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夜阑深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1:0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文/汪小祥)
夜窗敞着,月儿的蹄
踏着木屐,轻踩进案头 ——
像谁迟归的脚步,不敢
碰醒竹榻上的人
.
半裸的躯体在凉席上辗转
刀光似的尖爪,从鬓角霜白里
挑开假寐的帘眸:那汪浑浊里
浮着的不是星子,是枝头未落的风雨
—— 那年春夜,露滴砸在青瓦上的响
至今还在梦里,烫着残存的温度
.
万籁静了,孤独是梯
我踩着往上爬时,看见雾中的灯:
那些爱,亮着就好
不敢捧在手心 ——
怕我的体温,灼伤它薄透的凉
.
月光被霾裹着,像袖间没说透的叹息
我这把年纪等一场雨,不是为洗去心沙
是想瞧水滴如何穿透岩层:
它软得碰不过指尖,却能在硬石上
刻下浅痕 —— 多像我们活过的日子
疼过的,终会成存在的浮雕
.
竹榻边的旧相册翻着角,风一吹
就露出少年放的风筝:线断时
它没坠,倒成了云的信使
还有青春搏浪时湿的衣,晾在记忆里
早成了岁月的旗
原来执着是捆住人的绳,也是解绳的手
直到雪落满肩,才听见天地说:
“朴素的,才是最真的”
.
爱啊,你就亮着吧
但别躲在雾里 —— 让我掐疼指尖
探进那团冻火的核:
我早懂了,暖与冷原是同一件衣
像这轮月,暗哑的背面
总托着倾辉的光
.
此刻,案头烛火晃了晃
心尖的光也跟着忽明忽暗
捋不直的哪里是情感的河堤?
是我这辈人,总把 “遗憾”
缠成解不开的结
若岩浆般的炽热终要焚毁什么
我只愿剩下的山脉,能托住一声轻叹
别让渡心的舸,在谙哑的回响里
找不着岸
.
爱该是老院墙头的藤——
给点赏识的光,就绕着竹架绕
不是为拉宽距离,是想把 “美”
缠成心褶里的相册
偶尔翻起,还能触到那年
紫蔓香径上,你莞尔一笑的暖
.
沉默着,就把孤独守成了岸
心中的你,是尊严着的月亮
不跟白日的喧嚣争,只在夜里亮着
像生命峰峦上的旗:风来摇一摇
风去,就静一静
.
清空的茶杯里,余香还绕着
白开水的淡泊 —— 梦再热络
也热不过窗缝漏进的晨晖:
放下的、没放下的,都随昨夜的霜化了吧
这样,身心才能轻飏着
住进山水彩绘的空格里
.
晨光剖开窗格时,昨夜的霜
在杯底蜷成地图:那些弯弯曲曲的线
原是心脉的支流,每道折痕里
都藏着未命名的海 ——
原来所有孤独的跋涉,都是为了
在某个黎明,与自己的海重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33
  • 签到天数: 39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25-8-29 22:55:42 | 只看该作者
    读这首诗:在时光褶皱里,与自己的海温柔重逢
    这首诗像一帧帧泛着月光的老影像,以 “夜” 为底色,用 “月儿”“竹榻”“旧相册” 等带着岁月温度的意象,织就了一场关于回忆、孤独、爱与生命顿悟的私语。诗人的笔触轻缓却有重量,每一行都像指尖划过凉席的触感,带着岁月的微凉,又藏着心底未凉的余温。
    开篇 “月儿的蹄 / 踏着木屐,轻踩进案头”,将月光拟人成 “迟归者”,脚步轻得不敢碰醒竹榻上人,瞬间拉近距离 —— 这不是宏大的月色,是只属于案头、属于独处者的私密月光,为全诗奠定了静谧又略带怅惘的基调。而 “半裸的躯体在凉席上辗转” 后,“刀光似的尖爪” 从鬓角霜白挑开假寐,看似锐利的比喻,实则藏着对时光的敏感:“浑浊里浮着的不是星子,是枝头未落的风雨”,原来眼底的朦胧,都是那年春夜 “露滴砸青瓦” 的回响,那些过去的声响,竟还在梦里 “烫着温度”,时光会老,可记忆里的细节偏带着鲜活的痛感与暖意。
