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因为怕和他言语间引起不快,我每次去同学家玩,一般对同学的父亲都是避而远之。同学的父亲实在要同我沟通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点点头,表示附和。 我和同学初中毕业是在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当时的农村,女孩子还是流行学一门手艺的,理发、裁缝都是很吃香的。同学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拜了一位裁缝师傅学起了手艺。按习俗,拜师后需做三年学徒,而这三年是没有工钱的。即使有,也是微薄得紧。 三年后,同学艺成出了师门,原想自立门户开个裁缝店的,可是因为家里刚造过房子,欠了一些债,无奈的同学只得拉起行李箱加入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同学在省城找了份工作,花了两三年时间替家里还债并积攒了点资金。打工期间,同学就结识了男朋友。 同学的父亲不仅脾气暴躁,而且非常固执。他希望女儿可以嫁在本村,最好是抬抬脚就可以到的,本村不行,最大限度不可以超过本镇。这样老了以后,想见女儿也方便。可是同学找的男朋友是外市的,这还了得。同学父亲牛脾气上来,任谁劝说都无效,坚定无比地要棒打鸳鸯。 这期间,同学已经在镇上开了自己的裁缝店。这时,时代的潮流已经不再流行剪裁做衣服,而是买成品衣服,既便宜又漂亮,同学的裁缝店生意就不咸不淡。同学的男朋友也悄悄地跟了过来,在附近的镇上找了份工作,隔三岔五就偷偷过来看同学。有一天,男朋友就没回去,在裁缝店借宿了一晚。同学的父亲知道后,气得火冒三丈:这还了得。一声怒吼,就把裁缝店砸了个稀巴烂。同学无奈,关了裁缝店回家。 男女的情爱真是件奇怪的事,家长愈反对,愈是分不开。不顾父亲的阻挠,母亲的规劝,同学偷偷地和男友走了。自己做主领了证,嫁了人。虽说这桩婚姻父亲不同意,可娘家门还是要回的。同学的父亲并不买账,不认女儿,把回礼也扔出了家门。 不管人间有多少悲欢离合,时间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朝前走。 高中毕业后,我到了外地读书,而同学嫁到了外市以后,我们的联系就渐渐少了。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和另外一个同学燕子聊天时就问起了同学和她父亲的关系现在怎么样了.燕子说,同学生了个女儿,带着女儿回娘家坐月子,可是父亲还是不认,外甥女也不认,不过没有再把同学赶出家门。我心想同学的父亲脾气确实犟了点,连可爱的孩子都动摇不了他的心。 这一年,同学依旧带着女儿回来。此时,女儿已经几岁,到了顽皮的年龄了。 村里有一条河,从村子中间淌过,把村子切成了上村和下村。河面说宽不宽,七八米总有的,架了三座桥,供上下村的人自由来往。河床说高不高,农妇们下河洗衣淘米从岸上到河滩总要走个十几步台阶。河水深的地方有几米,浅的地方只没到脚踝。以前,农妇们总是挎着篮子,篮子里要不就是满满的衣服,要不就是几棵菜,走到河边也就是了。路上随便碰到个人,站着聊聊天也是常有的事。近几年,新农村改造,河两边的路都修成了水泥路。而且有了电瓶车之类交通工具后,农妇们就懒了起来。几分钟的路也要骑个电瓶车,到了河边,车在路旁一支,自己下去干活去了。 同学的女儿顽皮,看见路边的电瓶车,就好奇地跑过去玩。眼看着车和外甥女就要掉入河里,同学父亲把外甥女往旁边一推,自己连同电瓶车就掉下了河。电瓶车压在身上,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人生中很多事物都会突然急切地离开。更痛心的是,我们根本来不及好好道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