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晚年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影    时间: 2014-11-23 17:38
标题: 晚年
 刘老伯挪动着僵硬的腿出了房门,向正在院子里溜旱冰的孙子喊道:“强强,过来,再给爷爷烧烧炕。”
  “来了。”强强哧溜一下滑过来,向爷爷伸出手,“爷爷老规矩先,给钱烧炕。”
  刘老伯从钱夹里掏出十元钱递给强强。
  强强随着旱冰鞋的惯性,在院子里转了一了圈。“又有钱了,干活去了。”强强脱下旱冰鞋,跑进爷爷的屋子。
  刘老伯在院子里慢腾腾地来回转悠着,眼底不停的复印着南山的那片土地。二十多年前,他买下了这座无人在乎的秃山头,而今已是绿叶成行。当年他是为了儿子们今后多有一些土地,可儿子们不明白老人的远见卓识。如今这块丰盛地却让他心绪难宁,刘老伯此时只有无奈的叹息。
  天边的太阳西下了,初冬的风带过一片寒意,从他那爬满皱纹的脸上扫过,他转回身一步步向老屋走来。
  晚上,老大和老二带着媳妇们都来了,一双双时明时暗的目光盯在父亲的身上。
  刘老伯坐起来把烟袋点着吸了几口,“今天和你们说个事,我这腰腿越来越不好使,烧炕做饭都困难,所以我准备去老年公寓,听听你们的意见。我的老军人补贴费也够用,不用你们掏钱。”
  儿子、媳妇们个个一脸惊讶。
  “去那里,一年七八千呢,交给公寓多可惜?”强强妈满脸不高兴地说。
  “老爷子,你把那钱每年给我们大家,我们轮流养你,何必把钱送到公寓去。”二儿媳妇蛮有打算的说。
  “老爷子,南山那片地怎么分?”
  “你种这些年了,该我们种了。”
  “要是平分,我家强强是孙子得多分.”强强妈没有理会二媳妇,继续抠着刘老伯的底。
  “什么年代了,还孙子、孙女的分呢?继承权都是一样的,老土!”
  “我们家强强常给他爷爷烧炕,你家孩子做什么?”
  “说得好听啊,谁不知道,老爷子每天都要给强强钱,他才给烧炕,别以为你的孩子孝心。”二儿媳妇把嘴撇的老高。
  “好了,都回去吧,等小三回来再分地。”刘老伯听不下去了,看着两个儿子不说话,心里气的发抖;他知道儿子不好意思来争,让媳妇们来争。
  儿子们走了,刘老伯一袋接一袋地吸着烟,弥漫的烟雾把他层层包围。
  冷风在窗口呜呜地叫着,今夜他感觉透心地冷。这些天他一直犹豫纠结着,他不想因为去老年公寓影响儿子们的名声,也不希望把钱交给别人;今天他看到了儿子媳妇们的言行举止,他不再犹豫了,老年公寓他去定了。
  他的目光在屋子环视了一圈,老泪横流;这屋子住了整整五十年,斑驳的墙壁印满岁月的痕迹。那片地他半年前就托老战友的儿子办了土地证,本上写的是三儿子的名字,三儿子老实、窝囊、还困难,在外地打工媳妇与他离婚,他必须要多照顾啊。
  他从钱夹里拿出一千元钱压在枕头下,准备明日给强强,他还是很疼这个孙子的,孩子没有错,突然一股热痰涌上喉咙,他顿时呼吸不上来,眼睛眩晕模糊,他看见老伴推开了屋门······

