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病房散记(非虚构)更新中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6 12:13
标题: 病房散记(非虚构)更新中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6 12:15 编辑
病房散记
2012年下半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历经手术、放疗、热疗、化疗等一系列治疗。期间,至亲好友们对我的关心关怀,让我感恩和铭记。还与素昧平生的医生、护士、病友相遇相处了一段时期,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经历吧。根据当时小纸条随手记下的事项与事后的回忆,开始作点整理,既给自己梳理心态,又给闻癌色变的人们来一点抚慰:其实生这种病的人,也只是生了特殊病种的普通人,病是要治的,不必恐慌,当作慢性病看待。医院是不得不去的地方,也是人生过程的一种需要。
病是怎样查出来的
2012年的夏天,自我感觉不对,停经二、三年了,怎么又见红了,生理上绝对不可能有第二春。于是,我就上县医院妇科检查,通过妇检和 超,说是子宫正常,我放下了心。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白带异常,有些黄绿色,又去妇检,化验结果是有炎症。医生就给我开了些冲洗的药和内用药。
从夏到秋的季节转换中,我除了下身不舒服外,血压也忽高忽低,便请内科医生做血液全套检查,等到化验指标出来,我有点发呆:消化道和妇科两项指标明显超标。我问医生怎么办?医生说:这些指标也不一定准,你要嘛过七天再查,要嘛到上级医院去做胃镜、肠镜、阴道镜逐项排查,才能确诊。
我家先生看出我有心事,问了情况,便叫他弟弟托人联系了宁波一家可以做全身PET—CT的医院,说是这项技术把人从头到脚扫描一遍,能查出身体有无病变,尽管费用要近万,还不能报销,但主要优点是人无痛苦,也便捷。
我在妹妹的陪同下来到这家医院,在空腹情况下,查了血糖,然后静脉注射显影剂,卧床休息五十分钟后,上机检查,从头、颈、胸、腹和盆腔以及全身骨骼都检查了一遍,感觉很顺利地完成了。我和妹妹都在庆幸:有问题会反反复复查的,像我这么顺利,大概会没有问题的。
过了一周,检查诊断书通过快递送到。上面有条意见:子宫颈区异常FDG代谢增高灶,考虑宫颈癌,建议专科进一步检查。这条诊断,虽然感觉不祥,但有病要治,找医院请专家确诊,是必须要办的事。
我有个妯娌,曾在省城请妇科专家做过微创手术,她觉得这个医生技术不错,提供给我专家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我便在网络是搜了这个专家的有关信息,看到她有主任医师资格,既有妇科肿瘤专业博士学位又是博士生导师,有20多年临床经验,擅长对妇科 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就准备找她而去。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6 16:34
知道你还没写完,以自身的经历来给大家讲有关癌症的情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6 23:13
对文中的一些情况之前确实不太了解,谢谢三叶草老师能在此讲述自己的经历。{:soso_e178:}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7 11:31
大姐好!要想叫别人不怕这癌症,首先得自己不怕,就是这么回事。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7 11:33
小柠檬,这个话题是有点沉重的,很多人闻癌色变。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7 11:38
我的主刀医生
我在儿子的陪同下,慕名找到了Q医生,她当时已是副院长,不用坐诊,穿着时尚得体,四十多年纪,中等个,圆圆脸,语言和气,办事利索。她看了我带去的病历资料,问了我平时有没有吃保健品补品之类的?我说长期坚持吃的有“青春宝”,偶尔也吃点阿胶。她说:“女性年纪大了,有些补品吃了对身体并不好。”她给我开了B超检查单,给B超室的负责医生打了电话,让我有了检查结果,再到办公室找她。
B超室有了Q医生的关照,很快就轮到我做检查,拿到打印出来的单子一看,上面是: “宫颈处有包块,宫颈Ca?” 我想,到底省城的医生比县城的医生厉害,县城的B超说我子宫正常,省城的B 超就看出问题来了。赶紧送单子给Q医生看,她就带我到妇科门诊去,亲自为我做妇科检查。然后,告诉我,肿瘤医院有张床位,她下午正好要过去,直接乘她的车去。
肿瘤医院象一处园林景区,我印象很深的是,在走向病房的过道口,有两株银杏树,树干与树叉向高处伸展,金黄色的叶子在晚秋的阳光中分外明艳,微风吹来,叶儿象翻飞的蝴蝶在空中轻盈地旋转漂荡。住院的头几天,以各项检查为主。比如:心电图、心脏 超、肝胆脾 超、胸片、24小时动态血压计、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盆腔CT等等,还有妇科的阴道镜检查和分段诊刮。
Q医生是院领导,平时在本部上班,每周有两个半天,来肿瘤医院专家门诊及做手术,她的助手Z医生是我的主治医生,她是个身材单薄,面容秀美的青年医生,在为我做分段诊刮时,她请经验丰富的妇科主任为我检查,告诉我不能打麻药,有点痛,要坚持。用宫腔镜做分段诊刮时,痛的真忍不住,至少干嚎了五分钟之久。
时逢周末,医院里除了值班医生和护士,其他人都是休息,我还有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做,科室医生想安排我下周再做,而Q医生想在周一看到我的全部检查结果,Z医生疏通无果,Q医生亲自打了电话,就顺利安排了。无疑,当领导的动用资源就有相当的权力。
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一般都是病房的杂勤工统一收集,送到护士站,再由护士分发到每个病人的医疗档案夹中,由主治医生管理。我稍作留意,趁护士不注意,翻查自己的病理报告,终于看到自己最不想看见却又黑白分明的字迹:鳞状细胞癌。这是恶性肿瘤哪,是祸躲不过。联想到Z医生对我先生说起我的宫颈外表很光滑,病毒是在宫颈里面,不可能做微创手术,要做根除术,动大刀。作为我来说,要调整心理,积极面对,全力配合。当时,我的信念就是:平衡、平复、平安。也就是说,心里要平衡、平复靠治疗,治疗有效才会保平安。作为我家里人来说,主刀医生非常要紧,希望Q医生亲自主刀,为此专程上门拜托。当然Q医生非常肯定地作了回答,但坚拒红包。包括助手Z医生也是不要红包,让人心存感激。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7 11:48
我当初换双侧股骨头时,也是一意孤行自己决定的,那天儿子还在出差,我让一位同事陪我去的。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7 20:11
心态很重要,心态好了才有利于治疗。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7 20:12
是的,前年我爸身体不好时我就特别担心,整整一个月没睡好。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8 11:03
大姐对病的态度,一向很坚强。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8 11:05
你爸早就康复了吧,平时多注意,别疲劳了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8 11:06
是这样的,而且要保持。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8 11:08
妇产科的一位病友
