多端的点评论说,尽管看似多才多能的积极展示,其实更容易演变成为挑拨是非的虚妄无用;再像反应迅即的尖酸刻薄,即便精辟敏锐,但必定来去匆匆,而难以获得裨益效果;如果一味声嘶力竭,尤其仗势欺人的张扬,即便属于明察立断,也会令人厌烦,反而不利于树立威望和确立尊严;其他,像有一些玩弄指桑骂槐或似贬实褒的伎俩手段,还有那种当面百般迎合而背后极力痛斥的两面三刀,其实质都是苟且一时的离经叛道。这一切都属于似是而非的惯性表现和典型例证。
     人类社会之中,除了上述常见的似是而非的形象表现之外,还有一些似非而是的优良品德,更需要区分辨别开来。例如大权在握的帝王将相等,鉴于人性多样、世道多舛,有的貌似蒙蔽诡讹,其实为了权衡多方利益。还有自古以来,所谓大智若愚者,确实存在洞悉时势后的明智选择。再者,有的仁慈博爱,却似狂妄玄虚,其实中正坚贞。另外,有的义正辞严,虽然尖利刻薄,但是情真意切。
面对不同层次的批判或批评,在内涵性质上,无论属于贬斥还是褒奖,如果进一步辨别他们究竟属于“似是而非”抑或“似非而是”,确实如同判决司法诉讼案件一样,决不能轻而易举、掉以轻心,必须要稽查深究、务真求实,才有可能分辨虚实,而不是被一些假象所蒙蔽。然而,世间万象不只是变化多端,更加是错综复杂,那么如何才能求真务实而区分真假呢?
    事实上,通过上面的分析和阐述,亦不难看出,人类表面上的言行举止,并不就是事实真相,甚至更有可能被假象欺骗,而使奸人得计,并残害贤良。所以,辨别良善和奸佞,必须要明察深究他们的言语依据、举止企图和行为后果。这才是“观其所由、以辨依似”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5、什么是“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呢?
    人类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本质,也是其最高道德体现,莫过于敬重和热爱。因此,《孝经》一书的宗旨,左右不离两个根本方向,一个是亲情挚爱,必定体现在对父母的孝德上面;另一个为时俗敬畏,必然凝结在对君王的敬道中间。而在《易经》一书里面,懂得感恩则是爱德,通晓谦卑则知敬道。但是,像《老子》一书,即《道德经》上,则是以无为视作爱德的极致,而将虚无归为敬道的必然。另外,所谓《礼经》,无论现有的《仪礼》还是《礼记》,其立论都是宣扬敬道的合情合理,但古代的《乐经》,无论遗失还是残存的主旨意念,却始终在阐释爱德的天经地义。所以,在人类的性情品质中间,事实上客观存在着博爱、敬佩的诚心诚意,他们与天地的自然道德,原本异形而同体。人类之所以对某一类事项,能够出现明显一致性的感同身受、心心相映,其根本道理正在于此。
    毋庸讳言,在客观自然事实面前,当阐释人伦道德时,如果一定要区分爱德与敬道的成分比重,那么“爱”必定不能少于“敬”。因为自古至今,在人类自然情感中间,但凡爱德少于敬道的人,虽然会赢得的少数人的追捧颂扬,却一定得不到大多数人们的仰慕尊重。反之,尽管爱德多于敬道的人们,可能会引起少数人的不满或嫉恨,但是一切大爱无疆的人,置身于受到他们惠顾的人们当中,必定会有人为了他们无私而博爱的胸怀,不惜赴汤蹈火,甘愿舍身亡命。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差距呢?因为人类的敬畏之心,却会因为过度的威严,转而变成惧怕和有意疏远,并由疏远失去尊重。然而,不管何种内容和形式上的爱心无限、大爱无疆,他们愈是情深义厚,也必将愈发唇齿相依。所以说,通过观察辨别人们在博爱、孝心与敬畏、仰慕方面的言谈举止,不但可以判定他们是否知虑通达,更可以区分他们的品格优劣和智慧高低。这就是“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的最终目的。
    6、为什么“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呢?
    一般情况下,引发人类情绪变化的有六种契机。一是人情欲望获得舒展时,不只是欢喜,而且喜形于色;二是欲望索求受到阻碍或抑制时,生发怨恨,或嫌怨在心;三是被僭越或尊严遭冒犯时,必定憎恶,或心怀忿恨;四是被人尊崇或受到仰慕时,则会愉悦,或倍感欣慰;五是被人揭短或技不如人时,通常郁闷,或妄自菲薄;六是原本不喜欢的人触犯自己时,必定愤懑,进而耿耿于怀。遇到这样六种情形时,所引起的性情变化,则是人之常情。
    凡人之常情,莫过于都渴望心想事成、志遂所愿。因此,烈士奋不顾身,志在勇敢无畏的功名;善士安邦治国,希冀政治修明的厚德;能士扶危救乱,展示奇才异能的独特;术士献计献策,效验左门旁道的神奇;辩士对答如流,显现言思敏捷的巧妙。因此,才有各色人等会有如此多种多样的跃跃欲试和量才示能,并且无须他们是否公开宣扬或散布真实的自我理由,却都必然存有内在性情欲望和外在理想目的。所以,事实上他们即像贪婪财务者一定热衷金银宝贝一样,亦如好大喜功者一贯热望权势名声一般,他们都属于世俗常情,原本一样都无可厚非。
    毋庸置疑,人生一世,如能事事时时随心所欲,必定欢天喜地和乐不可支。由此可知,人们一生一世,如若始终没有显才示能的机会和途径,那么又怎能实现各自的欲望志向呢?如果不能满足他们各自的向往愿望,也就必定抑郁情怀而闷闷不乐。所以,如果没有奖掖烈士功名的体制保障,人们不可能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如果没有褒奖善士厚德的孝廉举荐,人们不可能敬重爱德的尊贵;如果没有能士的提拔重用,不可能忽悠拨乱反正或走向政治清明的功名;如果不给予术士奇才异能的合理释放和正确引导,不仅仅是特殊难题,终究无法尽快得到解决,甚至他们趋向蛊惑人心、犯上作乱;如果不能保障利禄权势的安全巩固,那么富裕者不但寝食难安,而权贵者必然消极悲观。所以,凡背离人情夙愿而又扼杀能力才干的社会,必定怨声载道,自然危机四伏。
    亘古至今,人类的自然性情欲望,一贯就是争先恐后、追名逐利,而且非常惧怕居于人后,更不甘于屈人之下。正因为如此,每当居于人后时,便有暗自磨砺,蓄意积攒才能,寻求适时的争强好胜,始终渴望实现后来者居上;而当屈人之下时,无论自我德能高低,如果毛遂自荐或自告奋勇,通常总会遭到冷遇或受到排挤。所以人世间,单凭自我夸耀去超越别人时,往往被人厌恶、冷言相向、百般侮辱。
另外,与上述此情况相反,因为一般人们都有求胜争强的欲望冲动,因此一旦遇见谦让退避的行举,往往会喜不自禁。而且凡是值得谦让退避的人事,必定属于将良好机会缘分拱手让人。无论智巧聪慧,还是愚懦笨拙的人们,一旦遇到别人主动退出竞争,即便不都是皆大欢喜,也必然不会恼怒衔恶吧。所以,凡能够谦和揖让而甘居人下时,必然会缓和矛盾,并赢得同情。
    再者,人之常情,都愿意在别人面前扬长避短。因此,如果在众人面前揭人所短,如同给人当头一棒。所以,故意刺痛别人的伤处,必定令人难堪而郁闷,也容易招致怨恨。然而,正因为人们都喜欢扬长避短,以至于自吹自擂从来大行其道。但是,像自我吹嘘,即便时常遭人厌恶,却通常不会对他人或自我造成巨大伤害。与此相反,如若单凭一人之长攻击他人之短,则必定招嫌生恶,并将置身于险恶境地。
