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纪实〕烧灰制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4: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李兴书 于 2019-2-23 14:22 编辑

                                                      烧灰制碱

  碱面在商洛没出世前,山里人吃的是灰碱。灰碱是用蒿子烧成灰加工制作的碱水或固体碱块。
  
  煮豆、熬粥、做糊汤,发面、蒸馍、擀长面,里面总要使碱。放了碱的豆子易烂,熬的糊汤香,蒸的馍口感好、有嚼头,面条顽拉劲道也滑爽。

  山里人把居住在秦岭脚下和溪流源头上的人称作“上山人”,把居住在坪坝川道的人称作“下山人”; 土碱液态的叫碱水,固体的叫碱块。山里人把制碱叫熬碱,加工成固体,是卖的;下山人只做碱水,把制碱叫“沥碱”。碱水是用来自己吃的。
  
  “沥碱”----是把蒿子灰装到篮子里、或装到有璺子的瓦罐里,底子上面铺上一层草,用作过滤。先将冷水烧开倒进去,稍停再加凉清水,通过铺草过滤,黑红的水滴点点沥下。漏下来的水就成了碱水,本地人称作“灰水”。

  没有洗衣粉和肥皂的年代,土碱还能洗衣服、洗手、去油污。
  土碱洗头发,头发滑滑的,亮亮的,从不起头屑。
  把蒿子灰、猪胰脏、黄豆捣烂,搅拌均匀,捏块晾干,山里人称作“胰子”,给姑娘和新过门的媳妇洗手洗脸用的。偶尔,街上也有卖的,一般人是舍不得花钱买的。

  下湖人把棒槌叫忙槌,脏衣服放到石头上用忙槌“邦邦邦”地捶打。刚解放时,妇女到河边洗衣服,升子里端些蒿子灰、或在地边拔一把灰条,把蒿子灰、灰条放到衣服上揉搓,去污,洗得干净。
  她们三五成群,嘻嘻哈哈,边洗边唱:“延水哗哗流,衣服不离手,洗罢了衣裳去呀去放牛……妹妹笑嘻嘻,穿上了湿大衣,站在河边学呀学敬礼。”
  歌的名字想不起来了,头一句好像是“春天草青青,太阳满山红,一道流水流呀流向东……”很好听。

  舅舅家房后长满青冈、松、柏和漆树;坡边除了核桃和毛栗树外,漫山遍野沟沟岔岔尽是半人多高疯长的蒿子。
  水蒿、青蒿、臭蒿、苦蒿、黄蒿……这些蒿子都是烧灰熬碱的上好原料。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割蒿子烧灰熬碱的时节。蒿子除可当柴烧、沤肥外,还能烧制土碱。上山人家家户户都有割蒿子、烧灰熬碱的手艺。腊月里到保安街赶集,缠带沟人挑上土碱叫卖,易货换货,或以钱交易,换几个零钱,置办年货。

  大表哥说:“白露过后蒿子老了,干硬,籽饱,烧的灰多,质量好,含碱量大。没老的蒿子,没份量,轻飘飘的,点着火,冒一股青烟,留不下多少蒿子灰。霜冻杀过的蒿子也不行,灰质差,熬不出碱,白忙活了。”

  割蒿子烧灰也有窍门,割倒的蒿子要凉成多半干再点火烧灰。凉的天数少,水分大、不易点着;凉的天数多了,蒿子干了,易起明火。火力旺,热气上升,蒿子灰随热气上升“飞了”。烧蒿子要半火半烟的烧,见烟不见火,这叫“沤烧”。明火烧的蒿子,灰是白色,沤烧的蒿子灰是灰黑色。沤烧的蒿子烧的灰多,灰里面含碱量也高。

  蒿子灰烧好后,制碱的最后两道工序是沥碱和熬碱。
  地上挖上一个圆坑,放进一口大铁锅,上面用木料搭一个架子,放上用藤条编的大框子,里面铺上一层草,作为隔离和过滤层。把蒿子会倒在过滤层上,中间刨个坑,呈漏斗状,用手掌把灰面压实,防止过滤时水流得过快。水不能吊线流,要形成珠子滴点。过滤用的水必须是开水,不能用水桶倒,要用水瓢一瓢一瓢轻轻地往筐子里添,防止把蒿子灰冲起来,筐里的水尽量保持与灰持平,随漏随添;筐子里的水不能浑浊,要清澈见底。这个过程叫沥碱。沥满一大锅碱水,大概需一天半时间。