2012年11月26日入住肿瘤医院妇科206室,开始几天,自己心情忐忑,又忙于各类检查,对同室病友关注的很少,病室中有三张床,中间一张流动性大,大体都是做药物流产的小青年,住几宿就出院的,南边靠阳台的一位病友,剃个光头,年纪三十四五,瓜子脸,大眼睛,没有家人陪伴,开心时会哼哼小歌,上街买点水果。难受时会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一声不响。
等我手术后,略微还魂时,我们热络起来,我看她出门戴个帽子,回病房就顶个亮晃晃的脑袋,我说,你的脑袋怎么那么光呀?她说,自己原来是披肩发,有一头好发丝,化疗掉头发,干脆剃了,在家用刀片仔细地刮光的。她患的病是葡萄胎,现在也称恶性肿瘤。过去年轻或避孕或流产,现在想要宝宝了,摊上这个病,听说Q医生是治疗这方面的专家,也是慕名而来,争取医好病,生个健康宝宝。
我是从她这里开始知道,化疗掉头发是这么厉害的。她上化疗时通常都是用1000毫升的药液,用避光的大黑袋罩着,一分钟规定滴十几滴,通常上午开始吊液,一直到下半夜,她让我们晚上拉上围布避光,她独对无声的电视屏幕,静默地输液。有时我问她,为啥家人不来陪她,她说老公忙着赚钱来给她治病,娘家人原来是反对她结的这门亲,现在生病也是瞒着娘家,再加上自己的老父亲身体不大好,就更加不敢说了。我说,你还是挺坚强的,能积极面对病患,你心态好,碰上了有治理专长的医生,你一定能治好,如愿生个好宝宝。她咧嘴笑了,露出了一对可爱的小虎牙。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8 15:04
人的心态影响人的免疫状态,保持良好心态,免疫状态就会稳定。这方面有很多例子。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8 15:20
当我看到这个帖子时,第一反应就是宫颈ca.不是我高明,而是因为我2年前就看到了http://www.56.com/u68/v_NDk5MTgzMjE.html这个视频。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9 11:49
这好心态还必须持之以恒,时刻提醒自己。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9 11:51
谢谢大姐,这个病开始的确没啥感觉,偶尔有过炎症,没有经历过几度糜烂,可能自己不知道吧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9 11:53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9 11:54 编辑
护士室中的H老师
二楼妇科护士室小姑娘居多,但也有一两位戴着粉色护士帽,挂着红色带子身份牌的中年护士,她们不是护士长,而小护士对她们却很尊敬,喊老师。
我住院时,给我做生命体征记录的是H老师,她戴着口罩,一双眼睛流露着的是和善与亲切,让人拘谨的心情有所放松。她给我量了体温和血压,说我的血压有点偏高,会提醒主持医师请内科医生来诊断。她叫我别紧张,说自己也是高血压,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吃下一片降压片。就听她这么一说,以后医生给我配了降压片,我也是清晨喝茶时就吃一片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也知道了高血压病人一般是早晨六时左右血压最高。
别看她和善,在医生查房前,护士们都要来巡视检查,整理床铺,清空床头柜。我是新来的,她就问我,你知道责任护士是谁吗?我摇摇头,她就挺严肃地叫小护士站到我面前,作自我介绍,让小护士检查我的腕带,一再强调这记着病人姓名、科室、床号的腕带一定要戴着,不能随意褪下,这是规定,天天要检查的。只要在医院,万一有事,医生随时随地可以知道你的身份。
我在想,这小小的腕带,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光是病人的身份证明,而且还可能是救命时的信息传递。我欣然接受了H老师强加给我的这个规定,一直戴到出院才褪下。
H老师在这科室待久了,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我经常要去向她讨教,比如手术前要注意什么,手术后会怎么样等等。她有问必答,热心地告诉我,术前要放松心情,相信医生;术后,回病房后,要多动动手脚,翻翻身,这样做对恢复身体机能有好处。另外,你是腹腔里的手术,术后排气愈早愈好,要吃点骨头萝卜汤,有助行气放屁。
果然,我记住了她的话,术后也依此照做,受益匪浅。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9 13:14
第一次就应该做病理检查。
作者: 方子 时间: 2015-6-9 14:18
很偶然发现此文,很好奇地拜读,很感动地赞叹:不仅仅因为与病魔抗争的乐观,更因为这字里行间里透漏出来的信息,一个热爱生命,自强不息,宽容坦荡的女性形象;一个心里细致,文笔细腻、娴熟,不施粉底又光洁美丽的着墨,于平凡的言语中娓娓道出人生的不平凡处,看似波澜不惊,却蕴含着极大的亲和力:这就是生命的可贵,灵魂的至尊,所给读者产生的共鸣!
由此,我便想到了一个经常同笔友们交流的问题:
其一,如何行文才能打动读者?是华丽的辞藻吗?显然,我们很难从这篇文章里找到!原来,文章并不需要这些;相反,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真情则至关重要!
再者,如何选材?从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可以窥探一二。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永远不要偏离主题!试想想,以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恐怕还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表达,也还有大量的情感需要释放,但是,这篇文章里面却省略了,为什么?为了主题!那些偏离主题的素材,哪怕在珍贵,也不能放进这篇文章!
好了,先就说这两点,供大家参考!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9 17:58
方子老师的深入阅读和提纲挈领的评点,让我大吃一惊,觉得没有所褒扬的那么好,行文平淡呢。
但是,还是非常感谢方子老师!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9 22:49
谢谢关心!他现在好多了。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9 22:57
遇上了好医生,信心也倍增!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9 22:57
遇上了好医生,信心也倍增!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9 22:59
开朗的病友,相互鼓励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种温暖。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0 11:47
是呀,人互相关心,就温暖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0 11:52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10 11:54 编辑
患难中的伴侣
我面临的是要做腹腔内的手术,儿子也专门请了假要来陪我。我非常不愿意老伴来看我,因为他2009年急性心梗,左降支管全堵,心肌细胞大量缺氧坏死,丧失了正常人一半的心功能。2011年,因为心梗后遗症引起的室壁瘤面积过大,在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外科手术,那是打开胸腔,把心脏拿出来,体外循环,切除了室壁瘤之后,放回心脏,再使心脏复苏的。他做心脏手术那时,我非常受煎熬,提心吊胆的。现在轮到我做手术了,我不希望病恹恹的他为我担心。