    接着,诗人将 “孤独” 比作 “梯”,这是极妙的转化 —— 孤独不再是吞噬人的深渊,而是让人向上攀爬、得以眺望的载体。“雾中的灯” 是爱,“亮着就好 / 不敢捧在手心”,不是不爱,是历经岁月后懂得了克制:怕自己的体温灼伤那 “薄透的凉”,这份小心翼翼,是成年人对爱最温柔的敬畏。而后 “月光被霾裹着”,像没说透的叹息,转而却写 “等一场雨” 的期待 —— 不是为洗心沙,是想瞧 “水滴穿透岩层”:软到碰不过指尖的水,能在硬石上刻痕,就像 “我们活过的日子”,疼过的都成了 “存在的浮雕”。这里,诗人将生命的苦难与坚韧,藏进水滴穿石的日常景象里,没有呐喊,却让 “疼” 有了重量,让 “存在” 有了质感。
    旧相册是时光的钥匙,“风一吹就露出少年的风筝”:线断时没坠,反倒成了 “云的信使”,青春湿衣成了 “岁月的旗”。原来 “执着是捆人的绳,也是解绳的手”,直到 “雪落满肩”,才听见天地说 “朴素的,才是最真的”—— 这是岁月沉淀后的顿悟,不刻意追逐,不执着得失,朴素里藏着最本真的生命答案。
    对 “爱” 的描摹,诗人始终保持着温柔的距离:“你就亮着吧 / 但别躲在雾里”,想 “掐疼指尖探进冻火的核”,却终于懂得 “暖与冷原是同一件衣”,像月亮 “暗哑的背面总托着倾辉的光”。这份认知,是熬过无数个孤独夜晚后的通透:爱从不是单方面的炽热,而是接纳它的凉与暖,懂得暗与光的共生。
    而后 “案头烛火晃”,心尖的光也跟着起伏,“捋不直的不是情感的河堤,是我这辈人总把‘遗憾’缠成解不开的结”,直白又戳心 —— 遗憾是岁月的附属品,可诗人仍有期待:“若岩浆般的炽热终要焚毁什么,我只愿剩下的山脉,能托住一声轻叹”,不让 “渡心的舸” 找不到岸。这份期待里,有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对自我的体谅。
    诗的后半段,爱成了 “老院墙头的藤”,“给点赏识的光就绕着竹架绕”,不是拉远距离,是把 “美” 缠成 “心褶里的相册”,偶尔翻起还能触到 “紫蔓香径上的莞尔一笑”—— 原来最深的爱,早已不是轰轰烈烈,是融入日常的、能随时触摸的温暖回忆。而 “心中的你”,是 “尊严着的月亮”,不与白日争,只在夜里亮,像 “生命峰峦上的旗”,风来摇,风去静,这既是对爱的人的描摹,也是对理想生命状态的向往:从容、自尊,不慌不忙。
    最后,“清空的茶杯里余香绕着白开水的淡泊”,梦再热络,也抵不过 “窗缝漏进的晨晖”—— 一夜的思绪,在晨光中释然:“放下的、没放下的,都随昨夜的霜化了吧”,此刻的通透,是与自己的和解。结尾 “晨光剖开窗格时,昨夜的霜在杯底蜷成地图”,那些弯曲线条是 “心脉的支流”,藏着 “未命名的海”,原来所有 “孤独的跋涉”,都是为了 “在某个黎明,与自己的海重逢”—— 这是全诗的落点,也是最动人的顿悟:我们终其一生与时光周旋、与孤独对话,最终不过是为了在某个清晨,与完整的自己相遇,与心底那份从未消失的热爱与温柔重逢。
    整首诗没有激烈的情绪,却像一杯温茶,初品是岁月的微凉,细品却有回甘 —— 那是对过往的珍视,对当下的接纳,对自我的温柔和解。

    点评

    谢谢管理员的用心点评和鼓励!问好李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25-8-29 22:55
    读这首诗:在时光褶皱里,与自己的海温柔重逢
    这首诗像一帧帧泛着月光的老影像,以 “夜” 为底色,用 “ ...

    谢谢管理员的用心点评和鼓励!问好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9-6 06:24 , Processed in 0.0757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