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韵词] 《水调歌头 · 石佛山“风动石”》“创作”随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15 11:2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09: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align=left][b][font=楷体][size=4][color=#8b0000]    溯洄应太古,堕世问何年。
    [/color][/size][/font][/b][size=4][b]        ===[font=宋体][color=#000080]起句问古:这石头若是要寻个源头,那定是在太古之时,只是不知何时来此。此为以虚笔入题。[/color][/font][/b][/size]
    [size=4][font=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8b0000][b]    悠悠孤处方外,迎迓地行仙。未听霜飙吹拂,却使物灵有动,欲为聚浑元?[/b][/color][/font][/size]
    [size=4][b]        ===[color=#000080][font=宋体]这石头独处方外,似乎要跟地行仙比寿,或,像地行仙那样存在了这么长时间,或,是不是为了等待迎接“我”这个“地行仙”呢?——按:地行仙,([/font]1[font=宋体])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阿难[/font][font=宋体],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东坡《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稼轩《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唐寅《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同拜地行仙。”[/font](2)[font=宋体]比喻远行的人。文天祥[/font] [font=宋体]《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font][/color][/b][/size]
    [size=4][color=#000080][font=宋体][b]    此物未经霜风吹拂(此处或可以比石头记之顽石耶?),却有灵气,以至“心诚游人轻轻一推,便晃动不已”,是否想要聚集天地混元之气为一体呢?此为发挥想象,不着物象本身。若有若无,虚虚实实。[/b][/font][/color][/size]
    [size=4][font=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8b0000][b]    此来正忘我,步武九霄边。[/b][/color][/font][/size]
    [size=4][b]       ===[font=宋体][color=#000080]此处[/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0080]把万古之思收了回来,到了现实之中:这石所处之地令我恍然在九霄边行走或让我感觉离天很近,暗含此山之高,与下结呼应。[/color][/font][/b][/size]
    [size=4][font=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8b0000][b]    因歌曰,形可怪,色无妍。三生石下倏尔,明觉出方圆。纵是女娲疏忽,抑或共工鲁莽,已在有无间。[/b][/color][/font][/size]
    [b][size=4]        ===[font=宋体][color=#000080]过片:看着那石头,想到了上古种种,不禁唱了起来:这石形状奇特,亦无颜色。[/color][/font][/size][/b][/align][align=left][b][size=4][font=宋体][color=#000080]    在其下待了片刻,便觉察出其方圆之像。“方圆”,也另有所指,即,[/color][/font][/size][font=宋体][size=4][color=#000080]方法、准则,人的世界观。自然引出下一句感悟。[/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80]当然,这石头不论是女娲之遗石,还是共工触柱所坠之石,已不那么重要了。或许,这石头,两者兼而有之耶?这似乎又是结合作者自身遭遇,是人之感,也是石之感,或是石头给人带来的感受,有些千方百计想“存”的,却怎么也留不下,有些不想留存的,却无意间留下了。纵使曾今受过的不公正,或者遭受意外之祸,又有什么呢,都让它过去吧,何必耿耿于怀什么怀才不遇等等。无须指别人的“罪过”,他们只不过一时“疏忽”或者“鲁莽”而造成了你的所谓“不幸”,致使你从天上落到了地下。但这一切不都过去了吗?现在不还有我陪着你吗?此处是笔者再四构思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全词的用力点与关捩节,也是与上阕“物灵有动”的接应处。[/color][/size][/font][/b]
    [size=4][font=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8b0000][b]    遥望危崖下,袅袅笼苍烟。[/b][/color][/font][/size]