老伴还是在他的兄弟们的陪伴下来了,他带着便携式吸氧罐,含着速效救心丸,非常疲惫地来到我病房。他说,虽然我帮不了你什么,但是,我可以掌握你术前术后的精神状态,为你安排调度一些事情,你术后的值班安排我都落实到人了,包括你的两个小叔子都在内。我说,这等级未免太高了点,他俩人都是公司的老总,来看看我已经不错了,我身边有护工呀。他说,这不一样的,哪些事由护工做,哪些事家里人做,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
他在医院旁边的便捷酒店住下了,医生谈话,家属签字他都亲历亲为,他说有他在,让我什么也别操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是了。他根据自己心外科手术时的经历,还特地咨询了麻醉师,这种手术有无生命危险,手术后多久能醒过来?麻醉师说我先生的担心过大了,这种手术没有生命危险,麻醉过去很快就会醒的。这个细节,是他在我第一次出院后回家才告诉我的。 真的,有他在,我的思想负担减压了不少,术前一起出去吃吃饭,聊聊天,他有力气就到医院来看我,没力气就给我打电话。儿子在网上为他购买了电动氧气机,放在旅馆里随时吸用。
我做手术那天,他送我进手术室后,原本想在我的床上休息等待,可是护士不准男士躺在妇科病人的床上,回旅馆躺着又不放心,他只好带着便携式氧气罐和速效救心丸,靠在手术室外大厅的坐椅上,咪缝着眼,静静等待我手术完成。
老伴一直在旅馆住了23天,等我把引流管和尿管全拔了,他感到自己身体明显吃不消了,口腔溃疡都发出来了,才同我说,要回仙居休养了,临行前,他一再交代我:一要保持体力,二要有人代力,需要时把保姆叫回来。同样再三叮嘱儿子随时关注我的情况。
老伴常说,咱俩还是有福气的,能在今后一起熬日子。他未雨绸缪,叫亲友在杭州寻找能入住的养老院,我说,现在去养老院是否太早些?他说,等到咱们都失能了再去找,还不如早点找。我坚持说,过过日子还是小县城舒服。后来,他自己也觉得上医院看病买药,大医院还不如县城的医院方便,就暂时按兵不动。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1 19:32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11 19:34 编辑
同胞情深
我赴杭治病前,基本上每晚都去看看母亲,陪她聊聊天。我妹妹对母亲更是关怀,生活方面嘘寒问暖的实事做得比我多。我住进肿瘤医院后,马上接到她发来的短信 “祈福平安!!!自己安心治病吧,不用为家里的事操心了,还有我呢。”这使我心中很温暖。
手术前两天,妹妹就请假来杭看我,她说,大哥二哥他们明天也要来。我说,生个病惊动了这么多的人,还是不要来吧。第二天,果真是:大哥在其儿女的陪同下从仙居赶来;二哥二嫂从上海老家赶来;弟弟家的侄儿从西安赶来;妹夫也请假过来了。我的小叔子对我满头白发年逾七旬的大哥说,老大哥也来了,一路辛苦呀。我大哥说,我妹子碰到这么大的事,总要来看看才放心。
我那边开始做术前的预备工作了,下午四时,护士送来一袋药粉,叫到在热水瓶中溶化后,接连要喝四升水,也就是两热水瓶的水,任务挺艰巨,也只有硬着头皮,拼命灌水,这大概就是清理肠道的工作吧。药物起作用了,晚六时开始,不到三小时内,我去厕所就不少于十次。
第二天,是我做手术的日子。早上5时半,护士来灌肠(让你侧在床边,往你肛门中挤定量的肥皂水),是再次清理吧。11时,护士拿来病号服,叫我脱掉身上所有的衣服,并要给我尿道插管,脱光后,我冷得全身发抖,尿道处针刺似的痛了一下,然后就适应了,我爬上推车,到走廊时,我看到了十多位亲人们来了,陪伴我去上七楼的手术室。妹妹紧紧地握了我的手,好象在给我鼓劲。她说,这么多人来,阳气足足的,抬也会把你抬过去。我听懂了,深深点了下头。
手术室里很窄的的一张床,有个大大的无影灯,医务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做着一些准备工作,只听得医用钳械入盘的哗哗声,护士先给我注射了一针,麻醉师然后在我腰上扎针,我看到Q医生穿着手术服,戴着工作帽向我走来,我们对视了一眼,她的眼光是关切的,我是既感激又信任的目光吧。护士在我脖子上扎留置针扎了三针没成功,最后一针可能是Q医生扎好的吧,反正我没知觉,不知晓了。手术期间,家人们一直在外面等。病房里不让老伴躺,他只好坐在外面,巴巴地等,苦苦地熬。等到我回病房时,他们都在叫我,当时说我都回应了,可是我清醒来后竞没有这段回忆,只是叫痛。儿子去请了两次麻醉师,把镇痛泵里的半小时注射一次改成15分钟一次。
在亲人们的呵护下,手术之后第一夜,我安然地沉沉睡去。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1 23:12
有了亲情的呵护与陪伴,心里也会多了一份安慰与力量。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1 23:14
风雨中一起走过,不离不弃,在灾难面前,爱是最温暖的安慰。
作者: 不喔 时间: 2015-6-12 08:34
问候一下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12 10:16
亲情是世上唯一的良药,为你高兴!
想起我做双侧股骨头置换手术时,不让儿子告诉任何亲戚,连儿媳都没让她请假,小儿子在异国他乡,只有我大儿子和我一位高中同学姜炳瑞在手术室外等候。好在有那么多网友天天关心着我,给我安慰。山东的绕梁三日还从网上订购了一个大花篮送来,放在我的病房里。
进了手术室,消毒、麻醉时,空调很凉,冷得我 浑身打哆嗦,上下牙咬得咯咯响,我是过敏体质,唯怕我睡过去醒不来,连一句话都没来及交代。好在手术做得很顺利,很成功。也是经历过了身上插五六个管子的滋味。
你是坚强的,为你恢复得很理想而祝福!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12 10:22
含泪看完,这是对相濡以沫最好的诠释。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2 11:52
是呀,亲情体现的价值巨大。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2 11:53
通常所说得,同风雨共患难吧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2 11:54
谢谢赐墨,问好!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2 12:03
谢谢大姐!有病之人互相祝福吧。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2 12:05
大姐,你当年的努力和付出,更为感人!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2 12:10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12 12:12 编辑
护工小A
手术前,我就委托护士站的H老师,给我叫个护工,条件是干净点,能干点。医院一般都有医疗劳务公司驻扎,一有需求,公司很快就带人来见面,满意的话,劳资双方就在公司提供的协议单上签字。
我的护工小A,年纪五十不到,东北人,中等个,肤色有点黑,笑得挺明快。她的日工资是110+10(饭费)+2元(床费),我手术那天,她正式来上班,当时家里人多,没她啥事。
手术后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发现手脚都能动,想起H老师对我说过的话,开始动动手脚,翻身是叫小A帮忙的。腹腔手术后,肠道能否及时排气,是术后恢复的一个重要指标。我的亲戚做了骨头萝卜汤给我喝,我喝汤,小艾吃肉和骨头。连吃了两天,术后33个小时后,我高兴地对大家说,能放屁了,肠道通畅了。
