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纪实〕益哇河的诉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17: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纪实〕益哇河的诉说

 岷山支脉光盖山的北边有一条河叫洮河,南边有一条河叫白龙江;北山有一条沟叫车巴,南边有一条沟叫益哇。
    益哇是迭部县最西边的一个乡。早先,乡政府设在光盖山中的扎尕纳,1970年顺沟下迁30多里,搬到了格子。
   这里是个半农半牧区,除了放牧牛羊,农业种植的只有蚕豆和青稞。民风谆朴,热情好客,善良勤劳,丰衣足食。主要劳力全靠妇女,女耕男织——妇女放牧、种地、挤奶、背粪,男的则是在家制鞋、缝衣、溜达。
   这里藏民有着走婚的习俗,结婚只是个例。姑娘长到十六,就单独睡到屋顶上的小楼,夜里和情人约会。孩子由阿扎〔舅舅〕抚养,大多不知父亲是谁。
   有的地方还有“合婚”的习俗。兄弟合伙一个妻子,家产不外流,团结、和睦。女人单独住一房间。在木板墙一角的地面,横竖搭两块木板,镶成高25厘米,能容纳两个人睡觉的地槽床。晚上,先进房的男人把腰带解下,挂在门框上,作为里面“有人”的标记。妻子的姐妹视同丈夫的妻子,丈夫的兄弟也是姐妹的丈夫。
   从敖子沟翻过大山,就是四川的当多山寨。寨子里女多男少,阴盛阳衰,里里外外的活计全靠女人。有生育能力的男人被视为“人种”,属于山寨里所有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这些“人种”横草不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专伺传宗接代,担负着繁衍壮大部落人丁的光荣使命。

  益哇河水发源于光盖山下的扎尕纳,流经纳加、格子、知子,汇入白龙江。河水清澈,奔流不息,鱼儿在水中摇头摆尾,穿棱嘻戏,时儿跃出水面,落回水中,溅起水花,泛起大大小小无数个涟漪;时而扭动身躯,则面对着阳光,鱼鳞折射出亮晶晶的光点。

  益哇河水日夜流淌,她像一位慈祥长寿的老阿婆,不停地在歌唱。歌唱民主改革,歌唱农奴翻身解放,歌唱雪山升起红太阳。她见证着历史,她诉说着过去,她有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河两边山坡上的铁杆松冷杉参天,粗壮、挺拨,枝繁叶茂、遮云蔽日,从坡底到山顶连成一片,左右望不到边。林子里马鸡鸣叫,獐了奔跑,资源丰富,药材遍地。红芍、白芍,红芪、黄芪,丹参、党参、还有猪苓。猪苓是一种菌类药材,解热除湿、行窍利水。它生长在土中,地上无苗无茎。药农是看地形、看土质、看山势走向,凭经验在阔叶次生林里觅寻,少则一窝二三斤,多则一窝上百斤。神奇的手掌参,宛似人的手掌,故称“佛手参”,也称“不老草”。入药泡酒,补气养血,强身壮阳。知母、贝母、人参三七……品种繁多,随处可采。

  格子是益哇乡一个藏族山寨,两层木楼,依山傍水,顺着山势走向,由低到高,从前到后,层层叠起,户户相接,连成一片。寨子下面的河上有座用园木架起的小桥,连接东西,河水从桥下流过。桥的东侧有一座用木板修建的木屋水磨,除过磨盘是石头,其他部件全是木料制作。水打木板叶轮,带动着园木立轴。两扇古老的石磨不仃地旋转,原粮被磨碎,面粉夹杂着麸皮从磨缝中吐出,纷纷扬扬,如同雪花,滚落到园形磨盘里。水声、磨声、面箩击打箩框发出有节奏的“咣当”声。声声不断,彼此起伏,犹如三和弦,鼓点和口的旋律,在用梦想、狂野、信仰演奏着人生的摇滚乐。

  格子对面的河滩上是104信箱。104挂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信箱,州的首府在合作,而104信箱距合作还有250多公里。

  1967年104信箱编制93人,来后又从陇南武都调来了一个分队,两个单位在同一工区施工。除了山地、测量、钻探,又增加了平巷工程(打洞子)。东山钻机轰鸣,西山洞中炮声隆隆,职工人数也增加到500多人。

  那些年讲保密,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保密。104主要寻找制造原子弹的铀矿,内部称它321。铀为放射性矿种,隐性杀伤力强,一般人搞这个矿,干两三年就不能再干了。工作年限长了,神经衰弱、脱眉毛、掉头发、绝后——连生育的能力也没有了,患癌症的机率很高。