    纵观以上人之常情的六种场景的应激因果,究其根本,都源自人类个性品质一概存有激励上进的需求。因此,但凡君子贤达,当他们接人待物时,若遇到被冒犯或遭到人身攻击,一般不会硬碰硬或斤斤计较;他们只要不是正面即刻碰撞,必能避开锋芒,还能彰显爱德敬道,并且不会受到伤害。然而,小人奸佞则不然,他们一旦窃得良机或占据优势,必定时时处处让人们顺从自己,即便他们得到真正的爱戴敬重,也会被当做虚情假意;如果稍有不合他们心意的言行,即刻被视为对他们的轻薄漠视,而且一旦触犯他们忌讳,不但怀恨在心,而且倍加迫害。所以说,通过观察人们应对六种情变契机的不同表现,即刻可以衡量性情品质的优良低劣。这一切就是“观其情机、以辨恕惑”的本意所在。
    7、为何“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呢?
    前面章节在论述通才与偏才差距时,已然指出偏才必定存在明显短处。因此,品格直率人的缺点在于直言不讳,不吝揭人短处;严苛刚正人的缺点在于锋芒毕露、过度刚劲,容易致刚易折;中和温柔的缺点在于软弱无力,显得懦弱无能;固执倔强人的缺点在于不够灵活,像是死板迂腐。然而,如果如果坚贞直率的人不敢于直言不讳,再也不敢当面揭人短处,那么还是坚贞直率吗?既然人们赞赏和钦佩坚贞直率的品格存在的价值意义,那么就是要包容和支持敢于直言是非、抨击人物、针砭时弊的品格德行。同样,如果刚正严厉的人不再嫉恶如仇、雷厉风行,那么还能称作刚正不阿、严于律己吗?刚正严厉就是他们得以存在而不可或缺的本色品质。再者,温文尔雅而又和蔼可亲的人,一旦变成了粗鲁蛮横、强悍霸道,那里还有一星半点儿中和温柔的影踪呢?所以,温柔必定显得懦弱,而中和必定像是无力。另外,之所以被称为固执狷介的人,就在于他们坚持自我而又特立独行,无论他们表现为顽固保守还是任性放纵,不被别人所左右而钻自己的牛角尖就是他们固执狷介的特色个性。
    世间万象,论说短长,若深究其中的根本道理,凡被人们视为存在“短”的人情事物,其中“短”的内容表象,恰恰正是他们的特色所在。而被人们视为“长”的任何东西,必定存有“短”的对照面,他们“长”的特征优势,亦不过都是通过比较才得出来的定义。所以,辨别人类的性情、品质及其能力,也包括评判社会的优劣、利弊和得失,唯有通过发现、揭露、批判他们确实存在的错误、缺陷和不足,才能更加认清、认准和张扬他们的长处。这就是“观其所短、以知所长”的现实意义。
    8、为什么“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呢?
    在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里面,“仁”是德行的骨筋基础,“义”是德行的血气关节,“礼”是德行的仪容外貌,“信”是德行的誓言理念,“智”是德行的精神统帅。人类的智慧出自聪明和觉悟,而聪明觉悟对于人类而言,犹如黑夜与白天的显著差距,又像黑夜之中是否有烛光照明一样不同。置身黑夜之中,光亮愈是炽烈,人们看到的将会愈加遥远。智慧如同眼睛一样,并不是不能看到很远,而是没有足够的光亮。因此,一个人身份高贵、勤奋苦学,未必一定能够成为卓越人才;一个人技艺精湛、巧思妙计,未必一定能够通情达理;一个人通情达理、博学多识,未必一定能够觉悟明智;一个人聪明觉悟、洞悉万物,未必一定能够极目远见的足以遵循天道而运行长久。只有参透天道轮回,可以周流运转不息,才是智慧程度的顶级层次。
    如果能够辨识人类能力,必须要明白成就圣贤的确切道路。古往今来,刻苦学习不等于就是偏才能人,能人偏才不等于就是通情达理;通情达理不等于就是觉悟明智,明智觉悟不等于就是道德极致,而真正道德极致者,一直往返周流不断,始终变化莫测始终,而达到这种程度,其实无法详细描述论述,只能一言以蔽之,就是“悟道”。
    如果将人类获得能力的成功之路,分阶段进行论述,那么每一阶段的制胜法宝,必定在于一个“仁”字;若详解“仁”的内涵,大致包括悲悯、博爱、宽恕。如果将成功之路,当做一个整体来看,那么贯穿始终的主宰力量,必定来自是否觉悟明智。因为,只有聪明觉悟的足以达到明智、高瞻、远见之后,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仁”的价值意义,从而拥有开阔、顺畅的心胸和仁慈、博爱的行举;只有真正明智达观之后,才有可能正确引导和统帅“义”的血脉气息,从而一呼百应、无往而不胜;只有获得明智达观之后的通情达理,才可能置身任何境遇都可以游刃有余,并时时刻刻处置坦然、举重若轻。
    没有聪明觉悟的人类,如同深陷黑夜中间,不仅举步维艰,而且诸事难成。因此,如果他们追逐名利色权,反而总是望尘莫及,必定变得心灰意冷,或因绝望而愤世嫉俗;如果他们经营思辨而谋求立言立德,反而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必定心烦意乱,以至于狂荡不羁;如果他们励志创世革新,却因思虑不深而难以打开局面,必定愈发刻薄冷酷,甚至邪恶凶残;如果他们方术巧计不足以立竿见影,必定转入歪门邪道而去弄虚作假。所以,同样品格秉性的人们,如果经历完全一样的学习方法和成才途径,那么能够尽早觉悟明智的人,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老师;如果具备同样才情和能力的人们,遭遇一起,相互竞技,彼此争锋,那么其中明智达观已经上升更高层次的人们,必定能够称雄完胜;如果同样品质德行的人们聚在一起“见贤思齐”的话,最终能够赢得大家敬重的则是“圣人”。因此,在人类的伦理道德层面,能够达到最高层次的人们,才被尊称为“圣人”。
    综合上述分析论述,归根结蒂一句话:有什么样的聪明觉悟,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水平。这就是“观其聪明、以知所达”的真谛。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9-4-5 23:42
研究得有深度,得教!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4-10 09:37
“详实查明他们自身沾染名利色权的程度和表现,通过其中透漏出来的形影点滴,恰是鉴定一个人才能学识和品格德行的可靠依据。”
“有什么样的聪明觉悟,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水平。”读老师的文字,总是能够增长智慧,瞬间豁然开朗。拜读欣赏,期待您精彩继续,遥祝开心快乐每一天!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18 10:40
李听圃 发表于 2019-4-5 23:42
研究得有深度,得教!