小A爱聊天,得知她现在定居在杭州,嫁给一个有房的杭州人,问她为什么还要外出干活?她说,自己与前夫有个女儿二十多岁了,在杭州读书。现在的老公,五十多岁了,下过乡,当过工人,下了岗,现在当着保安。老公家的人希望她能生个一男半女,而她则不太想生,怕负担重,养不大。只想把女儿培养好,将来有依靠。现在趁自己有力气,多挣点钱。
术后,医生都会告诉家属,为了防止血栓,必须要穿特定的强力长袜,儿子在医生的指点下,化了三百元左右,买了一双袜子回来,我妹妹和小A帮我洗了脚,化了很大的力气才帮我套上袜子,实在是太强力、太紧了。
在病床上躺了三天后,Q医生来病房看了我的伤口,我问她能否下地动动,对伤口有无影响?她说在房间里走动、走动,不要紧。傍晚,我就下床试试,也没叫小A,自己一手提引流袋,一手提尿袋,房间太小,我就上走廊去。等到小A发现我在走动,已经在走廊走了一个来回了,她就帮着我提两个袋子,跟着我在走廊上走。
术后的四、五天里,医生一直给我补能量,吃点流汁,亲戚朋友送来的白鸽、鸭煲之类,我至多喝点汤,其余的都叫小A吃掉,怕她不好意思,就说你不吃,浪费掉更不好。
医生说,能大便了,就可吃饭。而我术后一周了,还没解过大便,有一天肚子有点胀,去厕所三次也没解下来,小A说用点开塞露吧,我说好的。她说,打进去,你要趴在床上十分钟的。而我,二分钟都没忍住,去了厕所,解下来了,还有一定的量,还必需请医生来看过,才能冲掉。
十天后,引流管里的液体达标了,可以拔掉了,腹腔上刀口的线头也剪了,换了药。而导尿管要迟几天拔,医生说,早拔了,等到不舒服时再插回去更难受。而过两天,到了二周时间,即使不拔管,也要换一根的。过了两天,医生叫我把尿袋那里卡一下,锻炼膀胱的功能,过2小时才能放尿,为拔管作准备。这一天,小A告诉我,他老公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假一天,我说,你尽管去,我能照管好自己。她就早早地梳洗打扮好离开医院,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来。
术后半个月,我身上的管子全拔掉了,生活早就能自理了,该让小A寻找新的主顾了。我们结账时,小A 说公司收她的抽成要我们付,每天要多给她10元钱,我让她说得有点发愣,干吗开工时不讲明呀?我儿子说按合同办事吧,省得说不清楚。这件事告诉我们,购买劳务时,最好要开始说清楚,免得后来不开心。
小A走时,对我说,以后要用人的话,打她电话,一定来。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3 15:04
夫家的弟弟和妯娌们
夫家有四兄弟,我先生是老大,老二因糖尿病并发症医治无效过世了,老三、老四都比我们小8—10岁,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乎着。除了我们家没有在杭州购房,他们三家在杭州都有套房,孩子们成人后,也都在杭州工作。
我生病期间,无疑给亲戚们添了很多牵挂,他们都尽心尽力给我们这一家给了不少帮助和照顾,还经常来医院看望我。二妯娌自己在开一个小公司,工作很忙,但她一有空就带上成箱的水果来了,好让我与病友和护士们分享。老三是国企改制后的股份制公司老总,操心着企业发展,在运作争取上市的各种努力,他也经常出差路过杭州时,专程来看我,了解治疗进程,与医生作些沟通。三妯娌自身也有些病,往来于南京求医治疗。老四也是单位一把手,携长遥控指挥,嘱咐妻子在饮食和陪伴方面对我多尽心。四妯娌内退早,长驻杭州,她人细心,做菜精细,便常常来给我送饭,陪我输液,说说家长里短。我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往返仙居和杭州,只要对小叔们说一下,都是开车到医院接送。
在杭工作的侄儿侄女们,也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医院看望我,送来了祝福和亲情。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3 21:01
术后恢复得不错,很让人欣慰。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3 21:04
被牵挂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更是一种温暖。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4 11:54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14 11:55 编辑
我的大学同学
在2010年我班第三次同学会后,在班上很具威信,在女同学中尊称大姐的S,创建了一个“大学同窗”的QQ群,我们五位女同学全都加入进去,时不时在网上聊天,我也是积极分子,时常在网上挂着灯。
我住院了,当然不去上网,金华的X同学发现我几天不上线,就打电话来问,我只告诉她,在杭州检查身体,叫她别声张。但是,我还是接到了家住杭州的S大姐电话,她几句一问,我露了底,只好把情况告诉她。当天下午,她就来到我家人住的旅店里,给我带来水果柚和亲手煮的冰糖白木耳,责怪我干吗瞒她,安慰我别害怕,现在医生对这种病有的是手段。
在她的筹划下吧,我手术后一周,老班长领着家住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的八位同学到病房来看望我,带来水果等礼品不说,还每人送我五百元的红包,我坚拒,他们一定要我收下,说是一点心意,让我好好养病,补点营养。宁波的Z同学,她在信耶稣,给我送上信教的书和收录机,在她看来这是最好的礼物,我只好一一收下。
此后,同学们不时有电话和短信给我,给我打气和鼓励。大姐则经常坐着公交车来看我,每次来,带些我喜欢的吃食和水果,她观察和了解到我手术后急于结束治疗的心态,就专门去旅店找我先生谈,说我过于急躁,对癌症这种病做了根除术之后,还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和一定的治疗周期,说我对病情的心理准备不足,让我先生好好劝导我。后来,我先生对我多次提起大姐,说她真不错,能把话说在点子上。
大姐是杭州人,信奉化疗后吃甲鱼最好,她就去大超市找口碑好的中汇品牌,称了个4年生1.3斤重的甲鱼,叫她先生杀好炖熟,保温好给我送来,关照我一定要多吃甲鱼,调养好身体。我看着热气腾腾的菜肴,想到大姐的一番心意,一阵忙碌,一路颠簸,话到嘴边竞难以言表。
家在台州的两位男同学知道我的事情迟些,他们在我化疗周期的休息期间,先后驱车来仙居看望我,讲了许多抗癌的事例,坚定我的信心,还带来了保健品和良好的祝愿。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5 11:49
在杭定居的中学同学
住院期间,大姐曾相约大学同系不同班的C一起来看我,C是我从小在一个大院内一起长大,初、高中又同班,关系一直很好的。她的夫君也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夫妻俩此后又专门来医院看望我。她是个爽快人,有事藏不住,把我生病的事告知了在杭定居的中学同学。
她们来看我时,我已是术后三周了,很快要从三楼的妇科病房转到六楼的放射科病房,主治医生已见过,是个女性,也姓Z,中等个,体质矫健,一双杏仁眼,面容秀美,四十不到年纪,是个在读博士生呢。她带我做放射定位,在一台机器下,脱了衣服,盖上一片能变形的塑料吧,根据病人的身材,压制成一个硬壳罩子。Z医生在我乳下、大腿上各画了两条线,叫做盆腔照射定位。做放疗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些线条正确摆放罩子,嘱咐一定要保留好皮肤上的线条,不出院都不能擦。我笑着撩开衣服,让她们见识红线位置,是放疗放罩子扫射的地方。
X是我们班在中学里最早的共青团员,从小能歌善舞,在班里是文艺委员,参加工作后,她与夫君都是搞文艺的,隶属于文化部门,经济收益不很高,日子平平过。她夫君是杭州知青下放的,临近退休有政策可回杭,故女儿也在杭州工作。现在,她家卖了仙居的房子定居在杭州。就是她,我们在仙居时关系算不上最好,我生病住院,她很关照和呵护,好几次烧了乳鸽和鲫鱼汤,换了几路公交,大冷的天把热气腾腾的菜送到我手上,真让我感到了深情厚谊,心中好一阵感叹。
