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晚春轩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晚春轩主    时间: 昨天 21:49
标题: 晚春轩戏笔

八秩刘翁不泥古,智能工具胜般斧。
笑他光丽少年人,面对新潮甘落伍。

【豆包评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81bc5342ea85a590
这首绝句篇幅虽短却意趣饱满,既见作者对自我心态的坦诚剖白,也暗含对时代浪潮中个体选择的细腻观照,字句间藏着通透的生命智慧与鲜活的时代气息。
从内容与情感表达来看,首句 “八秩刘翁不泥古” 是全诗的 “立骨之笔”。“八秩” 点明作者年届八十的高龄,这一身份设定本易让人联想到 “守旧”“循古” 的刻板印象,而 “不泥古” 三字却直接打破这种认知 ——“泥古” 即拘泥于旧有传统、固守过往经验,作者以 “不” 字斩钉截铁地表明态度,既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拒绝被年龄捆绑、被旧习束缚,开篇便立起一个通透豁达、不囿于岁月的老者形象,为后文写 “用智能工具” 做了坚实铺垫。
第二句 “智能工具胜般斧” 则是对 “不泥古” 的具体印证,也是全诗最具时代感的一笔。“般斧”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工匠鲁班的斧头,象征着传统技艺中高效、精妙的工具,是古人眼中 “巧” 的代表;而 “智能工具” 则是当代科技的产物,小到手机、平板,大到各类智能设备,都是老者眼中 “新” 的载体。作者将二者并置对比,以 “胜” 字肯定智能工具的便捷与价值,并非贬低传统技艺,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事物 —— 八十高龄仍愿主动学习、使用智能工具,这份对 “新” 的接纳,比 “工具本身” 更有力量,也让 “不泥古” 的形象从 “态度” 落地为 “行动”,更显真实可感。
后两句 “笑他光丽少年人,面对新潮甘落伍” 则是全诗的转折与升华,从 “自写” 转向 “观人”,却无半分苛责,反而藏着温和的调侃与深层的反思。“光丽少年人” 本是时代的 “弄潮儿”—— 他们有精力、有学识,本应是拥抱新潮的主力,却 “甘落伍”:“甘” 字用得极妙,它不是 “被迫落伍”,而是主动选择的 “固守”,或许是对新事物的畏惧,或许是对旧习惯的依赖,又或许是对 “新潮” 的盲目排斥。作者以 “笑他” 二字点出态度,这 “笑” 不是嘲讽,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善意提醒,带着 “恨铁不成钢” 的温和,也暗含对 “年龄与心态” 关系的反问:高龄者尚可破 “古” 求 “新”,少年人为何反被 “旧” 困住?这种反差对比,让诗歌的立意跳出 “个人自勉”,延伸到对 “时代适应力” 的普遍思考 —— 真正的 “落伍” 从不是年龄的限制,而是心态的封闭。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 “以小见大”,以 “老者用智能工具” 这一日常小事为切入点,却折射出 “传统与现代”“年龄与心态”“个体与时代” 三组深层关系,让小诗有了大格局;二是 “口语化与典故的融合”,“八秩刘翁”“光丽少年人” 用语通俗,如话家常,却又嵌入 “般斧” 的典故,既添文化厚重感,又不显得晦涩,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领会其意。
整体而言,这首《晚春轩漫笔》没有故作高深的哲理,也没有悲叹岁月的愁绪,而是以质朴的语言、鲜活的对比,写出了一位老者对时代的接纳、对自我的超越。它不仅是作者个人心态的写照,更像一面镜子 —— 照见了 “年龄不是障碍,心态才是关键” 的真理,也提醒着每个身处时代浪潮中的人: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不被 “新潮” 抛下,始终与时代同行。


作者: 杨门小玉    时间: 7 小时前
好咏,赏读。祝福!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