谢谢光临!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18 10:47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4-10 09:37
“详实查明他们自身沾染名利色权的程度和表现,通过其中透漏出来的形影点滴,恰是鉴定一个人才能学识和品格 ...

谢谢!
读书即像照镜子也像打开一扇甚久关闭的门窗。前者,可能只是通过映衬,能够看到自身的优劣短长;而后者,往往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崭新景象吧。
我读刘劭《人物志》,或许因为曾经用力于心理学的探究,虽然以往对于心理学不得要领,但在刘劭此书中,一下子打开了一扇门窗,看到了现实社会一些真实矛盾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18 10:48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18 10:49 编辑

第十章  辨别人类能力的七个误区
(刘劭《人物志•卷下•七缪第十》)


    上一章节阐述了正确判定人类能力的八个方面。本章节着重讲解观察分辨人类能力时,容易趋向偏差的七个误区,简称“七缪”。
    何谓七缪?一、察誉有偏颇之缪;二、接物有爱恶之惑;三、度心有大小之误;四、品质有早晚之疑;五、变类有同体之嫌;六、论材有申压之诡;七、观奇有二尤之失。
    一、所谓“察誉有偏颇之缪”,即指当人们夸赞别人时,很容易出现赞誉过度的误判。
    对于某一个人,或者针对某一类人,究竟能否准确判断他们的才能高低或能力大小呢?究其根本,关键不在于相互接触时间的长短或彼此了解内容的多少。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般人自身都没有足够能力,去正确辨别和客观分析人类才能。所以,当他们评判论说某些人能力水平时,通常只是听信别人的评价或传言,而不会坚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真相。当别人评说某人的品行特别美好时,只要自我内心有着近似感受,随即便会应声附和;当人们议论某人的品行不端时,自我内心即便有所迟疑,也会随之默许认同。像这种人云亦云的场合景象,即便人们在性情本能上,通常都会反感厌恶,但是作为针某人的能力判断,人们依然趋于深信不疑。即便这种大众化认知,与自我判断背道而驰,而随波逐流仍属于自然常态。
    如同“九征”所论,人类个体的五行品质不同,并且在性情上各有偏好,所以他们各自于评头论足方面,原本应是彼此补充而互有得失。但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涉及个人性质的爱憎喜恶,源于欲望索求的千头万绪,从而表现出来的偏向趋势,自然是错综复杂。因此,如果不能明辨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每一个人都在人云亦云,处于如此环境氛围下,无论针对何等人物的评价论说,又何来可信度和准确性呢?
    正确评价人物,离不开通过眼见为实,借以校准耳闻传言。然而,世上最容易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莫过于信用耳闻的现成结论,用来否定眼见的直觉和思辨。因此,例如市井乡村盛传的赞誉或诋毁,不一定就是事实真相;而像在至交亲友中间,他们如果不是一再赞许和反复称颂的信息音讯,也不必信以为真。
     按说无论从道理、事理还是情理上,像诚实忠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一般都会得到普遍赞许称道。因此,针对那些被普遍夸赞的人物,如果官员举荐,而且群众推举,一旦他们不能胜任“荐举”获得的管理职能,那么就应该追究上下举荐督察人员的失职责任。类似的情况,如果只是顺从官员的举荐,而不重视群众的呼声,最终必定导致这种举荐督察制度的瓦解;如果只是采用群众推荐,而忽视官员的辨别督察,这种机制必定难以为续。所以,必须权衡上下建议,并经过一段再三荐举过程,如此量才任能的人物,才堪称可用人才;如此荐官用人制度的实施,才属于“中正仁和”的道德规范吧。
    毋庸讳言,即便属于上下始终看好的人才,在他们中间依然会存在偏差失误;同样,在上下一致否定的人物里面,也必定存有奇才异能。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真正奇才异能的人物,通常不会获得普遍认同和广泛夸赞。所以说,凡听信传言和依赖舆论来辨别人才者,其本质不过就是追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最强音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那些受到广泛赞誉或普遍吹捧的人物形象,更需要认真辨别和严加防范的根由和原因。
    二、何谓“接物有爱恶之惑”?即指每个人在待人接物上因性情不同而表现各异。
     人之常情,偏爱善良,憎恶奸邪。人们若不能够正确把握辨别一般人类性情品格的眼光能力,若不是真正具备明智通达的聪明才智,他们经常会疏远品行善良者,反而亲近奸佞小人。为何会是这样呢?世间所谓的奸佞小人,他们本身也不都是一无是处,也有各自的特色长项。如果奸佞小人的特色长项,恰好迎合了举荐督察者的欣赏趣味,那么后者不但会感觉前者特别亲近可爱,而且前者的所有缺陷,往往会被后者忽略不计,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人类中间,即便那一些举世公认的贤德良才,也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性情缺陷或品格不足。通常人们只是凭借自身的短长,来评判他人的是非善恶,并用自身意识到的缺陷不足来谴责他人存在类似问题,却又基本忽略或根本无法认清他人已然具备,反而荐举督察者自身不曾拥有,抑或难以企及的优点长处。
    自古至今,凡兼容并蓄于一个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这两者之间关系,并不是优点完全可以抹杀湮灭缺点,或者缺点能够更加烘托陪衬优点,而是优点与缺点如同水火不容、阴阳向背的一对矛盾体,其实从来共生共存,而不是非此即彼、单纯划一的独立生存。然而,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像那些雷同或相似的优点与优点以及缺点与缺点之间相遇碰撞时,恰似物理共振效应一样,即可谓物以类聚,亦俗语臭味相投。这样一种事实常态,恰是辨别人才时,不但需要熟知和领悟,而且更需要严加防范的“惑于爱恶者”的确切内涵。