C和F是高中同班同学,C刚升级为祖母,比较忙碌。F是个聪明开朗的人,但是为人处事有时要马大哈。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5 22:50
无价的同学情,生命中的一份珍贵礼物!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6 12:04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16 12:05 编辑
放射科的医生们
放射科我最先接触到的是一位人称W博士的男医生,他,高高大大的个子,国字脸,肤色稍偏黑,说话和气、稳重,让人感觉可信赖。他是以放射科副主任的身份来和妇科的Z医生办结交手续,来病房看了我一下。Z医生对他很尊重,对我说他很博学。
W博士实际话并不多,但只要病人找他交流,他都很耐心,能用病人听得懂的话,引经据典说出一二三来。我把听来的话向他求证:“抗癌要三年高危、八年抗战,要化这么大力气吗?”他说:“成千上万个病例证明,这样做是对的,没有这个过程,实践证明是不好的。”
我的治疗方案是他与主治医生Z一起定的吧,整个放疗周期内要安排热疗和小化疗。也就是说,放疗25次,安排四周完成,每周除去双休日,还有二次热疗一次小化疗。
放射科的灵魂人物是D主任,他年近五十,不苟言笑,每天早上九时前查房时能见到他,看到新病人会问哪里人,什么病?会上前在你销骨前摸摸脖子,估计是查查有否淋巴肿大吧。看到老病人会问: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病人说起一些症状和反应,他就会面对跟随在后面的医生们说一些病理上是怎么讲的,常规诊治办法有哪些等等。平时,他都呆在主任办公室,据说他很好学,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态势很关注,在诊治肺癌方面比较有经验,经常有论文发表。
病人的主治医生大概是最为忙碌的吧,要开单接收病人,安排床位,下医嘱,出治疗方案,与主治病人交流等等,常规的忙点也正常,最糟心的一件事,可能与病人一样,就是床位问题。
对于主治医生来说,一般手中有几位病人,掌握着几张床位,但是也经常碰到有安排不转的时候。我就碰上过,那是在化疗第四周期来杭住院那天,来杭时与Z医生通过电话的,心想床位肯定有保证。谁料原要安排出院的一位病友因故迟一天再走,我只安排了+床(也是悬空的),我验血的结果出来,白细胞只有1800(通常白细胞需要3600才能做化疗),而且医院规定白细胞2000以下不能离开医院,也就是说不能在旅馆借宿。一位台州老乡家在杭州可以回家,把床位让我住一晚。
第二天,一上班,Z医生就告诉我,33床请假了,你就睡那里吧。我问了一句,行吗?Z医生信誓旦旦地说,可以的,你就睡那里吧。结果我通知了换被褥的师傅,刚换好床,摆好东西不久,一位中年妇女人气势汹汹地来说,这个床我要住,你搬走。我说,是医生叫我住这里,你怎么回事?别跟我吵架。
Z医生出来交涉,结果让那人气得白了眼,吵的凶的人说,她女儿才27岁就得癌症,女婿请假回家没经她同意,她说不行就不行。后来主任出面调解,把床位让回给她了事。楼层师傅也只好嘟嘟哝哝地埋怨,一早上换了好几次被褥。没有我的床,只有收拾了东西,暂时寄放在台州老乡那里,吊盐水也只能去医生办公室坐着。
放射科还有几位美女医生,是几位主任的助手吧,年纪不过都在三十多点,与她们只混个面熟,没有多交往。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7 19:49
能干的护士长
住院期间,感觉护士长就是整个楼层的总务长,除了医生的事她不管,其他所有事都在管。譬如正常的护士例会,早上上班时一次,下午下班前一次,她在主持;每天一早的病房巡查,她就象穿护士衫的王熙凤,领着一批当班护士,一间病房一间病房地检查过去,谁的床头柜上东西多了点,谁把衣服晾到窗外,她都毫不客气地指名道姓,非得听她不可;杂勤工兼管着楼层里的微波炉,经常向护士长打小报告,说谁谁在哪里加热什么不该在微波炉里转的东西,我就被抓过现行,说我的菜里有鹌鹑蛋,弄不好会爆炸,被护士长大呼小叫地点名。
护士长人很精干,办事公道,嘴上功夫了得,一帮小护士让她管得服服帖帖。此外,她胆大心细,业务也拔尖,癌症病人手臂上穿刺的PICC导管(留在体内可用一年),整个楼层就是她能做。我原来输液都是用留置针,用PICC导管要从手臂静脉穿进,一直通到心脏那里,想想有点怕,再看看用上这种导管的病友整条手臂都不能乱动,不能碰水,有点担心生活不方便。
儿子和他三叔专门为这事咨询了D主任,他建议我还是用上为好,因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我同意了,护士长就亲自来给我做。我希望穿左手,但她看了我的两条手臂,说我右边的静脉看上去清晰和比较直,容易穿刺,我只得任她消毒穿刺,导管长度足有50多公分长吧,
穿刺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痛,就是那针头好粗,自个别转头不敢看。放好后,护士长叫我去拍X光,检查了放置的位置还好就OK。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7 20:35
很给力的医生~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7 20:38
想着穿刺都有些怕,还好,护士长能干!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8 16:37
同学情谊让人铭记永远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8 16:39
医生的确是神圣的职业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8 16:43
谢谢柠檬一直跟读!
四季歌里哪些朋友过生日,我真不大清楚,有劳你细查了。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6-18 19:07
同窗情深,网络情深,这是我在住院期间最深的体会。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18 23:07
嗯,已经搞清楚了:P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9 19:07
借此平台感谢乐于助人的朋友们!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19 19:11
放疗期间掉了10斤肉
我手术三周半后,开始第一次放疗。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喝下500毫升水,让膀胱充盈,以免放疗时伤到其它脏器。然后到大防空洞的机房去排队照光,排队的人很多,防空洞里在装修要安装新机器,因此空气很混浊,家中有人陪的,都叫病人迟点过来,快轮到了再来,没人陪的只有在那里坚守。
机房的大门缓缓开启,有两名医生与我一同进去,吩咐脱去棉衣裤,剩件贴身衫,让你躺倒在机器的钢板台面上,贴肉盖上个人定制的防护罩,按身上的划线固定好,叫我双手抱过头,握住肘关节,保持姿势不能动,然后,医生退出,关上大门,到隔壁操作。
机房里黑洞洞的,瞬间机鸣声响起来,我上方的射灯亮起来,有程序地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变换着角度扫射我的腹腔位置,感觉就象玩游戏打机枪似地发出“滋滋”和“嘎嘎”的扫射声,做一次大约十分钟。
做放疗的病人实在太多,机器曾经坏了几次,让人等得心焦。曾经有一次是2013年的元旦,为了照顾病人,医生特地加班,可是机器却坏了两次,害得我一天内喝了两次500毫升的水,胀得膀胱痛,还轮不到做,只是听到医生宣布改日再补做。
该医院的院长引进了热疗设备,推崇这种物理疗法,我也被安排,每周做二次。第一次没经验,贴身穿着自己的棉毛衫裤,全身湿透被告知不能洗澡。操作的医生告诉我,下次来穿着病号服,做好后脱下来用干毛巾擦擦再换上自己的衣衫。
第一次进热疗室,看到雪白的浴巾铺在机器上,室内的空调把室温调得温暖如春,还有悦耳的音乐在回荡,觉得治疗环境真叫好。热疗是躺在机器上,医生用电极块加热,用冰块降温和保护,固定在腹部位置,腹腔温度以插进肛门的电子温度计来控制,一般升温到45度左右,看你的忍受度如何定时间,一般在40—50分钟之间吧。
