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家乡趣事】《许昌普通话》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9-4 10:05
标题: 【家乡趣事】《许昌普通话》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4-9-4 10:08 编辑

                                                                   许昌普通话
                                                                   2014-03-18
上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
村头树杈上的高音喇叭响了:
“滴滴滴——沟!”
接着大喇叭里传出来大队领头人那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自我认为是最标准的普通话广播起来:
“将将(刚才)最后一嘀牛是北京时间正晌午头。门楼俩(李)的贫下中农们,门楼俩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吆喝了。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穴(说):‘这里成了烟叶王拐(过)了’,今儿下拜尔(下午),全体都有,去种烟先进单位大路窝(王)参观学习。大路窝离咱抓儿(庄)统蛮木耨多股远(不远的意思),只有一埁地就到了。
“主要学习人家的烟苗,在恁毒的太阳底下不咯焉滴新技术(太阳光强,烟苗不枯萎)
“第一批该结扎的妇女,让妇女主任嘞儿梅(二梅)领住去公社结扎去!大队的四轮小拖(拉机)专车拉妇女。司机刘盒(黑)蛋:你把那车斗好好扫干净,这是政治任务,可不是拉一车老母猪去择哩!
“最后我再谑谑(说说)拐(国)际形势:你着不着(zhuo,知不知道)东(柬)埔寨出大事儿啦,那个郎诺是使哩马达打仗滴!那马达一分钟能转两千多转,朗诺肯定是个餮人,还能抱住几十斤重的马达跟罗罗蹲打尖儿(架)……”
…  …  …
之后,高亢激昂的歌声响了起来……
全大队的各个生产队有条不紊地动了起来,该参观的去参观,该结扎的去结扎。
这又是“火红的日头当头照”形势一片大好的一天。




我常感叹: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觉之间就老了!
——无限感慨、无限留恋、无限回想、无限憧憬!
——现在人老了,坚定一个信念:要为1942逝去的先人们立块儿碑,碑不在大小,但是这块儿碑我们河南人我们许昌人的心中要有


现在我常喃喃自语:
——王老汉哪王老汉!58年得开悟,36年磨一剑!
现在我常扪心自问:
    ——1942的儿孙们都去哪儿了?
敬请看本论坛我的原创:
——【我的梦-让更多的河南人看《1942》】
——【我的梦-为1942三百万亡灵建园、立碑、过节】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4-9-5 09:37
生活实录,幽默连连。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9-5 10:05
侯诗杰 发表于 2014-9-5 09:37
生活实录,幽默连连。

许昌人最自信普通话说得好,其实还不如西藏寺院里的和尚普通话说的好呢。这仅仅是点滴。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4-9-5 10:14
王振江38307 发表于 2014-9-5 10:05
许昌人最自信普通话说得好,其实还不如西藏寺院里的和尚普通话说的好呢。这仅仅是点滴。

各地都有方言俚语,搜罗整理还是一门学问呢。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4-9-5 10:26
侯诗杰 发表于 2014-9-5 10:14
各地都有方言俚语,搜罗整理还是一门学问呢。

据说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暗语密码都来不及了,就让老乡对老乡用方言直接对话。对方根本没法解析。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