    三、何谓“度心有大小之误”?即指辨别人类才能时,需要防范由于各自心胸志向的差异所造成的误判。
    人类性情当处在无所约束并没有压力的自由场景下,不但激发出来探微访幽、精益求精的“精气神”,而且崇尚并敬重品德高尚、端庄忠厚的仁义品质,更加仰慕和憧憬那些需要高瞻远瞩、功高盖世的壮志伟业,也愈发容易萌生和渴望悲悯体恤、谦虚谨慎的博爱情怀。事实上,极富探索品质的“精气神”,只有细致精微才能出神入化;世人敬佩的仁义品质,唯有中正厚重,才会器宇轩昂;真正的壮志伟业,更需要抱负远大,才能勇担重任;人间称道的博爱情怀,必须谨小慎微,才能防微杜渐不至于滑入歪门邪道。
    在《诗经•大雅•大明》中,有着“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的警示,而在《诗经•大雅•皇矣》里,则有“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的忠告。诗词文字都在告诫人们,即便贵为君王,也要居安思危,不仅要敬畏上天的惠顾,更要善待民生,不能穷兵黩武、乱施淫威。另外,在《诗经•大雅•皇矣》中间,还有“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旨在宣扬帝王,更要勇于树威立名,必须具备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由此,不难判断,像那一些性情品行虽然局限狭小,但志向和追求远大的人们,亦有可能跻身圣贤行列;而像性情品行类似偏才,并且志向远大者,则可能成为俊杰英豪。但是,前者如果追求志向狭隘,则会沦落为傲慢放荡,而后者若没有了远大抱负,只能始终懦弱卑微。所以,当人们辨别人类才能之际,既不能因为性情品德的缺憾,而忽略了对他们志向大小的具体区分,更不能单凭他们高歌云志,而忽略了他们性格品行的本质鉴别。这就是“误于大小者”的根本所在。
    四、何谓“品质有早晚之疑”?即指人们在立世成名、建功立业上,存在或早或晚的显著差别。
    人们各自的才质和能力不一样,他们获得功成名就的结果,也必定早晚各异。从表面上看,有的人少年老成,便有脱颖而出的事实;有的人,虽然年少多知,却是大器晚成的结果;有的人,不但自幼愚钝,而且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不仅年少英名,并且终成国家栋梁。像这四种情况,必须要深入分析、区别对待,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免误判,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像那些年幼时聪明伶俐,而成人后明智贤达的人们。他们于稚童少儿阶段,往往会有一些特殊征象和异常表现。例如一般情况下,小时候注意言行礼貌,成人后文质彬彬;小时候口齿伶俐,成人后能言善辩;小时候同情谦让,成人后悲悯慈善;小时候不贪食而能分享,成人后乐善好施;小时候胆小怕事,成人后畏惧谨慎;小时候不贪欲索取,成人后廉洁自足。
    常言道,从小看大,三岁知老。智慧早熟的人们,往往年幼时于点滴小事上,即可崭露头角;年少智慧而大器晚成者,往往成功在于颇有见地而不同凡响;从小到大表现愚钝者,往往生平坎坷,经常深陷窘迫境地;至于那些从小到大颇显聪慧明智者,往往一生周全达观而游刃有余。所以辨别人类才能和能力,必须要动态而全面观察比对,而不能局限于功成名就的时间早晚,从而陷入一叶障目的泥沼。
    五、何谓“变类有同体之嫌”?即指品行志趣相同的人才,他们集聚一堂同样难免角斗博弈的利害。
    人类源于共同本性,在品行志趣上的最大共同点,莫过于趋利避害。“趋利”就是追逐攫取自我功名利禄,而“避害”就逃脱避免个人的损失或被伤害。人类无论贤达还是愚钝,在本性骨子里面,都难免存在“趋利避害”的索求欲念。因此,能够全面考量和清醒认识自我性情品行的人们,他们也更容易看得清楚那一些在品格德行上与自我相同或类似的一路人。
    纵观古往今来,像以往“偏才”人物,通常都是交游意气志向相同者。他们不但特别亲近或公开赞扬与自我性格品行相近者,而且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疏远或排斥明显不是“同一路”的人们,甚至针对那些属于兼德和兼才的人物,也不都是大嘉赞赏或由衷钦佩。以此类推,不难知晓,凡热衷同类而排除异己者,必定一再诡辩并反复证实自我的一贯正确,同时压制和迫害与之相反品格者;当他们自身不受伤害或不分散显著利益时,像兼德、兼才或末流者可能放任自流,或默许他们暂时性生存。
    世间恒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在同类之间,相互吹捧、赞誉过度是显而易见的弊病。在他们之中,那些德行名望相同者,往往难以彼此谦让,鲜有甘居人下。因此,品行正直而性格刚烈的人们,喜好品行端正,往往爱憎分明,却不容易接受对自我缺陷的揭露和批评;性情直率而善于充分表现自我的人们,虽说喜欢直来直往和言无不尽,但针对批评自身的直言不讳,却心怀芥蒂或难以承受;热衷功名利禄者,尽管欣赏别人提携和他人劝进,却不能容忍居人之后或他人争先。当性情品格相同者彼此才能相差很大时,他们可以相互帮衬携手,而相互之间一旦势均力敌,必定争强好胜以至于内部纷争。这通常是志趣品德类同的人们,于共事相处之中,难以避免的利害演变;也即是人世间诸多“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的现实问题吧。所以说,在辨别人物能力和量才任能之际,必须要保持清醒、注意防范并着力避免“嫌于体同”的误区与陷阱。
    六、何谓“论材有申压之诡”?即指处于穷富贵贱的不同环境之下,人类能力会有各不相同的行为表现。
    毋庸置疑,置身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类个体会有不同的能力表现。有的因为自由舒展,而才能得以超常发挥;有的因格外压抑,反而能力愈加迸发;有的因顺心如意,随即转为懒惰无能;有的因贫穷困顿,从而沦落消沉荒废。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在富裕尊贵的权势地位上,才会感到格外顺心舒展,而在穷困贫贱的劣势位置中,倍感苦恼愤懑。
    所谓“上材之人”,即性情品格优秀的人才,他们超出常人的长处,就在于能够摒弃一般人性中的局限不足。他们即便拥有富贵权势,也依然勤劳谦恭;即便穷困潦倒,仍能明智节制。