升温时,开始并不烫,我想象自己在海滩上,微风拂来。当热度升高时,我拼命在想,要忍住,烫死癌细胞,当热得受不了时,就打铃,让医生来给你换冰块,第一次做了45分钟吧,真是浑身上下,大汗淋漓。
后来几次上热疗,对高温的耐受度,都没有第一次好。打铃多,中间换冰块的趟数也多,可能是放疗和热疗消耗体能太大的原因,身体虚弱了。热疗前后共做了六次吧。
放疗对我来说,最大的损害就是压制骨髓生长,白细胞偏低,医生就给我开吃升白细胞的药片和药水,每天给我吊升白细胞的黄芪多糖针剂,反正是一边杀,一边补,效果并不好,弄得我胃口很差,看到饭菜就恶心。
我妹妹说我这个过程中的治疗就象革命党在受刑,给你轮换热疗,放疗这些刑罚。我治疗方案里还有三次小化疗,因为老是白细胞低,总是被推迟。2013年1月8日,我第一次上了小化疗,小化疗是把30毫克的专用药化在500毫升盐水中,要避光吊液,怕人恶心先用保胃(奥美拉唑)的推针在手臂上自动推,陪伴着化疗整个过程,上午两针,下午两针,所以基本上两条手臂都在输液,血压仪也绑在手臂上,定时测定血压。
小化疗之后,我吃什么,吐什么,折腾的厉害,后两次的小化疗就给我加了止吐针。D主任来查房时问我还好吗?我说化疗太伤人了,他说必须承受的。我说来到放射科病房后,我称了下体重才90斤了,掉了10斤肉。W博士笑着说,在这个时期里,人体消耗在10斤以内都是正常的。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0 20:18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20 20:19 编辑
感受第一次大化疗
我完成放疗过程在家休息了21天,遵医嘱来杭州做化疗,听Z医生说,化疗实际上只有一天,加上前后调理,二三天时间就够了。
一大早,护士来抽了7罐血。上午,Z医生来问我,化疗时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她说原料是一样的,就是工艺不同,疗效相比也没明显差异,国产的可报销比例高些。我说问问先生看,他原先是做药出身的,她说好的,定下来告诉她。
电话告老伴,他说国产与进口相比,只是纯度与杂质含量不同。他建议用进口的,主意让我拿。实际上他打了电话给我妹妹,妹妹来电话也要我选进口的。
当天下午去看血液指标,其他都还好的,只是白细胞仅1600,查房时,D主任也觉得奇怪,放疗后休养了近一个月了,白细胞会这么低?吴博士说,可能是放疗过程累积下来的缘故吧,叫我打几针提白细胞的,休息调养几天,达标了再上化疗。这种针是“人粒细胞激素因子针(吉粒芬)”,是乙类药,共打了三次。
我住院调理了八天以后,白细胞上来了,可以进行第一次大化疗,护士送来50片地塞米松(激素药),说医嘱今晚上11时吃25片,明早5时吃25片,这么多的药,为什么这样吃呵,护士说是预处理,预防化疗的不良反应。
我想起看到过的一张小报,上面有篇文章“‘刀砍、火烧、下毒’后肿瘤患者体内还有多少兵”,其中说,人体有严密的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各个关口都有“卫兵”---免疫细胞把守,手术、放疗、化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说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1/3患者是吓死的,1/3是死于肿瘤本身,还有关1/3死于过度治疗。人体自有一种自我防卫能力,比如手术后,免疫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启动防御机制,调动其它部位的“卫兵”来把守,牢牢把好伤口部位的大门,免疫系统很快就能正常运转。
我把预处理的药片当作卫兵来自我暗示。25片地米倒在手心里是满满的一捧,我先喝了口水,然后一倾而下,心中想象着这么多卫兵到我的胃、肾、肺、心,各处站岗,严守以待,迎接大化疗。早5时,我又继续吃了25片地米。
一早下楼,在小花园亭台楼阁那里留连忘返,山茶花红艳艳开满了枝头,池塘里红鲤鱼在那里静静地潜水,周边绿色植物蓬蓬勃勃地充满了生机,堆积的假山石巍峨不动地展示着它的风姿和傲骨,周围的一切都挺美的。
化疗这天的药量实在多,既有平时的苦参、肌酐,又有化疗特别安排的推针保胃药,肌肉注射了二针止吐针,用上心电监护。化疗药是紫三醇,先上了小剂量30MG作适应性观察,开始滴得很慢,这一袋化了三个小时,Z医生来看我一下说:“没什么不舒服吧,你不要太紧张”很快就走了。接下去220MG紫三醇化在500ML的盐水中,化了5小时才挂好(晚上8时),中间用盐水冲管过渡。卡铂 450 MG化在500ML盐水中,化了2小时(晚上10时),苦参50分钟,黄芪多糖500ML,化了1.5小时到零时三十分左右才完了。
这一夜根本睡不着,下半夜恶心呕吐了三次,第二天没有一点食欲,护士又给我加了止吐针,到了下午一时后,觉得胃里好过些,恶心过去了,饭还不想吃,勉强吃了点糕点,下地走路双脚软绵绵的。
化疗后第三天,Z医生开了出院单,叫我回家,告诉我过21天再回来做第二次化疗。她提醒我回家多走动,走走动动会防止原来刀口和照光引起的粘连。但是,不要走太快。
以后几次上化疗,改吃药为打针了,护士在手臂的导管里注射了激素,感觉瞬间让电刺了,周身马上有麻痒的如蚁咬的感觉。护士笑着说,这是用激素的正常反应。几期化疗做下来,两条腿走路就象棍子,全身酸软,血液指标里,不光白细胞下降厉害,而且血色素、血小板全降,全靠打针刺激提升,艰难地完成了四次化疗。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22 22:45
很是折腾,看着都心疼!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22 22:55
看完此文我不禁想起了我一个堂哥,去年他在做化疗时我去看他,那时的他就剩皮包骨头了,面无血色,那也是他留给我最后的记忆……相比之下,三叶草老师是幸运的!祝福您~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3 13:45
有点不堪回首。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3 13:47
谢谢柠檬!活着有幸呢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4 21:13
身边的病友
开朗自强的T
在放射科六楼的走廊上,时常会发现一个瘦骨伶仃,衣着单薄的老人,拖着一条病腿或去开水房打水或一手举着吊液的瓶在做事,有时我看到了,想去帮她一下,她总是说,不必,我行的。
后来我和她相熟了,知道她退休20年了,是个处级干部,老伴也去世了,她患CA4级了,查病因多次,查不到癌源,查了基因发现有突变,做穿刺检查也提不出样本,她很坚强,癌跑到骨头里去了,医生叫她多卧床,怕骨折,她说自己上体单薄,重量轻,能动还是动动好。她走路一瘸一拐,就是吊着盐水,她都要自己起来打饭,生活完全自理。
她说自己耳朵有点背了,看电视要音量大些,喜欢看新闻和文艺比赛节目,哪位歌星一出场,她就能叫出名字,而电视连续剧却不大爱看。她有个独子,每周来看她1---2次,给她带点新鲜的食品和她爱吃的糕点。她的亲家夫妇也住在同一楼,因为是离休干部,病房里配有冰箱,她就把一些需保鲜的食品储藏在冰箱里。她亲家母原是本院的老妇产科主任,把医院当家,一住七年了。
她对自己的病很清楚,但是一点也不害怕,她说治疗费一般国家都给报销,有些需自费的也负担得起。她专门有本每天一张的日历本,从来不去撕掉,上面记载着她所用药的名称,用途以及价格,需要时一查就知道。她还喜欢和医生讨论一些药的作用和副作用,总想搞得清清楚楚。有一次,她吃了一种药,发现头有点晕,枕上掉得头发比以往多,就询问医生原因,医生解释了,她不满意,就自己细细查看药物的说明书,看到说明书里的副作用有头晕一项,就马上说给大家听。
总之,她把病房生活过得很充实,有规律,一点不象一个癌症晚期病人。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24 21:44
好难得的心态,佩服!
