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剪烛西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说说我儿时的四合院(旧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3-4-11 07: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在西窗兄身上最恰当不过了。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点评

    夸奖了,其实我就是爱瞎看书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2 0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23-4-12 06: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12 00:15
    夸奖了,其实我就是爱瞎看书而已。

    在看书方面我有很多笑话,另文再写。

    点评

    好的,我等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2 2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23-4-12 17: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寿桢 发表于 2023-4-12 06:44
    兄文中对晚上点灯的回忆,我记忆很深──我们的下一代都不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又何况于后人……

    我的家在乡下,解放后很长时间没有电,那年代都是在灯下做事。55年我上初中了,开始还是点气灯。

    点评

    我们用过菜油灯和煤油灯,还用过蜡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2 2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发表于 2023-4-13 06: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12 23:15
    我们用过菜油灯和煤油灯,还用过蜡烛。

    菜油和煤油都用过,菜油灯用的时间长,油里面放根棉花挫的撵子,在一边点着。差不多就是下面的样子。


    点评

    对,菜油灯就是这个样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3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发表于 2023-4-14 07: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1年我转到山下小学读书后,我们班有位女同学家,分到了那个村子里最大地主家的房。她带我去她家玩,我才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特殊豪华的房子。上初中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我们长安最大地主郭家。我上大学后教我们化学的教授自我介绍说他家是国家的。

    点评

    我在山东烟台参观过牟家大院,在四川安仁参观过刘文彩庄园,都是规模大,适于大家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4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发表于 2023-4-14 22: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14 18:42
    我在山东烟台参观过牟家大院,在四川安仁参观过刘文彩庄园,都是规模大,适于大家族。

    我在四川工作期间,也参观过刘文彩庄园。

    点评

    这些旧式民居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其豪华程度却比不上近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4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
    发表于 2024-5-16 06: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生的老家,在他们那条街上也是比较有名的四合院,而且大门还是缩进去,说是秀才门。我上初中时,他的堂妹和我是同年级同宿舍。认识她之前我就去过他们家。我能和他走到一起,也和他的堂妹有些关系。他们叔父那一代,有考上秀才的,有在国民党做大官。我到他们家时,只有一位叔父还在,后院的房子已拆了,前院就住了五家人。前些年村子拆迁都搬走了!

    点评

    那应该也是诗书传家,保持着好的家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6 1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发表于 2024-5-17 06: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4-5-16 18:41
    那应该也是诗书传家,保持着好的家风。

    到后来人口越来越多,有几家就搬出去住了,如今那村子已搬迁了!只是我还把那缩门大门拍了照片。

    点评

    留下遗迹也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7 1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19
  • 签到天数: 76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发表于 2024-5-17 21: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9 01:03 , Processed in 0.0785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