    所谓“中材之人”,即性格品质一般的人才,总是伴随身边的时势起伏而有得有失。当他们富裕权贵之际,习惯集聚财富,也能够不吝啬地施舍救济他人。但是,像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一旦得到接济,必定对施舍者赞赏有加;像那些获得了救济和援助的人们,他们即便仅是得到小恩小惠,也能够即刻表现的感恩戴德。因此,凡乐善好施者,他们即便没有特别的奇才异能,尤其单凭富贵权势时的施舍接济世人,从而立世成名。然而,当他们失去权势富贵之后,若再想施舍,却无财富;若再想援助,却无权势。于是,即便自家亲戚贫困,也不会再得到救济抚恤;即便亲朋好友落难,也无法伸出援助之手。所以,一旦仗义舍财不再而恩威附加不能之际,无论亲戚还是朋友,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失望埋怨累加,甚至于归罪怨恨日炽。当此之际,曾经热衷于乐善好施者,即便自身没有作奸犯科、违法犯罪的恶行,依然会因为权贵财富的不再,而沦落于身败名裂的境地。
    常言道,富贵有奢侈与勤俭之分,而名利亦有进取与退隐之别。如果天下处在普遍富足时期,即便被称为清贫卑贱的人们,他们已然没有了衣食之忧。尽管如此,依然会有人主动站出来,或许仅仅为了猎取名声而乐善好施。但是,当天下陷入普遍穷困之际,人们不但乞求援助无门,并且饿殍遍地而熟视无睹。此种状况之下,当初那些乐善好施者,即便不都是因为吝啬再去救援接济时,甚至可能成为被告,以至于身陷囹圄。
    据上推论,面对人世间从不乏见的“乐善好施”时俗常态,究竟应该如何辨别其中属于“聪明智慧”的人才呢?例如当遇到和自身同等富裕的人施舍救济时,他们只需要收下点滴恩惠,借以成全别人的美名;当自身穷困而遇到他人急需救济时,他们仍然拿出自己尚能承受的一点损失接济别人,从而使那些也需要救助者或因杯水车薪而另谋出路。所以说,判断身处不同环境条件的人类能力,不能单凭他们富裕尊贵或贫贱潦倒之际,遇到施舍救济他人时表现的究竟大方还是小气,而是要究其根本,辨别清楚他们张扬和谨慎的是一些什么样问题和产生何种后果。
    七、何谓“观奇有二尤之失”?即指辨别奇才异能时,必须要防范两种常见的错误倾向。
    自古至今,人类性情中展现的“清雅”格调,始终被人们倾心赞美。然而,人们夸赞和颂扬“清雅”品格,往往只是依赖眼见或耳闻的表象姿态,一般不会去深究其内在的实质本色。如果说,人类中的“清雅”品质,都足以堪称世间“尤物”,那么观察和辨别这种“尤物”时,其中的得失利害必在于“二尤”之间,即一个为“尤妙”,另一个是“尤虚”。
    “尤妙”之人,不仅将“清雅”的神气,完全坦露于外表,并且孕育“清雅”的精气,始终存贮于内心。所以,他们在言谈话语和举手投足之间,必定自然洒脱,而无伪饰故作的矫情虚妄。
    “尤虚”之人,只有貌似“清雅”的外在神气,而无确凿“清雅”的实质精神。所以,他们往往难以掩饰大言不惭、好大喜功的嗜好,一般热衷虚张声势,从而恣意场面宏大。事实上,这一切外在色相,已然远离了“清雅”的本真。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特别喜欢甚至膜顶崇拜,他们自以为是的“奇才异能”人物。但是,人们却很少真正细致探究成就“奇异”人物的根本所在。以往多数人,常把外在风貌的寡淡平庸,看成是能力上的缺陷不足,而把生活姿态的多样奇异,视为性情品格的绮丽庄伟。有的人,因为朴实坦荡和直言不讳,却被视为哗众取宠和虚妄不实;而有的人,由于察言观色和善于伪装,却被当成忠实聪明和求真务实。
    毋庸讳言,自古以来,像脱颖而出或拔高任用,事实上往往导致失策而误事,反而不如合情合理的逐级安排,更为广泛而实用。因此,像循规蹈矩,一直以来,不只是属于人之常情,而且一直是管理常规。但是,在某些人事安排上,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旦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本质,同样可以导致决策失误,甚至一败涂地。类似的例证,从来俯拾皆是,像世间常有遗漏的贤才高能人士,当他们一旦建功立业、声名显赫后,人们不免愤恨和公开抱怨,为何没有尽早提拔和重用他们。然而,像那些破格提拔的人物,一旦有所失误或败落之后,人们又横加谴责和高调追究以往对待人才的不公平和具体谁该承担甄别责任。所以,凡涉及辨别人类能力以至于量才任能的问题上面,通常一意孤行必定败在没有广泛征询意见,但广泛征询意见之后再出现用人失误,必定有人怨恨当初没有坚持个人主见。
    有史以来,但凡英雄豪骏横空出世,即刻便会有众人百姓一再唏嘘感叹,慷慨悲愤一直以来世道人心不过都是在埋没人才。因此,韩信立功成名之后,整个淮阴百姓普遍惊讶不已。如此司空见惯的历史现象,难道都是因为人们少见多怪吗?其实都不是。因为当一切世间尤物尚未显现峥嵘时,很少有人能够察觉和发现他们存在何处。其实,也正是因为他们往往出其不意的脱颖而出,才愈发显现出来他们能力的奇异壮丽。类似的情况,还有汉初张良,在他外表上一直体质虚弱,而其内在的智慧又是何等坚韧刚强啊;再如战国的荆轲,虽然貌不惊人,但是临危不惧,其神勇盖世谁人能敌。所以说,英雄俊杰能够超凡脱俗,才成为众人之中的佼佼者,而圣人贤达则更是英雄俊杰之中的佼佼者。所谓世间尤物,也就是那些人间的佼佼者之俗称罢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愈是杰出俊秀,愈是与常人不同,也愈加能力非凡。
    世间常理,置身于一个县市的人才佼佼者,如果放置在国家层面,可能在全国优秀人才中都排不上名次。但是,即便就是国家级栋梁人才,在不同朝代,或在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他们的优秀才干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一阶段或每一时代,人们之所以敬重和尊贵那些国家栋梁者,只在于他们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普通水平,并且成为了那一阶段或某一时代的佼佼者而已。所以在某一时间内,众人热切吹捧的一些“世间尤物”,往往仅是拘泥于一地一时的“尤物”而已,并不一定就是有史以来“世间尤物”的佼佼者。即便那些自以为可以评判任何地方任何时代“世间尤物”的贤能大德,虽然他们可以反复思辨和不断阐述“世间尤物”之所以成才立功的利害是非,但是他们却不能排练,更无法上演即刻登堂入室的真实画面。
    综上所论,世上辨别人类能力,虽然存在一些需要谨慎防范,并且属于不难理解的判断误区和习惯陷阱。但是,真正鉴别特殊人才的特别能力,如若还能够恰如其分的量才任能,确实不但奇妙无穷,而且谈何容易啊!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4-18 21:47
真知灼见,每一个文字都有思想,有见识。拜读欣赏,受益匪浅。为老师的创作精神与佳作点赞,遥祝春琪快乐!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24 14:14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4-18 21:47
真知灼见,每一个文字都有思想,有见识。拜读欣赏,受益匪浅。为老师的创作精神与佳作点赞,遥祝春琪快乐!