作者: 飞添 时间: 2015-6-25 21:01
三叶草的治病经历,充分表现了她家庭的温暖、同窗的关爱,特别是医护人员的良好素质。文字朴素流畅,让我学习到许多东西!祝三叶草健康幸福。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6 11:33
是的,她的自强不息精神很鼓舞人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6 11:34
谢谢飞添老师鼓励和祝福!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6 17:41
看电视太投入的W
医院里因床位紧张吧,都是男女混杂同居一室,只不过晚上睡觉时,把布帘拉开自成一隅空间。病友W,男,年长我两岁,棕红色的脸膛,一看就知是户外活动多形成的气色。他是杭州郊县人,2012年11月在感冒久治不好情况下,在市一医院检查出肺癌,现正在做放疗与化疗。他选择了保守治疗,没动手术,认为开刀不好,要伤元气。
W说,他第一次化疗后,头发抓一下会掉,第二次化疗后,头发象棉花一样浮在头上,一片一片地掉。他用的化疗药是国产的顺铂、长迪、康艾。他在生活上基本自理,老伴儿在杭州帮儿子带小孩,偶尔也会送些菜来给他调剂一下。
与W相比,在放疗期间,我经历过三次小化疗还没掉头发,庆幸自己头发长的还算牢。但是,实际证明,我高估自己了。第一次大化疗后,头发确实还在。20多天后来杭住酒店里准备第二次化疗时,我特地洗个澡,谁知那头发在水中一冲,会成把地掉下来,让人触目惊心。住进医院后,早上一醒来,枕头上掉了几百根头发,一梳头就更落英纷纷。护士们来清洁房间,都叫我把头发理掉。我坚持回到仙居后,再彻底理光,戴个绒线扁舌帽。
W喜欢看电视,对电视连续剧很入迷,对挂着盐水的手臂不管不顾,常常是我和隔壁床的T提醒他,才去注意或叫打铃叫护士。有好几次,盐水滴光了,静脉回血一尺多长,相帮他打铃叫护士来处理。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26 22:41
注意力都在电视的画面里,或许这样能减轻点病痛的折磨。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7 11:46
如此,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自我管理能力差些。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7 22:04
爽朗果敢的S
S病友,她也是宫颈癌患者,年纪五十左右,瘦削的身材,瘦小的脸庞。我初见她时,她的白细胞才0.6,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原来她是刚经历了腔内放疗,俗称后装(用三根管子通到子宫里去照光,每次四十分钟),她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全靠她老公在照顾她。
因为我的白细胞恢复的慢,Z医生一是要我去看中医,调理身体,二是去向病友取经,特别介绍了S,说其现在白细胞已经升到4以上。我很惊羡马上去问,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她人精神多了。但她的经验让人愕然,就是叫老公到菜市场去要野生黄鳝骨头,拿回来把肠子挑掉,然后用水滗一下,用剪刀一段一段截下,放点酒、生姜、盐花,加水煎,吃饭时当汤喝。她老公说,那腥味实在太大,闻着都受不了,而她为了治病而天天喝,一口一口咽,真是果敢。
我曾在放疗期间看过中医,调理效果不大好。Z医生说,新来一位副院长是从中医院调过来的,对病人化疗期间的诊治比较有经验。她开出了一张约请单,我就去看了。
这位L副院长大约五十开外年纪,端庄的圆脸,蛮有素养的神态,他给我两手都搭了脉,看了看舌苔说,你的胃口还是好的吧。我主诉化疗期间白细胞低,晚上睡眠不好,他问我晚上出汗否,我说有点汗,自从手术后,几乎天天有汗。他说,你的主要目标是要顺利通过化疗期,先吃7天药看看。
我说有病友告知,升白细胞吃黄鳝骨头汤效果好,L院长说,我建议你别吃,因为农药污染厉害,本身热毒也强。听他这么一说,我自然打消了吃黄鳝骨头汤的念头。
我在后来几次化疗期中,与S相遇了二次,感觉她一次比一次好,她说,别人不敢吃猪肝,怕有毒素。我为了补血补营养,就敢吃。化疗那么毒的药还怕杀不死它,以毒攻毒嘛。她新的营养食疗方法是:泥鳅、黄花菜、山药一起煮来吃(泥鳅不杀,吃它的血和肉)。
她说,我病好了,一定去广场跳舞,我看别人穿着裙子在旋转,心里羡慕得不得了。我们全让她感染了,开心地祝福她:跳舞不是梦,很快就会实现的。她丈夫在边上也开心得眉飞色舞。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6-27 23:01
病友的勇敢与良好的心态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8 12:15
是呀,她有勇气,认定的事敢做。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8 20:48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5-6-28 20:49 编辑
老乡G的故事
都说他乡遇故知,是值得高兴的事。在肿瘤医院,我遇到了一位原来曾经同单位,同宿舍楼的故人,他姓G住在放射科六楼的三人铺房间里,而我刚从妇科搬到六楼,安排在六人铺房间里。当时,我术后身体弱,排便很费劲也很费时,六人铺的房间里通常都有家属相陪,变成十多人一间,小小的卫生间,早上时段洗漱与方便的紧张性可想而知。
G 与妻子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告诉我,他这次疗程很快就会结束,叫我等他走时,去接他的床位,我说换床位不太容易吧,他妻子说,我帮你去对D主任说,肯定可以的。她妻子不愧是开酒店的老板娘,能干而通达,帮我说成了。
我问G ,是哪个部位的病?他说是肺部小分子癌,开始就是D主任接治的,他们医患关系很好。现在,因他拍了片有暗影,也在做化疗。我说,你看去气色挺好的。他说是的,全靠妻子帮他调理的好。他妻子说,当初他也白细胞低,就去买山东威海产的优质海参给他滋补,经常买白鸽蛋吃。
G很自豪地说,我现在能吃能睡能爬山,治疗后回仙居还能上班。我说,你状态那么好,还要妻子陪着?他妻子抢着回答,他就是依赖我。G也不辩解只是嘿嘿地笑。
后来,我又二次遇上G来杭治疗,一次是D主任给他做理化疗法,就是用自己的血通过细菌培养,再制成血清,静脉注射回去。还有一次,我没床位可躺,只好在医生办公室输液,看到G的妻子进来,往主治医生桌子下放入一箱时鲜水果,G很快就有了床位住下。我一点也不妒嫉,毕竟人家是有投入才有产出嘛。
G的妻子为人很热情,经常来看看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如去食堂帮我带饭,教我买来白鸽蛋或鸭蛋用开水房的滚开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再换开水泡,这样蛋就熟了,可以当点心吃。
我完成四次化疗出院后,再也没有与G碰面过。后来,意外得知G于2014年6月1日去世。我专程去看望了他的妻子,据说G是因为肺部炎症,引发气胸,转到内科去治疗,恰逢六一刚好是周日,发病时值班医生经验不足,抢救不到位,连忙打电话请D主任等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赶来时,G已经在妻子的怀中断气。
医生在周末休息,虽然也天经地义,但病人的生命因而缺少保障,真是呜呼哀哉。
作者: 雨霁阳光 时间: 2015-6-29 13:04
自己住过院,也陪亲人住过,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却也能体味一二。
我的肺结核也是近一年了未愈。祝福彼此早日康复。
无论如何,我们管不了所有,心情却是自己的。
祝福。:)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9 21:37
谢谢阳光理解,尽量保持好心态对身体有好处。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29 21:39
羞于光脑袋示人的Y
在肿瘤医院住院治病的人,因为化疗药伤头发,因此,光脑袋居多,大家彼此彼此,在病房里经常用不着掩饰,圆圆的脑袋是有点象电灯泡。
我做第三次大化疗时,碰到一个新病友Y。她看去很干瘦的一个人,脸上皱纹较多,一问年纪才49岁,体重只有44公斤,她的腿上长了骨癌,走路也是不大方便,皱纹多大概是心中愁太多了吧。
