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6|回复: 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韵词] 五绝·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0: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align=left][size=5][color=#006400][b]垂柳无香饵,全凭一线春。[/b][/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5][color=#006400][b]起钩借风力,留影暮秋人。[/b][/color][/size][/align]

    [b][url] http://www.138363.com [size=6][color=Red] | | ┅ |  ┅注| [/color][color=Blue] :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0: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寄情 发表于 2013-5-7 10:5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247&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春柳垂钓风给力!学习方子君妙绝,问好![/quote]

    兄弟高抬了,还请指拙!: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清风 发表于 2013-5-7 14:5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301&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欣赏好绝!构思巧妙!飘红让大家赏!推一下议精![/quote]

    清风悠着点,慢慢吹来!: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寄情 发表于 2013-5-8 07:50[/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553&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附议清风,精了![/quote]

    感谢雨兄鼓励!: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8: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草斋风凉 发表于 2013-5-8 07:5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555&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字简而意深!颇得五绝三昧,堪精![/quote]

    感谢超版鼓励,请多指点!: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1: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5-8 11:0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656&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起钩借风力/起字应平。此类特定拗句,第一字不可不论.
    问好[/quote]

    谢谢老师指点!
    这可能是一种认识上的差异!
    个感,“仄平仄平仄"句式,虽不是标准的律句,但却是一种常见的变通!
    如有什么不妥,老师可以详解,非常感谢!: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5-8 12:1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673&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五拗六救句】〝中仄中平平仄仄〞句式写作〝中仄平平仄平仄〞,称为“五拗六救”。(五言则称三拗四救)“五 ...[/quote]

    在网上搜得一例,可供先生参考:

    “仄平仄平仄”并没有说不允许,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听到的这种说法。这个句式只是由于变化过于繁复,我们一般不去使用而已。

    其变化过程如下:“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举例:五言律诗中,如刘昚虚《阙题》首句“道由白云尽”,杜甫《过宋员外之问旧庄》首句“宋公旧池馆”,《官定后戏赠》颔联出句“老夫怕趋走”,《奉答岑参补阙见赠》尾联出句“故人得佳句”,《除架》首句“束薪已零落”等,均为“仄平仄平仄”。由此可见该句式并非禁用句式。

    楼上引用了王力先生的说法,很好,但理论需建立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普查《全唐诗》,我们发现“仄平仄平仄”并不像“仄平仄仄平”(孤平句)这样罕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这一句,我认为有待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2: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5-8 12:1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673&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五拗六救句】〝中仄中平平仄仄〞句式写作〝中仄平平仄平仄〞,称为“五拗六救”。(五言则称三拗四救)“五 ...[/quote]

    再说了,王力先生造诣虽高,但也毕竟只是一家之言!

    在律句的变化中,我们所须依据的理论,除了一些通则,也还是有很多的变化,虽然大家有观念不一,但也能求同存异,这也是目前诗坛一直在探讨的现象!: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2: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5-8 12:5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682&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特定拗句
    王维:竹里馆 (拗体)弹琴复长啸/特定拗句
    [/quote]

    ”特定“,是谁在”特定“呢?

    17#楼中所列举的例子,又怎么去“特定”呢?

    谢谢老师耐心讲解!

    然,我们之间观点上可能不一定能求得一直,但我们之间的共同求真,却也是一种缘分!
    遥握,问候!: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5-8 13:2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691&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唐诗格律并非十分严谨,现今所列诗病均能在唐人诗中找到例证,关键在所在比例,如三仄尾唐诗中多得去了,故可 ...[/quote]

    谢谢老师!
    关于救拗,情况也很多,可本句自救,也可以对句来救,还可以自救且对救,可灵活对待!

    个感,究其平仄根本,乃源于音节的变化,以求抑扬顿挫之效,而“平仄平仄平”既然符合这个根本,且又能找到为数不少的例证,我想,应该有它存在的道理!