[url] | | ( |  (注| : (  ]
作者: 孙品洪    时间: 2014-11-23 20:26
我们常说做人要“以孝为先”,要本分,但现实却往往相反的多。“只见老人疼儿孙,哪见儿孙疼老人?”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虽有些偏激,但却不无道理。孝与不孝,往往要靠钱、财的多少来决定。为什么要提倡“孝道”呢?就是因为“懂孝”的人少了……
红影的小说很有地气(如《妈妈的耳钉》等),题材的抓取极具匠心,其结尾都给读者留有足够思索的余地,有回声绕梁、经久不绝的神奇效果。
不管是《妈妈的耳钉》,还是《晚年》,这么短的篇幅,含有这么大的信息容量,而又达到这么震撼人心的效果,实在难得。拜读了!{:soso_e179:}{:soso_e181:}

[url] | | い |  い注| : い  ]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4-11-23 23:16
品红老师评得很好,的确作者把目光聚焦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令人不得不天天听说和看见的家庭事务上,折射出当代生活的悲喜剧。情节不复杂,不猎奇。但却牵动我们的心弦,触动了我们的神经。引起我们的思考。
作者: 红影    时间: 2014-11-24 12:33
孙品洪 发表于 2014-11-23 20:26
我们常说做人要“以孝为先”,要本分,但现实却往往相反的多。“只见老人疼儿孙,哪见儿孙疼老人?”这是民 ...

谢谢孙老师精透品味、点评!知音老师!:handshake
作者: 红影    时间: 2014-11-24 12:35
李听圃 发表于 2014-11-23 23:16
品红老师评得很好,的确作者把目光聚焦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令人不得不天天听说和看见的家庭事务上,折射出当代 ...

问候李老师!:handshake
作者: 憬悟    时间: 2014-11-24 14:36
红影小说接地气了,写的很现实,也很耐人寻味。三十年前我们国家不是这样的,没有听说过“给钱烧炕”的事,现在的孩子做事爷爷都得付钱,读红影的文章,让我想到很多、很远······
作者: 筱欣奕奕    时间: 2014-12-20 09:51
上述三位老师的点评非常到位,学习!接地气的小短文。筱欣个人观点,再补充一二——
“刘老伯一袋接一袋地吸着烟,弥漫的烟雾把他层层包围。”一幅生动的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心情不用丁点笔墨,就活灵活现地立刻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冷风在窗口呜呜地叫着,今夜他感觉透心地冷。”环境诗意的渲染,烘托刘老伯的心情。
文章最后“突然一股热痰涌上喉咙,他顿时呼吸不上来,眼睛眩晕模糊,他看见老伴推开了屋门······”短短几个字,将肝气郁结致气滞痰凝证的表现,描述得非常专业。读后回味绵长。
拜读好文,欣赏,必须飘红:lol
作者: 红影    时间: 2014-12-21 18:58
筱欣奕奕 发表于 2014-12-20 09:51
上述三位老师的点评非常到位,学习!接地气的小短文。筱欣个人观点,再补充一二——
“刘老伯一袋接一袋地 ...

筱欣版主辛苦了!
作者: 运涛    时间: 2014-12-22 05:16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拜读佳作。
作者: 钢钢好    时间: 2014-12-22 20:51
拜读红影佳作,深感内涵厚重。琐碎家庭事,折射社会大问题——即养老!儿女不孝有他们的生存问题,孝道了又该当如何?中华传统观念孝字当先,又有那么多不孝,其实是个社会问题。还是社会财富积累不够丰富,社会文明程度不够。欣赏佳作,胡言几句,见谅!
作者: 红影    时间: 2014-12-23 17:15
钢钢好 发表于 2014-12-22 20:51
拜读红影佳作,深感内涵厚重。琐碎家庭事,折射社会大问题——即养老!儿女不孝有他们的生存问题,孝道了又 ...

老师说的在理,这是我身边的一个老人··········
问候!
作者: 笔似青锋    时间: 2014-12-29 15:39
文章短小精悍,读来令人唏嘘,通过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事情进行描写,却让人们的心底受到震撼!此文写得尤其好,赞一个!
结尾也非常有特点,让人有了猜想的韵味和余地。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4-12-30 12:12
看来养老要养心,孝顺要顺心。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