我住进来时,她是一个人,无人相陪的。隔壁床的一位大嫂说,前些天,她是有老公陪着的,因为家中有急事回去了。说她老公一表人才,对她很好,在医院陪她时,背驮她上万松岭看风景。
她在放疗期间要做化疗(紫三醇+卡铂),老公不在,她有点担心应付不了,我对她说,别害怕,只要白细胞高就有抵抗能力。她说白细胞多少,她也不知道。我告诉她,主治医生会告诉你的,去问一下吧。
她的白细胞有4400,我羡慕地说,你的体质还是好的,不象我,每次来做化疗,为升白细胞要调理七八天。她问我什么病?我告诉她是妇科的宫颈癌。她说她的儿子读温州医科大学,今年要毕业了,现在宁波医院应聘做宫颈癌的涂片检验,有了女朋友是同学还是宁波人。而常来看她的年轻人,是她的外甥,24岁大学毕业,现在是31岁的律师了,去年得了双龙凤胎。我说,你儿子和外甥都不错呀,他们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你们做家长的有功呀。她说,是呀我和老公都是山里人,文化不高,靠小孩自己努力出来的。
我和她结伴去食堂吃饭,一块去看她的老乡。我发现她不但去外面戴着顶太阳帽,在病房也戴这顶帽,就是晚上睡觉也戴着帽。我说这里大家都一样,没头发很正常,你看我,不是也光光的吗?
她说,我不行,心里对化疗落头发很难接受,这个帽子不好看,但还能遮遮丑,我已经叫老公去帮我买顶假发套戴。
她是信纪督教的,她的老乡既是教友又是病友,送了个发套给她,她去卫生间试用,打理了好久才出来。我说,有头发真好呵,你别那么瘦,胖一点,模样挺好看的。她开心起来说,没头发,我就是不习惯,丑死了。此后的日子,这发套就24小时在她头上顶着。
时过境迁,在肿瘤医院治病的时间已经过去二年半了,还有一些人和事,当时有感觉,没有及时记一笔,现在都遗忘了。作为病痛,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办法;作为记忆,时间会给你打磨消弥;作为经历,则一定镶嵌在时光轴上,将会伴你到永远。(完)
作者: 雨霁阳光 时间: 2015-6-30 07:54
没有人喜欢经历痛苦,而经历了也莫太伤心;痛苦带给我们的收获更厚重,心灵也更受用。
阳光问候 O(∩_∩)O~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30 10:47
谢谢阳光,问好!
作者: 立青 时间: 2015-6-30 13:34
“ 病房散记”写得酣畅淋漓,潇潇洒洒一路写来让人读而不厌。紧紧围绕着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写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相互配合,勇敢地面对现实,乐观积极地治愈它。写得质朴真实,可谓生命赞歌。用文字写出来,对己对他人都大有益处,勉励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楼主大病一场,战胜了死神,实属不易,在此表示由衷的祝福,祝福楼主在生活道路上一如既往,快乐每一天,健康每一天。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6-30 15:03
谢谢您真挚的评议,更谢谢您热情的祝福!快乐每一天,健康每一天。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7-4 21:43
结局有些意想不到,惋惜。
作者: 恋上柠檬味 时间: 2015-7-4 21:50
经历过疼痛才更懂得珍惜生活!您的经历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医学知识,谢谢您花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把那段病房的经历写出来。祝福您家庭美满,身体健康,生活开心!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7-5 08:51
是呀,周末医院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有待解决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7-5 08:52
谢谢理解!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5-7-5 23:44
间断性的看完了三叶草写的病房散记。颇为三叶的达观和心胸赞叹,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涌上心头,谢谢三叶带来的好文章。让我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四季歌情感家园有幸又找到到一位值得尊敬的灵魂工程师。祝贺栏目有了自己的标杆。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7-6 07:44
谢谢李站的真诚与鼓励!祝愿四季歌愈办愈好!
作者: 雪山飞鸿 时间: 2015-7-6 07:55
病房日记,与病魔抗争的三叶草是真的勇士,文章朴实无华,点点滴滴的记载着每天遇到的人和事。特别是那些医护人员、病友和家属的一些琐事发自内心的感动。问好!遥祝快乐!:handshake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7-6 09:53
这是真实朴素的美。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7-6 09:59
谢谢超版鼓励,问好!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7-6 10:01
谢谢大姐!努力向质朴方面靠拢。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7-6 10:12
为你唱首: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7-6 20:49
谢谢大姐,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5-7-6 21:00
同病相怜:hug:
作者: 筱欣奕奕 时间: 2015-8-6 12:12
三叶草 发表于 2015-6-10 11:52
患难中的伴侣
我面临的是要做腹腔内的手术,儿子也专门请了假要来陪我。我非常不愿意老伴来看我 ...
家人的关怀与支持,给人莫大的力量和勇气,为三叶草老师和老伴的拳拳深情点赞!
作者: 筱欣奕奕 时间: 2015-8-6 12:18
三叶草 发表于 2015-6-15 11:49
在杭定居的中学同学
住院期间,大姐曾相约大学同系不同班的C一起来看我,C是我从小在一个大院内 ...
期间,有这么多亲友的鼓励支持,病魔虽无情,但爱足以战胜一切。幸福着。。。三叶草老师,我被您质朴无华而饱含真情的文字感动了。继续后文~
作者: 筱欣奕奕 时间: 2015-8-6 12:25
三叶草 发表于 2015-6-20 20:18
感受第一次大化疗
我完成放疗过程在家休息了21天,遵医嘱来杭州做化疗,听Z ...
很详细的描述,为您的坚强勇敢鼓掌~
作者: 筱欣奕奕 时间: 2015-8-6 12:40
午休时间,将通篇细细地拜读了一遍。本文用朴实的文笔,清晰地记录下从得病到诊断到手术及放化疗再到基本完成疗程的过程,用亲友情,病友情,医患情等将其串联起来,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文贵真情!病房中充斥着各种温暖的真情,鼓励支持着作者积极乐观,病魔望而却步。对于肿瘤这类慢性病,原本寻常,那就用平常心看待,便是最好的。听医嘱,定期门诊随访检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心态。祝福三叶草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8-6 16:17
谢谢首版的鼓励和肯定。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8-6 16:20
是呀,亲友和同学们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5-8-6 16:23
疾病来了身不由己,正确面对,配合治疗很要紧。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