    :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4: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i=s] 本帖最后由 方子 于 2013-5-8 14:20 编辑 [/i]

    再次感谢先生的指点!: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5: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清风 发表于 2013-5-8 15:1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23&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通过你们二位真诚的交流,让我又学到了很多![/quote]

    还得多谢雨梦老师的耐心指点,幸事!: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5: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莫名其妙 发表于 2013-5-8 15:3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30&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老师好
    俺来学习[/quote]

    感谢诗友关注,请多留宝贵意见!: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6: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清风 发表于 2013-5-8 16:0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52&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是!俺对拗救懂的太少,记得青衫老师讲过,俺复制下来,也没都记住呢~~[/quote]

    在诗坛的讨论中,这方面的分歧是最大的,掌握最基本的东西,然后求同存异就好!: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7: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晚春轩主 发表于 2013-5-8 16:5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76&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两位诗友认真切磋,其情可嘉。
    关于仄平仄平仄是否允许的问题,早已见诸网络讨论。前些日子我转贴《诗词 ...[/quote]

    感谢老师加入探讨,敬茶!: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7: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i=s] 本帖最后由 方子 于 2013-5-8 18:21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 虫儿 发表于 2013-5-8 17:1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81&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这几天读了先生的诗作及理论,觉得先生堪为师。虫儿对您此首作品不甚明了,请教:四句,‘留影暮秋人’是指 ...[/quote]
    [size=4]多谢老师关注!
    其实老师的质疑,或许算作是对方子的提示,再次感谢!:handshake

    方子现将此拙作的创构思路简单地向老师及各位前辈、同仁道来,望各位老师不吝指点:

    首先,前两句“垂柳无香饵,全凭一线春”,无疑使想描写春天的魅力,垂柳挂一线春光而钓,欲采用一种浪漫的手法;
    第三句转一下,当然是为结句来作铺垫。在结句中,关键是对慕秋的理解,应该说,有两种理解:
    其一,可理解为深秋,是按照诗面来理解,这样的理解就成了“一杆甩到了秋”,更加衬托了春天的魅力,使得垂者从春到秋,流连忘返,这无疑又是另一种夸张的浪漫手法;
    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好理解,垂柳,春天丰腴了,暮秋时分却慢慢凋谢了!
    其二,也可理解为暮秋之人,这便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了。这层意思需要各位自己发挥一下,方子也不想就此再细说。
    因为,很多诗,其实也可以是一种思维的空间,它构建的是思维的框架,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

    当然,话说到这里,其中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言自明了!

    然,诗无达诂,区区几个字,不一定能很完美地表达出多层次的意境,更何况,每一个人的背景,阅历不同,理解的侧面或深度也有差异!

    先说到这里,不知是否能“敷衍‘一下老师,还望多多指引!:handshake[/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7: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小鱼儿 发表于 2013-5-8 16:30[/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69&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二位很渊博,向二位学习!诗词贵在意境,贵在表达的内容。表达方式虽也很重要,但平仄韵律是从古代传至现 ...[/quote]

    给您端个板凳?: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7: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 虫儿 发表于 2013-5-8 17:1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781&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这几天读了先生的诗作及理论,觉得先生堪为师。虫儿对您此首作品不甚明了,请教:四句,‘留影暮秋人’是指 ...[/quote]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方子愚钝,”为师“不敢,但却是一位十足的爱好者,也很想向各位请教学习,于是斗胆在论坛里多说了些话,意在抛砖引玉!: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9: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小鱼儿 发表于 2013-5-9 09:2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960&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我的理解是:这春光真美,把老年人(暮秋人)都留在柔柔垂柳荡漾的春光下不忍离去。[/quote]

    谢谢版主引读!: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7: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color=#999999]张伯元 发表于 2013-5-9 16:4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114&ptid=108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这首诗“起钩借风力”改一个字的位置就什么争议都没有了,叫“起钩风借力”

    雨梦兄的究竟精神令人佩服
    [/quote]

    感谢老师指点!
    于此,的确有不同的观点,既然是观点的不同,不能求同,也就只好存异了!
    敬茶!: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13 23:18 , Processed in 0.1361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