    [size=4][b]       ===[font=宋体][color=#000080]歇拍又回到现实,遥望此石所处悬崖之下,但见万物笼罩在苍茫的云雾之中。以景作结,却又体现石佛山的高耸、缥缈与幽深。此为欲留些余味余韵。[/color][/font][/b][/size]
    [b][font=宋体]     [size=4][color=#000080]石佛山位于安徽省郎溪县境内,距离笔者所居苏南不远,并不在“福建”。国庆期间,笔者曾与家人、友人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往共游,不禁为其环境之幽、游人之少、游资之廉所叹服,故而萌生“创作”冲动。我想如果仅从“游记”类入笔,未免太过固陋,况且此山的历史多为杜撰和敷衍而成,于是想,[/color][/size][/font][size=4][font=宋体][color=#000080]无须将[/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0080]笔墨全花在石头本身与本事,一来形难摹,二来记事易流于肤浅,因此力求思接千载,溯古论今,尽游思骋怀之事,学习咏物“不粘着于物”的特点。更因所谓山川河流,历史定然悠久,甚至能与天地比寿,而无论哪一个“个体”的人,只是“长河”中的一朵稍纵即逝的浪花甚至“浮沤”,只有心怀博大之人,才能明白宇宙,明白人生,力求在这世上留下些什么。这就是笔者的“创作 ”缘起及初衷。[/color][/font][/size][/b]
    [size=4][font=宋体][color=#000080][b]    若说拙作仅“金玉其外”,则吾更正为其外尚无金玉,与真正的语言大师相差太远;若说“议论”过多,拙中的所谓“议论”,作实为赞叹,也就是抒情,若说“重形而失境”,则泊客所“造”之境竟同于无,也说不过去;若说是一篇文言游记“散文”而抹灭拙作的抒情与造境,则令人惊讶。至于有人恶意胡评,泊客只能一笑了之了。[/b][/color][/font][/size]
    [font=宋体][size=4][color=#000080][b]    就语言“风格”而言,之所以选择“古”一些,还是由于上文所提到的“悠久”所决定的,只有看得见恒久的古代的人,才能想得到遥远的未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与此石所蕴含的内在信息或笔者所感相吻合,而非刻意为之。[/b][/color][/size][/font]
    [size=4][font=宋体][color=#000080][b]    至于有诗友上指出拙作章法上的欠缺,即上阕的“不见”、“未听”句抒情似乎可以集中到下阕,这一点,泊客是可以接受的。[/b][/color][/font][/size]
    [b][font=宋体][size=4][color=black]附拙作:[/color][/size][/font][/b]
    [b][size=4]                                                   水调歌头 · 石佛山[font=宋体]“[/font]风动石[font=宋体]”[/font][/size][/b]
    [font=楷体, 楷体_GB2312][b][size=4][color=#8b0000]    溯洄应太古,堕世问何年。悠悠孤处方外,迎迓地行仙。未听霜飙吹拂,却使物灵有动,欲为聚浑元?此来正忘我,步武九霄边。
        因歌曰,形可怪,色无妍。三生石下倏尔,明觉出方圆。纵是女娲疏忽,抑或共工鲁莽,已在有无间。遥望危崖下,袅袅笼苍烟。[/color][/size][/b][/font]
    [size=2][color=#333333]简注:郎溪石佛山奇特的自然景观众多,可概括为“石奇、水秀、石怪、林幽”,山顶“风动石”高有丈余,重达百吨,颇有名气,心诚游人轻轻一推,便晃动不已,又称“活佛石”,为中国石景一绝。[/color][/size]
    [/align]

    [b][url] http://www.138079.com [size=6][color=Red] | | ′ |  ′注| [/color][color=Blue] :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8 15:29:19 | 只看该作者
    诗文可见工夫!等回头细品。

    [b][url] http://www.138903.com [size=6][color=Red] | | ⒂ |  ⒂注| [/color][color=Blue] : 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7 18:5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14-11-28 19:14:02 | 只看该作者
    豪放蕴含之辞章,妙在有无间,景语作结大好!自我剖析更助理解。赏学。问好泊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04
  • 签到天数: 35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发表于 2014-11-29 00:33:55 | 只看该作者
    前来学习,好文提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1 14:27 , Processed in 0.08759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