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江南达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自研丹硃——《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1 )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1#
    发表于 2025-1-16 21:50:46 | 只看该作者
    有层次,意境高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09:43: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先生认可。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17:46:36 | 只看该作者
    自研丹硃 (17 )1979年









    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SlZUdRos

    高风
    青年时期,血气方刚,内心每怀雄豪之念。但以斯情入画,则幅中时亦有见凛然壮阔之境。兹示所谓《高风》者,即称于此。画中设一突兀大崖,崖上荒台寥落,阒无人迹。而崖壁之下,修硕之树,俱似在飚风中晃荡呼啸。更为引人瞩目者,乃崖壁前那一大片云。其如山似海,几至漫无边际,却又无论或聚或散,远近高下,浓淡巨细,轻重厚薄,尽皆为形生动,翻滚宕跌,一若本身已具性灵。稍对翰墨丹青之道有所了解者,可知此必已不属传统国画之表现范畴。而当时吾之为此,实得力于对西画技法的探究。今观之,其层次、体积、色光之感及其与水、墨之结合,都庶可称之干净利落且是表现到位。当然,是否本国绘画须得如此,犹可商榷。不过至少在特定之情况下,偶一为此,终是可以的罢。借这小小之画,谈议及彼时吾人之心志与艺事追求,聊作观画之引言。
    《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一个画者在自学翰墨艺过程中反复的蹉磨及困惑·
    (总 239 篇之第 31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5 16:15:28 | 只看该作者
    自研丹硃 (18 )1979年







    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wVXXfTKX
    寒光亭下水如天
    当时这心中,始终是雄放与静持、强烈与柔顺等绝然不同的两种情绪交替出现,甚至可称是彼此相安无事地共处在这方寸之间。兹所出示的这幅题作《寒光亭下水如天》的小品山水,便又是出自于己身这种传统文士含蓄内敛及心向归隐之性格。画中,一道石崖壁立眼前,细瀑直泻而下;上端视线可越处,约略能见阔沼平漫,水草萋萋。连同崖壁周遭杂色林木,通通皆半掩于缥缈的烟雾。画之近前,老树桠枝横斜叉开,一亭翼然,内中无人,旁边却有一鸥轻翔水面。唔,这便是彼时达某心灵的憩息之地?远年画图,今日观之,颔首默叹之余,亦能感觉到当时这青春生命播发于幅间的微温气息,尽管画面本身被那所谓“寒光”笼罩着。另,题画之句,取自南宋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一词,读者诸君中,想必许多人早皆知道,所以也无须在下再啰嗦了。不过,究其自身作此画之心境,大概亦是有着那“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的因素罢。
    《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一个画者在自学翰墨艺过程中反复的蹉磨及困惑·
    (总 239 篇之第 32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楼主| 发表于 2025-5-21 15:48:20 | 只看该作者
    自研丹硃 (19 )1979年







    寂历秋江渔火稀
    吾生青少年时,国内禁锢文化,欲得一本诗集甚的,堪称万难。当时自家手中存有一套少儿读物《古代诗歌选》,却是先前家庭未离散时,家父给买的,一直小心地保存着。内中有一首题作《江宿》的七言绝句,乃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所作。诗曰: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其言浅趣深之意境,一直为此心所羡。既然如此,记得似也颇在画中有所体现过。现箧中犹留有兹示这帧小品。画儿说不上完整地体现诗意,唯略得其疏澹寂寥之味而已。公之于众,读者诸君幸勿见笑。这毕竟也可算作是那样时代,一个“另类青年”心志的流露罢。吾辈亦已于《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中提及,当时痴迷于写作,绘事所需时间,业已大打折扣,一般都只是利用学校课外活动与晚自习前,摸索一下笔墨。这远岁所存之物,一己观之,慨叹不已。也不知旁观之人,是否或多或少,亦可以理解。
    《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一个画者在自学翰墨艺过程中反复的蹉磨及困惑·
    (总 239 篇之第 33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楼主| 发表于 2025-7-3 11:29:26 | 只看该作者

    自研丹硃 (20 )1979年




    狂飚

    青年时代,寸心激情汹涌,偶遇人生非常事件,则愈加澎湃而几近爆裂,在那唯独自家方可得见之“内海”间,掀起滔天大浪。此示之小小画作,即因类似原由得成。休道那俗生之事本身是怎样了,只这画面景象,便称即使至今,亦令吾人观之而惊心动容。画已在此,但随读者诸君信意品玩揣度,吾辈也不加评说。不过,依今观之,此画之笔墨趣味,其“笔”尚缺老辣劲道,固毋须言;则其“墨”,还真不能不说是颇具情致与所谓“表现力”的。楮幅之上,落墨无改,兹尽人皆知矣。其藉水而渗化之效果,虽顺势以成,然终是须由此心严加控制。而斯时之心也,纵是血气方刚,搏动有力,却也在各种外力之下,时时暗觉疲惫,但只是不愿服输,永远鼓足干劲在那厢常作抗争而已。题外之语,不消再说了。注目观画,其墨韵水意,甚而至于那清朗且富有层次的色光之感,毕竟是很令这眼球觉着舒怡的。呵呵。

    《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一个画者在自学翰墨艺过程中反复的蹉磨及困惑·
    (总 239 篇之第 34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自研丹硃 (21 )1979年





    林泉清雅


    俗语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省之,信然。此身终是连骨髓中俱已贯透了崇尚雅道的意愿,故尔一旦宁心定性,仍优哉游哉,回归于固有之恬静境界。此示之画,其内在神魄,即缘之于此。另,此画于自家绘事而言,却又还有着一种相对独特的意义。盖为彼非直接得自于任何前人或旁人,实乃自己由生活环境中体验且“提炼”得来之。这种能从现实世界(特指西画理论所阐释的形色光影之现实存在)体味出中国笔墨情趣的能力,久已为自家所向往,并为此一直在暗中努力摸索。兹真得这画,遂尔静恬之心,亦然兴奋不已。画中景物,其实犹得自于读者诸君或早已经熟听于耳之石垭一带,不过既经幻作笔情墨趣,那种习常的视觉感,已是退隐于后罢了。但这来自于现世的景象,毕竟颇不同于步前人之迹——不管是直接临摹仿效或撷其“诗情画意”而追踪再现——而得来的感觉。画成之当时,便有此体会,因此倍觉它有些意思。尝想:大概当年先辈大师如傅抱石、李可染诸公,之所以画作面目绝然有别于古人,也必都是象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罢?不知这是否会被视作少年狂妄。只是,轻狂之妄想与狂热之执着,其间的差别,终是不难判识的。今,距为此画之时,数十载已去,吾之画艺,亦渐为社会中有识之士所认可,而吾人本身依旧是“生命不息,笔耕不止”,这或可已能成为斯言之明证。
    另附一二照片。除当时的自己外,亦有三本自己翻阅至今已有大半生的画册。那时国内出版业复苏,已能买到这种画册了。其俱是自己当时省吃简用购得,时常揣摩,钟爱之情,可想而知……


    《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一个画者在自学翰墨艺过程中反复的蹉磨及困惑·
    (总 239 篇之第 35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8#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诗画一生,何等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先生。艰辛并幸福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8-2 04:38 , Processed in 0.1246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