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情满故里心亦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6: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情满故里心亦乐
刘毓民


    四月中旬,发小电话我,告我其子五月十号完婚。挂断电话,先查日历,正好是个周末。这个结果令我喜出望外。后与妻商量,决定到时提前一天回家。
    五月九日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妻不知忙什么,自始至终没有停歇。十一点半,我们收拾行囊,十二点,搭上了前往渭南的客车,一点二十,又转乘渭南至白水的公交。两小时多,车就到白水县城了。
    一下车,我们准备吃饭。妻一想吃面皮,而我想吃水盆。妻进了小吃城,我则径直奔往高家水盆羊肉馆,好不容易兴致勃勃赶到了,迎接的是,却卷闸门的关闭。悻悻不快,只好折转回头,也跑进小吃城觅妻。
    她吃着面皮,左手拿个肉夹馍。见我这么快返回来了,有点蹊跷的样子。我说馆子门没开。妻给我要了一份面皮,把她左手拿的肉夹馍塞我手里。不知是口味高了,还是故乡小吃的制作水平降了,面皮生硬,缺盐少辣子,加了,也一点不辣。这些生意人,这般水准,也能在此站住脚跟,看来,整体小吃的制作标准马马虎虎了。
    烧饼面没发酵,死硬,发黄,碱面多,和两张皮没什么两样。这是我几十年来,吃的最令人倒胃口的饼子。烧饼摊凭借入口要塞之势,生意居然做得风生水起,看来,萝卜快了不洗泥,烧饼快了不讲质。
    饭罢,在决定如何回家时,让我纠结了一阵子。最后没给侄儿电话,而是给弟弟打了。他正好在,没外出。等我们赶到预约地点,弟弟开车到了。
    回到村子地界,那里的苹果园已成了机器隆鸣的建筑工地。横穿凤凰沟的公路大桥桥基,在在紧张施工。村里的不少田地,推出了路的雏形。这是渭清高速白水段的出口,建成后,下高速即是故乡了。
    进了村,即遇见发小门前撑起的帐篷。下车,让弟返回县城,自己与妻一并穿过仅可容身的狭窄通道。帐篷是钢管搭建,并苫上 条布。举办婚礼的台子也筑好了,四周悬挂了串串的红灯笼。左右各七。帐篷下,摆放了十四张八仙桌,每桌配十个圆坐小凳。如此看来,一切俱备,只欠东风了。
    发小和其妻正忙着其他事情,见我们来了,放下活儿,接侍甚是热情。沏茶,敬烟,聊天。我环顾四周,正窑粉刷过了,原来的陈设,做了很大改变。紧邻的南窑,是布置的洞房。中间新加了隔断,大窑一分为二,使之成为寝卧和客厅。两窑间的偏门,用立柜遮挡,两窑各自独立了。
    我和发小,自小就接触多。他的母亲,是我族二堂兄的二女儿。小时,他常来我们村玩,一来二往,彼此就熟悉起来。后来一起读初中,高中。尤其高中时,我们分在一个班里。回家背馍乃至返校,总是一起相伴。毕业后,他先到村里的医疗室,后在西固地段医院学医。最后成了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自此后,在大队医务室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几次进修,好学上进,在村子扎住了根,成了方圆有影响的乡村郎中。
    他长我一岁。按我村辈份,我是他爷。按他村,我是他叔。曾经一天内,他母和他以及他儿鹏飞三代,都叫我叔,弄得我窃笑了好几年。那时他儿尚小,还弄不清辈份是什么。叫叔,是看我和他爸年龄相仿,私交甚密,故此而已。
    来人很多,发小夫妇不得不应酬其它事情。我与妻出门,在村子里走走看看。学校成空园子了,惹眼的,是前些年重建的亚父行宫 。涝池干涸了,淤泥快填平那个大坑了。沙窝窑遗迹损毁了。连副业股编席的土窑也坍塌了。洞坡底的几孔窑洞,窑面滑坡了。唯留存的,是村庄最早的那个砖窑了。每一处遗址,总有许许多多的回忆承载。


