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口德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对虾1    时间: 2016-6-15 21:02
标题: 口德

    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行人际间的交流,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可见,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本应对这一文明成果心存敬畏,然而,有的人却亵渎了语言的功能,把它庸俗化、妖魔化了,因而产生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某天,小韩开着轿车,超车经过一辆驴车时,见到赶车的是一位老大爷,车上坐着两个年轻小伙,小韩就想恶作剧一下,便打开车窗,对着驴车上的人大声喊道:
“你弟兄四个快点走啊。”
他把驴子老头和小青年统称为弟兄四人,是不是将语言妖魔化了?他感到很开心,说完,哈哈大笑着一踩油门儿,开走了。说来,报应来得确也真够快的,前边不远恰好是一条铁路线,恰好又是火车将至,道口被挡杆拦住了,汽车只好停了下来。这时,驴车赶了上来,两个小伙子怒气冲冲地来到轿车前,指责小韩,并且要动武,小韩吓得要死,连连说好话,又是上烟又是赔不是,才算了事。
   想想看,这司机小韩为了捉弄别人,反而自取其辱,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犯了缺乏口德的大忌。古训道:“修心须先修口”,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在任何情况下,不但要注意自重,并且要注意尊重别人。任何对别人动辄出言不逊的行为,只能标志着其修养的浅薄与无知。
   习惯性地使用日常礼貌用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人际间使用文明用语,既标志着其人的文明修养,又可以化解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对不起!”,说不定就可避免一场纷争。反之,如果两人无意间发生了小摩擦,由于一方的恶语相向,甚至会造成动刀子以命相博的严重后果。
   有这样一个很滑稽的事,两人都不想使用文明用语,结果产生了可笑的碰瓷行为:在某商场门前,人流密度较大,两个男孩子骑着电动车相向而行,一个不留神,撞车了。其实,人多车速不会太快,所以,撞得并不怎么严重,只要逆行的一方说声对不起,就完了,可是,没有,两个人几乎同时扔掉电动车,横躺在地上装死不动,过了几分钟,一位经过的大叔看了看二人,笑着说:
“您二位起来吧,都睡在这里,不嫌地皮凉啊?”
两人抬头看看对方,各自爬起来,骑上自己的电动车,走了。这人宁愿用碰瓷的恶劣伎俩,也不肯说一声对不起的做法,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在一些城市的马路上,经常可以听到一辆辆公交车上的喇叭传出的呵斥声:
   “靠边!靠边!
我想:如果在“靠边”前边加上一个请字:
“车辆经过,请您靠边行走!”
这样招呼,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舒服些?看起来,国人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养成。
再就是,经常可以听到马路上行驶的警车发出的命令式的呵斥声:“靠边!靠边!前边那辆车,你没听到吗?”大概是警车开道,后边跟着的是“首长”的车队。即使这样,为什么不能用礼貌语言:“请靠边,请让车队通过。谢谢!”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为什么不用文明礼貌语言,而采取呵斥的命令式语言呢?是工作的需要,还是特权思想在作怪?
   “对不起!”的功能,原本是用来道歉的,可有人却把它当成了挡箭牌。X市,看到一女子骑电动车撞了一位老人,她并不下车去搀扶起那位被撞倒地的老人,只是说了声对不起,,就要离去,路过的行人指责她,她却理直气壮地说:
“我不是说过对不起了吗?”
这就是把文明用语给曲解了。
    好话脏话,都是由一个个单独汉字组成的,为什么不能组成好话,让人家听起来舒服,而非要组成让人家难受的肮脏语言呢?注意口德吧!再重复一遍:修心必须先首先修口!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6-16 03:52
语言素子代表了人的综合素质,语意由心生,心德有,口德也就有了。赞同本文观点。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