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穷人呀,你到底缺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6-8-25 16:47
标题:
穷人呀,你到底缺什么
读了一位作家的文章《穷人,你仅仅缺金钱吗》,大概意思是说,穷人,缺少的不仅是金钱,主要是文化知识的熏陶,说白了,多上学,提高学历。这本没错,可我怎么就产生的一些古怪的想法,在此抖出来,算作乱弹吧。
知识不一定就是金钱,有些知识在特定的环境下苍白的如同一页白纸。那个传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所有的哲学、数学、历史、文学都变成了百无一用的东西,唯有游泳才最有用。所以,掌握知识的无产者遍地都是,最重要的是你没有找到发挥你才能,应用你知识的地方,当然还有一种原因,社会还没有来得及为这些人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或者说这个舞台太小了,容纳不了这么些人。这必然酿成社会的悲剧,当然更是自身的悲剧。
这个社会需要悲剧。悲剧在个人看来是不幸的。但对他人,有时候却变成咀嚼鉴赏的素材。当当事人还沉浸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滕王阁式的悲叹中的时候,别人却在鉴赏悲剧美。你生活在现实中,被人却生活在艺术中。因为他不是悲剧的主角。君不见,多少人花费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个又一个悲剧,废寝忘食,面前堆满了擦泪的面巾纸,有人甚至不惜重金,到剧院鉴赏悲剧美,为什么?因为你不是主人公,你可以显示你悲悯的情怀,你可以更好的展示你作为人的一面。这样的悲剧,是不用你去捐钱施爱心。这真如卞之琳的《断章》诗所谈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要谈生活美,艺术美。吃饱了饭的艺术家,永远都是好龙的叶公。让人在承受悲剧,而你在幸灾乐祸的构思怎么让这个悲剧更悲,添盐加醋的进行典型化的处理。真是残酷。就好比,吃着丰盛的羊肉泡馍,还要夸奖自己当初怎么样写文章为羊的命运而叹息不平。末了,还得对厨师的手艺夸奖,保不定明天就有一篇关于羊肉泡馍的杂文出现在刊物上。残酷呀,活脱脱的蚂蚁与蟋蟀的故事翻版。这叫什么行为?
给穷人以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听起来是多么的顺理成章呀。可如果这么做,我们的艺术家们才思必然枯萎:缺少了眼泪的浸润,作品还能打动人吗?再者,如上段所说的有学历的无产者到处都是,可今天的学历能解决多少问题?学历镀的那层金粉,早已经被腐臭的汗水冲刷得如同皮肤病患者,更别说像某些野鸡大学、有些如高教自考、电大、党校等尽管编入正规学历,但其公开的、默认的、见惯不怪的丑闻又能给你多少生存的技能?
古人认为,仕途不顺谓之穷。那么请问这些穷人到底缺什么?谁又能立刻改变他的现状?
该怎么帮助他们?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8-25 17:01
根生老师谈了一个很悲哀的话题,起码不是我愿意去谈的。如果连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这时候,人们唯一要做的,便是填饱肚子。一个腰缠万贯胸无点墨的人,就是那种穷得只剩下钱的家伙,到底是穷人还是富人呢?
作者:
运涛
时间:
2016-8-25 19:47
古代文字是很有讲究的,无钱为贫,无志为穷。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6-8-25 22:48
这就是个难以解答的哲学命题了,一时还真难以回答。就文章题目来说这是篇好文章,任何社会解决都不容易。个人知识结构的不确定性,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机遇的不确定性,甚至人员的性格和价值取向,都是加重这个矛盾的因素。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8-26 05:05
根生老师,这标题还是没改对,可见您有多忙。{:1_235:}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8-26 14:11
宽泛来讲,知识还是改变,进步这个世界的根本动力。而无论是精神贫穷或物质贫穷的人,宏观上讲,缺少的还是知识。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6-8-26 14:42
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