    我们顺坡下沟,走到一个缓坡平台,我给妻介绍这里曾经尚记的一切,以及由此联想到的许多趣事。这些沟沟坎坎里,曾经种植了很多果树,桃、杏、梨、梅子、萘子、沙果、核桃等。尤其是桃子,曾享誉周边城乡。
    隔沟而望的那坡,原有的住户已搬迁了,剩下了尚能看清的窑口。零零星星散居的人家,己搬迁到相对平坦相对集中的新村了。东南筑起的幢幢楼舍,就是他们再造的天堂。
    整个沟壑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之,整个沟峁山脊的植被,遭遇了最为惨烈的破坏。生产队盖房,村民搭简易屋舍,砍尽了漫山遍野的树木。就连沟沟坎坎上的酸枣树,也难幸免。甚至连树根也挖掉当柴禾烧掉了。
    生产队制作耱时,需跑十几里山路,才能找到大点的荆棘枝条。而今,沟沟坎坎,峁峁梁梁,蓊蓊郁郁着许多柏树,并成为沟壑里的墨黛风景。野生的酸枣树,密密麻麻于沟塄埝畔,有的竞达三四米之高,锨把粗细,这在二三十年前,不跑几十里沟路,几乎是觅寻不到的。
    返回时,我不由自主又上了大戏台。还不停给妻讲与我生发的故事。这座修于道光年间的老戏台,在风雨剥蚀下,苍桑出一种清泠的寂寞。修缮的部门,并未恢复原样,我攀登的板状横梁没有了,睡午眠的横木板也没了。尚记的墙上壁画,也看不见了。这个戏台,成了大雷公村诸多古建筑的唯一幸存者了。它是一个名片,也是一个胎痣。有它在,过往的繁华就有了标本。

    天黑后,我与妻回到四哥家。大门敞开,这让我非常欣喜。进了门,毫无记性的那条笨狗,不停朝我吠叫。进正窑里,四哥在家。看我们回来了,显得特别高兴。倒茶后,急急忙忙出去,又风风火火骑摩的找四嫂去了。
    十来份钟,四哥回来了。四嫂也回来了。四哥叫四嫂回家,是怕我们没吃晚饭。四嫂要做,我们阻止了。如实具告我们回家的前前后后,吃饭情况。后来,哥嫂陪我们聊天,既说家事,也说村事,还谈及两个侄子。当谈及三嫂前几天做了胆囊摘除术后,我和妻惊诧不已。这次回家,怕滋扰兄弟,本计划参加完婚礼后直接返回临潼。当了这个消息,不得不改变计划。我与妻商量,明天必须去看看三嫂。
    聊天间,电话响了。一接,是另一发小黑牙打来的。他这些年,一直在西安打拼,经营一家小旅馆,为了多挣几个,还兼上了那个院子的门卫。他努力的不错,已在西安购了房,还帮二儿子开了饭馆,办了婚事。他的亲临,让我喜出望外。我们自小一起长大,关系甚密。十七八岁后,在他家过的夜,远远多于我的家。我们是无话不谈的知己,也是相互搀扶的朋友。高中毕业后,他学了木匠,后来又赶潮栽了果园,种植苹果。
    好久未见了,见面后,心里高兴,却不知从何谈起。他父母都已过世。他继承了老宅。因一孔破窑的归属,居然与他的隔山哥哥弄得不愉快。谁对谁错,已不重要了。这次与之聊天,看来他想通了。亲情比家产重要得多。十一点,他电话响了,是催他快点休息的。他有家,但久未居住,也是厩居别人家了。
母亲去世快三年了,这是母亲去世后,我的第一次住宿。嫂子取出枕头,新被子褥子单子。嫂子的热情,使我倍感温暖。到凌时,看哥嫂困了,我们才上床就寝。

    第二天一睁眼,己八点多了。洗漱毕,坐在沙发抽烟。这时,四哥扛着锄头回来了。天一亮,他就上地,干了两个多小时农活。四哥自小勤快,不睡懒觉。看看四哥瘦弱的身子,粗糙的皮肤,居然暗自难受起来。
    四哥一回来,四嫂盘子端上来了。一碟炒鸡蛋,一碟炒西葫芦,一碟青椒炒白菜,一碟凉拌黄瓜,盘子中央,是一小碟油泼辣子。放下盘子,又端来几碗稀饭。稀饭碗太大,至少顶我平时的二倍。稀饭粘粥,稠稠的。我看了,不想喝。妻胃不舒服,四嫂知道后,专门把粥熬成这样。
    吃罢饭,天气骤变。风呼啸着习卷着,尘埃树叶塑料袋,在风的挟裹下,飞旋着。为结婚搭的大棚子,几欲倾覆,弄得总执事茫然无所从。刮风,还夹杂雨滴。天不作美,总管只好临时改变主意,将婚礼和宴席,移至大房底下。
    间隙,我跑歇家。明生夫妇全权接待。因为我已听不得鞭炮声了。也听不得聒噪的嘈杂之音。我静呆在那里,想乱中求个清静之所。
    西明进来了。他说玉虎找我。我起身出门,正好碰上了。玉虎兄示意我去家坐坐,我即与西明随之。
玉虎兄长我十多岁。曾多年是村里的文书。高考录取的那年,他曾送我一个塑料蓝皮本子。我们之所以成为忘年交,是与他的关心有很大关系。那时,村里有很多小黑板,他知道我字写得不错,就安排我四条槐院去写。
    他为人低调,做事谨慎,言语大多是通过眼神传递的。生产队解体后,大队几乎是名存实亡了。他孩子多,孩子小,供养一家人,就成为他最大的压力。
    他勤劳,接受新事物也快。种西瓜,种苹果,长年累月在田园里劳作。毕业后,我在县教育系统工作,我们接触也就相对多些。他是一个眼光独特的人,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奋斗者。
    他和他的爱人,在责任田里辛苦劳作,挥洒汗水,目的是获取借以供养子女求学的生活之需。有病了,硬撑。稍稍休息,又会田园劳作,拼死。
    他的信念是,再苦再累,也得供养孩子上学。他克勤克俭,多年的持续不断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的几个孩子,后来考上了学,工作了。家庭窘境得到了彻底改变。
    进了厦窑,刚一坐下,就看到玉虎兄眼含泪花。从他面部表情看,身体大不如前,耳背了,行为有点呆 滞,原以为他身体不适,谁知,他有满腹的委屈。
    他一五一十告我家里发生的些许变故。他对变故铭记在心,以致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忧虑之中。在我看来,这个变故没有什么,而他,却死活接受不了。他的思想,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他并不知今天的中国发生着什么。他之所以给我倾诉满腹的苦水,是他对我的高度信任啊。
    聊天时,他的大女儿女婿回来了。女儿看看她爸,只是低头不语。看来她对她爸的心病,是完全掌握的。在没人处,我告她女儿女婿,闲了把她爸拉出去转转,看看风景,逛逛世事,兴许郁积于胸的憋闷,能够释然些。

