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唐人试贴诗不避拗句 [打印本页]

作者: 潭州雨梦    时间: 2014-12-4 17:53
标题: 唐人试贴诗不避拗句
唐人试贴诗不避拗句
1.唐试贴诗及省试诗亦不以三仄尾为忌,见下:(诗例另见附文)
1.1.状元试贴诗
言因六梦接/唐天宝四年乙酉科-殷寅〔状元〕
乘流喜得路/唐大历十年乙卯科-丁泽〔状元〕
梨园献旧曲/唐开成二年丁巳科-李肱〔状元〕
蓬壶事已久/唐开成二年丁巳科-李肱〔状元〕
垂丝遍阁榭/唐代宗大历十二年丁巳科-黎逢〔状元〕
...
1.2.省试诗
前庭一叶下【省试七月流火】敬括
含烟绚碧 【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幸因采掇日【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金汤千里国【省试春台晴望】高弁
光因五色起【省试观庆云图】李行敏
惭无下钓处/【省试临渊羡鱼】徐牧
此时倘不漏/【省试临渊羡鱼】徐牧
雨梦按:唐人试贴诗亦不避三仄尾,三仄尾为忌可以休矣。
...
2.特定拗句(诗例略)
还寻九江去/龟负图-丁泽〔状元〕
浮香转丛蕙【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遥知太平代【奉试明堂火珠】崔曙〔状元〕
轻云度斜景【御沟新柳诗】贾棱〔状元〕
如何倦游子【省试夏日可畏】丘为
千年泰山顶【省试白云起封中】陈希烈
东吴有灵草【省试方士进恒春草】梁锽
推于五灵少【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乾宁二年)】黄滔
雨梦按:特定拗句的几占标准句式的三分之一,只有不懂诗的人才会置疑
...
3.孤平拗救句(诗例略)
孔门传旧声【省试行不由径】张籍
雨梦按:试贴诗未见孤平句
...
4.仄收孤平句(仄平仄仄仄)(诗例见附1)
幸因采掇日【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此时倘不漏/【省试临渊羡鱼】徐牧
雨梦按:此句式诗中亦多见。
...
5.夹平句(仄平仄平仄)
曲台送春目【春台晴望】李程〔状元〕

曲台送春目【春台晴望】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
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
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
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雨梦按:夹平句(仄平仄平仄)实属特定拗句。王力先生诗论认为:特定拗句三拗四救后,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而必需为平声。但夹平句的大量出现,致王力先生此论遭到不少人置疑。
...
6.三平句(仄仄平平平)(诗例见附1)
影碎翻崇兰【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雨梦按:此句为仄韵诗中句,不好置评
......
附1:
唐天宝四年乙酉科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殷寅〔状元〕
应历生周日,修祠表汉年。
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
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
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
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
无由同拜庆,窃抃贺陶甄。
言因六梦接/三仄尾
...
唐开成二年丁巳科
霓裳羽衣曲
李肱〔状元〕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
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
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
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梨园献旧曲/三仄尾
蓬壶事已久/三仄尾
...
唐大历十年乙卯科
龟负图
丁泽〔状元〕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
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
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丁巳科状元——黎逢。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上林新柳色,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烟密,遥怜拂水轻。
色承阳气暖,阴带玉沟清。
不厌随风弱,仍宜向日明。
垂丝遍阁榭,飞絮触廉旌。
渐到依依处,思闻出谷莺。
垂丝遍阁榭/三仄尾
...
【省试七月流火】敬括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
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
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
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
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
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前庭一叶下/三仄尾
...
影碎翻崇兰【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
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 ,带露如珠缀。
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含烟绚碧 /三仄尾
幸因采掇日/三仄尾
...
【省试春台晴望】高弁
层台聊一望,遍赏帝城春。
风暖闻啼鸟,冰开见跃鳞。
晴山烟外翠,香蕊日边新。
已变青门柳,初销紫陌尘。
金汤千里国,车骑万方人。
此处云霄近,凭高愿致身。
金汤千里国/三仄尾
...
【省试观庆云图】李行敏
缣素传休祉,丹青状庆云。
非烟凝漠漠,似盖乍纷纷。
尚驻从龙意,全舒捧日文。
光因五色起,影向九霄分。
裂素观嘉瑞,披图贺圣君。
宁同窥汗漫,方此睹氛氲。
光因五色起/三仄尾
...
【省试临渊羡鱼】徐牧
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
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
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沉。
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
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
此时倘不漏,江上免行吟。
惭无下钓处/三仄尾
此时倘不漏/三仄尾


作者: 浦湘    时间: 2014-12-4 18:22
古今读音有变,也许那时不算失律呢。再说律诗的形成较晚,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千古绝唱就不全合律,但他却算律诗。说明至少崔颢时代律诗就没后来严格。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