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上山下乡15.知青光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承上与启下”上山下乡系列短文15)
    知青这个名是国家给你的光荣称号,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网友li834166):“知青,这个名,是国家给你的,光荣称号,无论你是愿意,不愿意,都不是你个人的行为!国家让你去死,你怕吗?因为怕也得死!你想不下乡可以吗?那是不行的,就象当兵一样,国家需要你就得去呀!!有别的观点可接着发言,谈谈看法?”
      承上与启下:(读后感)分散插队的县(域)知青,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知青,完全属于自生自灭处境,插队的生产队好点的,只要出满工天,维持温饱是没有问题的,假如是条件差的生产队,就是出满工天,分得口粮也是难以为继的。当然,分散插队的知青,最为有利的还是较为自由,这是因为没有组织的管束,要休息最多给队长打个招呼。当然,分散插队的知青,一般离家都不太远,能够时常回家,没有想家的孤苦,还能得到家的眷顾。
      至于兵团、农场、林场、牧场等集体安置的知青,有组织有领导,吃住有人管理,生产劳动只负责出工,收成收获不须考虑,还可按月领取一定报酬。可就是不自由,外出、歇工必须请假和得到批准。多一些集体劳动的快乐,没有选择重新就业的机会,真正是扎根农村一辈子。1
      “老三届”老插是响应“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的,”再教育“这三个字意味着不是下乡一辈子,而是再教育后自有后来的去处。至于后来提倡的”扎根农村一辈子“,则是执行者极左的做法,根本不是毛的初衷和本意。对于兵团、集体农场、林场、牧场安置知青,是属于另一范畴,其中就含有工作安置、安排性质,同时意味着扎根一辈子,这就如同当时安排工作意味着在”一棵树上吊死“一般。
      后来老插知青发生命运改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安置,这触动兵团、农场、林场、牧场知青利益,才发生了诉求返城的浪潮。
      说到知青,命运最惨的还是”前知青“这一群体,这一群体是受岐视、受压迫,被剥夺同等生存权利的一部分年轻人,虽头顶响应号召光环,然却是因父母”出生”受牵连的不幸群体,他们承受着双重压力,他们的命运才真正值得同情。
      至于老三届以后下乡的知青,有些是自愿下乡的,许多是不愿下乡的,许多是逼迫下乡的,更多是受形势影响下乡的,而受影响下乡的这部分,则来自,不下乡工作就得不到安排,因为当时政策规定招生、当兵、招干等必须“上山下乡二年以上”。2
      不管怎么说,前知青、老三届、后知青,兵团、农场、林场、牧场集体安置知青,都是时代产物,同样都是知青,这个名,是国家给的“光荣称号”,无论你是否原意。我们这批人,听党的话,响应国家号召,分担共和国责任。我们这批人,不管是种庄稼、栽树护林、植草放牧。我们这批人,不管后来是当干部、当工人,还是从军当兵,都在不同岗位担当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重任。我们这批人,后来不管从事一、二、三产业业,都共同渡过了艰难困苦、缺吃少穿的岁月,与共和国休戚与共、荣辱兴衰走到今天。
      有人说我们是不幸的一代,事实的确如此,何必去诉说。我们又是幸运的一代,虽然经历了艰辛,虽然曾经有过灾难(粮食关、阶级斗争、文化革命),但我们没有遭遇颠沛流离的战争;我们虽然无私奉献,流血流汗,却志在四方,为共和国的今天打牢基石;我们虽然经历过缺吃少穿,曾经为广就业、低收入犯难,却没有购房、物价、就医、入学等压力;虽然我们曾经遭受饿饭、失学、限制生育、企业改制、下岗,却能在退休后按时领取一份生活来源,生病医治有政策统筹照管。
      人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健康地活着才是硬道理。人言“得过且过、知足常乐”,这才是神仙过的日子!

      【知青情怀.七言八句】
      城里孩子乡下娃,全国知青是一家。
      农林牧渔再教育,奉献青春安天下。
      时光荏苒岁月匆,来者两鬓染白发,
    世间造化多少事,不外酸甜苦咸辣。
      (作者:承上与启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9-7-9 12:16:39 | 只看该作者
    知青里出了那么多名作家,亲身体验了才能写出贴地气的作品。,

    点评

    纵有文学素养,又有写作天赋,没有经历体验,作品有骨无肉。谢谢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0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1:34:45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9-7-9 12:16
    知青里出了那么多名作家,亲身体验了才能写出贴地气的作品。,

    纵有文学素养,又有写作天赋,没有经历体验,作品有骨无肉。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发表于 2019-7-10 20:32:24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上山下乡的亲历者,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有苦难也有幸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也是见证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9-7-11 19:34: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5 00:56 , Processed in 0.0827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