    从玉虎兄家出来,遇见了很多乡亲。见到了明生、三印、生民、孝存、银仓、发孝、保平、孝弟、亚斌、俊民、二虎、拴勤以及曾经关系甚笃的养进、鸣放、勤生等朋友。也见到了长我的许多村民。还见到了从异地赶来的田亚洲、问志刚、刘建军及景建勤夫妇。
    吃罢饭,给三哥电话,知道他在罕井,于是,与妻乘坐送新亲的大巴。到罕井,雨很大。在花园一小超市避雨,购物。雨小了,即与妻赶到三哥家。

    三嫂从卧室出来了,抱着胸,慢悠悠的。从神态看,比上次见面容颜好看多了。三哥生日,三嫂就病恹恹的,脸脬肿,气色差。
    这次虽做了手术,但脸红润,脬肿消除了。三嫂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尤其退休后,经常服药,不是熬中药,就是打点滴,精精神神的时候少,病殃殃的时候多。
    五点多,与三哥三嫂一块下楼吃饭。在一家小餐馆,各自要了喜食的种类。饭罢,与三哥三嫂道別,并住招待所休息。晚上,老邻居少平来了,与之谈各自的情况,更多的,是谈及孩子。十一点,他告辞了,我们则熄灯休息。
    回老家前,曾给鹏弟短信,让他赴医院开据女儿出生证明。我们之所以留住一宿,就是想顺路办妥此事。天亮后,我们静候消息。九点多,电话来了,证明出具了。我们又到卢家羊肉馆吃水盆,外加一个羊肉烤饼。饭罢,赶赴车站,搭上了前去渭南的班车。
    车到渭南,已十二点了。公证处在哪儿,一帽子乌黑。电话雷,他不知道,但他荐我问谢。我打通电话,谢兄告我了具体方位。问了车站咨询台工作人员,转乘市公交径直地区饭店。估计市公证处已下班,赶到时,门开着,这令我们喜出望外。我们出具了材料,身份证,他们审查后,觉得资料不足。妻未拿身份证,不足以证明女儿是女儿,母亲是母亲。没拿结婚证,不足以证明我是女儿父亲。说好话,不行。告奶奶,无用。从不会发怒的妻子,居然情绪激动了。
    协商无果,我们只能无功而返。虽未办妥,但至少知道我们回家该准备的相关材料了,也知道公证处的门往那个方向开了。为下次专程办理,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
    回到家,困极了。倒床,就是一连串的鼾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5-5-18 18:5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享独行 于 2015-5-18 19:00 编辑

对于毓民而言,可以说是衣锦还乡。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故乡情,发小,同学情,我想你一定也是感慨万千。因为我每次回老家,也是感同身受。
谢谢毓民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农村的生活境况!

希望再检查一遍,个别地方还有笔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7-7 16:57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板凳
    发表于 2015-5-18 20:35:41 | 只看该作者
    《烟雨红颜》的作者剑客来支持会友,送上诚挚的祝福,求支持,谢谢挚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7-9 22:32
  • 签到天数: 350 天

    [LV.8]以坛为家I

    地板
    发表于 2015-5-18 21:50:51 | 只看该作者
    文笔自然,感情浓厚。细微中,有一种很温暖的感动。喜欢此文。问好江山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1 09:22
  •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5#
    发表于 2015-5-19 10:41:15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9 19:28 , Processed in 0.0848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