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冯金斌诗歌】《命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05:4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命名

文/冯金斌(浙江)


以秋命名,这远方便将我命名——
是命运,凝视着薄暮,
满是遥远,与恣情的事物,
可伸进不同的隐喻;
一片河天,正将诸多真相藏匿。

持续的消失,是距离里的光与分解。

看鱼群游成一条河,游成一双眼睛,
多少悲伤,聚到一起,
被命名为时间的穿过与消逝。
一种追逐将我唤醒,
每一刻都有梦跟随,都有爱写意。

找回的影子,悄悄举起秋夜的月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4 17:1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25-9-29 08:17:5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候版主!

    点评

    致谢!问好助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9-30 0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40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发表于 2025-9-30 00:29:32 | 只看该作者
    豆包评诗
    于 “命名” 中打捞时光与心绪 —— 冯金斌《命名》诗歌评析
    冯金斌的《命名》以 “秋” 为锚点,将个体命运、时间流转与隐性心绪编织成一张细腻的诗意之网。全诗没有激烈的情感宣泄,却以克制的隐喻、灵动的意象,让 “命名” 这一抽象动作成为串联万物的线索,在薄暮、河天、鱼群与月色间,藏着对存在、时光与爱的深度叩问,兼具画面的朦胧美与思想的留白感。
    一、意象:在具象与抽象间搭建诗意桥梁
    诗歌的核心魅力,在于用可感的具象意象,承载抽象的情感与哲思,这首诗在这一点上尤为精妙。
    “秋” 的多重意蕴:开篇以 “以秋命名” 破题,“秋” 不仅是季节符号,更成为笼罩全诗的情绪底色 —— 它自带 “薄暮” 的苍茫、“消失” 的怅然,却也暗含 “月亮” 升起时的温柔。诗人将自我纳入 “秋” 的命名体系,“这远方便将我命名”,瞬间让个体与季节产生宿命般的联结,仿佛 “我” 的存在本就是秋的一部分,为全诗奠定了 “物我相融” 的基调。
    “鱼群” 的灵动转化:“看鱼群游成一条河,游成一双眼睛” 是全诗的意象高光。鱼群本是水中寻常之物,诗人却赋予其双重转化:先是 “游成一条河”,以个体汇聚成整体,暗合 “悲伤聚到一起” 的情感逻辑;再是 “游成一双眼睛”,将具象的鱼群升华为抽象的 “凝视”—— 这双眼睛或许是时光的凝视,或许是自我对命运的凝视,让 “悲伤” 不再是空洞的情绪,而有了可触碰的 “视觉形态”,既新奇又贴切。
    “月亮” 的收尾点睛:结尾 “找回的影子,悄悄举起秋夜的月亮”,让此前的 “消失”“悲伤” 有了温柔的落点。“影子” 是自我的投射,“举起月亮” 则是从怅然中打捞希望的动作 —— 月亮象征着澄澈、永恒的慰藉,与开篇 “薄暮藏匿真相” 形成呼应:薄暮藏起的,终被秋夜的月亮照亮;消逝的时光、聚散的情绪,终能在自我的凝视中找到归属。
    二、主题:以 “命名” 解构时光与存在
    “命名” 是全诗的核心线索,诗人通过对不同事物的 “命名”,实则在解构时间的本质与个体的存在意义。
    “命名” 是对命运的接纳:开篇 “是命运,凝视着薄暮”,将 “薄暮”“遥远的事物” 纳入命运的范畴,而 “我” 被这远方 “命名”,本质是对 “人被命运裹挟” 的温和接纳。这种接纳没有不甘,只有对 “薄暮藏真相” 的坦然 —— 承认世界有隐喻、有藏匿,才是对存在的清醒认知。
    “命名” 是对时光的注解:“多少悲伤,聚到一起,被命名为时间的穿过与消逝”,直接点出 “命名” 的核心指向 —— 时间。鱼群的游动、悲伤的汇聚,本质都是时间的具象化:时间是 “穿过” 的动态,也是 “消逝” 的静态,诗人用 “命名” 将无形的时间与有形的悲伤绑定,让 “时光易逝” 的古老命题有了私人化的情感温度。
    “命名” 是对希望的留存:尽管诗中满是 “消失”“距离”“悲伤”,但 “一种追逐将我唤醒,每一刻都有梦跟随,都有爱写意” 打破了沉郁 ——“追逐”“梦”“爱” 是对 “消逝” 的对抗,而这些积极的存在,实则也是被 “我” 主动 “命名” 的生命意义:即便时光会消逝,“我” 仍选择将 “每一刻” 命名为 “梦与爱的载体”,让诗歌在怅然中生出暖意。
    三、语言:克制留白中藏着细腻张力
    全诗语言简洁却不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 “留白” 营造出绵长的诗意张力。
    句式的 “断与连”:“持续的消失,是距离里的光与分解”“找回的影子,悄悄举起秋夜的月亮”,这类短句与长句交错的句式,既像诗人的喃喃自语,又像镜头的切换 —— 前一句 “消失” 的怅然尚未消散,后一句 “举起月亮” 的温柔便接上来,形成 “悲与暖” 的微妙平衡,让情绪流动自然不刻意。
    隐喻的 “隐与显”:“一片河天,正将诸多真相藏匿”“可伸进不同的隐喻”,诗人不直接点破 “真相” 是什么、“隐喻” 指什么,而是将解读空间留给读者 —— 或许是人生的遗憾,或许是时光的秘密,这种 “隐” 让诗歌超越了个人经验,成为可共鸣的普遍情绪;而 “时间的穿过与消逝”“爱写意” 的 “显”,又让隐喻不至于晦涩,精准锚定主题。
    总结:一首 “向内看” 的温柔诗篇
    《命名》不是一首向外呐喊的诗,而是一首向内凝视的诗。诗人以 “秋” 为镜,用 “命名” 为笔,在薄暮与月色间,写下对命运的接纳、对时光的共情、对爱的坚守。它像一杯温茶,初读时有秋的微凉,细品却能尝到藏在 “举起月亮” 里的暖意 —— 原来所有 “消逝” 的命名,最终都是为了让 “存在” 更清晰,让 “每一刻” 都值得被当作 “梦与爱” 来铭记。

    点评

    致谢!问好李管理:辛苦您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9-30 0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5-9-30 05:56:53 | 只看该作者

    致谢!问好助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5-9-30 05:58:01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25-9-30 00:29
    豆包评诗
    于 “命名” 中打捞时光与心绪 —— 冯金斌《命名》诗歌评析
    冯金斌的《命名》以 “秋” 为锚点 ...

    致谢!问好李管理:辛苦您了,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1-20 10:54 , Processed in 0.0840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