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儿时的年味[记叙散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1: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2-3-24 11:26 编辑


    儿时的年味
    [记叙散文]
    义夫义
    又是一年春节临,千家万户喜团圆。
    光阴荏苒如飞梭,四季轮转犹不停。
    丑牛缓缓告别去,寅虎匆匆来眼前。
    辞罢旧岁过大年,神州大地换新颜。
            每当吃过腊八粥,距离过大年春节就不远了。春节是我国第一个传统的团聚节日,家家户户都在忙于准备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不知咋的, 现在过春节,没有了儿时那么期盼了。我觉得现在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呵呵,大家可有这个感觉呢?
           记得在儿时,只要进入腊月,我就天天掰着手指头,反复计算着还有多少天要过年了。因为那时候的生活很艰苦,一年到头每天吃饭时,碗里几乎没有长眼睛的荤菜,只有一些下市的素莱及腌菜,家里经济差,只能买这些便宜菜来下饭。想吃肉,只有在过端午节、中秋节时,买上一斤猪肉。对了,买肉时,还要特意陪着笑脸向操刀肉的师傅央告,要肥肉多点的肉。因为肥肉油水多,这一斤肥肉买回来后,再准备几斤萝卜,放在锅里与猪肉一起烧。全家数口人,这才算是打了一次牙祭,闻到一点肉香味。吃饭的时候,在盛放着肉烧萝卜的大碗里,只见到萝卜,几乎看不到肉,如果能夾到一块肥肉,呵呵,心里就美极了哦。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呵呵,小时候只要进入腊月,我就天天期待着过年,天天唱着这首传统民谣儿歌。在我的记忆里,儿时过年的年味很浓很浓。我们小孩子也特别高兴。因为,百节年为首。过年了,不仅意味着可以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肉、鸡、鱼……等好吃的食物,可以穿上新衣服、,还可以燃放鞭炮,还可以去给长辈们拜年,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尽管每个长辈给的钱不多,只有一角钱,但是我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平时兜里可是分文没有啊。
           我国民间习俗,过年是一个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尽管当年每家生活并不富裕,平时省吃俭用,但过春节这个节日,无论如何,家家户户还是挺重视的。尽力购买一些过年必需物品,吃的荤菜、食物,穿的衣服、鞋子,还有其他必备的生活用品,一进腊月就开始置办。所以在城里的大街上、市场上,人群湧动,十分热闹。其中有城里的人,还有四乡八镇的乡下人。大家都是喜气洋洋,都在精心置办年货。
           我在五岁之前,一直在我的奶爸奶妈家生活。记得一进腊月,奶爸奶妈就开始忙了起来,为过年做好各种准备。
           在我的记忆中,腊月里奶妈的事情有很多,给全家人做鞋子,布鞋、棉鞋,腌制腊肉、香肠,蒸糯米制作甜酒、磨米粉制作饼子、还有制作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还有吃过腊八粥后,给家里扫尘搞清洁卫生,洗衣洗被,腊月二十三祭灶等。常常是晚上我睡一觉醒来,已经是半夜了,只见奶妈还在一盏煤油灯旁,一针一线地在纳鞋底。这种情景,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
           奶爸则在上班之余,负责将过年的年货一点一点地置办回家。年画、对联、鞭炮、香烛、糖果、糕点、酒、肉、鸡、鱼等过年货物,逐个买回家。呵呵,儿时的我,看到这些平时没有的各种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东西,心里真是高兴极了啊!
           我现在还记得,过年三十晚上的那一顿大餐,至今还使我深深回味。奶妈把年夜饭做好后,奶爸亲自动手,先贴好家里每道门上的对联,然后首先把一碗碗菜端上大桌,按照传统习俗规摆好,后,带领一家人来到大门外,在大门外路口寻一处地方,先用一个小木棍,在泥土地上画一个圆圈,然后把冥币、香烛放在圈里点燃,同时,奶爸他口中念念有词,低声呼唤……什么什么祖先的称谓:今天是三十晚上,过年了,请你们都回家过年啊……这就是过年祭拜祖先的仪式。然后,奶爸虔诚地双手作揖,第一个双膝跪下,磕头三次。随后全家人按照长辈分,以次跪下磕三个头。礼毕,燃放鞭炮,随后回家关上大门,按照长幼顺序规,依次坐上餐桌。奶爸作为一家之长,首先举箸,示意家人开始吃年夜饭。吃年饭有个规距,桌上的菜都可以吃,只有那碗整条鱼(鲢子鱼)不可动。要留到明年正月里再吃,表示“年年有余(鱼)”
           那时候的动物肉、以及素菜、食材,是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摧肥剂的,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食品,吃到嘴里格外可口香甜美味。所以也不用担心什么有损身体健康的问题。我大块朵颐,只吃得满嘴流油,肚子饱涨,再也吃不下去了,方肯住口。呵呵,一年365天,也只有大年三十晚上这一顿,才能使我放开肚皮,大吃一顿美味大餐,心里真的是十分惬意啊!
          我在奶妈家生活的很好,尽管当时生活艰辛,但奶爸和奶妈把我当亲生儿子一样,总是想方设法让我吃的饱,穿的暖,有什么好吃的食物,先让我吃,使我无忧无虑,
    快乐茁壮成长。
           至今我还记得,大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后,开始守夜,奶妈就告诉我一些过年的风俗与规
          “广哎,过年了,要记得过年是有规矩的,要高兴,不要哭闹,见人要说些吉祥喜庆的话,千万不要出口骂人哦。”
          “妈妈,说啥吉祥的话呢?”
          “明天是大年初一,你出去给长辈拜年,不要叫人家的名字,要按人家的辈分称呼,爹爹、奶奶、大伯伯、大妈妈、大舅舅、大舅妈、大姨夫、大姨娘……”
           奶妈把各位长辈的称呼一一解释给我听,并说道:“见人多多说,新年好!恭喜恭喜!”
          “哦,妈妈,我知道了。”我现在所知道的一些过年风俗规矩,都是小时候奶妈告诉我的。
            第二天早上是新年正月初一,奶妈叫醒我,说:“广哎,快起床,起来吃甜酒,今年一年都是甜甜蜜蜜的哩。”
            呵呵,皖南泾县地方过年的风俗,正月初一早上要吃一碗甜酒,喻意是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甜酒主料是用糯米煮熟成为饭粒后,放入一个大瓦罐里,再放进起发酵作用的菌母粉,因为是冬天,气温较底,不利菌母生长发酵,就把瓦罐用棉被或者是棉大衣包裹好,再用两个医院给人吊水的那种玻璃瓶,装上热水放在瓦罐两边增加温度,这种制作甜酒的技术,是我的奶妈的强项,她老人家做的甜酒味道正宗,香甜诱人,哈哈,奶妈做的甜酒,我最喜欢吃了。       
           当然,这甜酒早在腊月里,奶妈就做好了,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早上,才能取出存放甜酒的瓦罐,揭开罐盖,取出食用。在煮甜酒时,里面还放点用糯米粉制作的小丸子,另外,每人碗里面还卧着两个脱壳的鸡蛋。呵呵,这也是有喻意的哩。小丸子,表示团团圆圆;两个白色的完整鸡蛋,表示是两个“银元宝”,元宝就是钱哎!哈哈,吃了两个“元宝”,今年肯定就有钱啦!
