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西藏有多远 (交换)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4-27 15:08
标题: 西藏有多远 (交换)
                                                                     西藏有多远
                                                                          钟华波

     在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时光百年如一日,一切都静静地定格在这里,瑰丽而又庄严。无数人在这里出生,无数人在这里死去,无数人在重复着前人的故事。一个一个的轮回,只有墨竹工卡县的结布岗天葬台上烧桑的烟依然在缭绕。
  任何地理上的距离都可以用时间来丈量来消除。尤其在青藏铁路开通之后,西藏似乎已经不再有遥不可及的神秘。
  池莉的小说《心比身先老》中现代城市人吴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既不能负责,也不能承诺;既无法保证自己,也无法信赖他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确实趋于这样一种状态。传说中的西藏此时成为了理想的避难所。到了西藏才发现,原来21世纪的西藏也有了酒店、酒吧和歌厅。地球上只有一个西藏,并且原始的古朴和神秘正在慢慢地消失掉。可是,即使大昭寺不远处的广场也已经为现代的建筑材料水泥所铺就——1990年曾在那里点燃了第11届亚运会的圣火,这里的一切既现实又世俗也无特别之处,人们在谈及西藏时眼中仍然闪烁着无限的向往。那究竟是什么让它如此地充满了魅惑?吸引人们的不仅有西藏蓝天的晶莹、草原的辽阔,还有帕廓街的藏族银饰、天葬的自然和坦荡,更有裹着羊皮大衣,手摇转经筒的藏民们叩着等身长头。他们一心一意、与世无争,仿佛人在尘世,心却不在。
  藏民凭借什么进入的圣界?是信仰?他们始终相信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有神明存在,他们用最虔诚的举动一步一叩来使自己达到佛的境界。信仰使他们可以找到万能的消除病痛和烦恼的地方。这样的信仰使康巴男人加木措为朋友的康复而真诚无比地在拉萨的冷夜中从容不迫地念着六字真言,面对已经紧闭的大昭寺红色寺门叩了一夜等身长头。信仰使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世界,相信转世轮回相信由因生果。从浅薄的意义上而言,这样的相信使他们在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个承诺时都慎重而真实。或慵懒或疲惫地生活着,为名为利为不知名的满足忽略他人,潇洒地不管任何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其实我们离西藏很远。多数人从西藏带回现实的是民族风情浓郁的藏族首饰、被清新空气洗净的肺,或许还有高原反应的后遗症。而在谈及朝圣的人们时把这样虔诚的举动作为旅途见闻肆意地与人大侃,傻兮兮地笑这笑那。有时候相信什么只是一刹那的顿悟。是否还记得《天下无贼》中王丽叩的那个令金漆也为之坠地的等身长头?难道信佛的人来西藏叩等身长头都是不曾接受现代文明的人吗?而是否终须有个信仰,相信时刻有神明在注目,我们才能信守承诺,才能保证自己信赖他人呢?
  听说过很多去云南丽江旅游的人们最后选择留在那里生活,山清水秀的温柔乡确实很适合人们留居,却很少听说有去西藏的游客不回来的。我想,这不仅是因为西藏令人难以适应的海拔高度,更有那份外人难以融入的宗教信仰的氛围。而真正的藏民,无论在哪儿,即便是在贡嘎机场的候机厅,也可以坦然地围坐在地上喝奶茶、吃糍粑,甚至从怀里掏出羊腿来香甜地撕咬。他们以主人翁的眼神和姿态明确地告诉你:城市是你们认定的,是你们的事。在他们看来城市仍然是高山草原大牧场。
  西藏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纯洁的信仰。西藏有多远?地理上的西藏有迹可寻,而真正的西藏也许只有慧心未泯的人才能走进……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4-28 06:00
缺那情怀,缺那深思后的敬畏自然的精神,恐怕一辈子很难到达。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