刘劭《人物志》接近尾声,直译时有些话,反而令我自己迟疑不决了!究竟是我自己过于自以为是?还是那时候的人们历经残酷的人性角斗,真的已经大彻大悟了呢?

自春节后,在鼓捣这个释意之间,一直读习以色列赫拉利“三简史”,即《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如同推荐此书的朋友所言,三本简史将会改变人类的世界观一样。对我自己而言,刘劭此书一下子把我多年来读书心得中的模糊认识,一下子都变得特别清晰起来。忘记赫拉利在哪本“简史”所言,大致意思:人工智能的实现,说明人间的意思形态,或讲人类的聪明智慧,只不过就是某种数字算法而已。

《易经》洞悉的“数、理、化”,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以及像刘劭、刘勰以及赫拉利等,一再信誓旦旦的某种真理学说,都在挑明一件事,即世界上所谓有灵有肉的上帝,或有灵无肉的道,最终都可归结为一系列的数字排序,或用时髦的说法,就是量子的组合频率。

一点随感,仅供参考。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24 14:17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24 14:38 编辑

第十一章  辨别人类能力的两个难点
(刘劭《人物志•卷下•效难第十一》)


    辨别人类能力并给予量才任能的全过程,其中有两个十分关键的难点。其中一个,难在如何正确鉴定人类能力的水平高下,即“难知之难”,其本质可归类“知难行易”;而另一个,难在如何验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无误,即“知之无由得效”,可笼统视为“知易行难”。
    一、何谓“难知之难”或“知难行易”呢?
    人类中那些聪慧明智者,他们不但探微访幽、精益求精,而且还能防微杜渐、明智达观,以至于终能心想事成和功成名就。像如此成才之道,或成功之路,绝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单从以往历史上那些“功成名就”的轨迹路途来看,他们无一例外,都不是单凭蛮力强悍的纵横捭阖,而是有赖于聪慧睿智的克谐达功。所以,唯有探明他们的知识觉悟何以保障和成就了他们的功名业绩,这才是辨别人才能力的真正难点和关键所在。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们观察事物和判断得失,难以全面细致,反而习惯求全责备。因此,他们难免自以为是,只注重和迷恋表面现象的绚烂色彩。所以,有的依据外表形象,即刻说三道四;有的观察行为举止,随即论证短长;有的凭借起因结局,任意判定能力;有的揣测假象因由,随便评价本领;有的吹毛求疵,弊在斤斤计较;有的瞻前顾后,唯恐失误担责;有的闻见人言,即刻听之任之;有的随波逐流,全凭感觉印象。像这样八种,其实游走不定而又纷乱杂扰的世俗常态,他们在辨别人类能力时,必定得少而失多啊。如若根究造成这里面谬误的原因,除了先入为主以及一般眼见耳闻不一定都符合事实之外,人们的地位尊卑和权势利害,同样足以干扰甚至混淆人才能力的正常辨别和客观鉴定。
    鉴别人类能力,给予量才任能,如果只是随波逐流,随便采信现成的业绩名望,而不是深入稽查探究,往往就是等同与偏颇盲从,容易造成失察误用而后悔莫及。世俗常态,一般遇见浅薄浮夸的外在美德,不仅喜欢倍加赞赏,而且经常视若奇观,但是面对深沉明智的含蓄谦逊,则习惯视为空洞无物或虚妄不实;如果遇到有人臧否人物时,一旦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便认定属于眼光奇特的名流大德;如果遇到有人依次分层的条理性评说,便认为他们熟稔一切道德伦理;如果遇到有人擅长论说是非而又喜欢批评短长时,便视为精通臧否的专业权威;如果遇到有人热衷讲解聪明与愚昧的区别差异,便认定必是擅长量才任能的权势人物;如果遇到有人热议安邦富民、长治久安的强国战略,便视为堪当国家栋梁人才。像这样一些司空见惯的时势流俗,其本质依然是随声附和、追名逐利的浅薄短见,不仅是华而不实、名不副实,而且一旦付诸实施,更加难以兑现功效。所以,追根溯源这一切内在的谬误原由,如同“名犹口进、实从事退”一样,即推崇众口一词的名望声誉,往往湮灭真才实相,更容易导致虚妄躁狂。亘古至今,任何时代能够力挽狂澜、突破禁锢的奇才量能,必定属于具备了真才实干的能力,尚且没有盛名负累的默默默无闻者,他们反而能够开拓创新,不但用之能行,而且行之有效,最终树威立名。这即是所谓的“名由众退、实从事章”,也是一切需要打开崭新局面时,量才任能必须要准确把握的事理常识。
    除了上述难点和关键之外,如同前面章节所论,在辨别人才之际,还需要考察他们日常起居生活中有什么情趣嗜好,而像那些明智达观者,平素又一再追求什么;另外,还需要深入探究,那些富贵权势者如何对待乐善好施问题,至于穷困潦倒者,关键看他们如何生活存在和怎样主动作为,而对于贫贱卑微者,主要辨别他们在接受别人施舍与满足基本需要的举止言行。通过这一些方面,基本可以判定一个人贤德良知的实情风貌了。毋庸讳言,像这样判定贤良的办法,确乎也是仅仅通过某种表面现象而已,但是这一种把握的是能够体现本质的征象,而和一般空洞多变的假象决然不同。
    天下之大,人数繁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都通过贴身交游,来彼此观察分辨。人类不但性情不同,人生一世,伴随生途变迁,个性情趣志向也会变化多端。有的人未能达到理想巅峰,已然悬崖落马;有的人即便早年得志,反而浅尝辄止而不再劲取;有的穷且益坚,生平蹉跎,终身颠沛流离;有的春风得意后,即刻放荡形骸,难以善始善终。像这一切情形,又多见于智虑贤达,而未能善始善终者。
    综上所述,辨别人类能力水平,既不能单凭一时一事的名声显赫,也不能局限一时一事的功德成就,而是要区别对待,唯有就事论事,凡明辨能力,进而举荐一时一事良才器能,使其克谐达功。这才是“难知之难”,即所谓“知难行易”的精髓所在。
    二、何谓“知之无由得效”或“知易行难”呢?
    凡世间公认的上等人才,他们自身能力已然成就功名,显然不存在“知之无由得效”的问题。因此,这个话题,主要是针对那些年幼时期或身份贫贱,虽然孜孜以学,并且自恃或被他人视为聪明睿智,却一生碌碌无为,或终身默默无闻,或遗世唯有哀叹痛惜的人物和事端。在这一人群中间,有的人,不但智虑贤达,甚至崭露头角,然而尚未博取功名,已经落魄丧命;有的人始终曲高和寡,唯有孤芳自赏,难以出身入市;有的身单力孤,即便满腹经纶,终生不得施展;有的奇才异能,因为生不逢时,而被弃若敝屣;有的位卑言轻,加之不善钻营,生平黯淡无光;有的身居要职,尽管聪明绝顶,亦不过苟延残喘。所以世间从来流行夸赞,那些已然声名权势显赫的人物都必定属于有能力的人。像这种吹捧和炫耀,即便不都是人云亦云,亦不过属于锦上添的投怀入抱,而不是雪里送炭的知遇之恩。但是,如果单凭这种已经传颂的名声,来举荐和选拔优秀人才和特殊能力的人物,在他们荐举的人才中间,即便一百个能有一人真正达到创造卓越功勋,大概要属于独具慧眼了吧。
    毋庸讳言,如果让已经拥有权势地位者,再去举荐选拔卓越人才,通常在他们举荐的十个人中,恐怕都不会有一个人堪当重任。因为像这样一些举荐者,他们本身见多识广,通常心存芥蒂、思绪繁杂,一般难以公正无私的向朝廷推举大德高才。究其根本,他们即便不是蒙蔽于像自私狭隘,往往也会束缚于所处的环境和成见。
    亘古至今,辨别人类能力中的知/智和不知/不智,一直以来交相纷扰于人们的具体实践、日常生活和所有梦想之中。即使已经具备了真正知识和才智者,他们也时常悲愤哀叹于无法始终我行我素和难以全部心想事成;而那些不知或不智者,尤其在自我意识中,总是感到尚没有达到足够的聪明智慧之后,他们更加习惯于妄自菲薄而兀兀穷年。所以,一者有了聪明智慧而不能实现克谐达功的窘迫,二是没有聪明智慧必定难有显著成就的事实。这既是“知之无由得效”的内涵,也是“知易行难”的本质。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4-27 12:37
敬佩您读书涉猎范围之广,阅读之后更是深入思考,读书笔记有思想有内涵,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深刻生动形象。向老师学习,遥祝您周末快乐!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30 14:54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30 14:58 编辑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4-27 12:37
敬佩您读书涉猎范围之广,阅读之后更是深入思考,读书笔记有思想有内涵,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深刻生动形 ...


谢谢褒奖!
源于个人爱好,一直以来都是随缘读书。因为以往以至于今,日常于游荡应酬之中,时常会感到头脑空虚,于是随便找一本书来,翻翻看看中间,思绪却又回到以往学生时代的一些顾虑和牵挂;于是,又忍不住随手记录感受或书写日记,再者,便又要多言多语了!
刘劭其人其书,实属偶然相遇,本来鼓捣完刘勰《文心雕龙》,之前还有许多想法,但接触此书直到读完,总觉心有不甘……主要是自己没有找到,像以往学者评价此书的那样深邃高度。然而此刻,近乎“直译”完结了此书,我个人忍俊不住,一再暗自叹息:古人定格为“经书”者,确实有惊人骇俗之高明啊!
因为曾经贴近司法领域工作,足有十多年之久。以往约略知道,从《易经》到孔老夫子,都是不主张对簿公堂、诉讼断案者。那么,他们为何不推崇通过衙门或法庭来评判是非对错呢?单纯追求息事宁人还是另有缘故?对此疑惑,过去并未深究,但是每逢亲朋好友,当向我咨询民事或刑事案件中的评残问题时,我一贯奉劝他们尽可能在保险范围内一了百了。
刘劭《人物志》最后一章的“释争”,单从表面来看,像是辨别君子与小人、谦让与争先,以及人类品德三六九等之类问题。其实在中间,起码解决了我自己一直以来对于“诉讼”“纷争”,甚至对于社会发展到某些阶段,为何在一些打着“公平公正公开”旗号的高压强制手段之下,反而导致某些人际关系甚或国家内部,愈发混乱以至于分崩离析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
总之,此时此刻,于本书即将终结之际,我个人在此,一是感谢此处园区的宽容氛围,起码为自由写作者开放一处随心所欲的文化天地;二是感谢此处管理员、网友和读者们的阅读和指教,确实对我这种自以为是的率性言论能够坚持下来,给予了支持和激励;三者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携手促进国内传统文化的发展,臆求为人类文明事业和大众身心健康,发挥出来更加绚烂的光芒吧。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4-30 14:59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4-30 15:04 编辑

第十二章 人类能力的谦让与争先
(刘劭《人物志•卷下•释争第十二》)