  那些年讲政治、讲奉献、讲一不怕苦、讲二不怕死,职工一进沟就是连续工作多年,直到工程结束。中途没有人怕死,调离。国家关心职工,每人每月给5块钱的保密费,还发给15元钱的白糖、奶粉、罐头之类的营养补品。

    1967年104招了两名学徒工,一个叫党惠铭,是本局系统内部职工子女,学汽车修理;另一名学徒工叫段荣海、回族,是从临夏招来的社会青年。小伙子细高挑个儿,脸蛋蛋上有两个酒窝窝。眉清目秀、腼腆,皮肤白皙,嘴角上绒绒的汗毛极为显眼。小伙见人不笑不开口,不笑不说话。工区把他安排在后勤车间,学习机械修理。

  段荣海思想单纯,好学上进。政治上渴望进步。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学毛选,学雷锋,做好事计划。义务劳动,钻机搬迁,修路平机场、挥镐抡锤、装车卸车,爬上爬下;打扫卫生,添煤倒渣,处处有他的身影。比思想、看学习;比工作、看干劲;比进步、看奉献,增取早日加入共青团。

  世界上有些事只可看清楚,不可说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些事说是好事,就是好事,说是坏事就是坏事——那是晦气、倒霉的事。段荣海有一件好事,却被认定为瞎事,到头来断送了娃娃一辈辈前途大事。

  小伙儿十九岁了,到了小鸡伸脖子,踮脚尖,拍翅膀,打鸣踏水的时候了。104地处边远藏区山沟沟里,青一色的“和尚”,一年四季连看一眼女人的眼福都没有。

  深山出俊鹞。
  在益哇沟里头的扎尕纳小学,有一位身材苗条、柳眉细腰、模样俊俏、能歌善舞的天水籍女老师,她的名字叫杜凌,与小段年岁相仿。上山出沟的路,从104工区中间穿过,是杜凌老师必由之路。来回走的多了,路宽了、人熟了,出出进进、来来去去,杜老师与段荣海二人就搭上了话。熟息了,每逢节假日,县里头开会、学习,出入路过,总要到小段房子里喝喝水,歇歇脚,喧喧荒。一来二去,日久生情,二人有了“言”份,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有了海誓山盟。

  得知小段非常热爱毛主席,杜老师就送给小段一尊毛主席半身塑像。那时有毛主席像章,塑像还极其稀少。这在当时,是最最珍贵的礼物了。表示少女情窦初开一颗滚烫的心,也代表了她的信仰、觉悟和思想。

  与段荣海同住在一个绿色活动板房里还有他的师付——外号人称康恶霸。他四十出头,东北那尕达人,平常师徒关系相当的好。

  小段脚勤,打水、扫地、买饭、倒茶,从不让师付劳身动手。师徒如父子,有时还帮师傅洗几件大衣服。师傅心里乐开了花,逢人便夸小段不像有的小青年:“一年称叔叔,两年叫师傅,三年喊老王老李什么的”。夸小段:“这孩子聪明、勤奋好学,对人有礼貌,是块好材料”。

  杜老师来了,活动房里飘浮着一种淡淡的玫瑰花香的气息。男女搭配、人多话多,房子里显得生机盎然、热闹。见了杜凌,康师傅总是满面春风,眉飞色舞,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时儿打发小段端水倒茶,时儿叫小段摆上奶糖〔单位发的营养品〕热情的语无伦次,兴奋的脸上红扑扑的。坐下起来、起来又坐下,脚手没处放,活像一只生不下蛋的老母鸡。以主人、以师傅、以长辈的角色,侃侃而谈,言不及义。说到激动时,吭吃吭吃,口水四溅,白糊糊的唾液沫子挂在嘴角的两边。

  师傅的热情,常常喧宾夺主,把徒弟凉到了一边。久了,杜老师感到腻歪,兴味索然,有一搭没一搭,坐着走神。师傅见状,好似喝了一口山西陈年老醋,酸了半截子。感到热脸贴上冷屁股,透心地凉,心里莫名状的尴尬。久日久之,尴尬使他变得猜忌、多疑,变得嫉妒、变得焦虑。思来想去,咋想咋看、段荣海这小子咋不顺眼;厌烦、愤怒,一股怨气悠然而生,从此埋下了祸根。

