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对从“姜你军”到“被将军”现象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对虾1    时间: 2016-7-23 14:30
标题: 对从“姜你军”到“被将军”现象的思考

几年前,凡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老百姓,大都还清楚地记得风传于民间的这样几个热词:“蒜你狠”“姜你军”“煤超风”“糖高宗”等等,它们的产生,是百姓们不满于市场物资价格的异乎寻常的疯长,而创造出的极具讽刺意味的热词。这些热词流行之广、影响之深,是显而易见的,连我们的前总理温家宝在讲话时,都引用了这些热词。
由于上年的大蒜辣姜之类的农产品因稀缺而致价格飙高,强烈地刺激了农民种植大蒜和辣姜的积极性,于是乎,出现了一窝蜂的种植大蒜辣姜的状态。由于种植面积超量,造成了次年的大蒜辣姜供过于求,蒜农姜农们因价低而亏本,形成了后来“被姜军”的尴尬局面。
这种市场价格的畸形异动现象,若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是绝不会出现的。因为,那时候的种植量跟需求量,国家进行了评估,做到了心中有数,让供求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再就是,国家拥有相当的物质储备,具有雄厚的市场调控能力,更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法律武器,这就保证了百姓不会害怕手里的钱一夜之间大贬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制度也在向科学的方向改革,于是,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了。
市场经济模式,无疑会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形成了各种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局面。这本来应该是件值得欢呼的事,可是,由于种植处于极度的自由散漫性,便出现了如股市一样的追高现象,其结果,也跟股市相差无几,大量种植上年的高价产品的追高者被“套牢”了。当然,这其中还有人为的因素,那就是有人囤积居奇,人为地制造某种物质的紧缺状况,然后,囤积者拉高价格,赢得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在市场经济模式里,是被认为“会赚钱的能人行为”,是不受法律制约的。
我想: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虽然农民种植作物可以自由选择,但不应该让他们处于盲目的状态之中,为了提高农民种植的科学性合理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向农民及时发布有关数据,比如:全国(各省)已经种植XXX多少亩了,估计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建议农民不宜增加种植量等。这样宏观上的指导,让农民在宏观数据中,选择种植什么作物,这样做,对农民是一种帮助,而不是计划经济模式的强迫。这样做,虽然对于有关部门而言,是有些麻烦,可对农民、对消费者、对国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这总比当甩手大掌柜、任由农民因瞎蒙而遭受损失好得多吧?
   当前,我国的政府结构很齐全,从乡镇到农业部,逐级都有负责农业的主管部门,这些部门整天都在“忙”什么哪?连基本数据都不负责收集并向农民发送,更不向农民提出合理化的种植建议,不知道这些部门还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吗?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全国十三亿人口吃饭的大事,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一旦伤透了农民的心,农业生产掉下来了,我们这么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试问全世界谁能管得起我们吃饭?
只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认真负责起来,真心实意地为着农业的发展、为着农民的富裕动脑子想办法,我想,“蒜你狠”“姜你军”的不正常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7-23 17:11
是的,“只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认真负责起来,真心实意地为着农业的发展、为着农民的富裕动脑子想办法,”一切不正常都是可以避免的。赞同。
作者: 运涛    时间: 2016-7-23 17:24
曾几何时,政府很多机构上的人民两个字被悄然拿掉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为了“中国建设银行”,人民警察成了警察,人民政府也就成了政府,“人民”不在了,人民的需求也就无足轻重了。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7-23 20:35
赞同观点。
作者: 高山对虾1    时间: 2016-7-23 22:40
运涛 发表于 2016-7-23 17:24
曾几何时,政府很多机构上的人民两个字被悄然拿掉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为了“中国建设银行”,人民警 ...

休要小看了这一不起眼的改变,它跟《水浒传》中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性质差不多。一个不把人民放在首位的政府,能够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吗?所以,警察刑讯逼供、暴力执法、为官视百姓如草芥的现象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