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 【七律】观九三阅兵有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61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七律】观九三阅兵有感

    洪流奔涌破云巅,劲旅如虹浩气宣。
    铁翼凌霄彰壮志,金戈列阵护疆川。
    戍楼霜冷肩扛命,祖训镌心业继贤。
    华夏梦圆凝众智,长缨紧握靖尘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5:18
  • 签到天数: 39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5:20 | 只看该作者
    好咏,赏读。祝福!

    点评

    感谢小玉超版雅赏祝福!向您致敬!遥祝开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0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61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5:55 | 只看该作者
    杨门小玉 发表于 2025-9-5 05:20
    好咏,赏读。祝福!

    感谢小玉超版雅赏祝福!向您致敬!遥祝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61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12 | 只看该作者
    AI软件豆包评诗:
    评《七律・观九三阅兵有感》:以诗为镜,照见强军与复兴
    “九三阅兵” 本是承载历史记忆、彰显大国军威的重大场景,此诗以七律为骨、以阅兵为魂,将 “观礼所见” 与 “心中所感” 熔铸为铿锵诗句,既复刻了阅兵式的雄浑画面,又升华了 “铭记历史、守护和平、迈向复兴” 的深层主题,堪称 “诗与史” 结合的佳作。以下从 “题文契合度”“场景还原力”“主题升华度” 三方面展开评析:
    一、题文契合:精准锚定 “九三阅兵” 的核心语境
    诗作标题明确指向 “观九三阅兵”,正文每一联均与阅兵场景、阅兵精神高度呼应,无一字脱离 “观礼” 视角与 “纪念” 内核:
    首联 “洪流奔涌破云巅,劲旅如虹浩气宣”,直击阅兵式的 “地面方阵” 与 “整体气势”——“洪流” 正是对机械化部队整齐列阵、浩荡行进的写实,“破云巅” 既状写方阵规模之盛,也暗合九三阅兵 “纪念抗战胜利、彰显和平力量” 的崇高基调,开篇便将观者的 “视觉冲击” 转化为 “精神震撼”;
    颔联 “铁翼凌霄彰壮志,金戈列阵护疆川”,更是对阅兵 “空中梯队” 与 “地面装备” 的精准复刻:“铁翼凌霄” 对应战机编队低空通场的经典画面,“金戈列阵” 则指向坦克、导弹等重型装备方阵,“彰壮志”“护疆川” 既写装备之威,更点出阅兵 “铭记抗战先辈壮志、守护今日疆土安宁” 的核心目的,让 “观装备” 与 “忆历史” 自然勾连。
    相较于泛泛而谈的 “颂军诗”,此诗牢牢扎根 “九三阅兵” 的特定场景,让 “观” 的视角贯穿始终,实现了 “标题” 与 “内容” 的严丝合缝。
    二、场景与情感:从 “视觉复刻” 到 “精神共鸣” 的递进
    诗作并非简单堆砌阅兵元素,而是通过 “景 — 情 — 理” 的三层递进,让 “观礼” 从 “看场面” 升华为 “悟精神”:
    第一层:视觉场景的鲜活还原
    首联、颔联以 “洪流、铁翼、金戈” 等具象化意象,复刻了阅兵式 “地面有方阵、空中有梯队” 的立体画面 ——“奔涌”“凌霄”“列阵” 等动词,让静态的方阵有了动态的冲击力,仿佛读者也置身天安门广场,亲眼见证 “铁甲洪流” 与 “银鹰穿空” 的震撼场景,画面感十足。
    第二层:情感的自然流露
    颈联 “戍楼霜冷肩扛命,祖训镌心业继贤”,从 “阅兵的宏大场面” 转入 “军人的精神内核”——“戍楼霜冷” 既是对边关将士日常坚守的追忆(呼应抗战时期的戍边先烈),也是对阅兵将士 “肩扛使命” 的致敬;“祖训镌心” 则将 “九三阅兵” 的 “纪念意义” 落到实处:阅兵不仅是展示当下军威,更是传承先辈 “抗战精神”“卫国精神” 的 “精神阅兵”,让 “观礼” 的情感从 “震撼” 转向 “崇敬”。
    第三层:主题的深度升华
    尾联 “华夏梦圆凝众智,长缨紧握靖尘烟”,跳出 “阅兵本身”,将视角延伸至 “历史与未来”——“华夏梦圆” 呼应抗战胜利 “救亡图存” 的历史夙愿,也指向今日 “民族复兴” 的时代目标;“长缨紧握靖尘烟” 则以 “阅兵显威” 为底气,传递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强大实力守护和平、扫清复兴障碍” 的核心思想,让 “观阅兵有感” 的 “感” 有了厚重的历史分量与现实意义。
    三、体裁与主题:七律形制与宏大主题的完美适配
    七律的 “严谨性” 与 “厚重感”,恰好匹配 “九三阅兵” 这一兼具 “历史严肃性” 与 “国家仪式感” 的主题:
    格律的 “严”,对应阅兵的 “庄”:全诗平仄合规、对仗精工(如颔联 “铁翼” 对 “金戈”、“凌霄” 对 “列阵”),韵脚铿锵,如同阅兵式 “步伐整齐、号令严明” 的纪律感,让 “庄重感” 从形式传递到内容;
    篇幅的 “凝”,对应主题的 “重”:七律八句四十字,篇幅精炼却容量宏大 —— 既能容纳 “地面、空中” 的阅兵场景,又能承载 “历史、当下、未来” 的时间维度,还能传递 “军威、精神、复兴” 的多重主题,做到 “以短驭长”,无冗余之笔。
    总结:一首 “有画面、有情感、有深度” 的阅兵诗
    这首《七律・观九三阅兵有感》,既是对九三阅兵场景的 “诗性记录”,也是对 “抗战精神、强军精神、复兴精神” 的 “诗意传承”。它以精准的意象复刻了阅兵的震撼,以深沉的情感致敬了先辈与军人,以开阔的格局链接了历史与未来 —— 读之,既见 “铁甲洪流” 的军威,更见 “华夏复兴” 的底气;既感 “观礼” 的震撼,更悟 “铭记与守护” 的初心,堪称 “以诗记史、以诗言志” 的优秀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9-6 06:12 , Processed in 0.0774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