年轻人头脑单纯,没有心机。
小段丝豪没有感到房子里空气的变化——有了煞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师傅三年等来了一个闰腊月。

  看着毛主席塑像,段荣海觉得自己与心中红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觉得毛主席他老人家就在自己身边;毛主席在看着自己、关心着自己,干起活来总有使不完的劲。看着塑像,想到扎尕纳的小杜,心中甜丝丝的象喝了蜜。

  毛主席塑像使活动板房蓬荜生辉,变得亮堂,也使段荣海感到骄傲、自豪。
    段荣海对毛泽东思想顶礼膜拜,五体投地。对毛主席像,象保护自己的眼睛,用白生生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来擦去。时间长了,炉子的油烟薰在塑像上,留下污渍,擦不下去。

  段荣海取来了脸盆,倒了些热水,捏了一撮洗衣粉,用手搅的融化后,把毛主席塑像浸泡到盆里。

  康恶霸一骨碌从床上翻起,杀气腾腾,三步并两步朝段荣海扑去。左手叉腰,右手指着段荣海的鼻子,三角眼瞪的园溜溜的,眼珠子憋的都要快掉下来,声嘶力竭地吼到:“你小子想干什么?”

小段从没见过师傅发火,一直视师为父,毕恭毕敬。在师傅面说话前总是站着,从没高过声。今天见师傅凶的能吃人,吓的呆若木鸡,噤若寒蝉。两只粘满肥粉的手,蛐倦到胸前,腿在不停地发抖,晃晃悠悠,肥皂水顺着指尖滴到了地上。最后才说了一句“洗一下……”。

  师傅火冒三丈,气势汹汹,脸色铁青,嘴唇抽动,牙齿咬的吱吱作响;紧握拳头,左脚在地面跺了两下,右脚象一枚出膛的炮弹,狠狠地向段荣海的屁股踢去……随后,昂起脖子,对空干“嘿嘿”两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你这个现行反革命,小狐狸的尾巴终于被我抓住了!哈哈哈哈……”

文攻武卫,沧海横流。

康恶霸大喊大叫,呼啦啦《红色造反兵团》的红卫兵蜂拥而来,敌忾同仇,讨声一片。

“给我们伟大领袖洗澡,太恶毒了!”
“狗日的王八羔子反动透顶,竞敢污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人证、物证俱全,时间、地点就在面前,是货真价实的现行反革命”。
“师傅抓徒弟,大义灭亲!”
……
口号声彼此起伏,一浪高过一浪:
  “打倒现行反革命段荣海!”
“砸烂段荣海的狗头!”
“段荣海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
  此事越揭越批越大,越折腾越放不下。
  104抓了一个现行反革命,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红色造反兵团的战绩。
  此事上报到迭部县保卫部〔那时公、检、法全被打倒了〕又上报给甘南军分区司令员冯野及军代表薛振江……
  段荣海很快就被五花大绑抓走了……

听说送在临夏劳改……
1969年3月段荣海被释放,“不能毒害社会,交原单位继续批斗”。
1969年3月27日,单位革命委员会发文宣布:“段荣海不载帽子,交群众监督改造”

  段荣海热爱、敬仰领袖毛主席、上进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到头来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给娃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灭顶之灾。

星移斗转,理想破灭,抱恨终天。
灯泡闪断了钨丝,人生桥梁被污浊洪流冲塌。
愚昧的年代演绎出许许多多愚昧的故事。

  益哇河水滔滔不尽,日夜流淌、歌唱。歌声中有爱情、有幸福,也有凄凉和忧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7-7 10:3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14-5-5 18:07:4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活泛动人的文字,领略别一段风土民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4-5-6 20:32:33 | 只看该作者
    前部分写风俗,别致独特;后部分叙文革怪事,令人感慨。但二者揉一起,有些不协调。

    点评

    “二者揉一起,有些不协调”----谢谢先生中肯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4 0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6:44:31 | 只看该作者
    侯诗杰 发表于 2014-5-6 20:32
    前部分写风俗,别致独特;后部分叙文革怪事,令人感慨。但二者揉一起,有些不协调。

    “二者揉一起,有些不协调”----谢谢先生中肯点评!

    点评

    个见,或许不成熟;交流共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8 2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4-5-18 21:43:32 | 只看该作者
    李兴书 发表于 2014-5-14 06:44
    “二者揉一起,有些不协调”----谢谢先生中肯点评!

    个见,或许不成熟;交流共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4 03:56 , Processed in 0.08624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