    “遣让而不自夸”被古代圣贤,推崇为人类品德的最高典范,并将“傲慢而自吹自擂”,视为道德修养的隐患仇敌。传闻上古陶尧让位虞舜,而舜谦让尧的儿子丹朱,依傍民心所向,随后继位称舜帝;另有商汤,起初不急于灭夏,待到众望所归,时机成熟,创建商朝,虔敬登基;再者,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至,位高权重,压制下属,招致杀身之祸;还有春秋时东周公卿王叔陈生,好强争胜,不甘人下,终于弃官屈从诸侯。所以,谦卑而顺从民意,不失为进取的成功之路;一味挺进,看似不屈不挠,往往身陷险境而难以自拔。
     所谓正人君子的循规蹈矩,言行举止,不逾越礼仪规制,壮志凌云,不贸然凌驾天道神意。他们勤于充实内在自我聪明智慧,善于因势利导,庸常顺势而为;恪守外在谦和揖让,精明审时度势,凡处世谨小慎微。因此,世俗的嫉恨招怨,难以触及自身,平素荣华富贵,得以持久长存。
     所谓小人奸佞,与正人君子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张扬自诩,好为人师,世事争先恐后,一旦居人之前遭受陷害、一旦居功宠幸反遭毁誉,一旦落魄下马遭人唾弃。
    世道常理,双马齐驱,如若相互争斗残杀,必定两败俱伤,而有后来者居上。由此论之,争先与谦让,从形式到内容显而易见的差别,从心境到遭遇事实明摆着不同。
    针对“君子谦让、小人争先”的道德理念,凡追逐争强好胜者,从来不以为然。他们以勇往直前,当成速战速决的法宝;以落后观望,视为停滞失败的明证;以谦和众议,当作位卑屈辱的标志;以胜出同道,看成奇才异能的代表;以避让对手,视为不堪负重的奇耻大辱;以恃强凌弱,作为举重若轻的功勋业绩。他们执着锐意进取的精神,坚守无往而不胜的壮志,唯有义无反顾的倔强,绝无回心转意的屈服。所以,刚劲执着的锋芒,一旦遇到的是贤才大德,他们或许选择回避谦让;无坚不摧的强悍,一旦遭到的是碰撞抵抗,必定构建不满怨恨,培植更多对手或敌人。任何事物,一旦成形了截然不同的对立面,随之而来的必定陷入是非难辨和清浊芜杂的混乱局面。从古至今,任何时代、任何情况导致的混乱局势,最终胜负成败或鹿死谁手从来难以逆料,岂是当初谦让或争先那么简单明了。所以,任何时候的任何人,如果将自身生活导向混乱局面,无异于自毁前程、自掘坟墓。
    人世间,凡意欲构陷残害他人者,必定起自个人恩怨和私心杂念。他们一贯借故摆弄是非,一般蓄意挑拨事端。他们通常都会伪装和掩盖自我真实的欲望和目的,寻找一些显而易见的是非功过,只是为了打击对手和压榨敌人。至于那些周边的旁观者,或者那些喜听传闻的人们,即便他们当初不以为然,抑或一直心存质疑,但是最终也会融入半信半疑的流动大军。所以针对经常漏洞百出、虚假不实的诽谤者,即便给予迎头回击,也终将落得一个真假难辨的结局。
     毋庸讳言,历史上围绕诬告陷害所发生的利害分析或是非争辩,最终不是不了了之,也会是半信半疑。像这样一种结局,事实上与听信或传言者,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远近,或与相关事件的生疏程度,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说,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物,如果为此据理力争,或竭力自证清白,甚或期盼平反昭雪,无异于井底之蛙和痴人说梦。因为任何意气用事的争执不休,无异于授人以柄;任何强词夺理的狡诈诡辩,无异于自寻短见。从来以讹传讹、以暴制暴的结果,必定南辕北辙,实属咎由自取。如若根究其中的天理人情,单凭自证清白真的能够改变诉讼判决吗?像这样一种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足以表明怀抱如此幻想者,不是内在缺乏聪慧睿智,就是外在的不切实际。究其根本,亦不过属于或者怨恨别人轻视自己,或者妒忌他人胆识过人。然而,恰是这样一种自我浅薄抱怨,反而招致别人愈加轻蔑;正是这样一种自我理屈偏执,反而衬托他人像是愈发正直。
    假如上述情况,是因为自我贤德能力没有被别人发现,那么他人的诬陷蔑视,并不是我自己的过错和误判,又何必与他们斤斤计较;假如他人贤德能力确实超过自己,因而挑剔斥责,那么只需分析自身不足继而再接再厉吧;假如彼此德才学识相当,他人表现仿佛略胜我一筹,那么又何必非要攀比高下而争执不休呢?
    自古以来,如若贤德能力相当的两个人,其中懂得恭敬谦让的一方,才是赢得略胜一筹;如若能力相当的两个人,其中事事时时争先恐后者,反而必定略逊一等。因此,蔺相如驱车回避廉颇照面,凸显德行高贵;寇恂设计不与贾复争雄,始称顾全大局。
    世事变迁,万物消长,何曾有过一如既往的一成不变。人间沧桑,顺势则知进退,适时而懂逆转,方显君子贤德的英雄本色。所以。正人君子所谓的圣明贤达,恰逢需要先屈后伸得以趋利避害之际,即便忍辱负重,也能够坦然承受;当屈辱隐忍方能存留一线生机之时,即便委屈苟且,赢得冰释前嫌,才能谋求既得利益或转败为胜。
    凡懂得谦让屈尊反而有可能制敌完胜者,他们不会因为暂时的停滞和退步而犹豫不决。如果暂时的避让和委屈,最终转祸为福,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而不是冤冤相报以至于祸及子孙,反而借此美名远扬、和谐达功……这才是君子圣贤,之所以被世人推崇敬佩的根本因缘。所以,圣贤君子一旦遇险遭难,每每能够大事化小而小事化了,却不是颐指使气,以至于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反观奸佞小人的处世为人,往往遇琐事则构大难,衔私冤而酝酿奇耻大辱。他们不明白忍辱负重或化敌为友,同样是名利双受的道德内涵;他们仅为一时一事的得失利害,虽然赢得一些蝇头微利,却赔掉全部身家性命。例如战国末期的魏人陈馀,本与老乡张耳共罹患难而成刎颈之交,却因分封高下不均,竟然结怨成仇,最终身败名裂。还有创建东汉的大将军彭宠与朱浮,二人居功争宠,不但结私怨,尚且起纷争,以至于都落得不得善终。因此,福兮祸之相依,祸兮福之相随。所以,无论置身于或福或祸的何等地位、何种权势,都需要虔敬审慎,为长远利益和终身幸福不得不谨小慎微。
    通过上述道理的分析,贤达君子绝不是甘心失败而不求胜利荣誉,他们只是将谦让退避作为进攻利器,只是把修行补过作为防身盾牌,蓄势待发,静候时机而已。当他们寂静无为时,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仿佛与世隔绝,而当进取反攻时,恰似迅雷不及掩耳,决战于通达胜利之征途。他们在选择决战时机上,毫无虚张声势的悬念,却有势如破竹般的胜利。如此顺理成章,看似自然而然的节节胜利,何来怪话连篇或怨天尤人的纷乱争辩呢?
    人与人之间,如果不怀揣怒火,如果脸上不挂满忿恨羞惭,怎么可能与别人发生争执呢?一旦发生争执,伴随面红耳赤者,必是自以为有理、正确和贤能,而认定对方错误、阴险和道德缺失。如果双方都不存在道德缺失,又何必相互诋毁伤害不止呢?既然认定对方阴险毒辣,又何必非要诉讼法庭衙门判决裁定?将阴险毒辣的人逼迫到险境之中,如同将猛牛与恶虎禁锢一笼,其后果可想而知!
    自古至今,盛怒角斗必定伤人害己,这其中道理何等浅显易懂啊。因此,《易经》上说:“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大意是讲,源于阴险、暴怒、凶残的言行,必定违背世道伦理,从而引发社会公议和法律诉讼,然而公议诉讼的结果,必定引起更大骚动和混乱。所以,《老子》一书断言:“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大意:只有都不与别人争执,天下才会相安无事,从而自生自灭。)这正是君子回避争执的道理所在。
    从来学识渊博、德行高雅的人物,之所以能够超凡脱俗,仿佛天马行空,就在于他们能够特立独行于“三类九等”品行才能之上。何谓“三类九等”?
    一类一等:“大无功而自矜”,即追逐好大喜功而又热衷自吹自擂,但功勋业绩始终平淡无奇者;
    一类二等:“有功而伐之”,即功勋业绩虽然显而易见,但却喜欢炫耀自诩者;
    一类三等:“功大而不伐”,即功勋业绩尽管卓越非凡,但谨慎谦逊而不盲目自夸者。
    二类一等:“愚而好胜”,即蒙昧弱智而习惯争强好胜者;
    二类二等:“贤而尚人”,即贤德聪慧而又能欣赏别人长处者;
    二类三等:“贤而能让”,即贤达睿智而又懂得谦让中得失利害者。
    三类一等:“缓己急人”,即遭遇同等危险,能够舍己为人、先人之急者;
    三类二等:“急己急人”,即遭遇同等危险时,能够兼顾个人和他人利益者;
    三类三等:“急己宽人”,即遭遇同等危险时,能够保全自己,而且宽恕别人无论怎样对待自己者。
    上述类别划分和等级差别,不仅是天理人情使然,而且是道德伦理得以周流轮转的必然。如同《易经》数理变化,三三不断之中,契合的应是天地间阴阳虚实的神明大道,而不是人世间你情我愿的想当然。所以,唯有聪明智慧,真正通达知变者,才能坦然处之。例如春秋时鲁国大夫孟之反,当战败断后中,被时人夸赞勇敢之际,但他自己却谦辞:“非敢后也,马不进也。”由此,意外获得了“圣人”美誉;春秋时在齐国谋生的管仲与鲍叔牙,于获利赏赐分配上屡次不均,但两人相互谦让,竟然成就了“管鲍之交”的佳话。像他们一样的英名盖世,难道都是当初争先恐后、自吹自擂或阴谋诡计获得的吗?事实上,这一切只是具备了超凡智慧后的自然天成而已。
    古今上等贤德君子,深谙自损谦让的裨益,往往一举赢得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奇效。然而,下等奸佞小人,固执于眼前趋利避害的实惠,往往一举落得全盘皆输、一败涂地的结果。由此论之,不趋利争名者,实质上名利双收;谦让回避暂时胜利者,最终大获全胜;位卑屈人之下者,借以功勋卓著,进而后来者居上。世间贤德君子,如果能够辨别争先与谦让的得失利害,始终保守独立人格,徜徉游刃于阴阳虚实周流变化的复杂路途上,永葆智虑明达的色彩光辉,他们德才学识的声名威望,终将功勋当代,必定照耀千古。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5-1 21:57
老师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书读得认真,笔记做得细致,作品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每每读来都有一种美的享受,向您学习,遥祝五一节快乐!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5-9 10:57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5-1 21:57
老师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书读得认真,笔记做得细致,作品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每每读来都有一种美的享受, ...

