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生命的断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平羌老克    时间: 2016-11-5 18:43
标题: 生命的断想
  生命的断想
                                                          珍惜生命

   
   儿时,日子过得太慢,好不易才盼到过年。成年后,时光过得真快,才唱过“再隔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转眼间就是二十年,若再唱此歌,那“相会”也许只有在另一个世界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今月曾经照古人。如今古人何在?若干年后我又何在?而同一轮明月还要照下去,直到永远。
    生命太宝贵了,只有一次,去了就不再来,应该珍惜。只有直面人生,正视挫折者,才谈得上珍惜生命;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自我作践,就是对生命的亵渎。

                                                    活着,就有希望
            
三十多年前,一个薄雾冥冥的清晨,我从树上放下那个同村的知青,我对着他的躯壳说:为什么非要去呢,好傻呀,什么希望都没了。是呀,活着就会有希望,若再坚持几年,那位颇具才华的知青,定然有令人羡慕的辉煌。
    然而,此刻我又能对他说些啥呢,当年,我不也有过类似的举动么?只不过生的责任,最终战胜了死的逃避。直到考取大学,还如作梦一般,并用感伤的笔触,留下首小诗:
    苦涩的激情/将我唤出宁静的坟茔/于是,春风化着响鞭/策我在梦中的梦里探寻/杜鹃的歌声/消逝了梦境/淡淡的哀愁/偎依着淡淡的欢欣/轻轻地/我用心灵的积雪/把身后的足迹掩平/掩平……

                                                 生命的宽度
         
李白有言:“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说的是人生苦短,何不痛痛快快活一场。
    生命有长度,也有宽度。
    生命的长度有限。诸葛武侯曰:“人生五十而亡,不称夭寿。”可见古人对寿命不敢有过高奢求。当今医学发达,但活到一百岁者,也是凤毛麟角。生命的宽度则不然,那些名垂青史的人、恩泽后世的人、著作等身的人,受万世景仰,他们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那些不损人利己、不自我较劲,活得潇洒、活得健康的人,虽然不能留名青史,但他们曾经努力拓展过生命,也不枉到人间走过一趟。

                                               面对死亡
    人生自古谁无死,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当大限来临,面对那深邃的黑暗,人们会想些什么呢?
   秦相李斯伤感地说:牵着黄犬,出上蔡县城东门,与家人围猎的机会不再有了。逸士嵇康仰天长叹:我创作的琴曲《广陵散》,由于一直不肯教人,从今失传了。一个对生命充满了怀恋,一个对生命留下了遗憾。
    怀恋和遗憾,我想,人们到那时,或多或少都会有吧。不过,我更欣赏屠格涅夫的坦然:到时我什么也不想,与其让忏悔的剧痛,折磨我即将不再跳动的心,不如当初就懂得享受生命的恩惠。


来源: 生命的断想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