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人生飘忽百年内 且须酣畅万古情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关培(劳燕)    时间: 2013-5-3 05:17
标题: 人生飘忽百年内 且须酣畅万古情

        人生飘忽百年内  且须酣畅万古情

                                                               劳燕


  李白的朋友王十二写了一首题为《寒夜独酌有怀》的诗赠给李白,李白便写了《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怀。一个是寒夜怀友,一个是雪夜答友,景相似,情交融。诗人把王十二寒夜独自喝酒怀友时的环境描绘得很美:“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寒夜,天空布满了浮云,淡淡的云 从青绿的山峰中飘过,一轮孤单的明月在碧蓝的中天运转。待到王十二怀友的“佳兴”一发,那碧山似的浮云就突然收卷起来,“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孤月悬空,银河清澄,北斗参差,错落有致、长庚星很亮。清明的夜色给人以夜凉如水之感。在皎皎月光下,满地夜霜,一片晶莹明净。这是诗人凭想象刻画的境界,佳境佳兴,情景融真,仿佛王十二就出现在面前,诗人怎能不倾心吐胆,畅叙情怀。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在此篇诗中是过渡句。它承上文的“怀余对酒”,又启下文的抒怀,而后诗分三个层次,洋洋洒洒地抒写“万古情怀”。全诗具有强烈的感情色 ,激情喷涌,一气呵成,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读之使人心潮难平。宋人陈郁说:“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藏一话腴》)这首诗,是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带情韵以行”(沈德潜《说诗晬语》六十),重在揭示内心世界,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是李白的人生写照,是李白对自己一生高度的概括,是李白的自画像。

  李白二十岁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气势如虹,壮志凌云,雄心万丈。他的人生理想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何等自负,何等自信,简直不可一世,狂妄至极。李白就是李白,虽有绝世才华,毕竟是政治上的侏儒,这样一个高贵的灵魂,与正在急速下坠的唐代社会现实和尔虞我诈的官场注定是格格不入的。他在宫内,显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学弄臣,彼时却自我感觉极好:“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安遥临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苏轼说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整个就是“概不吝”,一个牛气哄哄的愣头青。最后被唐玄宗“赐金还山”是必然的,也是最好的结果。不要紧,从波峰到谷底的巨大坠落和反差,只能是极大地丰富了诗人的阅历,“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黑暗现实也不过是让诗人对社会有了“彻晓”。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李白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丰富多 ,气象万千。李白的身上,兼备有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儒家的傲岸坚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者的避俗离浊,“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侠者的任性狷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禅者的玄思独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怎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这些禀赋气质且不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析溢淌出来,这是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本性的美。在唐代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集诗仙、文人、酒徒、道士、侠客为一身的大诗人,他昭示了:一个人有限的生命究竟能够释放出多么巨大的能量,而且这种能量能够照耀千秋万代,给后来者以无与伦比的激励和震撼,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图腾。



[url] | | ≥ |  ≥注| : ≥  ]
作者: 章关培(劳燕)    时间: 2013-5-3 05:18

[url] | | れ |  れ注| : れ  ]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