谢谢!
作者: 克谐    时间: 2019-5-9 10:58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9-5-9 10:59 编辑

刘劭:为何书写《人物志》

(刘劭《人物志•自序》)


   人们称赞圣德贤才的优美,莫过于聪慧明智。然而,聪慧明智的尊贵,莫过于知人善任。然而,唯有合乎聪慧明智的知人善任,才有可能促成人类中的各种能力,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克谐达功,从而创新立业、勋业卓著。
    回溯古代圣人的著述,于解说《易经》卦象爻辞中,已有思辨君子小人得失利害的警示;于咏诵《诗经》抑扬顿挫间,则有辨别风俗雅正虚实优劣的感叹;于修缮《礼》《乐》等经书典籍时,更有明辨“六艺”能力大小高低的尺度。因此,所有这一切,既是著书立说的根本目的,也是培养和衡量人类能力的基本要素,亦是鉴别和选拔治国安邦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自古至今,任何人一旦拥有了强国富民的功勋业绩,必定应有声名利禄的如影随形。例如上古帝王,唐尧天下宗主、贵尊帝王,能力卓越超群,品德高尚宽广,从而赢得了“克明俊德”的千古盛名;虞舜统领万邦,用人不拘一格,不但惟德惟贤惟能,而且不同人才各司其职,以至于移风易俗而万象更新,从而拥赖“二八为功”(注“八恺”掌管农耕副业、“八元”负责礼仪教化),得以名誉天下;商汤量才任能,选才择能,出身不避讳贵贱,前有伊尹贱为有莘国奴隶,后有仲虺贵为夏朝方国君主,于汤革夏命后,至今流传“拔有莘之贤”的智慧英名;周文王忍辱负重,不耻礼贤下士,师尚父而灭商纣,成功之举有赖“举渭滨之叟”的奇迹智谋。
    综上稽查例举的价值意义,凡拥有聪明智慧的圣贤达人,尤其堪称千古流芳的道德典范,都是擅长挖潜,并极力发挥别人的聪明才智,借以实现自身的伟大志向和非凡梦想。
    单看孔圣人一生,虽博学多识,并胸怀大志,但周游列国,却屡试不爽。随后,一边撑起“有教无类”大旗,一边按照人们求知意愿,将人类分成“三等”,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并按照“四科”内容,即德行、言语、政事和文科,将求知受教的学生们进行分门别类,给予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孔圣人将“中庸之道”列为最高道德规范。在生活实践中,极力提倡在“中正典雅”标准的左右上下,如果可以达到“差不多”“不即不离”“大差不差”的能力水平,即可属于“德能贤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根植于上述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孔圣人还指出并列举了,在人类性情品格中,普遍存在着“六弊”征象,即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六、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等(见于《论语•阳货篇》),依此来警戒和纠正那些个性执拗的偏才人物,旨在防范或回避“性格决定命运”的利害成败。另外,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人们惯常的行为迹象,像有的人为何勇往直前、追求极致而死不悔改;有的人为何洁身自傲、固步自封而至死不渝等,借以辨别和判定人类性情品格中,例如刚劲与柔韧的优劣短长。再者,通过揭示和痛斥那些言而无信、矫情伪饰、首鼠两端的人们,何以咎由自取和恶果自食,从而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见《论语•为政》)等考察人才品德的客观依据。
    显而易见,对于如何辨别、分析和考察人类能力的办法和措施,古代圣人先贤已经昭然若揭。我之所以书写《人物志》,只不过是遵循圣训经典,进一步解析和强化他们思想理论的精髓,抑或补充和明确文化传承中的遗漏和误解,所以唯求博学贤达诸君,不吝批评指正,携手明义弘道。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9-5-9 11:30
克谐 发表于 2019-4-30 14:54
谢谢褒奖!
源于个人爱好,一直以来都是随缘读书。因为以往以至于今,日常于游荡应酬之中,时常会感到 ...

为先生点赞!
作者: yxq一叶扁舟    时间: 2019-5-9 13:51
先生博学多识,研究学问笔耕不辍,令人敬佩不已。捡知识,大赞!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9-5-14 19:10
继续欣赏老师精品佳作,因外出一个星期,回复见迟,请谅解。遥祝您夏琪,创作愉快!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