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有感于草长莺飞的《北京四季》而发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5-8-22 07:09
标题: 有感于草长莺飞的《北京四季》而发
本帖最后由 王根生 于 2015-8-22 07:14 编辑

      昨天给学生作现代散文鉴赏,用的文章就是四季歌散文随笔中草长莺飞的《北京四季》,效果非常好。两节课赢来阵阵掌声。我多么希望,这掌声是为我精 的鉴赏而发出的,但我必须理智,我充其量在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作讲解罢了,我的角色也就是一个导游。今天早上,终于在我的QQ空间中,找到了这篇转载,可以与草长莺飞的《北京四季》相映衬。我把它奉献给各位朋友,我们共同品味这迷人的经典。
    我向来认为,伟大的作品,靠的可能不是技巧,而是对生活敏锐的捕捉,提升与热爱,以及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出来。什么是艺术家?这就是艺术家。靠着一支铅笔,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意般的北京市井平凡的生活。在画家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和我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家大爷、大妈,看到了北京四季分明的变化——早春树枝上的残雪、盛夏房檐下的瓜秧、仲秋窗棂前的月色,隆冬门缝里的寒风……艺术感,主要是一种灵性,一种对生活的敏锐感触,而不是所谓的技巧。技巧可以成就匠人,但成就不了大家。这种灵性,才是所谓的艺术天分。让今天那些为了上大学而考美院的庸俗之辈看看,你们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个境界的。
                                                                               ——王根生按



  况晗,一个用铅笔为胡同作画的人,二十年如一日,执着地用宽线条铅笔特有的笔触记录着北京城的变迁,近年因独特的创作风格及其笔下生动的老北京题材渐引起业内外的关注。正是基于此,徐保罗先生感受到铅笔画的独特魅力,委托况晗先生以其在北京的项目1949 – The Hidden City为原型, 创作了一系列的铅笔画作品。

  况晗出生于江西宜丰,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就读期间,就获首届徐悲鸿奖学金。毕业后始终在北京胡同题材上潜心创作,其作品被海内外多家美术馆及艺术鉴赏家收藏。他出版的画册《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面貌》,灵风古韵,静谧诗意……每幅作品都能唤起人们心中那份对日渐消逝的胡同文化的情怀。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图片:25.jpg

    [url=][/url]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5-8-22 07:12
为什么图片不能正常显示?太可惜了。谁要,我给谁发到邮箱中去。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5-8-22 07:57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5-8-22 07:59 编辑

佩服根生老师《北京四季》的解读。读后受益很多。在此感谢。{:soso_e183:}先飘红,建议精华,候各位老师文友意见。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