  熬碱就是把大铁锅的碱水架到火上烧,使水分尽快地蒸发。火不能太大,锅里的水不能翻滚。文火慢熬,一至糊状,熄火待凉,再舀到铺有草的碗里。风干后把草和已成固体的碱取出,用葛藤劈丝把草收口包装捆好,等待冬闲上街出售。

  解放初期,缠带沟各村都成立了变工队,劳动力由分散到集中,相互帮助。回想过去,在每年七八月份割蒿烧碱时,人在山沟里忙个不停,又说又笑,好不热闹,乡亲们不仅是在制碱,还有浓浓的邻里情弥漫在缠带沟,很是温暖。

百岁子是我在缠带沟帮大表哥抱蒿子烧灰中结识的发小。他是家里的“惯宝宝”,八九岁了,天灵盖上还辮了两个小撅撅,走路忽闪忽闪像老鼠尾巴。穿了个百衲衣花褂褂,老远看像个女娃娃。

  山里人封建迷信思想重,相信小孩“吃千家饭,穿百衲衣,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
  百岁子小时常遭灾呲,爷爷学僧募化,翻山过沟,走村窜户,把讨来五颜六色的杂碎布片密缝拼缀成“百衲衣”。 爷爷奶奶把“吃千家饭”改成募化“千家蛋”,说“讨的都是头蛋,上还有血哩!”头蛋,就是小鸡开窝初生的第一个蛋。
  早上奶奶提个罐罐子,张家进李家出,找的接男娃尿,提回家给孙子做童子尿泡蛋。
  提起尿泡蛋百岁子龇牙咧嘴直摇头,“难吃难吃!泡了七天,臭气冲天,能熏死人……”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用土碱做饭、洗涤的生活时代已成为历史。
  过去,洛南人割蒿子烧灰熬碱是民间一项传统手工技艺。而今,人们不再用蒿子烧制土碱了,但这项技艺与它弥漫在那个年代的特殊味道,永远留在缠带沟的历史记忆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19-2-23 16:01:40 | 只看该作者
    过去民间老百姓土法制碱的流传是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记忆和赞赏.
    我很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9-2-23 18:28:01 | 只看该作者
    开眼增识。叙述清楚,文字简洁干净。推荐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地板
    发表于 2019-2-24 16:41:48 | 只看该作者
    民间传统手工工艺,非常珍贵。用文字记录下来很有意义。欣赏,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6-6 10:49
  • 签到天数: 87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发表于 2019-2-25 08:44:27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19-2-25 13:08:44 | 只看该作者
    叙事有点缀,文活跃,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4:42:21 | 只看该作者
    王凤雨 发表于 2019-2-23 16:01
    过去民间老百姓土法制碱的流传是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记忆和赞赏.
    我很欣赏.

    问好,谢谢老师赏帖点评!

    点评

    欣赏您的作品,也期待着您更多的精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6 14: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4:43:15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9-2-23 18:28
    开眼增识。叙述清楚,文字简洁干净。推荐阅读。


    谢谢老师推荐!

    点评

    文字功底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5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4:44:08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2-24 16:41
    民间传统手工工艺,非常珍贵。用文字记录下来很有意义。欣赏,赞。

    谢谢版主赏帖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4:45:05 | 只看该作者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9-2-25 08:44
    顶!!!!!!!!

    谢谢老师赏帖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4:46:15 | 只看该作者
    qinyuanchun1234 发表于 2019-2-25 13:08
    叙事有点缀,文活跃,欣赏。

    谢谢老师赏帖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2#
    发表于 2019-2-25 14:55:15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功底好。写作经验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3#
    发表于 2019-2-26 10:11:53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手工制作与现代化比较尽管粗糙,但那时人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真诚的,商品的目的单纯又薄利.....好怀念过去,感谢你这可以净化心灵的文字。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4#
    发表于 2019-2-26 14:28:29 | 只看该作者
    李兴书 发表于 2019-2-25 14:42
    问好,谢谢老师赏帖点评!

    欣赏您的作品,也期待着您更多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06:50:20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9-2-25 14:55
    文字功底好。写作经验丰富。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06:51:52 | 只看该作者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9-2-26 10:11
    传统的手工制作与现代化比较尽管粗糙,但那时人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真诚的,商品的目的单 ...

    问好,谢谢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06:53:28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9-2-26 14:28
    欣赏您的作品,也期待着您更多的精彩。

    谢谢版主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2 01:52 , Processed in 0.1028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