           吃了甜酒后,浑身热乎乎的,觉得身体舒服极了哦。这时候,只听得外面鞭炮震天响,此伏彼起  连绵不绝真的是好热闹啊!
           肚子吃饱了,身上也热乎乎的,不怕外面寒冷,家里呆不住了,心里急于出门去给长辈们拜年。
           呵呵,还是快抓时间出门,向各位长辈们拜年磕头,讨要过年红包是也!
           如今,年还是那个年,节还是那个节,只是那种浓厚的过年氛围淡了很多。也许是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物质也丰富了,只要兜里有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可以天天“过年”了;也许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心里都在忙于想方设法怎么能多挣钱;也许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也可以随时吃上好吃的食物;也许是时代不同了,传统的观念血脉亲情,也正在逐渐改变,传承数千年的浓浓年味,似乎也在逐渐淡漠了。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自从有了过年的习俗,历来都是非常重视过年这个重大节日的,因为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一般认为它从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才结束。其习俗包含祭神、敬祖、祈年、拜年、爆竹、联欢等活动。从岁首祭神的上古时代到今天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春节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其诸多精神内涵却一代代传承至今。从很大程度上讲,春节就是一场感恩的仪式。“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起源于上古祭祀的春节,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古人一般从腊月开始拜神祭祖,祭祀的神灵很多,包括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以及想象中的风神、雨神、山神、水神等等。到后来,祭祀的对象变为与人们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灶神(灶王爷)、门神、财神和家族祖先。到了近现代,虽然神灵信仰逐渐淡化,但年俗中拜神祭祖的传统在各地仍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下来。拜神祭祖的仪式,各地虽有些许差别,但目的和意义却是大体一致的: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礼敬祖先,感谢他们赐予阳光、雨露、粮食,感谢他们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感恩祖先开创的家业家风,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繁荣昌盛、诸事顺遂。
           “家”的观念是中国人最浓厚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春节习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回家过年”,是许多人一年到头的最大心愿。说“团圆”是春节文化的核心内涵,相信多数人都会认同。“一年不赶,就赶三十晚”,在许多地方,除夕夜就直接叫“团圆夜”,而一年一度的年夜饭也称“团圆饭”。“团圆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分表现出了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天伦之乐,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团圆饭不仅仅是一场欢乐的聚会,更是一场精神的仪式,强化着家族成员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春节还是中国人普天同庆的狂欢节。整个节日期间,除了家人团聚、亲友拜年之外,还有一系列丰富多彩、充满欢乐的年俗活动,比如挂年画、挂灯笼、贴春联、贴福字、舞龙灯、逛庙会、逛灯会……这些传统年俗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外,无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与梦想。
          不可否认,时代在前进,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可那些儿时过年的浓浓年味,仍然留在我的心里,留我的记忆最深处,那些儿时过年的情景,美好而甜蜜的回忆,我永远也忘不了,永远是我这一生甚幸、开心、快乐的慰籍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1:12:3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参赛征文原稿,因为字数超出了参赛征文的规定(限三千字),现发出原文分享,请各位老师鉴评欣赏。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4:48:16 | 只看该作者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年来年又去,只是转眼之间长了一岁。有人说,小时候盼过年,岁数大了怕过年,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15:02:4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过年的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记得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如今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唉,看来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2-3-27 14:09:47 | 只看该作者
    创作辛苦,欣赏问好!

    点评

    呵呵,知识甚少,笔似千斤,难以挥毫,确实辛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8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6:49:38 | 只看该作者
    云岭人 发表于 2022-3-27 14:09
    创作辛苦,欣赏问好!

    呵呵,知识甚少,笔似千斤,难以挥毫,确实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3 22:55 , Processed in 0.0830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